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抽奖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月风起
赵善云想了想道:
“统计局的邓局长年龄快到杠了,那里正好需要个有能力有闯劲的同志去负责。”
从地税局到统计局?
到了清水衙门,想必自己这个二叔会消停下来了吧!
江远心中暗笑:
“有没有什么困难,要不要我帮着找二叔聊聊天。”
赵善云知道,想搭快车就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他咬牙道:
“没有问题。邓局长今年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经常住院。趁邓局长还没退休,江涛同志可以尽快过去熟悉熟悉工作环境,有老同志的提携工作上手更快点!”
江远微笑道:
“惠江市投资坏境不错,我认为可以在这里再投资建立两家工厂。”
赵善云大笑:
“非常感谢江总的厚爱,市里欢迎一切开发商来我市投资,具体工作江总可以找招商局江局长洽谈。哦,过几天就是江市长了。哈哈哈!”
江远也跟着大笑。
江澈看着儿子三言两语就流放了自己的亲叔叔,神色复杂。
科技抽奖大亨 第189章 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又是三天过去,钱宝终于搞定了一种新材料搞。
江远也不急着离开家,他一边通知李晴瑜派相关商务人员过来,在惠江增加投资,新建两个工厂,一边研究如何继续降低dt1的成本。
‘一体化芯片成本控制技术’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江远估算出16nm的x1芯片成本可以直线下降到3万元左右。
不过,由于16nm的制程与901厂的不符,江远还需要更多的新晶圆工厂。
毫无疑问,建厂来不及了,直接外包也不符合深思集团的长期利益,没办法,李晴瑜只能再次启动了收购策略。
为了回报江远在光盾研发中的巨大贡献,位于东海省西洲市的国企东海微电子厂被以5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深思集团。
考虑到深思集团紧张的资金链,实际上深思集团一分钱现金没出,华国银行完全承担了这笔官方主导的巨额无息贷款。
东海微电子厂主要就是以生产16nm晶圆、内存、闪存为主,连自己的品牌都没有,完全就是贴牌代工。
跟大多数国资企业一样,东海微电子厂虽然设备都来自巨资进口的国外先进设备,但是东海微电子厂内裙带关系复杂,人员管理、质量管控水平太差,利润率低得离谱。
2018年投入成本高达12亿,净利润仅仅180万。
简直就是坑爹!
东海微电子厂几年前说服主管部门出面,它从银行贷款20亿,10年还清,把设备升级到了16nm制程。
现在别说还款了,连利息都还不上。
可以说东海微电子厂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当地政府早就想扔掉这个包袱,只是没私人企业愿意接手而已。
因为这是芯片工厂!
要知道,在国内整个芯片行业都是赔钱状态。
绝大部分资本家,或者叫企业家,自然是哪里赚钱去哪里了。
哪个有钱老板会干赔本买卖?
这时候就体现出华国制度优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了。
国家会基于大局战略考虑,要求国庆做些亏本买******如,把电线拉到犄角格拉的大山中。
因为那里有十几户不愿意下山的农户。
换一个私营的电力公司的话,你试试看他干不干?
电费成本完全覆盖不了输电成本好吗!
同理的还有自来水、网络、电话、煤气,等等一系列基本的生活需求。
华国国企确实有一系列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却不计成本地做了很多事,这些事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却实实在在地保证了华国的绝大多数民众都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在某些发达国家,如果你住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偏僻村落。
对不起,自来水是没有的,请准备个大桶自己买水储备。
想用天然气洗澡?
嗯,对不起,没有铺设燃气管道,请用太阳能。
深思集团收购东海微电子厂,对当地政府来说也是个解脱。
那么大的厂,几千名工人,每月产能10万片以上,每年缴的税还不如几个当地出名的大饭店多。
这让人情何以堪!
再过几年资不抵债,这烂摊子不是又要扔给当地政府?
当然,李晴瑜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首先,所有管理层一个不留全部滚蛋,由深思集团派出管理人员,配合901厂的技术专家恢复生产。
深思集团收购后,再没有没有编制的说法。
如果某些员工不接受,立即辞退,同时深思集团也不会负担这部分辞退员工的社保金、养老金、退休金之类。
东海微电子厂以前的退休员工也由西洲市政府负责。
深思集团收购之后,所有员工的人事关系转到深思集团,全部3个月试用期,不符合深思集团要求的,也统统辞退,只给予少量的补偿。
总之,一切按深思集团试用员工要求来。
西洲市政府当然不乐意接受这种要求,这么搞的话,原本东海微电子厂的员工能剩下一半都算多。
李晴瑜自然也不会让步,在她看来,收购东海微电子厂本来就是官方给予江远的回报,可不是让深思集团帮你们擦屁股的!
