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谁知道这狗不老实,才三年就想噬主,只好打死了。
但打死了这狗,朝廷又不可能自己去控制。那么大的地方,实在是有心无力。可牛进达年年在那里吵,要兵要粮。朝廷哪来这么多兵和粮给他。
那就是个无底洞,有进无出。
李世民都已经准备放弃了。
可李超一道奏章过来,让他也不由的眼前一亮。
分封。
大封功臣。
这一招确实可行,之前搞氏族志,也算是敲打了几棍,现在再来一个分封,也算是平抚下他们的情绪。再一个,对朝廷来说,惠而不费,对于功臣们来说,却是实打实的好处。
昨天御前会议结束之后,李世民回去又跟皇后聊了聊。
“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皆可封一子为子爵,在天山北授封一块子爵领。四五品官员,皆可封一子为男爵,授封一块男爵领。领地世袭罔替!”
这就是昨天李世民和宰辅们商议出来的结果,要分封,当然是得给朝廷的勋戚官员们,但大多数官员都是有爵位的。因此这次直接给他们的子弟分封,就和以前朝廷选亲勋翊内卫一样,算是对勋戚高官们的一个福利了。
另外,李世民也考虑了李超奏章上提到的领地骑士一事。
给领主们权利,允许他们招募领地骑士,授予骑士们庄园土地。领地骑士算是一种低级贵族衔,可以世袭。
不过骑士也没有什么特权,他们做为领主骑士的义务是要自备战马和装备,为领主抵御外敌入侵,平时要训练庄园里的民兵。而他们的权力,则是能享受庄园范围内三分之一的税收。
当然,领主们招募到的骑士,是要先向朝廷报备,然后经过朝廷的正式册封才行的。以后骑士的儿子继承的时候,也一样要经朝廷册封。
要成为一个骑士,前提条件就是得至少有一百户,或五百口。能招募到这么多人到领地去,那就有资格被朝廷承认和册封为骑士。
骑士们虽然是在领主的统领下,但也一样还是大唐的子民。
五百人口,不管你是从中原带去的家族亲戚,还是在西域招募的各部牧民土著,或者是直接买来的奴隶,反正只要你有五百口人,就拥有了成为骑士的先决天件。然后就是得到一个领主的接纳,再向朝廷交纳一笔钱,就能成为一位正式的领地骑士了。
领主有了土地,再有了领地骑士,有了人口,那么自然也就能守住领地,大唐的西域,也就稳固了。
这个分封办法一宣布,殿上的官员们都很高兴。
这意味着人人有份,家家都能再得一个领地了。
当然,如李超这样家里本已经拥有了王公侯伯十几个爵位的家族,意味着能一下子再得到十几个封爵和领地。
李超有十一个儿子有爵位,一个郡公,三个县公,三个侯爵四个伯爵,还有七个没有封爵。
这次只要李超愿意,七个都能得爵。他有资格荫一个,几个儿子也一样可以给弟弟一个。
候爵是三品,三品以上可以给子弟荫一个五品子爵,李家有一王一郡公三县公三侯爵,完全可以直接荫七个子爵。
不过李超还有些不太愿意呢,西域太远,尤其是吐火罗。
结果李世民直接殿上宣布,李超献策有功,特旨赐封李家第十二郎到第十八郎,李家七子皆授开国子爵,授西域子爵领一块。
这下,想不要都不行了,皇帝强塞。
唐朝好地主 第1169章 肮脏的py交易
前几年辽东领地大分封,一次子分封了几百个领主。而这一次,李世民更狠。五品以上职官,侯爵以上实封爵,都可以封一子。
大唐如今到底有多少五品以上职官?又有多少个公侯?
很多,很多,真的很多。
天下三百余州,一个州起码有三个官员是五品以上的。刺史、长史、司马。若再加上改来改去的别驾,那么一州起码有四个五品以上职官。
而天下二十余道,一个道也有好几个五品以上高官,宣抚使、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京城官更多,三省六部,五寺九卿。
这还没算上武职呢,光是大唐南衙的八百个军府,就有八百个折冲都尉、一千六百个左右果毅都尉。这可都是五品武职!
