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话说到这王怀远也顿悟了“为什么不能呢?难道咱们忘记了丞相西行漫记里面对英国、荷兰等国的介绍吗?欧洲大陆数十个国家相互争锋,除了俄国之外那个国家领土广阔?”
“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我们一直以来都希望得到更多更多的土地,那是因为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摆脱过去农耕文明的习惯……在中国,所有的财富源泉都在土地之上,一群群蚂蚁一样的农民,用赋税和徭役撑起如此庞大的帝国,他们的苦难我们都经历过!”
“没错的,小农经济注定了每一个自然人和家庭,都只能提供出最有限的财富,很多时候帝国的税收就是一把把的小米和一捧捧的稻米,粮食依然是赋税的主体……”
“这种落后的经济体,就逼的统治者必须要把基数做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更多的土地,因为单位亩产创造的财富实在是太低了……”
“而特区不一样,特区靠的是什么生存?靠的是工业化、商业化和科技化……一户普通的大清农户,料理七八亩地一年的收获,能超过咱们工厂里打造的一杆洋枪吗?不能!”
“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一亩上好的水田,一年所创造的利益,够买几块玻璃几盏马灯呢?答案是没有多少……”
“我们已经找到了远超过过去农耕经济,更有效率的创造财富的方式,为什么还要死死的纠缠着土地不放呢?就因为我们骨髓里对粮食有一种宗教样的崇拜?”
肖乐天笑了,他拍着手说道“好好好,没想到你们开窍的这么快!但是也别忘记了无农不稳这句话,人总归还是要吃饭的……”
还没等他说完,大鼻子皮埃尔就笑了“首相大人的话我只认可一半,您是见过这个世界的庞大的,怎么能用这种眼光看待问题?您难道忘记乐天洋行麾下的粮商了吗?据我所知,现在南洋的三季稻种植面具两年翻了足足三倍不止,这里面超过七成的粮食都被琉球采购走了,我们所储藏的军粮足够吃十年不止……”
“如果按照现在的采购力度,将来就算我们遇到百万级别的难民潮,我们也不会有粮食危机的……善用商业手段去刺激南洋更多的华人和土著去开垦新的土地,我们甚至可以向北美的大粮仓开出采购合同,这样的大手笔,我们还养不起这些特区?”
“好好好……”肖乐天一拍大腿“这才是集思广益的路数,可比刚刚摆着死人脸逼宫让人心情愉悦多了……”
“是的,当我们的工业特区变成一个个堡垒,当我们的敌人根本无法撼动这些钉在中国上的铁钉子之后,堡垒就会成为国人的一种精神图腾!”
“我一直都说,幸福感并不是一个绝对值,而只是一个相对值,我手里有一个窝头,你手里只有一碗棒子面粥,那么相比来说我就比你幸福……”
“人类是靠攀比才能体会到幸福感的,塘沽特区仅仅是一道柳墙就已经把人心分成了三六九等,柳墙外的村庄那是多么羡慕柳墙内的百姓,而那些更远地方的民众,又会羡慕靠近柳墙能够开草市的村庄……”
“其实在西方人的眼里,无论是特区内还是特区之外的中国人,都没有什么区别,一样是他们眼中的劣等民族,野蛮人……那些西方人只会和自己的邻国去攀比,比如英法普鲁士等等……”
“既然人性如此,那么我们就要顺着人性安排我们的战略!堡垒比大清更富足;堡垒比大清更安全;堡垒比大清更公平;堡垒被大清更尊重人性……”
“好吧,现在我想问问你们,假如你们依然是大清的百姓,请问你们还想要什么?这些够不够你们投入到堡垒的怀抱中来?在一片灰暗的天空下,中国大地还有那么十几处点燃希望之光的孤岛,难道这还不足以让他们投身其中吗?”
“我坚信,这个世界还是有聪明人的,一时之间被蒙蔽住心灵,只要给他们几年的时间,他们总归是要醒悟的,就如三年前的塘沽百姓,和现在的塘沽特区市民,还是一个精神面貌吗?说句玩笑话,再过三年就算我带着他们举旗造反了,恐怕他们也会追随吧!”
“这就是一个滚雪球的游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变成二,二变成四,四变成八……别看这点开始的基数很小,但是你平方下去自己算一算,最后我们将会影响多少人!”
所有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没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不能让开头的这点困难蒙蔽住双眼,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改变其实已经发生了!”
