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这一看就不是现在的环境,或许是几个世纪之后的画面?
接下来,光接收器出场了,同时也有命令从霸主行政星传过来,伯劳朝圣者似乎是一个充满禁忌的词汇,从小说里面领事的反应来看绝不是一件好事。
吴勋勋看着《海伯利安》这序章的内容,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什么光阴冢、逆熵场还有太空特遣部队都让他理解无能。
而为什么驱逐者迁移队要攻占海伯利安也不清楚,这个开头让吴勋勋觉得有些失去耐心,无非就是霸主世界网还有驱逐者之间的争斗,这宏大的时间线下却把焦点放在了这么小的领域,让他觉得不舒服!
“唉,林老师到底写的是什么啊,虽然文笔提上去了,可布局让人有点混乱。”
吴勋勋叹了口气,他看到领事这人肩负起了重任,决定乘坐飞船前往海伯利安星的时候,就决定放弃这部小说,或许这不是他喜欢的个人英雄主义小说,他喜欢的还是正儿八经的科幻!
“经历了《三体》还有《银河系漫游指南》、《盗梦空间》的巅峰之后,林老师果真回不去了吗?这《海伯利安》的序言都是些什么鬼啊!”
他一边吐槽着关掉微.博,一边打开林翰粉丝群,然后在群里面开始跟别人讨论起来。
这是从翰林院论坛那边展过来的两千人大群,大家基本上都是林翰的铁杆粉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林翰上传了新书的序言。
现在看到吴勋勋的话之后,其余人才反应过来!
“我晕,林老师这么快就了小说啊,我还以为要等几天呢!”
“果然仓促新书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我还是忍忍,等正文出来再看。”
“林老师的新书真有那么差吗?”
“你们说得我好担心,我还看不看……”
吴勋勋在这两千人的大群里面好歹也是一个管理,所以他的话可信度比较高,现在他的话就在粉丝内部引了恐慌,或许林翰真的不行了?
大家都不是神仙,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影响,不少读者都开始犹豫起来,或许《海伯利安》真的不是一本好书吧。
然而这个时候,群里另外一个比较活跃的管理员“我爱大茄子”冒了出来,他算是林翰的铁杆粉丝,“勋勋你可不要误导别人,明明《海伯利安》还不错!”
另外一个人也跟着大茄子附和起来,“是啊,林老师的书怎么会让人失望呢!伟大的作品大都是先声夺人的,林老师开篇的那段描述简直让我印象深刻,根本忘不掉好吗!”
“序章的开头便是一艘太空飞船直入眼帘,科幻的大场面感十足,接下来场景的切换,描述的节奏都控制得非常好,语句长短相宜,铿锵流畅,充满画面感跟冲击力。你丫的居然嫌它写得不够好,建议你再去看一遍,好好体会一下!”
有人带头之后,其余看过了序章的群友也迅言表示支持。
“没错,反正我已经很好奇了,去海伯利安到底会生什么事情!”
“林老师布置悬念的功底越来越强,在小说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位于海伯利安星系的光阴冢显示出打开的迹象,军部的太空特遣部队正在开赴海伯利安,同时驱逐者也在朝那边逼近,形势很危急,伯劳教会派出的七人朝圣队伍中有一个是间谍。我有预感,林老师肯定会跟我们玩一场头脑风暴,进行智力的角逐,到时候我们看看谁是间谍吧!”
“勋勋哥,你什么时候粉转路人了呀?可别黑我们林老师。”
“我也觉得序章还好啊,这才两千多字的内容,你还想要看到多少内容,序章也就是交代了一下背景而已,总得坚持到正文再说!”
两方人马各有各的说辞,吴勋勋跟“我爱大茄子”都不是简单的人,所以群里面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这倒是让人意想不到。
吴勋勋面对质疑,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你们想多了,我的确是林老师的铁杆粉丝,但不见的非要喜欢他任何一本书。这部《海伯利安》从一开始就故弄玄虚,将科幻跟奇幻、神话混为一谈,那伯劳鸟多半就是一个怪物,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感受而已!”
“或许你的感受是错误的,林翰的书不会那么肤浅。你反复说《盗梦空间》好,难道你能从它的前面两千字看出来这是一部神作?”
