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套铠甲不但胸前有两个大圆护,后背都还有两个。
另外在肩膀部位,还各有两个制成麒麟头式样的吞肩。腰带也是制作精美样式好看的狮蛮带。
护胫护臂护腕铁手套铁靴铁裙织金披风样样俱全,做工精美,材料结实,整套铠甲下来足有三十多斤重,这还是皇帝知道李逍的斤两,特意挑了套比较轻的给他。
据说这样的一副铠甲,那起码能值几百亩地。尤其还是皇帝所赐,就更加珍贵了。
配上皇帝御赐的战马、马槊、金锏、骑弓、横刀、皮盾,倒是像模像样。
不过李逍始终认为自己用不上这套铠甲,他虽说现在是朝鲜军区司令,可那边现在也设了个朝鲜战区,战区司令是程咬金,还有三个副司令,程名振、苏定方和薛仁贵。
这几位战区司令统领着二十万野战军,人家才是真正的带兵之将。
自己这个军区司令,其实现在只能管两个州的民兵武装,甚至那边估计还没有民兵。
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要打仗也是野战军先上,哪轮的到他。
再说了,铠甲再好也没多大用处,李逍怎么说也是经略使,不用直接上前线,真要剿个匪什么的,那也是站在中军旗下的,不用亲自冲锋陷阵,他有自己的亲兵卫队,真的让人能够拿箭射到他身上来,那再好的明光甲,再好的山文防箭功能,再好的防砍的锁子甲,其实也没什么用的。
婉娘摸了摸肚子。
“再有一个月孩子就要出世了,你替他取好名字没?”
给孩子取名字这事已经考虑了好久了,但李逍一直没有想到个合适的。
“如果是男孩,那就叫庆云。楚辞中有‘枉车登兮庆云’的句子,庆云意为百福具臻、功成名就,简单却又霸气。”
都说给孩子取名男楚辞女诗经,李逍便也就随个大流,从楚辞中挑了一句。
“若是女孩的话,就叫蒹葭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虽为芦草,但却坚强,我希望我的女儿将来不但能嫁个如意郎君,也能够独立坚强。”
“庆云、蒹葭。”婉娘喃喃念着这两个名字,觉得确实挺好的。
李逍要去百济,李家庄子很多人都愿意去。不过李逍并没有答应,这一次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庄民们也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最后架不住大家的热情,李逍只好答应从那些年轻的未婚小伙子里选了十来个,这些都是家中儿子多,且身强体壮,还多半会些拳脚功夫,简单枪棒箭术的。
最后精选了十八个十六到二十岁左右的少年,李逍给他们每家十贯钱的安家费,毕竟此去遥远,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安全。十六七岁的少年,也正是家里的劳动力,总不能让人家白跟着他。
他还答应,以后每月给两贯钱月钱,并包这些少年们的衣食。
“到了那边,若是有合适的百济女子,我给他们找一个做婆娘。”李逍笑着跟少年们的父亲道。
“哎呦,百济婆娘有甚么好的。”有人笑道。
“有就不错咧,娶个百济的婆娘又不要你家的彩礼,多省钱省事咧。”
“哈哈哈。”
大彪本来也是想去的,但现在他也管着一大摊子事情。李家的饭店如今已经在蓝溪、蓝田和长安开了七八家分店,凭着炒菜已经在京畿一带打响了名气,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他这个大掌柜忙的很。
“你就留下来,看好饭馆这块,另外我们的碾磨坊、挂面坊也还要你多看顾。有空的时候,多回庄子里来照看下。”
大彪拍着胸脯,拍的砰砰响,“三郎你说这话太见外,当初若不是你带我们这些兄弟从江南来,我们都早没了。如今我的这一切都是你给的,我岂会不知感恩。”
“既然是兄弟,就别说那话,咱们有今天,也都是我们一起努力的。”
杨老夫子也要留下来管理书院,当初从江南跟李逍来的那十几个人里,最后就只带了张葱和刘蒜这两个少年。
两人跟在李逍身边久了,做事细心,李逍也用的顺手。
十八个佃户少年,便分做两队划在他们手下。
这二十人就算是李逍的亲随。
此外,便就是赵持满招募的那一团二百人雇佣兵了。
这二百余人的队伍,都算是李逍的部曲,部曲就是他的私人武装,也是他的亲兵卫队。
杨老夫子、赵大夫还有钱管家三个老头一人拄着根拐棍站在那里依依不舍。
“三郎,盼你一路保重,早日凯旋!”





