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普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牛油果
接连几闪相似的怪案子,让李捕头知道,这已经不是他们可以处理的了。
至少凭钱塘县的不良人,还力有未逮。
“是!”
“都散了散了!”
一个手下领命离去,李捕头便向四周挥手驱赶围观人群。
这些吃瓜众虽然被酒铺里的景象给吓得不轻,也被恶心得够呛。
但很快便缓过神来,脸上除了几分余悸,倒是没有多少惊恐。
因为他们对这些不良人捕快还是很有信心的。
李捕头口中的观天阁,更是让他们觉得心安。
还有说有笑地,对着店中指指点点。
见李捕头模样,也知道热闹是看到头了。
带着点意犹未尽,人群就慢慢散了。
李捕头等众人散去,进入店中,四处查看了一番,一如他所料,什么也没有查出。
前几次也是这般。
他是个武人,一身武道不算弱,也不算出类拔萃,中规中矩。
他作为不良尉,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官差。
对于大唐的一些秘闻,也算是有资格接触那么一点。
知道如今天下人人可修习的武道,似乎皆是出自一位圣僧之手。
那位圣僧,听闻贵为人皇之师。
当今人皇,有意开创大世,使天下人人如龙,人人自强。
便向那位圣僧问道。
那位圣僧如何为人皇解道,自不是常人能知。
但这布武天下之举,显然便是出于那位圣僧。
便连天下武夫所修习的,也大多是那位圣僧所创的一部武藏。
从藏精筑基,为后天一到三等,称为武道初境。
到打开气窍,养五脏血气,蕴不凡之力,为后天四到六等,武道下境。
若能使五气透顶,便能一举踏入武道上境。
及至九登,五气汇聚,凝如狼烟,上冲云霄,便可称武道极境。
听闻,在极境之上,还有更高深的境界。
李捕头却是差得太远,尚不得知晓。
他二十来岁的年纪,踏过了武人最重要的筑基,藏精之境,打开气窍,达到了后天四等。
于下境中,也不算弱手,他已经很满意了。
打开了气窍的下境武者,气血浑厚,已能对妖鬼之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能稍微觉察到一些妖鬼气息。
但这接连几桩怪案,看上去明明是妖魅作怪,但李捕头却没有在现场察觉到一丝一毫的异常气息。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修为不足。
所以,在观天阁来人确定之前,这件案子,暂时是不会有什么头绪了。
看了看日头,已经西落,天色将晚。
他这个人,有些好处,心胸开阔,凡事很是看得开。
心中虽颇有些迂腐正气,却也不去钻这牛角尖。
左右在观天阁学士察看之前,暂时也察不出什么,又到了交班之时,李捕头便径直回了衙门,交了班,便赶回了自家。
才到家门口,还没进去,便听到家中有人声传出,夹杂着欢笑之声。
李捕头听着,似乎是自家老母的声音,似乎与人相谈颇欢。
心下纳闷,便走了进去。
来到堂下,就见自家老母与一个头戴红红,涂脂抹粉,把一张脸抹得跟猴子屁股似的婆子在说笑。
一见他进来,两人都是眼睛一亮。
自家老娘自是见到他的欢喜。
但那装扮瘆人的婆子,那眼子亮得似要吞了他似的。
“公甫啊,你可回来了!”
李母见到儿子,一脸欢喜地招呼。
“娘,什么事这般开心?”
李公甫见自家老娘难得开心,也就忍了那婆子的打扮,堆出笑意,见了个礼,便来到老娘身旁。
李母满脸欢笑,指着旁边的婆子道:“这位是西街的红娘许婆婆,是专程来给我儿说亲的。”
“哎呀,娘!”
李公甫翻了个白眼:“我还年轻,说什么亲啊?再说了,儿子我这刚刚当上捕头,府衙里不知道多少事呢等着我去做,哪里有这闲功夫”
“你还年轻!”
