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不过不过是坐税的住税还是行商的过税,都不高。
住税是绝没有三十税一的,而且这个三十税一的依据是什么?
“他们是按自己的营业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报税纳税的。”
营业收入李世民还是理解的,好比一个商铺专卖包子,一个包子卖一文钱,店里一天卖了一千个包子,那这店里如果没有其它营业业务,那他的营业收入就应当是一千文钱。要是按这个营业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报税,那这店应缴的税就是三十三文多点。
如果这店里卖四个包子赚一个,那店里一天的营业利润是二百五十文。扣掉缴的税三十三文,还赚二百二十七文。
李世民现在很好奇这李记钱庄纳税多少。
“他们纳税多少?”
而且,这钱庄又是怎么计算营业收入的,比如今天这笔钱,究竟是只记他们收了六千贯手续费,还是说要把铸币的那些钱也算收入呢?
“上月是三千多贯。”
三千多贯,李世民心算了一下,三十税一,岂不是说他们上月营收至少十万贯左右?十万贯的营收,那利润又有多少?
这个不好算,营业利率一般是商人的机密。
但李世民估计起码也有两三成吧,若是这么算,那一个月岂不是有两三万贯。
不过也许利润更高,毕竟就如刚才这单,直接就赚了六千贯,李世民觉得他们的成本绝对不会有四五千贯。
这么想想,李世民心里又不平衡了。
一个钱庄居然如此赚钱。
“交钱!”
户部的官员站在一边等候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李世民的回话。
留下了六千贯,李世民带着人押着价值五十九万四千贯的金银绢钱走了。
一出钱庄,李世民就忍不住召来户部和少府的官员询问。
“你们说,朝廷也办一个钱庄,如何?”
办钱庄太赚钱了,李世民觉得朝廷也应当赚这个钱。
“陛下,这与民争利”户部官员的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已经目带杀气的瞪了过去。什么叫与民争利?朝廷又不是只许自己经营钱庄,原来的钱庄还可以照归经营嘛。
少府的官员很能理会皇帝的心情,其实刚才他也为钱庄的抢钱本事而心惊。那批金银币,钱庄就赚了近三万贯。还有汇兑一下,又赚了六千。
抢钱啊。
与其它别人来抢,不如去抢别人。
“陛下,臣觉得办钱庄是个好事。此事可以交由少府监来负责,在天下各大大城设立钱庄分号,经营存贷业务,甚至也可以经营汇兑业务。而且还可以把钱庄吸引进来的储户存款,把那些铜钱拿到铸币局重铸,每重铸一枚铜钱,我们能获利不少呢。若是能再吸引百姓把手里的金银也拿到钱庄兑换,我们再把金银送去铸币局铸成金银币,每铸一枚,至少半成的利润啊。铸的越多,朝廷的铸币收益就越多。”
李世民点头,是啊,以前铸铜钱还亏本,一年还铸不了多少。现在有了新式铸币技术,不但铸的快铸的多,还铸越多赚越多呢。
至于与民争利什么的,李世民觉得可以无视。
李超可以开钱庄,赚大钱,他堂堂大唐天子为什么开不得?大唐朝廷为什么开不得?
既然户部官员说什么与民争利,那就让少府监来负责开这个钱庄。
至于启动的本钱,就用这六十万贯,不,是五十九万四千贯。
一想到一下子就了六千贯手续费,李世民就有些肉疼。但转而想到这五十九万四千贯,又是李超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帮他赚到的,李世民又无法恨李超了。
这个李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等钱庄建好了,到时京中官员的俸钱,直接由钱庄代发,让官员们到钱庄却领钱。”李世民都有些迫不急待了,甚至想好了为自家钱庄争取客户的一个办法。
大唐京官以禄米为主,但也发俸钱,还有不少的补贴钱,李世民打算以后这些钱不直接发,而是改由存到钱庄里,由钱庄代发。
“钱庄名字,就叫大唐钱庄。”
“这名字好,一听就值得依赖,可以依靠。”少府官员连忙拍着李超的马屁。
李世民抚着短须点头,“对了,既然李记钱庄都主动上缴营收三十分之一为纳税,那么大唐钱庄也得一样纳税,也是营收的三十分之一,记住,不得偷税漏税。”
少府官员愣神。
自己家的钱庄还要纳税?