逍遥小地主 第340章 嗷嗷叫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妻子妹妹,父老乡亲们,李逍骑着马,带着自己的队伍出发了。
一步三回头,眼里尽是不舍。
倒是那些年轻的少年们,他们倒更像是刚丰满了羽翼的雏鸟,早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离开这个小山村了。
他们的脸上没多少离别愁伤,倒更多的是兴奋。
对他们来说,这个小山村呆了十几年,早有些呆腻了,他们也不喜欢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苦日子并不值得期待。他们更想出去闯一闯,去见识外面的大世界。
跟着李三郎,去到那海之东,做他的部曲,或许有机会建功立业呢。
看着他们的样子,李逍想到了曾经的自己。记得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是自己外出求学。那时的他也是这个年纪,十七岁的年纪,去到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踏出那百里方圆。
那时的自己,似乎也是更多的怀有激动和期待之心吧。
只有在外漂泊久了,才会慢慢的开始怀念家乡,满是乡愁。
每个少年,今天都穿上了一套崭新的衣服,对不少少年来说,这辈子都还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这新衣新鞋,都是李逍发给他们的,每人两整套新衣。
衣服全染成了蓝色,虽是麻布制成,可却很精神。配上一顶大沿的范阳笠,背上一个蓝布的背包,肩扛着一根红缨长枪,腰上再挎一把横刀,顿时就不再只是一个乡下田舍儿了。
隔着一条蓝溪。
对面的溪岸边上,玉濑一身红衣孤独的站在那里。
田野里,光着头的李恪过来。
“你既然舍不得他,为何不去李庄送他?”
李恪了解自己的这个妹妹,以前她是多么潇洒的一个人,敢爱敢恨。若是她喜欢一个人,就绝不会偷偷的藏在心里,一定会说出来,会主动的去追求。
现在孤怜怜的站在这里,隔着蓝溪相送,这不符合她的性子。
玉濑目光一直盯着那匹黄马上的白衫李逍。
“三哥,我喜欢李逍,可是李逍不喜欢我。”
“这天下谁能拒绝的了我的十七妹?”李恪问。
“我对李逍表白过心意,但他跟我说,她曾经爱过我,曾经。”曾经爱过的意思,便是现在不爱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年,他喜欢我的时候,我没有珍惜,如今,却再回不到从前了。”
“那便是有缘无份了,李逍毕竟已经有了妻子,这样其实也挺好的。有的时候,喜欢不一定就要得到。你们现在这样也挺好,做一对知己,有时并不比做情人差。”
“可我想和他做情人,我觉得这辈子,再没有一个男人,如他那样吸引着我,我觉得,这世上唯有他才能知我懂我。”
“可惜,你错过了跟他相遇的最好时候,或者说你们曾经在对的时候相遇了,但你没把握住。如今,造化弄人,便再做不成情人了。”
“三哥,有的时候我真的好羡慕赵婉娘,甚至是妒忌她。我有的时候甚至会忍不住恶毒的去想,万一哪天赵婉娘出了意外死了多好,病死、摔死·······,可这种想法一闪而过后,我又恨我自己,恨我恶毒,我好矛盾········”
“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让人最纠缠难过。想开些,顺其自然吧。”李恪劝道。
“三哥,你说我应不应该跟着去百济,不管不顾,丢下这里的一切,追随他的脚步而去。也许到了百济,那里远离中原,也不再有赵婉娘,或许我们就能在一起了呢?”
“何必呢?”
“强求来的东西,并不会幸福的。”李恪摇头。
李玉濑痴痴的站在那里,看着李逍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眼角不由的流下了两行泪水。
好多时候,感情并不受自己的控制。李逍越是对她若即若离不冷不淡的,她却是被他吸引着,渐渐的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为他着迷了。
还从没有哪个男子拒绝过她,可偏偏他就拒绝了。
·······
蓝武官道上,赵持满带着二百雇佣兵已经跟了上来。
“刚才那边那个红衣服的女子是蓝田长公主吧?”
