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杨再兴脸一红,“我还在府学读书,去年发解试我没有考过,便直接进了府学读书,听说贤弟是太学上舍生,真令人羡慕啊!”
“我只是发解试发挥得不错,考中解元,便直接进了太学读书,其实在去年我也是县学士子,还不如杨兄。”
杨再兴听说李延庆是解元,心中更加敬佩,他低低叹息一声,“是啊!考中了科举,命运一下子随之改变。”
两人边说边走,不多时便来到了抽签台前,这时,李延庆笑道:“杨兄,不如晚上和我们一起去喝酒,我的几个朋友都是武学士子,大家年纪都差不多,我们认识一下,交个朋友!”
杨再兴也是豪爽之人,便欣然笑道:“那好吧!晚上一起去喝酒。”
“你们两个,最后是你们抽签了。”抽签的考官见他们两人迟迟不过来,急得喊了起来。
====
【今天三章,求月票!】





寒门枭士 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马大赛(十三)
决战并不是最后一场比赛,而是决出前十名的比赛,明天的前三争霸赛才是整场弓马大赛的最后一战。
不过今天的比赛也异常重要,今天的成绩将带进明天,和明天的成绩加在一起作为最后的评判。
大理国和吐蕃国各出五名骑士参赛,加上辽国和西夏国的四十名骑射高手,一共有五十名外域箭武士,他们和四十名大宋箭武士打散,进行移动靶比赛。
这次决赛在辽国和西夏国的坚决反对下,比赛取消了弓重计分,这也是因为西夏和辽国的弓手大都是一石弓,而杀进决赛的宋军箭武士几乎都是两石弓,在弓上宋军就占了优势。
不过虽然取消了弓重计分,但又增加了三十分的计时分,所有参赛武士必须在三十记鼓声中射出三箭,以残余鼓声计分。
为了确保公平,决赛还取消了印象分,但保留了左右开弓十分,这样加上六十分的射靶分和三十分的计时分,总分依旧是一百分,如果同分还须加试。
箭靶比较特殊,是三只鸽子,这是辽国提出的方案,当箭手入场疾奔时,三名鸽奴依次将鸽子抛上天空,计分标准和固定靶一样,射中头部得二十分,脖子十五分,身体十分。
这就要求武士们在选箭时非常讲究,不能选箭头为倒三角形的狼牙箭,必须用细长尖锥形箭头的破甲箭,否则就算射中鸽子头部,也会因为箭头阻力大而射不进去,只有细细长长如针一样的箭头才是最理想的赛箭。
李延庆抽到第七十九号,排到后面去了,但一直向他挑衅的西夏武士撒金却是三号,第三个出场,随着赛旗举起,撒金已经策马在出发点上等候了,每个人只有三支箭,只有三次出箭的机会。
‘当!’一声钟响,撒金纵马奔出,记时鼓声随即响起,鼓声不快也不慢,如果马不停蹄,应该只耗费二十记鼓声便可完成比赛,这样可以拿到十分的记时分,这其实就是考验每个武士出箭的果断和骑射水平高低。
不过这样一来,想拿到九十几分几乎不可能了,发挥得十分完美也只能拿到八十分。
撒金是第一个非大宋的武士,当他冲入赛场,四周围观民众顿时嘘声四起,大宋民众恩怨分明,将无情地嘲弄送给敌国武士,百年恩怨岂是一场友谊比赛就可以消泯?
看台上的贵宾席内,焦彦坚脸一沉,对旁边的童贯道:“这未免太无礼了吧!”
童贯淡淡一笑,“如果我们去西夏比赛,估计待遇也差不多。”
后面大理国使者段兴业笑道:“如果是在西夏国比赛,恐怕不仅有嘘声,还会乱箭齐发,能活着离开就不错了。”
童贯仰头呵呵一笑,“段王爷真会开玩笑!”
