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但是如果肖乐天的军队采取守势,有阵地有复杂地形,最怕的就是有城市街道为依托,那么咱们的胜算恐怕连三成都没有了……”
啊?殿内一片喧哗,有人当时就站出来了“恭亲王啊,这么说来,你消耗数百万银,练出来的也不是什么必胜之军啊?敌人就三万,你都吃不下?银子都喂狗了不成……”
“不是,你没听我说明白吗?我是说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打仗可不是儿戏啊!”
“你鬼子六也别蒙我,兵书我也看过几本,肖乐天那三万大军难道全都能拉出来?他得留下一部分守护琉球,守护特区,真正能调动的机动部队加一起也就两万……”
“再看看咱们着,地方防御有绿营兵,京师防御有八旗,你这八万人可都是实打实的战兵,都是能拉上战场的,八万打两万你还说三成把握?”
“太后,我现在就参恭亲王一个练兵不利,徒耗国力!”
好家伙整个养心殿顿时吵闹了起来,别看恭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但是其他王爷身份也不低,合伙吵闹就算铁帽子王也得退避三舍。
奕?气的太阳穴崩崩的乱跳,他知道这群人是想公报私仇,当初西山大营筹建的时候,这群王八蛋一个劲的往里塞人,稍有不满意就记仇。
黑眼珠子就不能看见白花花的银子,西山大营想要建成没有六七百万两是休想,如果交给这群人操办,不把钱花到一千万两以上,就算他们忠君爱国了。
而且这还只是首批的投资,以后西山大营每年养护采购子弹炮弹的费用还得数百万两,说他是源源不断的金矿都不为过,这群人早就眼红的要发疯了。
奕?一张嘴也架不住一群狼在这围攻,而且这群饿狼根本就不讲道理,所说的一切话都让明白人哭笑不得,可是他们自己不觉得,他们就是为了吵而去吵,根本就不想听你的道理。
遇到这种人奕?只能闭嘴,他有他的坚持,不论你们说出什么花来,西山大营的指挥权也不可能给你们分一丁点。
闹到最后只听啪的一声响,珠帘后的慈禧气的把自己的珐琅指甲套都给拍断了“你们当哀家是死人不成?议政就没有一点议论的样子……一个个的不学无术,全是嘴皮子的本事,别的不说那洋枪洋炮里面到底都有什么分别?”
“火枪弹子儿是前头装还收后头装,有什么区别?到底哪国货质量好还便宜?练兵请哪一国的军官训练?这些你们都懂吗?什么都不明白,指手画脚反而成了行家……”
“都给我回家闭门思过去!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去恭王府道个歉然后再上朝,想不明白的你就家里养大黄狗去吧!”
一通呵斥,把刚刚那些闹事的王公大臣们全给震的不说话了,不得已只能给太后行礼灰溜溜的离开了养心殿。
大清隐龙 967 兵役制度
轰走了一群闹事的,殿内就剩下慈禧和两位亲叔叔,奕?跟着奕譞。这才是保守派势力的核心,其他人都是架秧子起哄的。
“没有外人了,叔叔就说说实话吧,到底西山大营的战斗力行不行?”
