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拍摄期大家都比较竖起了,主要是演员们进行表演,有一部分会是在室内绿幕前完成拍摄,很多时候都需要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行。
很多时候看一些科幻电影的幕后花絮,就会发现演员们真的很厉害,明明面前什么都没有,但却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神态动作来。
科幻电影的成功与否,除了故事性、主题、演员以外,其余的基本都是后期制作设计的功劳。
特效制作是科幻电影吸引人的关键所在,这花钱花时间。
中国科幻电影如果想要有所起色,那就得好好学习一下好莱坞,不浮躁不短视,林翰就准备等《侏罗纪公园》拍摄时去好莱坞取经,等取经归来再拍摄自己的《三体》大电影!(未完待续。)
文艺大明星 第290章 征服全世界【三更】
电影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电影从宣布立项到正式上映,恐怕得一两年时间,精雕细琢的电影更加细致精美一些。
林翰这一次想要总揽大权,不想再经历一次《冲出太阳系》的那种憋屈经历,从各个方面都想要做到最好,因此《三体》英文版的发售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将小说推广到全球范围内,尽可能的扩大它的知名度,这样在电影发行时就可以从国内扩展出来,这是打基础的时候,以后再来收割。
一本小说可以算借给三个人看,同时会有五个人知道这本书的名字,这些人就是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知道了小说的名字,等未来电影上映时,这记忆就会浮现出来。
到电影院选择观看哪一部电影,当然熟悉的电影名字更容易被选上,有巨大书迷群体打底,找国外的发行商合作也要容易得多。
现在看到海外读者对《三体》的接纳程度如此高,林翰原本高悬的心就放了下来,原本《火星救援》也被他换到了中国背景,同样取得了成功。
这就证明小说里面的背景其实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才是关键,这一次的尝试成功之后,后面林翰都打算采取类似的操作模式。
学无止境,在将两本书交稿之后,林翰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废人,每天的事情就是看电影学习,将分析出来的东西交给他的上学时候的导师,单独开小灶。
闲暇时间就是出去健身、射箭,这段时间快递小哥给他送网购图书的时间都特别多,一来二去就完全知道这边居住着的赫然便是科幻大师林翰!
书房的书架一天天充实起来,各个方面的书籍让林翰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也了解其余作家的作品,他如同一块海绵般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分。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体》在海外的销售结果第一次被统计了上来,首周全球销量共八十九万册,其中包括了北美的五十二万册,这个数字乍一看好像有些凄惨。
但实际上《三体》因为提前发售的缘故,并没有在周一发书,而是在周五发布了,也就是说它的首周销量其实只是前三天销量。
很多等待林翰扑街的人只能黯然叹息一声,等待他的下一部小说。
每本书都成功,让很多羡慕嫉妒林翰的人都忍不住佩服起来,一本书爆火不稀奇,稀奇的是能一直维持下去,甚至不断进步的。
所以研究林翰这些科幻小说写法、框架、故事构造的人越来越多起来,网络上面的各种分析采访都纷至沓来,他们也想学习一下。
然而这些并不是套路文,属于不同作家的智慧结晶,他们想要研究出一个结果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林翰坐在电脑前面将这些分析的帖子关掉,他登上亚马逊准备查看一下自己小说的销量,可刚刚进入到中国版之后,就在首页推荐那边看到英文版的《三体》小说封面。
他点开这个一看,发现《三体》英文版在国内的销量也非常不错,大多数读者都是冲着这个封面来购买的,跟这个科幻大片风格对比起来,《三体》中文版就像是农村小作坊的产物。
此外,很多外国在华工作人员他们看懂中文很费劲儿,因此英文版一问世后,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购买了。
世界就是一个村,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非常多,这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幻小说的接纳也很快,甚至会把《三体》推荐给他们本国的朋友们,起到自来水的作用。
购买《三体》英文版的国内读者大多数都已经看完小说,他们对《三体》的评价几乎都一致,林翰便将亚马逊切换到国际版去,他想看看外网读者的评价,这些购书人的评价大概是最直观的。
来自美国的读者托马斯-迪兰给了一个五星评价,他写道:“我翘班了36个小时,就为了能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真正不想放手!通过这种明显有别于我西方背景的不同文化故事,以引人入胜的视角,展现了人类族群生存的驱动力。我没有期待本作与英美科幻有任何雷同的地方,它没有让我失望,特别喜欢它!”
