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路风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蔡正贵与方、李两家关系紧密。这是不成秘密的秘密。此时侯卫东将此事一股脑地推给蔡正贵,这是以其矛对付其盾。

    胡海刚走。宣传部长梁逸飞又走进来。他坐在侯卫东对面,扶了扶宽大的眼镜,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侯书记,这事还真不好办。”

    侯卫东好整以暇地道:“梁部长,慢慢说,天塌下来。”

    秘书杜兵给梁逸飞倒了一杯水,退了出去。

    “省委将章永泰树成了因公殉职的典型,现在各路记者云集沙州。转载自好几家记者采访了方钢等当事人。他们要求听县里的解释。”梁逸飞扶了扶眼镜,很为难的样子。

    “不必太在意此事。这些记者是为了宣传章永泰而来,这是省委的任务,他们必须得执行,有少数记者素质不好,心术不正,但是他们其实并没有多大本事,也不是写了什么都能上报,他们上面还有一连串把关地人。”

    侯卫东当过市委书记秘书,与新闻记者接触挺多,又与王辉等人关系良好,对新闻记者了解挺深,并不怕这些记者。

    “当然,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能任由方家人做负面宣传,宣传部门要主动介入,我地意见是将到成津的媒体组织起来,由蔡书记统一做答复。”

    梁逸飞扶了扶眼镜,道:“要召开记者招待会?。”

    “对,县委县政府的声音需要通过正式地渠道反映出去,县政府承诺给方家二十万,还在客车站打人,这些事想来就很荒诞,但是群众不了解真相,如果县里没有声音,群众们会选择性地相信这些话。所以,我们必须有统一正面地声音,蔡书记是维稳办主任,此事就由他来正面应答。”

    梁逸飞小心地道:“这事,还请侯书记作个批示,宣传部才好具体执行。”蔡正贵平时很不好说话,他就想从侯卫东手里讨一个批示。

    通过公安局长邓家春和副检察长阳勇,侯卫东对政法系统现状有一定了解,想了想,道:“这件事,县委办很快就要写情况通报,我在情况通报上签署意见,具体你来执行。”他半是鼓励半是玩笑道:“梁部长,越是发达地区,遇到的麻烦事越多,从这一点来说,成津现在麻烦事不少,这说明成津就要进入发达地区了。”

    当梁逸飞离开以后,侯卫东又来到窗口,俯视着楼下挤成一片吵成一团地人群,若是前几天,对于这事他想必不会如此轻松,可是今天却异常平静。

    禅宗讲究顿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顿悟地起因。

    侯卫东在这两天里也突然产生了顿悟,他到了成津以后,渐渐地陷入了日常**务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几乎将他的手脚缠住,在那天晚上与段英在县党校**一番,开车出了县党校,他突然心胸一阔,灵魂似乎脱离了**,飞到半空之中俯视着成津,许多问题就清晰起来:

    “磷矿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在磷矿发展中存在污染、偷税、刑事案件以及黑社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磷矿存在不同问题,聚合在一起就很严重,分开就是个案,章书记向市委提出了磷矿问题,虽然找准了症结,却并不利于解决问题。”

    “至于章永泰被害就是一个刑事问题,刑事问题就得用刑事问题的手段来解决。”

    “成津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抓发展,才能真正抓住了牛鼻子。”

    侯卫东的思维和心胸毫无道理地被一次车中偷情所打开,在院中见到了忧心忡忡的邓家春,他才会说出“我就不相信邪能压正,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这一番潇洒之话,此时面对着堵在县委门口的人群,他才能以平常心对待。

    这顿悟来源于一次偷情,对于侯卫东来说,在偷情中产生顿悟是毫无道理地,可是这事确实如此,世界上没有道理地事情还不少,只是当事人有时会为了掩饰,而不愿说出来。

    中午,杜兵过来请示:“侯书记,今天中午有几个地方请吃饭,看你参加哪一桌。”

