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就在这一支由塞萨里各城邦临时拼凑的军队正乱糟糟的展开阵列之时,戴奥尼亚的军阵却出现了变化,它突然从中央断开,间距越拉越大,竟然分裂成了两部分,各自对应塞萨利军阵的左右两翼……
戴奥尼亚军队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为马托尼斯和利扎鲁是同级的指挥官,为了指挥的便利和避免产生矛盾,因此各自指挥自己挥下的军队作战;二是为了扰乱敌人的部署,所以一开始故意先让两支部队合在一起。
戴奥尼亚军阵的突然变化果然迷惑了经验欠缺的波里弗隆,一时间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而就在这时戴奥尼亚军队发起了进攻。
战斗进行了没多久,塞萨利军阵的两翼就出现溃败,又迅速蔓延至全军。
波里弗隆迅速溃败不光是因为他经验缺乏、指挥失当,更因为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塞萨利公民兵们的强烈不满。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百六十七章 法萨鲁斯投降
波里多鲁斯性格温和稳重,对士兵态度和善,公民兵们比较认同他这个统帅,他的死亡很蹊跷,本就让士兵们感到怀疑。而阿西达马士等六位大臣都是塞萨利几个大城邦中很有名望的人,是伊阿宋特地挑选出来,协助自己统合整个塞萨利地区的得力助手,结果却被波里弗隆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这怎能不令来自各城邦的公民兵们感到气愤,只是畏惧波里弗隆的淫威而暂时忍耐。
当戴奥尼亚士兵迅猛而快捷的进攻导致战局不利时,斗志不强的塞萨利士兵很快就放弃战斗、选择逃跑,甚至有不满波里弗隆所为的菲莱公民兵在乱军中杀死了同样在溃逃的波里弗隆。
塞萨利全军溃败,士兵们就没了约束,各自想要逃回自己的母邦,他们四散奔逃,导致整个区域满是溃兵,似乎对于戴奥尼亚军队的战后追击有些不利。
马托尼斯和利扎鲁没有想到塞萨利军队会溃败得如此之快,但是他们都同时想到了这次会战的胜利会帮助他们尽快攻占可能已经防御完全空虚的菲莱城,彻底解决戴奥尼亚军队军粮供应的问题,这本来就是他们向东行进的目的,所以两人命令在战斗中出力不多、体力尚好的轻甲兵、轻步兵大队以及骑兵军团不要追击溃兵,而是加紧赶往菲莱。
……………………………………………………
就在马托尼斯、利扎鲁的军队与塞萨利军队在北部平原进行会战的时候,帕特洛克罗斯已经率领军队翻过了山岭,进入了同样平坦的塞萨利南部平原,士兵们不顾疲惫,继续向东北方向的丘陵地带行军,到下午时抵近了南部平原的中心——法萨卢斯。
之前戴奥尼亚军队登陆马里亚科斯海湾,拉米亚人就曾经派出信使,向法萨鲁斯求援,因此法萨鲁斯人对戴奥尼亚军队的到来是有一定准备的,他们甚至也派出了信使向菲莱求援,只是等这名信使赶到菲莱时,波里弗隆已经率军赶往了拉里撒,他得到的竟然是“令法萨卢斯人敬重的阿西达马斯被杀死”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个消息传回城邦。
法萨卢斯人没想到戴奥尼亚军队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数量是如此之多,公民兵们从城上向下俯瞰,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黑色在涌动,令人胆寒。
