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这一座坚城,可为尔帝王基业!”
太岳看着竭力自身掩饰情绪的中年人,嘴角含着笑意。
中年人露出一抹惶恐之色,道:“师尊,莫非这大越,真的天命已尽?”
太岳道人撇了一眼,诸般情绪混杂的中年男子。
“景云啊……你可知,贫道为何收你为徒?”
“景云不知……”
鲁景云微有迟疑,道:“只是,景云少孤,是师尊收留景云,资景云读书习武,景云方有了这金平之尊的前程。”
“景云一条性命,都是由师尊给予,只要师尊一声吩咐,就算前方刀山油锅,徒弟也自滚过去。”
“哈哈哈……”
太岳道人蓦然大笑,拍了拍鲁景云的肩膀。
“你很不错,真的很不错,不枉为师一番心血。”
虽然这番话里,十层中能有一层是真,太岳道人就该老怀安慰了。
个中的假意虚情,也瞒不过太岳道人的一双慧眼。
毕竟,这是一个从草根阶层,一路摸爬滚打向上,爬到一府知府位置的狠人。想要用一些恩情,就捆绑这么一位人物,太岳道人还不会如此不智。
能让这昔日弟子,如此俯首帖耳的,还是道人自身人仙业位,所带表的力量,以及太岳山几百年,积攒的软、硬实力。
鲁景云一副狼视鹰顾之象,以太岳道人的相术造诣,岂会不知这等面相之人的心性。
“真真是一枚……上好棋子啊!”
太岳道人心中念头一闪即逝,面上愈发和煦。
这凉州之地临近草原蛮夷,凉人多有凶悍之性,一朝起势反越,何尝不是一支强劲势力。
天下这一盘乱局,在太岳道人这等人仙眼中,却是条理清晰,章法有度。
“金平府作为凉州门户,也是天下一十三州的门户。若是生出乱子,这大越的万里江山,如何能做的安稳?”
“方国端啊……方国端!”
“贫道前世,奈何不得你……今世,定要让你加倍偿还。”
太岳道人眸中,闪烁着惨绿的光芒。
元始诸天 第一九三章东岳天廷
妙境无边广大,荀少彧置身其间,与冥冥之道相合。似历千载,亦似万载,恍恍惚惚只觉刹那略过。
身处广大妙境之中,岁月之河流淌,一瞬即千载万载,一息即百载千秋。
荀少彧只需稳坐妙境之中,静待阳世衍化便可。
毕竟,纵然阳世大势,再是如何衍化,也都翻不得荀少彧之手。
以荀少彧金敕极致之位,堪堪半步青敕之能。上百金敕人仙者,固然有了些分量,但也难以摆脱他们棋子的地位。
若非金敕世界着实经不起,数百尊人仙的大战。荀少彧早就将阳世人仙,给一一镇压起来。
只是,有些忌惮人仙玉石俱焚,毁去这一方天地根基,荀少彧才迟迟没有直接出手。而是以封神榜为饵,分化瓦解几大人仙道脉,让人仙道脉不得齐心,逐步瓦解其势。
“吾也非是要让几大道脉彻底衰亡,封神金榜的作用,还是调解仙、神平衡,还是要用这些人仙,作为榜上之神的。”
既如此千算万算,不如就放任大势演变,顺其自然而为。只要不是极度偏离他自己预设轨迹。荀少彧又何必要亲自去下场,做这一个‘恶人’,让这些上榜之神千恶万厌。
封神!
封神!
一如前世封神演义中的阐截二教,他人欣之羡之的神位,对于仙人而言,就是一个个禁锢自身的囚牢,对于神位神职,堪称畏之蛇蝎。
毕竟,纵是身入金榜之中,哪怕有着惊世之能,也要身不由己,任由荀少彧摆布。
“况且,就算阳世大势偏离,了不起就掀翻棋盘,再来一局而已。”
荀少彧身合天地,执世界quán bing,自然有这个底气以及实力,去打翻这一棋盘。
幽幽金雾渺渺,无边广大妙境再度陷入沉寂之中。
轰——
隆——
隆——
隆——
不知过了多久,荀少彧耳畔间,突似万万惊雷纠缠,在一瞬间怒放。
随即,仿佛天地应和,震动着无边广大妙境,万万缕金光齐放,俨然是一方恢宏巍峨之天弓圣景。
荀少彧徐徐睁开双目,望向渺渺茫茫无边广大妙境。
“封神榜……终是成了啊!”
