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择天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猫腻

    大理寺卿看着安华嘲弄说道:“依你的意思,难道那人是教宗大人?”

    “不错。”

    安华取出那封信,看着堂上的大人物们说道:“正是教宗陛下的亲笔信,不知哪位大人来接?”

    什么?教宗陛下的亲笔信?

    那人是教宗陛下?

    大理寺卿以为自己听错了,片刻后才醒过神来,然后险些昏了过去。

    其余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像雕像般坐在椅子里,无法动弹,更发不出声音。

    前一刻还是满堂俱哗,这一刻便是满堂俱静,场间变得异常安静。

    无比漫长的沉默令人感到无比的压抑,人们面面相觑,眼里充满了震惊的情绪。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有人说话了。

    天海承文的声音依然那样低沉,但如果仔细去听,应该能发现一些若有若无的意味。

    “你是说,朱砂丹是教宗大人炼制的?”

    安华应道:“正是。”

    天海承文不再发问,似乎很随意地看了大理寺卿一眼。

    这些大人物经惯宦海沉浮,庙堂生杀,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很快便反应过来。

    大理寺卿拍了拍案面,盯着安华的眼睛寒声说道:“真是荒唐!教宗陛下乃离宫之主,负国教万千信徒之望,慈爱仁义无双,若朱砂丹真出自教宗陛下之手,陛下定然早早把药方交予国教或是朝廷大量炼制,又怎会像现在这般无视前线诸多将士将死之惨状,一月只肯提供一瓶,就是个欺世盗名,持宝以挟朝廷的小人!”

    听到这番话,正因为先前出言无状羞辱教宗陛下而感到惊心的成涛神将安心了很多,其余的人也同样如此。

    军府审案的情形,不停地传到街上的人群里,待听到这个消息后,人群顿时喧哗起来,震惊无比。

    原来神奇的朱砂丹竟是教宗陛下亲自炼制!

    人们纷纷涌到军府门前,把街上堵了个水泄不通,喊着什么。

    只是当大理卿寺的那番质问传出府后,街上忽然安静下来。

    大理寺卿的这番话很阴险。

    如果安华坚持说朱砂丹是教宗陛下亲自炼制,那么如何解释这个问题?朱砂丹现世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没有机会拿到朱砂丹、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与同伴、亲人死去的人们,都问过相同的问题。

    既然朱砂丹可以生白骨活死人,为什么……为什么那个人不愿意多炼制一些呢?

    此时长街静寂,无数人看着军府的方向,也想要知道一个答案。

    仁慈的教宗陛下,您怎么就能忍心看着那么多人死去呢?

    “我以前的想法和大人和府外的人们一样,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解甚至是愤怒。”

    安华看着大理寺卿说道:“但现在不会了,因为我知道朱砂丹里有一味药材非常罕见,只有教宗陛下能够提供,所以药方是否提供给离宫或朝廷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每个月就只能炼制成功这么多。”

    听着这话,中山王的眼睛眯了起来,隐有深意,天海承文也保持着沉默。

    大理寺卿却什么都没有想,带着冷笑说道:“本官真的很想知道,世间有哪种药材竟珍稀到这种程度,难道百草园里没有,煮时林里也没有,数量如此稀少,偏偏只有教宗陛下能够寻到?”

    从逻辑上来说,他的这番话没有任何问题,事后禁得住任何推敲。

    然而,他很快便知道自己再次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因为安华开始了自己的回答。

    “因为那种药材是教宗陛下的圣血!”

    她的脸上流露出骄傲与荣光的神情,明亮的声音响遍军府内外,落在无数人的耳中。

    “陛下为救众生,不惜耗损寿元,化圣血为药,这便是朱砂丹!”

    无论是松山军府里还是外面的街道上,都响起了无数声倒吸冷气的声音,震惊的低呼。

    然后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街道上,军府里,静悄悄的。

    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说话。

    安华的目光在大理寺卿与其余的大人物脸上掠过,问道:“现在,诸位大人还有什么想问的?”

