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李大器想了想,便回头取来一百两黄金,轻轻推到蒋大道面前,“宅子就由县里出面修,但是费用还是我来负担!”
蒋大道眼睛笑眯了起来,虎子无犬父,李延庆的父亲怎么就这样聪明呢!一百两黄金就这么名正言顺地落进了自己的口袋。
“再其次就是编县志的问题,延庆必须放在名人堂前列,我希望县志和乡志能统一,回头编好后让李员外过目。”
寒门枭士 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庄
经过三天的航行,搭载着李师师的客船终于缓缓靠岸了。
李师师站在船头打量着四周的风景,她知道她们是沿着蔡水南下,昨天进入陈州境内,这一带是平原地区,到处是大片的农田和树林,一座座小村庄掩映在朦胧的晨雾之中。
此时是二月中旬,梅花和早樱已经盛开,到处是一片片姹紫嫣红,田野里一片摇曳的野花格外艳丽多姿。
“这里是哪里?”在京城生活已久,李师师骤然看见这份秀美的田园风光,她心中也格外欢喜。
喜鹊在船舱里收拾着物品笑道:“这里属于项城县的蔡口镇,不过我们这里距离市镇还有五里,我们老爷在这里买了一座百花山庄,占地三千亩呢!”
‘百花山庄!’
李师师倒有几分兴趣,又笑问道:“我们要在这里呆多久?”
“一个月左右吧!”
喜鹊笑道:“等京城的风头平息了,然后我们去苏州或者杭州,我们在那边有宅子,小官人说,姑娘喜欢江南。”
李师师听爱郎还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心中着实欢喜,她又问道:“那延庆呢,他在哪里?”
“他会来的,过几天就来。”
“喜鹊,百花山庄在哪里?”侍女飞雾东张西望问道。
喜鹊脸一沉,用老气横秋的语气教训她道:“要叫喜鹊阿姊!”
梦月和飞雾是一对姐妹,两人只相差一岁,而妹妹飞雾和喜鹊同岁,不巧比喜鹊小了一个月,喜鹊立刻抓住这一点,让她叫自己阿姊。
李师师笑道:“飞雾,要懂礼貌!”
飞雾小声嘟囔一句,“比我矮比我小,哪里像阿姊了?”
她只得很不情愿地又问道:“喜鹊阿姊,百花山庄在哪里?”
“这还差不多,就在前面不远,跟我来吧!”
喜鹊带她们上了岸,对船老大挥手道:“民叔,辛苦你了。”
“喜鹊姑娘不必客气,能为小员外效力,是我的荣幸。”
客船是李延庆临时租的,但两名船夫却是宝妍斋船队的船老大,只有自己人李延庆才信得过。
四人沿着一条小路向百步外的一大片树林走去,喜鹊向树林内一指,“那片树林背后就是山庄!”
“喜鹊,这里安全吗?”李师师有点担心地问道。
“姑娘放心吧!这里民风很淳朴,也没有盗贼,晚上很多人家睡觉都不关门的,我去年秋天在这里住了一个月,研制茉莉胭脂,刚开始还感到新鲜,后来就很无聊了,不过你们运气很好,正好遇到百花盛开的季节。”
“喜鹊妹妹,要教我们做胭脂哦!”
梦月笑着提醒喜鹊,她话不多,比较沉默,妹妹飞雾却正好相反,一天到晚叽叽喳喳没完。
“放心吧!梦月姐,我教你们做最好的胭脂,还有香水。”
正说着,树林小路上迎面走出十几人,其中有七八个妇人,都是山庄里的花农,喜鹊高兴地向为首的妇人挥手,“顾大婶,是我,喜鹊!”
为首妇人正是李延庆从小的邻居顾大婶,她现在是几座百花山庄的大管事,丈夫却在鄂州庄园种花,那边有他们家自己的土地。
“原来是喜鹊姑娘!”
顾大婶脸上笑开了花,喜鹊可是她看中的儿媳妇。
她搂抱喜鹊一下,又打量一下李师师,虽然李师师化了妆,天姿国色被掩盖住了,不过看起来依旧很秀丽,尤其她那种清丽脱俗的气质简直是人间罕见,在一群乡农眼里,她就如仙女一般。
“喜鹊,她是谁啊!”