不过看皇帝的郑重样子,好像不是开玩笑啊!
这李家也真是的,没人找他们收税,他们自己纳个什么税啊,还三十税一,真是钱烧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唐朝好地主 第518章 幽州李绩
早起第二更,求月票!
“这些契丹人越来越胆大了,哼。”
燕山北麓,突利可汗听着手下的禀报,冷哼着道。拿着刀把切的很薄很薄的羊肉片,扔进烧开汤汁滚烫的锅子里。
新鲜的薄羊肉片一进汤锅,立即就变了色。
突利拿着两只长筷子马上就捞了出来,放在面前的河北邢瓷窖出产的白瓷盘里。
吹几口气,突利夹起就往嘴里塞。
虽然很烫,但突利呼呼的吃着很过瘾。几个木棍架起来,铁锅就吊在上面,下面挖个坑烧火。锅里加清水,加上中原商人带来的酱料,再放入牛骨炖汤,然后直接把刚宰杀的羊切薄片放入锅子里烫,够鲜。
契丹人只是突厥人的一条狗。
契丹人居住于饶乐水流域,那里也称为潢水。契丹之名最早见于中原东晋的史料记载之中,一个半游猎半放牧的部族,经过三百余年的扩张之后,到如今,实力已经很强。
契丹的族名,意为镔铁。
按中原史书记载,契丹源于鲜卑族,是东胡后裔。
不过到北齐之时,日益兴盛的契丹受到北齐的重击,被俘十余万人,牲畜数十万头,于是部落离散,古八部就此崩裂。此后契丹不得不臣服于突厥和隋,实力得到恢复。在开皇末年,恢复了些实力的契丹人进犯隋境,被隋朝指使突厥人袭击,损失数万人口,再次受创。
在隋末中原大乱的时候,契丹人也再次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曾经的古八部早就分崩,契丹人形成了新的八部联盟大贺氏联盟。
在武德二年,酋长大贺咄罗率军进攻平州,而在去年唐军灭了刘黑闼、高开道等,又击退突厥之后,今年,契丹大酋长大贺咄罗派遣使者到长安,给新皇帝李世民进贡名马和和丰貂。
契丹人本是臣服于突厥,是东--突厥汗国下,由东部的小可汗突利统管的。但大贺咄罗却背叛突厥,暗中投附唐朝。
李世民对于契丹的来投很重视,赐给了大贺咄罗旗鼓,还特别在契丹治松漠都督府,授大贺咄罗松漠都督,还特赐大贺咄罗李氏,赐封其为饶乐郡王,统领契丹八部。
这就是突厥人不能忍的了。
尤其是突利,契丹可是他的直属部落,现在却背着他投了唐。
青牛白马的契丹背弃突厥,契丹南面的库莫奚居然也跟着他们一起投唐,还有北面的霫部、室韦,也在被契丹拉拢投靠唐朝。
“可汗,夹毕特勤有信送到!”
一名侍卫禀报。
听说阿史那思摩送了信来,阿史那什钵苾放下手里的筷子。
阿史那思摩是阿史那什钵苾父亲的老部下,还是他的老师。对于他,突利向来很信重的。
不过看完信后,突利却皱起了眉头。
“夹毕特勤送了什么消息来?”一名突厥贵族问。
突利收起信,拿起刀子继续片肉,似漫不经心的道,“思摩告诉我,郁射设对颉利不满,欲起兵反叛颉利。郁射设让他联络我,邀我一起起兵对付颉利,还说事成之后,分颉利一万帐部众给我。”
围着锅子的贵族惊讶。
“郁射设要跟反叛颉利?是真是假?”
“他这是想要取代颉利而做大汗啊!”
