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文艺大明星 第177章 首日破纪录(五更)
(还是为书友“真理守护者”晋升掌门加更,所有加更全部还清!)
在机场足足耽搁了快半个小时之后,林翰才顺利走到外面打出租车的地方,翰林院的那些粉丝经营得非常不错,此前在科幻大会期间还有北美分舵的读者来现场支持林翰。【】
现在林翰的知名度已经不比那些三线明星差多少,只是他从来不演戏,只是导演跟写作,所以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暂时无法将长相跟名字结合起来。
回到小区之后,这些原本正在树荫下练舞的大爷大妈们直接围了过来,好奇的问道:“小林,我们看新闻说你拿奖了,还是全中国第一个?”
“朱老头,人家明明是亚洲第一个,好像是法国的雨果奖吧,反正挺厉害的,小伙子果然是写文字的料。”
“雨果奖?我怎么记得像是诺贝尔奖,小林给咱小区大大的长脸,这两天好些记者想来采访我们呢。”
“你们懂什么呀,这是科幻小说的奖。小林,你现在有空给张阿姨签个名呗,我孙子很喜欢看你的小说,那天我还看见他抱着本《火星救援》看得哈哈大笑呢!”
这些热情的邻居们让林翰有些招架不住,他不得不开口说道:“这不是诺贝尔奖,就是一个普通奖而已,没有太夸张。张阿姨,赶明儿我给您拿一套签名书去吧。”
“哎哟,小林你太客气了。能签名就行了,哪能让你拿书给我们,我听说你还在冲击销量呢。【】咱们邻里邻居的说,说什么也要帮你支持一下,我去给居委会那边说一下,让他们多买几本你的书放在小区的阅览室里面。”
“小林你刚刚出差回来吧?赶紧去休息休息,别累着。”
林翰没想到自己出国一趟,回来之后就得到这些邻居的喜爱,他赶紧说道:“我这就回去睡一觉,您们继续啊,我觉得跳得很好看!”
拖着旅行箱回到房间里面,四五天时间房间里面并没有多少灰尘,林翰将窗户打开,让房间里面的空气流动起来。
坐长途飞机原本就非常疲倦了,加上还要倒时差,每坐一次越洋飞机总要花费好几天时间来舒缓。
现在正是白天时分,林翰不能倒头就睡,不然半夜就要醒过来,但这个状态下也不适合写小说或者剧本,脑袋昏沉沉的容易出错,而且质量也不大好。
他干脆打开电脑来看一下自己小说的评价,还差一个小时就是发售的24小时,林翰还是很期待小说的销量跟评价的。
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接受这本小说,那电影推广起来就要迅速得多,人人都爱史前恐龙。
由于只在亚马逊中国上面发售电子版,所以统计起来特别方便,林翰直接点开亚马逊的网站,然后进入到kindle电子书里面去。
他在首页这些促销地方并没有找到《侏罗纪公园》的身影,特价专区那些打折书、本月热门、主题专栏都是别的书。
恐龙的身影出现在首页的新书上架那边,刚刚才上架一天的小说下面赫然拥有超过870个评价,目前评分是四星半。
跟《侏罗纪公园》差不多时间上架的那些书,下面的评论数量少得可怜,多的有十多二十个,少的只有2个,跟几百个评价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如果等买了书的读者阅读完,这个评价数量或许还会激增不少,小说这玩意儿只有阅读了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故事,不然就是瞎评论。
林翰此时并没有找亚马逊的工作人员要销售数据,他打算等首日结果出来之后再说,眼前那些评论倒是挺想看看的。
“看之前以为是那种单靠情节取胜的小说,结果一口气看完之后发现不只是情节新颖。小说里面的侏罗纪公园系统、马尔科姆效应还有对科学的反思都非常有意思,推荐一读!”这名读者已经确认购买,并且给出了五星的好评。
另外一名读者简单的评价说道:“这是最近读到比较好的惊悚小说,从来没有想过科幻能够跟惊悚结合起来,小说对人物的刻画非常鲜明,对惊悚情节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很期待拍成电影是什么样子。”
“小说写得非常细致,海滩上小女孩被一条小恐龙给袭击了,这个被攻击的细节极其生动具体,那些小恐龙在医院中对刚出生的婴儿开始攻击,从婴儿脸上扯下一条皮肉,然后大嚼特嚼,如此细致带感的描写有些血腥恐怖,非常有画面感。
小说里面出现的各种各样恐龙是我的最爱,不管是凶猛的霸王龙、狡诈的迅猛龙、剧毒的双脊龙还是外表可爱却袭击婴儿的始秀颚龙,小说里面太多太多不同的恐龙,绝对让人热血沸腾起来。巨大的霸王龙vs少年霸王龙,两龙相争必有一伤。”
“小说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人类跟恐龙斗智斗勇。这些极其聪明的恐龙会追踪、会判断、会沟通、会开门、会转移视线、会攻其不备,甚至还会卖萌示弱,简直是恐龙成精!而主角对抗他们的方式也特别多,下毒、挑衅、用食物勾引,猎人与猎物的角色不停互换中!”
