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就算暂时还不是,咱们也会集思广益,想办法把这些遗产都变成咱们的!”
庆三爷双腿一软瘫坐在青石上嘴里喃喃自语道“好好的怎么就说起死活来了?肖乐天才多大年纪,想这个是不是太不靠谱了?再说了,肖乐天对陛下有恩啊!没有他陛下到现在还在那个四方牢笼里待着呢,怎么能背后议论人死……”
“闭嘴!”载淳嗔怒道“我是被逼无奈!谁让他要废除皇帝尊位?谁要他废除的君权天授!没有了皇帝我算什么?”
载淳一脸的委屈,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流。
大清隐龙 1113 软言温语劝陛下
富庆长叹一声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几次欲言又止但是最后一点良知还是逼着他开口了。
“陛下……不要这么想啊!华族令虽然废除了皇帝,废除了君权天授的思想,但是整个华族令中却没有对大清的土地有半分觊觎啊?”
“这份法典完全没有涉及到华族和中原江山之间的法理传承问题,而且华族并非强制加入的……更没有当年咱们留发不留头的强硬政令,一切都是随缘而已!”
“就好像我临行之前在塘沽上船之前,在西水门哪里亲眼目睹了很多大清的流民被新军给赶了出来……其实肖乐天的政令还是很讲道理的,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规矩就放在那里,他不求你来遵守,也不会逼着你去遵守!”
“他就跟一个公道的买卖人一样,货物放在那里,你想买觉得值你就买,不想买觉得不值你就可以转下家,讨价还价是绝对不可以的……他不会为任何人修改自己的规则!”
三爷摇了摇“在西水门,我见了太多撒泼打滚耍无赖的贫贱之人,他们既要进特区享里面的福,又不愿意改变自己一丁点……这心态岂不是跟那些讨价还价的贪民一个德行?”
“呵呵,明明一文钱只能买两个烧饼,他非要用一文钱买二斤肉?不答应就要撒泼打滚耍赖吗?”
庆三爷突然伸手攥住了载淳的小手,用自己掌心的温度去温暖他那冰冷而又颤抖的小手,同时也温暖了载淳的心。
“陛下!事情其实没有您想的那么严重,华族令出台真的就会挖了咱们满人统治的根吗?我看不见得……天下贪民何其多也,他们连塘沽特区的规矩都不愿意遵守,您说华族令的规矩他们会遵守?”
“从早上到现在,臣一直都在大街上晃荡,其实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想明白了!华族令的消息传到大清,确实会有一批人动心眼准备改换门庭,但是说真的……大部分的百姓其实就跟西水门里撒泼的无赖一样!”
“他们看着华族内部大秤分金、大碗吃肉满心的羡慕,但是再看看华族令里面森严无比的规矩,肯定会退缩的……当然他们还会企图改变肖乐天的政策,那群贱民就这样,总是企图不改变自己,去改变别人,最后还吃到别人碗里的肉!”
“华族法典到最后会闹的很凶,但是真正有行动的百姓不会多的,十个里面也未必有一个,陛下您又何必太在意呢?”
“可是?”载淳努努嘴想说什么却一时失语。
“陛下,我明白您的担忧,但是您想开一点,贱民的人生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只要肖乐天不降低自己的标准,只要肖乐天没有强行的用刀子洋枪去推广他的规矩……您就放心吧,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会听咱们朝廷的!”
石山和石水两人此刻看富庆的眼神都变了,他们没想到满人武将出身的庆三爷居然能说出如此睿智的话出来,而且如此的精妙。
怪不得庆三爷能成为满人维新派里的领袖,原来不仅仅是靠着肖乐天舅爷的关系,也不仅仅是靠着东太后的枕边人身份……三爷肚子里也有干货啊,这对人心的分析很是精妙。
石山一拍手笑道“善哉,善哉!三爷说的没错,只要肖乐天没有做这两件事,那么朝廷还是安全的。第一,肖乐天的华族标准不会降低,只要这个标准不降低,那么深情入华族的人就不会多,您想啊!别说那些异族了,就连大清朝内部,会写汉字的人又有几个呢?”
石水也一拍手赞叹道“对对对,第二点就是百姓心中的贪欲了,那些贱民畏威而不怀德,你跟他好说好量的根本没用,官府越是软弱他们也就越蹬鼻子上脸……这群人就怕刀子和洋枪。呵呵,雪亮的钢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你看他还敢不敢多说半句废话?”
