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由春明门外增援的部队终于赶到,这让于遂古长长吁了口气,赶紧以麾下私兵“久战疲累”“损失惨重”为由撤下,将增援而来的关陇军队派上去。
数千生力军的加入,使得关陇军队气势更盛,但右屯卫的重装步卒依旧坚定沉稳的向前推进,速度不快,却无可抵御。
这让于遂古心中一寒,意识到一个可能……
他急忙拉过身边的亲兵,疾声道:“速速返回延寿坊向赵国公告知,就说右屯卫明显拖延战局,不肯全力而为,一定是房俊觉得胜券在握,故意吸引咱们增援,怕是留有后手,恳请准许吾等撤出西市,整军再战。”
“喏!”
亲兵急忙领命而去。
于遂古四下瞅瞅,干脆让人蹲在一截坊墙底下,让他踩着肩膀爬到坊墙上,居高临下远眺前方的战场。
只见远处西市正门区域战斗最为激烈,重装步卒踩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缓缓向前异动,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将汹涌而至的关陇军队缓缓后退,而关陇军队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不能奈何其分毫。重装步卒倚仗铁甲之坚固、横刀之锋利,凡冲到近前的关陇兵卒皆被砍杀碾碎,坚定不移的向前移动。
于遂古愈发感到不安。
右屯卫分明有实力强行突袭,西市附近猬集的关陇军队很难阻挡,却始终不紧不慢、稳扎稳打,很明显是“围点打援”的战术,其目的或许根本就不是救援东宫六率、增援太极宫,而是最大限度的消耗关陇军队。
当下局势,即便随便拽来一个普通的校尉也知道太极宫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一旦关陇军队攻陷太极宫、覆亡东宫六率,大可以坚守不出,只等着李勣挥师回京即可。
最起码,关陇门阀也有谈判之底气。
右屯卫拼了命的突破金光门,又怎么会对太极宫之安危不闻不问?很明显,右屯卫认为东宫六率守得住太极宫!亦或者,卫国公李靖一直在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关键时刻定有后手……
从墙头下来,于遂古愈发惶惶不安,但前去传信的亲兵不久之后返回,只带给他一个命令——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将右屯卫堵在西市,给其余军队尽量争取攻陷太极宫的时间。
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长孙无忌身边的亲兵,对于遂古训斥道:“西市乃关陇门阀死生之地,望汝不惜兵力,竭力死战,务必将敌军挡在此处,万勿心生怯意致使功败垂成,成为关陇门阀之千古罪人!”
娘咧!
于遂古气得差点吐血,若非忌惮长孙无忌以往之积威,他定然要破口大骂。
我挡不住右屯卫就成了关陇门阀的千古罪人?
你长孙无忌自己欲壑难填,做下弑君之举,而后裹挟整个关陇举兵反叛欲废黜太子、另立新君,这才导致今时今日生死存亡之境地,此刻居然反咬一口,将黑锅甩在老子头上?
简直无耻之尤!
但即便心中愤懑不甘、怒火冲天,却也不敢不听军令,近日她若敢撤出西市,回头长孙无忌就敢砍了他的脑袋,且将所有罪责归咎于洛阳于氏……
只能红着眼睛不断催促麾下兵卒冲向重装步卒,任凭关陇兵卒的尸骸层层叠叠堆满长街,任凭鲜血喷溅汇聚成流被淅淅沥沥的雨水稀释之后流入路边、墙角的阴沟水渠……
……
相比于遂古的痛不欲生,高侃却是好整以暇,重装步卒胜在覆盖全身的铁甲,这些厚重的铁甲拖累了兵卒的敏捷与速度,野战之时不太管用,机动性太差,但是这般用于巷战之中,却几乎刀枪不入,堪称无敌。
攻破金光门乃是逆转战局最为重要的一步,眼下既然攻陷了金光门突入城内,便毋须急迫。
虽然突袭西市直抵延寿坊不费吹灰之力,但高侃依旧稳扎稳打,没有过于急切,以免狂飙突进之下彻底击溃了关陇军队的士气,使得此刻猛攻太极宫的军队士气骤降撤出太极宫,与城内军队汇合一处向城外撤离。
离了太极宫这个大“瓮”,再想最大限度歼灭关陇军队势必难度增大,且李勣一定已经开始率军回京,稍稍拖延个一日两日,关陇便可从容退却,保存实力。
将半座长安城打得几乎成为废墟,往昔巍峨庄严的太极宫夷为平地,东宫上下死伤无数,岂能任由关陇撤军,而后在李勣庇佑之下堂而皇之的重返朝堂?
