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313章 白敬功的香江之行上
1938年,白敬功带着沈隆的命令离开西安,一路南下,下湖北,穿湖南抵达广东,到了广东之后,他又坐船来到了香江。
此时的香江涌入了不少魔都等地来避难的百姓,所以白敬功在这里一点儿也不起眼,稍事休息,他便换了身衣服,叫了辆车来到维多利亚湾,找到了一家叫“联合行”的商号,四周打量一番,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便走了进去。
“先生,请问您想要点什么?”店里的伙计见白敬功衣着气质不俗,马上过来殷勤地招呼着,“鄙店各种电子器材都有,药品也有一些。”
“我找你们的经理杨廉安先生,不知道他在不在?”白敬功问道,稍等片刻,便看到一名三十左右,圆脸蛋戴着眼镜,乍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男子迎了出来。
“您好,我就是这家小店的老板杨廉安,不知道您是?”男子看着白敬功,暗暗猜测他的身份。
“我姓白,是何先生介绍来的,这是何先生交给我的!”白敬功拿出一个看似寻常的袁大头递给杨廉安。
杨廉安接过来一看,表情顿时不一样了,连忙问道,“何先生最近还好么?听说何夫人最近身子不大舒服?不知道要不要紧。”
“不要紧,我来的时候,何夫人已经康复了,白大夫看了她的药方,加了一味防风,去了白芷,何夫人喝了几次就好了!”白敬功注意到,当这个方子说出来之后,杨廉安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地神色。
“那就好,那就好,我早就盼着白先生过来了,白先生,您还没用过饭吧?我先给您接个风,咱们边吃边聊?有福,店里面先交给你了!”杨廉安招呼一声,就带着白敬功到了附近一家茶楼,要了个安静的包间。
俩人点完菜随意说些闲话,等茶点上齐之后杨廉安方才进入正题,“不知道何先生这次带了什么话给我?”
“何先生说杨先生您是难得一见的经商奇才,又熟悉香江的商业形势,所以让我向您多学习学习,另外还说杨先生的事业刚起步,缺少启动资金,我刚好有一笔闲钱,不知道能不能在贵行入一股?”白敬功按照沈隆的叮嘱说道。
“另外,我也打算在香江开个小店,以后还望杨先生多多照顾!哦,对了,这是何先生给您的信。”说罢白敬功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取出一封信递给杨廉安。
杨廉安认真检查了信的封口和暗记,确认无误后收下了,却没有马上打开,既然对方打算在香江开店,那就不急于一时,吃完饭杨廉安询问了白敬功下榻的饭店,就先回店里了,回来之后进到里面,拿出了白敬功交给他的信。
表面上看这封信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杨廉安拿出钢笔,根据最近的密码本在信上勾勾画画,很快就翻译出了这封信里隐藏的信息,信上告诉他来人是朋友,资金实力雄厚,且拥有一些他人没有的商业资源,让杨廉安接受对方入股的要求,并和他进行深入合作。
杨廉安将这些都牢牢记在心里,然后点燃火柴,把这封信烧掉,等他第二天重新找到白敬功的时候,直接答应了他的请求,“既然是何先生的朋友,那杨某非常欢迎白先生入股,不知道白先生打算入多少股份?”
“不多,我在汇丰银行的账户里有十万美金的存款,其中一半儿打算拿来自己开店,另一半儿就用来沾杨先生的光了,也不用太多,杨先生给我四成股份就好。”沈隆可是比唐华厚道多了,没要一半儿的股份。
“五万美金?白先生,这太多了吧?我当初在魔都刚开店的时候也只花了两根小黄鱼而已!”杨廉安心中暗喜,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做更多事情了。
“呵呵,您也说了是当年,这几年下来,您在魔都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好啊,联合行早就不是当初那两根小黄鱼的事情了。”白敬功笑着把支票推了过去。
“这钱先不急,等我准备好合同再说,我也得去和东家说一声,看看东家打算给您多少股份!”杨廉安又把钱推了回去,“不知道白先生主要做什么生意?”