“我只能给四星,因为这吓到我儿子了。原本看得好好的,结果就变得血腥无比,吃人的描写有必要那么细致吗?我想看到主角跟温顺食草恐龙之间的互动,在书里面可以跟主角一起去给三角龙宝宝喂食,给剑龙治病,同雷龙亲密接触,让人羡慕不已。”
林翰看着这些评价,他觉得非常满意,并不奢求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神作,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就算林翰在小说类别标注了科幻惊悚的标签,还是有人不小心被吓到。
可越是被吓到,越是觉得吸引人,这群人一边吐槽一边舍不得放下手。
短短的时间里面,在小说书页的介绍栏里面就能看到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发布接近一整天时间,《侏罗纪公园》直接登上kindle商店商品总排行榜第87名,一天销售额就登上总榜!
而在kindle商店电子书小说榜里面干脆空降周榜第一,同时也是电子书小说分类科幻小说的第一名!
在科幻小说这个分类里面,林翰干脆包揽了前三名,《侏罗纪公园》空降第一,《火星救援》后退一名位居第二,《我,机器人》获得雨果奖从第五反超李文渊的《冲出银河系》位居第三。
大概从来都没有一位小说作者能做到这么强悍的地步,整个科幻小说榜都被他给承包了!
“干得漂亮!”
林翰在心里面给自己点了个赞,统治了科幻榜之后就要把目标放在小说榜,而不是科幻这个分类榜。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之后,他就用qq敲了敲一直跟自己联系的那名工作人员,找他询问一下《侏罗纪公园》的首日销售成绩。
“林老师!你的小说首日上架销售成绩已经打破了我们的销售记录,24小时内卖出了18万册,平均每小时能卖六七千多册出去!”
发书首日就在亚马逊买了18万册,这个数字是非常非常惊人的,林翰悄悄在心里算了笔帐,每本8块钱,18万册的销售额就是144万人民币,而自己可以拿到70%分成,也就是刚好税前一百万人民币!
一天就赚了一百万,林翰表示自己有点慌,这销售也太猛了!
怪不得这么快就空降kindle销售总榜,怪不得亚马逊的工作人员都感叹不已,这成绩就算是放在亚马逊美国那边也是可以竞争历史前五的!(未完待续。)
文艺大明星 第178章 央视邀请
几乎没有人能猜中这本书的销量,没有丝毫宣传,安安静静的开始销售,等开始销售几个小时之后才在网络上面传开,完全依靠的是林翰名字的吸引力。
《侏罗纪公园》虽然在杂志上面连载了两期,但积累的人气并不多,否则杂志的销量就足够大火了,这部分读者基本上跟林翰的粉丝群是重合的。
拿下两项雨果奖,林翰着着实实在网友们面前露了个面,不论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在报道这件事情林翰获得雨果奖”,关于这个的新闻报道就有16页之多,每一页大概20条,总共三百篇新闻报道。
这个数字非常非常吓人,不是几十篇,曝光度完全将一些明星八卦都给压制下去,不花钱也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这就是雨果奖的魅力。
凤凰网:“[独家]林翰《我,机器人》获雨果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这条消息被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娱乐、it之家、中国日报、中青在线、网-易财经、驱动之家、腾-讯科技、电影网、华东在线、南报网、河-北新闻社纷纷转载。
另外还有“中国骄傲!林翰勇夺雨果奖现场实录”、“中国小说《我,机器人》首获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林翰夺得雨果奖,填补亚洲空白!”、“林翰《我,机器人》获雨果奖,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我,机器人》夺冠,林翰冷静看待人工智能的未来”等等。
各种各样的报道经历两天时间之后一点也没有消停下来,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此前林翰没有在国内,记者们想采访也找不到对象。
今天回国的林翰在机场被他们堵到之后,随口透露的采访风声又掀起新一轮的报道高峰,这个夏天林翰成了人们记忆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林翰机场采访:中国科幻文学不容乐观”
“《我,机器人》拿下“科幻界诺奖”,林翰淡定称是意外的成功”
“林翰获得雨果奖,属于个人还是中国科幻文学?”
