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普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牛油果
“啧……”
然后发出了一声可惜的声音。
还想着能不能收到须弥空间里去。
可惜太大了,搬不动啊。
不过,这也证明了陈亦的猜测。
这把剑和禅杖,绝对是宝贝!
再大又怎么样?
他现在的力量,就算一座山都能搬动。
这两样东西却纹丝不动。
算了,连地宫都是我的了,就当是暂时放这里吧……
陈亦已经把这里的所有东西,连同地宫都看作了自己私有财产。
暂时放下了对宝贝的觊觎,继续探寻地宫的秘密。
不过他的运气好像耗光了一样,引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更没有再得到什么大礼包。
而且……
大殿中只有两道门户。
一个是通向他来时的甬道。
一个是一扇十分巨大的门户,八成就是出口。
门户紧闭,上面依旧有着两道符箓,一佛一道。
陈亦担心的是,自己打不开门,出不去怎么办?
这地方能镇压天魔这种东西,他未必就真能破坏。
古怪的是,当陈亦尝试性地攀上巨大的门户时,两扇石门便豁然洞开。
一条通道出现在眼前,顶上有一道天光射落。
显然,那里就是通向地面的出口。
“……”
陈亦带着一头雾水,踏了出去。
在这地宫中也待了不少时间,还是先出去看看再说。
……
长安城西郊外,一条小路上。
几个布衣文士正相互行礼,依依送别。
离他们不远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个小小亭子。
亭中有两人,正远远看着底下那几位文士。
“陛下,何不去送柳河东一程?”
须发皆白的范希朝,看着前面沉默不语的李诵道。
“罢了,今日之事,帝师早有所料,朕虽暗中助柳卿等,却仍未能改,帝师之能,果真神鬼莫测,”
“范老将军,就劳你明日便赶回军中,主持大局,遵照帝师遗策,先平复各地叛乱。”
李诵现在倒是时时将“帝师”两个字挂在嘴上。
哪怕陈亦没有答应,他也要先这关系在外人面前做实了。
“是!”
诸天普渡 第380章 捕蛇
“此去劳顿,老将军这就回去多做准备吧,朕还要多待一会儿。”
李诵坐在软椅上,也不回头地挥了挥手。
“这……”
“是,老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还请陛下保重龙体,看老臣荡尽贼寇!我重复我大唐山河!”
范希朝微微犹豫,却还是躬身一礼,只留下一句低沉却饱含壮志的话语,便独自离去。
也不担心李诵一个身残之人独自留下,会有危险。
如今李诵虽退位,自称太上皇。
明面上,朝堂、军权看似也尽归心于新皇。
新皇可说是大权在握。
可实际上,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唐仍旧牢牢掌控在这位沉迷于佛经中太上皇手中。
且前所未有的稳固。
身边自少不了高手护卫。
范希朝匆匆离去后,李诵一人坐在软椅上,抬头看了眼天空。
今日的天色有些阴沉,天空一片灰茫茫。
李诵双目映照着灰茫茫的天,也显得有些阴沉。
前些日子,那天地间显现的异象,惊动了天下。
他怎能不知?
如今的大唐,本有两位自开元起,便与皇家结缘的两位护国仙师,一佛一道。
一位便是那位隐于慈恩寺中的智周大师。
只是这位智周大师似有难言之隐,向来不出慈恩寺。
另一位,号为罗浮真人,天宝年间,便被玄宗皇帝封为护国天师、越国公。
自夜宴谋逆风波之后不久,才云游赶归长安。
据这位罗浮真人所言,那日的异象,是九宵之上的神佛在交战。
凡人于那等伟力面前,是何等的渺小,怕是连蝼蚁都不如。
难怪历代多少雄才伟略的人族帝王,都不得不屈服。
便有千秋功业,也难得善终。
连死后还要臣服天命。
他竟然还想与那位天命所出,高居九宵之上的存在为敌。
若非那尊似乎比天地都要伟岸高远的大佛,最后说了一句话。
哪怕被陈亦忽悠得有相信他是真佛示现下凡,以李诵心志之坚,心思之深沉,估计也早已绝望。
眉心有三色莲瓣者……
别人不知,他岂能不晓?