肖乐天一脸轻松的笑了起来,他手指着窗外的风雨说道“南美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闪动了翅膀,为什么会在太平洋上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暴呢?我这只蝴蝶又要几时才能看见我的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呢?”
“兄弟们,我现在只想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年才能鼓动起这场风暴!”
大清隐龙 953 罗火的故事
罗火早就憋的满脸涨红了,手里捏着的螃蟹都已经被他掐成了螃蟹酱,最后他实在是憋不住了“得了,您就是罚我,今天我也得说话!丞相啊,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悲观,今天咱们好像都被西水门那些糊涂蛋给气着了……”
“谈到这人心变幻,我想起了同治四年的事情,那一年我刚刚完成一次向塘沽押运私铸鹰洋任务后,大人看我在琉球表现出色就给了我一个月的假期,让我回家乡去看看……”
“我的老家在河间府肃宁县下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村子里一共百十来户人家,估计你们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我小时候那叫一个穷啊!我爹是个老实人,不怕您笑话我爹那人三脚都踹不出一个响屁出来,没本事读书也没本事钻营,唯一的优点就是老实厚道、孝敬父母……”
“俺父亲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都比我爹会经营,日子过的也好,不象我爹只会在土里刨食……”
“后来爷爷去世前分家产,知道老三家没本事也感念这些年俺爹无微不至的孝顺,结果在分家产的时候,就偏向了俺家一点……十五亩田地三个儿子一家五亩地这是改不了的,但是爷爷在分配的时候多给了我家三分沿河的水浇地……”
“就是这三分水浇菜地,可给俺家惹了祸害了,从爷爷倒气的那天开始,俺两个大妈就天天砸锅摔碗挑毛病,到最后刷锅的脏水成心往爷爷的门口泼……俺爹气不过嘀咕了两句,结果两个大妈哭喊着满地打滚,指桑骂槐骂了个狗血淋头!”
“哎……从那以后仇也就结下了!我爷爷本来就没多少时日,再让这么一气结果三个月后也就咽气了……当时出殡那一天,大伯二伯家这叫一个委屈啊!哭的惊天动地的,逢人就说他们两家受了多少的委屈,好像这辈子就没享过福一样!”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罗火到现在还气的微微发抖“庄户人家活的就是一张脸面,红白喜事就是给各家展示自己家族的重要机会,在这种场合里让他们把我们一家名声给宣扬臭了,那可就是真臭了……”
“大人啊,您是不知道,一百多户人家还有邻村更多的乡亲,我们家能一家一户的去分辨?说的过来吗?别人信吗?我爹妈嘴笨也就窝窝囊囊的认了……”
“名声臭了还不算完,爷爷丧事五七之后,两位大伯就登门了,二话不说还是要分地……我真没想到就那三分地,居然还要一家一分,非说我爹是趁着爷爷老糊涂了,蛊惑爷爷立的遗嘱,他们绝对不承认……”
“窝囊啊!委屈!我那时候在乡间跟师傅们站桩学武艺,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看着两位大伯家如此欺负人我是实在受不了了?你要分地可以明说,在丧事上都已经把我家名声败坏臭了,现在想洗都洗不过来了,居然还有脸分地?”
“如果早一开始就好好商量,以我们家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分给他们呢?现在搞坏了我们的名声还要分地,这可就是登门欺负人了……我一看我爹要软弱答应,顿时就急眼了!”
罗火手里螃蟹渣滓咔哧咔哧的响“我冲出家们,跑到大伯二伯的家门前,上去咣咣两脚,把他们两家大门都给踹碎了……不仅如此,和我一起练武的小兄弟们也都聚集在一起给我撑腰,这下家族纠纷可就变了味了……”
“大伯二伯知道我拳头硬不敢动手打,结果就花钱买通了县衙里的师爷,然后一纸诉状把我告上了大堂,就说我忤逆不孝,不敬长辈……”
“哎……我那时候才十七岁,还是个没主意的孩子,我爹我娘也不懂衙门里的门道,庄稼老实人一听说告官了,自己先把自己给吓了个半死!当天夜里我就逃了,向西一路逃去,最后机缘巧合入了范家的商队当了一名护卫……”
“之后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遇到丞相然后山神庙列火枪阵,一点一点到现在也成了一个人五人六的大将军了,想起来真的是可笑至极!”
肖乐天这回没有拦着他不让说话,他反而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润润喉“故事真精彩,接着说,同治四年你回家又发生了什么?”