此外还有几大都督府。
还有北衙的八万禁军呢。
反正封赏名单一公布,算的上是震动汉京城了。一下子弄出来三千多个新晋封的子爵、男爵。
西域确实够大,但一下子三千多封爵领主,也是吓人一跳。
连李超都为李世民的无耻给震惊到了。
因为最后公布的那个领主授封图,早已经超出了现在朝廷的实际控制线,西面,已经分封越过了咸海,到了哈萨克大草原,甚至一路都划到了里海东岸了。后世的什么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阿富汗,都被李世民大笔一圈,然后大手笔的成了这些新封侯们的领地了。
甚至连后世哈萨克东南那一块,也直接被李世民划进来了。
原本与波斯划界的阿姆河,也被李世民把河南岸的大片地方划进来了。
这不是搞事情吗?
本来波斯人就一直想要北伐把吐火罗夺回去呢,结果你现在直接还把原来早就属于波斯人的大片地图划到大唐的碗里,这不是找事是什么。
李超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先前还想着放弃天山北呢,转眼间就地图开疆一大片了。
朝会结束,李超直接找李世民去了。
见了面,李超毫不客气的提出了要求。
他在葱岭西面的药杀河边上划了个圈。
“陛下,臣愿意向朝廷贡献七百万贯,以资助朝廷对西域的开发。臣只有一个请求,希望七子封地能在这里。”
李世民让李超坐。
本来当初李家花钱买下琉求岛时,李世民是说过以后再给李家三个爵位的,当时李超只有十一子,因此十二十三十四郎本来已经有伯爵爵位了。
但这几年,李世民丝毫不提这件事情。
李超也就当没有过。
这次李世民一口气封了李超七个儿子去西域,还都只是子爵,现在李超找上门来,李世民也觉得倒有点亏欠李家了。
七百万,嗯,李超还真大方。
他仔细去看李超划的那块地,这已经在葱岭以西,位于药杀水边上,东边是葛罗岭,南面是波悉山,北面是千泉山。
这块地方倒挺独特,是一个环山包夹起来的三角形盆地。
“文远看中的这块地方可不小啊。”
李超在一边道,“这块三角形的盆地,东西大约六百里,南北长约三百四十里。”
“这里就是古之大宛国了,对吧。”李世民笑着说道。
李超要的这块地方,正是汉时西域的大宛国,产汗血宝马的地方。这块地方,就是后世的费尔干纳盆地。
按史载,大宛国去洛阳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南至大月氏,北接康居,大小七十余城。土宜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人皆深目多须。
这块盆地算是西域极适合农耕的一块地方,尤其是其三角形盆地的地形,也利于防守。
而且这里东行经葱岭的山口,就能到达疏勒,在东西交通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地点。
要是能拿下这里,既有农业之利,又有丝绸之路的通商之便,再加上交通方便,距离大唐的军镇疏勒极近,可以说这真是一块宝地,进可攻退可守。
东西六百里,南北三百四十里的盆地啊,七百万贯非常值。
李世民看着那块被李超圈起来的地方,越看越喜欢,这是块好地啊。
就在葱岭西面,隔着葛罗岭就是疏勒镇,尤其是这地方,一块封闭的盆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利于防守。特别是这里还是难得的适合农耕的地方,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再加上这里还是丝绸之路上。
李世民好想在这里再设一个军镇了,疏勒四镇之后再建一个大宛镇?不过李世民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建一个大宛镇,那要不要再建一个大月氏镇,葱岭以西好的地方不少,可毕竟还是太远了。
李超想要这块地方,倒也不是不行。
“其实大宛这块地,朕原本是准备给秦王泰吧。”李世民笑着道。
“臣愿意再加三百万。”李超加价。
他可不愿意让自己几个儿子封到阿富汗去。
波斯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或者说已经在崩溃了。自几年前,波斯皇帝被他儿子杀了后,短短几年,波斯已经换了好几个皇帝了。