李母笑眯眯的神情顿时一变:“二十几岁的人了,街坊邻居哪个小子在你这年纪不是儿女双全了?隔壁王秀才,比你都小一岁,人家明年就抱孙子了!”
“捕头?你一个小小的捕头,怎么?还以为自己是县老爷?忙就不娶亲了?你再忙忙得过皇帝老爷,人皇帝老爷还有三宫六院儿呢!”
“哎哟我的娘诶!”
李公甫差点吓尿了,头疼地道:“当今陛下也是咱们能瞎议论的吗?您可少说点吧!”
“我说怎么了?怎么了?你老娘我说什么了?三宫六院本来就是好事儿,便是让皇帝老爷听到了也不怕!圣明莫过于当今,哪里会跟我一个老婆子计较?”
这李母看着柔弱,说起话来倒也有几份悍气。
“哎李夫人,莫要动气,”
旁边一直笑眯眯的婆子终于开口,劝了两句,便朝李公甫道:“李捕头,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
“不是我老婆子多事,确实是李捕头年纪也到了,若是再不成亲,你不急,令堂可真要急出病来了。”
打眼观察了下李公甫的神色,见他似有愧色,便笑道:“李捕头,老婆子我也不是胡乱给人牵那红绳儿的人,你且听听老婆子为你李捕头相中的好人儿再说。”
说到这里,李母就先乐了:“我儿啊,许婆婆说的,便是那西湖边上的许家!”
“这许家世代经商,家中富裕,有一女名为许娇容,年方二八,知书达礼,相貌端庄,你想要娶人家,还得看人愿不愿,你还嫌弃?”
如今的大唐极乐盛世,并非一人一家之功,乃是百家并举,百花齐放,方才造就了这般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盛世。
士农工商,除“士”仍高一等外,也并无哪一行哪一业,就会遭人白眼。
她说的许家,世代经营药材,说家境殷实都是谦虚了,在这钱唐县中,说得上是屈指可数的豪富之家。
虽说她并非嫌贫爱富之人,但家世却也是能衡量一个人的绝好标尺。
那许家小姐,自幼有良师教导,知书达理,为人大气,无一般小门小户女子的斤斤计较,实是良配。
李公甫心中微动。
那许家小姐的名声,他倒是也有所耳闻。
“呵呵呵……”
那许婆婆何许人物?李公甫眼中一闪而过的神情,便被她抓住了,知道此行应是十拿九稳。
笑了一声,便做出一副神秘的模样道:“不瞒二位,我与那许家乃是远亲,去岁,那许家夫人怀了身孕,如今怕是再过不久便要临盆,”
“许家老爷请了观天阁的学士老爷看过了,说是位公子,”
“那许老爷觉着,许家香火有继了,这以往捧在手心,舍不得嫁的女儿,见也到了岁数,便起了意,托老婆子我给寻摸一个合适的,也没有多大要求,只要往后,能帮着照看照看那许家公子,便行了。”
“我说那哪行?我许婆婆什么人?我说媒什么时候将就过?一定给许老爷您寻一个乘龙佳婿!”
“你李捕头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了不良尉,以后不是登堂,便是入阁,天大的前程啊!配他许家,那是绰绰有余!”
