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女领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欲不死
这三人中,有两个他不认识,但另一位,对他而言并不陌生。因为那一位是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主任王昌隆,安青县的计生工作也是在市计生委的领导下开展的,张劲松作为安青分管计生工作的县领导,当然不可能不跟市计生委打交道。
这三个等待的人之中,王昌隆排在第一位,和张劲松打过招呼握过手之后,他笑着说张县长这么大老远跑过来肯定有重要工作汇报,让张劲松等一下插队先进去。张劲松很客气地道谢,笑着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自己的工作再重要,也不能排到计生工作前面。
王昌隆和张劲松这么说话的时候,另两位没有插话,但脸色还是有点不爽的。只不过,纵然不爽,也不能在这儿争吵一番。——没见刘秘书都没反应么?
漂亮话人人都会说,张劲松依然排在最后,但跟王昌隆的关系却因为这一次见面似乎亲近了几分。其实王昌隆和张劲松都清楚,在同一个单位内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遇到了排队的情况还可以推让一下,可这种不是同一个单位的情况,彼此推让是没有用的。——得领导的秘书叫谁进去谁才能进去啊!
王昌隆汇报的是计生工作,张劲松汇报的是民政工作加计生工作,重点在民政工作上。——安青撤县建市,火葬的推进工作还有一定难度哇。
张劲松所汇报的是这么个情况,安青县民政局往县政府报了这么个方案,就是在县郊划一个山头出来,专门用来做坟地,跟现在县里殡仪馆的陵园管理模式大致相当,但也有一定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葬在这块新的山头上的人,原则上遗体要火化,情况特殊的,经过申请批准之后可以采用传统土葬方式。——这个,也算是殡葬工作的一个改革尝试。
殡葬这一块,是民政部门相当重要的一块,大城市的火葬是很平常的了,但在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中,火葬的有,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采取的是传统的土葬。不管张劲松个人对这个工作是怎么认为的,反正他分管了这个,就要从工作出发。
现在安青的殡葬情况是这样的,火葬土葬都有,但以土葬为主,哪怕是县里也是如此。土葬就是请阴阳先生在城郊的山里找块地,如果是自家的,就可以直接拿来做坟地了,如果是别人家的,那就花钱买下来,等到家里有老人驾鹤之后,便吹吹打打做道场埋进去。
选择土葬,这也是有一个“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在里面,很多人都认为长辈仙去之后,遗体要尽量保持完好。而另一方面,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一般家庭为例,这土葬,就算是把所有事儿办完,费用也比在殡仪馆要少几倍。现在这社会,生活压力相当大,能够节省一点是一点。
对普通人来讲,这个费用是节省了,可是对于殡仪馆来讲,却是很大一笔收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就这么从手边流走,截不下一星半点,这种感觉,真的不好说。其实县里多年前就下达了火葬的文件,这个文件甚至送到了各个乡镇各个村,而且每个村的村委会也都把通知张贴了出来,说是如果不火葬就会怎么样怎么样,可是,文件上写得再严格,也得有人来执行才行啊!
这个文件,别说在农村里行不通,就是县城里许多干部也没当回事,抵触情绪相当严重,所以后来也就不了了之,火葬工作的推进,已经不能用慢来形容了,而是极慢!
火葬工作的推进慢,这个领导们都是知道的,就算是随江市市区,还有很多人选择土葬,市里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谁都不会把这个当回事。可现在安青县报上了这么一个方案,把土葬这事儿挑明了,姜霞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脸色不是很好,看着张劲松道:“张劲松同志,干工作有困难就想办法克服,但不能开倒车呀!”&;/br&;推荐阅读:-------
( 靠近女领导 p:///1/1946/ )
337、动人心(四千字)
337、动人心(四千字)
姜霞说话的语气还是比较温柔的,但一开口就把这个方案定性为开倒车,也可见她此时心中确实相当生气了。《+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annas.r》《辣+文+网手#机*阅#读an》若不是生气,姜副市长就算是对张劲松不满想敲打敲打,也不会先定性啊。
这个事情,也怪不得姜霞生气,原本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却不适合拿上台面来的东西,你安青县就见不得一丁点利益?见不得利益你自己在底下搞就是嘛,上面这么多年都当作没看见,只要不太过火,谁又会专门去跟你们过不去呢?可你倒好,不仅仅只是要利益,还想明目张胆名正言顺,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况且,这种事情吧,如果由市民政局的局长来向她姜霞汇报会显得更合适一点。县里的一个副县长,你跑到这儿来汇报是个什么意思呢?你是分管民政工作不错,但是,你们县里民政方面的工作,你们县里完全可以决断嘛,县民政局要山地,你们县里划一座就是了,担心靠搞土葬来多收钱被人拿住把柄,那你们就在私底下搞,别搞什么明文规定就是了,就算是怕担责任,你们可以跟市民政局去沟通,怎么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摆到老娘面前来了呢?母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雌猫啊!
