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白狼公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语破春风

    说什么呢,刚刚首领还说了心眼小,容不下还是都杀了吧。

    细细碎碎的话语讨论中,公孙止挥手让他们停下声音,视野顺着被捆成一串的罗马俘虏过去,笑了一下:我心眼虽小,容下他们还绰绰有余,一群没什么战力的奴隶,他们要是有胆量作乱,到时候再杀也不迟。

    斯蒂芬妮听到这里,松下一口气。

    话语间正说着,远处,雨帘下两道骑马的身影朝这边过来,见到俘虏堆前的公孙止,其中一个年轻的,脸上还颇有些兴奋,随后跳下马背,踏着雨水跑来。

    这是马腾的儿子,马超?公孙止皱起了眉头。

    不过随后,他也释然,眼下的时间段里,马超似乎也只是十六七岁的青年人,放到他以前的时空,还只是上高中的孩子,性子上还没有达到那个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的凶狠程度。

    周围之中,有人见过对方的,便是点了点头,回应:是马孟起。

    公孙刺史!

    积水在那小将脚下哗哗的溅起来,一身银铠随着大步走动轻微碰撞着,伸出双臂,来到近前拱手:西凉马超,见过刺史!

    见过礼后,性子洒脱不羁的青年将领,随后大大咧咧的说道:超早在三甫之地就听过刺史在草原上的威名,听到我父说起刺史派人过来一起联合剿塞外之敌,超恳请了父亲多时,才得以能过来。

    话语中,马超脸上不时扬起兴奋的神色,这到底是让公孙止感到一些诧异,对方的表现甚至有些像后世的追星族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不过倒也不至于狂热,只是说辞上多有兴奋的感觉。

    超在家中时,原本也有怀疑刺史麾下骑兵,今日一战,心里才知晓竟有如此威力,往后家中还有谁质疑,我一个巴掌扇死他。

    马超在雨中挥舞手臂,一口气说了数句,对于证实了公孙止的传闻后,并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和激动。公孙止拍拍对方手臂:你麾下将士也很厉害,独自将大秦人的南面封锁,不让一人逃脱,你马家不愧是马征西的后人。

    自然厉害!马超到底还有少年人的心性,听到称赞,便是笑起来,又和公孙止说谈了几句后,就要告辞了:战事既然打完,超也该回去给父亲复命,往后刺史若是有空,大可来西凉教教超如何运用骑兵。

    好,待北面安稳后,我也想到西凉看一看。

    那超就在西凉恭候刺史到来,到时陪同刺史看看西北景色。说着,他后退两步,雨中拱起手:超,告辞——

    话语落下,转身翻上马背,扬鞭冲同来的庞德喊道:走,我们回家了!后者,也朝对面一行人,拱了拱手,兜转过马头,随马超一起回到自家队伍中,军阵转向时,马超转过头,望向对面模糊的身影,轻声对身旁的将领说道:将来,也要练出一支纵横西北的骑兵,令明,我一定不会输给他。

    末将拭目以待!庞德对这位少将军也抱有信心,五千人的队伍开始从视野中撤走,他看了一眼,打马去了前方。

    一定不会输

    马超抹过脸上的水渍,轻声的又重复了一句。

    雨还在下,公孙止目送那支西凉军队消失在蒙蒙的雨帘里,转过头来扫过一众俘虏,声音平静:我们也该走了。勾勾手,去卑过来,他吩咐:把大秦人的重步清出来,挖个坑埋了。

    周围众将聚集,公孙止偏过头,看着他们,原本严肃的神色露出笑容:战事结束了,我们也打赢了,弟兄们该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而我要去一趟匈奴鲜卑一趟,看看管宁和邴原,你们就先回上谷郡,该吃肉的使劲吃,想喝好酒的,去我府上找蹇管事要,要是还有不知什么人的想要捣乱破坏北地,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该怎么做?

