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大约过去了七八日的时间,元清微的肉身就是一点点的淡化,等到最后一丝精气融入元始宝珠当中后,元清微的阳神就是托着元始宝珠,端坐到蒲团之上。

    日常求推荐,订阅,收藏。




第五百一十一章 太行玉泉观(求推荐,求收藏)
    巍巍太行,地处西北,横亘东西,乃华夏神州东北部地脉汇聚之地,受天地灵气所钟,山势东陡西缓,如同一条卧龙,蜿蜒不知几何。

    山脉之中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又有云霞苍茫,古树成林,自古便是仙家有名福地之一。此山之中,历来是修道之人避世隐居之所,其中大德宗师一流,亦是不在少数。

    不过,时过境迁,随着仙道发展,如今的太行山上已经盘踞了数不清的正邪修士,剑侠异人,他们潜修于此,或为超脱命理,或为长生不死,没日没夜的吞吐精粹,祭炼法宝。

    而在这太行山外围,有几座小山连成一片,其上林木繁茂,没到初春,宛如满山翠玉,故称翠玉岭。

    这翠玉岭位于太行山内外的交接口之一,山下有着几个村落,靠山吃山,平日出了赠送贩卖一些农作物和山上的药材外,也会为进入山内的行商,提供衣食住行。

    这日,几个锦衣少年驾马而来,见到村民围绕在一起,就是上前询问。

    村民看到少年身上的锦衣,就是有些畏惧,见到他们随身携带刀剑兵器,更是警惕,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一位老者上前道:“几位少侠有所不知,我们这叫翠玉岭,在翠玉岭的东边有一山峰,常年云环雾绕。三十年前,一位云游道人路经此地,立下道场,那小小的道观位于翠玉岭中,山后又有一口甘泉,就是被唤作玉泉观。”

    “这玉泉观建成之后,虽然也没有什么神异,观主也甚少同我们交流,平日我们乡民以及往来的商队去供奉香火时,也大多是由一个略微痴傻的小道童接待。”

    “不过前几日,不知怎么的,道观那边突然升起黑烟,并且凭空响起几声霹雳,我们前去观望,却是近不的那玉泉观。正不知如何是好!”

    说着,老者就是看着几个少年,哀求道:“我等畏惧道观是否被妖邪占据,又不忍远离故土,不知几位少侠能否去看一看”

    “这是自然!”

    “此等斩妖除魔的机会,我等当然不让!”

    几个少年听闻,纷纷大笑,而后结伴向着老者所指方向,驾马而去。

    ………………

    “我这是”元清微缓缓的睁开眼睛,只觉得脑子有些发胀,仔细回忆一下后,才回忆起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原来,元清微十二年前借助清微宫之力投胎转世,进入此方天地不久之后,成功的借助清微宫气息,避开了胎中之谜。

    却不想,此方天地轮回之力广大,在他出世的刹那,清微宫气息消退的瞬间,一缕朦胧气息从天而降,蒙蔽了他的五感六识,让其元神陷入沉睡。

    对此,元清微也是坚持了片刻,一边以元始宝珠镇压肉身,防止肉身诞生新的意志。

    一边又是以清微宫还未完全退去的气息作为遮掩,调动命运权柄,轻微的波动自己的命数,让自身诸多缘分变得浅显,而后才是陷入沉睡之中。

    不想,元清微此举让父母将其遗弃,被外出采购的玉泉观观主捡到,这位观主本身也还是一位旁门散修,见到元清微之后,惊为天人。

    一开始的时候,这道人还是准备好好教养元清微,想要等到日后元清微觉醒前尘,能够带领他一起超脱。可不想,元清微五感封闭,元始宝珠镇压肉身,一举一动毫无灵性,宛如傀儡一般。

    道人就是升起了一些不太好的想法,这种想法诞生之后,就是不断侵蚀道人的意志。

    直到六个月前,道人自知天寿将近,就是着手于夺舍之事。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古神玉明子 (求推荐,求收藏)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乃是仙道天仙道法和内丹道法的核心要诀。

    而这十六字真诀的核心,又以炼字最为重要。

    不过此方天地也不是完全和元清微知道的内丹道法一样。

    此方天地的修士并不强求非要以自身为以身为坛炉鼎灶,以心为神室,以精神魂魄意为药材,以行住坐卧为火候,以清净自然为运用,将自身法力凝聚成金丹。

    他们可以选择先凝聚元神,而后采集五方精气,混同炼化为赤子婴儿。

    也可以神中存神,契合天地本质,沟通天地精神,驱遣元气,拘刻鬼神。

    还可以选择,单纯的反复淬炼自己体内的先天一气,将其从有形有质,炼为无形无质,再从无形无质炼到有形有质。

    如此反复淬炼,提纯净化,直到自身肉身承载的极限之后,以先天一气温养神魂根器,转世轮回,反复轮转,最终依靠纯之又纯的先天一气,成就天仙位业。

    ‘按照这种炼化,也难怪这个世界的修士,这么畏惧情爱。’