几乎是一年一个皇帝,任何一个王朝,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要完的节奏。
波斯内乱不止,偏偏又遇到了阿拉伯的兴起。李超可是记得,阿拉伯可是崛起的非常迅速,曾经跟罗马大战了四百年都不灭的波斯,前几年还刚把整个埃及都吞并了,可却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彻底的被阿拉伯灭亡了。
阿拉伯灭掉波斯后,还会把吐火罗也占了。
在唐玄宗的时候,大唐终于与阿拉伯大战了一场,结果唐军却因自己的部落协从军的背叛而兵败饮恨。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西域的唐军回师中原,此后唐军再没机会回来,阿拉伯人迅速的占据了西域。
“秦王过几年也要就藩了,朕还没有找到一块适合的封地呢。”李世民笑着道。
“陛下,臣到是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就在伊丽河边,那里是伊丽河谷,这里三山夹两谷,一个开口的三角河谷。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不论是牲畜还是农耕,都非常适合。而且有山口通往天山南,这里同样是丝绸之路北路的要道。”
“而且论大小,伊丽河谷东西长八百里,南北六百里,比大宛谷地还要大的多。距离龟慈、焉耆都很近。”
李世民趴到沙盘上看了会,找到伊丽河谷,发现这里确实也非常不错啊。
地方确实比大宛谷地大,交通也更方便些,不过唯一不好的是,这不是封闭的谷地,西面是一个大开口。
“这地方不错,朕觉得可以做晋王的封国。”
李超笑笑,这就没的什么好再谈了。
“既然如此,那臣表示放弃那七块领地。”
“不要了?”
李超摊手,“不要了。”
“这样吧,大宛谷地给你家也行,你把你家的棉纺产业拿出四成来,给秦王泰和晋王治各两成股。”李世民提了一个条件。
“陛下,棉纺产业可是一只下金蛋的鸡啊。”
“朕知道,你总得补偿一下朕吧。”
李世民直接耍起无赖来了。
李超想了想,也不是不能接受,棉纺产业做到现在这么大规模了,肯定难再一直垄断经营。李世民估计早就想下手了,能忍到今天估计也忍的很难受。
“既然陛下要棉纺四成股,那一千万就没了。”李超还价。
“一千万还是得要的,那是你自己说贡献给朝廷的,你堂堂太师,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不过呢,你也放心,这一千万朕也不会揣自己的兜里。这一千万贯,朕计划建立两个军镇,一个就是在大宛谷地的大宛军镇,朝廷将在那里驻军五千,有大宛军镇和五千大唐将士,你的七个儿子,也能更安全嘛。”
李超不说话。
李世民接着道,“另外呢,朕还要在大清池边上设立碎叶军镇。碎叶镇也就在大宛北面嘛,有这个碎叶军镇,也能增加大宛的安全。”
李超觉得李世民倒真是打的好算盘,李家拿了大宛,又不是独立王国,也只是拥有领地三分之一的税收而已,在这里辛苦开拓守疆,不也是为大唐。可现在李世民又要李家的棉产业四成股,又要李超的一千万。
说是建立碎叶和大宛镇,但还不是为了大唐?
“大宛谷地,朕就给李家了,你家七个小子守着一个谷地,也好抱团取暖。秦王呢,就封在伊丽河谷吧,朝廷在这里建一个伊丽镇,另外晋王则封在碎叶。”
听着李世民安排的这么好,李超笑着给皇帝鼓掌。
太不要脸了。
“陛下,这一千万臣可以出,棉产业四成股份也能拿出来,不过就换七个子爵,臣以为不划算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你个李三郎,居然还跟朕讨价还价起来了。那你说,你还想要什么?”
“陛下当初可是答应给臣之子留三个伯爵爵位的,不如这次陛下就直接把犬子都封为伯爵如何?”
“行!”李世民这回倒是很痛快的答应了。
君臣之间,一笔交易愉快的达成。
唐朝好地主 第1170章 李超凭什么
仅仅是一夜之间,李家刚授封的七个子爵,居然就升为了开国伯。而且李家七子的领地居然全在一起,对地理稍有些了解的有心之人,立即发现李家七子的领地合在一起,那就是整个大宛谷地啊。
一块宝地。
许多人惊愕。
李超凭什么?
别人家封一个,他家一下子封七个。结果才过了一天,七个子爵全晋升为伯爵,而且七人的领地还这么好,合起来就是一个东西六百里,南北三百多里的封闭谷地啊。既安全,又肥沃!
