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慈安一听这个话口冲福庆使了一个眼色,三爷赶紧从袖筒里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王爷!现在您兼任着九门提督一职,那么这件事下臣就找您来商量了……”
奕譞下意识接过纸张一看,顿时勃然大怒“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请九门提督王爷您,放人而已……”三爷淡淡的说道。
在那张纸上写着一大串人名,而这些人名醇亲王都非常熟悉。木格、额勒苏、程怀、石山、石水……后面还有一大串人名,居然都是朝廷所认定的改革派。
再往后面看,居然还有一批没有被抓的人名,看样子也是希望朝廷停止对他们的抓捕,罗浩、闻秀等人的名字也在上面。
这次慈禧发动的宫变,能够得到无数王公大臣们的支持,也是因为她打着镇压改革派的名义而行的。
醇亲王这段时间统领九门提督和顺天府兵丁,干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活计。
“福庆!原来你也是改革派!难怪啊,你跟肖乐天那么就,还结了亲,你自然就是一个改革派,你想变祖宗的家法吗?”
三爷摇了摇头“我所在乎的只有咱们大清的国祚,我所关注的只有咱们大清的江山,至于什么祖宗家法,有用的咱们保留,那些没用甚至有害的自然要丢弃……”
“大胆!你敢侮辱祖宗家法……”奕?破口大骂,不过还没等他骂完呢,从门外猛然冲进一个人影,冲着三爷就扑过去了。
“改革,改革,改革……你先把老夫的命改革掉!今天改祖宗家法,明天你们就得改圣人言了……”冲进来的正是额头飙血的翁同龢,这位清流领袖如同疯狗一样扑向了庆三爷。
三爷怎么会跟他一般见识,身形闪转腾挪就是不让翁同龢近身,一会就把他气的呼哧乱喘了。
“你已经被西方邪魔给洗了脑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盘算,你们是不是想要废掉科举?你们是不是想搞洋人那一套?畜生啊……”骂完了他又一头冲过去了。
整个绮望楼里一片大乱,翁同龢跟狗一样在追庆三爷,而三爷就带着他满屋乱跑,周围还一群太监帮忙拉架,不一会的功夫屋子里全都是烟尘大涨。
慈安呛得一个劲咳嗦“咳咳咳……放肆……咳咳咳……你们这才是造反呢,你们要逼死我不成……咳咳咳……”
一直在殿外巡视的老祖宗实在看不过眼了,他如一阵风一样冲进大殿,抓住翁同龢的衣襟就丢到椅子上了,顺势他又在老翁的手臂、膝盖的麻筋处弹了一下,这下他可动不了了,浑身酸麻在椅子上颤抖。
“有老奴我在,我看谁敢造次……”这位从道光初年就在宫中供奉的老祖宗,须发皆张眼睛里都快喷火了,就连两位王爷也都有点退缩了。
屋子里沉默片刻,庆三爷摇了摇头抛开一切杂念,走到中间说道“既然已经是敞开天窗说亮话了,那就都别藏着掖着了,二位王爷代表西太后来当说客,自然就要拿出诚意来,没有说上下嘴皮一碰,太后就全依你们的道理……”
“二位王爷这是不许我们开价了?”
“你……”翁同龢颤悠悠的说道“国家大事,怎么就成了商贾之事了?你已经被洗脑了,你已经被肖乐天洗脑了!”
“怎么不是商贾之事?讨价还价这是天经地义的,凭什么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堂堂东太后你们也要管控不成?难道你们当太后是提线木偶吗?”
一声吼吓得在场人齐声说不敢。
“太后受委屈了,名声受损了这些难道不要补偿不成?一场宫变死伤那么多人,难道就都白死了?西太后做什么都是有情可原的,而东太后提出条件就是胡搅蛮缠吗?”
说到这里三爷咬着后槽牙幽幽的说道“莫非,你们想废掉东太后,让西太后独尊不成……”
“胡说八道!福庆你敢血口喷人……”两名王爷就跟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
慈安气的脸色发白“是不是胡说八道要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哀家的条件就这些,福庆你给我念!”
“谨遵太后令!太后懿旨,总理衙门内设立洋务部,由二品总管大臣福庆负责,专管大清特区以及洋务事宜……”
“从即刻起,释放所有改革派,不得以改革派的名头入罪,满汉臣民都可自由议论革新事宜……”
“肖乐天乃是朝廷首肯的塘沽工业特区负责人,保护特区并无过错,为弥补梅勒犯下的罪孽,特允许塘沽特区升级为渤海特区……肖乐天无罪有功!”