    听着他的话,众人齐齐拱手,大声应和一声。

    七月初,一万多骑分三个方向踏上了返程的行程,而这里的消息也在随着时间推移朝南方东方甚至西面扩散传播,等到传去中原腹地已是七月下旬了。就在各路诸侯惊讶的同时,在西面长安出来的队伍中,天下将倾的事情正在发生。

    然而,公孙止已抵达南匈奴,去卑的地盘上,往后的一些事情也在此行中奠定下了基础。




第两百四十七章 宁馨的夏,涌动暗潮(求点订阅)
    雁门郡,灿烂的天光映着部落中一大一小两道影子拖在草地上,一问一答,男人的声音清雅淡然,隐有笑意,孩童的话语咬字颇为别扭,磕巴的回答对方。

    汉话有点清晰了,是谁教你的?

    族族中的先生。

    那你可识汉字吗?

    小孩摇摇头。

    男子又问:那先生可教你们德行?

    什么是德行?

    呵哈哈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德行是什么。那人蹲下来,望着两颊红扑扑的孩童,我可能也不知道。

    那先生到族里来教我们什么认汉字吗?

    不对,先生来你们族里,是要教大家怎么做一个汉人。

    那孩童偏偏头,明亮的眼里闪着疑惑,磕磕巴巴的说:可我是匈奴人汉人是什么

    什么是汉人啊

    一身青衣长袍的男子笑着揉了揉孩童,将随身的木榻放到草地上,膝盖跪在榻上,臀部坐在脚跟上,保持规矩,挺直腰身,目光威严,这就是汉人,做任何事都要讲规矩。

    远方,绝影悠闲的甩着马尾,啃食茂盛的嫩草尖,几匹不同或相同颜色的战马也在周围嚼青草,几道身影站在草坡上望着那处南匈奴部落里,一大一小的两个人,正是从云中郡沿途过来的公孙止一行人。

    大首领,需要我去将管先生叫过来吗?去卑小心的看向几人中年龄最小,地位却是最高的那个人。

    公孙止起身拍了拍屁股上带起来的青草,摆了摆手,我过来就是看看,人不一定要见的,对于我让匈奴人学习汉话汉字,你有意见吗?

    原本准备让人过去叫族中的那个人过来,听到对方的话语,去卑只得回转过来,躬身笑道:去卑祖上便是汉人,如今南匈奴又归附朝廷,若能学习汉文,自然是愿意的。

    那你为何与锁奴出工不出力?

    这去卑低下头,不敢乱动。

    明媚的光线洒在草原,人在光里走,之后传来沙沙脚步声,手掌陡然伸过来,公孙止搂着去卑,手指在对方肩上拍了拍,目光却是望着远方的部落。

    你看,大家都是一头黑色头发,黄色的皮肤,外貌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既然归附了,不如就归附的彻底一点,你说对不对?你祖上是汉人,可你终究是出生长在匈奴,这里才是你的家,那么语气拖长,又停了停,你想你的家人过的好一点,还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去卑的身形在对方拍动中摇晃了几下,沉默了片刻,拳头压在胸口,低头:去卑明白大首领的意思。

    明白就好。搂着的手松开,公孙止推搡一下去卑的后背,挥手:走吧,出征月余,不用陪我,回去家里好好陪家人,我带着部下四处走走就行。

    是。

    去卑正要离去,背后,公孙止的声音响在灿烂天光下,草原的风里,既然随了我,就好好做事,军队就是要听从命令,没有下次了,你要记住。

    走动的脚步停了停,咬牙又继续迈开步伐走下了草坡。公孙止侧过脸来,看了一眼离去的背影,负着双手在周围数十名近卫狼骑拱卫下朝原野上过去。

    文优觉得,这步棋走的到底是对还是错?缓慢的步伐中,公孙止看了看余光里,一直随行的中年文士,月余的长途行军,让对方有点不适应,脸色有些发白。

    李儒双手拢在袖子里,眼帘低垂,一步一步缓慢行走,棋子下去棋盘,可就收不回来了,不过也正如主公之前所想,十几年后,辽西鲜卑南匈奴的这一批孩子,将来只会满口的汉话,除了生活在草原上,坐着帐篷,其实和咱们汉人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说儒家的儒有时候真的很好啊。