“近乡情怯啊,足足有十年没有回家了,我真的不知道家里都发生了一些什么,这时候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愣头青,我在进县城之前,就脱掉了军装,把战马还有十几名护卫兄弟留在驿站里,换了一身普普通通的衣服就进了城……”
“俺姑姑就嫁到了城里,从小姑姑对我最好,我就先去投靠她。我姑姑一看我回来了,抱着我就哭,姑父和表弟也跟着掉眼泪,一边做饭一边埋怨我骂我……”
“饭桌上我才知道,我那两脚不但让那三分菜地丢了,顺带着我爹还多赔出了一亩旱地,这才换来那两家的撤诉,也就是说爷爷分给我家的五亩旱田和三分水浇地,最后就剩下了四亩……”
“我真是气的牙根都痒痒了,我当时真想冲上去掏枪……我我我!”罗火涨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最后我突然改主意了,心想我都是跟着丞相做过大事业的人,还在乎这一亩三分田吗?给他们又如何?”
“但是这口气我得出,必须得出这口恶气……”
这真的是一出好戏,肖乐天听得两眼都放光了,这不就是典型的逆袭剧本吗?看这样子罗火要玩装逼打脸流了?真是好期待啊。
罗火突然笑了,笑的很是阴险“我在县城里住了三天,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我又通过姑姑把村子里这五年来的所有变化全都了解的一清二楚,等一切都安排好了,我特意换了一身破烂流丢的二棉袄,头上戴着土灰色的破烂瓜皮帽,一幅闯口外没赚钱的倒霉鬼样子……”
“我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往回走,我爹妈丢掉的面子,我今天就要给他彻底的拿回来!一亩三分田要不要无所谓,面子我可不能不要……”
“为了我爹我得这么办,为了丞相我更得这么办,我总不能让人戳着脊梁骨笑话‘看那个罗老三家的傻儿子,跟了东海肖丞相之后,还是那么傻那么窝囊’我总得给大人您挣点面子啊!”
大清隐龙 954 罗火回乡
金秋的华北大平原,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现在正是准备播种冬小麦的时候,田地里到处都是耕地松土的庄户人家,一望无边的田野里全都是拼命劳作的人影。
十年可够长的了,已经长到让所有孩童都不认识罗火这个乡亲,土道旁的野枣上一群光腚孩子正趴在最大的枝桠上用竹竿捅最上面的枣子,孤零零的几十个残枣馋的孩子们直流口水。
“臭小子坐好了,看我的……”罗火童心大起一小段助跑,然后咣的一脚揣在了枣树干上,那力气好大差点没把树杈上的孩子给震下来。
通红的枣子跟下雨一样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砸的孩子们哇哇乱加但是一个个也兴奋的手舞足蹈,撅着屁股在地上拼命的捡。
“大哥……你从哪里来啊?你是哪儿人啊?”嘴里塞着枣子的孩子呜呜囔囔的问道。
“我不从哪儿来,我就是罗家庄的啊!”罗火笑道。
“你骗人,我们咋从来都没见过你呢?俺们庄子里就没有跟你一样高的大个子……你咋长的跟大枣树一样高呢?”
旁边罗火的姑父拽了拽他“行了,别逗孩子们了,前面就是村口了……要不你再心思心思,我总觉得这么干事,是不是太绝了?”
罗火白了姑父一眼“再绝也没他们干的绝!我这回要是不把我爹的面子找补回来,我从今往后罗字倒着写……”
“啊?小火啊!你认字了?你怎么会认字呢?你啥时候学会认字的?”
“嘘……小声点!我怎么就不能认识字呢?甭说认字了,我还会写呢,我还能读文章呢,您当我这十年白混过来的啊?”
