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重生1990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镔铁
一来家里头地方小,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二来屋里头也没准备那么多饭菜。
虽然说过大年,家家都备有酒菜之类的,但宋家因为一直都是小门小户,基本上都是宋海明他们去别人家走亲戚,来他们家拜年的人不多。
可是现在---
看着一屋子坐着的十七八人,宋海明盘算着去哪家借碗筷,王金凤算计着去哪里做酒菜。
小丫头宋雨晴更是忙得不得了,提着茶壶,东边一会儿,西边一会儿,完全成了镇茶倒水的小丫鬟。
相比之下,宋志超也没闲着,他可是风暴中心,被大家围着问东问西。
宋志超知道他们的来意,为了不再被他们骚扰,当着他们的面儿,保证开办玉石厂和珠宝公司的五百万款项会在这两三天打过来。
这个年代的汇款还没那么方便,两三天实际上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很多时候,巨额汇款往往要拖上十天半个月---不过让大家惊诧的不是这些,而是宋志超口中所说的五百万。
五百万?
那是个怎样恐怖的数字?
对于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小农民来说,不要说五百万了,就算是五万块也是个巨大的数字。
“咳咳,不是三百万吗?怎么又……又多出了两百万?”大半天,宋氏兄弟才问出了个问题。
然后他们就猜想,宋志超是不是在胡诌啊,一会儿三百万,一会儿五百万的,满嘴放大炮。
对此,宋志超只是端起茶杯,抿一口茶,淡然一笑,说:“那两百我打算拿来修路。”
“修路?”所有人一怔。
“是的,就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我打算把这里,还有其他村子的道路全都修一遍。”宋志超回答的很轻松,
其他人却你看我,我看你---在他们的意识里,修路这种事儿都是政府做的,哪有私人拿钱修路的?
这是冤大头呀,这是!
……
对于这些人的小民意识,宋志超一笑置之。
眼光这种东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也不是随便说两句,就能搞懂的。
宋建国,宋建军这些人只看到修路需要花钱,并且是花很多很多的钱---却没看到修路的好处,除了能够真正地帮助老百姓走出村子,走出农村之外,还能够获得政府的首肯和嘉奖,这些才是无形的财富,对于未来立志在家乡做事业的宋志超来说,这些可都是拿钱都换不来的“通行证”。
……
大年初二就这么热热闹闹过去了。
本来宋海明以为,一切会恢复如常,从初三开始,让儿子宋志超开车带着自己去走亲戚,坐了车,好好地拽一下,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初三,初四一直到初五,眼看年都快过完了,他还没能坐上车---因为,来他们家拜年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这样?
因为宋志超拿出五百万投资办厂,以及修路的事情竟然比这大冬天的西北风还厉害,早已传遍了村里村外。
于是乎,原本安静的宋海明家,原本无人问津的宋海明家,成了无数人踏破门槛的宝地。
尤其在大年初六的时候,那些闻风而来的人就更多了---亲戚朋友来了,不管是远的近的,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来了---连带宋海明厂里的老领导也来了。
“海明啊,多年不见呀!”
“海明啊,没忘记我们吧!”
“海明啊,好好干,厂里正准备提拔干部,你很有希望!”
这些都是前面一半话,后面还有一半话。
“海明啊,多年不见---我都快不认识你们家阿超了,听说他现在很能干,简直是年轻有为,来,快让我们见见!”
“海明啊,没忘记我们吧---我是你大舅爷七姑奶奶侄子家的邻居,小时候你还偷过我们家桃儿……听说你们家志超现在可有本事了,我想给我们家三儿子安排个工作。”
“海明啊,好好干,厂里正准备提拔干部,你很有希望---不过厂里最近的情况你也知道,作为厂长我也是心急如焚,有意扩大厂子的业务规模,可是上面这资金总是拨不下来,坐吃山空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好走出去……听说你们家儿子宋志超很有能力,准备投资兴办玉器加工厂,还有珠宝公司,不知道有没有兴趣与我们肉联厂合作,开发一下我们肉联厂的业务?”