“《我,机器人》收下雨果奖,世界点赞中国想象力”
“中国科幻需要桥梁,林翰成功连接世界”
“林翰获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
“美国作家点评本届雨果奖:科幻在东方也找到了沃土”
亲自接受了一遍采访之后,林翰才明白过来这些记者的笔杆子到底有多会写,如果让他们来写小说的话,那必然都是大神级别的。
放眼看过去,网络中、生活中都是林翰的消息,这种自发的新闻热点行为比起买什么微-博热搜火爆得多。
不招人恨是庸才,亚马逊中国一心想要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力,遇上《侏罗纪公园》这样的销售成绩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一下,最好是吸引更多的作者来亚马逊发布电子书跟销售实体书。
“《侏罗纪公园》上架24小时销量破18万册,创下华语小说销量纪录!26小时超20万册,预计成为亚马逊中国第一本销量破百万的小说!恭喜林翰。”
18万的单日销量并不是最高的,但其余人的统计里面都包括了小说的预售、实体销量跟电子版销量,有些群众基础好的书首日破二十万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但林翰这次却玩了个大的,18万册的销售量全是由电子版提供,而从来没有人一天能在亚马逊卖出这么多!
一天就能获得超过百万的收入,多少作家都羡慕嫉妒恨,高产高质量是林翰的标志,这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年轻人飞快的就奠定了自己的基础,三本书一本比一本畅销。
很多评论家曾经断言林翰会有一个新手的疲惫期,在写出一本或者两本畅销书之后就会颓废下去,然而这本书却直接创造了一个电子时代的销售传奇。
随着时代的进步,歌手们很多都是直接取消了现实中的d销售上开通新专辑的付费下载、收听项目,这样的销售并不逊色,甚至还有所超过。
一些热门的电影在上映之后也可以在正版网站观看到,网络时代正在逐步降临,使用电子阅读器进行电子书阅读的人群不断增加,现在终于爆发出足够的能量来。
小说叫好又叫座,很多人都给林翰发来恭喜的短信,甚至有评论说这是电子阅读的标志**件。
知足常乐,林翰现在很高兴小说能霸榜成功,对于缺钱的他来说,这几乎是解决了相当一部分资金。
“现在对你感兴趣的地方很多,你拿下亚洲第一个跟第二个雨果奖,国人都很激动。老实说,我收到了许多不同的邀请,你打算去看看吗?”
陈佳璇对林翰一直都很有信心,现在也是时候把积压已久的邀请拿给林翰自己解决。
林翰叹了口气,这都是躲不掉的交际,“你随便帮我挑一个吧,应付应付完事,我现在要开始写剧本了。”
一说起这个问题来,林翰就觉得脑门有点痛,他的两部小说同时开始拍摄电影,而他也要写两份剧本,只希望到时候档期别碰在一起,要是自相残杀可就不是好事情。
国产科幻片《火星救援》正在等自己把剧本拿出来之后找演员跟导演,好莱坞那边则是制作电脑特效跟模型。
陈佳璇笑着说道:“我可是一个良心经纪人,从来都没有压榨你,倒是你自己一点也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小说一部接着一部,电影编剧都一次接两个,我还真有点担心你工作负担过重。”
“现正在销售,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我只需要写剧本就行,有小说的骨骼在,改编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林翰看了看对面沙发上面的陈佳璇,询问道:“你帮我找三天内的权威节目录制吧,三天之后我就要开始闭关修炼,争取早点把剧本给拿出来。”
陈佳璇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大腿上,她开始认真搜寻起来,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既然那样,央视科教频道也给你发来了节目邀请,你答应吗?”