    在县里,凡是上面来了人,总是希望县委书记能出面,这也是人之常情,侯卫东理解此事,为了各部门工作能顺利推进,他能去则去,可是他的精力和胃口总归有限,天天如此,铁打地胃口也受不了。

    侯卫东道:“算了,今天一家也不去,我请省报王辉吃饭。”说到王辉,他不由得想起了在汽车中疯狂扭动着的段英,他鼻端甚至还残留着段英身体隐秘部位的味道,最后一夜的**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结束,这让他带着些遗憾,还有淡淡的轻松。

    几样精致小菜端上桌子,侯卫东与王辉相对而坐,小饮。

    王辉略有些秃顶的脑袋在灯光下有些闪亮,仿佛是智慧之光线,他道:“我和章松章竹分别深入地谈了一次,章松还是比较听我的话,这些日子暂时不会去上访,只是章竹有些偏激,又自视甚高,我没有太多把握。”

    两人喝了几个小杯,王辉是那种喝酒就上脸的人,脸色绯红,他慢慢地抿了一口酒,道:“我这几天都在成津采访,看到一些事情,有些话我不话当说不当说。”

    “今天是私人聊天,我想听真话。”

    “从我的判断,章松所说多半是真的,成津是穷县,可是有一群因磷矿而发财的富人,香车美女,打手成群,贫富差距太大,社会上对此有极大反感,永泰的责任感很强,他肯定是想改变这个状况。”

    “贫富差距在现阶段肯定会存在,这没有办法。我现在能做的事,一是打击犯罪,这是县委县政府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职责,二是尽快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只要做到这两条,我就问心无愧。”

    正说着,侯卫东接到了梁逸飞的电话,梁逸飞在电话里气愤地道:“有些记者太不象话了,居然暗地里拿方钢的事情来勒索县委,狮子大张口,要二万封笔费。”

    问明了情况,侯卫东对王辉道:“新闻行业也应该整顿了,《岭西法制报》的记者提出要二万块钱,他们就不发今天围攻县委的新闻。”

    王辉对上午的事情也有耳闻,道:“老弟,你说实话,这二十万元以及车站打人之事,是不是县委县政府的安排。”

    侯卫东了嘿嘿一笑,道:“我智商也不低,怎么会做这种事情,从这一件事情我们反而可以看出成津问题的复杂性,有一帮子人唯恐天下不乱,不过,他们既然肯跳出来,这就是好事。”

    “《岭西法制报》也真应该整顿了。”

    王辉打心眼也不相信成津县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当面问了侯卫东,更是心中有底,他给《岭西法制报》的一把手打了电话,“我是王辉,现在蹲在成津,我们一起进省报,你现在是大老总,我还在一线跑材料,天壤之别啊。”

    叙了几句旧,王辉将事情说了,挂了电话,他对侯卫东道:“《岭西法制报》的老总是我极好的朋友,他表了态,只要确有其事,就让那位记者滚蛋。”

    下午三点,政法委蔡正贵书记满脸严肃地来到了宣传部会议室,会议室已经来了十六、七个记者,《岭西法制报》的记者也在其中。

    (第四百七十二章完)

    ( 官路风流  p:///1/1345/  )




第四百七十三章斗法(上)
    今天第二更来了。《+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

    在岭西省,沙州市成津县是一个不为新闻媒体注意的小县城,十来家省市级媒体齐集成津的盛况,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出现了。

    在县委宣传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维稳办主任蔡正贵念完事先拟好的稿子,记者们就开始提问。

    蔡正贵虽然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式,但是他准备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周全,办公室为其制作了不少小纸条,想来应该能够应付记者的提问,不过,看着记者举起的手,他还是稍稍有些紧张。

    第一个提问的就是《岭西法制报》的记者,这是一位身材瘦高的男子,他问道:“蔡书记,我是《岭西法制报》的记者赵杰,据方钢所说,他们在沙州上访的时候,成津县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他们,提出赔偿方钢家里二十万,让他们息访,请问蔡书记,有这件事情吗?”