所有东宫军队都憋着一口气,誓要将关陇军队彻底歼灭才肯罢休!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败局已定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眼下看似焦灼的战局实乃高侃有意为之,一方面可以“围点打援”,更多的消灭前来增援的关陇军队,一方面可以让东宫六率的“诱敌深入”更为彻底一些,一旦将关陇军队引到内重门附近,自己这边即使加快突袭速度,关陇军队想要撤出太极宫也来不及。
高侃镇定自若的指挥军队缓缓向前,一边剿杀着关陇军队,一边等着来自于房俊的命令。
雨水纷飞,落在兜鍪之上缓缓流下,高侃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心中火热。
这是一场决定帝国政权走向的兵变,当太子被逼在内重门里苟延残喘,等待叛军蜂拥而上钢刀加颈的时候,对于身边依旧不离不弃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感恩,太子本就是一个厚道人。
而现在,当右屯卫与东宫六率拼死搏杀,终于将局势逆转,太子死里逃生的感激将会是何等强烈?
毋庸置疑,每一个曾为了东宫流血奋战不离不弃的兵卒,都会得到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回报。
右屯卫尤甚。
可以想见,此战之后太子即位,房俊势必进入中枢执掌大权,或许三五年内仍要平衡各方势力与各方大佬共同执政,但五年之后,房俊一定会成为宰辅之首,礼绝百官。
身为房俊麾下最为器重的武将,高侃也一定会得到独掌一军的机会,甚至有可能继任右屯卫大将军!
一旦执掌这一支天下最强之军队,建功立业岂在话下?
与此同时,所有“房俊系”的文臣武将都将一飞冲天,尤其是军中势力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为了避嫌,右屯卫是一定会调离京畿、奔赴边疆的,到时候山河高远纵马驰骋,开疆拓土之宏图伟业等着他高侃呢!
身后,一骑在雨中自金光门方向疾驰而来,背后插着的小红旗使他得以在右屯卫军阵之中长驱直入,直抵高侃面前。
“大帅有令,即刻加快速度攻陷西市、延寿坊,直抵承天门下,堵住太极宫内叛军撤退之路,予以歼灭!”
“喏!”
高侃得令,大声应喏。
而后端坐马上,大喝道:“擂鼓!”
咚咚咚!
雄浑的战鼓敲响,密集的鼓点在雨中远远传出,震荡着大半个长安城。
前方正有条不紊、稳扎稳打的重甲步卒听到鼓声,这是全力进攻的战鼓,登时一改之前稳重作风,队伍之中的校尉开始大声呼和,指挥着各自部下兵卒向前突进。
几支百余人组成的“锋失阵”在长安街之上迅速集结,而后动作迅猛的直插进迎面而来潮水一般的叛军阵中,铁甲铿锵、横刀闪闪,凶狠的开始突袭。在他们身后,两千袍泽阵列不变,铁甲聚成一线,横刀如墙而进,小跑着紧随其后发动冲锋。
战鼓声中,西市战局陡然生变,右屯卫重甲步卒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对蜂拥而至的叛军予以迎头痛击,杀得叛军猝不及防,一时间人仰马翻、鲜血迸溅,鬼哭狼嚎。
于遂古见到重甲步卒骤然加强攻势,心中一紧,连忙下令:“所有人顶住,分出一部绕至波斯胡寺后边,袭扰敌军后路,后阵列于延寿坊坊墙之外,不得后退半步!”
同时派人前往延寿坊:“告知赵国公,敌军忽然加强攻势,意欲突进至延寿坊,请赵国公撤出延寿坊,同时增派援军前来,吾这边顶不住!”