经过三十三载,阳世中大势已定,封神金榜震动天地,三百六十五尊金敕符召,已然一一成形,引得天地大道交相呼应。
“天廷,也该出世了……”
…………
泰山,玉皇顶,封神台!
这一座神台,是以白玉为基,青玉为瓦,金石作砖,赤金铺地,足有三十三丈三尺三寸高。由太仆魏文远督造,历时一十三载,方才竣工完成,堪称大越三百年来,最为宏大的一次工程。
一座封神台,其中所需玉石,可谓如山似海,虽多粗简鄙陋,非是中、上品美玉,但也建成所需仍是不菲。
若非朝廷大军镇压各方道脉,劫掠道脉传承数以千载的库藏,也不会有如此豪奢之象。
封神台玉阶,有着九百九十九级,每一玉阶都如宽有一尺三寸,其上铭刻着古老的龙章凤文。一名名虎背熊腰的精悍甲士,手中持着长矛,立于玉阶之上。
太师宇文焕怀抱一对儿雌雄蛟龙鞭,矗立于封神台上,颚下白须飘然,眉目威严深重。
编钟响起,韶乐飘摇,少年昭武帝着天子冠冕,龙凤銮驾皆在,其后三公九卿之流,亦步亦趋,神情庄严肃重。
老太师宇文焕在这韶乐中,轻抚长须,眉目带着一抹感慨。
连年血战,险死还生,才有这锦绣山河,其中困苦艰难可想而知。
昭武帝迈步,躬身一礼,道:“亚父,朕出身皇室宗亲,蒙亚父辅佐,定三边,诛六王,杀十八烟尘反将,得帝王基业,请受朕一拜!”
昭武帝伏身下拜,三公九卿也酣然伏首。
老太师抚须,缓然道:“老臣,为大越天定之臣,承蒙太祖太宗教化,得兵书道法三卷十二册。”
“老臣能有今日,也是全了太祖太宗隆恩,陛下不必如此大礼,折煞老臣矣……”
说着,老太师已然老泪纵横,百感交集,搀扶起昭武帝,道:“老臣……老臣……着实折煞矣!”
八载南征北伐,这位老太师有无数次机会,染指天子九五大位,但又都毅然舍之。也正是因此,昭武帝才会一直亲之厚之,甚至以‘亚父’尊之。
这就是大越朝廷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只要宇文焕在位一日,大越朝廷就无人敢离间君臣二人。
“请,封神榜——”
“请,封神榜——”
“请,封神榜——”
渺渺遥遥,阵阵闷雷翻滚,一丝丝天音,让老太师稍稍镇定心绪。
“陛下,”
老太师肃声,道:“太宗授兵书三卷,曾言封神榜事。如今天下初定,四海臣服,正是这封神榜,出世之时。”
“天高不可及,故立封神台以祭之啊!”
昭武帝面带红潮,兴奋道:“此为天家盛世,朕已心向往多时。”
众神天廷开辟,对于大越朝廷有多大好处,简直不言而喻。
这是大越万世之基的开始,也是他昭武帝名垂青史的一步。
轰!
隆!
隆!
隆!
风雷呼啸,苍穹陡然变色,一道道霹雳雷霆闪烁,一丝丝沉闷气息,压在众人的心头。
封神金榜,作为一方金敕世界,本源孕育的神物,堪入主世界宝兵之列。其个中神妙,还要远深于寻常宝兵。
而且,由于是此方天地孕育,有着此方天地的quán bing,堪堪可为道则之兵,凝聚此方天地世界本源之道。
宇文焕一身真人绝顶修行,在这一股天地之威面前,几若浮尘蝼蚁一般,朝夕间就会淹没其中。
“请,金榜!!”
老太师气魄雄浑,一口真气凝而不散,在玉皇峰畔乍然回响。
轰——
一缕缕金光,自玉皇金顶落入,将这一天际云色,染成一片金黄,仿佛诸神众圣齐至,祥云霞光恢宏千百里。
一卷金色榜文,悬浮于金云之中,一枚枚宝篆神文蜉蝣,一方方金色铭文摇拽。
宇文焕抬手接过金榜,阵阵山风席卷,一身太师紫袍猎猎作响。
“……”
徐徐卷开金榜,一枚枚宝篆真言,湛湛光辉浮动,宇文焕眼睑垂下。
…………
吟!