    依然没有人说话。

    中山王与天海承文对视了一眼,看出了彼此眼里的震惊与警惕。

    ( 择天记  p:///1/1501/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圣谕如雷般降临
    中山王与天海承文是今日场间地位最高的两个人,他们知晓最多的内情,甚至隐隐听闻那夜高阳镇有人见过一条黑龙,但因为一些极为复杂的原因没有采信,以至于直到此时才确认朱砂丹的主人居然真的就是陈长生……

    如今想来自然是有人在遮掩那夜的真实情形,或者说误导他们。

    放眼世间,能够同时瞒住陈家王爷和天海家的,还能有谁?

    自然是深居宫中的道尊商行舟。

    原来那夜是商行舟为自己学生设下的一个杀局。

    朱夜宁十卫等人只不过是刀,或者说只是滔滔洪水畔几棵可怜的小草罢了。

    但只怕就连商行舟都没有想到,他的那位好学生居然没有死。

    陈长生既然没有死,那么很多人就要死了。

    朱夜宁十卫等人就算已经死了,或者还要再死一遍,更不要说那些还活着的人。

    大理寺卿脸色极为难看,走到安华身前,用双手接过那封信,声音微颤道:“不知教宗大人有何谕令?”

    安华说道:“教宗陛下在信里说了,朱夜宁十卫等人迹同谋逆,具体论罪由朝廷处置。”

    听着这话,大理寺卿略松了口气,心想已经死了的人,处置起来终究还是简单些。

    安华接着说道:“陛下还想我问一问军部究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她只是青矅十三司的普通教习,但她这时候是在代表教宗陛下问话。

    成涛神将与建熙神将来自大周最重要的两座军府,可以说代表着大周军方。

    那么这句话自然就是问他们的。

    成涛与建熙哪里还敢安坐,站起身来,微微低头,沉默而恭敬地听着。

    安华的目光望向其余的大人物们。

    天海承文自嘲一笑,用手扶着椅手慢慢地站了起来,显得格外疲惫。

    中山王是钦差,有圣旨在身,不需要起身,但神情也凝重了数分。

    “陛下说了,他对如今的大周很失望。”

    安华的声音依然很平静:“从北疆到朝堂,从神将到世家,都烂透了。”

    这句话很强硬,调子很高。

    如果是普通的民众,说这样的话是牢骚,但说这句话的是教宗陛下,自然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意味。

    中山王与天海承文再次对视,眼中的警惕神色越来越浓——教宗当然有资格说这句话,他甚至可以把皇帝陛下之外的所有人都骂个狗血淋头,但事涉朝政,他这样做除了发泄情绪又有什么意义?

    在他们想来,教宗陛下虽然年轻,也不应该做这样没意义的事,必然还有后文。

    果不其然,安华话锋一转,说道:“只有原七里奚游骑主将陈酬……”

    陈酬一直没有说话,他很紧张。

    他看着安华在这些大人物们的面前平静说着话,觉得好生佩服。

    他完全没有想到,会如此快便提到了自己。

    虽然事先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但他依然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然后再也没有听清楚安华说了些什么。

    军功卓著?好吧,跟那个家伙在七里奚的时候确实立下了不少军功,但不是都被军府压住了吗?

    爱兵如子?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好吧,虽然我和下属们确实处的不错,但遇着酒肉了怎么会让他们?

    德行极佳?好吧,我确实为了救那名年轻阵师不惜触犯军纪,离开了松山军府,但陛下您应该最清楚……那不是中了敌人的计吗?

    陈酬终于醒过神来,刚好来得及听到安华最后的几句话。

    “陛下以为,只有像陈酬将军这样的军人,才能承担得起战胜魔族的重任。”

    安华看着堂上的大人物们说道。

    成涛神将与建熙神将的脸色极为难看,天海承文更是面露惊色,心想不会吧?

