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冠绝新汉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战袍染血

    之前的那个情报,与今日观气的景象联系在一起,让陈止不由生出了警惕。

    他是知道的,那刘曜当下在匈奴国内,与刘聪可不是一条心,双方矛盾不小,所以刘曜依附于刘,算是那位大单于的左膀右臂。

    刘曜这人野心不小,而且也是个有能耐的人,历史上更有建树,他忽然北上,这目的确实值得关注,如果真如传闻那样,是为了寻找柔然,那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毕竟这柔然在历史上一样留下了浓墨一笔

    很自然的,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有关柔然的记忆,这些记忆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后世的历史研究,是一些颇为宏观的资料。

    四世纪的草原,同样充满着混战与分裂,匈奴与鲜卑的势力要么衰败,要么南下,而突厥与蒙古的黎明尚未到来。

    在这个夹缝中,崛起并且填补了空当的,正是柔然,一个对后世而言,也堪称神秘的族群。

    他们本来的名号应该是阿拔尔,也有类似蠕蠕这样的蔑称。

    按照记载,这柔然也是东胡的一支,很有可能就是出自拓跋部,按着那情报的描述,刘曜去联系的,就是拓跋部的一些叛奴

    这么想着,陈止眯起眼睛。

    虽说柔然和其他北方的游牧帝国比起来,似乎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但陈止却不会因此就轻视,能够称霸草原的部族,没有一个简单的。

    不过,柔然真正崛起,也是原本历史上的前秦崩溃之后,在这之前他们与其他部族一样,是臣服于前秦的,说明在前期他们的人口实力都有限,现在这个时候,或许可以看成是一支劲旅,能成一军!如果他们选在王浚来攻的时候,忽然南下攻打代北新城,那局面还真要复杂许多

    这么想着,陈止的困意渐渐消失,只不过不好直接起身,而是在心里推演起局势,准备对策,当下还没有确凿证据,他不好大举应对,否则可能动摇人心,这也是他今日看到黑气,却没有立刻动作的原因,本来是一次晚宴考评,如果突然中断,才会让人猜测,进而人心生惶恐。

    不过,另一方面,他也很清楚,如果对方真要这么做,绝不会毫无迹象。

    刘曜是跟我有仇不假,但论有仇,整个匈奴对我的观感都不好,但那刘聪尚且知道,为了族群利益和巩固权柄,先行缓和,暗中通商,那这刘曜既然在原本的历史上,能执掌一国,必然也不是短视之人,他要出兵,必有所图,从利益最大的话的角度来看,单纯攻打代县,又或者分散我的注意力,让代郡为王浚所吞,都不算最大!而与王浚联络,双方联合,约定各有收获,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若是要攻,当与王浚通气,所以王浚那边的监视,要再着紧几分

    这么想着,种种应对的举措,慢慢浮上心头,让他慢慢取舍权衡,这夜色渐渐深了,陈止却是一夜无眠。

    而此刻的代县上下,却有许多人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正是那些世家之人,他们回去之后,不知成绩结果,果然更加闹心,就等着天亮,希望早日听闻名次。

    不过,这东方泛白之后,世家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陈止却得到了一个早就等候的消息

    那佛法简和聂道仁离开慕容,南下了,很有可能是奔石勒而去!




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为贵,谋武图文
    这个消息,还不是通过十二生肖折纸传来的,而是密谍司中传来的消息,是密谍司在慕容棘城布局下,传来的众多消息之一。

    陈止安排在慕容部的折纸,乃是那午马,算算时间,派出去也有大半年了。

    大半年的时间,作为折纸,即便可以自主行动,从而躲风避雨,但毕竟是还是纸,如果放着不动,也许可以存留许多年头,可一旦经常挪动转移,即便可以躲闪隐藏,但也难免会有损耗。

    为了减少这种损耗,陈止不得不做出取舍,是时时刻刻监察,以了解各个势力全部的变迁,又或者是减少行动,缩小范围,只针对特地人群特定地点进行探查,从而延长探查折纸的使用寿命?