“为什么塘沽西水门天天闹的跟赶集一样,那些百姓撒泼打滚甚至都敢骂大街呢?还不是肖乐天下了严令,不能动武力,那群贱民一看没有危险,那还不能闹就闹,只要闹一闹万一多争取一文钱的好处,也比不闹强啊!”
“一文钱也是钱啊!苍蝇再小也是肉啊!贱民永远都是固执己见不肯改变的,而且不光拒绝改变,他们还贪求小利!所以说,只要肖乐天不伸出刀子来,那些人就不会主动的变成华族!”
载淳愣住了“那那那……那琉球现在又如何解释?万民如此拥戴华族令,那些人的欢庆不应该是假的吧?”
庆三爷攥了攥载淳的手,厚重的手掌给了载淳很安稳的感觉“陛下啊!塘沽还有琉球是特殊情况,这些百姓已经在肖乐天的统治下过了好几年了,他们尝到了新政的甜头,也已经对丞相产生了极强的个人崇拜,所以现在别说华族令了,哪怕肖乐天放个屁,他们都能上街庆祝去!”
“但是咱们大清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数十亿百姓,天南地北广袤的不可想象……更多的人是没有见过肖乐天的厉害的,也没有尝过他的甜头,您说他能挖咱们什么墙角呢?”
载淳心中的戾气被软言温语所渐渐化解“可是……可是不管怎么说,总会有一批人会加入到华族之中的,尤其是那些读过书的人,那些在海边见过洋人天下的人,他们恐怕会跟肖乐天走的!”
“哈哈哈……”三爷笑了“陛下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那些人已经见过了世面,他们的心已经被洋人的花花世界所打动!就算没有肖乐天的华族令,这群人也会投入洋人的阵营,上海不是有一个新的职业叫做买办吗?”
“说到底,准备投靠华族的人,其实从心底就已经不是咱们大清的忠臣顺民了,而咱们大清国的忠臣顺民们,又不会主动的加入哪个华族呢,那您说还担忧个什么劲儿呢?”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改革自己,强大自己并最终守住咱们的忠诚民众,说到底几千年的皇权天授思想,不是他肖乐天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载淳眨巴眨巴眼睛,突然开口说道“你等会!朕可算是听明白了……你们几个说了半天,巴拉巴拉的,说来说去意思就是说,我大清国的执政基础就是那些贪婪而短视的贱民吗?”
“朕靠!你丫的好大胆!你们的意思是,我大清不配得到那些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有修养的精英人才拥戴?”
“朕给那么老些个贱民当皇帝,朕还有什么可骄傲的?”
大清隐龙 1114 治国艰难!
“微臣不敢啊……”三人赶紧跪下认罪“微臣不是那个意思,微臣只是想表达……想说那肖乐天的华族令门槛太高了,已经把很多百姓挡在了外面,光是一个平民身份就已经有诸多限制了,更何况公民呢?”
“陛下别生气,他肖乐天废除了四民等级,早就已经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除了那些离经叛道之徒,谁会真心去追随他?陛下所担忧的事情并非不存在,但暂时还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庆三爷紧张的说道“陛下更不可小觑贱民啊!什么是贵贱?有比较才有贵贱啊,贱只不过是相对于贵而言的,贱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辱骂!”
“就好比我们要起高楼,则必须要打下坚实的地基一样,就如欧罗巴人说过的金字塔,全都是巨石堆砌而成高数百米,没有那些最底层庞大的石块群,又怎么能显示出顶端那些石块的高贵呢?”
“万民是土壤,土壤虽然有些肮脏,但是越是肮脏就越长好庄稼啊!治国怎么能有如此分明的好坏之分呢?陛下不可妄言,不可妄言……”
好说歹说,来回的苦劝,被华族令气的快要崩溃的载淳,总算心情好了很多。
毕竟还是个孩子,心智没有完全定性,善恶的念头一兴起,只要遇到好人来悉心苦劝自然就能化解开了。
载淳嘟囔的说道“可是……可是毕竟琉球已经独立出去了,这里再也不是朕的藩国了,如果这里一直都是朕的藩国,以后我继承师傅的家业,岂不是更合理合法吗?”
首里城外的这场密会,当天下午就有人禀告了肖乐天,虽然肖乐天不知道载淳他们说的具体细节,但是他多少也能猜个**不离十。
“由他们去吧!路都是自己走的,选择权在他们的手里……更何况,琉球脱藩对载淳也确实是一个打击,本来我的计划是要等载淳顺利亲政了之后,才进行华族令的颁布的,可惜啊!”