“凭什么郁射设当大汗,要当,也是我们突利可汗来当。”
突利可是汗国的小可汗,郁射设才是一个设而已。以前突厥的官爵是大汗之下是叶护。叶护其实就是相当于次汗,以前东西突厥还未分裂之时,大汗就是整个突厥的君主,而叶护,是授给统领西部的首领的职位,也是汗国的次汗。
只是后来东突厥大汗之位继承发生争夺,战乱开始,西部的叶护便也趁机自立为汗,那段时间,突厥最多有七个可汗。
尤其是有隋朝在里面搅浑水,使得事情更加复杂。总之,最后隋朝支持了小可汗突利反了新宗主大汗都蓝,兵败后,封突利为启民可汗,接到河曲代北安置。
西突厥的达头可汗,一度击败各个可汗,成为突厥汗国的大汗,几乎实现突厥的重新统一。
可曾经令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都颤栗,并且威胁着中原隋帝国,隋与达头决战,一举大败达头,又联络着漠北西域的铁勒起兵反叛达头。
刚统一的突厥汗国,瞬间瓦解崩塌,达头远走青海就此失踪。
此后达头之孙射匮与处罗争夺西突厥旧地,隋这时又支持势力更弱的达头之孙射匮与处罗交战,最终射匮击败处罗,成为西突厥可汗。而东部,则依然是由隋支持的启民可汗成为可汗。
但突厥却是再次分裂,失去重新一统机会。
此后的这些年,东突厥在始毕的带领下,再次强盛起来。而西突厥在射匮的带领下,也重新恢复。
倒是中原隋帝国,却在数征高句丽之后崩溃灭亡,如今由唐继承,一统中原。
现在东突厥的可汗颉利,已经是当年突厥东西大战后的第四任可汗了,而西突厥的统叶护,则是射匮之子。
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后,处罗和颉利都没有在任几年,这导致了现在汗国内部有数个实权的王族,大大削弱了颉利的权威。
颉利继位之后,为了安抚实力强大的子侄们,便只能加封他们为设,分统一方。对于其中实力最强的什钵苾,更只能封其为小可汗。
突利这个小可汗,其实就等于是自己分割东-突厥一部,与当年西突厥的情况一样了。
如果说设还是颉利之臣,那么小可汗,那已经差不多跟颉利并立的君主了。
“摸末倒是挺有冲劲的。”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钵苾笑着说道。
“那我们不必理会摸末就是。”一个贵族道。
“不急着拒绝。”突利夹起一几片羊肉片,放汤锅里涮了涮,待一变色就夹回盘中。“思摩建议我,不如表面上答应摸末,一起反颉利。”
“要反也行,但得说好,事成之后,当尊你为大汗。”
“这个其实无所谓的,咱们先把颉利掀下来再说。颉利若是下来了,这突厥当然是以我最尊,我的实力也是最强的,大汗当然得是我来当。先让摸末高兴一阵子,要不,他怎么会卖力打颉利呢,中原人有句汉话叫什么?火中取栗,让摸末替我们从火中取那烤熟的烫手栗子好了。”
一群人大笑。
“可汗,大汗有使者到!”侍卫禀报。
“哦,颉利又差使者来了?这回又是来催缴税的吗?”突利冷笑。
颉利当上了大汗,还三天两头来催缴上税,突利早就不满了。
颉利是大汗,突利是小可汗,颉利和突利都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帐户,有自己的兵马,颉利其实就相当于春秋时的霸主诸侯而已。他实力最强,但也不是如隋唐那样的帝国皇帝一样权大。
“把人叫进来,我倒要听听他又有什么要求了。”
使者前来,送上颉利的书信一封。
颉利信中要求突利发兵前去征讨郁射设,承诺事后把郁射设的帐户分他一万。
居然跟郁射设一样。
“哈哈哈!”突利不由的大笑。
“小可汗可是应下大汗的命令?”
“应,当然应了。大汗有令,我岂能不尊。不过嘛,大汗为什么不亲自去征讨郁射设?摸末的实力,可远不如大汗,而且大汗与摸末更近啊。我去征摸末,还得经过大汗的汗庭呢。”
使者道,“这是大汗的考虑,我不知道为何。”
“倒也是,这样吧,你回去禀报下大汗,让我去征讨郁射设也行,但事成之后,郁射设三万帐户,得分我两户。另外,代北的蔚州、云州,都要归我。若是行,我随时出兵,若是大汗不愿意,那他自己去征讨摸末,或者调其它设也行,也许大汗可以调拓社阿史那社尔呢。”
拓社阿史那社尔可是郁射设的亲兄弟,调他,还不知道会打谁呢。
使者告辞离去。
突利笑着道,“颉利这是自取灭亡啊,居然还来信召我去征讨郁射设。这一下,我们正好可以公然的召集部落骑兵,然后大摇大摆的去定襄汗庭了!”