“我做药材,中药西药都做,中药主要是一些东北特产的药材,西药的话,磺胺和青霉素都能提供!实不相瞒,在下乃是京城百草厅白家老号的人!”白敬功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这可是大生意啊!”杨廉安忍不住咂舌,自从小日本占了东北之后,东北特产的人参、鹿茸、红松子等珍贵药材就很难运出来了,更何况这么靠南的地方?比起当年,现在的价格已经翻了十多倍,而且到处都是想买货的人,卖主却是少之又少。
磺胺和青霉素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真正的价比黄金,有这么好的东西在手上,那还用担心在香江打不开局面啊。
杨廉安将消息汇报给上级后,很快得到回应,第三天就送来了合同,白敬功用五万美元拿下了联合行四成的股份,先拿出部分药品让联合行代卖,然后自己开始在香江注册公司,购买店面、居所,大有在这里长待下去的打算。
在杨廉安的帮助下,白敬功很快就把一些办好了,并按照沈隆的吩咐给这家公司取名为长江贸易公司,做药品销售只是这家公司的第一步,接下来还会出现长江工业、长江地产等一系列的分公司,这些沈隆早就吩咐过白敬功了。
办完这些之后,白敬功暂且离开了香江,又是一番辛苦的跋涉,白敬功回到了西安,把这件事仔仔细细给沈隆说了一遍,尽管他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送钱,不过白敬功没有任何疑问,这么多年下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父亲做得肯定是对的。
沈隆点点头,“办得不错,你歇几天,然后再去香江待两年吧!等小鬼子要来了再回来!”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314章 白敬功的香江之行下
只用五万美元就能拿下联合行的四成股份,这笔生意做得值啊,白敬功还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沈隆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过几年抗战胜利,联合行就会改叫华润,华是中华的华,润自然就是润泽东方的润了。
杨廉安其实不姓杨,他真名叫秦邦礼,是秦邦宪的弟弟,秦邦宪这个名字好多人都不知道,但他后来常用那个名字就厉害了,博古是谁,但凡稍微读过点书,看过点革命剧的人都清楚,早年间陈会计给了杨廉安两根金条,让他在魔都做生意。
他用这两根金条办起6家各式店铺,以此为掩护传递情报、接送苏区干部、为苏区购买药品和无线电器材,魔都陷落后,杨廉安去了根据地,然后又去了香江,办起了联合行。
一边做生意一边开展大规模的抗日募捐活动,将募捐到的钱物,经秘密通道转运到抗日根据地,为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输送了大批西药、通讯器材和运输车辆。
不过由于资金等原因,杨廉安现在能做的事情不多,有了沈隆注入的资金,联合行肯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抗日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些是上次沈隆秘密去北边和白敬业见面时候商量好的,北边现在啥都缺,沈隆的这笔援助可以说是帮了他们的大忙。
白敬功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每天都和沈隆在书房里聊很久,沈隆给他讲了在香江要注意的细节,以及他要做那些事情,“小日本已经盯上香江了,我估计啊,很快他们就要对香江下手了,所以你要提前做好准备,小日本一来就赶紧走人!”
