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第九军团攻占圣伊比尼亚之后,斯特隆波里亲自安抚被俘虏的圣伊比尼亚人,并且做出承诺:只要他们尽心尽力的为王国熔炼铸造贵金属,等战争结束,不但给予他们自由,而且支持他们申请成为戴奥尼亚王国公民。
有着丰富政治行政经验的西普洛斯认为:帕勒摩斯与萨丁尼亚、科西嘉岛上的腓尼基城邦不同,它不受迦太基控制,只是迦太基的盟邦,是一个独立的城邦,西西里岛和阿非利加大陆上的腓尼基城邦都是如此。对于它的投降,其处置方式当然要和那两座小岛上的腓尼基城镇不同。
西普洛斯提出:将帕勒莫斯纳入戴奥尼亚同盟,这样双方都可以接受,以达到在如今戴奥尼亚和迦太基都大军聚集的前线、战情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招降对方的势力、节省时间、减弱对方实力的目的,而且也给其他腓尼基城邦树立了榜样,避免以后的死战。
他的建议得到了三位高级将领的认同,所以当帕勒摩斯使者前来商讨投降事宜时,列奥提齐德斯提出“让帕勒摩斯加入戴奥尼亚同盟”,这确实是给了帕勒摩斯人惊喜。
并且,列奥提齐德斯还提出:在这次战争中,将不向帕勒莫斯征集粮草,也会少征召帕勒摩斯公民兵,但是帕勒摩斯人必须找机会说服在迦太基军队中的帕勒摩斯公民兵归降。
帕勒摩斯使者满口答应,但接下来列奥提齐德斯的另一个要求让他犹豫了:戴奥尼亚军队必须进驻帕拉莫斯城!
使者对此提出异议,但列奥提齐德斯态度坚决,因为戴奥尼亚军队需要将帕勒莫斯作为第七、八军团的前进基地,要将其港口作为第三舰队的驻地,所以军队进驻是必要条件,如果帕勒摩斯人不能答应,那么投降一事就不能达成,戴奥尼亚军队就会立刻发动进攻,攻占帕勒摩斯城,将其彻底控制在手中。
面对列奥提齐德斯的强势,帕勒摩斯使者退缩了。
当然,列奥提齐德斯也以哈迪斯之名作出承诺:戴奥尼亚军队入住帕勒莫斯,绝不干涉帕勒莫斯的内政,不违反帕勒莫斯的法律,不强占房屋、不骚扰民众……
帕勒莫斯使者将列奥提齐德斯的谈判条件带回城内,公民大会对于“让帕勒莫斯成为戴奥尼亚王国的盟邦”这一条并无异议,但是在“让戴奥尼亚军队入驻帕勒莫斯城”这个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但此时,戴奥尼亚军队再次陈兵于帕勒莫斯城前,杀气腾腾,扬言:帕勒莫斯人必须在半小时之内作出决定,否则就将攻城。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帕勒莫斯人在重压之下无奈答应投降,并寄希望于戴奥尼亚人能够信守承诺。
列奥提齐德斯让赞提帕里斯率领第七军团驻守营地,警戒山岭南面的迦太基军队,自己率领第八军团进入帕勒莫斯城。
军队一进城就迅速的接管了整个城墙的防御和城门的进出,接管了港口的管理,8000多人的军队分住两处:一个是在城区的广场,一个是在港口。
帕勒莫斯民众躲在房屋里,忐忑不安的偷望排着整齐队列、趾高气昂的进入城区的戴奥尼亚士兵,虽然戴奥尼亚人信守承诺的名声享誉西地中海,但帕勒莫斯城现在已经就像一个脱下了所有衣物的妇女,即使面对神色和蔼的壮汉,也会恐惧的簌簌发抖。
但是他们所恐惧的事情没有发生,戴奥尼亚士兵们专注于搭建帐篷、修筑新营地、接管各个城内的要点……没有发生一起抢掠暴虐事件。十几年的军事训练让戴奥尼亚公民已经习惯于服从军法,更何况他们的军团长是出了名的严苛,刚刚获得一次战功的他们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放纵而毁掉了自己在戴奥尼亚的大好前程。
即使有极少数卡塔奈人抱怨:“之前迦太基大军毁掉了他们的家园、毁坏了卡塔尼亚平原,我们不应该如此宽待这些作为帮凶的腓尼基人!”