    蔡正贵作出了否定回答。

    这位身材瘦高的赵记者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紧追不舍道:“当时那位工作人员是乘坐一辆普桑,车牌是,经过调查,县政府确实有这辆车,车型、颜色、车牌都相同,不少当事人都指认了这辆车,请问蔡书记,这如何解释。^^^^”

    蔡正贵被侯卫东推上了此次事情的中心,记者发问之时,他暗自骂道:“成津就是一个小县城。还要开什么新闻发布会,侯卫东真是鸡脚神戴眼镜,假装正神。”不过此时他已骑上了战马。也只得凝神应付,否则就是他个人出丑。

    《岭西法制报》的赵记者问得很尖锐,问完以后。他皮笑肉不笑道:“我地提问完了,谢谢蔡书记。”

    作为记者,赵记者不相信县委县政府会如此愚蠢,可是这件事情有许多说不清的地方,只有真相大白以后,县委县政府才能洗清自己,这就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空间。

    记者招待会完成以后。赵记者并没有急于离开。他坐在会议室抽了一枝烟,这才来到了宣传分管外宣地小梁副部长办公室。

    “法制报讲究以事实为依据,蔡书记的解释没有说清楚,比如方家人都在沙州看见了车牌为的普桑,而蔡书记却说这辆车当时就在县政府大院里,这事不好解释,我只能将双方意见如实写出来,让群众自己去判断。”

    小梁副部长看着瘦高记者道貌岸然地嘴脸。心里骂道:“就是想要钱,还猪鼻子插葱——装象。”

    他知道如果真要以这种方式把这事捅出去,肯定会对县里造成严重地负面影响,就道:“赵记者,现在事情没有弄清楚就把事情捅出去,恐怕不太好。”

    赵记者极有经验,继续摆大道理:“我这是尊重事实,将两方面意见都说出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来评判。”

    两人扯了一会。赵记者见小梁副部长口软了。就提出了自己手提电脑在成津采访时丢了,看能否给他配一台。并提出了型号要求,这种型号在成津县没有,在沙州才有卖,市值一万七千元。

    小梁副部长不敢作主,就来到了梁逸飞办公室。

    此时梁逸飞已经心中有数,他为了在副手面前保持神秘性,充满自信地道:“这事你别管了,我来处理,你让赵记者到我办公室来,我就不信他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是个人,就得听劝。”

    梁逸飞一席话,让小梁副部长很有些惭愧。

    赵记者神情自如地来到了梁逸飞办公室,他与基层政府打交道的经验十分丰富,只要抓住了一点破绽,一般都会有所斩获,花点小钱来遮丑,对于一级政府是很划算的事情。

    这一次成津政府陷入说不清楚的状况,这两万块钱应该没有问题,就算讲了讲价钱,一万块是肯定能到手。

    进入办公室,赵记者仍是成竹在胸。

    梁逸飞心中有底气,看着这位自命不凡的记者便占了心里优势,他还是挺客气地让戴玲玲给赵记者泡了茶。

    很快,赵记者转入正轨,道:“我刚才给小梁副部长报告的事情,还希望梁部长能考虑,我们当记者的天天东颠西跑,辛苦命。”

    梁逸飞不动声色地道:“岭西法制报是成津县友好单位,我们合作得很好,,是蒋总办公室电话吧,我刚才和蒋总通了电话,感谢了他对成津长期地宣传报道,蒋总不错,答应近期到成津来一趟。”

    梁部长所说是半真半假,真话是:得到侯卫东提供地电话以后,他就以县委的名义给蒋总打了电话,感谢蒋总对成津的支持,两人聊了一会,感觉还挺投机。****

    假话是:他与蒋总是第一次通话,最后一句话纯粹是为了吓唬赵记者,

    赵记者只是岭西法制报的普通记者,听到梁逸飞如此说,脸上表情就变了,过了半天,才讪笑道:“梁部长,此事还有些地方没有查清楚,暂时还不能发稿子,我还得去采访,不打扰梁部长了。”