“不光是你自己走,你店里的伙计,还有杨廉安他们也得照顾到,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多送出来几个英国人就再好不过了!这样等小日本一走,你想做些什么就方便了。”白敬功以后要长期待在香江,提前和英国人打好关系肯定有好处。
杨慕琦这样的大人物肯定没办法,他们走不了,英国人不让他们走,日本人也盯着他们,不过一些中下层的英国人还是能救一些的,这些人将来都有大用处。
过了几天,重新准备完毕的白敬功又离开西安南下前往香江,这次他同样的孤身一人,而等将来日本鬼子被赶走之后,他就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去了。
这次他带来了更多的东北药材和磺胺、青霉素,亮出了京城百草厅白家老号的招牌,高质量的药品药材很快轰动了整个香江,白敬功在香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始出入各种酒会宴请,融入到上流社会当中。
白敬功打小跟着沈隆学习,英文说得很溜,西式礼仪也学了个七七八八,再加上他做生意多年锻炼出来的情商,应付这些场面可谓是游刃有余,很快就认识了不少朋友,中国人、英国人都有,顺利地在香江站稳了脚跟。
当然,也不是没有遇到麻烦,不过不管是香江的帮派还是小日本的间谍,都没有给他制造多少麻烦,毕竟是沈隆教出来的孩子,要是连这个都应付不了那就太不给力了。
而且,他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渠道商而已,有没有自己开厂子生产磺胺、青霉素,所以一般人还真没有认真对付他的打算,更多的则是想办法从他手里拿到更多的货物,好转手赚上一笔,所以白敬功在香江的日子还算顺畅。
杨廉安那边的进展也很不错,他原本就很有经商的天赋,在有了相对充裕的资金之后就可以大展拳脚了,很快,一批批物资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需要的入手里。
一转眼就是两年多时间过去,小日本前脚刚偷袭完珍珠港,后脚就开始从陆上进攻香江,英军在香江的军队仅有1.5 万人,根本无力同小日本抗衡,很快就失去了新界和九龙,只剩下港岛一座孤岛,而且港岛的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早就做好准备的白敬功马上行动起来,他已经清空了商铺的存货,伙计们也都各自遣返回乡,他先通知了杨廉安自己的打算,然后找到这两年在香江认识的英国人,利用自己积累下来的人脉和渠道,赶在杨慕琦投降之前,将这批英国人运回了国内。
这些人离开香江后不久,就在报纸上看到那些没有逃出来的英国官员、军人被关押在深水涉战俘营、赤柱监狱等地保守折磨的新闻报道,不由得大感庆幸,如果不是白敬功,他们必然会遭受和这些人一样的折磨,甚至还有可能在日军的进攻中死去,于是一个个向白敬功献上拥抱,感谢他把自己从日本人的魔爪中解救出来。
同时一再承诺,如果将来他们还能返回香江,一定会给白敬功丰厚地回报,然后这些人少部分选择留在中国,大部分则转道印度返回了英国,消息传到英国之后,白敬功受到了英国上下的感谢。
英国大使馆还专程派人来到西安,代表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他“大英帝国爵士”称号,依次来感谢拯救英国公民的贡献。
“这玩意儿也没啥意思,不过对你将来在香江做生意倒是大有好处。”沈隆随手将爵士勋章丢回给白敬功,有了这玩意儿,以后在香江就能横着走了。
白敬功回到西安后就暂且安定下来,依旧和往常一样,照看着家里的生意,或是在西安总店坐镇,或是亲自带人穿越日军的封锁,去迎接关外运回来的珍贵药材。
而沈隆则继续当好他的老师和院长,一边进行正常的教学,一边带着学生在西安周围的县城继续进行定县模式的实验。
表面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暗地里却在和北边的白敬业进行着密切的联系,帮他们运送药品,白敬业虽然也掌握了磺胺和青霉素的生产技术,可由于封锁,他们生产出来的药品还是不如自家工厂的。
这天,沈隆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突然有人敲门进来,“校长,有您的电报!”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315章 诺贝尔奖
来人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外国人,那名外国人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有惊讶也有一丝不甘,见了沈隆之后他脱帽行礼,“白先生您好,我是瑞典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拉尔森,专程从陪都飞过来给您送电报。”
说完他看了看左右,“请问伍连德先生在么?这封电报是同时发给你们两位的!”