焦彦坚回头狠狠瞪了段兴业一眼,便不吭声了,这时,第一只鸽子扑棱棱腾空而起,按照经验,鸽子一般在刚被抛上天空,翅膀还没有展开时是最好的机会,那时箭矢不受鸽子翅膀扇动的影响,鸽子本身也难以躲闪。
撒金也抓住这个机会一箭射出,这一箭又快又狠,正中鸽子头部,针箭直接刺穿了鸽子头部,鸽子哀鸣一声,从空中落下,这时,四周沉寂了,死一般的沉寂,没有喝彩也没有嘘声,数万人默默注视着这个西夏武士,很多人的眼睛射出了仇恨的目光。
撒金没有停留,他又连续两次出箭,第三箭换成左手执弓,成功射下了三只鸽子,每一只鸽子都精准地命中头部,用了二十二记鼓声奔完全程,评判结果,他竟然得了七十八分的高分。
这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恐怕能超过他的人太少了。
李延庆也暗暗点头,不愧是西夏第一箭手,确实很厉害,无论出箭精准还是出箭的时机都表现得无懈可击,比他的箭壶厉害多了。
李延庆是在下午三点钟左右上场,这时赛程已过大半,宋朝箭武士和西夏、辽国的抗衡几乎是势均力敌,七十分以上宋朝已有十人,而辽国和西夏加起来也是十人,大理和吐蕃皆没有一人上七十分,已全军覆灭,但最高分依旧是撒金的七十八分,花荣的马速慢了一步,只得了七十七分,屈居第二。
这时,在场数万观众的心都变得沉甸甸的,几乎所有人都向休息大棚处望去,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李延庆身上,这个时候就算李延庆夺走第一,即使他们赌钱输掉,他们也丝毫不在意了,在绝大部分人的心中,民族尊严要远远比钱更重要。
这时,看台上红旗挥起,有人喊道:“下一个,七十九号!”
李延庆翻身上马,从休息大棚里走出,温暖的阳光顿时洒满他全身,和阳光一起迎接他的,还有满场数万人欢呼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人们热烈地向他挥舞着手臂,满怀期待地望着李延庆,只希望他能创造奇迹,将西夏武士比下去。
李延庆挥了挥手,举起了铜弓,阳光照射铜弓上,闪烁熠熠金光,四周叫喊声和鼓掌声更加激烈了,观战的数万士兵激动得大喊大叫:“铜弓铁箭!”
看台上的评审官和诸多将领也一片哗然,周侗的铜弓铁箭居然出现在李延庆手中,高深眯起了眼睛,原来李延庆是周侗的高徒,真是意想不到啊!不知道他的身上还藏有什么秘密?
焦彦坚疑惑不解地问童贯道:“他的铜弓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童贯微微笑道:“他的铜弓可不是用铜铸出来那么简单,我也仿造过,拉弓几次就断裂了,他的铜弓应该不完全是铜,里面应该还别的什么东西,所以韧性很大,而且很难掌握,它的原主人就是大宋从前的第一骑射高手。”
“你是说周侗?”
童贯点点头,“这个李延庆应该就是周侗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呵呵!我倒很期待了。”
童贯随即令道:“敲钟吧!”
“当——”
钟声敲响了,李延庆策马奔出,战马和他心意相通,迈开四蹄,在鼓声中俨如一阵狂风般地向终点奔去。
‘咚!咚!咚!’
鼓声缓慢而有力的敲响,李延庆紧紧握着铜弓,昨晚的祭祀使他仿佛和铜弓有了某种默契,弓柄不再象从前那样冰冷,反而有丝丝暖意,或许这只是阳光带来的一丝错觉,但带给李延庆的却是一种更加强大的自信。
‘扑棱棱!’第一只鸽子飞起,李延庆却并不管它,他只管催马疾奔,但鸽子飞行的轨迹却铭刻在他心中。
‘崩!’弓弦声响起,一支破甲箭闪电般射向鸽子,转瞬即到,这一箭从左眼射入,右眼透出,鸽子从空中落地。
四周欢声雷动,但李延庆丝毫不关心结果,他的第二箭已射出,一只鸽子刚刚抛起,便被一箭射穿头部,钉在不远处的木桩上。
四周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紧张的等着他的最后一箭,这时,李延庆已经换成左手执弓,他心中却在默数鼓声,已经十七声了。
“咚!咚!咚——”
就在第二十声刚刚响起,他的战马一跃而起,在即将跃出终点线的一瞬,李延庆躺在马背上一箭射出,战马随即跃出了终线,箭在空中一闪而过,一箭射中了已飞到一百二十步外的鸽子头部,鸽子从空中落下。
这时,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人们激动得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二十声鼓声完成了赛程,这时,评审席一致给出了八十分的最高分。
童贯捋须呵呵大笑,焦彦坚却铁青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休息棚内,撒金狠狠一拳砸在木桩上,嘴里大声咒骂着什么。
连花荣也罕见地竖起了大拇指,他知道李延庆胜在哪里?就在李延庆根本不看目标,全身心地策马疾奔,尤其最后一箭,完全抛开了任何阻碍,这才节省下来最宝贵的两声鼓响,这已经接近了到了骑射的最高境界,用心来捕捉目标。
这时,一名手下快步奔来,在童贯耳边低语两句,童贯脸色一变,起身便快步离开了看台。
他从木楼梯走下看台,两名宣旨宦官已经笑眯眯在不远处等候他了。




寒门枭士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马大赛(十四)
翠微殿内,相国蔡京和尚书右丞兼国子监祭酒张邦昌正在劝说天子赵佶取消太学参加弓马大赛。
这次蔡京的消息晚了一步,他是在今天上朝时才知道一个太学生夺得了昨天弓马大赛复赛第一,这令蔡京又惊又怒,他当然很清楚童贯把太学拉进弓马大赛的目的,不就是想把手伸进太学吗?