那就是三藏法师啊!
别看他在陈亦面前,一副笃信他是佛陀下凡,言听计从的模样。
可他毕竟是一个帝王。
帝王心术,哪怕真的信任,也不可能真的毫无一丝保留。
前番次暗中插手,将被贬黜出京的柳宗元等人又调回长安,便是他的一次试探。
没想到,没过多久,这些人又一个个地再次被贬。
一如三藏法师临去时所说。
似乎一切都是定数,难以改变。
此时李诵才算是真正的再无疑虑,抛下一切顾忌,打算遵从陈亦所说的。
用雷霆之势,出兵平复各地叛乱,收回天下兵权。
“纯儿现今如何,可有异状?”
李诵忽然对着空无一人之处开口。
却有一声音应答:“陛下,皇上一切如常,听闻正与朝臣商量,要削各地藩镇之权,收归朝廷。”
“呵呵……”
李诵发出莫名的笑声。
“朕这位皇儿啊,倒是有几分心志,也算得上是有英明之君,只不过……”
他摇了摇头,眼中一丝哀意一闪即逝。
毕竟是他的亲儿子,却为了争夺那张椅子,竟起了大逆之心。
还真是天家无亲情……
“罢了,让他去做吧,着军中诸将多予配合,正好可为范老将军转移些目光,也方便行事。”
“是,”
那声音应答了一句,似又犹豫了下:“只是……”
“嗯?只是什么?”
“皇上近来似十分信道,身旁有一道人号为太阴真人,有几分法力,颇得皇上信任,近日听闻,皇上还有意将其敕封为国师……”
“哦?”
李诵微微一愣,便又摇头:“罢了,让他去吧。”
……
数年时光,匆匆便过。
大唐在一年之中,连续两位新皇登基。
到当今在位,数年之中,便使得天下升平,百姓安居。
这是朝上诸公所看到的。
却不知,天下各地,时有烽烟四起。
诸镇节度使,也在短短数月的烽烟之中,不是交权归附,入京乞降,就是身首异处。
权利诱人,非是死到临头,也少有人能觉悟。
各镇节度使的下场,还是后者居多。
数月之中,杀得可谓是人头滚滚。
虽有损失,可大唐各镇,却已有大半尽皆归心。
少有人知,如今天下兵马,十有**,几乎已尽入那位隐居深宫,念经学佛的太上皇李诵之手。
……
永州。
在大唐本算一偏远之地,甚至少有闻其名之人。
只是从数年前,那位天下文人之望,仅稍次于天下文宗韩昌黎的河东先生,被贬至永州,成为一小小司马之后,永州之名,渐闻于天下。
这位河东先生自被贬于此,心情郁闷,时有大作出世。
永州之名,便渐由天下文人之口,传于天下。
其中一篇文章,尤为脍炙人口,名为《捕蛇者说》。
文章写的是近年来,永州之野近年忽然盛产一种“黑质而白章”的异蛇,无论人畜,触之即死。
听说这异蛇虽然极毒,却极为宝贵,许多贵人重金求购。
为了这种异蛇,永州还出现了许多以捕蛇为生的捕蛇人。
其实就算蛇再异,这位河东先生一身浩然之气,也不会放在心上,更没必要为此大作文章。
有识之人都能看出,他是在借物讽今。
当今在位,朝堂之上虽是一片歌功颂德,但在这底层,却能看到太多的疾苦。
那都是由上而下,施加到底层百姓身上。
比如因异蛇而催生的捕蛇人。
若非为了生计,又有几人愿意拿命去捉蛇?