大唐有观天阁,也有冲霄堂。
前者尽收天下奇人异士。
后者为天下武夫所向往,朝廷大将,尽出于此。
登堂入阁,是天下有志之士的理想,在民间,便成了一个人前程远大的形容。
“这……”
李公甫其实已经有意,不过在这方面面皮有些薄。
在自家老娘和婆子的一番劝说下,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了下来。
那许婆子也是个利索的人。
这里才出了李家,第二日便又过来,说许家答应了。
要了李公甫的时辰,去寻了人和许家小姐一对,便定下了日子。
刚好就在一月之后。
说来也巧,他与许家小姐成亲之日,许家夫人还真就生了,诞下了一个小公子。
许老爷早早就请高人按时辰取了十好几个名字。
许家公子生下的时辰,正好就应了其中的一个。
姓许,名仙……
……
天地之大,世间之事,凡夫俗子所见,不及其中亿万之一。
李、许两家双喜临门之日,并不知晓,许家小公子就要诞生之时,天地之间,有一道道目光看向高天。
一颗星辰光芒大盛,其中有紫光隐透。
光芒一绽即隐,便倏然坠落……
:。:
诸天普渡 第705章 大威天龙? (二合一章)
长安。
如今的长安,与五百年前,已全然是两个模样。
若说五百年前的唐长安,是天下最宏伟的都城之一。
那如今的长安,便是天下最宏伟的都城,没有之一,甚至还要加上一个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前缀。
五百年间,三次扩建,较之五百年前,仅占地就扩大十倍有余。
仅仅是皇城,就比早前的整个长安城都要大。
城墙高耸五十余丈,内中坊集相连,层层叠叠,街市琳琅。
皇城之中,有琼楼玉宇,高耸入云,廊桥经天横架,远远望之,如天宫般壮阔。
在壮阔的皇城中,独有一处地方,清幽古朴,无一丝皇城中的瑰丽宏伟之气。
这里是大慈恩寺。
原本并不在皇城之中,只因皇城经历数次扩建,最初的长安城都已改建,尽为皇城所有,百姓慢慢都尽数迁到新城。
又因人皇坚持,此寺却从未动过,一直安稳如初,钉在了皇城之中。
后来,朝中文武才渐渐知晓,此寺中有一僧人,人皇尊其为帝师。
但有所言,无所不从。
哪怕是现在,四海八荒咸服,无有不尊人皇者。
当今人皇,仍是时时御驾亲临此寺,求问那僧人。
满朝文武初时自然不服,但如今也只剩下暗暗的羡慕和嫉妒。
只因多年以来,渐渐知晓,如今的盛世,离不开那位帝师圣僧。
文武之中,不乏对其崇敬有加之辈。
帝师之称,也算是重望所归。
相较于皇城,相较于帝师之称,这大慈恩寺未免过于简单朴素。
唯有一座石塔,虽是不改古朴之风,却是高耸入云,也算得宏伟。
此时,石塔之中,陈亦睁开双眼,透过窗口,朝塔外看了过云。
一颗斗大星辰闪耀着夺目光芒,带着隐隐紫气,化作流星经天,一瞬即逝。
看方向,陈亦便有了判断。
那紫气流星下落之处,似乎正是那苏杭之地。
“已经五百年了……”
陈亦收回目光,长叹一声。
“千年等一回啊,也是时候了……”
边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么耐得住寂寞,往这大慈恩寺中一缩,就是五百年不动。
看着眼前垂落的灰幕,陈亦才慢慢找回了那些在漫长的岁月中尘封,渐渐变得陌生的记忆。
就像抹去了积尘,再生光彩,重新熟悉了起来。
【姓名:陈亦(唐三藏)
境界:声闻(阿罗汉果)(先天六等)(五品)
寿元:532/7999
愿力:2368851
造化:19
修为:99999(体4324+36000,智663,意5163+300,气4052+33300,技1953+14244)
武学:《阿难破戒刀》,《丈二金身》(lv12),《八部龙神火》(lv12),《如来神掌·佛光普照》,《阿含武藏》,《乾坤挪移》,《六度轮回》,《大罗佛手》
佛法:《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lv10),《地藏经》(lv10)……