奕?脸色一苦“那我就实话实说了,从我筹建西山大营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指望着十年内能和肖乐天交手……”
“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肖乐天这支军队实在是很难对付,我咨询过英法俄等国的军官,他们话虽然说的比较绕,但是潜台词我都已经听明白了,这是一支让欧洲军队都头疼的强军……”
“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战斗究竟是怎么打赢的?咱们大清到现在都没有研究清楚,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次战役双方一共投入的战兵不下一百万!而且都是集中在一个狭窄的区域,战役规模之大难以想象……”
慈禧并非不知兵事的女人,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这十多年的时间,足可以把她训练出来了。
有人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古代大型战役也规模宏大,看史书上记载某某战役几十万上百万都跟玩一样,其实那里面都是有水分的。
古代人打仗好吹牛,其实也有一定战略欺骗的因素在内,五六万军队就敢吹成十二万大军,十五六万就敢吹自己是五十万精锐。
这里面都是把战兵、辅兵、民夫全算在了一起,然后再翻倍计算。按照古代后勤保障的效率,一万精锐战兵必须要有两到三万的辅兵进行配合,战兵主要进行最艰难的攻坚战,比如说一些特种作战,或者僵持状态下的突袭,甚至包括攻城时候的先锋队。
而辅兵更多的是执行一些日常的作战任务,比如说填补战场空档,日常的巡逻等等。这些工作别看危险程度低,但是人少了还不行。
最后就是人数更加庞大的民夫了,大军征讨必须有大量的民夫跟随,输送粮草和军事器械,那时候也没有工兵这一职业兵种,逢山开路遇水填桥,那都是民夫的工作。
落后的后勤保证工作,让民夫的数量远远超过战兵的数量。不仅如此,很多军队还有拿民夫当炮灰的恶习,比如说攻城了,他们会驱赶千万的民夫第一波进攻,不求获胜只求这些人命可以多多消耗守军的弓矢和滚木礌石。
这种战争模式直到现在还一直存在,太平军和湘军之间的十多年战争,死的最多的其实就是百姓和各种辅兵,真正的核心精锐其实死亡率并不高。
熟悉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模式,再看看欧洲的战争就有点让人瞠目结舌了,普鲁士和奥地利双方居然动员了100万以上的战兵?真的都是冲锋陷阵的战兵吗?难道就没有辅兵和民夫凑数的现象?
满清非常不理解欧洲那种变态的兵役制度,尤其是普鲁士更是全民皆兵,所有成年男性都要接受军事训练。
而且他们也不懂火枪射击训练和陆军操典不论再严苛,都不如中国时代的武士训练严苛。通俗一点的说,操纵火枪射击的士兵是可以大批量化的,就如工厂的流水线一样。
但是中古时代的武士,则需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磨练技艺,那纯粹是手工作坊出来的产品,想要效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古代训练一名弓弩手,没有七八年的严格训练是不可能练成的,可见这种部队组成的效率低下。
但是欧洲的火枪兵却是绝对可以量化生产的,成年男性进行三个月队列训练让他们适应军队的气氛和纪律,随后再进行两三个月的武器、战术训练,这就已经可以拉上战场了,在战场上混个一两年,经历过几场血战,一名百战老兵也就出炉了。
三年,最多三年的时间,西方国家就能出现一批成熟的士兵,这种效率也就是后期全民兵役制度的根源。
有人说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结构甚至政治制度,那么军队的生产力是否也能决定军事制度的变革呢?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社会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的就是部队番号是铁打的,但是士兵绝对是流动的,长年处在一种换血的状态之中。
这种军事制度,其建立的核心就是训练士兵的效率上,只有摆脱了中古时代那种落后的培训效率,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奇迹。
而古代社会,武艺这种东西更多的是存在于父子、师徒之间的相互传授,兵法家有一套练兵之术,一个个全都藏头露尾的根本就不会拿出来对全民共享。
所以古代的军制更多的倾向于军户制度,明朝有军户清朝有八旗绿营,说到底这种制度的出现也不是皇帝脑得一热所决定的,而是很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
军户家的子弟从小就得练武,十多年后就算再废柴也总比农户家的孩子强一些的,而农户家的孩子就算再有野心,他得不到名师传授,就空有一把力气说到最后也只能在乡间当个地痞而没法走向战场。
晚清这个时代,人们根本搞不懂什么是科技,什么是格物之术,也不了解地理,更不会明白什么叫做生产力。
所以奕?他们无论再怎么聪明,也无法体会到肖乐天这些人的战略战术,因为这跟智商是无关的,而只是思维的维度不一样而已。
二维世界的生命体是无法理解三维世界有多精彩的,而三维世界同样也无法理解四维空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分析来分析去,慈禧只能长叹一声“说来说去还是得用老办法对付他啊!上一次我是拼着朝廷上下人的暗骂,用撒泼的方法镇住了他肖乐天,难道以后还得让我当泼妇不成?”
“你们这些大男人就不能挺起这个江山来?非要我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慈禧听完了奕?的丧气话,气的拍案而起。
“就算哀家不要脸了,跟他肖乐天撒泼耍赖,但是你们也得记清楚了,这种招数一次行,两次行,难道还想用一辈子吗?打铁咱们自身也得硬点不是……”
大清隐龙 968 谁是第一敌人?