不过还没等他们来的及要声讨李超,结果朝廷又公布了四位皇子的封地。
秦王李泰封在伊丽河谷,东西八百里,南北六百里的一块巨大河谷地,据说那里肥沃无比,号称塞外江南。朝廷将在河谷建立伊丽镇。
晋王李治则封在大清池旁边。大清池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旁边有碎叶河。李治的领地就是在大清池西面的碎叶河边。而朝廷也将在大清池和碎叶河边建立碎叶镇。
汉中郡王李恪,被封在了唐居。这里处于大宛谷地南面,那密河边,过去是西域的康国,现在朝廷把李恪分封在这里,整条那密河两岸都是李恪的封地,朝廷还将在这里建立一座康居镇。
宜阳郡王李佑,封地月氏。位于乌浒水的上游,这里过去是吐火罗的国都,在大宛和唐居的东南,李世民给这位皇子分封于此,并将在这里设立月氏镇。
伊丽镇、碎叶镇、大宛镇、康居镇、月氏镇。
天山北和葱岭西,将要设置的五大军镇,同时也是朝廷在这边分封的最大的五块封地,虽然大宛其实是七个伯爵领,不过大家都当成是一家。
这五家的封地已经占据了天山北和葱岭西最好的地盘,也占据了小半地盘,剩下的则分封给其它三千多家新授封的子爵、男爵们。
不少本来还为白得了一块领地而兴奋的勋戚、官员们一下子觉得索然无味了。
他们得一小块领地,不过十里几十里,而人家李超呢,却一下子拿下了六百里的封地。七个伯爵领合在一起,地盘既大又好。
想想就气人啊。
那点喜悦之情,也一扫而光了。
傍晚,结束一天的工作,官员们纷纷离衙回家。
几个相熟的官员约着去酒楼喝两杯。
要了个包间,点了酒菜,又点了歌伎弹曲。
几杯酒下肚,大家话多了起来。
“这李家如今到底有多少封地了?”
“算算李家有多少爵位就有多少领地啊。”
然后就有人扳着指头算,“李超,赵王。李铁枪,洛国公。李超长子李璟,是灵武郡公,还尚长乐公主。李超次子李珲,灵武县公,与吏部侍郎崔干女订亲。”
“李超第三子李珪,安福县侯,与孙伏珈庶女订亲。”
“李超第四子李珠,永新县侯,原本与武士彠女订亲,后改与弘农杨氏女订亲。”
“第五子李珂,庐陵县侯,与太原王氏女订亲。”
旁边的人越听越觉得气人,李超嫡子封郡公县公,这庶出子居然都能封县侯,尤其是李家这些儿子结亲的人家,都是名门啊。
长子尚公主,次子与博陵崔结亲,三子与孙家结亲,四子与弘农杨家结亲,五子还与太原王家结亲。这里面,就刑部尚书孙伏伽的家世差点,但好歹也是一部尚书啊。
“第六子李琏,新昌县伯,与荥阳郑家结亲。第七子李珽是嫡子,封建昌郡公,与长孙无忌第二女订亲。”
“第八子李珺,封高安县伯,与范阳卢氏订亲。第九子李琇,封武宁县伯,与兰陵萧氏结亲。”
“第十子李琅,封新渝县公,与京兆韦氏订亲。”
“第十一子李琮,封宁远县公,这位是平阳长公主所生。”
······
一个郡公,四位县公、三位县侯、三位县伯。
结亲的对象也都惊人无比,皇家、洛阳长孙家、博陵崔家、荥阳郑家、范阳卢家、太原王家、弘农杨家、兰陵萧家、京兆韦家······
现在又封了七个伯爵。
若再加上李超父亲是洛国公,他的那个弟弟李越是个县侯。
这一门一亲王,一国公,一个郡公,然后四个县公,四个县侯,十个县伯。
灞上李家,一门二十一个爵位,只有老铁枪两个幼子还没封爵,满门男丁差不多都有爵位了。
“这不比隋朝时的李穆家族和韦氏家族差了。”有人说道。
隋初之时,各家之首就算太师李穆家族了,当时李家被杨广清算之前,一家一百多个男丁,全都有品阶官职,也有一堆爵位。
今天的太师李超家族虽然没有隋朝太师李穆家族人丁兴旺,家族庞大,可论起声势,却一点也不比李穆家族小。
李超还有二十多个女儿呢,已经订亲的基本上全联姻的名门望族,勋戚世家。
怪不得三年前灞上李家能得封士族第二家族,确实能封,只怕连五姓七家尚婚娅都没灞上李家这么牛。
说着说着,大家都不由的说不下去了,纷纷举杯猛灌。
脚步声传来,两名官员进来。
“有事耽误了下,来迟了,我们先自罚一杯。”
“自罚一杯哪够,三杯。”
后来的两人笑笑也就举杯喝了三杯,反而也只是葡萄酒。这酒好喝,且不容易醉人,三杯倒不怕。
“怎么才来,我们这都喝了半天了。”
“刚在路上碰到太府寺的一位同乡,就聊了几句,正好听到一个消息,给你们分享下。”
“什么消息?”