另外一名读者鲍勃更是写了一篇长达两千多个单词的评论,标题叫做“顶级科幻系列的开门礼炮”,这篇书评得到了另外一百多名读者的赞同,都认为鲍勃写得非常好。
他在书评里面写道:“首先,这本《三体问题》读起来并不像是译文,虽然不是林翰本人的翻译,但刘宇坤的翻译给人天衣无缝的散文感觉。通贯全文的大量注脚帮助我理解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数学、物理学的有用知识。
故事情节的政治科学设定让我想起了格里高利-本福德的小说《时间景象》。这是一本非常硬核的传统科幻小说,背景设置让人难以忘记。
请注意,这本书是林翰原创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心已经勾上,我尽量避免太多剧透的评论,免得影响阅读本书的乐趣。
尽管之前我从没阅读过该作者的作品,现在我能理解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者之一,我相信该作品系列能扩大他的读者群。”
路易-瓦利埃,这位来自法国的读者同样也打出了五星,“这是一部深度扎根于物理学的科幻小说,是我读过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背景深深基于物理学,使得其非常吸引人。作者非常棒的将真实情节编入他的小说,如果你喜欢物理学,此书必读!”
“汪跟叶的任务刻画得很棒,汪在面对迫在眉睫的灾难前成长,叶是深藏不露的女人。而我最爱的角色是da史,不同于科学家,他是一个务实而又不拘泥于理论的观察能手,他的洞察力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我强烈推荐本书,这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尚未出版。如果你钟爱优秀的科幻小说,你会爱上本书的。”朱塞佩-加里波第毫无吝啬自己的夸赞,意大利人不仅浪漫,同样喜欢科学。
西班牙人加西亚-洛佩兹说这本书百分百壮观以及令人着迷,“作为一名科幻小说的资深粉丝,无论是稀烂的渣作还是深刻的杰作都来者不拒,我还挺好奇这本中国畅销小说跟美国畅销小说有什么不同。结果没有什么不同啊!尽管它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中国小说,无论是丰富的历史注解还是语言习惯都是中式。特别感谢译者的辛勤付出,保持了本书的中国文峰,却又能让美国人足够理解。”
这些读者给出的最低评分就是四星,绝大部分都是五星,而且全世界各地的读者都不少,证明《三体》确确实实将全球的读者给征服了。
甚至在专业人士领域,《三体》的表现也足够惊艳。
迈克-瑞斯尼克,曾经八次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在他的脸书上面这样写道:“《三体》当得起任何赞誉,它是一部超乎寻常的小说,刘宇坤自然流畅的翻译也一样。以前几本书都是林翰自己翻译,这次他忙于自己写《三体》三部曲中的后面两部,虽然没有自己翻译,但依然非常不错!”
加拿大华裔科幻作家大卫-李,也是加拿大国家科幻小说奖得主,有中国背景的他自然能比别人更多体会小说中的内容,“《三体》对北美的读者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第一次:它是这样一部科幻深入探究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骚.乱时期的人心。林翰给我们展现了难得一见的、上世界六十年代的铁幕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到当今世界的神秘阴谋。结果是,这个故事里的每个回答都制造出更多的悬念。”
莱文-布莱恩在某次回答记者问时提及到《三体》,他是nasa的顾问之一,“生动、极具想象力并且依托于前沿科学,《三体》思考了我们时代的诸多重大问题。林翰站在了无论任何语言的推测思索性小说的顶峰。”
太多太多的赞誉,在世界科幻文学领域很少见到这么有冲击力的新书。
不少啃过机器翻译的读者此时也都被震撼过去了,哪怕他们知道大概的剧情走势,但这翻译成英语的文字同样无比动人,世界需要这样的科幻小说!