“计划不如变化,谁能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就在远东和老毛子干起来了,谁又能想到才这么短的时间,就有杨智叛逃的事件发生呢?”
“人心捉摸不定啊!我只能早早抛出华族法典,用六爵十八等还有各种崭新的思想来统一人心,让万民看见希望……我只求如杨智叛逃那样的事件,能够越来越少!”
书房内王怀远一听赶紧站起身来躬身施礼“这是属下的罪过,请丞相责罚!”
“坐下,坐下!这个锅不用你来背,是我没有提前考虑好赏功罚过的制度,是我高估了人性,这才有了杨智事件的报应,你们不用给我背黑锅……”
“这世上的事情啊,总是利弊相互纠缠的,华族法典出台晚了就会让很多耐性低的兄弟们迷惑寒心甚至叛逃……可是华族法典出台的早了,又会过早的让外面的各方势力所关注,这又多了很多的变数!”
“治国艰难啊!治理华族更是万难无比的苦差事……真想卸下这个担子去环球旅行去,我真想找个接班人赶紧退休……”
肖乐天感慨了两句抬头一看四天王还有龙爷项英等人一个个苦着脸,满肚子憋的全都是话,赶紧摆手笑道“开玩笑呢,我再多干几年吧,咱们接着议,刚才说到俄国舰队哪方面了?嗯,是补给啊,项英分析的很不错……”
肖乐天压根就没把载淳的埋怨放在心上,他同时也没有把其他势力的态度放在眼中,关注但是并不动心,这是肖乐天的本事,但是拥有这种本事的人在世界上还是很少的。
华族法典颁布的消息在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东亚,借助刚刚建成的东亚电报网的便利条件,北到扶桑,南到东南亚,还有上海、香港、狮城等著名城市,几乎是一瞬间就轰动了起来。
这一天琉球所有军用的电报局全都被各方的贵宾给抢占了,他们仗着自己贵客的身份毫不讲理的让陆战队的电报女兵们24小时不间断的发报。
华族法典洋洋洒洒数千字,这要全都用电报发送出去,这可太费工夫了,可是英国、美国、湘军、满清……等等大势力的贵宾们,可不会对电报女兵们怜香惜玉,一个个吼的跟牛一样,就差动拳头插队了。
剩下的那些小势力,比如说东南亚的小国家,朝鲜,江南的富商集团们……当人还有俄国、法国等敌对势力的间谍,这群人也需要发电报,可是抢不到军方的电报机,那就只能抢民间的发报机了。
“你说什么呢?一个字一块龙纹银币?你丫的抢钱啊!你这是发国难财!你是奸商……”
“呸……你丫的有种再说一次?谁发国难财了?丞相发布华族法典这是天大的喜事,你敢说是国难?你叫什么?姓什么?家住哪里?哪国人……哎哎哎,你跑什么啊?”
“姥姥的,没钱还想发电报?丞相投巨资在大海里面用铜铺电线啊,花的钱数都数不清,不卖贵点,还不得亏死了?都给我排队,一个字一枚银币,爱发不发……”
现在琉球民间已经有很多电报机提供商业服务了,这些电报机业主有的单打独斗,有的几家联合在一起,相信十几年过去之后,他们中间就会出现一大批电报业务的外包公司。
依托于琉球电报总公司的大树之下,这些分包公司怎么也得有半个多世纪的好日子过。
很快民间电报费用就飙高到一个字一块银币的天价,可是就这个都挡不住想要发报的各方势力代表,说实话真正敢往琉球派间谍的人,也不会在乎万八千枚银币这点成本。
大年初一,华族法典的一切细节就彻底公诸于众,三天后欧美也得到了法典的详细文本,整个世界一片哗然。
按照惯例初一紫禁城只有新年的祭祀仪式,而不会有什么议事的朝会,原本按照朝廷的安排,今年初一的天坛祭天活动由八名铁帽子王共同主持,鬼子六也应该去观礼,毕竟皇帝不在,这些王爷就是身份最高贵的男丁了。
可是祭天的仪式才刚刚开始,鬼子六奕?和奕譞就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两人丢下祭天的众人二话没说就往外跑,看的周围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的。
“外面起反了吗?这跑的跟驴似得,赶着投胎吗?”