吟!
吟!
阳世中泰山封神盛况,阴世中的大越龙庭,也是万千鬼神拱卫,龙气翻腾不休。
一尊尊榜中鬼神,衍生金红位格,神光微微晃动,面露阴郁之色,静然间陪守末座。
这是在封神之战中,被大越强军,生生斩杀的人仙。
由于人仙业位超脱凡俗,一缕元神不灭堕入冥土,让封神金榜接引入了榜中。从此只能听从天廷差遣,不再受自由之身。
龙庭之上,一名名百战越甲,战意高昂,显化虎狼之象,滚滚兵煞之气,横冲直撞,惊得冥土深处恶鬼,不住瑟瑟发抖。
“封神,开始了!”
大越诸帝、诸多功勋,皆是面露喜色。
一旦天廷开辟功成,在坐众多鬼神,至少也能有一正职,享得万民香火,承得一方安平。除非天廷崩塌,否则再无寿尽之忧,可至地老天荒,可谓一大机缘了。
荀少彧自虚空中走出,缓缓落座帝位。
“陛下!”
众鬼神朝拜,丝丝龙气酝酿,带着一丝天仪之威,气度雄浑厚重。
荀少彧轻声,道:“朕受命于天,承天人之德,开恒古未有之大变,立天廷诸司,定诸神次序,以循古今之势。”
“以天廷之制,开衙三十六殿,设七十二司,执掌天、地、人、神、鬼五等。”
“陛下万代千秋,功业永世!!”
众多大越功勋,俯首叩拜,高声呼唤。
“三十六殿为天罡,清于天;七十二司为地煞,浊于地!”
“祸福,因果,生死,自此皆为天廷执之,尔等诸神,当慎之又慎,不可轻乎怠慢。”
荀少彧淡淡的话语,古波不惊,但让榜上诸神,都不由微微垂首。
“陛下教诲,臣等谨记,不敢忘之。”
荀少彧看了看,下首中几张不甘的面庞,淡漠的面容没有一丝情绪,只有永恒不动的漠然。
“敕,薛定鳄,福德正神!”
一道金光滚滚落入冥土,溅起一朵朵金华飞散,投入一尊鬼神怀中。金光显化,这一尊鬼神顿时形容大变,一身高冠长袍,玉带环佩,手握黄金勿板。
“臣,谢陛下天恩!”
这一尊福德正神,肃穆高声,应和滚滚天威。
一时间,滚滚金光垂落,一尊尊神祗出列,三百六十五尊金敕之位,带动天地磅礴之威。大越龙庭中不时有龙吟铮铮,回应浩荡天音。
每一道金光,落入一尊神祗怀中。这神祗形容或是窃喜,或是犹豫,或是悲恨,都只得叩首谢恩。
…………
玉皇绝顶,万众瞩目。
宇文焕手握封神榜,念诵着一个个神名。
每念一神名,自有金光滚滚,天雷炸响,仿佛天地回应一般。
宇文焕气机与封神金榜相合,每一尊金敕正神虚影显化,都会引起一番风云异象。
一尊尊金敕神祗虚影,其中不乏大越朝廷的各路人仙敌手,也静静矗立于其中。
“天命在越,太祖开国一千三百载,得大功与天地,养大德与万民。今予天地之命,辟天廷之先河,彰百代之君名。”
“于泰山而存在,于社稷而同存,天廷于东岳,祸福于人间,是为……东岳帝君……”
宇文焕捧着金榜,伏首叩拜,上拜太祖名讳,道:“是为,东岳帝君!”
昭武帝叩首,道:“是为,东岳帝君!”
封神金榜承载文武朝拜,泰山封神之事,必将万古流传,千秋不绝。
而有着天廷庇佑,大越国祚定能千万载不绝于世。
轰——
金榜化为一道千丈明光,直通天地人间,犹如一条真龙一般腾空而起。
吟——
大越国运真龙,蓦然咆哮,竟然脱离帝都,与封神榜合而为一,一起冲入茫茫苍穹之中。
“东岳帝君!”