江远知道了这边的情况后,挂了一个通往京都市的电话,所有扯皮都烟消云散。
......
......
正在大量发烧友焦急等待dt1的时候,一条来自华科院的官方公示被网友转发到了微博中,然后突如其来地火遍了全网: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现公开华科院2019年度院士评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以及各人的相关材料,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2019年的院士增选工作开始于1月1日,候选人推荐工作在2019年2月1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华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2月16日确认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296人,名单如下:......。华科院将于2019年3月3日开始最终选举。”
候选人名单里居然出现了江远!
虽然江远和一些内部人士早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嗯,这也是华国特色--但是官方一直没有公布,外界始终是不知道的。
《纽约日报》:
“华国即将诞生首位30岁以下华科院院士,江远20岁成为华科院有效候选人!”
《网难科技》:
“江远成功通过华科院初审,参评领域为光电!”
《浅湾日报》:
“热烈祝贺我市著名企业家江远先生成为华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成为华国史上最年轻院士候选人!”
网友们顿时炸锅了。
“江远,院士?怎么感觉怪怪的?”
“我看到了一名华国的科研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还新星?江远这大半年发明的东西够别人玩一辈子了吧?”
“别人家的孩子真可怕!我20岁还在lol,他已经要评选院士了?”
“如果成功了,他是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了吧?”
“是的,之前我母校的卢院士38岁评选为院士就被以为开了加速器,结果这还有个更肆无忌惮的挂b!”
“居然是光电?难道是那个还没见过的光电藻发电?你们不觉得那个x82m视频压缩算法才更逆天吗?作为一个计算机方向的硕士,这玩意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
“楼上是计算机方向的硕士?你不觉得应用转换工具才是真正的逆天神器吗?这玩意到现在也没有竞品,技术简直难出翔了!而且大家应该知道,只要华国推出一个底层靠谱的国产操作系统,应用转换工具分分钟弄出一大堆应用,简直就是国产os之光!看看现在的p系统就知道了,完全是应用转换工具以一手之力救活的!”
“新型锂电池才是王道!重度手机用户正在用着一个3天才充一次电的surface phone,简直幸福感满满!”
“这还有什么好争的?脑桥一代才是真正的霸业之钥!如果说脑桥一代推开了次时代的大门,我相信江远的dt1将真正把我们带入新时代,全侵入游戏不是梦!你们猜得没错,本人江远脑残粉!”
“肥宅表示hololens3.0+脑桥一代+膏药国新做的脑控工口游戏简直就是天堂!强烈支持脑桥一代!”
科技抽奖大亨 第190章 院士风波
江远也没有料到,他成为华科院院士候选人的新闻引起的波澜居然愈演愈烈。
几乎所有能联系到他的亲戚、同学、老师、朋友都发来了祝贺,华国民众对于院士的重视程度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中学母校发来邀请函,一定让他去做次演讲,上次他回家时就拒绝过一次。
这次班主任和校长亲自上门,江远实在推脱不掉。
江远虽然感觉有点烦,不过说实话,还是有点小期待。
以前都是那些老师校长讲话自己听,现在换成自己讲他们听,应该会很有趣吧。
中学几个要好的同学更是在群里发泄。
“我们还没上完大一,你就拿了三个博士;我们刚上大二,你已经成了世界首富;好不容易过个春节消化一下这些糟糕的消息,你居然成院士了!”
“我这双小手,曾经摸过院士的狗头?”
“摸过狗头算什么,我还睡在院士上铺过呢!”
“我只想问问高数这鬼东西你是怎么学会的?”
江远自然不敢多说,打了个哈哈后,就果断潜水。
连姚翠霞和江澈也啧啧称奇地围观了他半天。
“没看出来啊,你小子居然要成院士了?”江澈好奇地左瞅右瞅,不时还摸摸江远的脑袋:
“你这脑袋里都是怎么长的?”
张芸捂着嘴偷笑。
江远无奈地道:
“好歹我也是个总,给点面子,江市长?”
江澈放下手,自恋地道:
“果然是我的种!”
“滚蛋!瞧你那样!没我光有你的种有个屁用。”姚翠霞把江澈推到一边,自己挤了过来:
“来,儿子,说说感受?”
江远嘚瑟地笑道:
“说不出来,反正挺爽的。”
这时,林如清敲门走了进来,沉声道:
“江总,网上的风头好像有点不对劲。”
“嗯?”江远转过头。
林如清拿着一个pad指给他看新闻:
“有人提及了郑伟长,看起来不像普通网友,似乎在带节奏。”
江远很快扫了一遍。
网上的风头的确开始有点转向,关注点从江远即将成为最年轻院士,变成了江远是不是阴掉了自己的竞争对手郑伟长教授,以确保自己当选。
他皱眉道:
“像是有人操纵舆论,说我耍了手段......”