    在一番权衡之后,陈止选择了两者并行,对于威胁最大,也是派出折纸最多的王浚势力,维持着侦查力度,以保证能及时知晓幽州动向,即便折纸折损过多,也是值得的,因为这种探查,能够维持代郡在请报上的优势,进而在未来的对峙和战争中掌握主动,拥有更大的胜率。

    与此同时,对于慕容鲜卑匈奴,乃至更远的朝廷蜀地和西域,这几个势力对当前的代郡而言,都不是最为紧迫的问题,所以他都是选择了第二种探查之法,将那折纸隐藏在这几个势力时常做出决策和商谈的地方,有限度的刺探情报,以期能掌握各方势力的大概脉络,作为制定战略的参考。

    目前来看,除了这次黑云事件之外,陈止的这个分而用之的策略,是十分成功的。

    在这种局面下,对慕容部的探查,也就不那么全面了,因为陈止让午马折纸潜藏和探查的,乃是那慕容部的大单于慕容廆。

    陈止自然是知道的,按着原本的历史发展,继承了大单于之位并且带领慕容部走上新的高峰为整个慕容称霸奠定基调的,其实是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皝。

    只不过,不管原本的历史上,这位下一代的慕容单于是如何光彩夺目,但此时此刻,他却还是个继承人,听着好听,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决定部族方向的权力,最多是影响和建议自己的父亲,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止自然会有所取舍,将主要的观察都放在了慕容廆的身上。

    正因如此,有关慕容皝的消息,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密谍司的刺探,最近有关那佛法简和聂道仁亲近慕容皝的消息,大部分也都是密谍司带来的。

    原本密谍司传来消息,说是佛法简意属慕容皝,更是多方接触,带着那聂道仁几次拜访,双方相谈甚欢,每每慕容部有些拨动,这僧人便要过去探查,然后让他的学生聂道仁议论一番,这议论每每都切中要点,为慕容皝推崇称赞,这位鲜卑英杰更是屡屡透露出招揽之意,我还道这佛法简和聂道仁都已经有所决定了,如今看来,一切还有机会!

    想到这里,陈止越发兴奋起来,甚至连心中对于黑云的担忧和忌惮,都暂时被抛到一旁,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最后便将陈舵叫了过来,询问起来:最近让你给慕容将军送去的礼品,可曾再被退回?

    这里的慕容将军,可不是慕容皝,而是被慕容廆派过来,说是支援陈止的慕容翰。

    慕容翰同样也是慕容廆之子,只是和慕容皝比起来,可就不得志多了,以至于被派遣到代郡之后,就没有被召回去,这一待就是大半年的时间,是非常不合情理的。

    以至于到了最后,慕容翰不得不与陈止交涉后,领着自家骑兵,到了代北地界,驻守一方,以期可以在得令之后,立刻回返,他到底还是察觉到了问题,只是出于性格原因,不愿意无令而还。

    不过,陈止却知道,这其实出于慕容皝的阻挠,毕竟慕容翰在棘城之围中可是立下大功的,那还不是一般的功劳,是实打实的出生入死的功劳,可以说,若无慕容翰所领的一支骑兵在外,那围城之战到底会如何,确实难说。

    这样的功劳,怎么说都不该被扔到一旁,只是从慕容廆子侄的角度来看,慕容翰绝对一个巨大的威胁,那是抓住机会就会想办法削弱的。

    经过一轮复杂的博弈之后,该有的赏赐没有少,但慕容翰却没有如愿回归,反而是被留在代郡,名为镇守和联络,但几次请归,却都被人阻挠。

    与之对比的,却是陈止每每有事,多会邀请慕容翰,并以个人名义赠送礼品。

    回禀主上,慕容将军最近却是将礼品都收下了。陈舵的回答,让陈止不由点头。

    等陈舵离去,陈止这心里却又起了念头。

    在原来的历史上,慕容皝登基之后,立刻就表现出了对慕容翰的猜忌,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后逼得慕容翰离了慕容部,先后投奔了段部宇文部,甚至最后反过来,差点率领敌军灭了自家部族,这事也表现出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那慕容皝看着能容人,其实多猜忌,而慕容翰表面勇猛,其实优柔寡断。

