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路风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侯卫东一边听着,一边看着图纸。

    粟明解释道:“这是我请设计院做的新镇规划,如果新镇依照这个来建设,肯定是第一流的场镇。”

    新场镇规模并不大,侯卫东很快就将图纸看完,道:“在沙州,一种新型住宅小区开始出现,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新月楼,小区里有绿化等设施,就和以前国营企业的家属院相似,我建议将这几幢楼房考虑成小区式建筑,还有,场镇要考虑绿化,小青林小学的建筑很一般,就因为绿树成荫,走进去感觉就很不一样。”

    粟明沉思了一会,道:“你的思路很好,我们讨论一下,有成果以后,再反馈给设计院。”

    讨论了一会,粟明道:“赵书记对建新镇地方案一直没有兴趣,我的意思是曲线建镇,第一幢楼就修敬老院,这一块是你在分管,严格按照图纸的位置进行建设。”

    侯卫东不觉头大,道:“粟镇,建房子倒是容易,如果搞曲线建镇,基础设施怎么办,这一关总是绕不过去的。”

    粟明就苦恼着,他这时有些理解秦飞跃了。

    赵永胜是一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委书记,能力不错,可是受到年龄、学历等诸多限制,工作指导思想就是不出事,至于创业,他想都不想。而秦飞跃从乡企局下来,一心想干事,却被党委书记赵永胜压着,处处憋气,终于因为乡镇企业管理问题全面开战。

    ( 官路风流  p:///1/1345/  )




第一百四十九章入土为安(二)
    抬到公路边以后,欧阳林累惨了,一**就坐在木板旁,挨在尸体旁边,他似乎没有察觉,只是大口地端着气。《+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

    苏亚军发现欧阳林与尸体几乎*在了一起,他就几步走了过去,将欧阳林一把拽了起来,道:“你看坐在哪里了。”欧阳林被拉了起来,就见到风中飘动着的头发,他吓了一跳,赶紧站了起来。

    社事办副主任曾强虽然三十多岁了,身体还比欧阳林要强一些,弯着腰在公路边喘气。

    计生办的长安车和派出所的吉普车就停在路上,苏亚军从长安车上搬出来一件水,分给参战的所有机关干部,他亲自拿了一瓶水,递到侯卫东手里,道:“侯镇长,辛苦了,快喝点水。”

    此时,小路上仍然有村民在张望,黄家人也心有不甘地跟在后面,如果不尽快将人运走,就还有变数。

    侯卫东一口气将一瓶水喝完,道:“怎么殡仪馆的车还不到,车子一到,今天的事情就算大功告成。”

    来&;a r=&;p://ss&; ar=&;_ban&;&;p://ss&;/a&;

    &;a r=&;p://ss&; ar=&;_ban&;&;ss&;/a&;,下载最新__小_说

    苏亚军心情很好,道:“应该没有问题了,车子很快就要到了。”

    侯卫东又问道:“钱准备好了没有?”

    苏亚军步点头道:“中午在张家馆子订了三桌,今天到场的每人有五十块钱的补助。”他想了想,“抬木板的每人一百。”

    在公路上等了十来分钟,殡仪馆的车终于来了,殡仪馆的工人谈笑间就将黄配英地尸体抬上了车辆。苏亚军与民政局的随车干部办了交涉,然后让李木墩、肖国财和社事办一名同志上车,殡仪馆的车辆就带着怒吼开走了。

    侯卫东已恢复了体力,他对唐树刚道:“唐镇长,我们回去吧。”唐树刚虽然和侯卫东同时当选副镇长,可是他资历要长一些,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侯卫东就和党政办、社事办的人挤在一起,也轰隆隆地开回了镇政府。

    众人在政府大院下了车,长安车又返回去接另外一些机关干部。

    赵永胜和粟明都在办公室等着结果。听完汇报,赵永胜脸上就有了笑意。道:“好、好、首战告捷,这是好消息。中午我一定要敬大家一杯酒。”

