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望着前方,惊慌失措的山民们。
荀少彧面带狰狞,朴刀横砍竖劈,带起一丝丝血雾。
“骑兵冲阵!”
荀少彧率五十骑兵,横冲直撞。
“冲阵!冲阵!”
数十骑兵,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
这些骑兵,个个腰马合一,铁甲、带盔一撞之下,近乎千斤,其间冲击的力道,无可匹敌。
荀少彧数十骑,仿佛一台绞肉机般,在山民之中横冲直撞
这是赤裸裸的碾压,骑兵们铁甲在身,悍勇难当,沿路冲杀,残肢碎肉横飞。
这是最为纯粹的暴力!
一千多山民,在数十骑驱赶下,开始四散。
数十骑兵,动若雷霆,轰隆隆间,仿佛撕碎一切。
荀少彧顶门之上,一道纯青秉命,环绕赤色云气,千丝万缕,一枚铜钮印,在当中若隐若现,散发威仪气机。
他蓦然,调转马头,断然喝道:“撕碎他们……”
“撕碎他们……”
“撕碎他们……”
轰!隆隆!!
赤色云气,倏然燃烧,一丝丝,一缕缕,垂落在众骑士身上。
这一丝赤红之气垂落,骑士们面容,陡然泛起一丝红润。面对着数十倍与己的山民,骑士们的战意,沸腾不休。
轰!!
马蹄践踏,数十道马蹄声,发出震耳轰鸣,如同一声闷雷,响彻一方。
有着赤色云气加持,数十骑士精神大震,一种必胜之念,陡然沸腾。
“杀!!”
高坡之上,目睹着山民大乱。
杨不已豁然大喜,九死一生之感,涌上心头。
他指着下方,大吼着:“兄弟们,上位来了,上位来了……”
“咱们有救了……有救了!”
“兄弟们,跟着我杀,杀溃这些乱民。”
杨不已纵身一跃,持着刀冲向山民之中。
“杀溃这乱民……”
荀少彧刀口一翻,身形骤急,带起丝丝血痕。
一众骑兵,就似一柄尖刀,直接插入山民腹心。
纵然山民们彪悍,却似一滩散沙,空逞武勇,不能统合。
让荀少彧数十骑,任意纵横,来回冲杀,肆意驰骋在山民之中。
四方驱赶,这些山民中,并无什么了不得的高手。
最多,有一二外家小成者,也在他滔滔煞气之下,须臾之间,就已身首异处。
…………
大战过后!
尸横于野,血流满地。
一名名甲士,持着朴刀,或执着长矛。
黄棕马上,荀少彧淡漠望着,跪着的几个山民头领。
这些山民头领,都是各个寨子中,当之无愧的实权人物。
俘虏了他们,虽不能真正收复各寨,但也能较大影响各寨内部。
一个中年头领,道:“小民鲁能,见过将军。”
其他,几个头领也叫道:“小民……见过将军。”
这些首领,形容狼狈,但还是有些气魄的。
荀少彧手持马鞭,指着一众头领,笑道:“诸位,来此何为啊?”
鲁能镇定道:“世受高氏恩,岂能不来。”
闻言,荀少彧一愕,对这山寨头领,颇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
“可惜,你们还是来晚了……”
荀少彧哼了一声:“高家寨,已经让我一把火,了个精光,只剩下一片白地,高氏已经绝嗣了。”
当然,高望和一些高氏死忠,仍然在逃,这就不必多说了。
鲁能挺直背脊,道:“成王败寇尔,老子既然输……就输得起,任杀任剐,悉听尊便。”
见这混不吝的模样,荀少彧一乐,嗤笑道:“好个悉听尊便,咱这就成全你。”
啷!!
荀少彧伸指一弹,刀口微微颤鸣。
“忠义之士?我这就成全你的忠义……”
说罢,他面上杀机毕露,一刀挥下,神色不留半分迟疑。
面对这一刀,鲁能瞪着眼睛,定定看着荀少彧,眼皮都未曾眨动一下。
“哼……”
然而,在刀尖距离鲁能,仅有一寸之时,荀少彧豁然停手。
“你……很不错嘛!”
