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妻妾成群II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门吹牛

    李适之微微一笑,道:“云枫,这一个月,你从一介草民,成为了从五品的曹缘官,又从从五品的曹缘官转眼变成了从三品的员外郎,此刻又是巡查副使,领钦差衔,这可谓是我大唐开国以来,升官升的最快的了吧?”

    杨云枫还真没仔细的去算过这个品级问题,如今听李适之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来长安一个月就已经是从三品的大员了,如今即将要成为钦差了,此时微微一笑,对三人拱手道:“云枫有今日,还是要感谢两位大人与丰王殿下的提携之恩!”杨云枫说到这里,心中又砰然一动,想起了方才在紫宸殿偏厅中,李隆基让自己与这三人走的远些的话。

    李澄这时看向杨云枫,笑道:“此次征粮,云枫能够化险为夷,又能去蜀中办差,张宰辅与李大人暗中出了不少力,云枫勿要忘了两位大人才是!”

    杨云枫闻言立刻起身对张九龄与李适之拱手道:“是,是,多谢二位大人!”

    张九龄与李适之这时微微一笑,李适之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这时正色地看向杨云枫,沉声道:“云枫,你这次去蜀中,主要就是查办蜀中官员瞒报灾情一案,你可有什么头绪?”

    杨云枫暗道:“老子刚刚才接了差事,哪来的什么狗屁头绪?”想着口上却道:“下官尚无头绪,还请两位大人、丰王殿下指点迷津!”

    李适之微微一笑,道:“云枫,你都要去蜀中了,这蜀中的人脉关系,你还是要了然于胸的好,至于这个剑南道节度使余皖埝,那就是李林甫旧部,实系李林甫一党,你去了蜀中之后,主要就可从余皖埝处下手,还可以从其他几个州府的刺史处着手……”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递给杨云枫道:“云枫,这里是剑南道大小官员的名册,当中注明了哪些人是李林甫一党的,也注明了那些人是我们自己人,到时候可以为你所用,你看完这份名单后,即可销毁,一面落入他人之手,落下结党营私的口舌!”

    杨云枫连连称是,接过名单看了一眼,都是自己不熟识的人名,但是当中有一个名字,使得杨云枫心中一动,这人正是益州刺史章仇兼琼,原来此人此刻还只是一州的刺史,这也难怪自己还没听说过了,杨云枫细细地看了一眼名册,而另外一个名字也引起了杨云枫的注意,便是益州别驾鲜于仲达,这鲜于仲达光是看名字也能知道,肯定与鲜于仲通有莫大的关系,至于这个别驾也就是副刺史了,对于唐朝的官职问题,杨云枫曾经因为被封曹缘官后,也曾仔细研究过,所以此时对大唐的官职也基本了解了一些。

    张九龄见杨云枫皱着眉头,没有说话,这时问杨云枫道:“云枫,是否有什么问题?”

    杨云枫闻言立刻拿出火折子烧毁后,这才对张九龄与李适之拱手道:“两位大人有心了,云枫尽数记下了。”心中却在想,刚才名册上没有注明鲜于仲达与章仇兼琼的立场,除此之外,还有数人都没有注明,杨云枫都记下了名字,他心中自然明白,既然没有注明,那么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是李林甫与张九龄两党的,也就是属于第三势力,那么自己去注重之后,是否借此从鲜于仲达与章仇兼琼这两人下手,形成自己的势力呢?这鲜于仲达应该没有问题,毕竟自己在蒲州之时曾经施恩给鲜于仲通,但是这个章仇兼琼自己并不熟悉,嗯,还是去了蜀中之后再说吧,见机行事即可。

    杨云枫想至此,立刻拱手道:“没有问题,云枫已经尽数记下了,两位大人尽管放心!”

    张九龄点了点头,抚须不语,这时李澄看向杨云枫沉声道:“云枫,你去了蜀中,一定要彻查清楚,这余皖埝瞒报灾情之事,是否与李林甫有关,当中是不是牵扯到了皇子的利益,这些都可以作为着手点!”

    杨云枫闻言心中一动,他没有想到李澄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看似也不像是张九龄与李适之教的,李澄竟然能想到利用这次的事件,将屎盆子扣到其他皇子的身上,莫非是自己小看他了?心中如此想,口上却道:“这个自然,不过如今我们在这边议论,还不知道具体实情如何,一切还是要待下官去了蜀中才能知晓!”

    李澄点头道:“这个自然,本王也不过是要提点一下云枫你,唐显虽然表面上只是负责赈济救灾,灾后重建,但是他毕竟是李林甫的人,他只要到了蜀中,李林甫这边的消息自然也就被他带过去了,只怕云枫你到时候做事处处受制于人啊!”