法萨卢斯城建在一座山丘之上,事先已经有了防备,而且时间已经不早,加上戴奥尼亚士兵们长时间行军,体力匮乏,于是帕特洛克罗斯命令军队就在距离法萨卢斯城不到一里的地方进行扎营休整。双方距离如此之近,是很容易遭到袭击的,但帕特洛克罗斯凭借自己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不但不担心,反而乐见其成。
可就在士兵们开始挖掘壕沟、修筑营地之时,他却接到侦骑的回报:北面出现很多塞萨利的溃兵。
帕特洛克罗斯稍作思考之后,就立即下达命令:让部分正在修筑营地的部队立即将法萨卢斯城包围起来,防止任何溃兵逃入城内。同时派出骑兵军团和轻步兵、轻甲兵部队追捕塞萨利溃兵。
这些已经奔逃了几个小时的塞萨利溃兵原以为已经逃脱了戴奥尼亚军队的追击,却没想到又迎面撞见了另一支庞大的戴奥尼亚军队,这对极度疲乏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中的不少人很干脆的选择了投降。
还未到黄昏,追捕行动就接近了尾声,戴奥尼亚军队抓获了近2000多名塞萨利溃兵,其中绝大部分是法萨卢斯人。
通过对他们的审讯,帕特洛克罗斯了解了这几天马托尼斯和利扎鲁的军队在北面的大致行动情况,既为他们接连攻佩琉斯、拉里萨、击溃塞萨利主力的战果感到高兴,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加快军事行动,避免等两军会合时因战功太少而导致他威望减低,尽管当初是他主动选择在最困难的南部海岸登陆。
于是,帕特洛克罗斯从俘虏的法萨卢斯溃兵中挑选了5名地位较高、有一定名望的俘虏,先是集合军队,让这几名俘虏跟随他一起检阅了这几万名斗志昂扬的士兵,然后又叫来拉米亚的向导向其说明“戴奥尼亚军队已经占据了南面的拉米亚、赫拉克利亚、以及温泉关的事实。
在此之后,帕特洛克罗斯再正式同他们进行谈话,明确的告诉他们:戴奥尼亚已经派出了10万大军进攻塞萨利,其军队主力远在伯罗奔尼撒的塞萨利各城邦肯定是难以抵挡,但只要法萨卢斯向戴奥尼亚投降,他可以以‘戴奥尼亚王国保护神哈迪斯’之名起誓,戴奥尼亚军队不会伤害法萨卢斯民众,不随意掠夺民众的财产。但如果法萨卢斯在天亮之前仍然拒绝投降,他将处死这2000多名法萨卢斯俘虏,然后带领军队向法萨卢斯城发起进攻,攻占城池之后,所有法萨卢斯人都将成为戴奥尼亚的奴隶。
很快,帕特洛克罗斯就放这几名充当信使的俘虏进入法萨卢斯城。
俘虏们匆匆的赶到法萨卢斯议事会,向尚未离开的议员们转达了戴奥尼亚人的要求,同时还告诉了他们这几天在塞萨利境内所发生的事情。
法萨卢斯议员们听完之后大吃一惊:戴奥尼亚人为征服塞萨利竟然派来了10万大军(尽管俘虏们根据他们在塞萨利南、北平原所看到的戴奥尼亚军队的数量,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但议员们对于如此庞大的一个数目,仍然有些许的怀疑),已经攻占了佩琉斯、拉里萨、拉米亚、赫拉克利亚、温泉关(这个信息较少怀疑)。而塞萨利联盟这一方,不但临时统帅波里多鲁斯被谋杀,塞萨利境内唯一的一支有防御能力的军队刚刚遭受会战惨败,更令法萨卢斯人恼怒的是他们的主心骨——德高望重的阿西达玛斯竟然被波里弗隆以叛徒的罪名处死……
戴奥尼亚军队的入侵已经不可抵挡,而伊阿宋家族又不值得信赖,法萨卢斯该何去何从?