荀少彧淡淡的,评价着鲁能。
鲁能能直视刀口,而无一丝动容,这就让他有些意外。
不论鲁能是作秀,还是真的忠义,他都不能如此草率的,杀掉一个山寨头领。
屠戮高氏,也只是为了煊赫他的赫赫武功,立威于山民,杀鸡儆猴罢了。
一介江宁大户,还不值得他大费周章,围剿山民。他所做的,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但他要是现在,就把几个寨子的头领,一并砍了,那才是真正的掀翻了‘天’。
那才是真正的倒行逆施,昏聩之极。这凤台山几万山民,他荀少彧也再无机会染指。
因小失大之事,荀少彧不为之。
他收刀入鞘,嘿然道:“果然,是一条汉子……”
鲁能面无表情,道:“不惧生,何惧死。”
荀少彧看着几个山寨头领,眸光闪动,道:“不惧乎?无畏乎?”
荀少彧一战戮高氏,震慑凤台山。六十二寨山民,无不心存惊惶。
高氏为凤台山双雄之一,几代经营,势力强横,是一方坐地猛虎。
如今,却倒在了荀少彧,这个后进末学手上,众多寨子哪个敢再托大,小觑了荀少彧。
荀少彧携大胜之威,威临各寨,虽六十二寨山民,不说俯首称臣,但也大多心怀忐忑,风声鹤唳。
…………
二熊岭上,大军云从,军威赫赫。
“山民……鲁能……”
“山民……王二……”
“山民……吕犀……”
几个山民头领,跪下高呼:“……归附将军,兴义军,伐腥檀。”
“……兴义军,伐腥檀。”
“……兴义军,伐腥檀。”
上千青壮山民,乌压压一片,一样跪下高呼。
这鲁能,也是个知情识趣的。在彰显了自身忠义之后,就果断的跪舔。连带着数个寨子首领,也随着鲁能,一起归附。
这一来一回,反而让荀少彧愈发看重鲁能。
鲁能得忠义之名,荀少彧得礼贤之誉,这是双赢的结果。
上千青壮山民,一朝叩拜,丝丝灰白气机,倏然升腾,几如云烟浩渺。
山民者,不在体制,不归王化,气运为灰白之色。
滚滚灰白之气,一一浮动,荀少彧顶门之上,青气秉命垂直中正,淡红云气游弋。
本来经过几场大战,而损耗不少的淡红云气,吞吐灰白洪流,渐渐厚重数分。
望着淡红云气絮绕,荀少彧喜形于色。
“破高家,溃山民,数次大战,消耗气运不少。”
“如今几个山寨归附,气运倒是弥补许多,还有了些剩余。”
荀少彧眸光开阖,石镜映照,明辨气运之根。
气运之变,不可不察。
他本命青气,本就有公侯之望,不用再度消耗气运,后天改命。这就省下,很大一部分气数消耗。
然而青气之命,也只是占据些许先手。
凭此根本不足,在这沸然乱世中,获得安身立命之基。
“集众之道,在乎于人。就是一介乞儿,一旦继位天子,也能有恢宏大运,紫青命数。”
如此想着,荀少彧渐渐入神。
元始诸天 第七十七章未来道身
主世界!
烨庭,披香阁!
小桥流水,石桥拱立。
荀少彧起身,打开两侧门窗,望着荡着涟漪的碧波,幽然长叹:“气运之道,果然玄妙!”
“虚空宇宙,诸天万界,无处不在,无处不存,当真可畏、可怖啊!”
他垂手而立,眸光烁烁,丝丝神芒,徐徐流转,凝神观望之际,眉心祖窍,氤氲紫气游弋。
一方石镜,闪烁着灵性光辉,吞吐纯阳紫气,一吞一吐之际,一道道裂痕,发出颤音。
石镜镜面,一道身影烙印于上,纯阳紫气缠绕,映衬着辉煌灿烂。
荀少彧坦然自若,面对着镜中身影,望着镜中自己,那顶门上的一道纯赤之命。
“我在主世界,就只是纯赤命格么?”
石镜照彻虚妄,见得真实。
荀少彧对这结果,并不意外。
他固然身为吕国公子,出身显赫高贵。
但,他也仅仅只是一介庶出子,不可能似嫡子一般,有着封君封土的位分。
至多,就是有着‘大夫’之名,而无‘大夫’之实。
如此,这纯赤命格,倒也应当应分,合适之极!