大清隐龙 1115 人心惶惶的紫禁城
整个紫禁城被一股森严的气氛所笼罩,冲淡了新年难得的喜庆,奕?等人从午门外下马,来不及等太监去调轿子,抬腿快步向后宫方向小跑而去。
过午门,穿过太和门西侧的贞度门,从太和殿广场西侧一溜小跑,看的周围御林军、太监和行走的官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
过中右门一直到后右门,饶是奕?和奕譞平日练武打熬身子骨,也累出了一身臭汗,东日里的冷风一吹浑身上下又湿又黏。
过了后右门就是外廷和内廷的分野天街了,后右门正面对的就是雍正爷所立的军机处,此时无数军机处章京正站在门口往外张望,一个个如丧考批、噤若寒碜。
国朝二百多年了,什么坎都遇到过,北面和老毛子打过,西北和准格尔干过,青藏也远征过,南方长毛反叛也平定了……按说一个琉球脱藩事件,还不至于让朝廷如此举足失措,但是今次可不一样,皇帝可在肖乐天身边呢,这可怎么好啊!
刚过了后右门,还没等奕?等人跑到军机处门口呢,就见军机处东侧通向后宫的内右门里冲出一群翎顶辉煌的太监,打头的不是外人正是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再往后看慈安身边的大太监周道英也跟过来了。
“哎哟我的祖宗爷娘啊……二位王爷您可算是来了,再不来养心殿就该塌了顶了,二位太后差点让那个叛逆给气的背过气去,这可怎么好哦……”
李莲英冲上来就淌眼抹泪的哭诉,奕?追问道“什么情况?怎么有劳二位大太监亲自出来了?”仔细一看李莲英那嘴巴子上,红扑扑的一个手掌心印,看样子刚刚是没有伺候好。
旁边的奕譞偷偷从袖口掏出两张纸出来,只看抬头李莲英和周道英就知道那是三千圆的乐天银行本票,认票不认人,在四九城里端的是好使无比。
奕譞悄没声的把本票塞到二位太监的袖笼里“二位老佛爷都说什么了?可有懿旨传下来?”
周道英叹了口气“别问了,都麻了爪子了,刚刚太后甚至还想让西山大营立刻拔营救皇上呢,多亏翁大人早到了一步给劝下了……”
一行人边说边走,当靠近军机处之后奕?停下脚步冷眼喝道“都在外面傻看什么呢?一个东海破岛还能翻了天不成?来人啊……把这些看热闹的名字都给我记下来,我看看都是谁有这么大的闲心!”
一句话惊散了一群人,这群章京跟苍蝇一样轰的散了,全都钻回了军机处的破房子里。
奕?扭头对手下人说道“下去通知礼部,所有仪式照常进行,可以按照规矩费用上浮两成,不够的银子让他们去总理衙门支领……这个时候稳定人心最为重要!”
“告诉户部和内务府,马上给我发一份存银明细出来,京师如果人心浮动,恐怕会影响物价啊,不得不防!”
人心就是这样,女人平日里再厉害,但是遇到天塌地陷的乱局之时,人们下意识的还是得听男人的话,满清这个大家庭这时候恭亲王挺起腰杆来,还别说,那些太监们心里突然就没有那么慌乱了。
“嗻!奴才这就去办……”两名太监和两名侍卫领命迅速离开。
过内右门也就进入了所谓的后宫世界了,一般来说乾清门后都属于内宫的地盘,外臣一般很难踏足,尤其是在明代,皇帝的旨意大多都是在乾清门口的天街上传达,大臣们在这里跪接皇帝旨意,就连后面的乾清宫一般人都不能进。
到了清朝,规矩就稍微放开了一点,尤其到了雍正一朝,明明登基的皇帝应该住在乾清宫里,可是雍正爷不喜欢那个大宫殿反而把自己的居所和办公地点挪到了西面的养心殿。
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把天街边上最靠近养心殿的一溜小平房改成了军机处,帝国的核心大员们办公的地点,也就从午门边上的内阁大堂转移到了紫禁城的腹心,距离后宫也就只有一墙之隔。
按照明朝的礼法制度,后宫内的殿堂岂能让外面不相干的男人进入,这也就是满人不太讲究汉人的礼法,要放到明朝去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其实满清自以为守住了儒家礼法传统,其实在真正的汉人大儒眼中,他们永远都是蛮夷,只不过没人敢当面说罢了。
就比如站在养心殿东暖阁里的翁中堂,低头不语视线下调四十五度,正好把目光集中在了空荡荡的皇帝宝座上。在这个角度他完全可以用余光看见皇帝宝座后的那张床榻,还有床榻上的那两个女人。
乱了,真的是大乱了,垂帘听政的黄帘子都忙乱的没有放下,这可太有违礼法了,不过刚刚李莲英挨打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翁同龢才不会那么傻的去主动提醒呢。
他心中长叹一声“规矩已经改的太多了,也不差这一次,就当我是瞎子得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啊!”
