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风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祝焱上了车,把头*在后背上,眯着眼,一幅很劳累的模样。
侯卫东将祝焱送进房间以后,正准备道晚安,祝焱道:“今晚手气太背,输惨了,你带钱没有,三、四千就行了,我要回一趟岭西。”
侯卫东身上带了两万元公款,已经送了一万,他把钱取出来,抽了一杳递给了祝焱。
祝焱随手将钱放在一边,关心地道“跟我当秘书很辛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他下句原本想说:“有时正大光明的公事,也要走偏门弄小道。”可是侯卫东毕竟是新跟在身边的秘书,便将后两句牢骚吞进肚子里。
侯卫东一时想不出如何应对,他不愿意在祝焱面前显得过于阿谀逢迎,便实事求是地道:“跟着祝书记我学到很多,这是课本无法代替的。”
祝焱没有将话题继续下去,道:“明天我回岭西,你就留在沙州陪陪爱人,星期天下午六点钟左右我回来。”
下了楼,老柳正坐在床上看电视,侯卫东满心欢喜地扔了一包烟给他,道:“明天祝书记要回岭西,星期天回来,我就在沙州等你们。”
老柳看着侯卫东兴致勃勃的样子,开玩笑道:“我开车送你回去,你们小别胜新婚,可要悠着点,别把床弄跨了。”侯卫东与老柳也混得很熟。道:“我的床经过加工,做得结实无比,随便怎么折腾也跨不了。”
打趣了两句,老柳跟着侯卫东下了楼,老柳是成都汽车团的兵,技术极好。为人也很诚恳,前年他的儿子经特批入伍以后,已经考上了军校,他很感激祝焱,为其开车很是卖力,他见祝焱出门总带着侯卫东,知道侯卫东迟早也是当官,所以尽量与他搞好关系。他儿子虽然读了军校,可是毕竟有回来的一天,说不定那天还要求到侯卫东手下。
看着整齐明亮的路灯。侯卫东感慨道:“沙州夜晚比益杨明亮,这也是一个城市是否发达的标志。”
老柳考虑问题是现实主义,“照这么多灯,开这么亮,不知要用多少电费,益杨经济实力哪里敢跟沙州比。”
到了新月楼门口,侯卫东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站在门口,压抑着兴奋。用无比遗憾地口气给小佳打了一个电话。
“唉,这个星期恐怕又回来不了。”
小佳正忙着搓麻将,用脸颊夹着手机,埋怨道:“我就知道你不回来,下个月我可要到上海学习,无论如何你也要请几天假,弥补损失。”听着小佳的埋怨以及满屋的麻将声音,侯卫东脸上乐开了花。他继续用遗憾的声音道:“这几天单位事情太多了,很难请假。”
小佳声音也大声了,道:“你不来请假就算了,以后也别到上海来。”
几个牌友都抬头看着小佳。
侯卫东很硬气地道:“不要这么不讲理,凭什么不准我到上海来,难道上海是你家的。”说完就把手机挂掉了。”
小佳原本是开玩笑,这次是真的生气了,她胡乱打了一张牌出去,正好被下家赵姐糊了。
谢局就劝道:“小侯给县委书记当秘书,肯定很忙。你要理解。”
侯卫东侧着耳朵在门口偷听一会,才轻手轻脚地把门打开,小佳设置地麻将室里开着空调,所以大门也就关着,他换了鞋子,正儿八经过去敲门。
小佳原本气鼓鼓的,听到敲门声,马上联想到电话里侯卫东的嚣张态度,就明白侯卫东已经回来了,她手里拿了一根毛巾,当侯卫东一脸鬼笑着走进来的时候,就狠狠地碰了过去。
屋里打牌都是些熟人,一位是粟明俊的老婆赵姐,另一位是园管局的谢副局长,还有一位是小佳建委办公室的老大姐,赵姐一看到侯卫东,笑道:“侯卫东回来了,看来我们的通宵计划被打破了。”
谢局把桌上地牌一推,道:“我们得走了,免得打扰新婚夫妻亲热。”她拉长声音道:“小佳,把空调温度调低一点,别感冒了。”这是沙州的玩笑话,意思是新婚夫妻在床上翻天覆地,把被子弄到地上就会感冒,谢局长四十来岁,说话向来放得开,她看着佳面嫩,就给他开了一句最温柔的玩笑。
小佳脸微红,道:“谢局,赵姐,张姐,真地不好意思,侯卫东没有说他要回来。”
几个女子都是见过风雨的,开着玩笑,便嘻嘻哈哈地离开了出了门。
忙道:“侯卫东用车送各位回家。”
“今天没有开车回来,是坐老柳的车回来的。”
谢局摆手道:“用不着,出门坐出租车,方便得很。”
侯卫东与小佳还是坚持着送谢局与张姐下楼,然后抢着付了出租车钱,等出租车离开,小佳已经挽着侯卫东的手臂,进了楼洞,躲开了门卫的眼光,小佳狠狠地掐了侯卫东一把,道:“谁叫你骗我来着。”
进了房门,侯卫东拦腰将小佳抱了起来,道:“让我摸一摸,看长胖没有?”小佳被毛糊糊的胡子扎得很痛,道:“洗澡,你几天没有乱胡子了。”侯卫东摸着硬硬的胡须茬子,道:“昨天早上乱了胡子,又冒了出来,没有办法,我的身体太好了。”
“啊,轻点,你就臭美吧。”
“你也松点。”
一夜春色无边。
