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回了经常休息几天,沈隆就又去台里上班了,他现在可是总导演,不仅要保证自己拍摄内容的质量,其它各组的拍摄成果也将由他来审核,待在放映室里认认真真看过每个小组拍摄的每一个镜头,大体上质量都相当不错,可依旧有少部分需要补拍。
沈隆把补拍计划发给分组导演,自己则考虑起了另一个问题,《三国演义》的收视率是四大名著电视剧里最低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三国演义》的收视门槛比其它三部高。
《西游记》自不必说,就是师徒四人一路大妖怪的故事,谁都能看得明白;《红楼梦》的原著其实在四大名著里是最深刻的,可出场人物没《三国演义》多,大部分观众当成家长里短的事儿看热闹也就容易接受了。
《水浒传》有股子江湖气,非常接地气,除了宋江招安之外,其余角色的反应一般观众不难理解。
而《三国演义》人物错综复杂,时间跨度极大,各种事件不断涌现,想要理解跟上可就不容易了。
得做个关于《三国》的专题节目啊,不知道易中天现在在干吗来着
。
第2045章 要不,我自己上(800月票加更)
沈隆回忆了下易中天的简历,他是47年生人,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专业,81年从武汉大学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在他应该还在武汉大学教书,还没去厦门大学来着。
现在他已经出了两本书,可惜不是关于三国研究的,一本是《〈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另一本则是《艺术教育学》,都是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专著,一直到十来年后登陆朝廷台开讲“汉代风云人物”,才成为红人兼畅销书作家。
按道理说一个人的性格三十多岁就应该定型了,他今年四十三四,应该没问题吧沈隆考虑了下,找到领导,把自己的顾虑说了说出,“…所以我觉得应该录制一个节目,请几位专家过来,在每一集放映结束的时候,给观众讲课,告诉大家这一集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而减轻观众的观看障碍,取得更好的收视效果,同时也是对观众进行一番历史知识的普及,然后和真实的历史进行对比,免得有人说《三国演义》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拍摄这样的影片容易误导观众什么的。”
“这是个好办法,我看现在就要准备起来,免得时间太紧赶不及,毕竟制作节目也是需要时间的么!”领导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正好我也认识一些老教授、老专家,可以让他们来台里先录两集试试看。”
沈隆赶紧拦住,“领导,这有点不太合适!您的朋友那肯定是学识渊博的大家,但我们这回制作的是面对普通观众普及型的节目,和他们带博士生可不一样,他们讲的东西能力差点的博士生说不定都跟不上,更何况普通老百姓”
“到时候要是反馈不好,那不光台里影响不好,那些老专家、老教授面子上恐怕也不好看啊!”明明是好事儿,可别弄巧成拙得罪人了。
“说得也是。”领导似乎想起了自己和那些老专家、老教授交流时候的别扭劲,“这些老专家的确有些曲高和寡了,我们要制作的节目应该是下里巴人式的,而不是阳春白雪;照这么来讲的话,估计找一些年轻教师更合适一些。”
“那这事儿就交给你好了,我倒是不认识这方面的年轻人。”领导也琢磨过来了,这事儿也不适合去找那些老专家让他们帮忙介绍啊,要不然人家到时候问他,我才是这方面的权威,你为什么不请我,他该咋回答
“那我就请几位过来试试看吧!”沈隆应了下来,在京城找几位,然后外地找几位,易中天肯定是要请的,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挨个讲一讲,看谁讲得好。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汪姐最近不是弄了个《电视书场》节目么”汪文华在全面接手了《曲艺杂谈》一段时间后,已经慢慢适应了,然后她发现了一个问题,《曲苑杂坛》的节目时间容量有限,还要兼顾各种不同的曲艺艺术,就算请评书大师来表演节目,也只能讲一小段,没头没尾观众听不过瘾。
于是她就重新策划了一个专门讲评书的节目《电视书场》,每期二十分钟,每天一期,可以放开了讲长篇,一个长篇讲完才换下一位大师,这样观众就能美滋滋听个过瘾了,许多大师都在这个节目演出过。
田连元讲过《杨家将》、《水浒传》、《隋唐演义》、《七侠五义》,刘兰芳讲过《朱元璋演义》、《岳飞传》,单田芳讲过《封神演义》、《曾国藩》、《林则徐》等等。
沈隆这次打算借用这个平台来给《三国演义》预热,“我想让汪姐请袁阔成大师来讲《三国演义》,我算了下时间,现在有些镜头还没有拍摄完成,再加上剪辑和后期制作,等袁大师把《三国演义》的评书说完,咱们的电视剧刚好能跟上。”