    他缓缓行走,来到书房之中。

    猜忌不是一日可成,慕容皝的性格此时必已成型,之前几次我与慕容翰饮酒,他酒后显露真情,便曾哀叹,说是兄弟不能容他,唯慕容皝帮他居中协调,想来这事本就诡异,因我知晓,慕容翰不得归去的真正根子,就是慕容皝几次明里暗里的进言,者也可见慕容翰此人其实在为政上颇为幼稚,否则换成了其他鲜卑猛将,早就亲自领兵归去了,他却因担心无令而归,让慕容廆恼怒,而不敢成行,但这样也好,给了我机会!

    说着,他从那抽屉里拿出了一本书册,翻开之后,里面却是罗列着一个个名字,那为首的赫然就是慕容翰。

    慕容翰乃是当世猛将,他能投奔段部宇文部,说明我便有招揽的可能,若能得之,则可为武助,除此之外

    说着,他手指滑动。

    聂道仁往石勒而去,正好又是一个机会,或可让我再得一文助!

    念头落下,手指停在一个名字上

    张宾!



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旧日事,今朝亦可行
    若是谈起石勒,那么张宾就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在陈止看来,张宾之于石勒,足以比肩诸葛之于玄德,甚至犹有过之。

    这位张宾作为谋士,为石勒出谋划策,作为文臣,又助石勒立制善法,更是上下联络,让石勒站稳了脚跟,打下了根基,这才有了后来的王霸之业。

    其人离世之时,石勒更是放声大哭,言: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随后,追封甚隆。

    这般人物,其能可想而知,乃是这一时期天下有数的谋士,便是放在陈止的前世,恐怕也不会逊色于那些传奇军师。

    原本,陈止因历史上的固定概念,从来没想过动张宾的主意,总觉得这两个人是捆绑在一起的,否则不会如原本历史上一样,在历史长河有了这般巨大变化之后,拐了一个弯,两人最后还是凑到一起去了。

    但等搜集到了有关石勒的资料和信息多了,他却发现情况不是这么一回事。

    原本的张宾投奔石勒,是有很多因素的,但其时汉家衰败已显,有大厦将倾之势,所以是主动投奔,而现在的情况,张宾最初却并非自愿,算是被裹挟和强逼,后来是发现了石勒确实可堪造就,这才真心相助,但和原来历史上的局面不同,张宾在石勒的势力集团中,虽是关键人物,却不是核心所在,其地位受到不少威胁,内部很多人皆猜忌于他,完全是靠着石勒的信任在维持地位,其实颇为不稳,若有一个契机,就可生出嫌隙

    这般想着,陈止又瞥了那书册一眼,随后将之合上,然后召来了苏辽。

    苏辽昨日参加了晚宴,虽没有入座答题,却也是待到了很晚,若是好好休息,倒也能缓过劲来,只是这时一来府中,陈止一看对方那满眼的血丝,就知他昨晚回去,必然是先去了密谍司的衙门。

    勤勉是好的,但总归要注意身体,否则你要是真病倒了,这等时刻,又有谁能代替?陈止半是责怪,半是劝慰的道:这密谍司的事,我可不放心交给旁人。

    苏辽心里一暖,随后拱手道:主公莫怪,实是当下正是确定王浚驻防的机会,属下得了那布防图,却又不能打草惊蛇,这安排下去的人,虽然都是信得过的,也有些能耐,但若无人居中调度,一旦进退失据,便有暴露的可能,那就要让主公的大计功亏一篑了,是以不敢半点疏忽。

    陈止听罢,不由摇头道:如此看来,还是我这晚宴耽搁了你的事,他见苏辽又要说话,便摆摆手道,不用担心,我可不是借机讽刺,而是真有此意,既然你坚持,那便先做着,好在这昨日晚宴之后,便不会有什么大事了,待两日后,我正式给你们封僚属之位,你等自然名正言顺,也省去些许不便。