那人故作神秘的道,“你们知道李太师的儿子们为何一夜间子爵升男爵吗?”
“因为他是太师啊。”
“对啊,李文远是什么人,帝师啊。玄武门首功,汉京之乱平乱首功,凌烟阁功臣之首,还有这天下士族第二大家族,甚至还是我们大唐仅有的外臣亲王。更别说他还是太子的丈人和老师!”
这人一口气说出这么一大串,可话里也尽是酸味。
李超那长串的功绩,确实有时让人无力而又羡慕向往。说来,李超能有今天,也并非什么幸进,人家靠的是真本事啊,救驾、宫变、破敌、平乱等等,随便一桩拿出来,都是极大的功勋了。
“我告诉你们,昨天李超入宫,与陛下奏对许久,出宫后,陛下就下旨晋封他家七子皆为伯爵,而且还把封地都封在了一起。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李超出宫后,就把李家的棉产业拿出了四成股,给秦王和晋王各两成。另外,李超还拿出了一千万贯给陛下,用来建立大宛、碎叶、伊丽、康居、月氏五镇。”
一千万贯钞,加上棉产业四成股份。
“呀,我怎么感觉李太师亏了啊。”一个刚才还埋怨李超凭什么这么得宠的官员立即道。
“对啊,李超划不来吧。一千万啊,况且这棉产业如今这么红火,一年不知道入账多少,四成啊,亏了。”
对于这些七八品的小京官来说,一千万实在是个天文数字。他们一年的正常收入也就几百贯,如果加上点合法的灰色的收入,也到不了一千。若加上投钱买的股票啊债券这些的收益,或者是家里田地的收益等,估计一千贯勉强。
一千万,那他们得干上一万年,还得不吃不喝。
“这是怎么回事啊?”
“估计是陛下看李超太有钱了呗,以前陛下拿琉求卖给李家卖了两千万呢,现在把大宛谷地卖给李家,估计也差不多又是两千万了。”
大家听到李太师吃憋了,却突然有点很爽的感觉。
“来,喝酒!”
几个小京官纷纷笑着举杯。
赵王府。
崔莺莺接到圣旨,也很不满意。
“凭什么啊?什么破领地,能值一千万再加咱家棉产业的四成股啊?”
李超坐在那里悠闲的喝着茶,对妻子的抱怨倒只是笑笑。
“这还有什么凭什么不凭什么的,陛下想薅我们点羊毛呗。谁让咱们家大业大,再说咱们家封在葱岭西面,又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领地,咱们家肯定会认真经营大宛谷地啊。这也是帮朝廷守疆了,皇上这账可是算的溜。”
崔莺莺闷闷不乐,先前还说棉产业红火了,谁知这刚红火起来,皇帝就来摘桃子了。
“算了,你也别心疼了,孩子们得了伯爵,又得了这么大块领地,其实也不怎么亏的。”
“这还不亏啊,万里之遥啊,去那里当领主,跟流放有什么差别。来去一趟,都得半年了。”
李超笑道,“反正现在孩子们还小,怎么也得十几年后才能过去。现在嘛,我们先安排管事过去打理,再招募一些领地骑士,我看啊,这个骑士的头衔就给我们李家的管事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