“还有,大清必须要有自己的电报线和铁路,从即日起由总理衙门洋务部领头筹办……也就是在下我了……”
三爷晃荡晃荡面前的纸“瞧瞧,都瞧瞧啊!太后没有给自己要一丁点好处,直到最后都是为了咱们大清的江山社稷考虑……”
“只要朝廷答应了太后的条件,那么这场闹剧自然一条云雾全散,太后自然会回宫里去……”
还没说完软榻上的慈安突然开口了“再加上一条吧,以后哀家就住在景山了,北海这一片我住的还算舒服,以后除非有大朝会或者庆典,我就不进紫禁城了……”
大清隐龙 578 讨价还价
绮望楼内一片死寂,两位王爷、翁同龢、大太监安德海全都惊呆了,一个个嘴巴张的大大的望着慈安太后傻傻的发呆。
刚刚福庆念到的那些条件,在场的人多少还能听懂,慈安知道保守派已经倒向了慈禧,那么为了平衡现在她给改革派撑腰,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最后这个条件大家谁都看不懂了,离开紫禁城?要住在景山这里?虽然说景山北海这边宽敞霍亮,也有很多宫殿,住一名太后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这不合规矩啊!
翁同龢第一个反对“礼不可废……两宫太后和陛下就是大清的象征,紫禁城才是太后应该住的地方……”话没说完慈安厌恶的冲老祖宗摆了摆手。
老祖宗二话没说,铁塔一样堵在翁同龢的面前“翁大人,奴才是个粗人但是也懂礼数,刚刚太后好像没有传召你吧?你可是自己闯进来的,这难道是为臣之道?太后没有治罪反而赐座给你,那你就好好的坐着吧……”
“你……”翁同龢看着面前这位三超老奴,知道这是个不讲斯文的人,他狠狠的坐回去终于闭嘴了。
两位王爷看着老翁吃瘪,知道今天恐怕是很难说服太后了,两人集体起立拱手“太后,您的条件实在是让臣弟棘手啊,这里面好多事情并不是咱们几个人就能说算的……您要提拔福庆,要放一些罪犯,这我们可以商量,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是拉电报线,修铁路这事情可太大了,没有大朝会一致通过,恐怕很难办成啊!至于说放肖乐天一马,也不是不能商量,但是他肖乐天总得对朝廷有个表示吧?朝廷也要面子啊……”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既然慈安开条件了,那就就地还钱呗,朝堂上的事情有时候跟做买卖也没啥区别。
可是今天慈安也邪门了,死活就是不让步“哀家都已经快被你们逼死了,这点条件都不答应,那就让山下的士兵接着打……剁了哀家的脑袋去,你们也就不用商量了!”
随后啪的一声,又是一个盖碗被砸碎在地,今天慈安算是彻底当了泼妇了。
谈判到这里就没法继续了,太后这不是端茶送客了,而是摔茶送客啊,这群人脸皮再后也没法待了。
二位王爷讨了个没趣,尴尬的起身施礼“太后……大嫂啊,我们回去跟二嫂商量一下,您也消消气,都考虑考虑,事已至此倒后账没什么用,咱们还是得往前看看啊!”说完扭头带着李莲英就离开了这里,单单留下了一个翁同龢。
老翁是个懂礼的汉臣,他郑重的跪在东太后面前三跪九叩“太后啊,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我自始至终都没有选边站队,在冲突发生之后,我曾四次求见西太后都被挡了,臣写了十分奏折,也都石沉大海……”
“呜呜呜……臣一介书生,面对如此大乱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串联清流给朝廷施压,又考虑到皇家脸面的问题,更何况梅勒大军出动臣也不想让局势过于动荡,所以才没有选择以暴制暴……”
“请太后恕罪啊,臣是有苦衷的!”翁同龢是个聪明人,他从慈安强硬的态度上就能猜到,东太后还是有后招的,慈安并没有输,这时候可就得表忠心了,得给自己留后路啊。
慈安看着殿内就剩翁同龢一个人了,也收起了刚刚的脾气“老翁啊,你也是帝师了,哀家是不会怪你的……这件事你压着没让清流们掺合,这是对的,你没有过反而有功!起来吧……”
一听这话老翁立刻安心了,压制清流不要闹事还真是办对了,这大清要的就是脸面,甭管被窝里藏了多少狗屎,表面上的锦缎文章还是要做的。