宋海明:“……”
前面那些他还都能理解,唯独这“肉联厂”和“玉器珠宝”有鸟的关系。
奈何,对他说这话的是他的老厂长,宋海明只能硬着头皮说:“我试试看。”
这名肉联厂的老厂长姓陈,大名叫“陈宝国”,和大陆那个主演武侠片《神鞭》的男演员重名---个子不太高,矮胖,敦实,红光满面,做事情更是很麻利。
“试什么试?我看还是让我和你儿子亲自说一说!”老厂长气魄十足,带着工厂的一帮手下,一挥手,随手把送来的拜年礼---一只肥乎乎的大猪头,交给了王金凤,让她捯饬着弄点酒水,自己则在宋海明的带领下,去见他们儿子宋志超。
:。:
逆转重生1990 637【举步维艰】
宋家客厅内---
“阿嚏!阿嚏!”宋志超非常难受地拿出纸巾擦着鼻子。
没错,他又感冒了。
这该死的天气。
宋志超觉得自己对冷空气太敏感,尤其像这样的,即使足不出门,也有些吃不消。
再加上这几天不断地有访客来到,也让宋志超忙于应付。
此时宋志超有些后悔了,后悔当初承诺开办玉器厂,承诺拿出五百万办厂和修路。
宋志超高看了这边人民的朴素---因为对他太过感激,基本上每天都有人过来送礼。
“谢谢你啊,听说你要给俺们村修路,我们也没啥好吃的,这些柴鸡蛋请务必收下!”
“去年,俺奶奶生病,因为路太坏,耽误病情去世了---这路啊,一定要修,我也没啥好表达的,这是我们家养的老母鸡,给你补补身体!”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太对啦!就凭你这一句话,我泡的三年药酒给你喝了---一定要收下!”
群众的热情,乡亲父老的感谢,让宋志超措手不及。
“阿嚏!”一阵冷风从外面吹来,宋志超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然后缩缩脖子,把大棉袄紧了紧,然后伸手往火盆上烤火。
这时候,一群人噪杂着进来,带进来一大片雪花。
“阿超,这是我们厂的老厂长,还有这位是刘主任,孙科长!”老爸宋海明抢先一步上前,开始给宋志超介绍。
宋志超本来是懒得起身的,不过一听是父亲的厂长,就很给面子的起了身,迎接。
对于老厂长陈宝国老说,他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年轻,何况对方的父亲又是自己厂里的普通职工,心里就忍不住有些托大。
“你就是海明的儿子宋志超吧,看起来很年轻嘛。”陈宝国语气有些轻视。
跟着他一起进来的刘主任和孙科长也一起说:“就是,太年轻了一点---”心里却想,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也不知道之前的传闻是不是真的,就他,还能投资建厂,拿出上百万修路?不会是吹牛逼吧!
面对三人的轻视,宋志超倒显得很淡定,主动伸出手,与他们一个个握手寒暄,丝毫没有怯场的意思---实际上,宋志超什么样的大人物没见过,又岂会在意这些人。
宋志超的反应,却让陈宝国等人诧异了一下,年轻人不骄不躁,还稳若泰山,就这气度……嗯,还算有点意思。
……
讲真,这次陈宝国陈厂长带着厂里骨干屈尊降贵地来给宋海明这个工人“拜年”,也是迫不得已。
最近几年肉联厂生意不好,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厂子要是再走不出一条克制续发展路线,单靠杀猪卖肉,冷冻储藏来过日子,这家大型的国营企业,迟早要关门。
肉联厂位于南都市市中心,准确来说,也算是市内国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南都市棉纺厂,以及南都市色织厂,还有南都市玉器厂,号称南都市四大龙头。
可是如今,棉纺厂经营越来越好,玉器厂稳扎稳打,色织厂力求上游,唯有肉联厂那是举步维艰。
究其原因,现在国民经济提高了,很多小企业,小公司,还有大酒店等等,都有私人的储藏设备,再不济也有电冰箱,冷柜什么的,因此储藏这些新鲜东西,就不会靠肉联厂的大型冷库了。
再加上,为了能让人民群众吃上肉,政府开放生肉生产,储藏和加工业务,不让肉联厂继续搞业务垄断,算是彻底打破了肉联厂的“金饭碗”,搞得厂子生产效益一年不如一年。
现如今,偌大的厂子七八百号人,全都张着一张嘴等着发工资吃饭,可这工资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厂子年年亏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问国家要补助,可是补助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总不能这样年复一年地补助下去。
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国家政策也一样。
于是,上面领导就对陈宝国说了:“老陈啊,政府该做的也都已经做了,总不能帮衬你们一辈子---肉联厂是个大企业,大企业就要有大企业的担当,从今往后啊,就要靠你们自己找出路了。”
“可要是找不到呢?”