第二天,太阳光直射窗台,将屋角地一株发财树照得闪闪发亮,小佳睁开眼睛,头*在侯卫东胳膊上,道:“老公,我到上海去这两年,你可要管好自己。”
侯卫东自从与小佳结婚以后,除了段英就没有在外面与其他女人有过来往,不过与段英这一个事,却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让他说不起狠话,道:“你要相信我,现在我这种男人还真是不好找,你看遍地越来越多的红灯区,就说明了有多少男人在外面鬼混。”
说到这里,侯卫东暗自告诫自己:“以前在乡镇当不入流的干部与其说是干部,不如说是商人,在外面偶尔乱来没有大问题,现在跟着祝焱,前程一片大好,一定要注意影响,绝不能在私人问题上栽跟头。”
想起段英魔鬼般的身材,他又有些依依不舍,后来还是咬咬牙,道:“必须快刀斩乱麻,慧剑斩情丝,免得段英成为定时炸弹。”
小佳哪里想到侯卫东转过了这么多的念头,她侧过身,感受到侯卫东强劲有力的心跳,只觉得这个港湾是如此的温暖和安定,心满意足地道:“等我从上海回来,我们就要生孩子,那时我妈也可以办个内退,孩子不会拖我们两人地后腿。”
侯卫东翻身下床,道:“难得有星期六、星期天,今天我们怎么安排,自己当主人,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小佳翻个身,用手肘托着下巴,从后颈、背部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弧线,“其实按照我们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过得轻松一点,你何必去当一个小秘书,粟部长早就答应把你调到组织部来,到了沙州组织部,发展前途同样光明。”
这个问题她想了很多次,今天就想问问侯卫东的真实想法。
侯卫东穿了一条运动短裤,就在床边做起了俯卧撑,他动作很快,做了三十多个,才从地上一跃而起,道:“这一段时间虽然经常熬夜,身体素质还是没有问题,祝书记每次熬夜,都要在车上睡一小会。”
说了这句,他才认真回答小佳的问题,道:“从我的理念来看,企业家最终要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但是这个时间有可能很长,如今的社会还是政府为主导,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内陆地区,手握权柄地政府官员对于社会的进步更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我如今是县委书记秘书,机遇很好,也想再往上走一走。”
他自嘲地道:“如果官路走不通,我还可以退而经商,毕竟我们是资产阶级了。”
小佳有些醋意地道:“你除了石场,就是精工集团的股份,难道你对李晶这么有信心吗?”
侯卫东道:“你今天怎么了,老是醋意横秋,我没有你想的那么花心,与李晶的关系纯粹是商业来往。”
小佳幽幽地道:“为什么醋意横秋,因为我要到上海去两年,你是风筝,不管飞得多高,绳子都要掌握在我的手中。”
两夫妻扯了些闲话,又一起到卫生间刷牙、洗脸,小佳煎了荷包蛋,又取了牛奶和陵榨菜,两人就在客厅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侯卫东看着陵榨菜,就想起了益杨土产公司的主打产品“铜杆菌”,便道:“沙州的铜杆菌罐头和咸菜销售如何?”小佳撇撇嘴,道:“现在谁还吃这玩艺,质量也太差了,早被淘汰了。”
想着祝、马两为了益杨土产公司展开的博弈,他就有些出神。
“今天上午到哪里去?”
“准备到我爸妈哪里吃饭?”
“打招呼没有?”
“没有。”
侯卫东道:“这样,明天上午我们一早就过去,买点菜,中午就在哪边吃,今天中午我们到大哥家去。”
( 官路风流 p:///1/1345/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对阵(中)
焱听了侯卫东汇报,立刻给检察长李度打了一个电话经发生了,只能迎难而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要顶上去,李检,你要主动到沙州检察院,向刘检详细汇报案件情况,争取获得上级检察院理解和支持。《+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
放下电话,他吩咐道:“让老柳过来,我们到沙州去一趟,向市人大志远主任汇报此事,买点益杨的新茶,要最好的。”
虽然又遇到了麻烦事,但是由于在常委会上让马有财措手不及,祝焱心情不错,随口道“送礼也是一门学问,每次去拜访志远主任,都是送益杨新茶,送其他礼物总觉不太合适,你有什么新招没有?”