姚翠霞立刻不高兴了:
“我儿子评个院士还用得着耍手段?这是诬陷!”
江远苦笑:
“这个郑伟长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我还真的动了点手段......”
姚翠霞立即就理所当然地道:
“对于这种小人,就应该动用手段让他们知道厉害!”
这也行?
林如清听得一脸无语。
江澈怒道:
“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
他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小子搞自己二叔的时候这么轻车熟路,原来是个老手啊。
林如清和张芸马上抬头看着天花板。
咦,这上面好像有个蜘蛛,好有趣。
是啊是啊。
姚翠霞一瞪眼就要发飙,突然想起来要在外人面前给丈夫留面子,用眼狠狠剜了江澈一眼,便气呼呼地进了厨房。
江澈心头猛地一跳,小心地跟了进去。
江远无视父母的闹腾,想了想后对林如清冷笑道:
“你先召开记者招待会澄清事实,把郑伟长的资历都清理出来,再找他的学生出面对质,然后跟有关部门一起查一查背后是谁。呵呵,左右不过是深思集团的竞争对手、或者是跟郑伟长利益一体的人,既然这样,嗯......我写篇文章你找个报纸发出来。想死,我就送他们一程。”
江远还没有动作,一直在深思海洋研究所协助的双院士许明彦就先发声了:
“郑伟长这种人也配得上德高望重?何来的德?何来的望?谁在替这种学术败类说话?!你们到底有何居心?”
他在深思海洋研究所呆的很开心,经费充足,无缘无故的掣肘少,没有学校和官方研究所那些严苛的上下级关系。
虽然很多研究都是机密的,但是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对事不对人,不会借着自己的某些小权利故意使使绊子,显示存在感。
有kpi大神的监督,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样互相踢皮球,该谁的工作就是谁的工作。
深思研究院建立起来以后,所有科研人员的待遇陡增了一大截。
车接车送,不论工作到几点都时刻有三餐提供,每天都可以要求理疗技师上门按摩,生活上简直太舒服了。
许明彦已经喜欢上这里,很多军方临时调动的研究人员也是如此。
他们都在打趣,借调结束再回到以前的单位,怕是很不适应啊。
江远的糖衣炮弹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众人对深思集团的认可迅速提高着。
同时江远也人为拔高了科研工作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这样他们一旦回到或跳到其他研究机构,就会产生极大的失望感,这种失望感可能促使科研工作者再次回到深思集团,还会传染给他周围的其他同事,对深思集团以后的招聘有极大的帮助。
许明彦在普通人中也许声名不显,但是他的徒子徒孙们太多了,很多都是实权单位一二把手。
平时看,他就像一个邻家小老头一样。
但是当一名双院士真的决定发动力量攻击学术界的某个人时,他引起的动荡是难以想象的。
仿佛一瞬间,全国的知名学者都活了过来。
无数院士、教授、校长、研究所主任通过各个渠道表达了对此事的关注,郑伟长的履历也随着林如清召开记者招待会,传遍了华国的每个角落。
中学就开始不及格。
大学读的是国外的不知名野鸡大学,还多读了一年才修够学分。
博士阶段却突然爆发,突然考上了985院校华国光电大学的光电系博士!
咦,好神奇!
难道大器晚成?
再一看,原来考的是他父亲的博士生。
怪不得。
再看看他读博以后到被抓捕之前发表的几十篇论文,似乎很正常。
直到一名数据帝出来解释,大家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匿名回答。我是华国top10大学光电专业的副教授。刚刚翻出了郑伟长教授的所有论文,嗯,光sci就二十几篇,引用数也极高,乍一看很正常。但是我注意到一个信息,就是郑教授在当博导之前,除了博士生阶段的几篇论文是第一作者外,其他的论文他都是第三、第四,甚至更低的作者排名,不过论文质量非常高。他担任博导之后,开始出现大量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但是论文质量低得很离谱。所以,我不得不相信深思集团林如清先生发表的言论:郑教授前期靠他父亲荫蔽度日,后期则靠掠夺自己学生的论文度日。嗯,很下作!”