荀少彧面色分不清喜怒,遥望封神榜演变,一抹幽幽纯青之色,在他双目中沉沉浮浮。
这在大成世界,就是一尊正三品位业,金敕世界所能达到的绝颠。
而荀少彧承受东岳帝君位业,开辟东岳众神天廷。神道业位一路拔升,俨然濒临正三品之业。只毫厘之差,就能真正证就正三品之位。
“不过,吾还需数千年,弥补自身根基,或能真正证就青敕。”
神道中的修行,只要有着大机缘在身,就能化不可能为可能。便是一日之间,连踏数重神位,直入紫敕业位,都并非真的不可能。
但荀少彧的神道根基,着实过于虚浮,就是有千载岁月弥补。但面对世界升格,本源纷涌之下,一步濒临踏入青敕,成就武圣人之境,根基也有些松散。
荀少彧目光一一扫过,殿中诸神,道:“诸位,何不与朕同去,行开辟天廷之业。”
众神齐声,道:“臣等,欣欣向之!”
…………
荀少彧一步踏入世界虚空边缘,封神金榜正静静悬浮虚空。
他缓缓展开金榜,一尊尊神祗虚影闪现。凡是入榜之神,皆在这榜中显化。
“无边广大妙境,给吾开!”
荀少彧一抖金榜,展开的金榜,纷涌天地清气,九天清气涌入金榜之内。
一方无边玄妙的天境,在荀少彧眼前,逐渐露出一角。
一刹那间,金榜延伸千百丈,占据这一角妙境。一尊尊神祗矗立金榜之上,三百六十五尊正神,其下则是四万八千辅神。
固然,这些神祗不乏空有神位,无有真实能为。但众神云集,也可惊天动地。
荀少彧蹙眉,看着不过千丈的金榜,喝道:“诸卿,助朕一臂之力……”
“臣等,在此……”
一丝丝金色神力汹汹,一缕缕赤色神力奔涌,化为一股磅礴神力涌入金榜。封神榜重重金光环绕,瞬息间扩展数十、上百里,化为一座天宫神境,孤悬九天清气之中,置身无边广大妙境之间。
这一座天宫神境,与世界本源中的无边广大妙境相合,存乎一心之中,介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近乎冥土阴世,却又与阴浊之世迥然不同。
“这,就是朕的东岳天廷!”
元始诸天 第一九四章一炁化身
东岳天廷!
三十六宝殿坐落,金霞滚滚犹如潮汐,五色毫芒自宝殿梁栋间盘恒,丝丝缕缕的氤氲青气,蜉蝣于雕梁画栋之间。
通明宝光殿,荀少彧一袭帝衮,顶一十二冠旒,负手而立于帝位前,看着殿中群臣。
诸位正神俯首,道:“陛下德昭日月,功盖今古,为东岳帝君贺,为东岳天廷贺!”
“为东岳天廷贺!!”
荀少彧道:“尔等毋需多礼……今日,东岳天廷开辟,当普天同庆之。”
“为陛下贺!”
“为东岳贺!”
众神面露喜色,高呼上拜。
东岳天廷于无边广大妙境中,为封神金榜汇聚九天清气,以及大越真龙气一并衍化,俨然就是一方真实的小天地,可以供修行中人肉身驻世。
毕竟,阳世百二人仙,并非都是陨身落入的封神榜。其中也不乏,辅佐大越朝廷中的人仙,以肉身封神,有着人仙业位,也能出入东岳天廷。只是肉身寿数有限,待五百载一过,一样要元神入榜。
况且东岳天廷,亦是世界本源的部分显化。只要诸神立身天廷之中,就犹如荀少彧身入冥冥,与天地大道相合一般。对于天下修行人,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荀少彧颔首,稳坐东岳帝位,淡淡开口:“自此,此界可称……东岳界!”
他遥望本源深处,一丝丝青意流转,其中不朽长生之意,愈发的难以揣摩。
正是有着天意垂青,人道大运在身,荀少彧在一方金敕世界,生生开辟天廷。调理阴阳清浊秩序,稳定众生蒙昧教化。让这一方世界,彻彻底底稳住了金敕位格。
而有着天廷监察阴阳,世界规则完善,寻常域外天魔落入东岳界,几乎瞬息就会引起天廷警觉。不用片刻,就会有东岳天军,按着监察追剿
无边广大妙境中,垂落蒙蒙青气,十万登天的阴兵阴将,陡然间形容大变,一个个身着白银甲胄,手持亮银尖矛,淡淡的纯白神光流淌,面目肃然矗立于天廷诸殿。
…………
巍峨泰山,
玉皇金顶!