慈禧是真动怒了,她突然发现这个肖乐天如同航道上的一块礁石一样,怎么躲都躲不开,而且拍不碎也撞不烂。
说实话慈禧这种刚强的女人根本就不怕什么敌人,哪怕和整个皇权进行对抗她都能找到软肋予以进攻。但是她最害怕的就是不理解的事物,先是洋人后来又有肖乐天,凡是沾上西边的事情,她都彻底看不明白。
正因为不懂,所以她才没办法应对,杨智所引起的债券危机其实她也是靠误打误撞从而破敌制胜。
当时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有就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宁可卖国借洋兵也要跟肖乐天干到底!’这句话可不是她深思熟虑而后才说的,那时候她就是一只被逼到墙角没有退路的疯狗。
因为无路可退了,因为满朝的男人都束手无策了,她不想坐以待毙结果就疯狗一样的乱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误打误撞居然点中了肖乐天的死穴,其实也是点中了所有精英汉臣的死穴。
自古胡虏无百年运,这是大多数汉人心中所信奉的一句金科玉律,大清国会不会完蛋?所有汉臣内心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大清国到底什么时候会完蛋?这个时间可就谁都说不好了。
不过在大清国完蛋之前,大清国所留下的国土遗产不能丢掉,不然这二百多年的苦岂不是白吃了?
所以最后曾国藩、肖乐天这些人还是退缩了,这才是债券谈判北京朝廷获利的核心原因。
慈禧暂时占了上风,她一下子又成了朝野的焦点,至少保守派势力已经彻底倒向了她,慈禧的权势一下子就膨胀了起来。
但是自家事自家知,慈禧知道一次误打误撞成功过关,不代表永远都能轻松闯关,面对肖乐天这个怪物,她总有一种深陷迷雾的无力感。
正是这种讨厌的感觉让慈禧非常的不安,在群臣面前她还能绷得住但是现在殿内只有这几位核心成员了,她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珠帘已经被拉开,慈禧坐不住,在殿内来回踱步,奕?和奕譞这时候不敢大咧咧的坐着,赶紧站起来陪同。
奕?和慈禧之间关系暧昧,他能觉察到慈禧身上的不安情绪,他赶紧想办法开导太后。
“太后不用忧虑,也许在战场上我们没有战局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大战略上,咱们还是有优势的……”
“首先,刚刚诸位王公大臣们说的没错,那肖乐天手上就是没有太多的兵力,这是他的绝对软肋,而且没有骑兵这种大迂回兵种,就注定了肖乐天军队的进攻是不能持久的……”
“另外我们在琉球的细作还有杨智的供词,也都证明了一点,肖乐天现在把大量的军费都用在了采购军舰上,琉球光船坞、造船的工厂就修建了两座,而且塘沽也在兴建造船厂……”
“说到底肖乐天想要的还是钱,他弄海军的目的就是就是想保护他在海上的船队罢了,因为特区再繁华也是需要把货物卖出去才能赚钱的……”
奕譞想了想问道“以你的意思,这肖乐天是没有和咱们开战的企图喽?他难道是真的想当大清的臣子?”
“七弟说的也对也不对,以我分析肖乐天心中应该没有取大清而代之的意思,从他给陛下当帝师这一点上来看,他就没有当皇帝的念头,从古之间还没听说过师傅造徒弟的反呢!”
“但是你说他想当大清的臣子?这也不太可能,因为这个桀骜不驯的孙猴子,一举一动都展现出一种和朝廷平等的态度,说到底我甚至都觉得肖乐天最终的理想就是割据琉球自立,然后多多赚钱而已……”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和肖乐天之间的冲突看似严重,但其实并不是致命的,肖乐天的危险度甚至还排在湘军之下,我觉得也就是我们的第三号敌人罢了!”
慈禧这时候也缓过劲儿来了表情略微轻松“肖乐天是第三号敌人?曾国藩是第二号威胁?那么第一是谁?洋人还是东宫那一边呢?”
奕?此刻脸上的肌肉都有点哆嗦,他那杀人的目光瞪了李莲英一眼,吓的他赶紧带着太监宫女离开的养心殿。
“现在我们最大的威胁,不是洋人更不是东面的那位!而是……而是咱们的陛下!”