这**的简直是拿副市长不当领导啊。哼!老娘也不是吃素的!
张劲松也知道姜霞对这个事情肯定会很恼火,所以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被姜霞这一批评,他就一脸认错的态度道:“您批评得对,不管工作再怎么困难,都坚决不能开倒车。还是领导高瞻远瞩法眼如炬,一下子就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今后一定要经常聆听领导的指示,才能少走弯路”
张劲松没有辩解什么,直接就是一通马屁拍了过去。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算是要跟上级领导讲道理,也要有个方式方法,得顺着她的话来才行。
果然,听到张劲松这乖巧的话,姜霞心中那股气也消了许多,甚至还有点小得意。怎么说呢,张劲松在随江是出了名的不听话,出了名的不尊重领导,以前的工作汇报都没什么事情,就是正常的汇报,所以二人都只是客气,可是今天不一样啊,今天他可是摆出了个大麻烦呢,而在她批评他之后,他在她面前却一点都没嚣张,态度还相当好,跟传言有很大的区别,这令她不得不生出点小得意。嗯,小张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讲道理嘛,至少,在我姜某人面前还是蛮乖的。
不过,尽管有点得意,她的气也还没全消,但也不好再继续用言语来表达怒气了,只能放缓语气道:“火葬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思想的解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啊,这个传统的风俗习惯要转变过来,非朝夕之功,你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啊,这个,基层工作难做,我是明白的,不过再难做,火葬也要坚定不移的推行,怎么能再搞土葬呢?这个不仅仅关系到环保的问题,也是一个资源节约的问题,更有一个森林防火的安全问题在里面”
“是的,森林防火的安全问题,相当重要啊。”张劲松顺着这个话就说了起来,“现在县郊的山上到处可见凌乱的坟堆,一到过年啊清明啊这些节日,山上就热闹了。把墓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也是有这个考虑在里面”
姜霞就道:“哦?你讲。”
姜霞说的几个道理,张劲松当然是相当明白的。资源节约,讲的就是死人跟活人争地的问题,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城市土地紧张,活人住房子都成问题,死人的坟,就集中统一起来,是节约用地。说是这么说,可实际上,安青县里有人死后在殡仪馆火化之后再到陵园入葬,只要你出得起钱,那一座墓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可就是相当大了,只不过是在山上,没有占到县城里面,可人家没火化直接土葬的,也是葬在山上的哇,只不过离县城比陵园那边近一些而已。
至于森林防火问题,倒确确实实是个相当令人头痛的问题。每到过年啊清明啊,在县城里就可以听见城郊每座山上都会有鞭炮声传出,祭祖时除了鞭炮之外,燃香烛纸钱什么的,都是很严重的火灾隐患。山上起火之后,那救火工作可比在城市里难许多,森林大火,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当初民政局报这个方案上来,张劲松也挺恼火,不过森林防火这一条倒是让他颇为心动,所以最终还是认真听取了民政局长的汇报。抛开各乡镇不提,就算光县城里的人,以后家里有人去世,坟墓都统一在一座山上,由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大家都按规矩祭祀,而不是随意在山上找地方,那么森林火灾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对工作极为有利,也是一项相当不错的政绩,是民政局长的政绩,更是分管民政工作副县长的政绩。
农林水这三块都不是很容易出政绩,如果在民政方面搞出这么个东西,又搞成功了,那可以预见,好处是是不会少的。不过,这个好处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毕竟,人们选墓地的时候,第一个要素就是风水,风水好的地方,旺后人嘛。人家在自家山上或者在别人山上买一块地多自由,干嘛硬要去县里指定的地方呢?