黄昏时法萨卢斯城内钟声长鸣,议员们紧急召开公民大会,作为塞萨利境内数一数二的强邦,此次参会的公民不到2000人,青壮年公民不足500人,其大部分公民不是成为戴奥尼亚的俘虏,就是还在伊阿宋率领的军队中。
事实上,法萨卢斯的公民们已经被城外那支庞大的戴奥尼亚军队所震慑,如今又得知敌人的实力比他们所见到的还要强大,而己方已经孤立无援,所以绝大多数的公民都同意向戴奥尼亚投降。
公民大会很快就通过了决议,他们对外宣称:通过决议的理由是为了保全城外同胞的生命,更为了防止法萨卢斯遭到毁灭(毕竟泰格亚人背叛盟约、最终被戴奥尼亚彻底毁灭、成为一座空城的惨事在有心人的努力之下,已经传遍了整个希腊,法萨卢斯人不想重蹈覆辙)。
当晚法萨卢斯就派出使者,出城与戴奥尼亚军队商讨投降事宜。
……………………………………………………
在塞萨利的这几个强邦中,菲莱比较特殊,周围是起伏不平的山丘,受地势的限制,其城区面积不大,领地内也没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它之所以富有,依靠的就是海上贸易,尤其伊阿宋成为菲莱的僭主之后,更是大力的扩建港口,使得港口区的面积竟然快占到了整个城市的一半,因此很难再将其与主城区完全隔开。
在港口的一个码头停泊着十几艘货船,一名体型肥胖的中年男子摇摇晃晃的走向了这个码头,他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同附近商船上的船主打着招呼,直到走近这十几艘货船中最靠里的那一艘时,他才停住脚步,摆出一副要醉倒的姿态,却在趁机悄悄的扫视四周,没发现什么异常之后,他步伐踉跄的跳上了船,晃晃悠悠的钻进了船舱。
相比较甲板上横七竖八躺着酣睡的船员们,狭小的船舱里坐着三个人,正在小声的商量着什么。
“大队长,我回来了!”跳上船的水手低声说道。
被称做大队长的那名男子大约40岁左右,体格异常魁梧,脸上、身上有好几处显眼伤疤,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股赫人的气势,他正是戴奥尼亚神圣王国山岭侦察大队现任大队长——泰格图斯。
原本应该跟随克洛托卡塔克斯在伯罗奔尼撒作战的泰格图斯为什么会出现在菲莱的港口?
原来在军务部制定了登陆突袭塞萨利的军事计划中山岭侦察大队本就是重要的一环,由于登陆军队必须尽快的攻占塞萨利、以缓解粮食供给吃紧的问题,因此如何顺利攻占塞萨利的中心菲莱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派小股部队预先潜入、与攻城主力里应外合本就是戴奥尼亚军队在历次战争中攻占城池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而山岭侦察大队正好是最擅长这种战术的部队,曾经因此立下多次战功,因此被指定负责潜入菲莱。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百六十八章 征服塞萨利(修)
恰好在这段期间,为了给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作战的塞萨利军队储备充足的军粮,阿西达马斯不得不向外购粮(原本伊阿宋就有南下征服希腊本土的军事计划,因此事先储备了不少粮食,但是由于戴奥尼亚军队突然入侵伯罗奔尼撒,打乱了原本的计划,伊阿宋率军南下作战近两个月,原本储备的粮食已经快消耗得差不多了,可战争距离结束似乎还遥遥无期,而此时已到8月,塞萨利各城邦的粮食已经所剩不多,可9月的丰收季还未到,因此需要对外购粮来撑过这段相对困难的时间),攸克星海的粮食自然成了菲莱的首选。