不过,这一道纯赤之命,周匝并无丝毫云气,仅仅是空有位格,而无半点权柄。
“可惜,大魏世界的命格,不能等同主世界,否则……”
荀少彧神思流转,飘忽不定。
在大魏世界,荀少彧收服山民,气运大涨,俨然有着纯红云气。
气运之妙,有着赤、金、青、紫四等位格,一一对应着县、府、州、国。
而荀少彧能在大魏世界,仅凭掌握着一县之地。就能获得纯红云气,濒临位格顶点,触摸到上一等位格之妙,已经是了不得的大福缘。
但这等福缘,也不能比主世界命格之贵重。
若是他在大魏世界的命格,能与主世界一般等同,那才是真真正正的不世大机缘。
一旦成就这等命格,几乎能与几大诸侯之位格,相比并论,极高极贵极尊。
“争霸路,几人成,几人败,难回头!”
回想在大魏世界,生杀予夺,尽由己心的滋味,荀少彧脸上神色复杂难明。
这般感受,他心知肚明,非是常人可以抗拒。
就如同毒瘾般,一旦沾惹,就再难脱手。
这是莫大诱惑!
王侯业位,大气运在身,煌煌武途,一览无余。
到时候,【脱胎换骨】不是奢望,大宗师之道不再是尽头,唯有那【超凡入圣】的武家圣人,或可才是最终诉求。
这就是王道,亦或是……霸道!
荀少彧眺望着,园中景色,心中漠然一片,恍如高天苍穹,冷漠深沉。
…………
暗室,
荀少彧盘膝,坐在蒲团上,眸子紧闭。
他上胸坦露,一滴滴汗珠,顺着犹如羊脂白玉的般肌肤,缓缓渗出。
这是周身气血,运转到极处,一身内家真劲儿,由外而内,奔腾咆哮所致。
三百六十五枚骨骼,宛如白玉一般,无暇无垢。一丝丝金芒跳动之间,在骨骼中若隐若现。
“踏入【易筋锻骨】,浑身骨骼,宛若精钢,千锤百炼。到了此时,我推演出的《大金刚神力》第一式,〖霸王扛鼎〗,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一式,撰取一丝上古霸王之意,用意虽上乘。但这丝意境,我也只是从历代玉简竹册中,揣摩想象而来,并未亲自观摩。”
“故而,这门武道,先天就不完善,根底虚浮,不能打出横扫一切,霸绝九州的气魄。”
“若非石镜推演之能,着实不可思议,不可想象。就以我现在的见识、智慧、阅历,想要开创一门功夫,没有二三十载的底蕴积蓄,想都不要想!”
缕缕白烟,徐徐从荀少彧额头溢出。
这是气血翻腾,达到极点,几乎滚烫一般,才有的景象。
“而且,霸王之道,张扬过甚,不可取之!”
王道、霸道,纵然强横。但诺大烨庭,荀少彧势单力孤。倘若因为修习霸道,引得一些贵人,也为之忌惮,就殊为不智了。
但,王道、霸道之途,先期进境极快,极为适合强运之辈。
有些大气运者修行,一朝得道,一日就顶旁人百载、千载之修。
如此舍弃,亦是可惜!
或许……
荀少彧心思,乍然一动,一缕奇异想法,骤然浮动。
“我这门《大金刚神力》,行的是以力证道,臻达力之极致,粉碎一切道理。”
“既然我要的,是粉碎一切,我何不能将诸多世界规则,也算在其中,揉炼拳法之中,再一并粉碎。”
“想必那时,这门拳法的极限,将会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心思一起,荀少彧再也遏制不住。
既然在主世界,为了避讳,不能修行霸道。
但在诸天世界,称王称霸,修行霸途,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甚至王道、霸道掺杂修行,也未尝不可。
这烨庭藏龙卧虎,生存不易。
“源力!”