队官们就会劝慰他们:“在这些作为帮凶的腓尼基人中并没有帕勒摩斯人,他们并没有跟随迦太基大军前往东部,而是留在了塞林努斯城外的营地里。(当然这是帕勒莫斯使者所说的,列奥提齐德斯在此时也愿意相信他的话),由此可见帕勒莫斯人和我们戴奥尼亚并无仇怨……”
戴奥尼亚士兵们在城内的良好表现慢慢的在消除帕勒莫斯民众心中的畏惧,渐渐的有民众尝试着走出家门,在街道上和戴奥尼亚士兵相遇,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甚至还有戴奥尼亚士兵向他们投以微笑,这也让更多的人放开了戒备,走上了街头……整个白天,帕勒莫斯城内一直保持着平静,戴奥尼亚士兵和帕勒莫斯民众互不干扰,各行其是。
到了晚上,住在广场营地的列奥提齐德斯被驻守港口的队官叫醒,得知迦太基人通过海路运来了援军,想要进入港口。
列奥提齐德斯立刻有了主意,他派人去叫来帕勒莫斯的几位城邦高层,要求他们提供帮助,将援军诱进港口。
这几位城邦高层得到这个消息,心中或许有后悔投降得太早,但现在木已成舟,全城民众都在戴奥尼亚军队的掌控中,他们不得不听从,但在得知援军中绝大多数士兵都是由自己城邦公民组成时,他们的行动就变得积极主动多了。
所以当援军士兵都登上码头、被第八军团包围之后,他们赶紧上前劝降。
援军士兵当然没有更多的选择。
运输援军的船队发现上了当,立刻想要逃离港口,但驻守港口的戴奥尼亚人已经关上水门,拉起了拦海铁链,整个船队成了瓮中之鳖。
不但白赚了4000名士兵,而且还俘虏了一支迦太基船队,第八军团这晚上可说是收获颇丰。
然而,在询问帕勒摩斯援军士兵和审讯了迦太基船员之后,列奥提齐德斯在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非常大胆、而且疯狂的主意,他立刻下达命令:全城戒严,禁止任何人外出。
然后还派人去叫来城外的赞提帕里斯以及征服锡拉库扎城的功臣半个山岭侦察大队的指挥官泰格图斯,三人在城内大帐里一直讨论到天明,期间还多次反复审讯迦太基船员。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故伎重演
天刚亮,两艘快船驶出帕勒莫斯港口,一艘前往萨罗斯、去通知第三舰队,一艘前往米诺亚、向戴弗斯国王汇报。
由于列奥提齐德斯突然下达的禁令,帕勒莫斯高层和索鲁斯援军的统军将领都紧张的前来询问原因。
尤其是索鲁斯的将领,他昨晚还答应与戴奥尼亚人合作,劝降索鲁斯,现在戴奥尼亚人突然宣布封锁全城,他们都担心戴奥尼亚人达到目的之后想要毁约。
结果,列奥提齐德斯耐心的向他们说明了原因,并且要求他们进行配合。
…………………………………………
自从昨晚船队驶离利利俾港口之后,一直没有见到属于利利俾的货船返回,也没有任何有关援军的消息传来,利利俾城主伊米瑟雷一直在担心他们的安危。
手下的官员不断安慰他说:听不到援军的消息很正常,因为戴奥尼亚人将帕勒莫斯城都给包围了,而且船队运载援军赶到帕勒莫斯港口后,等到士兵们都上了岸,恐怕天都亮了,那些货船哪敢再出港,肯定要等到今晚才能悄悄返回……
听了手下的话,伊米瑟雷得到了一些安慰,再加上白天事多,要组织劳力给迦太基营地运送物资,要抽调民众前去营地,协助建造攻城设施,还要将营地的一些重伤员运回利利俾,进行治疗,避免继续待在营地里影响士气……忙碌的伊米瑟雷就将这件事暂时抛到了脑后。
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利利俾民众开始进入梦乡的时候,一支船队正从西面驶近了利利俾港口。
借着清冷的月光,在港口灯塔里的守塔人最先发现了这一情况,他立刻点燃一盏油灯,伸出塔外,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晃动。
港口收到信号之后,立刻派出了巡逻船。
巡逻船出了港口,就停泊在了水门外,等了一会儿后,那一支船队抵近了港口,看上去规模还不小,大约有60艘大货船。
巡逻船立刻驶近了最前面那一艘桅杆上飘扬着迦太基城邦旗帜的大货船。
巡逻船长高举着点燃的火把,借着火光,将货船上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30名桨手,一名舵手,一名船长,全是迦太基或腓尼基相貌的人;船体中央堆放着很多物资,高出了船舷的一大截,并且用几层厚厚的亚麻布严密的覆盖。
这景象跟上几次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领队的这个船长他不认识。
还没等他问话,货船上的船主却抢先问道:“嗨,斐波利卡率领的船队昨晚给你们运送军粮,却一直没见他们回去,他们的家人都很担心,你告诉我,他们是不是出事了?”