“嗯。”
“她好像挺喜欢你的。”
“有缘无份吧。”李逍轻轻摇了摇头道。玉濑的心意他知道,但他也不能确定这份心意有多真诚。就算真诚又如何呢,她是长公主,而他有妻子。最大的可能是他们俩成为一对情人,可李逍觉得这样做并不就是对的。
“有的时候,遇到一朵美丽的花,我们远远的观看就可以了,并不一定就要采下来。”
“男人得洒脱,风流也无妨的。公主又不会真要嫁给你,做对情人儿不好吗?”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公主虽美,但那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有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会总如预期的那样美好的。谁也不知道,踏出那一步,打破那个界线之后,事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李逍最担心的是最后会伤害到婉娘,那是个温柔却又柔弱的女子,他舍不得伤害她。
赵持满有些佩服的笑了笑,不再提此事了。
“我们的木兰舟已经停在襄阳的汉江码头了,襄阳到商州虽然也有丹水可行舟,但只能行小船,而且有不少险滩得靠纤夫背,我们的木兰舟按你的要求改造后,毕竟适合海上航行,因此就没行险开到商州来,只停在了襄阳。”
襄阳是个大码头,丹水、淅水、育水、白水、筑水、汉水等多条河流汇集,形成一条通畅的水运通道,襄阳又是山南重镇,沟通河南、山南,以及山南、关中。
从这里顺着汉水而下,便直抵长江。
李逍他们从蓝田出蓝田关,翻过一段不长的山路,进入山南的商州后,便能在那里乘上小船,顺丹水直抵襄阳,然后在那里登上他们的大木兰舟,一路扬帆直抵扬州了。
“三条船都在襄阳了,程家和薛家已经派人各接手了一条船,剩下一条我们自己的。”
经过李逍设计改造的大木兰舟一条可以乘载六七百人,拥有直航朝鲜的能力,不必绕渤海湾沿岸航行。
“长孙等各家此次去百济的人呢?”
“他们已经先一步出发,到襄阳集合等我们,他们有自己的船,到时跟随我们一起组成船队出海。”
赵持满说到长孙无忌的时候很平静,他现在的身份依然还是李逍的奴隶,这个是皇帝钦定的,暂时是无法改变的。长孙无忌和韩瑗虽是他的亲戚,但经上次的事情后,他现在并不跟他们往来了。
“让队伍加快点速度,我们得抓紧点时间。”
李逍不打算按老航线沿海岸航行,他要直航朝鲜。现在正好是夏秋时节,这个季风海上刮的风,正好适合从大陆驶往百济,顺风航行能够节省很多时间。等秋天一过,这冬春刮的风,就是从北往南刮了,到时就更适合从百济往大陆开。
虽说李逍改进的风帆技术,可以借风七面,但毕竟没顺风航行便利。
“长孙几家招募了不少人手,每家都有好几百号人,而且还在招募之中。”赵持满又提供了一个消息。
今年关陇山南等地大旱,出现了不少灾民。长孙等各家趁机到处招募人手,他们不仅招那些普通的灾民,还招工匠等,据说还招了不少那种亡命。
看样子是打算到百济去大干一场了。
李逍都知道招募了二百人的雇佣军,打算到百济去劫掠捕奴,那些世家将门就更不弱后了,他们有关系有路子还有钱,行事起来更无禁忌。
李家招二百人,人家随便就是上千上千的招。
有些是招过去种地的,有些则也是招去开矿,还有招去捕奴、护卫的,总之投入不小。
李逍倒觉得挺正常的,人家往那边上万贯上万贯的投入,总得弄点保险。
“三天后可抵商州,再三天到达襄阳,从襄阳到扬州,得十日。扬州再到登州还得十日。登州到耽罗得三日,耽罗到武珍州港口还得一日。”赵持满给李逍计划日程,刚好整整一个月时间。
“有点慢了,一个月时间也太久了些,压缩点时间。我们三天后得赶到襄阳,襄阳到扬州只给七日,扬州到登州也只给五天时间,登州直航武珍州港,不过耽罗,用两天时间。”李逍道。
这样一来,时间压缩到十七天。
“时间有点紧。”
“这就得靠你了,你曾经是军中大将,想必行军赶路很有经验,你定了时间,你来制订行程,总之,我不问过程,只要结果,能行吗?”