却说那永州之野,其实是一片连绵的群山。
异蛇便产于这群山之中。
在群山深处,峭壁之上,有一座小村庄。
这村庄偏远深僻,又座落于悬崖峭壁之上,寻常人都难以到达。
以前自然少有人知。
如今因为此村多有异蛇售出,也让人们渐闻其名。
不过原本叫什么名字可没人知道,只是此村村民,多善捕蛇,又因捕蛇而闻名,故人人以“捕蛇村”称之。
渐渐的,连村子里的人,自己也这么称呼下来了。
时已深秋。
一座座陡峭山壁上,处处是橙红的枫叶。
可谓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咔咔……咔……”
峭壁上,捕蛇村那由巨木建成的大门被机关拉动,咔咔开启。
一个个村民已背上蛇蝼,拿着蛇棍蛇钗,开始出村去捕蛇。
此村原本十分穷困,每年还要交重税,以致年年有人饿死。
如今有了那些蛇,倒是让村中过了好几年好日子。
于别人来说是致命的毒蛇,如今却已成了村中唯一的生计来源,还能用来抵税,可以说是村里的命根子。
“阿宣!你又要乱跑!再捕不到蛇,今天可不给你饭吃了!”
“就是!以前你还能采些药回来,给村民治治病,现在是连药都懒得采,再这么下去,我们可不帮你抵税了!”
一个年轻人,背着竹篓,却与村民背道而弛,往另一座山峰上跑,身后跟着一条胖狗。
村民们一个个高声声讨,他也只是头也不回地挥挥手:“放心!今天我会采药回来的!”
一句话没完,身影就已经转入山间不见,让一众村民个个摇头。
年轻人却带着胖狗,用一根钩锁,竟在山间悬崖峭壁,飘来荡去,比猿猴都要敏捷。
“师父!师父!”
“我来了!”
他荡到一座绝峰之上,便扯开嗓子大声喊道。
“砰!”
一根白玉般的手指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脑后,狠狠地敲了下去。
瞬间,他脑袋上以肉眼可见地速度起了一个大包。
“乱叫什么!”
“谁是你师父?!”
诸天普渡 第381章 救赎
“哎呦!”
年轻人抱着脑袋跪到了地上,两只眼睛都快飙出了眼眶。
身后的胖狗都没眼看,肥厚的下巴撑地,两只前爪捂住了狗眼。
叫了好一会儿,年轻人都含泪回头:“师……”
“嗯?”
看到陈亦眯起的双眼,一声师父顿时吞了回去。
捂着头十分委屈地道:“大师,都七年了,为什么您就是不肯收许宣为徒?”
“我可从来没说过要收你为徒。”
陈亦收回扣人脑袋的手指,重新整理了下自己的圣僧形象。
对于许宣这小子这种哀怨,早就习惯了,根本不作理会。
七年前见到这小子的时候,他还是个满山遍野追鸡撵狗的小屁孩子,不知道荼毒了多少花花草草。
陈亦之所以找上许宣,是打算先完成一个任务,将这个世界锚定再说。
这方世界对他来说很重要,却也太大太深,有着太多的难解之迷。
完成任务,锚定世界坐标,可以防止许多突发意外,让自己能进退自如。
只不过两个任务目标,一个是助白蛇成道,一个是让人蛇相恋,终成眷属。
因为白蛇的特殊身份,涉及三界仙神。
无论是白蛇还是许宣,都是仙神重要的棋子。
所以无论哪个任务,都不是那么简单。
从奖励看,前者可得到一缕所谓的造化气机,还有解封一层涅槃妙心,很有可能可以让他再开出一部新的真经来。
只是这一点,就足以让陈亦有拼命的冲动。
不过,助白蛇“成道”这个目标,有点太模糊了。
究竟怎么样才算是成道?
成仙?
是先天仙还是太乙仙?