    赵记者出门之时,恰好遇到了小梁副部长,小梁副部长道:“谈好了吗?”赵记者有些恼羞成怒,道:“算了,我采访去了。”

    小梁副部长进了梁部长办公室,由衷地赞道:“还是老大有办法,刚才那位赵记者还牛得很,现在焉了,老大,你用的什么办法。”

    梁逸飞扶了扶宽大的眼镜,道:“这些记者们应该硬则硬,也不能一味地迁就着他们。”

    等到小梁副部长很疑惑地出了门。梁逸飞就给侯卫东打了电话,汇报了与赵记者的谈话结果。

    侯卫东放下电话,暗道:“这个梁逸飞。本身就是县委常委,怎么细无巨细都要请示汇报,也太没有主见了。****”

    在机关里。早请示晚汇报,这是迅速接近领导地不二法门,侯卫东虽然觉得梁逸飞无甚主见,可是对于其主动汇报地态度,还是挺满意,特别是在其初来成津的特殊时期,有这种态度地干部还算好干部。

    司机老耿专心开着车。侯卫东睁大着眼睛看着公路两旁的风景。脑子里天马行空,想着杂乱无章的事情。

    秘书杜兵还是沉默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他其实比侯卫东只不过小三岁,但是官位地差距远远大过了年龄的差距,他在侯卫东面前很有些小心翼翼,就如当年侯卫东初次给祝焱当秘书一样。

    到了市检察院,检察长老方破例走到了门口,与上楼的侯卫东握了手。

    侯卫东初次与老方接触地时候。还是祝焱身前地小秘书,老方当时还是很有煞气的公安局长,数年过去,侯卫东摇身一变成了成津县委副书记,他则由公安局长变成了市检察长。

    侯卫东刚喊了一声“方检”,老方就打断道:“卫东,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不称你为书记。就叫卫东。你就叫我一声老方。”

    听了侯卫东来意,老方很有些意外。他算是周昌全派系地人,又长期跟市委副书记黄子堤在一起,对成津地事情敏感地很,他故意摆出一幅为难的表情,道:“推荐段检到省党校参加县处级学习班,这是好事,不过这一段时间检察系统事情太多,段检走了,成津很多事情无法推进。”

    在老方这些人精面前,“假话、套话、官话、大话”都没有多少意义,侯卫东道:“让段子安检察长到党校学习,一是磨刀不误确柴工,二是有利于推动当前工作,三是周书记原则同意此意见。”

    老方见侯卫东透了底,就爽快地笑道:“既然是周书记都同意了,那还有什么话说,到时按正常程序走就行了。”

    他又问道:“谁来主持县检察院的工作,县委是什么意图?”

    “阳勇。”

    老方想了想,道:“这小伙子业务能力强,为人也正,不错,只是他年纪轻,又是初到成津,其他两个副检察长多半会有意见。”

    侯卫东主持了两个多月的县委工作,底气渐足,道:“革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以有利于开展工作为重,我相信两位副检能够正常对待,如果为此闹情绪,影响了工作,那说明政治素质还有问题,就得考虑任职问题。”

    这句话就很有些霸气了。

    老方不以为忤,伸出大拇指,道:“乱世用重典,周书记培养的接班人,果然不同凡响。”

    谈了正事,侯卫东欲告辞,老方大笑:“既来之,则安之,我约了老季吃饭,你和老季也是老朋友,怎么能走,我马上给黄书记打电话,请他一起来参加。”

    活动还是安排在财税宾馆,宾馆依旧,只是换了主人,矮胖的老孔已经到监狱服刑,新主人就是爱听“桑塔露琪亚”的季海洋。
1...266267268269270...5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