赵持满瞧了瞧李逍身后的那队少年,刚出门才不过十来里路,已经过了最初的兴奋劲,焉头耷脑的了。
“三郎若要坚持,当然是可以的,不过那些小家伙们就得吃点苦头了。”
“吃点苦头没关系,既然跟着我出来了,那肯定得有这个准备的,从现在开始,他们就已经不再是乡下的田舍儿了,他们是我的部曲,路上就要开始磨砺,要不然到了百济,糊里糊涂掉了脑袋都随时有可能。”
“好类,我最喜欢收拾那些新兵蛋子了,听他们嗷嗷叫最带劲了。”赵持满咧着嘴大笑,一副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李逍在心里替那群乡下少年们默哀了一下,但他知道这是为他们好,早磨砺,早成熟,等他们踏上百济的土地时,那边的形势会更严峻,毕竟是异国他乡,刚征服的土地,等着他们的绝不会是什么鲜花和美酒。




逍遥小地主 第341章 襄阳
赵持满训练菜鸟的办法很简单,让他们跑,一直跑。
跑累了歇会继续,歇的时候越来越短,他骑着马在后面拿着鞭子赶,跑的慢就要挨打。
不得不说,那群少年们其实耐力很不错的,只是没有人鞭笞的话,他们就总无法激发出自己全部的潜力。在赵持满这个活阎王的鞭子下,他们一次次的压榨出自己更多的潜力。
其实常年干活做事的佃户子弟们底子还是可以的,虽然一个个的长的瘦弱了一些,可这些人也是在蓝溪乡众多子弟中精挑细选过的优秀强健者。平时砍樵打柴,挑水扛树什么的事情没少干,精瘦是精瘦,但力气不小,耐力尤其强。
第一天,这群少年跑了八十里,停下来的时候一个个全倒在地上喘气不止。行军速度倒不算快,半个时辰能跑十里,每跑半个时辰就停下来休息会。这种速度一般人都能达到,不过要掌握节奏。
第二天,赵持满就加快了速度,规定半个时辰跑二十里,几乎加快了一倍,这算是急行军速度。
到第三天,则日行百里以上,甚至还让他们天黑后还在跑,一昼夜跑了六个时辰,终于在三天内赶到了襄阳。
三天跑了四百里路,不得不说这些少年表现确实不错的。
而赵持满招募的那二百雇佣兵,虽然一路上骂骂咧咧,跑的全无队形,但每到停下来休息的时候,都还有精神在那里吹牛扯皮,可知这些人其实还有余力。
“三郎挑的人还不错,虽然他们这三天没有负重,行李都让骡马驮着,但能够一路坚持下来还是挺不错的。稍加训练打磨,这是群不错的兵。”
他以前带兵,徒步行军情况下,常行军为一个时辰二十里路,日行程八十里左右。而急行军每个时辰四十里路,强行军则日行百里以上,甚至能够昼夜连续行军六个时辰以上。
奔袭速度基本上就是急行军速度。
当然,府兵们行军比李逍的部曲们要辛苦的多,他们还要携带武器装备等,虽然说府兵们每伙都要备几头骡驴驮装备,可基本装备还是得自己负重的。
而且在平原地带行军,跟在丘陵沼泽地带行军,速度也肯定不一样。
府兵们的负重,多的时候能达到背负六七十斤的装备物资。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府兵,最关键的就是能跑。能跑比能打还重要,要是跑不赢,就别想打胜仗了。敌人突袭,得能跑的掉,敌人逃跑,得追的上。”
李逍对于赵持满的这个理论倒是很支持的,打仗嘛,肯定首先得能跑才是能打,能进能退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嘛。
不过军队规模越大,行军速度则越慢,要保持队伍阵形,队伍大了,还要携带许多后勤辎重等等,每天还得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等花费时间,一天行百里基本已经很了不起了。
三国时司马懿率军一天行六十公里,已经出敌不意,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了。
当然,如果是骑兵,速度就能更快,小股轻骑甚至能够一日夜奔袭三百里。
李逍原本还计划拿这二百来人练练手,推行下队列行军啥的,后来看赵持满的操练方法虽然简单,但也挺实用的,便就没干涉过问。