为此军务部找到了在整个地中海都拥有贸易渠道的索斯塔图斯,索斯塔图斯答应积极配合,他让负责在攸克星海贸易的船队冒充来自攸克星海的城邦的商船,多次载粮到菲莱去售卖,并且船队的水手大多由山岭侦查大队的士兵担任,这一来二去,菲莱港口的管理人员和巡逻队都对这支来自攸克星海的船队比较熟悉了。
于是就在戴奥尼亚军队登陆塞萨利的前一天,索斯塔图斯的船队故意在下午的时候到达菲莱港口,等到卸完粮食,已经过了黄昏,黑夜在爱琴海中行船毕竟危险,所以整个船队“不得不”滞留在码头,等到第2天戴奥尼亚舰队突然封锁了菲莱港口,索斯塔图斯的船队自然更走不了。
之后的几天戴奥尼亚舰队一直在附近海域巡弋,撞毁了多艘想要逃离菲莱的商船,索斯塔图斯的船队以安全为由就一直待在菲莱的港口内,当然还有不少来自他邦的商船也都选择了这种苟且的方式,因此菲莱的港口内停泊了不少的船只,使得索斯塔图斯的船队在其中并不显眼。
但令泰格图斯没想到的是菲莱却突然加强了对港口的管理,不但禁止外来的船员随意在港口走动,更不允许进入城区,而且还向港口增派了军队。
实际上这是阿西达马斯看到港口内的外来船只和船员太多,担心在战争期间出现意外而采取的防备措施。虽然阿西达玛斯不可能知道戴奥尼亚军队已经潜伏在了港口内,但他凭借多年的政务经验,依然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波里弗隆杀了波里多鲁斯,接着又暴虐的杀了他和其他几位大臣,菲莱的高层官员被一网打尽,本就让其他官员人心惶惶,接着波里弗隆又抽调了菲莱的大部分公民兵,监视港口的命令也就无人再执行,这就给了索斯塔图斯船队成员混入城区的机会。
“克奥密尼斯船长,你探听到了什么好消息?”泰格图斯略显急切的问道。
克奥密尼斯,戴奥尼亚公民,索斯塔图斯手下的船队主事之一,专门负责攸克星海的贸易,经过这些年的奔波,所挣家产颇丰,在图里伊商会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但在泰格图斯面前,他一点也不敢托大,毕竟这位可是赫赫有名的王国英雄。
他用手使劲搓了搓脸,刚才醉醺醺的模样迅速消失,一脸正色的说道:“之前我不是去请我熟悉的几位港口官员到餐馆喝酒吗?你猜怎的,根本不需要我费心思去掏他们的话,才喝了几口酒,他们就主动的告诉了我一些事……原来啊,这两天港口之所以突然放开了封锁,是因为菲莱城发生了很大的变故!”
“什么变故?!”旁边的一位山岭侦察大队队官急问。
“塞萨利的那个塔古斯伊阿宋率领军队离开之后,将整个塞萨利的军事指挥权暂时交给了他的弟弟波里多鲁斯,而将行政治理权交给了阿西达马斯和其他几位大臣,结果你猜怎的?”
克奥密尼斯一字一顿的说道:“波里多鲁斯突然在菲莱城外的军营里暴毙,据说是被我们派刺客杀死的,但是并没有抓到凶手——”
“这不可能!”泰格图斯摇摇头:“军务部并没有制定针对波里多鲁斯的刺杀计划,更何况要在防备森严的军营中将主帅刺杀,即使是久经训练的我们也很难做到,更别说还能够顺利的逃走。”
“那几名官员悄悄的告诉我,不少人怀疑是波里弗隆杀了他的哥哥——”克奥密尼斯看到三人脸上露出惊异的神色,有些自得的继续揭露菲莱城的隐秘:“因为据他们说波里弗隆刚接过军事指挥权之后,就暴虐的杀害了他们所敬重的阿西达马斯等大臣,然后又匆匆抽调了菲莱城大部分的公民兵,由他亲自率领去进攻我们在拉里萨的军队。
在走之前他还任命他的一名心腹手下为菲莱城的城主,这名新城主在这两天一直在做一件事,忙着抓捕对波里弗隆不满的官员,搅得城区内的秩序一团乱,不光是像他们这样的官员不愿再继续执行公务,还有一些民众担心自身的安全,开始外逃……”
泰格图斯等人听完之后都感到匪夷所思,在菲莱城内所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简直就是给戴奥尼亚军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如果不是在登陆之前军务部并没有给予山岭侦察大队特别的提示,泰格图斯甚至会认为这个名叫波里弗隆的塞萨利将领会是王国派出的间谍。