“太后明鉴,臣也只有一个想法,洋人在京城里看着呢,地方督抚也瞅着呢,反正大清不能乱……这段时间我给我家的门生故吏写了很多信,就是让他们压制着地方文人别闹事,就是想给朝廷多争取点时间罢了……”
“嗯……你有心了,哀家心里有数,你下去休息吧……”慈安淡淡的说道。
翁同龢张了张嘴还是有点不甘心,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太后要放过肖乐天?可是他也不傻,过分逼迫只能让太后更加讨厌自己,想到这里他也只能转身告退了。
离开绮望楼往下走的时候,翁同龢看见山下的军营再不断往外撤人,还有不少太监抱着各种生活用品,甚至包括米面蔬菜往山上运,看来景山之围算是名存实亡了。
一路上太监士兵都认识这位清流领袖,一个个的都打千施礼,翁同龢也笑眯眯的点头致意,看上去确实有文人的那种气度不由得别人不服气。
当翁同龢走出景山,坐上自家轿子之后他这才长出一口气“走吧,先回家去,这叫一个乱哦……”
当轿子沿着皇城根一路西行的时候,走了没有三四分钟居然停了下来,轿子外面传来了管家的声音“老爷,前面好像在押送犯人……”
“什么犯人?押送犯人都押送到皇城根了……”等他挑开轿帘一看可不就是吗一队带刀侍卫正推着一个被捆绑的将军往宗人府里走呢。
“梅勒?他居然回来了……”翁同龢一跺脚,轿子稳稳的停在了地上。
“诸位兄弟辛苦了,辛苦了……”老翁笑着就迎了上去,那几位大内侍卫都认识这位武英殿大学士,堂堂的帝师,赶紧停下脚步施礼“翁中堂吉祥……翁大人吉祥!”
“哎哎哎……免礼免礼!几位兄弟辛苦了,这梅勒将军到底怎么了?”
几名侍卫有点不知道怎么回到了,他们要押送梅勒去宗人府关押,按说这跟文官没什么关系了,怎么老翁会问这个?不过当管家递过几个银角子之后,这几名侍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老梅勒也是可怜,打了败仗回京请罪,结果连太后王爷们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宫中下旨给押送到内务府了……您老也明白,太后王爷这段时间火气不小,没当场砍头还真是便宜老梅勒了……”
老翁总算明白了前因后果了,他低声说道“我和梅勒将军以前也有点交情,可否让我们俩谈两句?放心不会太长时间的……”
几名侍卫一下子就面露难色了,不过当管家一张银票过去之后,所有人都笑了“当不起大人赏,大人既然想说两句话我们这个方便还是要给的……请请请!”
梅勒从始至终就没有说过一句话,他很诧异的看着翁同龢,往日里一个满人一个汉人,一个文官一个武将,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交情,怎么今天向来古板的老翁会给自己花银子。
老翁凑到梅勒耳边说道“不必疑虑,那肖乐天和我有仇,你我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所以现在你只能相信我,也只有我能救你……”
这句话一说出口,梅勒眼泪就掉下来了“多谢大人,多谢大人高义啊……我梅勒是打败仗了,可是我千辛万苦回京城,就是想给太后皇上送上一份折子,那里面都是肖乐天军队的破绽啊……”
“可是我一片忠心,随后却处处碰壁,走王爷府的门路,居然连管家都轰我,走安公公和李公公的门路,却根本没人接待……我揣着银子拜门都不知道找谁啊,呜呜呜!”
“中堂啊,您是有学问的大学士,您评评理我好几百里地回来,带来了敌人的虚实,这有什么错啊,就算是杀头了,也得容我说句话啊!”
老翁赶紧安慰他“好好好,梅勒将军的心意我知道了,我一定带给皇上太后去,现在你把那份折子给我吧,我帮你想办法……”
梅勒现在看翁同龢就跟救命稻草一样,折子给他了而且连身上所有的银票都给他了,当侍卫押走他的时候,他还梗着脖子喊呢“中堂救救我啊,我发誓只要留条性命,我就去甘陕大营当大头兵去……我要为国尽忠……尽忠……”
看着被推走的梅勒,翁同龢苦笑一声“就你这窝囊废,还给朝廷尽忠呢?别祸害大清的江山了……”
轿子里老翁仔细的看着折子,到最后他惊的满头都是大汗,不顾家门就在眼前大喊道“马上进宫,赶紧走,马上去见太后和皇上……”
就在翁同龢轿子狂奔之时,养心殿东暖阁里已经噼里啪啦的砸成一片了,挡着奕?和奕譞的面,慈禧砸碎了殿内所有的瓷器摆设。
“逼我?她居然敢逼我……要知道她已经没有先皇密旨傍身了,她还以为她是谁?”