再怎么说,人家赵持满也是在北方边疆上可以吓的草原游牧民不敢越界的杀神猛将,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干好些。
而且这什么左转右转向后转这些东西,也不是说就没用,但比较教的方向不一样,现在又不是排队枪毙的年代,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三天时间,张葱刘蒜带的两伙亲兵,已经个个瘦了一圈。这三天的行军,把这群少年摔打的不轻,现在谁都没有刚出发时的兴奋轻松了,甚至有人都想打退堂鼓了,可惜李逍绝不会给他们机会的,赵持满更不会。
用赵持满的话说,当兵的只有奋勇向前,没有后退的,谁后退谁就是逃兵,而逃兵只有被砍头的份。
看着襄阳城门,李逍对着那群可怜的娃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进城之后,休息一天,给你们放半天假,可以让你们伙长带着上街逛逛,我另赏你们每人一百文钱,算是这三天良好表现的奖励。”
一百文钱不算多,但大家还是非常高兴,有些少年可能还是头一次挣到钱呢。之前李逍给了他们每人十贯安家费,但全都留给家里了。
“玩归玩,别惹事。”
襄阳城很热闹,这里算是处于水陆要冲。大唐立都关中,于是山南道的地位便也相当紧要,成为大唐帝都长安的西南屏障,襄阳便也算是长安西南第一重镇。
出关中经襄阳往江淮、江汉、甚至是河南河东,荆襄都是要道。
襄阳城池高大,人口很多,商贾也多,看着那汉江码头上遍布的船只,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流,就知道这里有多么繁华了。
据说扬州城更加的繁华热闹,胜这里十倍。
“去看看我们的船。”
到了襄阳城外,李逍没急着进城,而是先关心起自己的船来。
“船就在码头。”赵持满把一切安排的很好,带着李逍直奔码头。
码头,远远就看到有三条巨大的帆船,三条船上各悬旗帜,薛程李,每条船上都有一面写着一个大字的旗子。
“李字旗就是三郎你的船了。”
远远看去,这条船还是很大的,毕竟相当于宋朝的五千料船,换算下估计相当后世的近三百吨载重了。这条船比起后来英国移民美利坚的著名船只五月花号还要大些。
硬帆设计的木兰舟很有东方味道。
“其实襄阳这里大船不多,越往南走,大船越多。在洪州、扬州那边,有专门跑长江和运河的大船,甚至有能运万石的大船。”
“这么大足够了,太大了在海上航行也不太安全,海上毕竟风大。”李逍很满意这条船,虽然前后花了三千多贯,但确实很符合他的心意,载重近三百吨的五千料船呢。
可以载六七百人,哪怕装上物资后,也能装载二三百战斗人员的。
“船员都齐了吗?”
“齐了,船长和水手都招募齐了,船长是个老船长了,常年跑三韩半岛,不过他以前都是沿海岸跑,没有直航百济的经验。”
“没经验不要紧,我这里有几样秘密法宝,只要他有海上航行的丰富经验就行了,至于直航的办法,我可以教他。”
李逍这船可是经过改装的,船舱改成了水密隔舱,有更强的抗海浪和抗沉能力,另外船帆和船舵经过改装,可以当七面风航行。此外再加上李逍弄出来的罗盘指南针,不用担心迷失方向。
只要这名船长有足够的海上航行经验,加上李逍的这些法宝,直航百济完全不是事。
“三郎放心,那船长经验绝对丰富,若不是他听说你有几样直航三韩的法宝,他是绝不会接受我们的雇佣来当船长的。”看书还要自己找最新章节?你out了,微信关注
美女小编帮你找书!当真是看书撩妹两不误!




逍遥小地主 第342章 一锤子买卖
赵持满找来的船长是个老头,有点黑有点瘦有点干巴,除此之外一切挺正常的,没缺胳膊也没少腿的,既没有个铁钩手,也没有戴只黑眼罩,连帽子都只是顶很寻常的软脚幞头。
这让李逍都有点怀疑这位是不是真正的船长。
船长嘛,总应当是少只手缺只眼睛才显出经验丰富的嘛。
1...114115116117118...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