“我觉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吧。要是没看的朋友,建议去看看之后再下定论。《海伯利安》的序言透露出不少的消息,跟林老师列出来的时间线对比一下,会现后面足够精彩。很期待那朝圣路上的七个人会进行怎么样的智慧碰撞。”
“你们居然没有吐槽着序章很短吗?轻轻往下面一滑就结束了,简直不能尽兴!”
……
聊天群里面的争论只是一场缩影,读者们都在认真讨论林翰的小说来,现在断言《海伯利安》是否能成为经典还为时过早,正文都没有出来,一切都是假的!
林翰很开心新书的影响力如此巨大,他仿佛又回到了几个月前更新《盗梦空间》的盛况,此时微.博上面非常多人都在催更,想看看他经历了丧尸小说之后重回科幻的惊喜。
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对序章要求太高,这样反而让他们格外满足,毕竟整篇小说的文笔有了大幅度的进展,而且背景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过其余小说。
还没平息几天,因为林翰新书了,可这才一章,不少人又再度回去看看他的老书,然后才现原来《生化危机》也称得上是新书了!
左右其余小说都看过了,《海伯利安》还在连载,不如看看《生化危机》打一下时间,说不定这部小说还不错呢。
就算再挑剔的读者也不会说《生化危机》乏味,最多只是不喜欢这个类型罢了,很多女读者都不敢买这本书,担心晚上睡不着觉!
这偏偏契合了另外一部分读者的心思,从年逾花甲的老人到十几岁的学生都是恐怖类小说的忠实爱好者,二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仍然是主力军,只不过以前这部分恐怖小说大多数都是灵异类盗墓类,没曾想过科幻类也能写出恐怖小说来!
现在听说有这样一部科幻小说居然能吓到很多人,看惯了东方的僵尸鬼怪阴阳先生摸金校尉,看惯了幽灵,突然觉得丧尸这个点子也不错,所以买来看看。
其实这种恐怖惊悚类小说很有市场,不光是实体书销量厉害,就连在很多网站的灵异频道都非常红火,这类型的作者还有改编的价值!
君不见《无心法师》《暗黑者》就曾经大火了一把,还有《鬼吹灯》跟《盗墓笔记》电视电影动漫游戏长盛不衰,恐怖惊悚的小说改编价值比科幻小说大多了。
有了这样一群生力军的加入,《生化危机》的销量居然在第二周迎来了小幅度的上涨,原本过了周末是应该大跌5o%甚至更多,可它反而在种种因素的引导下成功上涨了,这简直就是暑假图书市场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一件事!
别说是林翰了,就连赵涵他们出版社对这个结果也都表示难以相信,难道很多人都是等着周一来买书吗?
他们还等着林翰来配合那唯一的一次宣传活动,结果还没开始就直接爆了!
将科幻小说跟恐怖小说的读者结合在一起,《生化危机》的受众就广阔了许多,这二十多万字的小说简直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没有人预测到了这个场面,从各个书店到经销商,再到出版社、数据预测中心,他们看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公布的这个数字都沉默了……
林翰又一次将颓势扭转过来,什么样的题材都难不倒他,短篇、长篇、诗歌,或许他就是文坛多面手!
……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海伯利安》像是难产了一般,并没有每天更新,待到序章的第三天,正文第一章才姗姗来迟。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好男人不怕短,让读者们苦苦等待了这么久,第一个故事“牧师的故事:为上帝痛哭的人”终于出现在亿万网友面前,随即引爆了整个微.博!
前面曾经说过,《海伯利安》讲诉的是七名朝圣者去海伯利安的故事,在第一章里面,领事从圣徒的巨树之舰醒过来,跟另外六名乘客见面了,这时候的雷纳-霍伊特神父还有费德曼-卡萨德上校、诗人马丁-塞利纳斯、学者索尔-温特伯跟他的女儿瑞秋、侦探布劳恩-拉米亚出现在读者们的面前。
经历了前情交代之后,一上来便是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紧张刺激的丛林探险,而真相之后就是保罗-杜雷神父的真相!