    李澄的一番话不但提醒了杨云枫,也让杨云枫对李澄另眼相看了,当然了,如果这番话不是张九龄与李适之两人教他的话。杨云枫不住地点头道:“下官明白!”

    张九龄这时道:“好了,云枫回去尽快准备一下,在你去蜀中之时,我三人也就不好相送了,免得被人说成你是我张九龄派去针对李林甫的!”

    杨云枫闻言心中暗道,你本来就是在针对他了,还怕别人说?表面却不动声色地拱手道:“下官明白,如此,下官就先告退了!”说着起身告辞。

    李适之与张九龄一直送着杨云枫出了丰王府,这时李适之补充道:“对了,云枫,你去办事,我们自然放心,不过你也要务必保重自己,待着蝗灾一事之后,只怕长安就要变天了!”

    杨云枫自然明白李适之说的是什么事,蝗灾一事之后,只怕李瑛的太子之位就不保了,新太子之争就要正式拉开帷幕了,杨云枫连连点头应允着离开了丰王府。

    杨云枫出了丰王府,走了老远这才回头看了一眼丰王府的大门,见丰王府的大门已经关上之后,这才唏嘘了一口气,暗叹一声道:“这长安的官场还真不是一般的黑啊,就连李适之与张九龄都如此,更何况其他人乎?”

    杨云枫这时正准备离开,却见一个大汉带着一个斗笠与自己擦肩而过,杨云枫开始没觉得什么,后来心中隐隐感觉有些异样,转头看去,却见那大汉却是进了丰王府。

    杨云枫正犹豫着,这时远处走来一人,杨云枫顿时心中一凛,只见其人一身便装,头发微白,一脸的肃穆正气,格外的贵不可言,身后跟着的一个肥胖无须男子正冲着自己冷笑,这二位不是别人,正是李隆基与高力士,杨云枫不想李隆基此刻微服出巡出了大明宫,而且来了丰王府的附近,心中砰然一动,暗道,自己刚才从丰王府的大门出来,这李隆基定然是看到了。

    杨云枫心中一阵忐忑,又想起了李隆基让自己别与张九龄、李适之等人走的太近的谏言,连忙上前走到李隆基的身前,刚欲行礼,李隆基微微一笑,一把抓住杨云枫的手,笑道:“这里是宫外,无须如此多礼,免得造成百姓混乱!”说着转过身去,看了丰王府的大门一眼后,这才对杨云枫道:“张九龄与李适之,还有李澄都对你说了些什么?”

    杨云枫刚要说话,却见李隆基挥了挥手,这时对身后的高力士道:“力士,去找一间酒楼吧,朕与云枫闲聊几句!”

    高力士闻言立刻点头应允退下,不时四面八方几个无须男子立刻聚集到高力士的身边,听着高力士的一番话后,立刻又消失不见,高力士这时立刻回来对李隆基拱手道:“皇……这个……三爷,这附近就有一间酒楼,老奴已经让人去准备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对杨云枫道:“云枫,随朕走走吧!”说着大踏步走向前,高力士立刻哈巴狗一般地跟着李隆基而去,杨云枫心中一叹,立刻跟了过去。

    不时三人进了一间酒楼,高力士领着李隆基与杨云枫上了二楼,这时的二楼一个客人也没有,李隆基微微皱眉,随即指着高力士道:“都说了不要扰民…… 你呀……”说着还是走了过去,挑了一张靠着窗前的桌子坐了下来,高力士连忙吩咐酒楼的小儿去准备酒楼小菜。

    李隆基这时冲着杨云枫招了招手,道:“云枫,过来坐!”

    杨云枫只好走了过去,对李隆基拱了拱手,坐在李隆基的对面,这时却听李隆基道:“,张九龄他们都交代了你什么?”

    杨云枫刚才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做好了打算,此刻李隆基定然是了然于胸的,若是在他面前维护张九龄、李适之,只怕自己也要遭殃,想至此,立刻道:“皇上,臣不好说,也不敢说!”

    李隆基“哦”了一声,好奇地看向杨云枫,奇道:“有何不好说?又有何不敢说的?”

    杨云枫立刻正色道:“臣能进长安为官,虽然是皇上的恩典……”说着看了一眼李隆基,立刻又拱手道:“但也是得丰王殿下的举荐,李大人与张大人的提携……臣不能背后数落三人不是,更何况丰王李澄是皇上亲子,臣更是不敢妄加评点!”