“你有没有向他们打听现在城内有多少士兵?”泰格图斯问道。
“这么重要的问题,我当然不会忘。”克奥密尼斯自信的说道:“波里弗隆在离开时给他的这个心腹留了500名士兵,他们忠诚于波里弗隆,这就是菲莱民众不敢反抗新城主的原因……至于城内还有多少公民兵?他们也不太清楚。不过应该所剩不多,他们向我透露了一个消息,据说这名新城主打算在必要时候到港口强行征召像我们这样外来的船员,参与作战。”
“征召我们?这是好事啊!这样我们就可以趁机混入到菲莱的军队中,协助我们的攻城部队,夺取菲莱城!”一名队官兴奋的说道。
“大队长,现在菲莱城内混乱,人心惶惶,这是个大好机会!不如我们在黑夜中发动突袭,直接将菲莱城夺下!”另一名队官则提出自己的建议。
泰格图斯沉思了一会儿,神情郑重的说道:“这一次我们混入菲莱城内的兄弟不到200人,兵力太少,而且对菲莱城内的地形不十分熟悉,又是在黑夜中发动突袭,危险性太大!一旦遭受失败,不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兄弟们也都会白白的丢失生命,我们不能冒险!”
泰格图斯停顿了一下,看着他手下两名得力的队长,又接着勉励道:“你们也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咱们的大军不但登陆成功,并且已经进入了塞萨利平原,塞萨利军队在这时候出城迎战,只可能遭受失败。按照王国军队的传统,而且菲莱也是登陆军队进攻的重点,他们一定会持续追击回逃的溃兵,看能不能趁机夺取菲莱,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大队长,我明白了!我马上就派几名士兵潜入城内,密切观察几个城门口的动向。”
一名队官说完,另一名队官接着说道:“我让兄弟们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我们的军队杀到城下,立刻赶去接应。”
泰格图斯满意的点点头:“就这么办!”
潜伏在菲莱港口的山岭侦察大队士兵们并没有等待多久,黄昏时就有不少塞萨利溃兵在戴奥尼亚骑兵军团的驱赶下,涌到了菲莱城下。
城上的守军望见了紧随其后的是戴奥尼亚军队,在溃兵们的哀求和怒骂声中,不得不执行新城主的命令,拒不开门。
而就在这时,得到消息的山岭侦察大队士兵们取出了藏在船板下的短剑和皮盾,冲进菲莱城区,杀上距离他们最近、守军士兵最少的南门城墙。
他们击溃了城头的守军之后,迅速打开城门,溃兵一涌而入,戴奥尼亚骑兵、轻甲兵、轻步兵紧跟着冲进菲莱城……
在同一天,塞萨利的南、北强邦一个投降、一个沦陷……
……………………………………………………
“呜!……呜!……”高亢的军号声在战场后方不断的响起,在各个防御营地前激战的希腊士兵们匆匆回撤。
没过多久,喧嚣了大半天的战场就归于了沉寂,唯有壕沟和木墙两侧无数尸体和伤兵在展示着今天这一场战斗的惨烈。
夕阳已经坠落到山下,天边仅剩余几丝惨淡的血光。
伊菲克拉特斯望着前方相互间隔又互为犄角的一个个戴奥尼亚营地,眼中既有不甘、也有无奈,他矗立良久,最终长叹了一声:“还跟以前一样,派人去向戴奥尼亚人要求打扫战场。”
按照希腊的传统,一场战斗之后战败的一方也可以派人打扫战场,带走战死的同胞,以便给予其一个体面的葬礼。
感谢登陆mj是件痛苦的事情的打赏!你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修)