“那就没办法,裁减人员,让工人下岗,再不济,那就彻底申请破产---破产好过这样病恹恹地拖着,长痛不如短痛!”
听完这番话,老厂长禁不住有些自责。
他为人虽然官僚主义了一些,不过对待工作却是很负责的,在他看来,是自己工作没做好,才搞得厂子快要破产,工人快要下岗。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找出路,带领职工在改革开放中杀出一条血路。
陈宝国这段日子可以说很煎熬,别人过年都是欢天喜地,只有他是愁眉苦脸,连他老婆子都说他,“家里跟死了人般丧气!”
就在陈宝国愁眉苦脸找出路的时候,偶然听到自己厂子宋海明的儿子宋志超变成了大款,还答应给他们村办厂修路,并且一口气就拿出来了五百万。
这可把陈宝国给惊呆了。
五百万啊,可不是个小数目,自家厂子一年的收益也达不到这个数目。
所以就觉得这是有人在吹牛,再说了,宋海明是谁他做厂长的能不清楚,如果他儿子真的这么有钱,他还在厂子里干什么,早回家享福了。
可是对于老厂长陈宝国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不管是真是假,都要抓住。
……
作为肉联厂的衣长之主,虽然现在厂子的日子不好过,需要来手下家里“拜年”,但陈宝国架子还是很大的,毕竟领导七八百号人,习惯了颐指气使。
三人在宋志超的邀请下坐下,宋志超的老爸宋海明也准备坐下。
这时候,老厂长陈宝国看了他一眼,那刘主任更是对着宋海明咳嗽了一声,意思是要讲分寸,要有大有小,虽然我们来你这里坐坐,但不要忘了,你只是个工人。
见此,宋海明的屁股立马就悬了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坐,毕竟人家是厂长,自己只是技术工人,这样平起平坐不好吧?
没等宋海明想明白,宋志超已经拉着他一起坐在了陈宝国身边。
刘主任见此,就有些不乐。
陈宝国则顺口道:“海明坐下也好,一些事情你也听听,给点意见!我们要相信群众,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那位孙科长就接口道:“陈厂长说得对,现在情况不一样,我们要允许职工参与进来,共同解决问题。”
陈宝国点点头。
刘主任翻白眼。
就在这时,宋志超说话了,“陈厂长是吗?不管你这次来我们家是单纯的坐坐,还是有事要办,请你直接了当地说---我这人有个臭毛病,不太喜欢那种官僚主义!”
陈宝国:“……”
刘科长:“……”
还有那位孙主任:“……”
全都瞪大了眼,没想到宋志超会这么干脆,一点面子都不给。
竟然骂他们官僚主义?
这还了得!
:。:
逆转重生1990 638【没大没小】
作为宋志超的父亲,宋海明一直都在肉联厂工作,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从没想过有一天厂长等领导会来这里看望自己。
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敢当着自己的面儿,给这些大领导难堪。
要知道,这些领导在肉联厂可都是有实权的,让你升官你就升官,让你转正你就转正,你要是得罪了他们,可是会被穿小鞋。
尤其最近几年,厂子经济效益不好,大家都听说上面正在商议要不要裁人,到时候那些刺头,闲人,还有得罪了领导的,十有八九都要下岗---宋海明可不想这种事儿轮到自己头上。
此时的宋海明早忘了自己儿子是大老板,自己床底下还藏有十万块钱---工人阶级的淳朴思想,让他有些害怕得罪老厂长这帮人。
当即,老实巴交的宋海明就猛地从座位上窜起来,用手指着儿子训斥道:“志超,你这是怎么和老厂长说话呢?什么叫官僚主义?你才读了几年书,连东西南北都不认识了?真是没大没小!”