“什么节目?”林翰来了精神,他学生时代特别喜欢看科教频道,里面总是有很多趣味性跟科普性并重的节目,像什么动物运动会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
...
文艺大明星 第179章 《读书》栏目
(新的一周新的气象,呼唤免费推荐票~)
科教频道在林翰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当他过了看动画片的年纪之后,这个频道就成了他的最爱。
不论是《探索发现》、《绿色空间》还是《科学调查》、《百家讲坛》、《人与自然》,任何一个节目都可以让年轻人看得如痴如醉,甚至一些中老年人也特别喜欢这个频道。
这是很多人的科学普及节目之一,每一期的《走近科学》、《第10放映室》都让他爱不释手。
通过这些节目,林翰可以了解到许多科学知识、历史知识,还有许多令人感兴趣的新发现,丰富他的知识面。
林翰一时间有些激动起来,央视科教频道找自己干嘛呢?
面对林翰的问题,陈佳璇笑着说道:“邀请你的是《读书》栏目,你应该知道这个节目吧?”
“当然知道,我记得栏目已经创办很久了吧,这次是要做跟科幻有关的书目吗?”既然邀请林翰,总不可能让林翰去阅读其余类型的书,所以这倒是挺有趣的。
陈佳璇瘪了瘪嘴:“央视那边没有透露,如果你决定要录制的话,我可以去给他们协调一下录制时间。”
“我很想去,这可是去央视录制节目推广科幻小说,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林翰知道这应该是国内硕果仅存的一款读书类栏目,主要以丰富的电视手段传播书中的精华和信息,跟大众分享好书。
在节目里面,有时会邀请爱看书的人士和观众分享读书的快乐,也可能邀请作家来解读、推荐好书,带动民众读好书、好读书。
读书可以养神、养性、养趣、养气,《读书》栏目选取的内容大多是雅俗共赏,文娱皆宜。
许多文坛大家都曾经做客过这个栏目组,林翰熟悉的贾平凹、余秋雨、冯骥才、毕淑敏还有这个世界的特有的文人都先后在节目里面推荐、解读自己的作品。
文学、政治、历史、经济、情感、教育等多种题材的书籍,不论古今中外都被选择过,但科幻小说一直无缘这个偏向主流的栏目。
弘扬民族文化、探寻时代生活,折射文化价值,彰显人文情怀,《读书》栏目在整个市场上面一枝独秀,让写书人、读书人打开内心,解读文字传递的信息。
这是一个“收视率为王”的时代,许多栏目都因为收视率不好而被撤销,《读书》栏目坚守品味和格调,营造出自己文化氛围来,这非常不容易。
眼前林翰气势如虹的拿下雨果奖两个奖项,成为亚洲第一人,于情于理都值得被邀请。
陈佳璇收到林翰准确的答复之后,就开始跟科教频道那边《读书》栏目组制片人联系,尽量把录制放在最近几天时间里面。
林翰在央视有熟人,他自然要询问一下王昊相关的事情来,“耗子,你知道《读书》栏目组吗?我可能这周就要去录制这个节目,栏目组的那些工作人员好不好相处?”
“你被邀请参加那个节目了?”王昊的声音稍微有些惊讶,“我听说只有知名作家才能被邀请啊,你小子行啊!”
“我难道不是知名作家吗?”林翰很是得意的反问着,朋友之间开开玩笑无可厚非。
王昊从忙碌不堪的拍摄现场来到走廊里面,他打趣着说道:“你当然是知名作家了,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你的名字,不过大作家你现在还不是作协成员呢!”