“评书用来预热,电视剧后面的小节目用于解惑,这样观众就能容易接受了。”沈隆琢磨着这些套路用出来,再加上更精美的制作,这部《三国演义》的收视率肯定比原作要高。
“这都是小事儿,你自己和小汪商量就行了。”虽然嘴上这么说,领导心里还是很满意的,沈隆要是真不通知他就去自己联系汪文华,说不定他就不高兴了,领导的心思可是很难捉摸的,幸亏沈隆的经验足得很,完全可以轻松应付。
找到汪文华把这事儿一说,她马上就同意了,“没问题,我也挺想袁老师的,刚好田老师这部书也快说完了,等过两天我就去辽宁请袁老师过来!”她可是跟随袁大师学过艺,别人去可能请不来,她去一准儿没问题。
于是提前预热的事儿就算结束了,沈隆找人要了一些资料,自己筛选一番给各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发过去邀请函,邀请他们来京城面试。
过了一个星期,约好的时间到了,绝大多数受邀请的老师都来了,当老师的或许不会在乎金钱,但肯定看重民声,能来朝廷台制作节目露一把脸,他们肯定愿意啊,那些个别没来的,则要么是有事儿走不开,要么是对自己的能力没多大信心。
发送邀请函的时候,沈隆已经把要求写上了,所以今天直接开讲,“那咱们就先试试吧,还是之前的要求,要接地气,尽量让没怎么读过书的普通老百姓都能听明白。”
众人尽皆点头,然后一个个或是信心十足、或是略带忐忑的登上台去,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起了自己最擅长的片段。
然而前几个人讲得依旧有点深,普通观众听起来估计有点吃力,沈隆只好把希望放在了易老师身上。
易老师登台之后,语言倒是比他们平实了许多,没有用那么多专业术语,严肃中带有一丝幽默,让人听了比较舒服。
然而距离沈隆记忆中的那位易老师还有一定差距,沈隆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难道还得我亲自上
第2046章 临江仙(900月票加更)
哎,不行啊,我讲肯定是能讲,可惜没这个时间;这个节目得赶在《三国演义》正式播出之前制作完成,可我这段时间还要做后期制作、还要剪辑、还要负责配乐、主题歌这些什么的,那有时间在来做这个啊。
要说挤一挤,那还真能挤得出来,可是我还有媳妇儿呢,也不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面啊,现在回京城了,每天下班总得回去陪陪媳妇儿啊。
等所有人试讲结束,沈隆和工作组的成员商量了下,“都差点意思,不过那位易老师发挥的最好,风格最接近我的需求,回头我和他聊聊,让他稍微修改下说辞好了。”
于是工作人员给其它老师报销了路费,赠送了一些礼物之后将他们送走了,唯独易老师留了下来,被带到沈隆的办公室里,“易老师,您的讲座语言幽默,确实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类型,也比较符合我们的需求,但还是有一点不足,对普通观众来说,依旧有点深。”
他从这位的品三国里选了几段给他讲了一遍,“我想要的是这种更加接地气的风格,不知道您能不能再靠近这种风格一些。”
易老师细细琢磨一阵儿后缓缓点头,“其实我最早听说是面对普通观众的,也打算这么讲来着,可到了这儿以后,听到那几位老师讲得都很深刻,于是不知不觉就换了方向,既然台里有这个需求,那我就改回去吧!晚上回去我再琢磨琢磨,明天您有时间的话我再讲一遍。”
“好好好,那就没问题了!”我知道你的能力,相信你只要用心就肯定能做到,“那咱们就先讲《桃园结义》吧!”沈隆这次规划的节目和《品三国》还有不同,《品三国》是以曹操为,重点讲述的也是曹操,分为《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足鼎立》、《重归一统》、《历史回眸》五个部分。
而沈隆想要的则是跟着电视剧的分集剧情走,每一集之后专门讲解这一集的内容,《桃园结义》你就讲黄巾军起兵的原因,刘关张三人的背景,还有那两个商人为什么愿意送兵器马匹给他们,刘备为啥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才当了个小官等等。
这样观众们看完节目之后,心中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明白这一集的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发展了,这样自然有助于他们继续追下去。
沈隆拿出第一集的剧本大纲,然后在大纲上表明了观众可能会有的疑惑,把这些交给易老师,易老师回去认真研究一番,开始重新撰写解说词。
等第二天重新开始试讲的时候,沈隆听了一段后就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虽然距离《品三国》时期的状态还差那么一点,不过比起昨天可是进步多了,而且放到如今这个时代基本上已经够用了。
等演讲结束,沈隆指出了几个小问题,然后称赞道,“易老师对三国的了解的确让人佩服,那要是易老师没意见的话我们就把合同签了吧!”