*******************************************
三更九千字送上,不少书友反映说本书节奏过慢,其实作者菌心里是想充分挖掘每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如果是不停写新作品的话,那完全没问题,但这样一来就缺少了发酵的影响力,很多小说会被埋没。
而且每个月出一本新书大概也不符合现实吧,虽然这是一本幻想出来的小说,但作者菌依然想要稍微有那么一点真实感,不要出现这个月写一本卖一本,下个月又是另外一本,出版流程都要接近一个月时间,更别说进行销售了。
希望大家能理解,不过我也会精简一下后续内容,争取将节奏调节好!(未完待续。)
文艺大明星 第291章 暗箭伤人【求订阅】
早上六点准时修改,不会影响正常阅读。
写书赚点生活费不容易,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
如果提前点开的书友,在六点之后可以通过【长按章节目录】重新下载本章节,也可以通过移除书架、重新添加的方式获取最新章节,也就是清理缓存。
……
《西游记》要录制这些乐曲,而开音乐会的话正好可以把这帮班底挪过去使用,还不用多排练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不管是门票收入还是后续版权费用,林翰都可以不要,他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能将音乐会办起来就行。
甚至还可以在网上发布免费的音乐会现场蓝光大碟,保证更多的人可以听到这从地球上复制过来的音乐。
跟央视签约完成后,陈佳璇也没有责怪林翰一意孤行,她开口说道:“看不出来你还有几分情怀,早知道你能作曲,我还到处托人把艺人塞进去干嘛,直接找你就完事。”
当初陈佳璇为了能让旗下的新人演玉兔精,可算是费了一番功夫。要是当初林翰就能用作曲将导演征服的话,这还不是一桩小事。
“当初我可不知道这边配乐难,还以为都解决了,谁会知道别的作曲家都搞不定。”
林翰说的是实情,他将合同珍而重之的放在背包里面,准备拿回去认真放好,每一份合约都很重要,必须小心保存好才行。
王昊拍了拍林翰的肩膀,他打趣着说道:“托你的福,我们剧组的进度条总算是不用一直卡在那里了,眼看着都已经读条到95%了,结果一动不动一两个月时间,现在很快就能到100%!”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赶紧去弄好,我特别想在电视上看电视剧,下次有机会再见个面,我最近可能要忙着写书的事情了。”
春节期间不务正业,现在春节过去后,林翰也该收收心,开始准备自己的事情来。
回到家之后,他将合同小心放在房间的抽屉里面,然后用钥匙锁好,这些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万一对方有什么违约的情况,这就是证据。
陈佳璇一点也没有当客人的念头,她大大咧咧的从冰箱里面拿出一瓶矿泉水来,暖气的燥热让她有些口干舌燥。
南方人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大冬天坐在暖气边上摇扇子吃冰棍的幸福模样。
“璇姐,春节期间给你找了一大堆事情做,现在你可有的忙了。”
林翰将自己纪录事情的便签纸交给陈佳璇之后,就笑着等待着她的反应。
果然不出所料,陈佳璇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她叹息一口气说道:“我可真是天生忙碌命,工作第一天就要处理这么多的事情来。我会去跟企鹅出版集团那边联系,他们的条件太好了。要是可以的话,我干脆把《火星救援》英文版也交给他们出版,隔一个月发售,这样比较好。”
现在林翰已经将《火星救援》的中文版写完,只是没有交给任何一家出版社进行校对,距离他上本书也才发布两三个月时间。
虽然很多出版社都在旁敲侧击的询问,可陈佳璇硬是没有松口。
“你决定就好,不过我还没有把《火星救援》的英文版写出来,暂时不能交给他们。要是没稿子,他们也愿意签合约?”