他不是不催促麾下兵卒以死相抵,可即便是洛阳于氏的精锐私兵也不过是一些横行乡里的货色,如何比得上右屯卫那些百战悍卒?更别说对方身披重甲、横刀锋锐,装备较之关陇军队胜出不止一筹……根本挡无可挡,被突破防线乃是迟早之事。
双方与西市之外大战,附近几处里坊皆被卷入战火之中,无数百姓四散逃离,半个长安城乱作一团。
关陇军队也明白一旦西市失陷,右屯卫兵临延寿坊,几乎就意味着关陇门阀的彻底失败,所以此刻也奋不顾身的冲上前去,死命抵挡右屯卫的突袭。
战斗的激烈程度骤然跃升一个等级,双方在西市之外鏖战不休。
*****
延寿坊。
西市之外震天的喊杀声、时不时响起的震天雷轰鸣,在细雨之中传过来,使得坊内人心惶惶,不断有兵卒将各方战报送抵此地,也有书吏带着各种命令奔赴各处,人嚷马嘶,一片仓惶。
偏厅之内,长孙无忌默默听取于遂古派人送来的战报,良久无语。
一旁的宇文士及挥手将传令兵斥退,低声对长孙无忌道:“无论如何,此地凶险万分,还是应当转移为好。”
右屯卫已经突进到西市之外,以右屯卫重甲步卒的强悍战力,于遂古是万万挡不住的,只能拖延右屯卫突袭的脚步,溃败乃迟早之事。一旦西市防线被突破,延寿坊将直面右屯卫之兵锋,或许沦陷也在顷刻之间。
如果连这场兵变的指挥中枢被一锅端了……那可真真是完蛋大吉。
长孙无忌沉默良久,将宇文节喊了进来,问道:“太极宫内战事如何,吾军打到什么地方?”
宇文节信口道来:“刚刚有战报送回,已经攻陷甘露殿,东宫六率全面后退,李靖更将指挥所撤到内重门里,背倚玄武门,指挥作战。不过想要歼灭东宫六率、攻克玄武门,却难如登天。”
况且这不仅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突入城内的右屯卫根本不会给予关陇军队足够的时间,一旦右屯卫突袭至延寿坊甚至承天门下,那么此刻太极宫内的所有关陇军队就必须撤退,否则极易被前后夹击、全军覆没。
宇文士及也提醒道:“不要被眼下局势所蒙蔽,东宫六率固然损兵折将,却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一旦右屯卫突进至承天门下,李靖很可能率军反击,到时候咱们的军队前后受敌,动辄有覆灭之祸。”
眼下,原本盘踞于长安城东西两侧的关陇军队几乎全部调入城内,一部分在太极宫内奋勇拼杀试图攻占太极宫,另外一部分则陈兵延寿坊、布政坊、西市一线,阻挡右屯卫的突进。
这几乎是关陇门阀最后的武装力量。
一旦右屯卫突进至承天门下,而太极宫内的军队又来不及撤出,极有可能导致关陇军队一战便全军尽墨……
长孙无忌沉吟未决。
局势他自然看得懂,更清楚关陇军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少有疏忽便会酿成大错。可时局至此,关陇门阀几乎拼上了百余年来积攒的家底以及所有的政治资本,让他下令放弃攻占太极宫撤出长安城,彻彻底底的承认失败,如何甘心?
宇文士及心急如焚,疾声劝道:“辅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们撤出长安城依托终南山据险而守,总能坚持到李勣率军赶回长安。到时候与他谈判一番,未必不能保持一些政治资本,还有机会在朝堂之上积蓄实力,默默发展。可若是将关陇军队尽皆葬送于此,即便吾等战后依旧居于朝堂之上,却也是没牙的老虎,还能有什么作为?辅机,三思啊!”
正在这时,一名书吏自门外疾步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战报,大声道:“启禀赵国公,英国公已经率领大军自潼关拔营,认命卢国公为先锋,率领五千轻骑先一步直奔长安而来!”