    这封官许愿的事,如此直白的说出来,体现的是真正的信任,苏辽嘴上不说,心里自是一阵信息和温暖,但他也知道,陈止一大早就召自己过来,不会只是为了说些。

    果然,陈止跟着先是问起了对布防情况的确认。

    苏辽昨日就有心要禀报一些,但因很多情报好较为粗糙,是以不好直接呈报,防止陈止误判,经过一晚上的整理,这情况有条理了一些,但依旧有所欠缺,只是既是陈止问起,那就得如实汇报。

    简单说了一下当前的问题之后,苏辽便清楚的交代道: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阮豹所属兵马,已经开始移防,看那动向,若是要来攻,当是直取代县,另外最近有零零散散的鲜卑兵马聚集,表面看起来只是巡查,甚至他们自己接到的命令也是如此,但兵卒所知一般只是命令,不涉及大的战略,属下昨日连夜整理,如今看来,在整个层面上,王浚麾下的鲜卑骑兵,其实是在不断朝着代郡周边聚集的。

    嗯,既然如此,咱们的兵马也该收拢了,好在这命令早就下达陈止沉吟了一下,代郡和幽州之间,其实无险可守,最多有些许山脉河流作为缓冲,毕竟本就是一州之地,地貌连续,否则也不会被归于一处,只是这次攻伐,可能还有变数,塞外的七品鲜卑,暂时不会动用,以作策应,同时防守北边。

    防守北边?苏辽立刻警觉起来,莫非北边还有什么变故?他随即就想到了陈止那另外一条情报系统,莫非那边又有消息传来?如果是这样,那不光要警惕,同时还对比的自己,显得有些无能,都过了这么久了,还有这般差距。

    陈止便道:不用多想,我这只是以防万一,凡事为虑胜先虑败,我若是王浚,就会想着借外力侵扰敌手,不费一兵一卒,便可牵扯敌人精力,先前战乱之年,袁绍与曹操在北方争雄,那官渡之时,就是外交先行,以刘表袁术等人,拖住了曹操本就不多的兵马,然后以多打少,这就是例子。

    见苏辽还有些担忧,他知道便是这么说了,对方也会往这方面刺探,但这不会坏事,能早日确定北边的威胁,同样有利于整体布局,于是陈止顺势就道:你如果不放心,手边也有富余的人手,倒也可以派出去几个探子,过去探查一下。

    苏辽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陈止紧跟着又道:另外,我叫你过来,还有一件事要问。

    他这么一说,苏辽马上就明白,恐怕这即将说的一件事,才是今天的正题,不由好奇起来,是什么事,还能比对王浚的整体战略还要重要?

    没想到,陈止跟着却问道:先前我让你给那张宾送去的几封信,可曾有回应?

    苏辽自然疑惑,当下的威胁,主要是东边的王浚,有隐患的是北边的草原,而张宾却是南边冀州石勒的谋主。

    那南边的石勒看起来危险,但因为扩张太快,还需要消化地盘,更有江都王和祖逖盯着,真要是有心北上,那可就真的是要被吃撑了,相信有张宾辅佐,石勒不至于这般不智,更何况,代郡始终没有掉以轻心,也注意着冀州局势。

    想着想着,他就道:那张宾倒是收了信,但直接交给了石勒,想来是这般挑拨离间之法,并不能动摇他君臣之心。

    哦?陈止却笑了起来,你也觉得,我给他写信,是为了离间?

    难道不是?不是离间,总不至于是真心招揽吧?

    心里嘀咕着,苏辽正要说话,但心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不久前与陈止的一些对话。



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敌麻木
    先前,苏辽与陈止在谈论佛法简等人的时候,曾经提过石勒与张宾,说过张宾在石勒集团中的地位问题,同时还提到过,若是有佛家支持背景深厚的聂道仁去和张宾争权,或许会造成他们内部的一次谋士更迭。

    这边,苏辽还在想着,那边陈止却已经说道:今天早上刚送来的一份情报,不知道你看没看?

    什么情报?苏辽闻言,这心里就有底了,他因为连夜整理战略局面,根本没有心思去触及其他情报,但凡与兵事幽州军无关的信息,就都交给手下的人了,毕竟这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总要有所取舍的。
1...428429430431432...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