神通:舌灿莲花,慈航,声闻,罗汉金身,万法心体,
法咒:地藏咒(上)·诸恶寂灭,大乘观心法·四臂观音】
抽奖次数:0
特殊物品:如意明光x1,摩尼宝珠(100%)(四臂观音寂静相可现),白莲(1%)(四臂观音寂静相可现),月刀(1%)(四臂观音忿怒相可现)……(展开+)
500年中,陈亦其实并没有做多少事。
大唐如今的发展,不是他一个人在后面出力。
而是现世的大华,以一国之力参与了进来。
如今的大唐朝廷中,就有几位身居要职的重臣,是大华官方派遣进来的代表。
四方征战,也有各方出力。
除了合两界之力培养起来的各级将士,还有着玩家的参与。
不过陈亦此前还并不敢大规模地放玩家进入,以免被九天上的那群家伙察觉。
陈亦自己,反倒是不需要太费心力,时间几乎都耗在了融合自己一身武道上。
500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至少对陈亦来说,只不过是将自己的武道往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步却至关重要。
通过数百万玩家,为他穷搜诸界,得见世间万法,尽汇于一身。
之前那个“如是我闻”的任务,要他解一万个众生之厄,识一万个世间诸法。
大唐500年,现世只过了十余年。
靠着任务去驱使玩家为他所用,解厄的进度早已经完满,识法的进度也达到了7千余。
其实玩家们给他收集到的诸般法门,早已以十万计数。
只不过其中大多是低级的武学,名目各异,其本质却都是重复,灰幕并不承认。
越低级的法门,重复率就越高。
能集齐七千余,已经是难得。
这个任务完成,可是有着100万愿力,1000点造化的奖励。
陈亦每次想起,都会得意自己这一着妙棋。
果然,人多力量大。
要是靠着他自己一个人傻乎乎地忙活,哪年哪月才能有这么庞大的收获?
有玩家的存在,他完全可以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
之前灭杀神州界九仙灵,就有90万愿力,9点造化进账。
加上四方星灵座下有二十八个舍神,月灵座下还有十二月神将,都被他一一揪了出来。
这些都是先天层次的存在,虽然似乎是依靠秘法催生出来的,比之黑山老妖都略有不如,却也给他提供了40点造化,128万愿力。
一共218万愿力,49点造化,可说是暴富。
所以这些年中,玩家给他的创收,陈亦基本一毛没捞,都投入了须弥空间,发展到了如今已经近千万玩家。
且主流玩家的平均实力已经达到三品,这部分起码占一半以上。
还有近一成的精英玩家,在四品以上。
这已经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加上大唐的力量,陈亦感觉伐天之战,已经不远。
现在缺的,只是先天级的高端战力。
只是先天却不是那么好升的。
哪怕有着几个世界的资源,还有须弥空间的经验挂,也不是想升就能升。
就像陈亦现在。
他花费五百年,才将一身武道梳理清楚,融汇贯通,创出了一部《阿含武藏》。
所谓“阿含”,是佛教最原始之经典,是为佛门之基。
诸阿含经可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阿含”之意,为“法归”,诸法之归处,谓“无比法”,为法之最上者,也有“教”、“传”之意。
以阿含为名,陈亦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他要创出一部诸法尽归的无上之典,足堪为无上武道之基。
《阿含武藏》,便是他五百年的心血。
如今在小须弥、大唐都广有流传,学武之人必修的一部《武藏》,便是他放出的一部分根基之法。
虽是根基,却也足以令人修至先天之境。
而先天之上,已经被陈亦尽数转化为武道神通,乃是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之后,才能修炼的先天武道。