    李隆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时正色道:“云枫,你知恩图报,这是好的,不过你要记得,你能为官,并不是丰王举荐,李适之与张九龄提携就有用的,朕还没昏庸至此,你若不是人才,任何人举荐都没有用!”

    杨云枫闻言立刻拱手道:“臣愚钝之极,皇上所言极是!”

    李隆基这时微叹一声,看向窗外,喃喃道:“更何况向朕举荐你的也并非李澄,而是李颖!”

    杨云枫闻言心中一动,暗道,原来是公主举荐老子的,那就没李澄那小子什么事了,这小子还真是厚颜无耻啊,硬是将举荐之功,揽到了自己身上,想让老子对他感恩。

    李隆基这时看向杨云枫,问道:“说吧!”

    杨云枫心中暗道:“那么如此了,就不能怪老子了!”口上立刻对李隆基道:“张宰辅与李尚书还有丰王殿下,让臣去了蜀中之后,要从余皖埝处下手,查出余皖埝与李林甫是否有关系!”杨云枫说到这里,心中又是一动,感觉这事情有些不妥,似乎这李隆基此刻是有意将天平偏向了李林甫啊,是否这也预示着张九龄即将下台了,而上位的就是李林甫呢?

    李隆基这时点了点头,沉吟了半晌也没有说话,良久之后,这才看向杨云枫道:“那么云枫你是怎么想的?”

    杨云枫知道这是表忠心的时候了,立刻拱手道:“臣去了蜀中自然是秉公办理,一切以皇上,以大唐社稷、蜀中百姓为重,不敢有丝毫偏袒,若是余皖埝的确与李林甫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臣也绝对不会隐瞒,但若是没有,臣也绝对不会栽赃嫁祸,无中生有!”

    李隆基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嗯,如此甚好,朕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的……”说至此话锋一转,看向杨云枫,这时挥了挥手,示意高力士走远后,这才低声问杨云枫道:“朕想知道,你与我颖儿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

    杨云枫没想到李隆基还惦记这件事了,心中一汗,立刻拱手道:“皇上,臣不敢说!”

    李隆基眉头微皱,厉声道:“杨云枫,你在洛阳之时,怎么说也是有名的才子,怎么进了长安之后,说话的语气与那些大臣们都一般无二了?朕欣赏的是你的才学,是你那种年少轻狂、不羁的性子,况且这里又是宫中,你有话不妨直说!”

    杨云枫闻言道:“既然如此,臣就直言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笑道:“这才是杨云枫嘛,说吧,朕听着呢!”

    杨云枫立刻道:“臣知道公主对臣的心意,臣对公主也是一般的心思,但是臣不能娶公主!”

    李隆基闻言眉头紧皱,这时立刻问道:“等等,朕都被你说糊涂了,你说你明白颖儿对你的心思,你对她也是一般的心思,如此说来,你们也就是情投意合了,朕给你俩赐婚,你为何支支吾吾,颖儿又为何闷闷不乐,你刚才说你不能娶颖儿又是什么意思?”。

    ( 妻妾成群  p:///1/1082/  )




【第3?22章】又见杜张
    杨云枫暗道:“要死鸟朝上,老子也豁出去了!”想着立刻道:“这不是臣的错,也不是公主的错,错就错在,公主乃是千金之躯,天之骄女,是皇上您的女儿,所以臣不能娶她!”

    李隆基这时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喝道:“好你个杨云枫,如此说来,不是你的错,又不是颖儿的错,倒是朕错了不成?”

    杨云枫既然已经决定豁出去了,也就没什么好怕的,立刻拱手道:“皇上,臣也没说是您的错,只是臣与公主就是因为身份问题,所以臣不能娶她!”

    李隆基怒视着杨云枫良久,这时反而奇道:“朕当真是不明白了,古往今来,多少人挤破了头皮要做驸马,朕的颖儿如今都不嫌你已经是有家室之人,主动对你表明心意,朕也恩准了,这不是天赐良缘,天作之合么?你为何要拒绝?莫非你的意思是,娶颖儿倒是委屈了你不成?”

    杨云枫闻言立刻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臣不是攀龙附凤之辈,臣也不能为了公主,做了对不起糟糠之事!”

    李隆基这时怔怔地看着杨云枫良久,突然放声大笑道:“好,好,好一个杨云枫,不攀龙附凤……朕果然没有看错人!颖儿果然也没看错你!”

    李隆基龙颜大悦地看着杨云枫良久,这时小二送上了酒菜,高力士在一旁尝了几口后,这才亲自送到桌前,给李隆基与杨云枫斟满了酒,李隆基端起酒杯,看着杨云枫,沉吟了片刻,这才笑道:“云枫啊,朕早就听闻你号诗绝,但是自你来长安后,却鲜有佳作,今日你我相谈甚欢,你不妨作诗一首助兴如何?”