甚至是更高……
从奖励来看,陈亦感觉这任务会很坑。
他的目的只是锚定坐标,没必要一开始就头铁去刚。
所以还是先当一个媒婆儿吧……
10点造化的奖励,以灰幕向来的抠嗖来看,难度也不会小。
在三界仙神的觊觎下,这一人一蛇想逍遥自在地双宿双飞,似乎是做梦。
除非陈亦能一直护着他们,为他们挡下仙神,尤其是天帝那个老阴比的手段。
不过这么一来,10点造化就是打发叫花子了。
陈亦觉得灰幕不会这么没节操才对。
所以,这个目标肯定有一个完成标准。
从他知道的“剧情”来推断,这个标准,最有可能是许宣的“死劫”。
在“剧情”的最后,国师临死前发动了一个貌似很牛的阵法,让吸了他全部功力的蛇母在阵中被冻得魂飞魄散。
一对冤家就此同归于尽。
也将白蛇和许宣冰封在了阵中。
许宣用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奇门易数,救了白蛇。
自己却是来不及逃出大阵,就此玩完。
于是,许宣没了,五百年后,多了一个许仙。
“剧情”到此结束。
如果没有意外,后面应该就是恢复记忆的白蛇,下山寻找前世姻缘,上演了一段西湖相遇的故事。
五百年苦修成人,相遇相知又相离。
五百年轮回分离,才等到再一次相遇。
千年苦修苦等,才得了一个看似感天动地的绝恋姻缘。
这就是所谓的千年等一回。
过程是凄美的,结局是圆满的。
但却不过是看似圆满。
灰幕向来喜欢剧透。
青城山下白素贞,千年苦修等一人。妖非妖,人非人,金山寺前没红尘,雷峰塔中葬仙根。
千年苦等,等来的究竟是谁?
妖已非此妖,人已非此人。
许仙并非许宣。
别说有漫天仙神虎视眈眈。
五百年轮回,许宣区区一个凡人,早已真灵尽被磨灭,哪里还有来世?
白蛇一身仙根道行,恐怕也一朝尽毁于雷峰塔下。
一时欢情,五百年刻骨铭心。天规地道,轮回世如影随形。人是人,妖是妖,万世如棋奈若何?
人妖之恋,终究难得善终,最终与白蛇相守的许仙,到底是谁?
在灰幕的“剧透”下,陈亦对“天机”看得真切。
对很多事他暂时也无能为力,管不了。
许宣的“死劫”,却一定要管。
表面上看,这小子的死劫是国师和蛇母那对冤家造成的。
但身入局中,陈亦敢肯定,背后一定有某个仙神,甚至是那个老阴比在暗中搞鬼。
目前的人道之力,想与仙神抗衡,还早了点。
而且,陈亦想象中的“无限黑卡”现在根本没法用。
让他当“人民币玩家”的愿望完全落空。
因为他现在找不到回幽冥的方法……
上次是莫名其妙被那丑判官钩了魂去。
现在阴阳两隔,陈亦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幽冥……
还算自己错有错着,经历上次地藏法相与天帝一战,他这个“地藏王佛”亲点的衣钵传人,也是有后台的人了!
加上成就了先天,还有一点压箱底的手段。
底气还是有一点的。
话说回来。
陈亦之前来找许宣这小子,单纯是为了任务。
而且心里是有点不情不愿的。
倒不是对他有什么不满,只是个素不相识的人罢了,哪来什么厌恶喜爱?
单纯是因为嫉妒!
妒嫉这个死现充!
一个山里的小吊丝,竟然啃掉了白蛇这朵仙葩,谈了场惊天动地的爱恋……
让从来没谈过恋爱就被绝了这条道儿的陈亦,嫉妒得质壁分离!
总算陈亦还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七年以来,也算尽心培养这臭小子。
陈亦向来认为,渡人渡心,唯人自渡,才是脱离苦海的唯一途径。
同样的,救人,不如让人自救。
虽然在许宣身上,这点很难,甚至有点不可能。
但一个强大的许宣,比一个遇事只能造女人的窝囊废总强多了。
不求他能成仙成神,至少让他在短短几年内,拥有对付那什么水货国师和蛇母这对冤家的能力,陈亦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他自己一身是挂,给别人稍稍开开挂,还是可以的……
“可您明明就是在教授许宣……”
许宣仍在一脸委屈。
“废话少说!”