    看着侯卫东满脸的汗水,他就粟明道:“老粟,侯镇的房子解决没有。”

    粟明心道:“粮站的房子全凭着我和梁站长的关系才搁平,赵永胜一点力都没有出,现在他这么一说,就领导有方了。”

    肚子里有意见,粟明脸上却带微笑。道:“侯镇,粮站的房子已经腾出来了,你去看一看,争取今天下午将上青林地东西拉下来,晚上就可以在粮站住了,这一段时间是殡葬改革的关键时期。没有什么大事,你最好留在镇里面。”

    中午很热闹,镇政府地机关干部跟着跑了一趟小河弯村。就拿到了五十块钱的补助,又混了一顿伙食,还成了有功之臣,这当然是好事,于是皆大欢喜。

    吃院午饭,杨凤就领着侯卫东去看他地新房子,粮站与青林初中校挨得很近,位于小镇的东头,与镇政府各据一头。

    粮站、食品站、供销社等机构,在十年前都是极让人羡慕的,随着产品的日渐丰富,社会也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几个很实惠的部门就如生了小孩的女子,渐渐地轮为了配角,计生办、国土办、基金会、企业办等政府部门,却从小妾变成了正室。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十来年。

    杨凤是老机关,对场镇的各个角落都熟悉得紧,进到粮站大门地时候,对一位眯着藤椅上睡觉的老头道:“老刑,侯镇长过来看房子。”

    老刑这才睁开眼,不紧不慢地找钥匙,嘴里念叨着:“青林镇堂堂一个政府,不修点家属院,跑到粮站来挤。”

    声音小,侯卫东却听得分明,杨凤不客气地道:“老刑,侯镇长到粮站在住,你给粮站的面子,梁站长也是表了态的。”

    侯卫东心道:“自己好歹是现职的副镇长,老刑也太不会处事了,难怪这么大一把年纪,还在这个小粮站守门。”

    杨凤担心他生气,就趁着老刑进屋找钥匙,道:“老刑曾经当过粮食局的副局长,因为作风问题被贬到了青林镇,这一呆就是十多年,他家里地人都在城里,几个娃儿都争气,全是大学生。”

    听到老刑的经历,侯卫东看着老刑的目光就有些复杂了。

    老刑取过一大串钥匙,走过来之时,仍然哼着听不清词地小曲,他对于侯卫东这个年轻副镇长,说不上尊重,也没有恶意,道:“粮站都是平房,很潮湿,多住几年要得风湿病的,你如果能喝酒,就到我这里倒些药酒,每天两杯,祛病强身,不得风湿。”

    粮站有大门看上去很破败,走了进去却别有洞天,上了一个小坡,就是一块水泥大坝子,坝子旁边就是大粮仓,穿过几个粮仓就出现一道矮墙,从小门进去,就是一排平房。

    平房后面是几棵浓密的大树,前面则是花园,繁华似锦,争奇斗艳,花园旁边有上百盆盆景,造型别致,千姿百态。

    侯卫东没有想到粮站的家属楼是这样的一个大花园,他禁不住赞道:“好漂亮的花园。”

    老刑一脸得意,看着这些花花草草的神情也格外的温柔,从其眼神,侯卫东明白这个花园是老刑的得意之作,有了这个花园,老刑的档次就如坐火箭一样。嗖嗖地在侯卫东地心目中上升。

    粮站在房子确实普通,一室一厅,厨房小得可怜,厕所是公用的,地面隐隐有白霉,墙角似乎还挂着水珠。设施也简陋,里面只有一张床、老式的桌子和一张破旧的椅子,就如当年在上青林一样。

    老刑摇头道:“这屋子没有防潮设施,没有办法,你只能将就住了。我给你打一瓶药酒。”他顺手检查了水、电,道:“水、电、闭路都有。到时都有人来查,你把铺盖搬来。就勉强可以住人了。”