喜鹊在顾婶耳边低声道:“她是小官人的那位....来山庄看花的。”
顾大婶恍然大悟,原来是小东主的浑家,她连忙上前行礼,“原来是少夫人,我是这里的管事顾二娘,请少夫人多多关照。”
李师师俏脸一红,心中却涌起一丝甜意,她也盈盈施个万福,“以后要麻烦顾二娘了!”
“不麻烦!不麻烦!快请进山庄。”
众人在前面带路,穿过树林,一座气势恢宏的山庄顿时出现在她们眼前,这是李大器前年买下百花山庄,以种植红蓝花为主,同时也种了上百种各种花卉,此时大部分花朵已经含苞欲放,但还是有一片片绚丽的花盛开了,俨如进入了一片花的海洋。
李师师和两个侍女都忍不住一阵惊叹,她们虽然也有后花园,但怎么也无法和这里的花海相比,李师师和两个侍女心都陶醉了。
喜鹊也是第一次在春天时来到这里,她也跟着惊叹万分,立刻又从重新喜欢上了这里。
顾大娘笑道:“先住下,然后再慢慢赏花!”
她们顺着一条小溪向北走,前面便出现了一座占地两三亩的小宅,四周有围墙,这也是李延庆把李师师安顿在这座百花山庄的缘故,山庄前主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度假别宅,曲廊环绕,溪水潺潺,七八间屋舍也修建得格外精雅。
“少夫人就住这里吧!这里什么都有,里面是主人房,我和两个大娘住在外屋,其他人住在东面的平房内,这里很安全,少夫人尽管放心。”
李师师笑道:“顾婶,我暂时还不是少夫人,我姓郭,名叫思思,思念家乡的思,以后顾婶就叫我思思好了。”
“好吧!思思姑娘请安住,我再去拿一些新的东西来。”
顾大婶走了,喜鹊连忙追上她,给她交代了几句,顾大婶笑道:“放心吧!小东主交代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妥。”
“那就烦劳顾婶了!”
“你这个小娘子!”
顾大婶怜爱地在她小脸上捏了一把,笑呵呵走了。
飞雾歪着头问道:“喜鹊...那个阿姊,小东主交代了什么?”
“什么叫喜鹊...那个阿姊?”喜鹊板着脸道。
她又对李师师笑道:“我让顾婶去附近村里雇几个粗使丫鬟和厨娘来,再去镇上买点好布料,咱们可以做衣服了,这是小官人吩咐的,至少要让姑娘住着舒适。”
李师师点点头,想不到爱郎还这么细心,这时,飞雾又忍不住问道:“喜鹊阿姊,镇上在哪里?热闹吗?”
“这还差不多!蔡口镇向北走五里就到了,咱们可以骑毛驴去,那里很热闹,什么都有,就和我们鹿山镇一样,对了,我可以买点纸笔,教你们两个读书认字。”喜鹊好为人师的习惯总是改不了。
“这里还有书?”李师师笑问道。
“有不少呢!还有小官人写的书。”喜鹊笑嘻嘻补充道:“我去年带来的。”
李师师顿时想起李郎送给自己的书,她才看了几本,可惜忘在京城了,幸亏这里也有,自己没事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了。
“走吧!我们去看看屋子。”李师师转身向房舍里走去,三人连忙跟上,四人走进一扇月门,一座两层的红房小楼便出现在她们眼前。
........
随着进士们在吏部注册完毕,接下来的十天等待是每个进士最难熬的时刻,十天并不是一个期限,而是一个经验数值。
一般而言,进士在吏部注册后,会有审官院对每个进士进行严格的审查,然后提交吏部授官,吏部往往会在十天内完成通知当事者。
但也有不少进士在十天内没有任何消息,一直拖延数月甚至几年都有,也有进士在等待数月后,最后拿到一份前往州学任教的派遣书,令人绝望。
李延庆也在耐心地等到通知书的到来,这些天他一直住在冰柜街的府宅内,这天上午,李延庆正在房内看书,管家在院子里道:“小员外,有客人找!”
李府的管家姓余,汴京本地人,曾在一个官员家中做管家,官员告老还乡,他没有跟去,在熟人的介绍下,又当上了李府的管家,余管家今年只有五十岁,非常精明能干,将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延庆从书房走出来,笑问道:“是谁找我?”
“是周官人!”