霍伊特神父转述的杜雷神父的历险,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海伯利安上面追寻穿水中的比库拉人,几经悲喜后终于从大裂痕里面现了十字架,可这种狂喜慢慢到后面变成了现十字形真相的彻骨心疼。
到最终,杜雷神父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他对上帝的追求居然变成了对死亡的追求,他用平静的心情,用极其虔诚而惨烈的方式选择了几乎不可能的死亡的人类。
这种卑微**对灵魂的渴望,让林翰在写作时候都忍不住受到了一万点触动,更别说是认真阅读小说的读者们!
因为剧中人物阐述方式的限制,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惊艳,可杜雷神父信仰崩塌跟重建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位杜雷神父将自己如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那样钉在特斯拉树上,七年来在雷电和十字形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毁灭与再生,以此抗争十字形带来的永生与愚昧!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迎来的是重生,杜雷神父钉在特斯拉树上期待的确实死亡,与神抗争的杜雷神父令人肃然起敬!
这所谓的十字形构想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是《海伯利安》整个系列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不仅是简单起个头,而且也有极强的冲击力!
小说的第一章就峰回路转,戏剧跌出,不愧于章节的名字,让上帝痛苦的人!
只是细心地读者却现了林翰在章节里面蕴含的彩蛋,这里面居然有个地名叫做“济慈”,原本大家对于《海伯利安》的书名就隐隐约约跟英国诗人约翰-济慈联系起来了,现在林翰几乎是用直接的方式给了个准确说法,这就是跟那没完成的长诗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小说!
也不怪林翰更新缓慢,实在是这第一个故事就足足有将近五万字的内容,而林翰在序章之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写出了如此多的字数,证明他的确不是在忽悠人,这几万字一口气让读者们看了个过瘾!
文艺大明星 第447章 文学大师!【求订阅】
跟《盗梦空间》类似,《海伯利安》在最初饱受争议,可是正文第一章更新出来之后便让人叹为观止,牧师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林翰将宗教背景融合在未来时空之下进行讨论,这其中的人文关怀让人眼前一亮!
去海伯利安朝圣,结果却由一个神父转述另外一个神父的故事,这花费了如此多的笔墨并没有丝毫的浪费,沉重得近乎恐怖的气氛吸引了读者们,更让那些准备挑刺的评论家们惊讶万分。』
这真的是林翰写出来的故事吗?
七个朝圣者似乎都不是简单的角色,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过去,按照章节的标题,那后面的章节是不是就要讲诉其余人的故事了?
跟《盗梦空间》带来的刺激感不同,《海伯利安》带给读者们的就是沉重的思考,这也是相当多经典文学作品给人们的印象。
出色的科幻小说,总该有惊人的科幻定位,否则,如果只是穿上了一堆魔幻主义新名词的外衣,那未免也太贫乏了!
林翰在时间概念上确实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想象,他将单向性的时间假定为双向,进一步有创造力的推论,将所有的痛苦与沉重都逐一爆,令人兴奋令人遐想,将悲剧一点点一步步的描画清晰,让人更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这些人身上背负的每一个痛楚的脚印。
除去震撼人心的故事外,书评家跟评论家们都被林翰在《海伯利安》上面的语言跟写作手法给惊喜到了,他的进步几乎是立竿见影的,每一部新书都有进步!
《海伯利安》的诗意从这第一章里面就开始溢出来,这份诗意不断体现在这个故事与约翰-济慈的未完成长诗《海伯利安》的千丝万缕联系上,也体现在整个故事的文字、主旨上面!
小说的文字非常优美,让人忍不住为之倾倒,林翰用语言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各个星球的特点,热带雨林、沙漠星球、钢铁蜂巢、喧嚣的环网政治金融中心以及草之海、火焰林、诗人之城等等。
虽然场景宏大、背景复杂,可林翰并没有直接介绍背景,而是通过生活在不同时空的七名朝圣者讲诉自己的故事,从而带出各个星球的环境、不同势力之间的角逐、人类的展历程,最后连接成一张网,汇聚成一部史诗!
甚至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参加一个活动时也主动夸奖了林翰,称赞他是八零后作家的领军人物,而且对《海伯利安》重点进行了夸奖:“他在这篇小说中充分挥了自己的特长,将精彩的剧情跟深刻的思考、纷繁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无疑是林翰最狂飙突进的作品,他的创作状态似乎达到了巅峰,后面的故事如果能维持第一章的水准,这必然会是一部经典!不光是科幻经典,甚至是文学经典!”