“嗯?你说什么?你奕?动的什么歪脑筋?你要对我的儿子下手……”慈禧听完当时就要发怒,结果奕?当时就跪下去了。
“太后请听我明鉴,臣弟绝地没有什么歪脑筋,载淳的位置牢不可破,我宁死也不会取而代之……我所说的敌人就是陛下所接受的那些错误思想啊!”
奕?双眼红肿着说道“陛下已经让肖乐天彻底洗脑了,载淳从四九城带走了三百侍卫目的是要干什么咱们都清楚,陛下这是已经彻底的不相信咱们了……”
“三百侍卫如果按照琉球那种练兵的方法,只要钱够多就能很轻松的扩军一万甚至更多,陛下这是要干什么?微臣给陛下练的西山大营难道不能用吗?”
慈禧一听就不乐意了“自古皇上执掌军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儿做的难道还有错吗?”
奕?痛心疾首的叩头说道“太后啊,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所说的是陛下已经和咱们离心离德了……陛下要是真的想掌握军队,臣立刻就把西山大营让给陛下,臣一直不让那些只知道贪污的废物纨绔插手西山大营,目的不就是想给陛下留一支纯粹的新军吗?”
“可是陛下是怎么做的呢?今年春天肖乐天秘密带陛下去了一趟江南,而且密会曾国藩,载淳究竟想干什么?要私自和曾国藩结盟吗?而且之后胡雪岩也有异动,他的阜康银号开始有大规模的银两调动,是不是在给载淳的军队筹集军费?”
“太后啊!不是臣弟想怎么样,我是害怕陛下脑子一热做出错事出来啊!说到底陛下应该先是满人的皇帝,然后才是大清国的皇帝,如果陛下抛弃了八旗这些老人,到时候注定就是一场内战,请问太后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大清隐龙 969 争权夺利
奕?的问题噎的慈禧无法回答,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儿子能成为康熙、乾隆那样的实权派君主,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她还必须要考虑到朝堂上的势力平衡问题。
慈禧很清楚,大清的八旗制度其实天生就是跟皇权是有制约的,不然康雍乾三朝不会都有人挑头闹什么八王议政。
康熙爷、雍正爷还有乾隆,对外大家都好说那是千古一帝,这其实不过就是顾全面子说给汉人甚至藩国的人听的假话。
康熙爷刚当政的时候,跟鳌拜集团杀了一个刺刀见红随后平三藩又把半个中国打成了糜烂,这才渐渐形成大清皇权的集中,不过也没维持多少年随后康熙的儿子们就开始效仿祖制对朝廷的权力进行大分割。
雍正干的更狠,在位13年不光把之前跟他作对的兄弟们杀的杀,圈禁的圈禁,甚至还搞出了官绅一体纳粮的制度,伸手把汉臣们几千年的权力个剥夺了,所以雍正一朝的野史最多,雍正在那些故事里真没扮演什么好角色。
慈禧很清楚野史里的故事都是假的,但是假的也一样有人传闲话,因为你雍正确实砸了不少人的饭碗,要了不少人的命,那些人可不会站在帝国的战略层面看问题,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至于到了乾隆年间,大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好一幅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富贵繁华景象,但是这盛世难道就没有隐患?
当然有,乾隆晚年倦政的时候,贪腐横行朝廷铺张浪费,数十年积攒的国力被大量的消耗到宫殿楼阁上面,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就是在乾隆年间正式完工的。
等到嘉庆上朝后,要不是从和珅手里发了一笔横财,恐怕没几年就得闹大亏空。
慈禧心里太清楚了,别看这些个王宫贵胄们一个个嘴上都说康雍乾如何如何的好,但是他们心里的算计可不是这样的,真的再来一个强势的君主,再集权好好折腾他们一会,这帮孙子就得哭死。
真实的历史中慈禧这个女人为什么能执掌大清朝政那么多年,为什么整个满汉集团都听她的话,一方面是这个女人有本事,而另一方面是这个女人清楚明白的知道整个满汉集团官员,他们都想要什么。
是的,知道这些官员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众多人的支持,她的位子才坐的稳当。
慈禧奢侈豪奢,所以下面的官员就会有样学样跟着奢侈豪奢,慈禧毕竟是个女人,那么她的集权之路就不可能走到极点,这些朝臣们明白慈禧想要位置坐得稳,就必须跟他们利益共沾。
权力和金钱其实一样,世人都喜欢,懂得跟手下人均分的领导者自然是讨人喜欢的,而集权的君主肯定会多吃多占,到时候大家的利益一起受损,这样的君主要他又有什么用?