“伍先生就在隔壁,不如我们一起过去好了!”沈隆起身说道,在现实世界中,伍连德原本会在淞沪战役之后返回南洋,不过在这个世界,他被沈隆拉了过来,如今跟随他一起来到了西安,一边在学校教书,一边继续从事防疫研究。
沈隆已经猜到了他带来的电报内容是什么,不过并没有太过激动,因为这都是他应得的,到了隔壁办公室,伍连德正在写东西,沈隆进去后说道,“星联,瑞典给咱们两个来电报了,这位是瑞典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拉尔森先生。”
“瑞典?”伍连德顿时激动起来,说话都开始打哆嗦了,现在是十月份,这个时候瑞典发来的电报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
“尊敬的白景琦先生,尊敬的伍连德先生,我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向您二位告知这一好消息!”拉尔森郑重地取出电报读了起来,先用瑞典语读了一遍,然后又翻译成中文,“根据瑞典卡洛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最新评选结果,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科学家授予来自中国的白景琦先生和伍连德先生,以此表彰二位在防治鼠疫工作中的卓越贡献,现诚挚地邀请二位于1943年12月10日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颁奖典礼!”
“景琦,我们得奖了!我们终于得奖了!”伍连德激动地满脸通红,旁边的工作人员也连声恭喜,他怎么说也是大学的工作人员,自然知道诺贝尔医学奖意味着什么。
“嗬,我还以为不给了呢!”沈隆倒是没怎么激动,甚至还讽刺了一句,要知道在现实世界中,德国科学家多马克1932年发现百浪多息能阻止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开创了磺胺药研制和治疗感染病的先例,1939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1941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与生物化学家钱恩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仅仅隔了三年时间,他们便和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一起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沈隆不光是和伍连德一起对鼠疫以及其他流性疫病的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磺胺和青霉素的发明者,如今磺胺和青霉素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多年,按照多马克和霍华德-弗洛里、钱恩的获奖速度,他早就应该得奖了。
然而一直拖到现在瑞典卡洛琳医学院才给他们颁发这个奖项,这里面的原因的确值得深思,沈隆猜测,一开始他们可能是出于白人的高傲,不愿意把这一奖项颁发给自己,但如今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阵营和反***阵营的斗争进入到后期阶段。
瑞典虽然是中立国,但也会受世界舆论的影响,出于对团结反***阵营力量的考虑,他们终于忍不住要给沈隆和伍连德颁奖了。
“校长,星联先生,恭喜了啊,这可是大好事啊!我马上通知全校师生好好庆祝一番!”这会儿功夫,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老师都来了。
立刻有人冲向学校的广播室,很快全校的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都知道了沈隆和伍连德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的消息。
“这是什么奖项?”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你都不看《中华医学杂志》的么?诺贝尔医学奖是全球医学界的最高奖项,中华医学会奖只表彰咱们中国的医药工作者,而诺贝尔医学奖则是面对全世界科学家的!能拿到这个奖项,说明白校长和伍先生做出了让洋人都无比佩服的成就!”一名学生给周围的人普及道。
“这么说白校长和伍先生赢了那些洋人?是世界第一?”另一名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一奖项。
“文无第一,不过白校长和伍先生在鼠疫防治领域的研究的确远超其他科学家!每年又无数科学家都盼着自己能得诺贝尔奖,白校长和伍先生能拿到这个奖项,肯定赢了许多洋人!”那怕是后世,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便在中国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大大涨了一波民族士气,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学生们都激动无比。
甚至有人不知道从那儿弄来了鞭炮,在学校的广场上燃放起来,然后唱着校歌来庆祝这一注定会名留史册的场景。
外面的吵闹让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学生都无法专心听讲,不过往日严厉的老师并没有任何不满,索性合起课本,“算了,这节课就到这儿,大家一起庆祝去吧!这可是我们中国拿到的第一个世界性科学大奖啊!”