    感受自己身上的法力变化,元清微不由感慨,按照他的推测,这种修行理论,每一次的纯化,不仅会将后天的杂质去除,也会带动心灵意志和元神的提纯,使其同元气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种修行理念下的法门,几乎都可以直指天仙境界。

    不过,也正如元清微心中所想的那样,这种理念下的修行体系虽然厉害。但缺陷同样明显,过早的进行精气神三者的融合纯化,必然带动心灵**的纯化。

    这种纯化,一个不好就会不断放大修行之人的**,造成法力越高,执念越深,魔障越大,最终轻则走火入魔,遗祸无穷,重则身死道消,灰飞烟灭。

    所以,这个世界的修行之人谈**变,不仅在于**会导致元气不纯,还畏惧情爱随着炼气不断纯化,最终越走越偏。

    ‘但总体而言,这种方法对于追求上乘仙道的修行之人而言,好处远远大于坏处啊!’

    元清微回忆了一下蒲团主人的记忆,给予此方天地修行之法下了定论。

    那个蒲团对应的一位水仙,名唤玉明散人,他原本是一位异世界的古老神祇,被人视作是草药之神、蛊毒之神,同时也是大地沼泽之神。

    根据元清微的推测,玉明散人作为神祇的鼎盛时期,拥有的力量并不比他的化身尼克斯差多少。而这样一位神祇,在他们的世界却也不是最强者,同他平起平坐的还有数十位,在他之上的还有五六位。

    但也就是这么强大的一个世界,在元清微现在所在的三皇五帝时期被征服了,甚至本源都被这个世界掠夺。

    当时还是神祇的玉明散人为了适应天地的变化,选择了一位名为大尤的强者,试图辅佐他成为天地的主角,但最终败在了黄帝的手中。

    也是在那个时候,玉明散人作为神祇的力量,被切割成了十几分,现在元清微手中的壬癸水神力,正是从那时候残留下来的力量。

    ‘说起来,这位玉明散人也是够倒霉的啊!留下的因果也是够麻烦!’

    元清微轻轻运转法力,继续吐纳天地当中的元气水气,增厚丹田当中的水光法力,心中回忆玉明散人的后续经历。

    神祇之身被毁,权柄被撕裂后,玉明依靠清微宫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不断以残魂转世投胎,融入仙道之中,学习上古炼气之法。而后历经百劫,重新转回神道,在秦汉时期恢复鼎盛,甚至一度被视为黑帝在人间的分神。

    但非常可惜的是,秦汉之后神道走向没落,作为当时顶梁柱的玉明散人,就是被古仙艾真子,携带天都、明河、大元、樗散和连山五个道教高人围攻致死。

    &



第五百一十三章 纯阳涵虚府(求推荐,求收藏)
    道教之中,若说天仙大道,金丹大道,那必然绕不开一位人物。

    那就是上洞八仙之一的纯阳子吕洞宾,此人又号回道人,尊号众多,例如“纯阳真人”、“全真祖师”、“孚佑帝君”、“东华帝君”、“玉清内相金阙选仙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兴行妙道天尊”等。

    在蜀山世界当中,也是一等一的金仙人物,根据元清微的记忆,纯阳真人于唐初得道,先后师承火龙真人、钟离权等人,在人间积满千万功德方自飞升天界。

    留在人间的仙府别府数量有七,其中有六处已经先后被发现,造就了不少的剑仙豪侠,但纯阳真人的道统传承,却没有被人发现。

    因此,众人一直猜测这道统就在最后一处尚未曾被人发现的仙府涵虚之中,这也使得不少修士对传说中的涵虚仙府,趋之若鹜。

    而据元清微所知,仙府所在地正是这太行山,三折崖。

    此处仙府之中留有丹书两部、剑决一函。

    当然,元清微知道的只是地名,具体的位置他也不清楚。

    不过,也正如元清微不敢以玉明散人传人的身份在这个世界乱来一样,同纯阳道统有缘的元清微,也可以借助紧密的因果体系,自然找到对应的传承。

    在做了简单的准备,以**法迷惑几个少年的记忆,送出山后,元清微就是开坛做法,默默想着纯阳祖师祷告。

    冥冥之中,元清微感受到一股气机从太行山中升起,有一处所在与自己有着莫大的渊源,他就是顺着气息的牵引,一路追寻,来到一处耸立挺拔的山崖前。

    只见此地风物幽绝,气候清嘉,乃是是将一等一的宜于修养之地,其中灵药异草为数不少,却毫无人迹。

    元清微四处张望,就是看到崖腰的位置上,有一个石台凸出,只是周围有着一根根粗若儿臂的藤蔓深垂而下,故而难以察觉。

    他纵身一跃,脚下水汽升腾,化作云光托着元清微飞上石台,轻挥长袖,藤蔓散开,露出墙壁上雕刻的‘涵虚仙府’四个大字。

    元清微见状心中一喜,入内一观,这石台后方有一石室,其中各种石桌、石椅、丹鼎、药炉、玉几、云床,一应俱全,并且摆放的井井有条。

    除此之外,此地还被施加禁法,入目众多物品皆是纤尘不染,宛如时常有人入内打扫一般。四下打量,又是看到四周镶嵌着数颗宝珠,莹流晶明,周围又有玉石珠宝散布其上,可谓珠璎翠珞,流光溢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此地根本没有任何收藏事物的地方,看上去似乎并无传承。