侯卫东恰好知道高志远特殊的喜好,闻言道:“高主任很喜欢上青林风干的野鸡,他每次回家总要带几只走。”
祝焱有些意外,笑着问道:“你认识志远主任。”
“上青林公路修好的时候,高主任回来过一次,我在人群中见过他。”
祝焱也没有多问,道:“既然志远书记喜欢土特产,事不宜迟,你马上安排青林镇的人去采购。”侯卫东解释道:“风干野鸡只是民间风味,在场镇上也没有卖的,都是散放在农户家中,需要走家串户地收购。”
祝焱便道:“我跟志远主任约好下午四点见面,如果要走家串户,时间恐怕来不及了。”侯卫东主动道:“我在上青林工作过,与村里干部很熟,可以让他们帮我收购,我开车过去拿,来回也就一个多小时。”
上一次陪着张木山到了上青林铁肩山,侯卫东与村民的良好关系给了祝焱很深的印象,这也恰好印证的铁瑞青说过的话,他就赞扬了一句:“人民群众眼晴是雪亮的,只要为他们办了实事。他们就会拥护你。”
这是祝焱第一次表扬侯卫东,虽然表扬的方式很间接,但是这个评价的份量却很重,侯卫东急忙谦虚地道:“上青林公路是七千村民的共同心愿,他们免费出工,自带伙食。这才能在资金极端困难地情况之下,将公路毛坯拉了出来。”他原本还想说路面是县财政出的铁,可是想到这是马有财的决定,他就把最后这一段话放在了肚子里。
“你快去快回,我们二点半准时到沙州。”
祝焱又道:“你跟我当秘书以来,还没有回过家,今天正好是星期五,与志远主任见了面以后。放你两天假,好好在家里陪陪爱人。”他又问道:“你爱人叫张小佳吧,在园林局做什么工作?”
“小佳在园林局负责设备设施这一块。最近准备脱产到上海学习两年,她走了以后,我的时间就更加充裕了。”
这时,传来的敲门声,侯卫东也就离开。
给曾宪刚打了电话,将事情安排下去,侯卫东到梁必发的院子里取了皮卡车,直奔上青林,自从给祝焱当秘书以后。由于祝焱是一个工作狂,害得侯卫东基本上没有私人时间,他已经很久没有到狗背湾石场。
经过三年地大搞交通,益杨交通得到了极大提高,成绩斐然,在四个县中已是一枝独秀,侯卫东不到四十分钟,就从县城到狗背弯石场。往常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狗背弯石场开采了三年多时间,每天的采石量很大,在场门口停了车,迎头就见到高达十多米的采石面,虽然经过了梯级开采,仍然显得格外陡峭,由于生意好,石场就开足马力工作,一派生机。
走进场子,侯卫东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正在上石头的工人均没有戴安全帽。
守场的老涂见到了侯卫东,连忙迎了过来,远远就道:“疯子,你好久都没有过来了,今天中午就在场里吃饭,大家都敬你一杯酒。”侯卫东将脸绷得紧紧的,道:对,脸上的笑容有些发僵,他取出烟,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道:“何书记到镇里开会去了。”
秦大江被杀死以后,何红富就当上了村支书,因此,除了狗背弯石场地事情以外,他还要负责独石村的事情。
侯卫东一言不发地接过了老涂递给上的烟,抽了两口,道:“你让所有工人全部将手中活停下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狗背弯石场是上青林五大石场中最好地石场,一是资源极为丰厚,如今的开采量只是整个石山的一角,狗背弯石场已经准备开掘第二个开采面,以减少开采成本;二是设备最先进,在投入设备方面,侯卫东不惜成本,整个石采有三台大型开采设备,实现了半机械化;三是制度最健全
流程、安全措施等等制度全部上了墙,而且执行得最石场事故极少,三年来除了一些小伤外,还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四是工人的待遇最好,一线采掘工的基本工资采取计件制和计时制相结合,只要努力工作,一个月都能到一千元。
正因为此,侯卫东在狗背弯是绝对的老大,一言九鼎,他发话以后,各个工作岗位都停了下来,很快就有四十多人站在了侯卫东面前。
侯卫东扫了一眼,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戴安全帽,他道:“戴了安全帽的,全部走到左边来,没有戴帽子的,到右边。”
等到人群分成了两堆,侯卫东问道:“你们到狗背弯来干什么?”
工人们不知侯卫东用意,面面相觑。
侯卫东道:“是赚钱,不是送命,上青林石场出了好多起血地事故,田大毛和秦大江石场的惨状,你们很多人都见到过。”他猛地提高了声音,“没有戴帽子的工人都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对家里人不负责,凡是没有戴安全帽的,这个月,扣五十块钱,老涂扣五百,何红富扣一千,如果再让我发现第二次,就走人。”
那一群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原本还是笑嘻嘻的,听说扣五十块钱,脸上顿时就没有了笑容,一个个哭丧着脸。
教训了一通,侯卫东对尴尬的老涂道:“老涂,你也别不服气,安全措施是高压线,谁都不能碰,从狗背弯建场起,我就立了这个规矩。”
老涂呐呐地道:“天气热,戴起安全帽要中暑。”
“十滴水备好没有?”
“准备了。”
“清凉费发没有?
“这个月发。”
得到肯定答复以后,侯卫东道:“我定地规矩不能破。”
他看着那一群戴了安全帽的工人,脸上才有了笑容,道:“老涂,今天戴了安全帽的工人,都应该表扬,你去给他们每人买一包红梅烟,不抽烟的发等价的白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