莫言在文学圈的地位当然不用过多描述,这位大佬居然都在追看林翰的小说,这话让活动现场的记者们纷纷纪录下来,转眼间就传到网上去了!
事实上,这份夸赞来得十分的恰当,林翰的读者粉丝们也被吓到了,虽然科幻脱离小众圈的自娱自乐了,可来自主流文学圈大师的评论同样弥足珍贵。
给力的小说剧情,独到的文字表达,还有同行的高度认可,这些都让粉丝们开始欢呼庆祝起来。
“林老师是顿悟了吗?小说剧情一如既往的精彩,可里面的感情让我看完之后都觉得沉重。”
“牛逼哄哄,莫言亲口认证的文学经典啊!”
“厉害了,我的林老师!”
“连莫言都追林翰的科幻小说,这面子不是一般的大。”
“我的天,本来隔了好几天才更新,我正想催催,结果直接来个五万字大肥章,看得好舒服!”
“催更催更,下一个故事讲谁的,我想看看那带着女儿的学者!”
“林老师太棒了,你们说他会不会是第一个纯粹因为科幻小说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呀?”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科幻小说里面会出现这样的宗教人物,难道未来基督教或者天主教还存在!”
“一口气看完了,强烈要求林翰更新!”
催更大军来得太过于凶猛,林翰的微.博已经沦陷,甚至翰林院论坛上面的帖子也都是各路分析帝在讨论着《海伯利安》后续的剧情,对于第二章的期待值还在逐步上升。
……
“被莫言夸奖的滋味如何?”陈佳璇在副驾驶位置上面拿着矿泉水瓶开始采访起林翰来,她知道这种机会可并不多见。
林翰一边开车看着前方,一边笑着说道:“挺好的吧,反正他又不是第一个夸奖我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实话,我还真挺诧异,他居然也看科幻小说。”
此前林翰的好几部小说都被作家们交口称赞,从最初的《我,机器人》到《三体》系列,再到《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都是备受好评的作品。
莫言的话就像是锦上添花那般,除了让媒体们多加报道之外,对林翰的心情倒没多大影响!
“你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那些评论家都说你的科幻小说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开始朝着更高层次展。也不知道嫦娥影业那边找我们过去干嘛,难不成是《火星救援》出了问题?”
“不会的,审核什么的都已经过了,现在还不是宣传最要紧的时候,过去看看再说吧。”
其实他选择将《海伯利安》写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他在科幻文学上面已经是会当凌绝顶级别的了,各个种类的科幻小说都有涉猎,是时候留下一个重量级的作品当做纪念。
自从他穿越过来起,林翰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在电影业东山再起的愿望,现在同样在不停地奋斗,大多数时间都在认真学习、吸收着别人的知识以及脑中原主的记忆!
虽然他的小说已经在电影界卖出了好价钱,《冲出太阳系》的导演剪辑版也算是小规模平反,可大家对林翰这个名字的记忆似乎一直都是科幻大师,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也拍过电影。
将《海伯利安》留给读者当情书,林翰就可以安安心心去电影圈闯荡,不然在那个圈子忙得飞起的时候,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有时间、还能静心下来写这本书!
既然要暂别这个圈子,那就要把最好的东西留下,给读者们留一个念想,同时也给别的科幻作家竖立一个高标准,保证自己的地位跟影响力。
就在林翰两人开车前往嫦娥影业办公大楼的时候,一个以犀利评论著称的书评人黄天浩将自己的评价放在了《光明日报》的书评板块上面!
《光明日报》是中央机关报之一,也是中宣部直接领导的大型官方新闻媒体,是全国行量跟影响力位居最前列的报刊。
黄天浩在书评里面这么写道:“林翰的新书《海伯利安》不光是一部足够精彩的科幻小说,恢弘的想象和人物刻画造就的还只是一部深刻的小说,是语言让《海伯利安》成为了一诗!”