    交待完这些,老刑就自顾自地走到了他的花园中,摸摸叶子,闻闻花香,又不知从哪里摸出来一个铁铲子,蹲在地上弄着什么。

    杨凤很热情,借了一个扫把。在房子里打扫起卫生,她虽然长得胖,动作却不笨拙,笑呵呵地道:“侯镇,这一次殡葬改革,很多人想看你的笑话。今天开了一个好头,哪些人就无话可说了。”

    侯卫东以跳票当上了副镇长,如今在副镇长的位置上干部得很红火。这就让许多人感到不顺眼,妒嫉是人的天性,想看笑话的人实在不少。

    侯卫东随口问道:“是谁想看我的笑话?”

    杨凤道:“我不在别人背后打小报告,反正有那么几个人。”杨凤地快嘴在青林镇是出了名的,她本人却认为自己地嘴巴是青林镇最严实的,人对自己地认识,有时会与旁人认识相差十万八千里。

    侯卫东不想揭穿她,笑道:“杨姐,屋子差不多了,不用扫了,等会我要从上青林搬一些东西过来,还是要把屋子弄脏。”杨凤还是坚持着把房屋扫完,这才擦了擦汗水,立起身道:“侯镇,我就先回去,有什么事情你给我说。”

    等到杨凤走后,侯卫东对花园中的老刑道:“梁站长住在哪里?怎么没有看见他们。”

    老刑低着头侍弄他的花,闷声道:“梁兵他们都吃酒去了,今天晚上才不回来,等一会到我哪里拿一把大门钥匙,进出记得锁门。”

    侯卫东见老刑的兴趣全在花上,也就不多说,道:“老刑,我现在去上青林搬东西,等一会就搬东西过来。”

    老刑挥了挥手,算作回应。

    侯卫东就要了计生办的长安车前往上青林,搬家之时,他留了一个心眼,只是拿了电炒锅、电视机、衣物等必要物品,特意留下了冬天的铺盖等杂物,这样就可以不腾出上青林的住房,以后上山也就有落脚之处。

    他是副镇长身份,自然没有人为难他。

    下午五点钟,长安车就开到了粮站,苏亚军,曾强、杨川闽、王蓉和程义琳等社事办地同志都知道侯卫东要搬家,就在粮站等着,车辆到了以后,三下五除二就将一个新家布置好。

    苏亚军看着侯卫东简陋的新家,感叹道:“粮站这个平房虽然差一点,但总算可以安家,政府确实应该考虑搞集资建房。”

    侯卫东道:“敬老院的方案我没有放弃,还要找机会向赵书记汇报,争取得到他的支持。”他略略降低声音:“民政局已经同意了新方案,就等我们报正式申请,等到赵书记问你的时候,你也要在他的耳边吹风。”

    苏亚军点头道:“我知道怎么做。”

    第一例强行火葬完成得很顺利,侯卫东现场指挥很果断,还亲自抬了尸体,苏亚军对他地印象又是一变,见他要了计生办的车搬家,就主动带着全科室的人在粮站等着,这实际上是表达对副镇长侯卫东地尊敬和认同。

    对于这一点,侯卫东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对社事办众人道:“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吃饭,一是庆祝首战告捷,二是庆祝乔迁之喜。”

    苏亚军连忙道:“今天由社事办请客。”

    副主任曾强接口道:“侯镇家里没有电话,明天我让邮电所来安装一部。”他也参与了抬死人,和侯卫东有了“同抬”之谊,说话间就透着些亲热。

    等到程义琳将屋里抹干净,侯卫东和社事办众人就高高兴兴地去吃晚饭。

    第二天早上六点,天刚亮,侯卫东的手机便吼叫了起来,晏道理的声音出现在耳边,“侯镇,九社王麻子的爸爸过世了,他们家昨天晚上已经偷偷埋了,你看怎么办?”