“他们另外有特殊任务!”听到这话,巡逻船船长感到有些人对利利俾货船还没有返回的推测可能是对的,因为迦太基船队也还没有返回,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大声喝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不是塔索拉、奥尼伊斯或撒西斯带队?!”
“你以为我想来吗!”货船上的船长大声的抱怨道:“如果不是戴奥尼亚人又袭击了阿非利加,焚毁了奥吉尔吉利城,元老院愤怒了,让莫尔巴尔老将军加强阿非利加海岸的防御,而元老院又在莫尔巴尔的建议下,将塔索拉、奥尼伊斯他们这些有经验的老船主都征召去做刚建好的新战船的舰长和舵手,也轮不到我来给你们运送物资!黑夜中航行这么远的路程,这是多危险的事情啊!我们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出发,想趁着天色还行,多走一段路程,减少一些危险,可是中途遇到一阵急风,在黑夜中船队发生了混乱,相互碰撞导致有几艘船沉没……”说到这里的时候,船长神情悲愤。
巡逻船船长听到这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他这下明白这支船队为什么比前几次要早到的原因了,原来运输船队换上了一批航海经验不足的新手,难怪他看到有些水手神清不太自然,看来还没有从之前的惊险中解脱出来。
巡逻船船长赶紧把话题转开,他故作惊讶:“戴奥尼亚舰队又焚毁了奥吉尔吉利城?!”
“不光是焚毁,这一次他们还抓走了不少奥吉尔吉利民众,把我们都给吓坏了,大家都集合起来到元老院去抗议,我们还将出来劝告的苏菲特泰潘拉科给推倒在地……哈哈哈,这些该死的元老,只知道收我们的税,却不知道如何取得胜利,如何保护迦太基……哎!我听说后来元老院召开会议,艾斯亚鲁巴那个老头以前是坚定的支持同戴奥尼亚进行战争,这一次却提出要同戴奥尼亚议和……”
船长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堆,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迦太基元老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糗事让巡逻船船长听得有趣,心中的戒备已经消除了大半,但毕竟对他来说这是一支陌生的船队,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于是他说道:“船长,你叫什么名字?”
“哈卡,在迦太基城很多人都称呼我为最会说话的哈卡——”
“哈卡船长。”巡逻船船长打断他的话:“我要检查一下你船上的货物。”
“什么?!”
“这是惯例!每一次船队来,都会接受这样的检查!”巡逻船船长正色的说道,但实际上那三人带队时除了第一次检查过之外,后来就再没有检查过。
“好吧!”哈卡犹豫了一下,提醒道:“你最好快一些,别耽搁我们赶紧赶回迦太基!”
巡逻船靠了过去,船长上了货船,然后掀开了厚实的亚麻布。
亚麻布是湿的,这也印证了之前对方所说的遇到急风的事;一袋袋码放整齐的面粉出现在他的眼前,再没有其他的物品,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亚麻布遮盖的原因,要防止海水溅起的浪花落到面粉上,现在看来这一批物质恐怕要糟糕,得赶紧运到营地去,做成面包吃掉。
巡逻船船长露出惋惜的神情,重又盖上亚麻布。
哈卡船长见了,讪讪的解释道:“风浪来得急,我们缺乏防备,不过肯定还能吃……”
巡逻船船长没有接话,跳回自己的船上,驶向第2艘货船。
“要检查几艘啊?!我们快没时间了!”哈卡船长在后面大喊。
巡逻船船长没有回答,他很快检查完第2艘,接着又赶往第3艘……每一次都听到哈卡队长在后面大声催促,他都没做回应,直到他跳上第5艘货船时,听到后方哈卡船长充满怒气的喊声:“各个船长注意了,立刻调头回迦太基!”