大越太师宇文焕,孤身立于封神台上,仰望着茫茫苍穹,一时茫然无言。
封神之礼已毕,众神各归其位。而作为风头一时无二的‘主角’,宇文焕完成了压在心头多年的天命,反而有了一丝不适感。
因此,在昭武皇帝銮驾下山时,太师宇文焕选择孤身一人,站于封神台前。
老太师伏身叩首:“太祖太宗在上,老臣宇文焕蒙天恩浩荡,担天命封神之事。如今封神已毕,上缴法旨。”
岱宗泰山作为五岳第一山,最近苍穹九天,可谓天人之交界,阴阳之昏晓的一处重地。
再以宇文焕真人绝顶之修为,纵然无法真正踏入东岳天廷,但也能知天廷诸事,通晓阴阳两界。
东岳天廷,大光明殿,荀少彧坐于帝位,垂下眼睑,道:“准!”
“准!!”
无穷雷音咆哮,化为一道至高天音,落入九天清气之中。
随即,一道金光落入封神台上,一枚金敕宝篆蜉蝣其上,丝丝缕缕的金色神力,仿若重逾千钧。
这是荀少彧,给予宇文焕十载辛苦的赏赐。这一枚神道金敕宝篆,只要宇文焕将之炼化,便能踏入金敕之位,凝聚神道金身。
金敕世界虽能容得三百六十五尊金敕,但金敕世界也有高下之分,金敕位业亦有三六九等之别。
东岳界初成,这三百六十五尊金敕正神,若要全部归位,还不知需要耗费多少岁月。
此时的三百六十五金敕,位列真正的金敕者,不过五十之数。其他所谓的金敕神祗,多是由封神榜凝炼,得来的一伪金敕而已。
但是,一道金敕宝篆之珍贵,仍然不容忽视。
这是一直通金敕的‘钥匙’,不失为一步登天的终南捷径。
宇文焕叩首再拜,朗声道:“天恩浩荡,老臣拜谢陛下……天恩!”
金光似如碎金一般,洒落在他老迈的身躯上,让他笔直的身形,显得如同一根天柱,屹立与泰山金顶之上。
昭德一十二载,太师宇文焕于泰山封神,掀开了东岳界,天、地、人三界大局之序幕。
随即,宇文焕挂印辞官而去,远离大越朝堂,遁入古洞深山之中。
自此,一代太师宇文焕,仙踪渺渺。
…………
天廷虽然初立,但上有三十六殿运转,下有七十二司调理,诸般司事有条不絮。
天官天吏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一队队天兵矗立宫门,明晃晃的神甲,衬托着威武之象。
含光殿之中,荀少彧盘坐与龙榻,一呼一吸引动九天清气,周身浮现丝丝缕缕氤氲青气。
这一缕缕青气氤氲,汇聚于眉心一道青色宝篆,似真似假,似虚似幻,但却蕴含含一股凛凛天威。
啪!
青色宝篆骤然破碎,这一股青气氤氲,再度归入散乱之中,逐渐溢散于虚无。
他蹙眉:“正三品业位,难求啊!”
荀少彧固然执掌世界quán bing,有着一方金敕世界作为资粮,但青敕业位超拔与这一方世界,想要成就已非外力,而是自身心性的一次磨练。
“一方金敕世界,想要晋升青敕位格,必要有着四万八千赤敕,三百六十五金敕,以及……九尊青敕之数。”
青敕者,超凡入圣,镇压一方!
只有在金敕世界,有九尊青敕证就之时,才有着一丝玄妙契机,带动整个世界一起升格。
严格意义上,荀少彧如今纵然执掌世界quán bing,但也非证就青敕。只是寻常的青敕,无法抗衡一方完整世界的镇压而已。
“不过,封神大业已成,阳世中的人仙,纵有漏网之鱼,但也难成大患了。”
荀少彧明灭不定的眸子,看着东岳天廷,低语:“三百六十五金敕之数,不入封神榜的金敕啊!!”
他心神沉浸先天祖窍,一点点金色气运酝酿,不断凝聚源力。
能证就人仙者,皆非是等闲之辈,每一尊都身负大气运。而一百多尊人仙陨落,其气运又是何等庞大。一并入了荀少彧囊中,化为一滴滴金色源力。
这封神一战,可谓是将道人的脊梁彻底打断,让几大道脉元气大伤,臣服于天廷掌控。还借此大量掠夺气运,让本身濒临干枯的金色源力,再度宽裕了不少。
足有三千七百多嫡金色源力,荀少彧从未有过如此‘豪奢’之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