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哦。”帕冈达斯听话的放下水罐,顺势就坐在地上,看父亲和哥哥打斗,被芮芬娜一把拉了起来,并且还朝他屁股上用力踢了一脚:“看你浑身都是汗,赶紧先去洗个澡!”
把小儿子撵走之后,芮芬娜又对跟在身边的两个女奴喊道:“马上天就黑了,你俩也别在这儿傻待着,赶紧去厨房催催他们,把晚餐尽快准备好!”
20年过去,即使列奥提奇德斯已经步入王国高层、身份尊贵,布鲁提出身的芮芬娜泼辣的性子还是不减当年。
在餐桌上,当芮芬娜再一次问起“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好事?”时,列奥提奇德斯终于是放下手中啃咬的牛骨,正色的说道:“陛下决定支援底比斯人,出兵伯罗奔尼撒,进攻斯巴达,而让我——担任这支远征军队的指挥官。”
“父亲,您要率兵去征服斯巴达?!”小儿子惊呼,大儿子泰尔托提斯也露出吃惊的神色。
以往,列奥提奇德斯回家的时间不多,而每一次回到家中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时,不是训练他们,就是在训练之余给他们讲一些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内容多数都是有关斯巴达的传说和英雄,希望逐渐让孩子们能够对斯巴达产生一种孺慕之情,但实际上这个效果并不太明显,孩子们更渴望打败斯巴达这个背信弃义的恶徒,毕竟他们在学校待得时间更多。
芮芬娜虽然大大咧咧,但她其实很精明,在结婚的最初她对希腊的事情完全陌生,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多少都有了一些了解,自己的丈夫是阿哥斯人,应该仇恨斯巴达,但在平时的言谈中却并非如此,这难免让她感到疑惑,但列奥提奇德斯不说,她也从不主动询问,但现在她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没有接受这个任命吧?”
“我当然接受了。”列奥提奇德斯看着妻子,似乎明白她心中所想,难得的又多说了一句:“我很高兴去教训斯巴达人!”
这是他心中真实的想法,当年他逃离斯巴达时,曾经发下过毒誓:总有一天,他会率领军队杀回斯巴达,将所有羞辱他、逼迫他母亲自尽的斯巴达人全部杀死!
在王宫议事厅,他之所以表现异常,是因为他没想到达成誓言的良机就这样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他在拼命压抑着心中的兴奋。
“泰尔托提斯。”列奥提奇德斯继续说道:“这一次你跟我一起出征。”
“太好啦!”泰尔托提斯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芮芬娜这时却护短的提醒道:“泰尔托提斯还不到18岁,不能服兵役!”
“他跟我一块,担任我的杂务兵,不用上阵杀敌。”列奥提奇德斯说完,就埋头吃饭,却让家人们的心情变得不平静起来。
…………………………………………
对于留克特拉会战之后希腊局势可能的变化,尽管戴弗斯多次召开会议,对此进行分析和判断,但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首先,底比斯人和斯巴达签订停战协议如此之快,让戴奥尼亚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备战,出征的事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其次,伊阿宋在会战之后的一系列表现更引起了戴弗斯的警惕,特地命令阿里斯提拉斯加强对塞萨利境内的监控。
然后,原本戴弗斯他们认为留克特拉会战的失败会让斯巴达为了重振威名而拼命的报复,但没想到斯巴达迅速签署了停战协议,并且真的没有在随后的时间里对底比斯有任何敌对举动,原因是这场会战对中希腊和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所造成的影响之大,是戴奥尼亚高层所预想不到的。
戴弗斯他们毕竟没有生活在希腊本土,而且所经历的战争几乎没有遭受过失败,体会不到希腊本土民众对斯巴达的感受,上溯到美塞尼亚战争之后、希波战争之前,斯巴达人就称霸了整个希腊,它长期以来的强势给希腊民众造成了一个固有的观念:除非敌人兵力占极大优势,否则斯巴达重装步兵在会战中根本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牢不可破的原则。
但是在这一个对希腊人来说算是规模宏大的会战中,底比斯人居然以少胜多、战胜了斯巴达,而且其国王还战死了,要知道自莱昂尼达在希腊国门温泉关牺牲以来,还没有一位斯巴达国王战死疆场,所以当会战的详细过程传遍整个希腊本土时,很多城邦民众突然意识到:原来斯巴达人也没那么可怕,底比斯人能做到的或许我们也能做到。