“哈哈哈,是啊,等我们到了汗庭,直接动手突袭的时候,估计颉利还会不知道为什么呢!”
“哈哈哈!”
一群贵族们大笑。
有了颉利的这个命令,他们真的是可以公开召集兵马,大摇大摆的进军汗庭了。以讨伐郁射设率兵路过的名义,公然的去突袭颉利。
“不过若是取代颉利而成为大汗,还得有唐人的支持。我要亲自给河北幽州的李绩写封信,跟他谈一谈一起联手对付颉利,若是有唐人出手支持,那么灭颉利,就十拿九稳了。”
“可汗,有我们足够了,何必还要去找唐人。”
“就是。”
“找唐人,不过是免得他们到时背后捅我们刀子而已。不妨先跟唐人多承诺点好处,待我取代颉利成为大汗之后,到时还是可以再反悔的嘛。”突利笑的很奸诈。
“可汗真高明!”一群贵族争相拍马屁。(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
第三更送上,求保底月票!
“什么时候动手?”
“总得到九月以后,那个时候秋高马肥,气候凉爽,正是用兵的好时机。”
凉风习习,庄园里,李超跟李思摩下棋。
下的是跳棋。
其实跳棋也很考虑智力的,既得保护好自己的窝不让对方过早的占据,还得要及早的去占对方的窝。并且,得要充分的抓住时机,借棋跳跃。
最好是借对方的子跳,而不是一味的自己给自己搭跳板,还得时时刻刻防着不能让对方来借了自己的棋子做跳板。
这和象棋围棋一样,虽规则不一样,但核心还是一样的,斗智斗勇。
午后天空吹来不少云朵,给庄园投下一片阴影,为庄园带来几些凉意。
外面传来喧闹的叫声,那是丰州城里商人们的叫声。一河之隔就是大唐的边市镇城城,大批的商货刚运入城,而现在大唐李大帅又和突厥郁射设达成了协议,允许双方的商人自由进出对方境内贸易。
于是乎,许多汉商也跨过屯根水,直接来丰州城里货,或者进货,这让丰州城越发的热闹了几分。
“我又输了,相国棋艺高明。”李思摩看着自己还有三个棋子刚出窝呢,李超都已经完成了,不用的笑着认输。
“你是个新手,可已经算是新手里面很厉害的了。”
“相国这次离开丰州,就直接回长安吗?”
“嗯,妻妾都快临盆了,我总要去迎接几个小家伙出世的。再说,我们在这里计划的这些,总得亲自跟陛下解释一下的。”
李思摩笑笑,“我挺想跟相国一起回长安的。”
“下次吧,如果这次谋划成功,那么明年你就能入京了。”
听着外面的商人叫声,李思摩叹道,“秋来战事一场,如此热闹的景象只怕就不再有了。”
“不,那只是暂时的。不破不立,也许这繁华贸易景象会中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会恢复,甚至更胜往昔的。”
“相国这么有信心能很快安定下来?我只怕战乱一开,草原就再无宁日了。”
李思摩说的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唐朝表面要支持郁射设反颉利,可又要暗中支持突利,说白了其实就是要搅乱草原。先把实力最强的颉利打败,然后到时突利和郁射设之间又得战一场。
到时不管郁射设和突利谁胜出,只怕也不会安稳下来。
以李思摩这段时间对李超的了解,他肯定还会暗中挑动着契丹、铁勒诸部趁机自立的。到时,草原上只怕还不知道有几人称汗,说不定还要建立契丹汗国、库莫奚汗国、薛延陀汗国、契苾汗国、仆骨汗国等等,那时就真的再无一家独大了。
若是真有那么多的汗国,大汗,自然就没人敢与大唐叫嚣,又将恢复到隋开皇年间的时候的态势了。
李超当然是很乐于看到草原上建立起许多个汗国,有许多大汗的。这样子的草原,中原才更有利,才能离弱合弱,分化拉拢,借力打力。
对于草原,李超的看法是直接用强其实不是上策。
按李世民他们的想法,当然是要在家里憋大招。等存够了钱粮,训练好了士卒,打造好了军械之后,就要北上找突厥人扳回场子。
要让突厥人远遁漠北,再不过南渡阴山,让他们见了大唐就喊爷爷,甚至要让他们年年上贡,一解此前的憋屈。
不过李超觉得这种招式,还是汉武帝的套路,强打。