原来是周春,李延庆快步走出内院,只见周春正坐在客堂上喝茶,李延庆走进去笑道:“是哪阵香风把高家贵婿吹来了?”
寒门枭士 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
周春确实和当初大不一样了,穿一件质地考究的深衣,头戴纱帽,中间镶嵌一块上好的羊脂玉,腰束一条金丝锦带,腰间挂着玉佩,面颊也养得白胖起来,看起来颇有几分官员的派头。
周春脸一红,略有点尴尬道:“你自己不愿意就别再嘲笑我了。”
“我可没有嘲笑你,只是和你开个玩笑。”
李延庆在他对面坐下,笑眯眯问道:“是不是有消息了?”
周春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点点头说:“今天上午得到吏部通知,我被授予汤阴县县尉!”
李延庆有点惊讶,他只是提个建议,居然成真了,高家还真的有人脉。
“那就恭喜兄长了!”
“哪里!哪里!以后还要请贤弟多多关照。”
“应该是我请你关照。”
李延庆笑道:“你是我家乡父母官,以后很多事情都要请你帮忙,你可不准推却。”
“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会尽力帮忙。”
这时,一名丫鬟给他们上了茶,李延庆喝了口茶问道:“贤弟什么时候去报到?”
“吏部要求我一个月后去汤阴县就任,我打算先去吏部报到,然后回家办一下婚事,成婚后就立刻去汤阴县。”
“婚事在老家办?”
周春摇摇头,“就在京城办,我要把父母接到汴京来,祖父可能来不了。”
这时,周春想起一事,又笑道:“还有一件事可能会吓你一跳,我刚刚得到消息,我祖父可能要去鹿山学堂任教了。”
李延庆真的吓了一跳,“你祖父去鹿山学堂.......”
“我也没有想到,听说鹿山学堂的教谕是祖父从前的学生,他请了几次祖父,祖父才终于答应了。”
鹿山学堂的教谕是姚万年,原来他是周春祖父的学生,出人意料啊!
“那以后就要烦请周县尉多多关照鹿山学堂了。”
“应该的!应该的!”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这时,管家在堂下道:“启禀小员外,郑小官人来了。”
是郑胖子来了,周春立刻起身道:“我不见他,先告辞了,下次再请贤弟喝酒!”
李延庆知道是周春抢了郑胖子的汤阴县尉的缘故,两人见了面是比较尴尬,他连忙让管家带周春从侧门离去,管家会意,向前摆出一个请的姿势,便带着周春匆匆离去了。
李延庆快步来到前堂,只见郑荣泰正东张西望打量着房子。
“你好像不是第一次来吧!”李延庆笑道。
“本官正在视察民情!”郑荣泰一本正经地晃头道。
李延庆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敢再说一遍,看我乱棍将你打出去。”
“大胆刁民,竟敢见本官不拜?”
李延庆伸出去拿棍子,吓得郑荣泰连忙摆手,“开个玩笑,开个玩笑,老李千万不要当真!”
“看样子,郑兄是得了一个好差事!”
“好差事谈不上,不过倒可以混混日子。”
郑荣泰摸摸肚子,“正好中午了,不如我们去喝一杯如何?”
“好!就去街头的同德酒楼喝一杯。”
两人步行来到街头的同德酒楼,这家酒楼规模只能算中等,酒一般,菜还不错,李延庆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吃饭。
中午吃饭人不多,整个酒楼里显得冷冷清清,只有一楼有几个客人在喝酒,大门外也没有了迎客的酒保。
李延庆带着郑荣泰走进酒楼,正在拖地的酒保连忙扔下拖布迎上来,“原来是探花郎,中午来喝酒啊!”
“带朋友来喝一杯,二楼可以上去吗?”
“可以!可以!二位楼上请。”
两人上了二楼,在靠窗处拣了一个位子坐下,李延庆点了一壶酒和几个小菜。
“说说吧!得了什么美差?”李延庆笑问道。
郑荣泰压低声音道:“出任从八品通直郎,具体在工部掌铁案。”
铁案原本是三司下面盐铁副使管辖的八案之一,掌管天下冶铁和生铁供应,权力极大,元丰改制后,撤三司,将三司职权重新还给户部和工部,生铁也就归口工部管理,但工部只颁布生铁的各种规则制度,具体政策执行者是少府寺。
由于铁案可以直接批条子给商人去矿山购置生铁,油水极大,李延庆暗暗惊讶,这小子居然得了这么一个肥差?