于是,很多城邦都被煽动起来。在两个月前,签署卡利阿斯合约之后,按照合约内容,斯巴达本应该撤回派驻到各城邦的军事统领,斯巴达人一直拖着不履行条约,现在这些城邦大胆的将这些斯巴达派出的军事统领逐出。
对于斯巴达更糟糕的是,作为一个寡头制的城邦,它一直以来在所控制的城邦和盟邦内也推行和扶持寡头制度,而这些掌握了权力的寡头们又会对城里的民主派人士进行迫害,对国内的普通民众加重剥削(一方面也是满足斯巴达的军事需求)。如今受到底比斯人会战胜利的鼓舞,各城邦流亡在外的民主派人士纷纷返回自己的母邦,煽动早已心存不满的民众,掀起了暴动的浪潮。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九十一章 向伯罗奔尼撒前进
这个浪潮甚至波及到了阿哥斯,实际上斯巴达人从未能控制过阿哥斯的城邦,但由于它的强大也使得阿哥斯的政坛中逐渐产生了一批亲斯巴达议员,如今这些富有的议员大多被愤怒的平民用棍棒打死。
在这样一个浪潮中,最得益的无疑是底比斯人,作为会战的胜利者,底比斯在希腊本土的影响力大增,不但使得剩余的皮奥夏城邦主动向底比斯靠拢,加快了它统一皮奥夏的进度,就连与斯巴达友好的佛基斯人、洛克里斯人(非戴奥尼亚的洛克里,它位于中希腊,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皮奥夏地区的西南和西北)、甚至优卑亚人都在向底比斯示好,想要与它结盟。
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斯巴达力量的衰弱,想要得到一个新强权的军事支持,来帮助他们抵御威胁。佛基斯人、洛克里斯人担心的是塞萨利,而优卑亚人则担心雅典。
底比斯人对此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的力量得到大大的增强,忧的是斯巴达的威胁还没有解除,他们可能又要增加几个强敌:雅典不用说,双方早已有了裂隙;塞萨利虽然是同盟,但伊阿宋之前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他的野心,此时更是在北方招兵买马,待其率军南下的时候,恐怕就是双方兵刃相见之时。
在佩罗皮达斯、伊帕密隆达(留克特拉一战让伊帕密隆达成为底比斯最有威望的人)的强烈建议下,底比斯政府还是决定与佛基斯人、洛克里斯人、优卑亚人结为同盟,尽快增强自身力量,以应付之后的挑战。
自此,中希腊除了阿提卡地区(雅典),几乎都处在了底比斯的影响之下。
但底比斯现在却不是斯巴达的最大威胁,最大的威胁来自伯罗奔尼撒的阿卡狄亚地区。
阿卡狄亚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中央,从地理上看斯巴达所处的拉哥尼亚地区的东、西两面都有高耸的山脉阻隔,南面是大海,只有与阿卡狄亚地区相连的北面地势较为低缓,军队出入较为便利,因此自斯巴达崛起之后,就一直在干涉阿卡狄亚各城邦的事务,试图将其完全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
正是因为斯巴达长期的打压,和希腊的其他地区相比,阿卡狄亚地区始终没有一个能够在希腊本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邦,甚至在科林斯战争之前由于曼丁尼亚的不听话(曼丁尼亚位于在阿卡狄亚地区的东北部),悍然入侵其领地,并且利用水攻将其城池完全摧毁。斯巴达的凶暴确实暂时震慑住了阿卡狄亚人,但也让阿卡狄亚人越发的警惕不安。
十几年过去,就在斯巴达频繁征战底比斯、无力顾及其他的时候,流亡的曼丁尼亚人陆续的回到故土,开始努力的重建家园。这引起了斯巴达人的警惕,很快就派使者警告曼丁尼亚人:让他们立刻滚出这片土地,否则斯巴达将派军队前来驱逐。
但没过几天,阿卡狄亚地区的其他城邦就纷纷派使者到斯巴达,为曼丁尼亚人求情。
此时的斯巴达因为连年争战,人力物资都缺乏,更多的仰仗盟邦,阿卡狄亚人在其中出力甚多,斯巴达只好勉强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当然曼丁尼亚人也不得不承诺:重新奉斯巴达为盟主,派出公民,帮助其征战。
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其实不然。曼丁尼亚人开始加紧修筑城墙,重建城池,为了防止再被水淹,他们甚至还新挖了河道,改变了奥菲斯河的流向,新设计的城池更为坚固独特、难以攻克。
曼丁尼亚人在修建城池的同时,也在秘密的进行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们的领袖之一吕科美德斯在常年的流亡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阿卡狄亚各城邦必须团结起来,建立起一个联盟,才能够有底气对斯巴达的无理要求说不,才能够保卫阿卡狄亚人的自身安全。