这样强打,太难,也成本太高。对付草原,还是隋文帝杨坚的套路好用,分化拉拢,合弱离强,打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让草原就没有一个强大的霸主,不让他们统一,让他们一直窝里斗,无力对外。
大唐要做就做那裁判员,根本不用辛苦的下场去拼打。
让突厥人自己打自己,让铁勒、契丹等人起来造突厥人的反,让他们打成一锅粥。大唐还可以跟他们继续贸易啊,让他们拿俘虏、牛马来换茶叶换布匹这些啊。
换回俘虏,正好用来挖矿修路晒盐等呢。
不过要做到这些也不容易,但这个思路是没错的,先订下方向,然后朝着方向努力总是正确的。
眼下重点是继续烧火,让郁射设和颉利干起来,也让突利加入进来,越多人越热闹,这戏才好看。
当然,李超回去后,打算跟李世民房玄龄他们好好谈谈,也抓紧跟契丹、铁勒诸部鼓鼓劲,让他们奋起反抗,掀翻压在他们头上的突厥大山。
真的战事一场,草原可能就彻底乱了,说不定好几年时间平定不下来。刚兴晒起来的边市,虽不说至于会关闭,但确实会很受影响的。
现在一年起码是几百万贯的税收,商人们的利润更大。
损失这么多,朝廷里的诸公会怎么看,这个还不好说。
但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忽视了更长远的大局啊。
“相国记得给我弄批茶叶,不要多,几千斤就好了。”
李思摩现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说是个间谍。一面是突厥人的特勤,一面又是大唐的郡王。
不过唐朝的身份暂时还见不得光。
李思摩也是有族人的,既然暂时还去不了唐朝,当然也想赚点。
“几千斤茶叶都不值得我开一句口,这样吧,我给你弄一万斤来。”李超非常豪爽的道,“若是你要酒,我可以也给你弄个万把斤来,以后有需要,可以直接找李记商行。”
给突厥人的茶叶,是最次的砖茶,这种茶,如果按李家现在茶叶界执牛耳的地位,李家新推出的茶叶分类,砖茶其实应当算是黑茶。
原来唐人的茶,应当说都属于黑茶。
这种茶经过发酵,但又不是如红茶那样的全发酵茶。黑茶最大的特点就是连枝带叶的采摘下来,经过杀青、蒸、揉、堆积、发酵等等工艺后,最终压制成茶砖。这种茶成之后成黑色,算是后发酵茶。当然,的工艺也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的茶还要经过烟熏,有的茶也主要以嫩芽为主。
李家现在搞出了炒茶,在茶叶界那是新的泰斗了。
李家因此也推出了许多新茶种,甚至是推出了新的茶叶分类。
传统的黑茶,然后是保持较自然的白茶,以及轻微发酵的黄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就是青茶,另外就是全发酵的红茶和不发酵的绿茶等。
黑茶主要工艺应当是蒸,而李家推出的制茶工艺是炒。
李家推出的绿、红、黄、白、青五种茶,都是炒茶,且都主要是以嫩芽嫩茶叶为主。在采摘过嫩芽嫩叶后,留下的粗枝老叶,李家也没浪费,直接拿刀连枝带叶的采下来,然后将之蒸、揉、堆、干、压后,做成黑茶,也俗称刀子茶。
因此,现在在外贸中的最火的这些茶砖,其实都是茶叶中的下脚料了。
其它绿红黄白青,虽也有压制成圆饼形的,但却是高档茶,而且方式也不一样的。
黑茶却是便宜的很,狠一点的商人,甚至连极老的叶子和茶树枝都一样割下来蒸制的。
别的茶可能还会说产量有限,但这个黑茶,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尤其是传统的黑茶因为是连枝带叶所以揉捻最费人工,而现在李超直接弄出了水力揉捻的机械,大大提升了效率,让黑茶产量大大提升。
虽说黑茶比较粗糙,但游牧民喝茶,并不是喝味道。
他们更多的是因为本身饮食结构不平衡,所以需要喝茶,需要茶来均衡。因此茶叶好与坏,其实不是最重要的。
只有那些贵族们才会在意味道,在意好坏,但他们可以买贵重的团茶,散茶。
1...230231232233234...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