十年这个字一出口,孩子里面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突然醒过闷来了“啊?你是三叔叔家的火哥哥吧?全村只有一个人十年没回家啊!一定是你……”
没等罗火承认,这孩子扯着脖子就吼起来了“火哥哥回家了……三叔叔家的火哥回来了……离家十年的火哥回来了……”
这一吼可不要紧,周围地里干活的人全都直起了腰,有的人放下家伙事儿,快步走了过来把罗火围了个死死的。
“真是小火啊?你个不孝子啊,你咋十年不回家呢?吃你二爷爷一嘴巴子……”年龄最大的二爷爷给了他一耳光,然后就扑哧扑哧的掉眼泪。
跟着肖乐天在尸山血海里杀过几个来回的罗火将军,此刻根本就不敢躲,任由乡亲们你一巴掌你一锤的发泄,他知道这都是真心为他好的乡亲。
“你小子可回来了,你爹妈和你妹子这几年过的可苦了,你娘没事就哭,你妹子出嫁都想你啊……”
“混小子,当年你两脚踹没了一亩三分地啊!你还逃跑,你咋不回来好好种地赚钱,给你家贴补贴补啊?那可是一亩三分地啊……”
“好了好了,回来就好,以后有的是时候教训他……看这孩子穿的衣裳,在外面肯定是没少受罪,大家以后再骂他吧,先回家去……”
罗火红着眼眶,从褡裢里掏出一把西洋糖,挨个给孩子大人们分吃,老辈子人哪里吃过这高级货,含在嘴里甜在心,回头还要骂他乱花钱。
“你真是败家啊!没挣钱来,还敢买这吃食?县城里的老爷们也不敢天天吃这个啊……作孽哦!”
在乡亲们的拍打下,罗火一路被簇拥着走进了村口,这时候孩子们已经吵遍了庄子,大街上所有门口都站满了人,各种各样的复杂目光投向了这个十年没有回家的游子。
拐过熟悉的那个弯儿,自家那个破烂的院门就映入眼帘,罗火的老娘不顾小脚不方便一路小跑哭着冲过来抱着儿子就嚎啕大哭,巴掌拼命的往他后背拍,想说点什么骂点什么可是到最后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院门口罗火的老爹也抹开泪了,一辈子老实巴交的他就连打骂孩子都不会,拙嘴笨腮的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看着久别重逢的一家子,在场的人无不落泪“行了,三哥家这回算是团圆了,小火能平平安安的回来,这日子就有希望,拼命干几年未必不能闯下一份家业……都别哭了,先让小火回家……”
就在罗火刚刚走进小院的那一刻,外面突然一片喧哗,扭头定睛一看不由得两眼冒火,大伯二伯两家居然一前一后也赶来了,看看他们身上穿的衣裳再看看自己爹妈身上穿的,就知道这些年都过的怎么样了。
“哎呀?小火回来了啊……俺还以为你一辈子都不敢回来呢?放心吧,踹碎两扇大门又不是杀头的罪过,给大伯二伯磕头认个错,这事也就过去了,都是亲戚不是……”大伯刻薄的两片嘴带着老鼠胡子一起跳动,看的罗火直恶心。
二伯更讨厌阴沉着脸说道“瞅瞅,还用眼睛瞪俺们,罗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白眼狼?知道你小子学过武力气大,不过俺告诉你,你大哥已经在衙门里当上了帮闲,跟着罗捕快正四乡里催丁银呢,现在俺家可不怕你……”
“对了,这十年你逃跑了,所以你家交的丁银就没算你一个,现在你回来了,那就得接着交上!一分都休想少……”
一听二伯这么说,罗火肚子里的火腾腾的往上直冲,清朝名义上虽然没有徭役了,但是却多出一项赋税叫做丁赋,正经的土地产出叫做地赋也就相当于土地税收,而丁赋代替的就是徭役,相当于徭役折银。
这就是自家亲二伯,侄子刚进家门每一句热乎话,先来一个下马威就要收丁赋吗?
就在这时候,大伯母冷笑着敲起了边鼓“光交现在的可不成,以前十年的丁赋银子难道不得补上吗?要知道县太爷可是按照咱们罗家的宗谱人数收银子,以前小火不在他的银子不都是满村人均摊的吗?咱们吃了多少年的亏了……”
二伯母也冷笑着说道“没错,丁赋银子得补上,祠堂里这些年的工也得补上!罗家供养祠堂的那六亩地,这些年可都是咱们各家白操持!从今往后就得让老三家白干二年,把欠下的都补上……”
大清隐龙 955 打上门来
罗火气的已经天旋地转了,饶是他幻想了无数次见面的场景,可是现实都比想象中的还要恶毒。
十年没有回家,刚刚到门口水没喝上,饭没吃一口,就有人打上门来欺辱,要丁赋银要祠堂里出义工白干活,这哪里还有一丁点的亲情可言。
看着爹娘正在低声下气的跟哥嫂求情,罗火火冒三丈“好好好,这真是好亲戚啊!亲侄儿十年没回家,刚刚到家别说没一句暖心的话,居然上来就逼迫,这就是当长辈的样子……”
还没说完大伯母眼睛就立起来了“十年不见你小子居然学的牙尖嘴利了?还敢呵斥长辈?你踹碎我们两家大门的时候,想过亲戚吗?”