因此,吕科美德斯不辞辛劳的四处奔走,去说服阿卡狄亚的其他城邦,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因为这些城邦已经苦斯巴达久矣,有了吕科美德斯牵头,除了少数几个城邦,大家都同意组成一个泛阿卡狄亚联盟。
但是在选取哪一座城邦作为联盟首府的问题上,大家又发生了争执:因为阿卡狄亚各城邦实力都相差不太多,没有一个实力特别突出的城邦足以压服他人;可如果随意选择任何一个城邦,就可能在联盟建成之后,让其实力迅速壮大,这是其他城邦所不希望看到的。
还是吕科美德斯提出了一个建议:集联盟之力,建造一座新城作为联盟的首府。
最终,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经过多番的讨论,选定了新城的地址,并且还就整个联盟的政体结构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商议……
总之在公元前371年(戴奥尼亚王国二十三年)时,泛阿卡狄亚联盟的筹备已经基本完成,并且开始紧锣密鼓的实施了。
斯巴达得知了“阿卡狄亚在筹建联盟”一事,但此时它对底比斯的战争正处于关键阶段,实在没有余力来制止这件事,而且阿卡狄亚各城邦一直在出兵出粮,帮助它征战,所以斯巴达人假装未见,想等到解决了底比斯的问题后,再回头来处理这件事。
但没有想到留克特拉一战骤然改变了希腊的局势,原本剩余的几个阿卡狄亚城邦也因此而发生动摇,于是在吕科美德斯的积极说服下,它们也开始主动要求加入泛阿卡狄亚联盟。
这几个城邦中就包括泰吉亚,泰吉亚位于阿卡狄亚地区的东南部,一直以来都被斯巴达视为坚定的盟邦和北部边疆的牢固门户,现在泰吉亚居然倒戈了,这让斯巴达人终于难以容忍,于是检察官们派出使者,威胁阿卡狄亚各城邦,要求他们必须立刻解散这个联盟,否则将会遭到斯巴达军队的愤怒。
阿卡狄亚人当然不会屈服,但他们也知道斯巴达人的强大,单凭己方的力量无法与之对抗,于是不得不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他们首先想到的求助目标就是雅典。
雅典在留克特拉会战之后,高兴斯巴达力量衰落的同时,也在担心邻邦底比斯的崛起,于是它采取了一个行动,邀请自己的海上同盟城邦以及伯罗奔尼撒各城邦代表雅典重新宣誓之前的大王合约,并且郑重提出:在遭到敌人攻击时,宣誓的各成员应该互相帮助。
看起来雅典的这个行动是对之前在斯巴达签署的卡利阿斯合约的一个继续,也是对遭到战场失利的斯巴达及其盟邦的一个支持,但事实上雅典是企图扩大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影响,想要篡夺斯巴达的领导位置,同时也在想要把波斯拉拢过来。
曼丁尼亚和阿卡狄亚的多个城邦也参加了这次宣誓活动,按照协议,雅典有义务提供帮助,所以阿卡狄亚人向雅典派出了使者。
就在阿卡狄亚使者赶往雅典的途中,一支庞大的船队正驶过亚得利亚海,向着伯罗奔尼撒半岛驶来,它正是戴奥尼亚远征斯巴达的军队。
按照戴奥尼亚神圣王国的军队动员速度,在出征的命令下达之后,各地区一般在四、五天之内(像卢卡尼亚这样面积较为广阔、山岭密布的地区,军营通知各城镇,以及各城镇公民到军营会合需要不少时间)就能完成集结,就算还加上戴弗斯国王要与军务部商议,让其做一些军事准备,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超过15天。
之所以在两个月后才命令军队出征,就是因为随后传来的底比斯和斯巴达停战、伯罗奔尼撒半岛内出现的一系列反斯巴达浪潮引起戴奥尼亚高层的重视,特地暂停了军事行动,以观望局势发展,直到两个月之后才重启。
为了避免出征的消息事先被斯巴达人探知,戴奥尼亚对外宣称“是去讨伐屡次袭扰伊比利亚南部地区的卢西塔尼亚人”,因此军队上船的地点并没有定在布林迪西,而是在克罗托内。
第四军团军营原本就在克罗托内,第一军团和第六军团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距不太远,三个军团很快就在克罗托内港口乘坐早已准备好的船队,在第1舰队的护卫下,向东行驶。
庞大的船队途径意大利的脚后跟,在奥德鲁姆歇息了一晚,第2天驶过亚德里亚海之后,沿着希腊本土的西海岸向南行驶。
该船队所途径之处,城邦村镇无不惶恐,比如克基拉岛。希腊的民众还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它有300多艘运兵船、500多艘运载辎重的货船、还有550艘战船,总共是1200多艘船只,铺陈在海面上,前后足足五、六里的长度,这还是因为整个船队选择了海况较好的这几天出征,船只的排列较为密集。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九十三章 爱利斯城邦
希腊人虽然不知道这支规模宏大的船队的目的地所在,但对于船帆上那“黑发缠绕双股叉的标志却很熟悉,不过以往都是在来贸易的戴奥尼亚商船上看到,如今却出现在了战船上,这是否意味着亚德里亚海对岸的那个蛮夷王国终于要向希腊本土发动进攻了呢?