后面这些听到喊话的货船真的开始掉头了,巡逻船船长这才有些慌了。
要知道以往利利俾港口的管理人员们对这些迦太基船队充满尊重,毕竟人家在黑夜中行船,航行这么远的里程,将物资运送到利利俾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利利俾港口都尽量给予对方最大的方便。这一次只是因为来的是新船员,现在又是战争期间,出于谨慎,才检查这么仔细,但要真得罪了这些船主,他们回迦太基一宣传,万一没有货船再愿意给利利俾运送物资,伊米瑟雷城主恐怕饶不了他。
巡逻船船长慌忙跳回船,驶向为首的货船,向哈卡船长表示:“检查没有问题,可以入港了。”
哈卡船长这才骂骂咧咧的制止了货船们回航。
守塔人收到巡逻船船长要求入港的信号之后,通知灯塔下层的人员,他们集体转动绞盘。
利利俾的水门是由3层拦海铁链组成,各自相隔5米,并且每一层铁链分为上中下三根,每一根都长达上百米,总共所消耗的铁量惊人,但对于靠着采矿业、金属贸易繁荣的迦太基来说不值一提,在这样重重拦阻的条件下,敌船想要硬冲进港口,几乎是不可能的。
哈卡船厂神情复杂的看着一根根粗大的铁链在眼前缓缓的升起。巡逻船首先驶进港口,他指挥货船紧随其后。
利利俾的主港跟母邦迦太基有些相似,它所占据的地方有一长条独自伸向海中的陆地,像是一根略有些弯曲的木棍,其主要部分与对面的海岸几乎保持平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防波堤。在这个“防波堤”的外侧,利利俾人建起了5米高的城墙,并且还有塔楼,加上这个“防波堤”本身的高度,总共高于海面10多米。
在这个“防波堤”的远端,还有更高的建筑——那就是灯塔,它足有15米高,呈圆柱状,顶端燃烧着在黑夜中为船只照明、领路的火焰,而下方的各层还开着多个窗口,可供轻步兵对外射箭。同时它内部还有一个特殊的机械装置,可以升降水门,所以它也是一个多功能的堡垒。
这个灯塔距离对面的海岸有近300米,距离有些远,所以利利俾人又从对岸修了一个人工防波堤,延伸过来,上面也建有城墙,最后是塔楼,与灯塔相距100多米,两者之间建起水门,由于控制升降铁链在灯塔这边,因此当开门时,只有靠近灯塔这一侧才能过船。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三百四十章 夺灯塔
如果是进了迦太基的港口水门,海岸上就并列着很多的商业码头,可供商船停靠(当然最里面的圆型军港有城墙壁垒保护,普通船只是进不去的),但是利利俾最早是作为一个军事要塞而建立的,因此海岸上同样建立着5米高的城墙、还有间隔的塔楼,只有在这个长方形海港的最里面才有10多个码头,而从水门到码头有约一里的距离,一旦真有敌船闯入港内,两侧的城墙和塔楼守军就会发射火箭,让敌船避无可避。
此时,巡航船在前方领路,货船在后方鱼贯而入,一搜紧挨着一艘,排成一条长龙向着码头缓缓驶去。
在快驶到码头的时候,巡逻船船长突然听到后方响起“铛!铛!铛!……”的钟声,他先是一愣,随即想起这是灯塔上发出的警钟:有敌人入侵?!
他立刻扭头回望,却看到原本排成一列有序的船队已经变得散乱,一部分货船扩展开来,争先恐后的快速向着码头驶来。
上当了!这只船队是敌人假扮的!……巡逻船船长赫然明悟,心中顿时恐慌。
其实,一直关注着船队进入港口的灯塔守塔人发现这次船队的异样并不是因为这些货船不守秩序、加快速度冲向码头,而是在这之前,他发现好多艘货船突然停止了前进,停靠在了天然防波堤的堤岸旁,然后船中央的亚麻布自动掀开,里面钻出了不少人。
运送的物资变成了人!……守塔人当然明白己方上了当,他在敲响警钟之后,心中还有点好奇:为什么这些狡猾的敌人会将货船停靠在那里?
虽然由于这天然的防波堤最窄的宽度也有40米,在靠外侧的地面上修建城墙之后,其内侧并没有再修建城墙,不过其堤岸用专门的石砖和泥土、砂石重新进行了修筑,使其坚固、笔直、陡峭,而且高度足有7米,要想从船上攀爬到天然防波堤上去,几乎是不可能。而且,防波堤上除了城墙、塔楼和灯塔,还建有一个小型的军营,经常性的驻扎着100名轻步兵,可以及时处理任何紧急情况。虽然现在已是晚上军营里的轻步兵们已经熟睡,但警钟响起,相信他们很快就会穿戴整齐,冲出军营救援。
但守塔人显然忘了,天然防波堤上除了军营之外还有一个建筑——一个小型的神庙,它不但是为驻守“防波堤”的士兵们提供向神祈祷的神圣场所,而且每天凌晨开港之时,守塔人都要到神庙内进行神圣的祈祷,保佑平安,这已经成了利利俾港口必备的神圣仪式。
这个神庙虽小,但它却融合了迦太基和希腊的神庙特点,是一个典型的神庙廊柱式建筑,而且它非常的靠近内侧的堤岸。
这一支船队的所有货船确实是来自迦太基——就是昨晚在帕勒莫斯港被抓获的救援船队,但它的船员主要是来自阿莱尼亚,他们在不久前用相同的方式带领船队混进了圣伊比尼亚、萨罗斯港口,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才能骗过警惕的巡逻船船长。最前面的7艘货船装载的确实都是物质,而后面货船中亚麻布所覆盖的则全是山岭侦查大队的士兵。
此刻,泰伦图斯带着手下,站在随海水上下动荡的货船上,手中甩动着绳钩,借着船员们点燃火把发出的亮光,仰头望着堤岸上神庙的轮廓,奋力的向上一抛,一个个绳钩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飞向神庙,有一部分成功的缠绕在了廊柱上。泰伦图斯他们立刻抓紧绳钩,然后敏捷的爬上了堤岸……
一眨眼间,就有十几个敌人爬上了堤岸,可军营里的士兵一个都还没有出来……在塔顶观望的守塔人顿时傻了眼,立刻向塔楼下层的人员高喊:“快去把大门关上,快去!敌人杀上来啦!”