“这倒不一定,反正你写一个梗概出来吧,我想他们看到故事梗概的话,应该会有所判断。还有那个圣马丁出版公司的诚意也挺足的,估计是发现了你小说的好,不然也不会这么有诚意。”
林翰摸了摸下巴,现在的情况就是把《火星救援》交给这些海外出版商来运作,这书会不会水土不服呢?
毕竟他将小说的主人公还有背景都修改成了中国的,欧美读者买不买账还是问题,这些要让市场来检验。
既然要跟国际人士打交道,陈佳璇也必须得做好万分准备,她扬了扬手上的便签纸,对着王皓说道:“你也别天天就当宅男,偶尔出去走走,聚会一下也不错。长期呆在家里会发霉的。”
“我知道,指不定哪天我就跑去旅游一圈。你自己也注意点,别熬夜太多了。”
陈佳璇挥挥手,潇洒的出门而去,她得跟自己工作室的那些员工们一起商量一下,到底怎么联系报价才行。
从阳台看着陈佳璇开车离去后,林翰才回到沙发上坐了下来,他相信自己做的并不是无用功,而是真正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哪怕只是一小丁点。
合同谈判并不需要林翰出马,所以他现在突然一下子就空闲下来,竟然有些茫然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
他打开电视机,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明显就是穷人命,享受不到富贵的待遇。”
此时电视里面节目大多都比较喜庆,虽然初七已过,但年味犹在,一个个从来没看过的小品跟相声集锦倒挺有趣的,林翰一个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
王牌经纪人的实力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还没有等两天过去,陈佳璇就已经跟企鹅出版集团谈判好了《i,robot》的出版事宜,连带着圣马丁出版公司也已经敲定好合作的条款。
“企鹅出版集团那边条件不变,还是15%的版税,只是亚马逊这样的网络书店电子版销量不计入其中,直接属于你跟亚马逊的分成。但如果是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卖出去的实体书,就要跟它进行结算。”
陈佳璇指着电子邮件跟传真发过来的邮件后,一条一条的跟林翰讲解着,15%的版税已经是最高那种,至于什么20%之类的,除了站在文学出版圈的几位大神外,别人都别指望。
林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开口说道:“这是自然的,15%已经很多了,这本书他们预计销量是多少来着?”
“根据亚马逊电子书销量预测,他们觉得一年内可以卖出100-200万册,具体波动还不知道。”
科幻小说在欧美才是大头,国内的话可能总销量都卖不到一百万册。
浏览一下,而且也有律师跟翻译确认没有隐藏陷阱后,林翰便通过传真的方式低调的跟这两大海外出版商签订合约,等双方交换签名之后还会通过快递邮寄过去,这样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他并没有跟别的作家那样,声势浩大的召开一个签约发布会什么的,异常低调的就将小说出版卖了出去。
拿到授权之后,企鹅出版集团那边迅速便投入到校对跟修改当中去,而圣马丁出版公司则需要对英文版翻译成西班牙文,所以推出时间可能会慢一点,但不排除两家公司联手起来推动。
或许是春节刚过,或许是人大出版社想要跟林翰打好关系,将后面一本书也收入到自己出版社旗下,所以稿费的结算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茶社内,人大出版社的副总赵明坐在藤椅旁,他将一张纸递过来给林翰跟陈佳璇,笑着说道:“小林啊,我们1月份的销量统计出来了,虽然还有部分资金没有回笼,可我们决定提前将稿费颠覆给你们。春节前实在来不及,现在应该还来得及吧?”