陈亦崩起脸打断了他。
实际上七年相处,他虽然因为某种阴暗心理,对许宣一向横鼻子竖眉毛,少有好颜色,但还是免不了生了些感情,没表面上对他那么不在意。
“背上!开始练功!”
陈亦随手扔出一个黑呼呼的东西,砰的一下砸在地上,竟然在坚硬的山岩上轰出一个大坑。
许宣脸色一下就垮了。
这是一个黑呼呼的龟壳……
诸天普渡 第382章 下凡
遇上许宣时,虽然他的年纪不算大。
但时间真的太短。
除非像他自己一样,有着灰幕这样的挂。
否则,修行不是说绝对没有一丝半点的捷径可走,但绝非可以短时间一蹴而就的。
也许会存在这种法门,但有所得,必有所失,就算有那种东西,也绝对要付出极大代价,而且不会是什么正道。
陈亦自然不会这么坑人。
但是,让许宣短时间内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却不是不可能。
就是龟仙流……
也就是龙珠世界的“气”。
简单粗暴,只要血脉资质足够,战力就能蹭蹭狂飙。
资质决定效率,血脉决定上限。
这就是“气”。
所幸,许宣的资质确实很出色。
加上陈亦给他嗑了血菩提,又教授他少林功法打熬肉身气血,更是亲自用易筋经真气为他洗炼筋骨穴窍。
满级易筋经的两大特效,“易筋”和“浮屠”。
前者,顾名思义,易筋锻骨。
不仅是针对自己,洗炼自身筋骨,冲开周身穴窍,更可以对他人使用。
后者,所谓“浮屠”,一为“佛塔”,一作“佛图”。
在佛门之中,“佛塔”的出现,本是为供奉舍利之用,或方、或圆,是为高僧大德圆寂坐化之后的“方坟”、“圆冢”。
舍利子,向来是佛门高僧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象征。
佛塔也应是同舍利一般,坚不可摧。
易筋经中的“浮屠”,便是寓意将人身炼成浮屠佛塔一般,坚不可摧,并于其中蕴生佛门舍利。
只不过坚不可摧的浮屠之身在风云少林的历史之中,还有几位高僧练成。
但象征不朽的浮屠舍利子,却只有传说中的达摩祖师练成。
至于“佛图”,就是满级易筋经可以更进一步的玄奥显化。
确切地说,就是易经筋进阶先天功法的奥秘。
这点对于别人是最为宝贵,对陈亦来说,倒没有太大意义了,反倒没有“易筋”有用。
龙珠的“气”虽与武道真气本质上就不一样。
但一样有共通点,都需要强大的血气。
血气越强盛,无论是气还是真气,就越强大。
虽然许宣的人族血脉肯定限制了他的上限。
但在陈亦这种待遇之下,就算是旁边这条叫肚兜的胖狗,也能摇身变成高狗……
“师……大师,”
许宣苦着脸:“我都背龟壳背了七年了,还要背到什么时候啊?”
“我没让你吃喝拉撒睡都背着,你就偷笑吧。”
陈亦没好气地斜了他一眼。
这黑乎乎的龟壳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材质是天下少有的玄铁,上面还刻印着道家符文。
可以随注入的真气量增多而增重,最重可达十数吨。
可是他请顺宗找道家高人专门定制。
天下间有几人有这等待遇?你还敢嫌弃?
相比于以后为一条蛇接上狗尾巴,现在戴上龟壳,是你的幸运!
“许宣,那个和尚还有没有找过你?”
坐在一旁悠哉悠哉看着许宣不情不愿,呼哧呼哧地背起小山般重的龟壳,小脸憋得通红,陈亦忽然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