说完,又忙转头,欠着腰,对陈宝国说:“对不起啊,陈厂长,我儿子他还小,不懂事儿,刚才那些都是瞎说---您可别往心里去!”陪着笑,还递上了烟。
陈宝国的脸色变了又变,忽然笑起来:“没关系的,小孩子说话没分寸,可以理解!”
说完,还伸手拍了拍宋海明的肩膀,让他安心坐下,又道:“何况这次我们来这里还真就是有事情有求与你们,应该拉下身份的,不能搞官僚那一套。”
随即看向宋志超说道:“怎么样,小朋友,我这样说还过得去吧?”
宋志超笑了:“陈厂长,我爸是个老实人……你说这些他听了没关系,但对我来说,既然你是有事要求我,那么就该有些诚意。”
没想到自己儿子还这么不依不饶,宋海明就朝宋志超挤眉弄眼,示意他不要再胡说。
陈宝国闻言,却再次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宋志超说道:“你啊你,人小鬼大!好吧,既然你非要我拉下脸,我就拉下脸---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个有求于人的客人,也不再装什么大领导了……海明啊,你也放开些,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才能进步嘛!”
说完,陈宝国看向宋志超:“你看,现在我有没有诚意?”
宋志超,笑了。
……
客厅内,双方变得互相客气起来。
陈宝国算是尝到了宋志超的厉害,直来直去,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把如今肉联厂面临的困难,还有工人快要下岗,厂子快要破产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看着宋志超说道:“现在我也是没辙了---厂子的具体情况你老爸比我还清楚,厂子几百号人都快吃不上饭了,听大家说你是有能耐的人,也见过世面,现在只希望你能出手帮一帮我们。”
旁边,那个刘主任和孙科长也都同声附和,“是啊是啊,厂子太穷了,工人太苦了---我们这些做领导的,都不好意思在厂里呆着,如果再找不到出路,我们也只好集体辞职了。”
听他们这样一说,宋志超点点头。
说实在的,现在的宋志超真的不想再管什么烂摊子,办厂,修路已经够他烦的了。
但这件事儿毕竟牵涉到自己老爸,好歹自己小时候也是吃肉联厂的饭长大的。
记得小时候,他还跟着老爸去冷冻厂的冷库里,偷吃过那里的大苹果,很甜,很冻牙。
脑子转了几转,宋志超却还是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毕竟这里是南都市,不是潘禺,如果是南方,大可以借助内地蔬菜肉类供给给香港这一条出路,帮忙扩大冷冻厂的冷冻储藏业务;但这是南都市,而现在的南都市肉禽储藏和买卖都已经开放式了,不再被肉联厂垄断,这样就等于断了厂子最大的业务量。
怎么办?
眼看那个陈厂长,刘主任和孙科长,正在笑眯眯地就看着自己,貌似在等着看笑话。
宋志超第一次犯了难。
如果不帮他们解决吧,恐怕会被这些人看轻,认为之前那些都是宋家人在吹嘘。
如果真要解决,貌似这个问题也不是简单地拿钱出来就能搞定。
一时半会儿,宋志超竟然有些卡壳。
……
嘟嘟嘟!
滴滴滴!
一阵汽车鸣笛,还有喷气的声音。
就在宋志超为解决肉联厂的事情发愁的时候,门外面又传来一阵喧哗。
“大家快看,来车了!”
“呀,真是小汽车,还一下来了三四辆!”
“这些人是来找宋的吗?太气派啦!”
听着外面的嘈闹声,宋志超怔了一下,忍不住看了一眼老爸宋海明。
宋海明也是一脸懵逼,这都大年初六了,谁还会来?并且还开着三四辆车,这架势可不一般呀!