长孙无忌将战报接过,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而后递给宇文士及,颓然长叹一声,整个身躯都佝偻下去,一瞬间似乎苍老了十余岁……
兵变之事,已不可为。
宇文士及一目十行的将战报看过,涩声道:“辅机,下令吧。”
随着李勣率军拔营西进返回长安,右屯卫为了防止李勣包庇关陇门阀,也势必随之加强攻势,这个时候若不将太极宫内军队撤出,很可能就再也撤不出了……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枭雄末路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枭雄末路
长孙无忌沉吟不语,心中纠结难决。
窗外雨水潺潺,厅内厅外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决定……
良久,长孙无忌闭上眼睛,缓缓吐出一口气,声音沙哑,甚至带着微微的颤抖:“传令,太极宫内的军队尽数撤出,自明德门出城,休整之后奔赴终南山。告知于遂古,让他拼却一切也要挡住右屯卫突袭,关陇之生死皆在他之手,吾亦坐镇延寿坊,他若挡不住右屯卫,那就任凭敌军将吾乱刃分尸,也将太极宫内的军队悉数围杀。”
他一手缔造了关陇前所未有之辉煌,使得关陇各家名列“氏族志”之一等,力压山东、江南那些传承逾千年的世家大族,荣耀无比。但也是他一手策划了这一次兵变,试图将关陇从倾颓的态势之中扭转回来,力挽狂澜,却将关陇推入几乎覆亡之深渊。
如今让他亲口下达撤退之命令,承认这一次兵变失败,那种巨大的打击与挫败转化为难以遏止的颓丧与悲观,满腔雄心壮志,尽付东流。
尤其是往昔繁荣昌盛的长孙家子嗣凋零,最争气的几个孩子先后战殁,再加上兵败之责任长孙家首当其冲,曾经声威赫赫、烈火烹油的“关陇第一家”,几乎看不到未来……
他是长孙家的功臣,也是长孙家的罪人。
已然萌生死志……
宇文士及大惊,劝阻道:“辅机岂可如此?咱们撤出长安,前往终南山驻扎,待到李勣率军回京之后与其谈判,未必不能争取机会,无论将来是谁掌握朝政,都需要咱们去对抗山东、江南两地门阀!只要保住关陇传承不失,总有一日能够东山再起!辅机,你是关陇领袖,关陇各家还需你来带领走出倾颓低谷,万万不可意志消沉,一了百了。”
时局至此,包括宇文士及在内所有关陇勋贵心中都难免对长孙无忌心生怨愤,若非长孙无忌裹挟,谁人愿意甘冒奇险举兵起事?然而事已至此,再多埋怨亦是无用,想要从即将到来的酷烈严寒之中保持传承不断,甚至积蓄实力、东山再起,只能依旧让长孙无忌担纲领袖。
除了他,旁人没有那份在山东、江南两地门阀以及东宫的围剿之中全身而退的能耐……
长孙无忌惨笑一声,手掌婆娑着椅子扶手,眼神望向窗外漫天风雨:“这场兵变,总是要有人站出来去承担责任的……除了我之外,又有谁能担得起这份责任?”
没有人愿意死,即便穷途末路、回天乏术,也都会梦想着能够苟活下去。
好死不如赖活着。
可总归有一些东西是要凌驾于生死之上的,譬如家族传承,譬如子孙繁衍……只要长孙无忌死了,担起责任,再加上关陇门阀可以成为对抗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的快刀,以太子宽厚仁慈的性格,大抵不会继续对长孙家斩尽杀绝,李勣亦是如此。
宇文士及张张嘴,也明白无论如何,长孙无忌怕是难以幸免……
只得说道:“未到最后时刻,谁知局势是否再生变化?无论如何,辅机乃关陇之领袖,不可轻言放弃。”
长孙无忌拍了拍椅子扶手,沉声道:“放心,若有一丝可能,谁又愿意赴死?只要李勣答允咱们的条件,就算是太子一心想要鸩杀于我,也不是那么容易。”
东宫即便翻转战局、反败为胜,实力也大手折损,李勣则挟数十万东征大军挥师入京,更有陛下遗诏在手,势必战局主动,主导朝堂。只要能够与李勣达成谈判,不仅可以保住关陇门阀之根基,亦无需长孙无忌承担罪责。
一个活着的关陇领袖,远比死掉的长孙无忌更为有用……
*****
内重门。
关陇军队潮水一般涌入太极宫,席卷大半个宫阙,向东宫六率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几乎每一个关陇将校都知道当下之局势,唯有彻底攻占太极宫才能保住在接下来与李勣谈判之中的主动权,这不仅意味着每个人的功名利禄,更意味着关陇门阀的前途。
所有关陇将校都身先士卒,不断催促着麾下兵卒发动猛攻,誓要在最快的速度之下彻底战局太极宫。
然而东宫六率虽然无力抵挡关陇军队潮水一般的攻势,只能且战且退,却能够保持退而不乱,此刻推到内重门里,依托厚重的城墙组织防御,在关陇军队的攻势之下巍然不动。
关陇军队上上下下都红了眼,眼瞅着就要将东宫六率击溃,最不济也将其逐出玄武门,可以彻底攻占太极宫,却在这最后一步面前强攻不下、难作寸进,如何甘心?
“进攻!进攻!”
“只差最后一步,大家一定要拿下来!”
“生死存亡,在此一战!”