先天武道,与凡俗武道,可谓泾渭分明,不可同日而语。
也是陈亦用五百年走出的那一步。
五百年前,他还只是猜想、试验,五百年后,陈亦已经走出了一条路。
《乾坤挪移》、《六度轮回》、《大罗佛手》,都是陈亦《阿含武藏》中推衍出来的三式先天神通。
《乾坤挪移》五百年前已经有了雏形,如今更进一步完善。
天地之间,一界之中,不出先天者,都难逃他掌中乾坤。
《六度轮回》,是以《六度指》与《六神诀》融合为基础所创的一门神通。
神通一出,使人如陷轮回,能见众生之相,能见三界之景,可历无间之痛,可历极乐之欢。
《大罗佛手》却是融汇陈亦一身技艺之大成。
融掌法、指法、拳法、擒拿、剑法、刀法等万千武道于一体。
包罗万有,变幻无穷。
世间万法万道,俯仰皆可拾。
所谓大罗,本就为最高、最广大之意。
在这式神通中,却还有罗天之意。
神通所至,一手遮天。
无论是《阿含武藏》,还是这三式神通,在灰幕中的评价,都是先天品级。
虽然没有达到上品,却已经难得。
先天上品,其实已经有一定程度超出了先天的范畴,只是因为有着种种缺陷,而无法达到先天之上。
像《八部龙神火》,在杀伤力上,就算是先天之上的神品,也未必就能及。
只是这部绝学的限制和缺陷都实在太大,还无法达到神品,因此才被灰幕评为“近神之招”。
陈亦自觉,《阿含武藏》和《八部龙神火》这般的先天上品,却已经相差不远。
只要他能接触更多的法门,这个突破不会太远。
而且,他之前所学,基本都是依靠灰幕。
虽然灰幕的“灌顶”,让人身临其境,如同多年苦练所得。
但陈亦还是做了尝试。
以他的性子,没有什么受迫害妄想,要真是那些大boss想害他,陈亦估计自己会乖乖躺好,随便你祸祸。
所以根本懒得想什么阴谋论。
他真的纯粹就是闲的,才试着去做的。
阿含武藏,就是他试着脱出藩篱的一步。
一部武藏,陈亦全凭自修,仅仅是“技”的属性上,就通过自修增加了1万3千余点。
如果不是被先天上品的瓶颈给卡着,还止如此。
自修只是尝试,五百年中最大的进步,还是靠开挂。
除了靠着自己修出了一部武藏。
他还花费巨资,将《八部龙神火》点满,还有停滞许久的《阿罗汉功》,也进阶到了先天上品的《丈二金身》,也都已经点满。
仅这两部绝学,就各自为他增加了36000体和36000气。
加上陈亦的自修,一举跨越两个层次,直达先天六等极限。
却卡在了这人瓶口,无法再寸进,哪怕是1点属性,也涨不了。
陈亦思来想去,恐怕问题还是出在“智”和“意”这两个属性上。
照理说,他是罗汉金身,万法心体,在真正的罗汉境,也就是六品太乙境前,他是不会有瓶颈的。
现在偏偏就有了。
最大的可能,还是在“智”上。
罗汉嘛,智慧无边。
相比之下,他这600多,简直是制杖……
偏偏这个属性,又是最难增加的。
目前为止,除了真经,和之前从“唐三藏”那顺来的装备,还有六神诀这样全属性提升的绝学外,陈亦好像还没有见过多少能增加这个属性的东西。
说来陈亦其实也不急。
反正一宅五百年的事他都干得出来,慢慢来吧。
他现在的实力,无论是催动地藏法相,还是四臂观音相,就算对上天帝老货,哪怕赢不了,也必能全身而退。
现在陈亦没什么好怕,没必要继续苟着了。
是时候,该去看看那牵动了三界人神妖鬼,千年等一回的宿世姻缘……
……
在川蜀之地,西南方,有巍峨群山,名峨嵋,山清水秀,自古为仙家胜境。
峨嵋山下,有一无名小镇。
今日镇上,似乎是恰逢什么喜日。
镇上居民,都聚在一处,点燃了篝火。
许多人围着篝火,转着圈,又唱又跳。
似在举行某种仪式,或是某种风俗。
圈中有人舞枪,有人喷火,有人耍戏。
人人脸上带笑。
在边上一间房屋屋顶,却有一个白衣和尚静立。
这和尚长得眉目如画,脸庞轮廓如若斧凿刀削,俊秀之中,透着浓浓的阳刚之气。
一手执禅杖,一手托金钵,一身雪白袈裟,一双芒鞋。
周围火光映照,尘土飞扬,他却是一尘不染。
仿佛比天上的明月都要皎洁。
顿将镇上那热闹之极的烟火之气,凭空映照得昏暗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