一般进士都是九品官开始做起,只有前三名才能授正八品官,前二十名可授从八品,郑胖子显然是因为太子的缘故,破格授官了,而且还是授实职官。
郑荣泰叹了口气,“其实我家里还是希望我能在相州为官,一直看好汤阴县尉,只是太子殿下不太愿意,他更希望我能留朝廷,结果汤阴县尉被人抢走了,令人遗憾啊!”
“遗憾个屁!”
李延庆骂道:“你现在是从八品,进士出身也不过如此,你还居然怀念县尉,我看你的脑袋被门夹扁了。”
“我不喜欢在朝廷里做事情,我更喜欢威风八面地带着随从去乡下巡视,看见哪个老农不顺眼就抽一顿鞭子,管什么铁案,我什么都不懂,只能去坐冷板凳。”
“你知足吧!”
这时,酒保给他们上了酒菜,李延庆给郑荣泰倒了一杯酒,笑道:“别再说官职之事了,我还没消息呢!听着难受,聊聊汴京的消息,最近有什么花边消息。”
“能有什么花边消息,无非就是捉婚呗!”
郑荣泰停了一下,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压低声音道:“知道吗?李师师出事了。”
李延庆一脸惊讶,“她出了什么事?”
“这个是绝密消息,你可千万别出去传,要被抓的。”
“我不传,你说就是了。”
郑荣泰向两边看看,确定二楼无人,才用更低的声音道:“她被几个盗匪劫走了,已经快十天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盗贼也抓不到。”
“那府中人呢?没人看见盗贼吗?”
“听说她的两个贴身侍女也一并被劫走,其余九人全部被杀,没有一个活口,上面不准立案,只能秘密调查,但根本查不到任何线索。”
这个消息和李延庆五天前得到的消息一样,没有任何进展,不过李延庆也不得不佩服梁师成手段狠毒,只要有一个不死,恐怕现在死的就是他李延庆了。
在这件事上,他犯下了不少错误,盲目、冲动,也是他运气好,遇到了梁师成的私心,才得以暂时脱身,只是他又会在好几年中被梁师成所控制。
“老李,你说既然李师师是天子的女人,他为什么不派军队来保护?最后白白送给了盗贼,太可惜了!”
“派兵来保护不就承认民间的传言了吗?天子严禁大臣养别宅妇,他自己却干这种事,天下人都知道了,他的颜面往哪里搁?”
“我就不在意这种事!”
郑荣泰又低低叹口气,“说实话,我还没见过李师师什么样子,真是遗憾啊!”
两人又聊了片刻,李延庆结了帐,郑荣泰便告辞而去,李延庆慢慢向府宅走去,这时,后面忽然传来马蹄声,李延庆回头,只见几名年轻的官员背着红布公文袋,正骑马从自己身边飞驰而过。
李延庆心中一动,连忙追了上去,果然,这群官员在自己的府门前停下了,正和管家说着什么?
“喂——这边!”李延庆挥手大喊。
管家看见了他,连忙指着李延庆对几名官员道:“我家小员外在那里!”
几名官员立刻上前问李延庆道:“可是探花李延庆?”
“我正是!”
“我们是吏部从事,奉命向你宣官!”
李延庆大喜,他的官职终于来了,令他又期待又紧张,他连忙问道:“需要什么仪式吗?”
“不需要,这不是圣旨,你只要听宣就行。”
李延庆连忙指着府门道:“这里不方便,请到府中宣官。”
三名官员跟他进了府,为首官员打开文书高声宣读,“殿试甲榜第三名李延庆,经审官院核定,其身世清白,德行上佳,符合授官条件,特提请吏部授官,按照朝廷例制,可授正八品官职,特授给事郎之职,派遣为保静军节度支使,听宣后请三日内前往吏部就职,宣和元年二月十八日。”
节度支使也就是节度使助理,在军中属于中级文官,和节度掌书记并称为节度使的左膀右臂,据李延庆所知,保静军节度使正是种师道。
李延庆连忙给管家使个眼色,管家早已准备好了三十两银子,递给三名官员作为茶水钱。
三名官员眉开眼笑收下,为首官员笑道:“今天上午给第一批十名进士授官,连状元郎都还没有着落,要恭喜李探花了。”
“三位辛苦了!”