看到他们慌慌张张的往塔下跑,守塔人又开始猛敲悬挂的铜钟。
站在神殿下的泰伦图斯仰头望向不远处传来钟声的灯塔,然后用手指着爬上来的手下们,大声喊道:“你们10个跟我去夺去灯塔!福基尼卡斯,你带领其他人,给我干掉那个军营里的敌人,然后到灯塔会合!”
“遵命,队长!”福基尼卡斯大声回应。
“跟我来!”泰伦图斯一挥手,带头向着灯塔冲去,10名士兵紧随其后。
赶到灯塔下,厚实的塔门已关。
泰伦图斯并不慌乱,他向后伸出手:“绳钩。”
一名士兵忙将准备好的绳钩递到他手上,他抓着绳钩头,瞄准上方透出灯光的石窗,稍一用力,就将绳钩扔了进去,然后往回一拉,让绳钩勾住窗沿,就开始向上攀爬。
其他的士兵也开始往灯塔上其他的窗口扔绳钩。
泰伦图斯正迅捷的向上爬,突听下方的士兵急喊:“队长小心!”
就见上方窗口出现一个人影,他本能的猛将身体贴向石壁,就听见“呼”的一阵风声,接着后背火辣辣的疼,敌人投掷出的标枪贴在他的后背落下,锋利的枪尖划破了他的衣服。
情况非常危急,第2根标枪很快就会再次袭来,身在半空中的泰伦图斯将避无可避,求生的欲望让他在此时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他双脚猛蹬石壁,双手快速交替,紧拽绳索,竟然以比之前还快捷几倍的速度向上攀登,等他抵近窗口时,敌人已经拿出第2根标枪,要向他投掷。
他迅速的抽出短剑,仓促的向前一刺。
敌人躲闪不及,被划伤了面颊,惨叫着往后退了几步。
泰伦图斯抓住这一空隙,左手扒住窗沿,用力一撑,整个身体就翻入了塔内,在地上就势一个翻身,右手的短剑就又刺了出去,正好刺中那名敌人的胸膛。
一眨眼间,兔起鹘落,双方就决出了胜负。
那名敌人一脸惊愕的倒下,似乎不愿相信这个事实。
泰伦图斯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能够逃脱性命,并很快反败为胜,可以说是将他10多年来艰苦训练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脱离危险的他此时才感到手软筋麻,回想刚才险些去了冥狱,身体不自禁的沁出了一身冷汗。
但他没时间歇息以缓解情绪,而是拿着短剑又冲向了其他的敌人。
通常在深夜,利利俾港口灯塔里只有一个守塔人值夜,这段时间增加了几名人员是为了开启水门,让运输粮食的迦太基船队进出。塔里本身没有士兵,但是当初该城的设计者为了防御的需要,在这个天然防波堤上并没有建造上下城墙的石梯,而是将城墙的尾端和灯塔融合在了一起,这样防波堤军营里的士兵要上城墙必须通过灯塔,而夜晚在这段城墙上巡逻的哨兵也可以直接进入到灯塔中。
还好总共也就5名利利俾士兵,怎会是凶神恶煞般的山岭侦查队员的对手,很快就被山岭侦察士兵们干掉,其他人也被俘虏,但突袭的10名队员中也有一人被标枪刺中,奄奄一息。
泰伦图斯带和士兵们带着俘虏,赶到灯塔下层一个像巨大磨盘似的装置面前,齐力推动它,降下的水门再一次缓缓的升起。
接着,又有一名队员赶到塔顶,拿出准备好的火把点燃,然后高高的举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