荀少彧低声呢喃。
气运多寡,因诸天万界规矩不同,高低迥然,不可等然视之。
而这就需要将气运提炼,化作一滴滴天地本源之力,通行虚空宇宙,万界诸天。
动念之间,一滴滴源力,蓦然灼烧,化作缕缕赤气,似乎云蔼霞彩,盈盈浮动。
只此一瞬,就有着十滴源力,溢散殆尽。
荀少彧神思流动,一门门功夫,在心头百转千回。
《虎形拳》、《摧心掌》、《黑虎刀》、《熊搏手》、《碎玉拳》……
这一门门武道,赫然都是荀少彧,在大魏世界中,用尽手段,或买、或骗、或抢、或盗,得来的武学法门。
大魏世界,虽只是个低武世界,不可能有高深武学。但这一门门武学,流传千百载,经过了一代代人的推敲,未尝没有惊才绝艳之处。
譬如,《先天罗汉拳》!
这一门奠基之法,就让荀少彧受用匪浅。
道衍先天之妙,一窥【炼炁化神】之皮毛,在奠基法中,都是殊为珍贵的。
此时此刻,荀少彧心思,沉浮于无数武学之中。
一篇篇内、外家功夫,字字酝酿,千锤百炼。
十滴源力,在一瞬间消耗殆尽。而荀少彧的心神,俨然停滞在了,这一刻之间。
这一刻的时间,似乎无休无止,无有尽头。让他可以肆意的,将一门门武道,全部回想一遍,遨游在武学汪洋之中。
轰!!
似乎脑海之中,有一道闷雷响彻,头皮隐约发麻。
荀少彧心神,在这一震中,陡然清明。
只见眉心祖窍,先天石镜之上,浮起烁烁神曦,浮动缕缕华光。那一尊,烙印于石镜之上的身影,豁然而动。
荀少彧眸子,与这一尊身影,蓦然对视。
未来身!
一丝念头,徐徐升起,稳稳烙印在荀少彧心神之上。
这是一种恍然明悟,不知根由,只是目光交汇一错,就能知其心思。
“修复一十二道碎痕的石镜,终于再度增添一妙用了!”
荀少彧思绪混乱,万千情绪,涌在心头。
固然,较比这一元之数的碎痕,修复区区一十二道碎痕,颇有些微不足道。
但,这已然可以勉强,发挥出一丝石镜威能了。
这石镜之上的,那一道身影,就是荀少彧未来之时,经过不知多少载苦修的具现。
可称之为荀少彧的未来身,也能称之为一种‘可能’。一种荀少彧未来,在不断前行中的‘可能’。
石镜浮动之间,未来身黑发飘扬,锦袍滚滚,眸光似电,划破虚空。
他面无表情,冷漠森然的目光,仿佛要冻结时空,扭转虚空。
五指并拢,一记手刀挥出,森冷寒意,有着一道道刀芒吞吐,在五指之尖,不断蔓延。
刀芒交错,一一挥出,犹如猛虎,咆哮山林。一头黑虎之形,跃然而出,扑向苍莽虚无。
“黑虎刀!”
这一门功夫,是荀少彧自大魏世界,得来的军中杀法,在未来身手中,绽放出了非同一般的光芒。
黑虎者,与白虎一般,都为虎中王者、霸者,是千万中难出一个的异种。
以此为形,未来身五指并立,宛若一把神锋,一刀横空,杀机肆掠惊人。
这般杀机,就是荀少彧的心神,都隐约有些刺痛,一时失神。
“如此……如此刀法……”
在刀法一道,荀少彧也有所涉猎。
但他却想象不到,刀道一途,能有着如此恢宏气象,高深境界。
远远观之,神魂俱裂!
这等气象,甚至让荀少彧催生出,一刀在手,可逆伐【伐毛洗髓】之境的想法。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缕错觉!
一尊【伐毛洗髓】的武师级数,可不仅仅是只有一头猛犸巨象之力这般简单。
其所拥有的,招式衔接、生死搏杀的经验,都远远超乎寻常人的想象。除非,有着一口宝兵,荀少彧才有机会越阶而战。
否则,面对一尊武师级数的大高手,当真是生死两难。
不过,在大魏世界,他也是经过几起几落,沉沉浮浮,才被义军的元成器赏识,从而一朝发迹的。
在此之前,他混迹军中底层,大大小小,也历经数十战。
能在数千、上万人的大混战中,捡回一条性命,多是靠的这一门杀伐刀法。
所以说,在诸多武学中,荀少彧最纯熟的,就是这一门刀法了。
刀芒未散,未来身复又一拳轰出,拳拳寸寸,寸寸拳拳,一道道拳劲,就在方寸之间,断人五脏六腑,了断三魂七魄。
“这又是……碎玉拳……摧心掌?”