科技抽奖大亨 第191章 暴雪来访
官方出手之后,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很快暴露出来。
三四个光电领域的、与郑伟长勾结在一起骗项目经费的垃圾教授,在郑伟长倒下后对江远怀恨在心。
再加上生物光伏领域兴起,他们的旧有项目经费严重缩水,便上网发了一些攻击江远的言论。
本来这并不构成什么危害,但是国内一家在光电藻兴起过程中,利益严重受损的光伏公司趁机而动,报复性地雇佣水军对江远进行了有组织的攻击。
这家光伏公司恶意煽动舆论,自然有相关部门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不要惹主角。
对于那三四名教授,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
诚然,他们发了一些攻击性言论,但这些言论并不足以入罪。
而华国对教授造假,一般也都是学校内部处罚了事。
这次事件中,因为这几个教授不是舆论攻击的组织者,所以他们甚至连各自学校的处罚都没受到。
他们本以为只需要消停几天,就可以重出江湖。
可惜,江远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浅湾日报》旗帜鲜明地对此次事件进行了严厉批判!
由于深思集团长期跟《浅湾日报》保持良好的关系,江远特地写了几个要点发给《浅湾日报》编辑部,主编进行润色后,就发到了头版头条。
《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术诈骗的处罚》:
“在近期我市著名企业家、科学家江远先生成为华科院院士候选人后,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攻击江先生的妖风。现在事实已经查明,这是有人心怀不满,恶意攻击。尤其是几名始作俑者的教授,跟郑伟长一样,都是学术造假的典型,但是他们却没有受到应有惩罚......”
“为什么学术造假行为得不到严厉惩处?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诈骗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应处以10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为什么教授造假诈骗经费只是被学校内部处分、辞退了事?”
“华国千载以降的优待知识分子的习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是这也造成了某些思想品德恶劣的教授,利用大众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善待,恶意造假诈骗国家经费!”
“当然,鉴于学术领域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难以区分什么是学术不端,什么是造假,什么是诈骗,什么是无心之失,但是这正应该是华国司法努力完善的方向......”
《浅湾日报》极为严肃的文章一经发出,便引发了全民大讨论。
“砖家叫兽,早就是如此赚钱的了,你们还不懂?”
“科技兴国的战略我懂,国家每年在各大院校投入的巨资,真正花到实处了吗?”
“实处个屁!本人是双一流大学的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小科长,现在大学中随便买个什么系统都要几百万!比如迎新系统,基本就是后台数据库加上前端网页,再对接一些后台系统接口,比如财务缴费、宿管之类,居然花了260万!而且超级难用,发现bug更新缓慢!”
“顶楼上,我们公司就是做这行的,13年老软件公司,行业内排名前十,共有技术人员33名,公关、营销、管理人员490名以上。你说为什么更新慢?系统烂?老板说了,我们卖的不是软件,是公关!”
“真是恐怖如斯!”
“这算什么!我们学校里每年都有固定的教授、副教授名额。现在大部分名额居然都被财务、人事、校办那些行政人员占据了,我们这些一线教职员工反而捞不到几个。我很怀疑那帮从来不进实验室不看书的人事大姐们是如何搞定论文的!”
“给你个网址,sci论文明码标价3-20万不等,你感受下!”
“我导师就跟郑伟长一样,我写的每篇论文他都必须是第一作者,否则不让毕业。我也很绝望啊!”
哪怕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中,那几个教授的大学也充耳不闻,直接拿出一副我不知情、我们正在调查的嘴脸打起了太极。
终于,三天后舆论中心的江远接受了《浅湾日报》的访问,事件达到了高潮,他一点也没有息事宁人的想法,反而步步逼近地道:
“关于陈进、陈本锋等几名教授恶意诬陷,导致本人名誉受损的事情,我会诉诸于法律,追究到底。另外,对于这几名教授所在学校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我深感遗憾。如此清晰的学术造假、诈骗经费事件,居然调查了那么久?目前事态发展到了哪一步,为什么没有任何消息?他们非法所得的经费,到底有没有退还?关于这些,我将通过相关渠道,实名举报到有关部门。另外,本人已经成功当选了国民代表,我会在参加国民大会时,以这几名教授为典型案例,发起‘严肃处理学术不端’的提案!”
打蛇要打死,江远可不会有妇人之仁。
这也是杀鸡给猴看,随着他名声越来越大,未来当选院士之后更是树大招风,以后少不了各种攻击和诬蔑,江远才没有兴趣陪这些人玩如此低级的游戏。
这次他就要展示出雷霆手段,警告所有不轨之徒,敢出手就要有被剁断狗头的准备。
......
......
除了无线充电部分还在等待钱宝的新材料,dt1原型机很快就完成了,并且派专人送到了惠江。
江远看着手中这台简陋的工程样机,心中无比激动。
最赚钱......哦不!开创未来的宝贝已经面世了!
这是一台很像无框眼镜的设备,没有镜片,大量元器件直接暴露在外,因为无线充电功能还没完成,一块电池连接在耳夹上。
从正面看上去,四颗真实色彩摄像头均匀排布在镜框上方,泛着幽幽蓝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