很快脚步声响起,两位实权王爷从外面急吼吼的冲了进来,脑门上热气蒸腾的全是汗。
看见两名叔叔这紧张的样子,当嫂子的也没法再板着臭脸了,慈禧赶紧说道“你们都是没张眼睛的死人吗?二位王爷这一头的汗,莫不是从午门跑过来的?为什么不备马备轿?”
李莲英等人吓的赶紧跪倒在地上不敢分辨,还是奕?摆了摆手“不怪他们,是我太着急了,没等到轿子来……算了算了,赶紧议一议正经事吧,电报在哪里?给我看看……”
屋子里多了一群男人,非礼勿视的翁同龢终于开口了“二位王爷,电报在这里!另外,我提议传旨让那个杨智也过来,他毕竟跟过肖乐天,对琉球的事情应该还是能提出点意见的……”
“办办办……就这么办,老翁你说的对,赶紧派人快马去接杨智!”
慈安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了“每逢大事要有静气,先赐座吧!老翁都站了老半天了……”众人赶紧拱手谢恩然后纷纷落座。
可是也奇了怪哉,那道杏黄色的帘子,到最后居然也没有人发现异常,明明应该放下的就那么大敞四开。
如果要让肖乐天知道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一定会唏嘘不已,没准还得发出一丝对前世的怀念之情。
注:还有两天这个月就过去了,月底急求订阅啊!不敢求创造奇迹,只求大家能稳住和上个月持平好不好?看在心净码字辛苦的份上,这两天多来正版订阅看书啊!求土豪出手全订!
订阅多了,信不信我明天四更?
大清隐龙 1116 紫禁城之风水
养心殿,位置在紫禁城的后宫之左,乾清宫的西面,在雍正之前无非就是后宫造办处的办公地点,一群太监在这里听候皇帝的旨意,为皇上打造一些御用的物品。
这座宫殿自从建成后的数百年间,都只有太监、宫女所出没,甚至连皇帝都没来过几次,史书上对这座宫殿记载并不多。
知道雍正一朝,规矩改变了许多,养心殿变成了皇帝起居办公的所在地,不分昼夜军机处的大臣随叫随到,遥远帝国边疆的烽火军情尝尝半夜时分叩开这座宫殿的宫门,所谓后宫和前朝之间的高墙,从雍正时期就已经被打破了一个口子。
明永乐年间造的紫禁城,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之大成,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风水学之大成。
皇帝的后宫,从格局上来看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由南向北推三大殿之后就是天街,天街的路北面占据中轴线的就是乾清门,以乾清门画一条东西直线,也就把内廷和外廷清楚的分割开了。
乾清门以南就是皇帝的国,乾清门以北就是皇帝的家!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皇帝内廷的家规最大的一条就是乾坤不可乱,宫闱不可污!所以后宫历来都是男人的禁地,任何人都休想踏足半步,除非你受到皇帝特召,要么你就得当太监。
肖乐天前世的时候,听说过这样的一个风水传言,说清末女主乱国其根源就在于雍正打破了明一代森严的后宫规矩,明明不可以让外面男人进入的后宫,他偏偏要让那些军国大臣们进来,结果最后的报应就是,明明不应该由女人进入的朝堂,最后却同时有两名女人垂帘听政。
一饮一啄莫非天定?一饮一食莫非报应?
这当然是风水学上的一个小故事是,不足为信。但是古人对这些理论还是非常信服的,如果我们也能如肖乐天一样坐着热气球飞上紫禁城的天空,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见,围绕后宫中轴线左右的东西六宫,其实就是易经中坤卦的形状。
乾代表至刚至阳,坤代表至柔之阴!坤卦在易经中就代表了女人。
后宫三大殿,乾清宫为阳,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为阴,自然是皇后的居所,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还有一座小殿,就是交泰殿。听这名字人们就能联想到这座宫殿的含义自然是阴阳交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