这个,就需要有比较了。最起码一点,县里对指定山头的风水宣传要到位,其次,要允许人家土葬。有了这两条,再加些诸如专门的陵园不会有遇到重大工程要迁坟的麻烦和有专人维护,就很能吸引人了。——人都是现实的,可是再现实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意迁祖坟。很明显,在城郊的山上散落的坟墓,就很有可能会遇到大工程而不得不迁祖坟,纵然补偿到位,心里也难免会留个疙瘩。
县民政局就是看到这准了这一点,所以觉得这个事情有搞头,但就是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这么干,会不会被人攻击开倒车!——推行火葬是大势所趋,也是从上至下的政策,你安青县却又开始提倡土葬了,这是想干什么?
这个攻击,县民政局真的担不起。那么,可不可以打火葬的幌子搞土葬呢?这个也没人敢干,毕竟这事儿是为了公家的事,不是私人的事,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哈。可是殡葬这一块对民政来说,又确确实实是一块肥肉,眼看着火葬工作推进得不是很理想,眼看着那么多人自己到山上找墓地而殡仪馆却收不到一分钱,就实在忍不住了,于是乎,便把这个方案向张县长汇报了。——张县长的胆子够大,只要把其中的好处说明白,说不定张县长会看得上这个政绩呢?
张县长的胆子大那是出了名的,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不见得张县长也不敢干哈。
张县长确实看上了这个政绩,但也确确实实是想做点实事。反正火葬推行工作不理想,大部分人依旧实行土葬也是个事实,与其让人在山上胡乱修坟,倒不如搞个统一规划,既能减少森林火灾的机会,也能够给下面分管的行局多一个创收门路,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这个事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做的。以张劲松的大胆,在得知县民政局这个提议之后,也不禁倒吸了口凉气。摸着石头过河是可以的,但是开倒车,这个命题也太要命了一点。不过,这个事情摆到台面上的话确实有点不像话,但是呢,事实却是有些好处的。所以,他就要向市里汇报了,先看看市里是个什么反应,看有没有搞下去的可能,如果市里坚决反对,那他就息了这个念头,如果市里态度暧昧,那就好好理一理思路,想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其实张劲松也让县民政局向市民政局汇报的,可是市民政局对这个事情没一点兴趣,不支持也不反对,就当不知道。——跟政策不相符的,市局不可能支持;但是你们县局想做点事创点收,市局也不反对。
对于市民政局的这个态度,张劲松是相当明白的。县里搞出成绩了,市局可以依样划葫芦在另几个区县推行,甚至上报省民政厅,说不定还能吸引省内外民政系统过来取经;如果没搞成,市局也没任何损失。反正民政系统又不是垂管单位,市局对县局的影响也没有县委县政府那么大,何必冲在前面呢?
这些东西,张劲松自然不可能完全都说给姜霞听,但基本情况和思路还是很明白的。今天这个汇报,他自然不可能奢望一下就得到姜市长的支持,他的目的就是先和领导打个招呼,只要领导不反对,那就有希望,到时候再慢慢想办法搞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来。既对森林防火有利,又可以给群众减少一些负担,还可以让逝者不受迁坟的打扰,一举三得嘛。嗯,还有一点,县民政局的殡葬管理工作方面,也有成绩,也打开了局面。
虽然张劲松只是说了一下基本情况,甚至都没有详谈民政局的具体办法,可姜霞是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这里面的种种关系。她皱起了眉头,看了看张劲松,没有急着说话。如果这个事情是市民政局局长汇报上来的,她基本上就会采取市民政局对安青县民政局的态度了,不支持也不否决。可是这县里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来汇报的嘛,否决起来是很容易的,也不用担心会打击下面同志的积极性。——这种行业上的事情,毕竟是行业利益,由市民政局报上来,她还真得考虑一下同志们的情绪。
沉吟了一下,她就准备直接否决了,姜副市长不是很想在这个事情上出风头,不过,转念一想,这个事情如果是别的人来做,肯定没有可能做得成,可如果张劲松来做的话,说不定真的能搞起来呢?对于张劲松的背景和办事能力,市里的领导都是有所耳闻的,姜副市长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念头一起,姜霞到嘴边的话就变了:“安青的同志们,工作积极性很高呀,你还分管农林水吧?担子不轻呀。”