“我是科普作协成员,也是作家协会。你还没告诉我那些人怎么样呢,我可不想到时候被刁难。”
“放心吧,科教频道那群人很好相处的,都是有文化的人,我一直都挺佩服他们的。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写小说了,这才是你最应该走的路线,学导演完全就是耽误你功夫。”
林翰两世为人,得知自己要在央视录制电视节目之后还有些紧张,现在总算是可以放轻松下来,“那暂时就这样吧,我来央视的时候给你带礼物,在洛杉矶买的,到时候算是惊喜。”
他原本并不热衷于购买旅行纪念品,但当他去了派拉蒙的片场之后,那么多模型跟周边完全按捺不住,杰克-哈里森看到他这点小爱好之后也代笔派拉蒙给他赠送了几个限量版的周边。
挂掉电话,林翰忍不住伸了伸懒腰,时差还有些影响,大白天犯困,晚上精神抖擞,这似乎是很多年轻人当下固有的毛病,一到凌晨就精神百倍。
现在既然无聊,而且乏味,干脆就看电影好了,要当导演就必须有足够的阅历,别的不说,知名电影肯定要挨个看完,同时得出自己的看法。
看片量是非常必要的,最起码都要看过五百部电影才行,这些只是最基础的东西
按照林翰的计划表,他先看imdb前250跟豆瓣电影前250的电影,这些主流的电影其中有些是他上辈子看过的,但那都是建立在自己是观众的基础上,现在他要站在导演的角度分析这些。
不只是看股市,更要看剧本、演员的表演、镜头意识,达到看喜剧片不想笑、看悲剧片不想哭的地步。
看片量上去了,才会有讨论的基础,不然别人问起某个导演的电影,让你分析一下,结果说不好意思我没看过这部电影,那不是丢人吗!
除了这些主流的影片之外,林翰手里面还有一个燕京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必看片单,这是原著记忆里面的东西,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涉猎。
从法国到意大利,从德国西班牙到捷克日本加拿大,这些不同国家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来。
因此林翰一边看电影,一边在本子上纪录着,等一部电影看完之后再写详细的记录储存起来。
这原本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项目,但林翰来到这个世界并不算太久,他只有抓紧时间才能做到这些。
一部又一部的电影看完,林翰在这些排行榜里面找到了一些熟悉的电影,但也发现另外一些电影失去踪影,这种缺失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两个世界的不同。
当陈佳璇敲门而入的时候,林翰正靠在沙发上在观看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电影《道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拍摄风格,画面都有些模糊,但他却看得如痴如醉。
“我跟《读书》栏目组那边商量过了,明天下午两点就录制关于你的项目,谈论的书就是你的《我,机器人》以及科幻小说。”(未完待续。)
...
文艺大明星 第180章 科幻大师(550月票加更!)
7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一般阴晴不定,刚刚还艳阳高照,转眼间便噼里啪啦下起了大雨,街道上面的热气不断被蒸腾起来,燕京城瞬间变蒸笼。
此时林翰正开着他的座驾按照导航前往央视大楼,他要在这里录制自己第一款电视节目,这种体验还真有些刺激。
不知道是不是九天银河开了一个洞,倾盆的大雨让林翰的视线都有些模糊,他不得不放慢车行速度,雨刮器一刻不停的运转起来。
狂风骤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十多分钟之后天空就放晴朗,仿佛刚刚那阵强对流天气只是错觉。
林翰将车停在央视大门外,核实了身份之后才领到一个访客证,戴上证件去停车,然后直奔央视科教频道所在的制作区而去。
央视总部大楼由三个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主楼、电视文化中心以及能源服务中心。而主楼内则是分为五个区域,行政管理区、综合业务区、新闻直播区、播送区跟节目制作区。
节目制作区位于基座及其地下部分,主要承担的就是电视台内非新闻日播类综合性节目的制作,包括各种演播室、库房以及后期制作机房等等。
这个区域局部会对外开放,因为演播室内经常都会邀请到一些观众前来录制节目。
这些演播室通常都是好几个节目进行混用,只是每次在录制之前会进行一个舞台的重新搭建,所以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