    他准备打断安?的话,却已经来不及了。

    安华最后说道:“教宗陛下认为陈酬将军应该擢为神将,正是镇守松山军府的最佳人选。”

    此言一出,满室俱静。

    甚至比先前确知朱砂丹主人是陈长生的时候更安静。

    雪岭那夜血案的真相,对这些大人物们来说并不重要,教宗的行踪或生死,又不是他们能够触碰的领域。

    他们来松山军府的真正目的,不就是这个神将的位置?

    教宗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就想用一句话便夺了过去?

    中山王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还是那道低沉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

    最关键的时刻,说话的还是天海承文这个老狐狸。

    “该治罪就治罪,但……即便是教宗陛下也不能干涉朝政之事,更何况此乃军政。”

    安华很平静,没有什么反应。

    教宗陛下交待她做的事情已经全部做完了。

    至于后面会如何发展,她并不知晓,但她相信,教宗陛下必然早有安排,而且必然安排的妥妥当当。

    正如她想的那般,这时军府外面响起一片扰嚷之声,然后一道声音传了进来。

    “离宫向来不干涉朝政之事,但既然朝堂之上有人胆敢谋害教宗陛下,那么便要给个交待。”

    “松山军府涉及此案的官兵,必须全部拿下,交给我带回京都审问。”

    “汉秋城今日必须封城,朱家和绝世宗的人一个都不准逃脱。”

    “至于天海家,待我回京都后,自然会登门要人。”

    那声音极其阴沉,却又隐隐含着无穷的暴戾,说的话语更是强硬到了极点。

    只说了四句话,那个人便从军府的大门外来到了堂间。

    那人穿着一身蓝色的道袍,带着一身的肃杀之意。

    松山军府戒备森严,却没有人敢拦他。

    因为他是凌海之王,离宫圣堂大主教里最冷酷好杀的那位。

    因为桉琳大主教以及白石道人,就在他的身边。

    因为寒山如怒,蹄声如雷。

    三位国教巨头来到了松山军府。

    两千护教骑兵正在松山镇外!

    一只乌鸦在军府深处的屋檐上落下,发出嘎嘎的声音。

    在更后方的山峰间,白色的积雪在黑色的崖间显得格外清楚。

    寒冽的冬风呼啸着,拂起一些雪絮,带动它身上的黑羽。

    与风声相比,屋檐下方是那样的安静,甚至可以说话是死寂。

    ( 择天记  p:///1/1501/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临兵斗者
    三位圣堂大主教,两千护教骑兵,声势何其浩大。

    当然,这里是北疆战地,松山军府便下辖着数千名玄甲骑兵,如果真要作战,当然有得打。

    问题在于,宁十卫和他最信任的那些下属军官都已经死在了雪岭的深夜里,松山军府神将之位空悬,数千玄甲骑兵以及数量更多的普通兵士们都是人心惶惶,根本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命令。

    最重要的问题是,就算此时有人敢站出来指挥,谁又敢承担这个责任?

    成涛神将与建熙神将分属不同阵营,拥雪关与拥蓝关也一直看彼此不顺眼,但此时此刻面对国教施予的强大压力,他们哪里还顾得上那些宿怨,看着彼此的眼睛,试图从对方那里得到某种帮助与支援。

    中山王与天海承文这时候却不再看彼此,因为他们先前的警惕与担心已经变成了现实。

    三年前,周通被凌迟于雪街之上,前代教宗陛下回归星海,陈长生继位,然后悄然消逝于风雪之中。

    京都很快便归于平静,时局平稳向前,很多人都猜到,这应该是国教与朝廷之间,更准确地说是商行舟与陈长生这对师徒之间搭成了某种协议——只要他不留在京都,便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

    教宗不在离宫,而在世间感悟修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局面。

    所有人都知道,其实这就是教宗被放逐了。

    但没有人因此轻视那位年轻的教宗,更没有人会嘲笑他。

    在世人眼中,他为了大局,为了众生,为了对抗魔族,才甘心远离。

    其后三年,陈长生果然没有回过京都。
1...503504505506507...7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