太学是蔡京的绝对势力范围,他扩大太学,并说服天子将上舍中等生视为同进士出身,这样太学生出来就不仅是前往州学县学为教授,也可以出任主簿县丞之类的地方官,再一步步提拔起来,最终与进士出身的官员分庭抗礼。
正是蔡京打的如意算盘,才使得他不准任何人染指太学,不料童贯却说服天子,将太学拉进了弓马大赛。
蔡京既然无法阻止,他便用消极应对的办法,只派几个文弱士子象征性地参加比赛,上一届太学士子名落孙山,这一届本来也应该在第一轮被淘汰,但蔡京做梦也想不到,太学生竟然夺下了骑射复赛第一。
蔡京坐不住了,他必须果断阻止太学再参与下去,否则童贯就会找到伸手进太学的机会了。
“陛下,老臣已经阐述了太学不该参加弓马大赛的六项理由,太学乃清净求学之地,不应该受诸如弓马大赛之类活动的影响,老臣恳请陛下同意让太学退出比赛。”
“蔡相国此言诧异!”
后面传来了童贯的声音,童贯本身就是赵佶的心腹宦官,他有进殿不用禀报的特权。
童贯急如风火一般跑来,终于在关键时刻拦住了蔡京的恳请,他走上前向赵佶深施一礼,“请陛下原谅微臣的鲁莽!”
赵佶点了点头,“蔡相国认为太学生参加弓马大赛是不务正业,蔡相国,朕没有说错吧!”
蔡京连忙道:“正是如此!太学生的主业是接受圣人教诲,修身修德,学习治国之道,学习如果安抚黎民,业有所司,弓马骑射应该是军队的事情,如果这种事情也由太学生来做,那开武学做什么?要军队做什么?”
童贯笑道:“蔡相国恐怕不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吧?”
赵佶也有了兴趣,笑问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陛下,今天大宋、辽国、西夏、大理、吐蕃五国竞赛弓马,原本第一名是西夏第一箭手撒金,也就是西夏大将撒辰之子,他箭法高强,骑**悍,无人能敌,在场五万观战的将士和民众情绪低落,但正是一名太学生力挽狂澜,战胜了西夏箭手撒金,重新夺得第一,令数万军民扬眉吐气,相信今天晚上整个汴京的民众都会为之欢呼。”
赵佶也不由又惊又喜,连声道:“还有这种事情,居然是个太学生,真是出乎朕的意料,此人叫什么名字?”
“启禀陛下,此人叫做李延庆,相州人,去年相州发解试第一名,得到微臣的推荐,目前在太学上舍读书。”
“李延庆?”赵佶似乎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在哪里听说过,但他一时也想不起来。
童贯又对蔡京道:“保家卫国,维护大宋的荣耀,不仅是士兵的事情,也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份内之事,堂堂的太学生又岂能置身事外。”
蔡京刚要反驳,童贯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道:“如果没有能力,那太学可以不参加弓马大赛,但太学明明有这个能力,为何就不想为国效力,为维护大宋的荣耀而尽一份微薄之力呢?”
童贯的最后两句话说得大义凛然,令蔡京无言以对,这时赵佶打了个圆场道:“明天弓马大赛就要结束了,反正下一次还有三年时间,蔡卿就不用着急了,以后我们再从容商议此事,先让这次弓马大赛圆满结束再说吧!”
蔡京无奈,只得躬身行礼,“微臣遵旨!”
“蔡卿和张右丞先去吧!朕还要和童太尉商议一些别的事情。”
“微臣告退!”