    身侧的文士皱起眉头询问似的看向旁边的主公,还请主公明示,长途奔波,儒有些难以想通透。

    儒,柔也。却也是一把看不见的血刀子。脚步停下压在一株草上,等李儒的脚步跟上来,公孙止望着远方阴馆方向的视线偏转侧方:这把刀子用的好,可是能把人捅的血淋淋,把一个国家捅的千疮百孔,也能教导一个人一个国家变的规规矩矩,人们忠君爱国,守正恶邪。

    那么如果将它作为武器,把敌人变成一个个君子呢?他拍拍李儒肩膀,声音不高,语气平常:儒以国为尊,则好,可千万别变成,国以儒为尊。

    脚步继续迈开,朝前走去。

    李儒立在原地,一名名狼骑从他身旁越过,脑子里还在细思十个字里面更深处的含义,前方,公孙止转过身朝他笑着,说道:跟上脚步,文优。

    天上白云在走,鸟儿啼鸣来去。

    久立的身影似乎明白了话里的意思,快步跟上了前方的脚步。

    明媚的阳光照下来。

    不久之后,他们去了雁门郡阴馆城见了徐荣,巡视了句注山的关隘修建进度,而后径直朝北去了辽西鲜卑的王庭,对于锁奴,公孙止还是需要经常敲打的,今年开春以来,大量收拢的寒门读书人被派遣这些地方,施行汉学,不管如何,他都要亲自过去看看成果。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南方,之前安排的刺客韩龙终于在那支东归的队伍里,找到了机会

    初平三年,七月二十,华阴。

    风从附近的群山吹过,林野哗啦啦的沿着林立的旌旗在走,临时搭建在一处树林边上的凉棚静静矗立,人影进进出出,与里面端坐的十一岁少年行礼,随后退去外面,将就地上的落叶坐下来,擦拭汗水。

    任红昌在附近下了马,有人靠过来:御长,队伍中吃的快要断绝了,百官随行的人太多,家眷也多,一路走下来,靡费了许多粮食。

    去向那些护送的将军们各要一些,应急吧,等会儿我去给陛下呈报此事。她看了看四周,颇为狼狈的队伍,声音压的很低,大抵是不能让他们知晓。

    那些人接了陛下的封赏,总该有回报的,去吧,先派人去问问。任红昌打发走了侍卫,视野里搜寻一道身影,对方是河东世家,路过河东时,总该可以接济一点,四下看了看,没见到人,只得先去凉棚那里。

    身形离开的片刻,一对视线在原地休息的队伍里看向凉棚和女子的背影上,韩龙一身宫廷装扮,躲藏了许多的时日,一直没有机会动手,如今天子出宫,东去洛阳,那么就变的简单起来了。

    他眯起眼,晒起了太阳,先杀皇帝好呢,还是先把那女人给除掉。

    轻声的呢喃,袍袖里,转动着一把匕首。



第两百四十八章 光里的刺,丧人心魄(求订阅啊)
    初平三年,上谷郡,七月最后的一天。

    天气依旧燥热。

    从匈奴鲜卑回来后,公孙止原本准备上表朝廷为麾下一众将领封赏,在酸儒口中得知皇帝东归准备迁去洛阳,目前尚在途中,对于他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将是特殊的一个时期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然,如果韩龙的行刺成功,那就不会再有那样的情况出现至于他要不要去凑这个热闹,显然不会,四更天时,公孙止就无法安稳的继续睡下去,起床后,在丫鬟服侍下穿衣洗漱,随后在院中挥舞兵器打熬一下身体,方才去吃早饭,与赶来的李儒东方胜关在书房,讨论起针对北方边境五郡的官员任命军队调动雁门居庸的布防等等一系列的事,将未来的局势在这几个月里要在他手里确定下来。

    之后,三人出门,乘马车驶过凌晨安静的街道,出了城门,转去官府开设的工坊,方才停下,公孙止下了车,其余人拱卫过来,随他跨过独立院落的大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时,视野在前方展开,一排排炉火烧的旺盛,里面的温度更加的热,隐约能看到空气都在扭曲,四周赤着上身的人影来去,或在砧上挥舞手臂击打着通红还未成形的刀胚,耳中全是叮叮叮叮当当的响声。

    当年随我一起的那个陈木匠,听说也在这处工坊里?