按照希腊的传统,一场战斗之后战败的一方也可以派人打扫战场,带走战死的同胞,以便给予其一个体面的葬礼。以往戴奥尼亚很少履行这一传统,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胜利者,而且为了扩大战果,又擅长在战胜之后继续追击,对方逃命唯恐不及,哪里还有心思去做其他事情。只有在这段时间戴奥尼亚军队防御希腊联军的进攻,这一希腊的军事传统才得以很好的履行。
几万名身心疲惫的希腊联军士兵开始缓缓向列普里昂的营地撤退。
列普里昂距离美塞尼亚北部边境不到20里,这座位于爱利斯地区南部的小城原本附属于爱利斯,后来被斯巴达夺走,爱利斯加入希腊联盟之后,又理直气壮的将其收回。由于在进攻拉格尼亚地区的时候希腊联军在宿营时频繁遭受戴奥尼亚士兵的袭扰,因此在移军进攻美塞尼亚之后,伊菲克拉特斯吸取了教训,才将大军驻扎在距离战场较远的列普里昂,主要是为了安全。
在这回营的路上,多个其他城邦的统军将领纷纷来向伊菲克拉特斯诉苦,讲述“他们的士兵在今天的战斗中伤亡不少……”等等之类的话,话里话外都透露出相似的意思,他们不愿意再进行这样惨烈的攻城战。
实际上,在进攻拉格尼亚地区北部吃了亏之后,各城邦军队就对进攻戴奥尼亚防御营地有所顾忌,如果不是因为前段时间他们攻占了一个戴奥尼亚营地,重新鼓舞起信心,并且在今天伊菲克拉特斯将大部分雅典军队首先投入战斗作为表率,还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其他城邦军队也不会如此卖力的战斗。
但事实证明,前几天的那场小胜利不过是一个假象,戴奥尼亚人的防御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而希腊联军的攻城能力虽然有了一些提高(在不断攻打戴奥尼亚营地的战斗中,吸取了不少经验),仍然不足以攻破戴奥尼亚军队复杂的营地防御系统。
对于这些将领们的隐晦表达,伊菲克拉特斯都给予了相同的的答复:联军将不再强攻戴奥尼亚防御营地!
伊菲克拉特斯如此肯定的回答让将领们感到惊讶,但是这位联军统帅却没有再多说一句。
回到列普里昂营地的军帐,伊菲克拉特斯刚刚脱下身上的盔甲,帐外的卫兵就进来报告:“将军,伊阿宋将军求见。”
“快请他进来。”
伊阿宋大步走进军帐,还没等伊菲克拉特斯开口,就直截了当的说道:“我听说你对外宣称,将放弃进攻美塞尼亚的戴奥尼亚营地,这是真的吗?!”
看着一副兴师问罪模样的伊阿宋,伊菲克拉特斯平心静气的说道:“伊阿宋将军,我正要派人去找你,没想到你先来了。没错,我是说过这个话,但是——”
“这是一个愚蠢的决定!”伊阿宋直视着他,语气坚决的说道:“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的损失较大,就放弃了进攻。我们伤亡大,戴奥尼亚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你撤兵之前,我的士兵已经几次攻上了木墙,虽然最后被敌人赶了下来,但这说明我们的进攻是有效的!只要接下来几天我们还维持这样的进攻力度,就一定可以攻破戴奥尼亚人的防线!”
说到这里,伊阿宋露出一丝凶狠的神色:“别听那些城邦将领的各种借口,你就应该像今天这样继续下打强攻的命令!如果你真的要停止进攻戴奥尼亚营地,那么对不起,我将不再参与你们同戴奥尼亚的战争,率领军队返回塞萨利!”
面对伊阿宋的威胁,伊菲克拉特斯眨眨眼睛,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尊敬的伊阿宋将军,我当然知道了只要继续进攻,一定会攻破戴奥尼亚营地,但是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担心伤亡过大,而是因为——”
1...479480481482483...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