    杨云枫心中汗颜,暗道这都是“卖弄文采”文采惹下的祸根啊,如今李隆基也要自己卖弄,这可如何是好,给皇帝作诗却不能像为其他作诗,沉吟了良久之后这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双手背负站在窗前,这时喃喃道:“开元盛世忆仲夏,万岁龙颜驭风华。《+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载歌载舞长安曲,诗曲双绝惊天下。”(笔者闲著!)

    历史记载李隆基是《唐诗三百首》中的唯一一位帝王,而此《唐诗三百清人所著,也无需拍李隆基的马屁了,所以由此可见李隆基的诗文才华也是可见一斑,而李隆基又酷爱作曲,历史记载玄宗在看完杨玉环的舞蹈后,借兴作出《霓裳羽衣曲》,可见李隆基的作曲才华卓越,所以杨云枫凭空捏作的这首诗,其实也就是在拍李隆基的马屁。

    李隆基听了杨云枫的一诗后抚须沉吟了半晌之后,这时起身指着杨云枫笑道:“云枫之才当真是天下无双,不过这诗曲双绝似乎有点夸张,朕诗词不如李太白、杨云枫你,作曲不如李龟年三兄弟,而云枫你那曲《水调歌头》,也足以将朕比了下去,何来的双绝?”

    杨云枫连忙拱手道:“这是圣上谦虚,微臣这些不过是草莽狂放之作,却不能登大雅之堂,如何能与万岁媲美?”

    李隆基笑而不语,走到杨云枫的身边拍了拍杨云枫的肩膀,看着长安街市上人来人往,这时转头看向杨云枫,问道:“云枫,之前你多在市井,与百姓多有接触,在市井之间、才学之士眼中,朕算不算得有为明君?”

    杨云枫不想李隆基会问自己这番话,自己刚才这个时代也不过几个月,与市井之徒接触也并不多,不过好在他是后世之人,后世历史对李隆基已经早有记载,杨云枫立刻道:“纵观华夏千百年,能有如此盛世者,也唯圣上开元一朝!”心中却在暗道:“可惜啊,历史上对你老人家的评价也是双面的,大唐的盛世和碧落都是经由你老人家之手的。”不过这些话杨云枫如何敢对李隆基说。

    李隆基这时微微一笑,眼睛渐渐的眯了起来,手中握着酒杯,却也不饮,一副陶醉的模样,良久之后这才转头对杨云枫道:“云枫,你说的不错,后无来者朕姑且不敢说,但是前无古人只怕也未必不是真,想朕登基以来,一直以太宗为榜样,励精图治,改革创新,虽不能说半点无过,但是也攻大于过,朕不指望后世之君能以朕为榜样,所谓一代人做一代事,朕这一生只怕也无愧于我大唐的列祖列宗了,剩下来的就交给后世之君吧,也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说着拍了拍杨云枫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无限的寄望。

    杨云枫站在李隆基身旁,听着李隆基这些类似于自赞的话语,但是心中对于身旁的这个古代君王,千古一帝,还是由衷的佩服,按照大唐如今的光景来看的话,他的确是前无古人,即便是说后无来者也不为过,李隆基的自信也是有根据的,比之后世的那些吹嘘出来的康乾盛世要有过之而不及了,古往今来,华夏五千年,也唯独开元一朝能称得上真正的盛世,无愧于“盛世”二字。

    杨云枫心中一阵唏嘘,感受着大唐长安盛世的昌盛繁荣,仿佛自己已经完全的融入了其中,这也同时使得杨云枫心中更加的惊羡李隆基,自己身边的这个垂暮老人一手创造的这个盛世,也对这个昙花一现的盛世过早的凋谢,由衷的感到惋惜,自己没有来这个时代,也许就只能空叹几声了,但是如今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来扭转这个局势,杨云枫心中也涌起了一股从来没有过的使命感,与一种生为华夏儿女,龙的子孙的自豪感,这两种感觉错综复杂,两者交杂,使得杨云枫的心情从来没有此刻这般的澎湃。

    杨云枫此刻还不知道,就是他杨云枫,在大唐接下来短短数年的时间内,将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扭转了整个大唐的走势,将大唐帝国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峰,但是后世的历史学家对杨云枫的此人却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相,也有人认为他已经超过了曹操,是古往今来第一权臣,华夏第一奸雄,此处暂且不表。
1...6970717273...2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