    公孙止望着熏黑的火炉,一名铁匠夹着烧红的长条从里面取出,粗壮的手臂挥砸溅起火星的同时,他说了一句,继续与酸儒往里走。

    这里呛人的味道让东方胜连续咳嗽了数声,擦拭嘴角,他指向前面:陈木匠被区区安排在这里做了工令,首领要做的木马镫就在他手中完成的。

    陈木匠名叫田旺,是在白狼原是最早救下的那批人里的,随着公孙止从草原到冀州,又则转来到上谷郡安家,第一个狼喉就是在这人手中雕琢出来的,严格来讲,他算是公孙止麾下的老人。

    随着脚步前进,远远的一个四十余岁的男人露出精壮的上身过来,周围狼骑没有上前阻拦,反而有人朝对方打了一声招呼,那人满脸胡子,摇了下手中捏着的马镫,算是打过了招呼,便是过来给公孙止见礼。

    这边,公孙止正从成品的兵器架上取下一把还未开锋的环首刀,在石柱上砸了砸,摇头:够硬,但不够韧性,战场上打几下,非崩断不可,这批兵器最好再检查,不过关的拿回去重铸,兵器甲胄不好,你们就是害将士们的命。

    陈田旺小心的接过刀,交给旁边的铁匠,在对方屁股上踹了一脚:上次就让你们这帮懒货多清查一遍,看看,让首领给找出来,丢我的脸啊!把架上的兵器都拿走,好好清查一次。

    好了,别装模作样。对于曾经的那一批老人,公孙止大抵是宽容的,招手让他跟上来,边走边说:现在过的怎么样?

    好!好!陈田旺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满脸都是笑容:多亏了首领,当初那批老人,都过的很好,我今年纳了一门,生了个儿子,原本想请首领来吃满月酒的,可惜云中那边又出事

    公孙止笑着拍拍他,也不嫌对方身上的汗渍,笑道:吃不吃的无所谓,心意到了就行,你们能过的好,所以要珍惜啊,你现在是工令负责兵器甲胄,可不能出错,要是让将士拿着劣质的兵器上了战场,我可是要杀你头的。

    慢上两步的木匠连连点头,笑的谄媚,将手中的那马镫递上去时,到了后院停下来,陈田旺躬着身子去那边架子上拿过同样的马镫,首领,这是你吩咐下来的,全部都是老陈亲手做的,到时只需要召集工匠照着样品连夜赶制,数个月至少能让首领麾下一半的骑兵都装上。

    这道不用急,你们有几年的时间来做。公孙止把玩手中的木质马镫,并非他不想用铁镫,而是北方确实贫瘠,铁矿稀少,纵然东方胜派过几次人手入山搜寻过矿脉,但都没有好的消息,所以在能用木料代替的基本不会用铁。

    陈田旺随后又取过其他几样东西展示给公孙止看,一件皮甲在案桌上铺开,像是摸什么宝贝似得,摩挲在那件看上去厚实的甲胄上,笑眯眯的转过身来。

    首领,这可是老陈的婆娘无意想到的,你看里面。

    公孙止看他笑容得意,走上前看了一眼,对方将上面领口翻开,露出一截毛绒,陈田旺搓着手:首领怎么样?咱们北地冬天冷的能冻死人,我婆娘又是一个怕冷的人,传的再多都无用,后来突然想把羊毛缝进衣裙里嘿嘿老陈也是一拍脑袋就想到,要是咱们将士冰冷冷的甲胄鞋子裤子里都弄上一层暖和的羊毛,那冬天说不定都能打仗了。

    这到是好想法。东方胜点了点头。
1...114115116117118...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