三人告辞而去,李延庆长长松了口气,他知道梁师成发挥作用了。
寒门枭士 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别重逢
在皇城内的中书省内,相国蔡京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子前,逐一审查吏部送来的进士授官清册,一般进士大都授八品官和九品官,官职卑小,按照一般权限设定,用不着相国批准,吏部草拟方案,尚书右丞批准后就可以颁布实施。
不过这次授官比较特殊,蔡京亲自打了招呼,事后要给他审查,审查不是审核,审核是需要他核准后才能实施,而审查只是事后的审视,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摸摸每个进士背后的人脉。
清册上的第一人便是郑荣泰,此时是太子的小舅子,蔡京心知肚明,便不再多问,连续看了几个,他忽然眉头一皱,“这个周春是什么背景?”
张邦昌站在一旁,躬身笑道:“相公有所不知,此人是二甲第二十名,大将军高深捉的女婿,童太尉特地打了招呼。”
“原来是高家的女婿!”
蔡京点点头,高家虽然实权已经没有了,但他们家在朝廷人脉很深,估计各个环节都打点好了,而且在禁军中也颇有影响,连童贯都要给他一个面子。
“这个林昭呢?好像前二十名没有他,他是什么背景,怎么得了江宁县丞之职?”
蔡京极为精明,江宁县丞可是从八品官,看得出这又是个破格提升的进士。
“此人是皇后娘娘侄女的夫婿,长得一表人才,宫里专门递了条子出来,所以吏部只得稍微松了一松。”
既然是皇后的侄女婿,天子也必然默许了,蔡京又继续看下去,下面他却愣住了,李延庆出任保静军节度支使,虽然这个职务也是正八品,倒也中规中矩,但李延庆得到的却是军中的实权官,而且还是西北诸军中最精锐之一的保静军。
蔡京着实不高兴,冷冷道:“之前我不是说了吗?此人让他去州学任助教,又是谁把他放回军队?”
蔡京一直对李延庆不满,不仅是他和童贯的明争暗斗,而且在朱勔一事上,李延庆让他险些栽了个跟斗,另外在弓马大赛上也让他在天子面前丢了面子,这些着实令蔡京记恨于心,虽然在殿试时,蔡京发现李延庆已和童贯异路,他心中曾经升起一丝笼络之意,但这只是一个念头而已,还不足以将蔡京心中的恨意平息。
蔡京既不容许李延庆进入朝廷任职,成为童贯的棋子,但也不想让李延庆本人的心愿达成,所以他特地给吏部打过招呼,安排李延庆到州学任教,只是最后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蔡京重重一拍桌子,对张邦昌十分不满道:“你给我一个解释!”
张邦昌满头大汗,连忙低声道:“请相公息怒,这件事确实有原因。”
“什么原因?”
“昨天梁太傅来吏部了,这是他在吏部亲自挑选的官职。”
“什么?”
这个消息令蔡京着实吃了一惊,梁师成亲自来吏部挑官,他就不怕背上干政的嫌疑?
梁师成干政虽然也是常事,但一般都是用含蓄的方法来暗示,大家心领神会,至少面子上也不尴尬,可这一次居然光着膀子跑来吏部了。
难道他将李延庆捉婿了?想想也不可能,一个宦官,哪来什么女儿招女婿,难道是李延庆转而投靠了梁师成?
蔡京更觉得有点糊涂了,李延庆可是跟随嘉王去苏州干掉了朱勔,是太子的对头,梁师成怎么会帮助他?
蔡京毕竟有数十年的官场经验,他虽然一时惊愕,但还是立刻反应过来,这恐怕不是梁师成的本意,若是梁师成的本意,他不会这样明目张胆干政,这极可能是天子的吩咐。
蔡京越想越有可能,梁师成怎么可能帮助李延庆?
就算李延庆转而投靠他,也不至于让梁师成亲自出动,这只能是天子的吩咐,才会让梁师成如此卖力。
想到这,蔡京缓和一下口气对张邦昌道:“你也做官二十年了,应该明白这件事怎么处理,而不应该由我来问你,你说呢?”
张邦昌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道:“下官是考虑不周,相公教训得对,下次一定会及时向相公汇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