谈完待遇签了合同之后,沈隆又告诉了易老师一个好消息,“易老师,您的演讲稿可得保存好了,等节目第一轮播出之后,这些演讲稿就可以凑到一起出书了,我们可以帮您联系出版、发行这些事,到时候肯定会是一本畅销书。”
“那就多谢你们了!”易老师听了顿时眼睛一亮,他可是出过书的人,知道出书有多么不容易,对于一名学者来说,每多出一本书就能给自己的履历上多增添一分光彩,而且畅销书还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要是书真卖得火,这活儿他白干也愿意啊!
于是易老师就找了一大堆资料,待在朝廷台安排的宾馆里,每天根据沈隆所给的分集剧本大纲,认认真真地撰写讲解词,沈隆还派了一名剧组的工作人员配合他,解答他的疑惑,另外会根据他的稿子来准备剧集画面和资料图样。
你要是只把易老师放在那里干巴巴地讲,对观众的视觉吸引力可不够,易老师虽然长得儒雅,可也不是大美女啊;所以就得在讲解中加上剧集片段和历史资料画面,这样看起来能丰富一些,更好地吸引观众。
解说的事情交给易老师了,沈隆开始着手捣鼓主题曲,原作中的经典曲目还是很多的,开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自不必说,片尾的《历史的天空》也是韵味悠长,此外《桃园结义》和《古城相会》时候的《这一拜》、赤兔马之歌《烈火雄风》以及赵云的《当阳常志此心丹》也堪称经典,另外再加上自己替换的一些曲子,这张专辑肯定也能大卖。
沈隆找来了几位赫赫有名的作曲家来为《三国演义》谱曲,主题曲的词早就已经定了,剧组一致赞成用明代才子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主题曲的歌词。
因为明代文学家毛宗岗在删改罗贯中版《三国演义》的时候,将这首词放在了卷首,日后流行的《三国演义》版本中,这曲《临江仙》就成了大家第一眼看到的内容,无论是熟悉程度还是词曲内涵,都是主题曲的不二之选。
受邀请的作曲家一共五位,其中四男一女,剧组中人都以为那几位男性作曲家能拿出最合适的作品,毕竟在大家伙儿的预想中,这是一首英雄之歌,他们都觉得男性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更深刻一些,更能体会到其中的英雄气。
然而五位作曲家的曲子一出来,却是让大家伙儿大跌眼镜,最符合要求的却是那位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的作品,几乎已经接近完美,只是开头稍微有点慢,不过谷老师拿回去稍微修改下就好了。
第二版气势雄浑,深得《三国演义》之精髓,那么既然曲子已经好了,接下来就该寻找合适的歌唱家来进行演唱了。
第2047章 小日本又来了
“我建议还是从专业男中音歌唱家之中选择,最好是部队文工团体系里面选人,唯有他们能唱出这首曲子中的英雄气和历史沧桑感。”有人提议道,这个建议得到了沈隆的支持,于是大家列出了眼下知名男中音歌唱家的名单,向他们发出邀请函。
经过一番筛选,如今十大男中音之一、总政歌剧团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老师的演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其余试唱的歌手都习惯把美声唱法加进去,杨洪基老师却想,《三国演义》这种古典作品哪用得上美声,觉得没劲,就不太愿意用美声唱法,而是添加了中国戏曲的风格——把昆曲的感觉加了进去,一唱到高音的时候就低八度,这种唱法反而让大家眼前一亮。