于是就招呼老厂长陈宝国他们一声,亲自出去看看。
陈宝国他们也有些诧异,没想到宋家面子这么大,大年初六了竟然还有客人,并且还是开着车来的。当即也坐不住了,好奇心驱使下,也跟着出了去。
反倒是宋志超,深呼一口气。
他没有起身,拿起火柴棍拨弄了一下盆内的炭火,刺啦一声,炭火大旺,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
三辆黑色的,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慢慢地停靠在了宋志超家附近,三辆黑色的是桑塔纳,那辆红色的是奔驰,周围那些邻居们也都闻讯出来,等着看热闹。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宋家有轿车来的时候,大家还都很兴奋,很好奇,可是随着这几天不断有人来宋家,开车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说今天,陈宝国他们就开了一辆夏利过来,使得这帮邻居的眼界变高了,从惊讶,吃惊到表情麻木,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这一辈子见到过的小汽车,也没这几天多。
不过一下子来这么多辆小轿车,还是吸引了村民们过来围观。
男村民有的叼着烟,有的揣着手;女村民有的手里打着毛衣,有的嗑着瓜子;孩子们则嘻嘻哈哈,围着那些小轿车绕圈子。
这时候宋海明,陈宝国他们已经从院子里出来。
一看这么多车,宋海明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什么大人物来了,更不知道该上前迎接哪辆车。
他旁边的陈宝国言看到这阵势,也忍不住惊讶了一下,想不出除了自己,还有什么大人物来宋家。
但他毕竟是国企干部,见多识广,一看那些车辆的架势,就指了指最气派的红色奔驰,让宋海明却迎接那辆车里的主人。
宋海明也顾不了许多,心想自己的领导绝对不会骗自己,就忙上去迎接。
果然,这辆红色奔驰正是这群人的正主儿,因为其他车辆的车门此时早已打开,从上面径直走下来一帮人,穿戴全都显得很严肃---大冬天的,竟然全都穿着清一色的黑色西服,还打着领带---也不怕冷。
这帮人走到那红色轿车前面,这才打开车门,等候车上的人下来。
啪地一声,一只黑色的皮鞋,踏在了白色的雪地上,一人从车上派头十足地下来。
逆转重生1990 639【五百万】
宋家大门口---
当那人从红色奔驰车上下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宋海明禁不住一愣。
为什么?
不认识啊。
这人是个个子很高的中年男子,留着大背头,也穿着西服,派头十足,一看就是那种大人物造型。
宋海明正在寻思对方是谁,该怎么上前打招呼的时候,本来站在他后面看热闹的老厂长陈宝国看见来人之后,却猛地一愣。
有些不相信地揉揉眼睛,等看清楚对方模样,他再也忍不住了,越过宋海明,跨步过去,语气迟疑地说道:“请问……您是……方国庆,方部长吗?”
高个中年人看了他一眼,“你是……”
陈宝国一听这话,可以肯定了,对方就是自己心中认定的那个大人物,忙激动地伸手道:“我是南都市肉联厂厂长陈宝国呀!去年,你还来过我们工厂考察,您老人家忘了?”
高个中年人略一沉思,脸上露出笑容:“哦,原来是陈厂长,是你啊,我记得---对你,我印象很深嘛!”
两人握手。
与陈宝国一起出来看热闹的刘主任和孙科长此时也认出了来人,也是一脸的惊愕和激动。恨不得能主动上前也和领导握握手,沾沾贵气。
再看陈宝国,此时激动的不得了。要知道,对方的身份可非同小可,在南都市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员,上次去肉联厂考察工作也是顺便,平时想要邀请都邀请不到。
握完手,陈宝国也没忘了帮宋海明介绍,回头就对宋海明说道:“海明啊,你还快些邀请方部长进去---方部长过年能来你家,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呀!”
宋海明还在懵逼,不知道这个看起来架子很大的方部长是谁。
陈宝国也看出来了,原来宋海明和方部长根本就不认识,也不知道方部长这样大的人物,怎么会屈尊降贵来这里,当即就充当介绍人,给宋海明介绍道:“海明啊,你眼前这位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咱们南都市发改委的主任,也是招商引资部门的一把手---你称呼方部长就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