“福庆也配当二品高官?他肖乐天反抗朝廷大军还有道理了?至于什么狗屁的电报线、铁路线,那都是西方邪物,咱们大清不要……”
“奕譞,你去给我严刑拷问那些改革派去,大牢里面凡是福庆要保出来的贼子都不要放过,一个个的给我严刑拷打……哀家就是要知道知道,他们到底要改革什么?”
“是不是改革哀家的命?是不是要哀家的脑袋……”
“李鸿章呢?他到什么地方了?哀家给他专权,让他把肖乐天那个邪魔给我杀了,一个都不能留!”
大清隐龙 579 翁同龢献计
人都是自私的,俗语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改革永远都是断掉陈腐者的财路而给新生者让路,这种社会大变革本来就是很残酷的。
朝廷要搞电报线,那么全国几百万驿站兵丁就得下岗,当年闯王李自成不就是因为驿站下岗后才投入造反的洪流吗?
朝廷要搞铁路网,那么吃大运河这碗饭的千万百姓就得破产,盐槽两帮就得反了这个朝廷,别忘了在中国近代青帮一直都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当年孙中山带领的革命党可没欠人家青帮的人情,甚至很多国民党大佬自身就是青帮老大。
砸碎旧行业就真的那么容易?更别说这些陈腐的行业里面还有无数当权者的根须在渗入,满人贵族、汉人权臣们那个没有从这里直接或间接的吸取养分呢?
现在慈安要搞改革,要给改革派撑腰了,这可戳到所有权贵者的肺管子上了,不跟你玩命等什么呢?
慈禧拼命的砸,拼命的骂,两名王爷脸色铁青一言不发,他们心里很清楚,慈安的条件别的都好说,就算给福庆一品高官也无所谓,但是搞改革就是不行,因为改革了就是要砸碎别人的饭碗。
“慈安到底吃错什么药了?我看就是福庆那个小白脸把她给迷住了,刚刚我看了,这两个人眼神里面绝对有鬼……该死的,咱们根本就没有冤枉他!”奕?狠狠的说道。
奕譞这时候也换了一幅面孔,再也不是之前的迷糊样子了“对,慈安不回紫禁城想留在景山住,估计跟这个也有关系,这对狗男女这段时间指不定怎么胡搞呢,真是丢人现眼,败坏朝廷的脸面啊……”
“太后,现在怎么办?慈安的条件咱们根本就没法答应,大朝会压根就甭想通过,就算咱们同意了,其他的满汉重臣们也不能答应啊……可是,可是不答应难道咱们还要继续打?那肖乐天就要杀过来了啊……”
奕?的问话让在场的三人一片死寂,想想肖乐天那些神出鬼没折腾人的损主意,在场的人全都不寒而栗。
说实话,朝廷根本就不相信肖乐天有推翻大清的实力,一个小小的琉球王国,一支两千多人的军队,就算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朝廷就是要面子,所以没有派大军讨伐,如果真的动用了湘军或者淮军,哪怕关外蒙古军团呢,也都能轻松歼灭肖乐天。
但是肖乐天这个搅屎棍,恶心人的招数实在是太多。肖乐天有海军,这小子完全可以退到海上去当海盗,沿着大清的海岸线拼命的搅合,这谁受得了?
另外肖乐天和洋人关系异常密切,就看美国人对肖乐天那个暧昧劲吧,他们背后要是没有猫腻才见鬼呢,而现在的大清对洋人的恐惧早已经烙入骨髓。
最让人担忧的,当然还有肖乐天蛊惑人心的那些邪招,报纸、传单、粉刷墙壁……从北京城一直到直隶的乡下,凡是有人烟的地方他都不放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不就是靠糊弄吗?你让底层贱民都知道国家隐秘了,这不是胡搞吗?皇上签什么条约跟老百姓有个屁关系,朝廷赔款怎么能让百姓知道呢?