确定了演唱者人选之后,杨老师又对唱法进行了一番修正,既保留了昆曲唱腔的优势,又把美声唱法中的高音加了进去,歌声气势雄浑,超脱激昂,沉稳苍劲,充满了古朴的气息,非常契合《三国演义》慷慨悲壮的主题,可谓是珠联璧合。
杨老师是专业技术二级,文职一级,相当于少将军衔,由一名将军来演唱《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滚滚长江东逝水》之外,杨老师还演唱了曹操横槊赋诗时的《短歌行》;片尾的《历史的天空》则由毛阿敏演唱,这位倒是沈隆的熟人,之前还唱过《封神榜》的主题曲来着;插曲《这一拜》由刘欢演唱,沈隆借此机会和他多聊了几句,准备日后拍《水浒传》的时候,再请他来唱《好汉歌》。
另外刘欢还演唱了诸葛亮星陨五丈原的《哭诸葛》,曹丕篡汉时候逼迫曹植时候的《七步诗》;万山红和黑鸭子组合演唱了凤仪亭的插曲《貂蝉已随清风去》;之前被沈隆拉到《我爱我家》里唱《小芳》的尹相杰,则演唱了张飞的主题曲《豹头环眼好兄弟》……剧中的曲子无一不是名家手笔、实力派演唱。
等所有曲子录制完成之后,唱片总公司就立刻把母带拿回去,加班加点开始备货,只等《三国演义》一正式播出,就开始全国铺货,狠狠赚上一笔。
其余商家也等不及了,许许多多零食厂家都拍摄队想来给朝廷台送钱,《封神榜》才能凑出几张卡片《三国演义》又能凑出多少这可是大生意啊!
沈隆和台里的领导商量了一番,选中了一家生产能力最强、销售渠道最健全的厂家进行了合作,如今防盗版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怕是朝廷台主导的产品也是一样,所以最好是选一家能在最短时间内卖出最多产品的合作商。
另外,这部片子的片头和片尾广告也卖出了相当不菲的价格,现在朝廷台对广告的态度是越来越开放了,像这种万众期盼的热门电视剧,片头片尾广告想来都是广告客户们追捧的对象,他们也愿意花大价钱。
不光是国内的商家找来了,就连国外的代表也来了,之前那几位记者把采访沈隆时候得到的信息发挥国内,刊登在报刊杂志上,顿时就引起了轰动,这可是《三国演义》啊!对日本人来说,这段历史恐怕是他们印象最深的外国背景了,这些年出了多少漫画、动画以及影视作品,他们甚至还想自己拍摄,可因为能够动用的资源有限,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现如今中国竟然拍了《三国演义》的全集,他们又怎么能不激动呢而且看看报纸上都说了什么吧动用了一整支军队来扮演军队,这将会是何等壮观的战争场面啊!在日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出这种大场面的。
还有,导演竟然是一位冷兵器的专家!那些记者将沈隆给刘关张三兄弟还有吕布演示马上作战武艺的照片以及视频发回去之后,马上有闲得蛋疼的人拿着这些资料找到了柳生流、宝藏院流等日本武道大流派的当代传人。
他们看到资料后都纷纷表示拜服,一个个都言之凿凿地说道,这就是最适合马上作战的武道,而且这位让人尊敬的导演,他的武道修为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等,于是日本的观众就更期待这部作品了,看来不仅能在剧集中看到壮观的大场面,还能看到精彩的武将对决!
据说一家叫暗荣的日本游戏公司,在听说这个消息后,突然来了灵感,既然大家对三国武将这么有兴趣,那么我们做个三国主题的武将无双割草游戏,让那些三国中赫赫有名的武将拿着造型夸张的武器尽情杀戮,肯定会大火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