蔡京和张邦昌退下去了,赵佶负手走了几步,这才对童贯道:“关于杨戬之死的详细报告已经出来了,正如爱卿所言,确实很难判断他的真正死因,究竟是被人暗算,还是死在梁山乱匪手中?王御史无法下结论,但厢都指挥使王荐防护不力,导致杨戬的护卫出现防御漏洞,他有直接责任,朕已经将王荐革职问罪,另外,朕准备明年开春后剿灭梁山乱匪,不知道爱卿觉得让谁去比较合适?”
童贯没想到天子居然询问自己,难道他是想让自己领兵去剿灭梁山吗?
他便小心翼翼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赵佶摇了摇头,“朕不是让你去,你要全力应对方腊,朕是让你推荐一个得力之人。”
童贯大喜,这种机会一般是推荐一个自己的心腹,或者是推荐一个自己憎恨之人,他沉思片刻,决定采用后者,便道:“殿前指挥副使高俅虽然位居军队高职,但缺乏实际战功,在军中权威不彰,梁山乱匪乃乌合之众,不过数千人,可让高指挥使率三万禁军前去扫荡,微臣相信他不会让陛下失望。”
童贯的推荐正合赵佶之心,高俅也是他的心腹,这种立功的机会当然要留给自己的心腹。”
“爱卿所言正合朕意,高俅确实很适合,朕就让高俅先准备吧!”
“陛下英明!”
这时,赵佶又笑道:“朕的几个帝姬、王子都想去看弓马大赛,你明天准备一下,朕明天也会出席最后一场争霸赛!”
.......
蔡京满心沮丧地从延福宫出来,张邦昌在他身旁小声道:“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个李延庆从太学革除,他的所作所为就和太学无关了。”
蔡京恨恨瞪了他一眼,“我看你是糊涂了,若可以开除我早就开除了,还用得着你说?现在整个京城都知道他是太学生,你把他开除了,你怎么向天子交代?只怕童贯抓住你这个把柄,将你弹劾一状,说你公权私用,你这个尚书右丞还要不要当了?”
蔡京经验老道,张邦昌是他的心腹,手握吏户礼三部重权,童贯实在要插手太学,他还可以从容应对,可如果被童贯抓住机会弹劾了张邦昌,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孰重孰轻,蔡京可拎得清清楚楚。
张邦昌不敢吭声了,蔡京沉吟片刻道:“我明明交代是安排弓步太学生参加弓马大赛,怎么会出现骑射太学生参加弓马大赛?说明童贯在太学也安排了人,你去查一查这是谁安排的?”
张邦昌苦笑一声说:“其实不用查,弓马大赛由学录孙厉负责安排,他是童贯同乡,应该是被童贯收买了。”
“该死的混蛋!”
蔡京骂了一声,又对张邦昌道:“看来国子监兼管太学很不得力,必须要任命一个太学学正,你留心一下,看看谁比较合适,尽管安排下来。”
“下官明白了。”
张邦昌答应一声便告辞匆匆去了,蔡京这才对旁边喝道:“你躲什么躲?我早看见你了。”
从大柱背后转出一个年轻侍卫,正是蔡京的四孙蔡征,蔡征只有二十岁,刚进宫当侍卫两年,他战战兢兢上前跪下道:“孙儿参见祖父!”
蔡京见他换了便装,似乎是准备出去,便问道:“你这是去哪里?”
蔡征吞吞吐吐道:“孙儿想出去找朋友喝酒!”
蔡京见他目光闪烁,显然没有说实话,蔡京今天心情本身就不高兴,现在连孙子都要欺骗他,蔡京顿时大怒道:“畜生,你连我都敢欺骗?”
蔡征见祖父大发雷霆,吓得他慌忙跪下,连连磕头,“祖父息怒!息怒!”
“你到底想去干什么?说!”
蔡征再不敢隐瞒,只得低声道:“向琮发出了英雄令,要大家晚上去矾楼聚会,似乎有什么要紧之事,孙儿想去看看。”
所谓英雄令就是京城一帮衙内党召集同伙的通令,表示有重要事情,蔡征本来没有加入衙内党,但蔡京却鼓励他加入,和权贵子弟们搞好关系。
“发生了什么事?”蔡京随口问道。
“孙儿也不太清楚,听说是一个太学生坏了向家的生意,向琮想教训此人。”
蔡京心中一跳,‘太学生’三个字此时对他而言实在太敏感了,他连忙追问道:“太学生叫什么名字?”