“赵总,你说这话就太客气了,我跟你们出版社合作非常舒服。”
一般来说,稿费的结算都不会太快,因为全国上上下下那么多销售点的情况不一样,至今具体数字都还没有统计完成。
陈佳璇认真打量了一下上面的销售数字,她其实对这些数字已经了解过,现在只是算复核一下。
1月份《我,机器人》开始销售,实体书店还有三大网络销售商一起发威,总销量超过了48万册,电子版销量21万册。
小说的爆发力并不够强,但胜在足够稳定,2月份现在依然顽强的停留在销售榜末尾,可跟它一起上架的其余书都基本上完成了书店一月游的任务。
后劲是比较关键的问题,林翰时不时折腾出一点新闻来,而《我,机器人》的口碑也在慢慢发酵,现在总销量已经有62万册了,异常坚定的朝着百万销量前进。
林翰跟陈佳璇只是在想那个时刻什么时候来,5月还是6月?因为等英文版跟西班牙文版的小说出版之后,肯定会带动国内中文版的销量。
读者有时候并不知道看什么书,一些新闻的出现就会帮他们进行选择,在很多人眼中能出版英文版的书,那肯定是好书,所以不管是跟风还是怎样,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48万册实体书按照他们定下来的阶梯状版税的话,享受的就是10%的版税,而一本书售价30块钱,也就是说林翰可以从实体书的销售中拿到144万人民币的税前收入。
这个收入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非常高的了,表面上看就用了两个月时间拿到144万的钱。
可对于一名作家来说,这个收入甚至连作家富豪榜前五十都排不上,别人书卖得好,还有版权卖,自然而然的领先。(未完待续。)
文艺大明星 第292章 国家询问报【二更】
(今天第二更,求月票跟推荐票!)
恨一个人到这种地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罗宾非常满意的挂掉电话,他将写满差评的亚马逊评论给关掉,然后等着经纪人杰森发过来电子邮件。
由于林翰算半个工作人物,所以他们委托私人侦探很容易就查询到林翰的一些生平事情。对于作家来说,私生活爆料没什么看点,更何况林翰的私生活良好,有稳定的交往关系。
打击一名作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他的作品入手,这才是他们吃饭的工具。
对于那些小报记者来说,既有钱拿又有新闻可以报道,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了,于是在杰森的帮助下,罗宾不惜花费自己的钱就为了把林翰拉下神坛,搞臭他的名声。
钱没了可以重新赚,所以必须出这口恶气。
外面的专业书评越是夸赞林翰,夸赞《三体》,罗宾就越是生气,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林翰抢走了他们白人作家的东西,必须将林翰驱赶出北美市场之外!
《国家询问报》,这个专门报道名人隐私的杂志堪称是全国销量最高、流传最广的内幕杂志,它屹立美国报架数十年而不倒,虽然被各路名人警告、打官司,但依然死性不改,每一期销量足足有五百万份。
斗大醒目、暴露名流影星们私生活的耸人标题,极大的刺激着读者们的好奇心,曾经一手炮制出mj在梦幻庄园的私人录像带,也曾刊登过惠特尼-休斯顿这位歌坛天后躺在棺材里面的照片,无所不用其极。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只要被他们盯上的社会名流,那几乎就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轻松过关的,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实际却伪造故事来源来避开诽谤法的制裁。
时下最火热的国外作家林翰?
《国家询问报》正愁找不到什么轰动性的消息,原本准备炮制一下汤姆-克鲁斯新欢的消息,现在看来完全有更好的做法。
但这些八卦记者都是没节操的存在,哪怕这个方案被主编接受了,但他们依然想办法要从提供线索跟金钱的冤大头身上获得更多。
记者贾斯汀-哈里斯则是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嗨,杰森,这里是贾斯汀。我很抱歉的通知你,关于林翰的消息并不是那么吸引人,你懂的,他只是一个国外的作家,大家关注度并不高。”
“你是认真的吗?他可是当下最火爆的科幻作家,这个独家新闻如果你报道出去,肯定会有科幻读者购买的!相信我,这肯定没错。”
“我相信你没用,我们编辑部没有采纳,你懂的,我还需要更多……”
杰森在心里面骂了一声**k,然后回答说道:“你真是一个吸血鬼,还需要多少?5万美元够了吗?”
贾斯汀-哈里斯心里乐开了花,“恐怕不行,我这边有许多人物要打点,你知道的,这可是一份发行量超大的报刊,审稿很严格。”
“10万美元是我的极限了,如果你不肯发,那我就去找其余报社,他们应该会比较有兴趣。”
“成交,保证让你明天可以看到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