不管希腊民众如何的惶恐和猜疑,戴奥尼亚船队速度不减的径直向南,很快就越过了科林斯海湾的入口,进入了伯罗奔尼撒半岛西海岸海域。快接近黄昏时,船队就必须早早的登岸,准备宿营地。这是因为在今天无法到达美赛尼亚南部海岸的情况下,再往南都是陡峭狭窄的海岸,船只停靠困难,船员们也无法得到休息。
而在整个船队停靠上岸的地方却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西北角,这里的地势比较平坦,自古以来被称之为爱利斯地区,它在整个希腊世界都非常有名,因为奥林匹亚运动会就在这里举行,这里还有闻名遐迩的宙斯神庙,当然这里也有两个比较出名的城邦爱利斯和比萨,它们为争夺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举办权,一直是死敌。
戴奥尼亚人登岸的位置恰好是在爱利斯的领地范围内,看到密密麻麻的船只涌向海岸、成千上万的士兵冲上沙滩,邻近的希腊民众吓坏了,携家带口的跑往内陆。
爱利斯城的民众很快得到消息,同样非常恐慌:他们虽然和戴奥尼亚人打交道很少,但也从来没有招惹过这个西边的庞然大物,没有任何征兆,怎么戴奥尼亚人就派军队来入侵他们的领地了?!
议事会一边对领地内的公民们进行紧急军事动员,一边紧急磋商,甚至于他们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据说戴奥尼亚人信奉哈迪斯,不承认宙斯为神王,难道这一次是为了毁灭宙斯神庙而来?
爱利斯的议员们悲哀的发现: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为了捍卫保护神宙斯,爱利斯人就不得不拼死一战。
就在爱利斯人感到前景悲观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城卫的紧急通知:戴奥尼亚使者来访。
提西亚斯,戴奥尼亚公民,廷达瑞斯人,曾经连续担任过几任的廷达瑞斯将军,在廷达瑞斯民众中威望很高,后来响应民众的要求,召开和主持公民大会,最终使廷达瑞斯平稳的并入戴奥尼亚王国,他也因此成为王国元老。
当“戴弗斯批准戴奥尼亚军队进攻伯罗奔尼撒、重建美塞尼亚”的消息传到元老院之后,他主动的来求见戴弗斯国王,希望能够跟随军队前往,因为他的祖籍就是美塞尼亚……
此时,提西亚斯昂首挺胸的走到爱利斯议事会的会场中央,望着那一双双既愤怒、却又惶恐的眼神,他心中很有一股身为大国公民的自豪感,但他压抑住这份骄傲,尽量让自己的表情变得真挚起来:“宙斯的子孙,令人尊敬的爱利斯公民们,我代表戴奥尼亚王国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我们的船队在航行的途中因为天色已晚,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不得不暂时靠岸歇息,因此进入了你们的领地,但请你们放心,我们只歇息一晚,明天就离开,不会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造成任何伤害,并且基于我们冒失的行为对你们所造成的不便,我们戴奥尼亚还将付出一定的金银作为军队在这一晚的过夜费,赔偿给爱利斯……”
提西亚斯的这番话让爱利斯议员们听得将信将疑,但一颗悬挂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
会场内一阵骚动,议员们窃窃私语的讨论了好一会儿,才有人站起来问道:“戴奥尼亚人,你们的冒失行动确实给爱利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如果事情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们还是愿意原谅你们的这种冒失的行为……”
爱利斯并不是一个好说话的城邦,且不说它和比萨长达几十年的冲突,而这几十年间它还曾经同斯巴达人发生过几次战争,但爱利斯议员此刻之所以变得如此通情达理,不过是因为戴奥尼亚人来得如此突然,而且军队数量又如此庞大,让他们自觉难以力敌,所以才想要尽快将这个瘟神送走。
接着,又有议员好奇的问道:“不知道贵邦的军队这是要去哪里?”
提西亚斯就等着这句问话,他立刻反问道:“你们听说过西西里岛的廷达瑞斯城吗?”