“那也是你们欺负上门了!爷爷五七刚过,你们就打上门来要分水浇地,你们摸着良心说说,水浇地是不是爷爷分给我们的?”
“还有,就算你们想要为什么不好好商量,在出殡的时候你们骂臭了俺家的名声,回头还想分田地?你们良心呢?道理呢……”
周围的人轰的一声乱开了,谁都没想到小火十年不见生生从一个愣头青变成了能言善辩的铁口了,印象中的小火可没这么能说过。
大伯母和二伯母一听这小王八蛋还敢反驳,还敢掀旧伤疤,顿时气的满脸血色“小畜生,你还敢反了天了!俺们的良心、道理多着呢,给别人就是不给你……”
说完两个农村泼妇抓着男人的胳膊就晃荡,嘴里拼命的哭“呜呜呜……这就是你们罗家的人啊,我进你们家的门,没享一天的福,满肚子里全是气了……就连这么个小辈畜生都敢骂俺们啊?你窝囊废啊……”
大伯二伯气的撸袖子就想动手,可是一看侄儿那高头大马的身板,还有酒坛子一样的拳头,吓的不敢上了。
“老三……你就是这么管教你儿子的?先不说别的,十年没见大伯不应该磕个头啊?当年踹碎了大门,不应该赔礼道歉啊?你小子给我们跪下……”
罗火轻蔑的看了他们一眼“凭什么?你们破了两扇木头门,结果俺爹赔了一亩三分的地……乡亲们评评理,啥样的木头门值一亩三分地?”
“至于我回家磕头不磕头,那得看我心情好不好,已经分家了,你也管不着我们!”
嗬……这拱火啊,两老头差点气的中风了,就在一片混乱的时候,二伯家的儿子气喘吁吁的从村口跑回来了,原来他一直在邻村追讨丁赋银,一听说三叔家的兄弟回来了,他不放心赶紧跑回来,还带了两个衙门帮闲。
“罗火……你个小王八蛋想造反不成?敢冲俺爹呲牙……兄弟们给我捆起来,送到衙门里去!”
又是一个好兄弟,亲叔伯哥哥一见面就要索拿兄弟,罗火冷笑着说道“抓我?我没犯法你凭什么抓我?”
“凭什么?就凭我在衙门里干活,就凭罗捕头是我师傅……在罗家庄里我就是王法!再说了,我抓你催丁赋银怎么了?天经地义……”
这下周围的乡亲坐不住了,心说老大老二家这是怎么回事,闹矛盾正常为什么总是要经官?这还有亲戚的样子吗?
一群人感觉围过来苦劝,二伯家的哥哥摘下帽子来扇了扇风“也别说我不讲道理,十年丁赋银,就按最低的一年半两银子算,十年也是五两银子啊!够买一头壮年的大牲口了,朝廷凭什么不要?凭什么……”
罗火一看戏已经唱到这个份上了,既然对方这么捧场,那就别藏着掖着了,他故意做出一副痛心疾首、万分委屈的样子吼道“好好好,你们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不就是想要钱吗?我给你们,我卖身为奴去,也把钱给够你们……”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们两家敢不敢写一份断亲的文书?从此以后你们两家和我们家不仅分家,而且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你们敢不敢写这份文书……”
“火儿……不能啊!”老实的父亲终于吼了一嗓子,不过早有准备的姑父一把就抓住了他的手拼命的往屋子里拽“大舅哥啊!你别说了,让火儿处理,你听他的吧……那也是快三十的人了……”
连劝带拉,他把大舅哥给拖到了屋子里,这时候罗火死死盯着那两家人,冷冷的说道“你们敢不敢立字据按手印?只要敢……我就掏银子!”
这下人群有点愣住了,他们看着罗火身上破烂的衣服暗自琢磨,难道罗火真的有钱?可是穿的不像啊?
那两家也拿不定注意了,凑在一起拼命的耳语,最后衙门帮闲的哥哥跺了跺脚“好!写就写,但是你不能光给丁赋银子……你得连这几年欠下的祠堂里的活,也折算成银子!”
轰的一声,人群炸开锅了,当时就有老人家不愿意了“你小子说什么胡话?这不是欺负人吗?祠堂里的那六亩田,就是为了供养平日里的香火和年节的贡品,大家都是闲时候义务出出劳力,没听说过出银子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