慈禧越想脸色越白,她软在椅子上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儿子已经选择了一条让整个八旗集团都害怕的路,他们害怕手握强军的载淳恢复集权之路,他们害怕已经分到手的权力被收回去。
今天奕?也算是撕破脸了“太后,如果陛下一意孤行,那么很多事态也不是我这个当王叔的能够左右的……说句不好听的,我作为王叔就算和陛下有些冲突,最后也只是想给陛下一些教训……”
“但是如果不是我来主导这个事态,如果将来的对抗者是更有野心的人,到时候的事态可就不容乐观了,就算行废立……也不是不可能!”
奕譞已经听傻了,这位道光皇帝的七儿子,并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他现在感觉自己听到这些言论就已经是犯罪了。
“那该如何是好?那该如何是好……陛下是先皇唯一的儿子,大清历代继位的君主就没有一个如同治朝这样干净纯粹,毫无质疑了……这是中兴之主啊!是咱大清翻身的希望啊!”
奕?狠狠的瞪了这个弟弟一眼“错了!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希望,不是整个八旗的希望,这二百年来那些家族都已经腐朽发臭了,他们只会争名逐利,他们只知道白花花的银子最好,甚至他们得到了好处还不想被管制!”
“你说说为什么陛下要征召各大家族里不得志的庶出子弟去琉球接受训练?你还看不明白吗?这里面要是没有肖乐天的鬼主意我把眼睛抠出来……陛下现在估计也已经被肖乐天所蛊惑的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年轻人的冲动劲,他能不硬碰硬吗?”
“三年之后,当陛下真的带数万军队返回这里,他可就立刻陷入一张看不清楚的大网中了!也许不会有人举旗造反动用大军,但是暗箭伤人那更可怕,这座紫禁城里冤死的可不仅仅是太监宫女啊!”
“自打前明到现在,死的有疑点的皇帝还少吗?我这个当叔叔的不给他把后路想好了,那才叫有危险呢!”
正所谓关心则乱,慈禧此刻也软了手脚“那依你说该如何是好?”
“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陛下在肖乐天的控制之下,而且西方各国也在关注着陛下的游学之路,想强行的抢回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切只能等到三年后……”
“三年后,我会上书劝陛下将他的禁卫军融合到西山大营之中,陛下至少要低调四到五年的时间,一点点的学习处理朝政,慢慢培养势力……亲政可不是就弄一个仪式之后,就能随意行使皇权了,那可是取祸之道啊!”
慈禧叹息着说道“以载淳那个性格怎么可能哦!”
“不可能也得可能!三年后陛下才16岁,有的是学习的时间,低调四五年培养一批亲信,到时候也才20出头,一样是年轻君主……年龄就是陛下最大的优势啊!”
“臣弟心意以决!如果陛下执迷不悟,到时候我会强行解散陛下的禁卫军!到时候,希望太后能明白臣弟的一番苦心……”
大清隐龙 970 恭亲王的战略
无论慈禧内心是如何的抗拒,她都无法反驳奕?的话,因为那就是晚清时候政局的现实。人的贪欲大的难以想象,也许神话了的皇权能够让一些百姓和低级官吏感到恐惧,但是对于八旗内部的高等贵族,还有汉臣的方面大员来说,皇权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归根结底一句话,现在的大清朝皇帝手里没有兵,没有兵权自然就没有什么威胁,这样的政局下权力分散就成了一个必然。
可是这权力一旦分散下去,想再收回来可就难了,捧着权力寻租的高官显贵们,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权力被白白的收走?黑眼珠子见到了白花花的银两,疯狂的念头就会跟野草一样滋生。
他们必定会抗争,尤其是对手只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这更增加了那些人的胆量,真逼到节骨眼上,就算弑君又能如何?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被弑掉的君主还少吗?
慈禧能明白这个道理,奕?和奕譞也能明白,所以恭亲王的提议谁都没法反驳。而且慈禧很明白奕?的决定对载淳来说绝对是一种保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