消息很快传到了外面,周围的老百姓就更不明白诺贝尔奖是什么意思了,不过沈隆经常带着学生给周围的老百姓义诊,虽然不懂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应该是白校长和伍先生遇到了好事儿,所以他们也赶来祝贺了。
然后是政府方面的代表以及陕西的社会名流们,他们也纷纷过来道贺,当然也少不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代表,他们既然知道了,那白敬业也会很快知道。
“哈哈,白校长和伍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也是继印度的泰戈尔和拉曼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人,所以二位不仅是华人之光,也是亚洲之光啊!今天务必要好好庆祝一番!白校长、伍先生,我们去德发长吃饺子宴!”前来祝贺的省教育厅长满面红光,颇有与有荣焉的味道。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316章 领奖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一月份汪伪政府向英美宣战,三月份日军全面接收广州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封锁。
夏季,日本第十一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发起了鄂西会战,日本机动利用兵力,用各个击破的战术重创中国军队第六战区的第29集团军,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将掠获的大批船只下行,但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的计划失败,鄂西会战以中国胜利告终。
七月份,我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缅甸远征军也在发起反击,抗日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局部反击。
在这种时候,沈隆和伍连德的获奖相当于为全体中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全国上下士气为之一振,再加上日军在太平洋的不断失败,连山本五十六都挂了,意大利也投降了,人们似乎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各大报刊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一好消息,对沈隆和伍连德的获奖极尽溢美之词,“白景琦先生、伍连德先生此前在东北活人无数,堪称万家生佛,然而他们的恩泽不仅只给了东北的百姓,他们在东北抗疫中的研究发现,同样也让全世界民众都因此而受益。”
“其后西班牙大流感等多次大型疫病的防治过程中,全世界医者都参考了白景琦先生、伍连德现在在东北抗疫中的做法,极大地减少了损失……故而白景琦先生和伍连德先生此次获奖乃实至名归!”
“白、伍二位先生的获奖,证明了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出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来,可以说是二位先生战胜了欧美的诸多大科学家,使我中华民族亦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四万万同胞可以在国际上挺起腰杆说话……”
哎,光靠对鼠疫的研究还不够,要想真站起来,那非得种出大蘑菇不可,沈隆倒是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可不只是区区一个诺贝尔奖就够了的。
就连花生米也专门发来贺电,并在他控制的报纸上对沈隆大夸特夸,搞得就好说沈隆和伍连德得奖是他支持的一样,然而大家都知道,沈隆和伍连德做出研究的时候,他花生米还在日本混日子呢。
而沈隆和伍连德的照片也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成为继吴佩孚、花生米、冯大帅、阎老西、溥仪、汪兆铭、宋三小姐、陈诚之后第九位、第十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而是还是第一位、第二位非政治人物。
当然,也不是没人替沈隆抱不平,就有媒体采访了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医生,这位医生声称,白景琦先生和伍连德先生早就该得奖了,卡洛琳医学院一直拖了三十多年才肯给他们颁发奖项,效率实在是太慢了,这只是一份迟来的奖励罢了。
另外,这位医生还声称,白景琦先生发明的磺胺和青霉素都是划时代的药物,这两项成就都绝对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卡洛琳医院要是无视了这两项发明,那么诺贝尔医学奖的权威性将会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
白景琦先生这次获奖只是开始而已,在未来,他一定会再次获得这一奖项,他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荣耀,更是诺贝尔医学奖的荣耀。
沈隆参加了一两次庆祝仪式就算了,然后和伍连德一起北上,海上正在打仗,走海路去瑞典有不小的危险,坐飞机的话,沈隆倒是不怎么怕,可国民政府的人不敢让他们这么干,这一时期的飞机安全性并不十分可靠,万一出点事儿他们可就得被骂死了。
于是可以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一条了,先北上进入红色帝国境内,然后乘坐欧亚铁路前往欧洲,今年二月红色帝国已经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在战争中出于主动地位,所以沈隆的旅程顺利了不少,不久后便抵达了瑞典。
后世一天的旅程,现在却要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沈隆和伍连德在十二月初终于赶到了瑞典斯德哥尔摩。
这也是时隔三年之后,诺贝尔奖的首次颁奖,从1940年到1942年,诺贝尔奖虽然照常颁发,但由于战争的原因,并没有进行颁奖。
颁奖时间是十二月十日,不过并不是直接去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奖就完事儿了的,之前还有各种见面会、记者会、慈善晚宴等等,沈隆只要有机会就向记者们讲述日本鬼子在中国所犯下的罪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