    侯卫东立刻清醒了过来,道:“什么,他们已经埋了。”

    “昨天晚上九点过落的气,半夜就埋了,他们家里穷,这钱肯定是交不起。”

    侯卫东和晏道理有过协议,为了给他增加压力,就故意问道:“晏书记,我负责修桥,兴平村的事情你要一手管完,怎么又整出这事。”

    晏道理有些不高兴,“殡葬改革是大事情,光*我们村干部根本摆不平,你赶紧带着人来,否则村里也无能为力。”

    侯卫东挂断电话,就离开了粮站,苏亚军的家在农村,又没有电话,他没有办法通知他,又因为兴平村的死者已经入了地,他就在场镇姚馆子哪里认真吃了早饭,这才来到办公室。

    左等右等才到了上班时间,听到兴平村的事情,苏亚军眼睛差点鼓了出来,道:“晏道理这个书记怎么当的,怎么现在才通知镇里。”

    ( 官路风流  p:///1/1345/  )



第一百五十章入土为安(三)
    赵永胜、粟明、侯卫东、刘坤、唐树刚、苏亚军、欧阳林、付江等人皆在小会议室,听了兴平村情况汇报,赵永胜道:“侯镇长是社事办分管领导,又是兴平村的挂村领导,兴平村的事情就由你全权办理,我只提一个要求,头三板斧一定要硬过去,做一个榜样出来,如果软下来,以后麻烦事情更多。《+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

    粟明也道:“长痛不如短痛,下决心把尸体挖出来,如果今天不挖出来,以前死了人大家都在晚上埋了,殡葬改革就成了一纸空文。”

    刘坤看到侯卫东焦头烂额的样子,心道:“侯卫东这回算是倒霉,分管这一项艰巨工作,做好了是应尽之责,出了事情就要承担领导责任。”相比之下,副书记的排序*前,责任却不是太大。

    侯卫东实实在在地感到了工作压力,中国人向来讲究入土为安,已经入土却要被强行挖起来,自己想起来也觉得于心不忍,但是除了挖起来这个办法,别无他途,他暗道:“今天运气不好,如果这家人有钱,也就不存在挖起来这样的烂事。”他又给自己宽心道:“这家人即然借不到五千块,说明人缘也一般,想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想通了这一点,侯卫东就道:“赵书记、粟镇长,我决心已下。即使困难再大,尸体也必须要挖出来。”

    赵永胜也知道事情的难度,就给秦所长打了一个电话,道:“秦所长,昨天辛苦了,哈,你们在哪里一站,比机关干部更有威慑力,今天还要请你出马,兴平村又死了一个人。”也不知秦所长在电话里又说了什么。赵永胜笑容停了停,这才道:“行吧。这事就包在我地身上。”

    放下电话,赵永胜对侯卫东道:“我给秦所长说好。派出所今天全体出动,你在现场的时候尽理依*秦所长,一句话,不能出大事。”他又对欧阳林道:“欧阳主任,你马上发通知,每个办公室只留一个人值班,其他人全部跟着侯镇长到兴平村。”

    他又安排唐树刚。“唐镇长,你去帮着侯卫东。”唐树刚就为难地道:“今天下午安监局要到上青林检查,我要去参加。”

    上一次出事故以后,安监局责令各石场停工整顿,检查合格以后才能复工,这也是一件大事。赵永胜道:“你去吧。”另一位副镇长钟瑞华在县里开会,副职就只有副书记刘坤,赵永胜想了想。道:“刘书记跟着侯镇长一起去,你要负责做好思想工作。”

    曾强从门外走进来,对在座的领导道:“我已经联系了民政局李科长,民政局启尸队已经出来了。”

    形势逼人,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粟镇长给侯卫东加了一把油,道:“侯镇,你也要打消顾忌,我们是执行县政府六号令,是执行公务,道理在我们手里,社员们翻不起大浪,只是要注意现场控制,尽量将矛盾降至最低。”

    侯卫东接受了任务,就开始安排工作,道:“苏主任,你先带着几个人到兴平村,去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我带着机关干部随后就到,曾主任在这里等着民政局的人。”
1...8283848586...5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