“在这部小说里面,完全能看出林翰满怀热情的创作,具有激情跟铺陈的色彩,也有几分曲折跟冒险。在行文节奏以及文字的美感上,林翰将科学的理性跟幻想的可能性、哲学的思辨,以及最重要的诗性的抒情,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创造,这就是科幻小说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第一章《牧师的故事:让上帝痛哭的人》就像是一幅神秘悠远的巨幅壁画,充满了孤独、苍凉、悲壮。这个故事精彩极了,层层悬念不断展开,最后又收得滴水不漏,相当刺激!”
“太阳落下,给河流上带来了一种感官上的宁静,不久之后,虫儿聒噪,夜鸟啼啭,组成了一大合唱,打破了宁静。有一会儿,霍利河的河面化作了一面淡绿色的镜子,映出黄昏的天空,觅食的鱼儿跃出水面,蝠鲼运转扰起尾波,只有在这时,水面才泛起涟漪。
当真正的夜幕降临,蜿蜒起伏的山峦围绕着诸多山谷溪涧,其中有不计其数的草原蛛纱舞动着身姿——比起它们在森林里的远亲,这些蛛纱色泽更淡,但面积也更大,出冷光的暗影足有幼童般大小。
朝圣者们眼中的夜景,在林翰的笔下,俨然一曲迷人的小夜曲,蕴含着浓浓的诗意!林翰优美的文笔让人心旷神怡,他对西方文学经典恰到好处的借用营造出了一种古典的意境,与小说的史诗感配合得相得益彰。
现在小说才连载一章,或许最精彩的部分还没有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黄天浩对《海伯利安》的评价非常高,明明才一章正文,他居然就撰稿写了这么大一篇书评,而光明日报居然也很配合的刊登出来,小说的热度正在从微.薄上面转到现实生活中去。
只用了一章,它就已经让人神魂颠倒,在作家圈子里面被奉为神话,就算再心高气傲的人都的佩服林翰,他们自认为写不出来这样的小说!
“我算是服了,之前林翰最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还觉得他会扑街呢。结果人家一炮而红,现在都已经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要是他哪一天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我也只是会小小惊讶一下。”当初在科幻星云群里面跟林翰唱反调的作家孟安志感慨极了,他们算是见证了林翰一步步的崛起。
另外一位喜欢水群的作家薛宏伟同样开口说起来:“跟林翰比起来,我前面几十年就像是白活了一样。人家一个导演系毕业的艺术生都能写出这么震撼的科幻小说,我真没脸见人了!”
“得了吧,老薛。你比不上林翰很正常,谁跟林翰比都得自惭形愧。”
“就是,谁能举出一个进步这么快的作家来?就算是鲁迅在林翰这个年纪,可能还在日本学医吧?”
“跟林翰比是找虐,我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人家现在已经是文学大师了,这可不是我说的!”
“写科幻小说也能写成文学大师,他怕是做到了极限,这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群里的科幻作家们一个个开始劝说起薛宏伟还有孟安志来,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
之前还只是有些羡慕嫉妒恨,看到《生化危机》被声讨之后有幸灾乐祸,可到了《海伯利安》的横空出世时,这群人才蓦然现林翰已经站在了一个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位置上俯瞰人间,别说不是一个档次了,恐怕中间差了三四个档次!
有人的地方就有谈论林翰小说的,这不是什么夸张的地方,除了科幻星云群之外,就连龙空这个网络文学板块也有人成了林翰吹,不少网络作者也都在追看这部小说。
各个类型的作家都在关注《海伯利安》,甚至有几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也都微.博说这篇小说美得像一篇长的诗歌!
关于林翰文学大师的说法原本只是一个戏称,可在网上传来传去后就被人们给当真了,他配得上这个外号!
从最年轻的科幻大师走到最年轻的文学大师,林翰这一路并不轻松,伴随着鲜花与荆棘,经历着掌声与风雨。
想要成为文学大师并非容易的事情,不光需要在文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还得受到世人公认才行,林翰的作品经常让人忽略掉他的年纪,这恰恰就是魔力所在!
当然,林翰现在充其量也就是最低级别的文豪,距离莎士比亚、但丁、托尔斯泰、歌德、狄更斯、普希金之类的世界大文豪比较遥远。
一个写科幻小说的年轻人逆袭成了公认的文豪,这或许是年度最佳励志大片的题材,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被人拍摄成传记,毕竟林翰的经历太富有传奇色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