须臾之间,未来身以拳代掌,以掌代拳,一一演绎着武道法门。
荀少彧目不斜视,定定看着,未来身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甚至于每一个微小幅度的变化。
从没有在这一刻,荀少彧感觉到,自身引以为豪的武道根基,是这般的处处疏漏、空洞。
甚至,就是称得一声‘千疮百孔,空中楼阁’,都毫不为过。
元始诸天 第七十八章混元一劲
这一门门武道,由未来身施展,简直是直指大道根源,契合天地演变,举手投足之间,就有着莫大威能。
一招招一式式,恍如造化天成。
让荀少彧直接,沉醉在万千武理之中,不可自拔。
诸般武理,在一刹那之间,从荀少彧心头,翻转千百次。
一次次消磨,一次次聚散!
在‘未来身’手上,这一门门武学,全然面目全非。
似乎除了在根源立意上,还有着些许相似。在其他方面,俨然就是另外一门武学。
荀少彧近乎贪婪般,游弋在万千武理之中,流连忘返。
“主世界武学,徐徐渐进,超凡入圣,天人不死。”
数十部武学汇聚一起,‘未来身’在武学之上的造诣,完全出乎荀少彧理解范畴。
技近乎于道!
这些武学,由‘未来身’施展,几乎都有着屠神戮魔之象,翻江倒海之威。
这般造诣,荀少彧只是窥见一鳞半爪,就深感其深不可彻。
“以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演变不可计数,是一,是二,亦是无数。”
有此一念,荀少彧顿有天地苍莽,尽在一心之感。
“诸天万界,无可计数,吾以唯一之道,证唯一之法。”
石镜缭绕,赤气循环,‘未来身’屹立虚无,神韵寥寥,逐渐归于平静。
暗室之内,荀少彧眸子,豁然睁开,犹如一缕电芒。
他伸开双手,骤然交错,一道一道真劲儿,在其中敛而不发。
一道道强横劲力,鼓动周匝,沉重的回响声,在暗室之中,砰砰作响。
两手变换,十指伸张,或掌、或拳、或戳、或肘。
每一般变化,似乎都有着一门武学,包含其中。
呼!呼!呼!
真劲儿外泄,带动丝丝尖锐的呼啸。地面坑坑洼洼,一块块碎石飞溅。
“千般武道,万般变化,吾取其‘一’也!”
煌煌武道,可达天人!
一旦臻达【易筋锻骨】之境,炼就一道莽牛真劲,从此再非凡俗。
荀少彧指尖,迸射缕缕锋芒,运转之际,其势滔滔不绝。
轰!
身子一挺,他双脚落地,恍如压的整个暗室,都在摇晃颤抖。似乎踢腿踏脚之间,也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易筋锻骨】,浑身骨骼煅炼之极,重量沉淀。打磨周天骨骼,周身无漏,似如宝兵一般,不破不坏。
这一重境地,修行到极深之处,身躯密度上升,浑似金刚。
“吾以《大金刚神力》,筑就武道根基,吾这一门武学,就要兼容《大金刚神力》,既有其之‘纯’,兼有之‘神’,才是大道坦途,可望天人之道!”
荀少彧身姿勃勃,眼神愈发明亮。
“这一门衍化而来的武学,可称《一气混元劲》。”
《大金刚神力》,是由诸多上乘武学,堆砌而来的一门顶尖武学,诣在强体壮魄。
虽未曾完善,只有第一式。
但荀少彧一身筋骨,在《大金刚神力》锤炼之下,已是极端强横。
然而,刚过易折,纵然极阳生阴,也不是荀少彧现今,有资格奢望的。
“吾这一气混元劲,全身劲道整合,浑圆如一,似如清浊阴阳,一直推演下去,无止无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