    元清微清楚,这是蜀山前辈留下传承的惯例,大多是借助禁法封闭,非要后人或是许下承诺,或是接下因缘,方可传授。

    元清微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心中对着纯阳宫祖师默默祷告一番后,指尖升起一丝丝的清光,没入四面的墙壁之间。

    顺着玉石珠宝流窜,刚开始的时候,元清微还难以察觉,但不一会儿,他就是感觉到一处石壁后面有着些许不对劲的感觉。

    ‘真的是连伪装都懒得伪装了吗’元清微心中苦笑,而后上前从中轻而易举的取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玉匣。

    这玉匣通体晶莹,内里又有紫青二色流转,经从外观看,浑然天成,毫无缝隙,宛如一块长条的成型美玉,但四角又有一些隐隐约约的长形条纹。

    元清微看了看玉匣,就是



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有佛光降 (求推荐,求收藏)
    太行山涵虚仙府之中,元清微端坐在云床之上,手掐印诀,周身有着两道炎寒玄气在他身上流转。

    渐渐的,一缕灵光从天灵升起,铺展开来,化作一片霞光,宛如庆云一般,悬浮在元清微的头顶之上。

    丝丝缕缕的观点落下,映的元清微肌肤莹润如玉,隐约之中,还有宝光从元清微体内溢出,却是练精化气圆满,神魂即将缔结元神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的异象。

    “纯阳金丹,果然不同凡响!”元清微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中暗暗叹息。

    虽然笔录当中记载,纯阳金丹是纯阳真人修行过程当中印证道行的一种灵丹。可元清微一直以来都以为只是纯阳真人试验外丹道的一种成果。

    可现在看来,这东西根本就是纯阳真人仿照自己缔结金丹而成的绝品灵药,其中必然结合了部分属于丹鼎派的不传之秘。

    说起来,内丹道法虽然和丹鼎派非常类似,但二者还是有所区分的。

    内丹道法专精于内炼,而丹鼎道法则分外丹与内丹两大派系。

    当然丹鼎派的内丹和外丹本身属于一种修行体系。

    真正的丹鼎之道,本身就是借助一次次锻造外丹的过程,完成了自身的内炼。

    不过,丹鼎派的修士炼制的丹药很多都是专门为了针对某个阶段的境界准备的,为的是内外交融,激活过去积累。

    丹药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引子,除了对应的人,对于九成九的人来讲,都是剧毒。

    对比之下,纯阳真人祭炼的纯阳金丹,或许在针对自我突破上没有丹鼎派的强盛,但在引人筑基,辅助弟子突破境界方面,却是更加合适。

    只是一枚纯阳金丹,不仅让元清微将壬癸水法力提纯转化,重新逆反为元始法力,还让他成功的缔结了元神。

    当然,蜀山世界的元神修士,并不是阳神,而是类似于魂魄升华上来的神魂,比起阴神多了一点点阳性,但比起阳神又要差许多。

    因此,蜀山的元神修士,虽然已经可以归属于剑仙一流,但境界只是类似于术士境和法师境之间。

    重新凝练法力的元清微就是拿出一本小册子和几样法宝,这些东西就是那开辟玉泉观道场的散修留下的传承。

    小册子当中记载的是炼气法诀,在元清微看来,粗劣不堪,最重要的是这门炼气法诀根本没有核心概念,前半段是坐忘炼气,后半段就跳到采集草木精气,延长寿命上去。

    依照此法修成的法力,或许在初期的时候,有不少妙用。但越到后面,必然越发驳杂,完全没有蜀山正统玄门道法直指天仙境界的玄妙。

    修行这样的功法,也难怪蜀山旁门修行两三百年的散仙,有时候还打不过一些修行十来年的玄门正道弟子。

    只因为二者法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修行两三百年旁门左道就算法力浑厚,可法力对上玄门弟子,就像是用木刀和铁刀对砍。

    除非差距实在是大的不行,后者前者迟早会败给后者。

    不过,这散修留下的术法还是有一些意思,其中有驱物挪移的搬运挪移之法,有生火生水的离火咒、坎水咒,有诛邪的驱邪符,还有明显是后来抄录的旁门秘术,左道秘法,以及几件三流法宝的祭炼之法。

    这些东西,倒是让元清微对蜀山世界的旁门左道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同时也是能够顺势将许多低端法术重新推演出来。

1...155156157158159...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