就是这种近乎于无赖的搅屎棍法,打的满清晕头转向,一个个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对肖乐天,几乎每个人都有深深的恐惧。
就在大殿一片沉默的时候,安德海突然快步走了进来“启禀太后,翁同龢翁中堂求见,说有十万火急的情报……”
“嗯?这还不够乱的,他一个文臣就别搅合了……算了还是见见吧!”
慈禧是在养心殿见的老翁,东暖阁实在是太乱了,太监们正收拾呢。
“给太后请安,给王爷请安……”见过礼之后老翁直奔主题“太后,您为何不见梅勒?梅勒虽然战败,但他毕竟和肖乐天交手过两次,听听他的经验也是好的啊!”
“微臣回家之时正好看见了被押走的梅勒,臣见他有话要说就多了一句嘴,可是没想到梅勒身上居然带着宝贝,他有一份条陈里面详尽的写明了肖乐天新军的弱点啊!”
老翁掏出那份折子递了上去,慈禧三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办错了“哎呀,这是哀家糊涂了,早知道梅勒有这份折子,哀家怎么也得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啊……”
奕?和奕譞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老翁,别耽误时间了,你有什么想法就明说……”
翁同龢冷冷的说道“东太后如此强硬,说不准还真的密令肖乐天入京了,李少荃做得对,在塘沽和武清之间设伏,以逸待劳只要击溃肖乐天的新军,慈安的仰仗自然也就没有了……”
“肖乐天的兵少,但是很强,指望李少荃手里的三千人恐怕是不够,从京师调兵吧,有多少调集多少,咱们就用人海淹也要淹死他……”
“还有这折子上不是说了吗,肖乐天没有骑兵,那咱们就派骑兵上,京城所有战马集中起来使用,就算骑兵不够咱们就用战马践踏……”
说到这里,翁同龢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狠戾“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征召地方百姓,一万不够就两万,两万不够就五万,我就不信淹不死肖乐天!”
嘶,大殿内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谁都没想到翁同龢这名文官心居然这么狠?居然想到了驱使百姓当肉盾。
“老……老翁啊!这有点不妥吧……”到最后就连两位王爷都听不下去了。
“不妥?等肖乐天的西学席卷天下之后,等泱泱中华变成禽兽之国那时,可就悔之晚矣了!西学是什么?无非就是教人跟天地斗,跟同类斗,信奉的无非就是强者为尊,如果所有百姓都信了这些东西,那么我们的社会岂不成了鬼蜮……”
“微臣不是为利而杀人,微臣这是为天下大道而去杀人……”话音未落只听殿外轰隆隆一声闷雷响,雾姐所说的那场大雨在这一刻终于来了。
天津卫以西,天空阴云密布,已经过了十二点了,但是天气阴沉的都快要打火把了,原野上一条蓝色的长龙正滚滚向前,长龙两侧的村庄却一片死寂。
“各单位赶紧派人领取油布……马上就要下雨了,所有人包裹好弹药和手雷……分发披风,连排班各单位速取……”
“中午不提供热食……前方三里处有食品补给点,一人一块干面饼,一人一听肉罐头,就着凉水喝啊……”
“加速加速……急行军啊!天津到北京只有130公里的距离,从现在开始算,急行军六个时辰,天黑时候我们还要看见北京城墙……”
“兄弟们……心中这口气不要泄啊……不管是下雨还是下刀子,新军只有向前,永远向前……”
新军长龙一往无前的向前推进,队伍中的军官们正在激励士气,即将来临的暴雨非但没有困住新军的脚步,反而让士兵们的士气更加高昂。
肖乐天纵马在长龙左右驰骋,每当他身形出现的那一刻都能换来一阵阵的狂呼,有他在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胜利。
“兄弟们,打破北京城,我请你们吃大餐……我们曾经穿行万里横跨半个地球,现在难道还在乎这一百多公里吗?强行军冲过去,打那群乌龟王八蛋一个措手不及……”
“万胜!万岁!”队伍中迅速响起一片欢腾。
就在这时候,前方王怀远策马跑了过来“大人,以及有一个小时没有接到任何一只信鸽了,气氛不对啊,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大人,现在情报不明,李鸿章的淮军到底在什么地方咱们并不清楚,这么贸然深入恐怕有危险啊……”
还没等肖乐天说话,西方的阴云层里突然隐隐亮起白光,不一会的功夫还有遥远的雷声滚来。
肖乐天沉吟片刻“应该是恶劣天气造成的,这是咱们的失误了,信鸽毕竟是动物不是人,遇到恶劣天气一定会躲避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