张劲松听出来了姜霞的意思,她的态度就明摆出来了。这个事情,市里不可能明确支持的,至于你们县里怎么做,那是你们县里的事情,你们的工作积极性,市里不会打击,不过闹出了麻烦事,市里是不会认账的,你张劲松自己摆平。
“工作方面,我很惭愧啊。”张劲松就露出一脸不好意思的神色道,“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领导经常指导”
在这种时候,姜霞可不愿指导他的工作,一句话就打发了:“市委把你放到安青,就是对你的信任,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要过分谦虚了”
市政府走了一趟,张劲松也算是不虚此行,看来回去之后还得让民政局那边再好好想想办法,这个事情急是急不去的,不能盲目地干。嗯,晚上再给木书记汇报一下,看看她有什么指示。
晚上的时候,木槿花在家里听到张劲松有关殡葬改革的汇报,表情怪异地看着他,哼了一声道:“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孙悟空啊。”
张劲松就不自地笑了笑,然后马上认错道:“我知道这个事情是我欠考虑,不过,现在殡葬行业的管理实在是,啧,火葬收费太贵了网上都在传着死不起的话,这个,也算是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吧。”
跟别的领导,张劲松绝对不敢这么说,可是对木槿花,他不怕说这种稍稍出格的话来,最多被训一顿,却更能够得到木书记的信任。
“火葬改土葬收费就不贵了?哼!”木槿花眼神一凌,只差直接说你们这个搞出来之后恐怕比火葬收费更贵!
张劲松就低头受教,不敢回话。
木槿花又皱了皱眉,狠狠地盯了张劲松一眼,忽然问道:“是不是有种树葬的说法?”&;/br&;推荐阅读:-------
( 靠近女领导 p:///1/1946/ )
338、干实事的态度
338、干实事的态度
“嗯,是有这么个方式。《+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annas.r》《辣+文+网手#机*阅#读an》”张劲松没想到木槿花还懂这个,点点头道,“随江目前还没有这种模式,倒是白漳那边有,这是个新观念,大城市容易推广一些。另外,有些少数民族也有这个传统。不过,在我们这儿,恐怕不容易推行”
树葬,是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一种殡葬方式,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比较普遍。到了现代,树葬则是成了一种被许多大城市采用的绿色环保殡葬新模式。
简单来说,现代树葬就是指将去世之人的骨灰撒在树下,不立碑。亲友们想看看,看看树就可以了。许多地方的树葬都是成片成片的常青木,名字也取得很平常,比如说一片松树的树葬林,就可以直接用那个地方的小地名再加青松园就可以了,或者叫青松纪念林也行。如果树木种类比较多的话,往往就直接用小地名后面加上纪念林三个字就可以了。
这种树葬的模式,原则上来讲是不允许燃放鞭炮香烛的,但燃放鞭炮香烛又是一个传统,于是,像这样的纪念林里面,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场所,用来集中燃放鞭炮香烛,至于水果鲜花之类,还是可以带到树前去的。
不得不说,按这个方法,确实是环保了,也节约土地资源了,更有效的防范了森林火灾。但是呢,有许多树葬方式并不是这样的,毕竟将去世亲人的骨灰撒到树下地里,许多人接受不了,于是乎,便又有了这么一种办法,那就是在森林覆盖率不高的荒山上,划出一片山地来,由机构统一管理,有树葬意愿的人,可以到荒山里按规划好的地方选个位置,将去世亲人的骨灰盒埋进土里,然后在上面种上树木,还可以在树上挂个牌子做标识,甚至也允许在树前燃放鞭炮香烛。——基于这个因素,每棵树之间的距离就不算太近了,但植树造林的效果还是有的,总比荒山强吧。
说起来,树葬还是很好的一个办法,而且由于植树造林,认养树木,这个事情是很有意义的,不仅不收钱,有些富裕地区还对这个有一定的奖励。不过,说是这么说,有些地方其实也还是要一点费用的,奖励是财政出的钱,管理这些树木总要人工吧?栽树的苗木总需要成本吧?当然了,总体说起来,这个费用比在殡仪馆那边的陵园里买个位置要便宜得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