“好像姓李,参加弓马大赛的,孙儿一下想不起名字。”
“是李延庆吗?”
“对的,就是这个名字,李延庆。”
蔡京心念一转,立刻明白了,一定是李延庆异军突起影响了向家关扑店的生意,他暗暗庆幸,“真是天助我也!”
蔡京立刻将蔡征拉到一边,低声对他嘱咐了几句。
蔡征连连点头,“孙儿明白了!”
=====
【第三更求月票、推荐票!】




寒门枭士 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马大赛(十五)
夜晚的矾楼格外热闹,宾客盈门,几乎所有的单间雅室都爆满,连楼边大堂上也坐满了客人,中心的花园内,一百名名美貌女妓正轻挥小罗扇,在花园内或娇态慵懒坐卧青石,或凌波微步,姿态妙曼,令人怦然动心。
高高的木台上,丝竹声悦耳,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如珍珠般地倾跳向矾楼的三层大堂。
在秋楼二层的一间雅室内,李延庆和伙伴正欢聚一堂,饮酒庆祝今天李延庆夺取决赛第一,除了岳飞、王贵四人外,今天还多了一个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太原府的杨再兴,杨再兴今天也发挥出色,以七十三分的成绩夺得第十四名,不过这是汉胡混赛的第十四名,如果单列宋朝武士,他排在第八名,按照规则,单列前十名将参加明天的争霸赛,杨再兴明天也有机会。
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在宋朝时便已传遍天下,听说杨再兴是名将杨业的后人,众人对他格外尊敬,皆七嘴八舌问他先祖的事迹。
杨再兴苦笑道:“其实也没有大家传说的那样神乎其神,不过杨家子弟世世代代都牢记先祖遗训,保家卫国,抗击鞑虏,所有男子六岁就开始学武,七岁读书,文武兼修,我父亲也希望我读太学,但我却一心想从军,这次回太原我希望能加入种家军,父亲再反对我也不管了。”
说到这里,杨再兴望向李延庆,眼中充满期待,李延庆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没有问题,我会写一封信给种帅,他还欠我一个人情,相信杨兄会得到种帅的器重。”
杨再兴大喜,连忙起身施礼,“多谢延庆为我出头!”
李延庆举杯淡淡一笑道:“这其实是你自己争取的,没有你自己在弓马大赛上的出色表现,我写一百封信也没有用。”
“这里的酒不错!”
王贵品了品葡萄酒,将酒一饮而尽,他有点快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在今天的比赛中他再一次超水平发挥,名列第三十七名,杀进了步弓四十名内,简直令他心花怒放。
汤怀连忙用胳膊碰了他一下,给他使个眼色,王贵这才注意一脸阴郁的牛皋,牛皋却没有王贵的运气,在进前四十名的比赛中被淘汰了,他连前一百名都有进去,排在一百五十名之后。
王贵坐在牛皋身边,揽着他肩膀笑道:“老牛别沮丧了,咱们步弓本来就是陪衬,连下注的机会都没有,不像老李那样风光,要不我叫个美娇娘来唱歌解解闷如何?”
牛皋轻轻推开他,“俺想得开的,只是你小子喝了酒浑身就发臭,你自己不知道吗?”
“老李,老牛说我喝酒就浑身发臭,你觉得呢?”
李延庆低下头闻了闻,连忙扇扇鼻子道:“一股臭肉的味道,你小子怎么回事?”
“不会吧!”王贵有点惊恐,连忙对汤怀道:“你闻闻看!”
汤怀做出个恶心想吐的样子,“别让我闻,我要吐了!”
“五哥!”
王贵连忙连忙起身跑到岳飞面前,“我身上有味道吗?”
岳飞闻了闻,“没味道呀!不就有点酒味吗?很正常啊!”
王贵忽然醒悟,回头望去,只见李延庆几人低着头嗤嗤发笑,他心中大恨,冲上去掐住牛皋的脖子发狠道:“从你开始的,我要一个个掐死你们。”
这时,从外面快步走进一人,急声问道:“李少君可在?”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回头望去,只见是一名穿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李延庆认出了他,是矾楼的大掌柜,姓魏,最初给宝妍斋宣传时,他特地来过新桥的店里。
“魏掌柜,有什么事吗?”李延庆走出来问道。
“李少君带着朋友快走吧!今天的酒钱我就不收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王贵大怒,上前一把揪住他衣襟道:“浑蛋!有这样赶客人的吗?”
1...9394959697...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