无数关陇兵卒嚎叫着红着眼睛发动悍不畏死的冲锋,尤其是冲在最前的“沃野镇私兵”各个彪悍,入宫以来每一场战斗都担当主力攻坚折损严重,但依旧是关陇军队当中最为精锐的存在,每至一处都奋勇向前。
东宫六率却毫不慌乱,背倚高墙、组织有序的顽强抵御。
内重门里,李靖与张士贵并肩而立,听着门洞外铺天盖地的厮杀声,张士贵有些紧张:“应该差不多了吧?叛军攻势猛烈,咱们的消耗也不少,万一伤亡过重难以反击,那可就麻烦了。”
自叛军起事之日,东宫六率一直站在最前线,与叛军轮番上阵相比,只能以单薄的兵力苦苦支撑,减员严重。尤其是这等长期处于被动挨打之局势,会使得兵卒心理、士气受到极大的考验,动辄有崩溃之虞。
李靖却对自己一手组建的东宫六率充满自信,缓缓道:“放心,儿郎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都憋着一口气呢,再等一等,只要叛军开始撤退,咱们即刻展开反击。”
这样龟缩着任由叛军猛攻自然风险极大,但越是拖得时间长一些,右屯卫那边便能突袭得更靠近承天门一些,唯有右屯卫彻底堵住承天门,才能将这些攻入太极宫的叛军予以全歼。
张士贵抬头看了看内重门的城楼,抹了一把脸上雨水,再不多言。
心底对李靖是极为钦佩的,率领东宫六率苦苦支撑这么久,损兵折将伤亡巨大,到了这一步依旧沉着稳健,这等心理素质也不是谁都能有的。
……
重甲步卒犹如巨大的绞肉机一般将西市外长街搅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关陇兵卒的尸体层层叠叠,缓慢但坚定的向着延寿坊挺进,无数关陇军队潮水一般涌来,试图阻挡重甲步卒的脚步,却好似浪花撞击礁石一般,洒下漫天血沫,不能撼动分毫。
一支奇兵忽然自北侧波斯胡寺后边绕出,一头扎进重甲步卒后阵,试图将重甲步卒拦腰截断。
镇守后军的孙仁师当即亲率麾下刀盾兵杀出,与叛军交战一处。右屯卫的战力之所以远超一般军队,除去平常时候训练有素、兵卒将校连续参加大战经验丰富之外,精良之装备更是冠绝全军。
即便最普通的兵卒亦穿着革甲,以铁板遮挡重要部位,等闲不会给击中致命要害。手中横刀更是采购自房家铁厂,含碳量适中,即锋锐又坚韧,即便是穿着革甲的为数不多的叛军将校,也能被这种横刀轻而易举的割开,予以重创。
更别说右屯卫采取的是“募兵制”,是发饷的,与寻常军队的“府兵制”截然不同,军心士气本就高出一等,兵员素质更是傲视群伦,眼前这些看似英勇实则毫无章法的叛军根本不够看……
忽然钻出的奇兵未能给重甲步卒带来威胁,前锋部队依旧踏着叛军的尸体奋勇向前,所至之处鲜血飞溅、残肢处处,迅速向着延寿坊挺进。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绝地反攻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于遂古站在后阵,眼看着自己麾下的家族私兵犹如豚犬一般被重装步卒斩杀,心头滴血、目眦欲裂,只想赶紧撤下去,保住家族私兵最后一点元气。但来自于长孙无忌的命令非常坚决,甚至再一次将整个关陇门阀的生死存亡都压在他的肩上,任他心中大骂,却也无可奈何。
只不过任凭他不断将麾下军队投入战场,重甲步卒依旧坚定向前、无可阻挡,眼瞅着便冲锋至西市与延寿坊的相接之初。
眼见已经冲到面前,于遂古心里大骂长孙无忌,抽刀在手,大吼一声:“随吾杀敌!”带着自己的亲兵便冲了上去。
然而他的身先士卒并未给麾下军队士气带来太多的提振,冲上去左冲右杀一阵,便被湮没在重甲步卒的浪涛之中。
……
“不好了!”
“怎么会是?”
“西市那边已经挡不住了,右屯卫杀了过来,眼瞅着就到延寿坊……”
“哎呀,那可如何是好?”
“咱们赶紧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
厅外议论纷纷,吵杂非常,厅内的长孙无忌蹙眉,将宇文节叫进来,问道:“发生何事?”
宇文节道:“右屯卫势头太盛,不可阻挡,刚刚西市那边传来消息,于遂古身先士卒,率领亲兵冲入战场,已经被乱军裹挟,生死不知、无影无踪。”
厅内气氛压抑。
刚刚抵达此间的令狐德棻白眉一挑,喝叱道:“愚蠢!他身为主将,焉能逞匹夫之勇?战事不利,是他无能,自当求援以增加军队,若他此刻身殁乱军之中,对于军队士气之打击何等严重?蠢不可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