“廷达瑞斯……应该是在原来的锡拉库扎僭主狄奥尼修斯支持下、在西西里岛的东北角上建立的一个城邦吧,据说其公民有一大半来自美塞尼亚,后来廷达瑞斯投靠了戴奥尼亚……”一名议员说道。
“不是投靠,而是廷达瑞斯公民集体决定加入戴奥尼亚!”提西亚斯大声的纠正了一句之后,接着说道:“在廷达瑞斯人加入戴奥尼亚神圣王国的时候,戴弗斯国王曾经做出过承诺,‘总有一天会帮助美塞尼亚获得独立,让成为奴隶的美塞尼亚人获得自由’……但在那之后不久,由于战局的影响,戴奥尼亚和斯巴达签署了长期的和平协议,这个承诺就暂时搁置下来,直到今年斯巴达人撕毁了与我们戴奥尼亚的和平协议——”
提西亚斯脸上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大声说道:“戴弗斯国王终于有了机会实现他的诺言,所以你们看到的这一支戴奥尼亚军队就是前往美塞尼亚地区,赶走在那里占据了上百年的斯巴达人,让美塞尼亚重新成为美塞尼亚人的家园!”
说到最后,提西亚斯的情绪变得激昂起来,就像是在会场内突然点燃起一团火焰,让在场的爱利斯人都感到震惊和亢奋:这个消息太惊人了!西地中海的霸主戴奥尼亚向斯巴达宣战了!!
爱利斯人为什么会亢奋?它不也是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一员吗?!
爱利斯确实是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一员,不过自从斯巴达王阿基斯(列奥提奇德斯的父亲)率军攻入爱利斯境内,将其击败,逼迫其诚服,甚至还将其部分领土占为己有之后,爱利斯人就与斯巴达渐行渐远,在之后斯巴达所主导的历次军事行动中,爱利斯人出力甚少,为了惩罚它的不听话,斯巴达人甚至将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举办权交给了爱利斯的死敌——比萨。
在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爱利斯正在被逐渐的边缘化。更让爱利斯人感到担忧的是,在不久前参加的斯巴达停战会议中,除了底比斯,爱利斯是第2个没有在合约上签字的城邦,因为按照合约规定,各个城邦必须独立自主,而爱利斯人是绝不可能允许自己所控制的几个城镇获得独立的,也因此在之前雅典召开的宣誓行动中爱利斯也拒绝参加,这样一来爱丽丝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西部就显得太过孤立。
因此,在这段时间阿卡狄亚人因为建立联盟一事与斯巴达闹僵之后,爱利斯人欢喜若狂,前几天还专门派出使者前往迈加洛波利斯,准备对阿卡狄亚人表示支持,而现在戴奥尼亚王国对斯巴达的宣战,无疑又是给他们一记强心针。
在这沸腾的喧嚣声中,突然有人嘶声高喊:“尊敬的戴奥尼亚使者,你刚才说戴奥尼亚王国将要让美塞尼亚人重建家园,你所说的美塞尼亚人指的是哪些?”
提西亚斯定睛一看,说话的人就是之前回答廷达瑞斯来历的人,心里大概有了谱,他大声说道:“所有被斯巴达人奴役、生活在美塞尼尼亚和拉哥尼亚境内的美塞尼亚奴隶,所有被迫流亡到其他城邦生活的美塞尼亚人以及其后裔都将被我们戴奥尼亚神圣王国视为将要建立的美塞尼亚城邦的公民,戴奥尼亚欢迎他们回到他们祖辈所生活的故土,重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
实际上,我就是一名美塞尼亚人,这一次我将亲眼目睹戴奥尼亚军队将侵占我们故土百年的斯巴达强盗打跑,并且将亲手解放那些成为黑劳士的同胞,让他们重新拥有尊严和自由,让美塞尼亚的土地在真正的美塞尼亚人手中重新焕发生机!”
那名议员听完提西亚斯的话,眼眶突然红了,他情不自禁的张口开唱:“高耸险峻的泰格托斯山下,流淌着清澈温柔的帕米苏斯河,巍峨的伊托姆巨石庇佑着美丽的美赛尼城,数不清的牛羊在水草肥美的平原上奔跑,无数的农夫在田地里劳作……”
提西亚斯一愣,随即也跟着唱道:“……犹如恶狼的斯巴达人强占了我们的土地,又把我们当牛羊一样的奴役,我们背负重担依然无法忍受,他们残酷的皮鞭子抽打不停,精耕土地上收获的劳动果实,一大半却归于这些凶恶的强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