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原五百

    李志常笑道:“曾兄弟我现在是该叫你张兄弟么,这些天不见,你武功居然到了这地步。”殷天正骇然欲绝,没想到对方在这狂涛骇浪的交手中,犹能气定神闲,吐字清晰,便是当年阳顶天武功也远有不及。

    张无忌吃力的说道:“李大哥我绝无恶意,刚才那位刺杀杨先生的是我殷六叔,我朝你出手也是万般情急,你对我要杀要剐我绝无二话,可别伤了我外公。”张无忌和李志常一样,通了生死玄关,虽则内力不及李志常精纯,但开口说话,并无妨碍。

    李志常微微一笑,手掌翻转,微微转了一个半圈,一招‘大摔碑手’豁然用出,登时一股如山崩地裂的气机,弥漫在大厅之中,白眉鹰王倒飞了出去,空中连翻三个跟头,才止住这股力道,张无忌往后退了五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刚才李志常一记‘大摔碑手’多半便给他受了去,他九阳神功大成,稍微喘息一下,神功遍及伤处,便又神采奕奕。

    李志常赞叹道:“张兄弟你这般年纪就有如此功力,将来不可限量,你还要和我做对么。”他虽这样说,言语中似有不尽欣喜之意,叫人难以捉摸。

    张无忌道:“我怎么敢和李大哥作对,若是李大哥担忧我将来和你为敌,你大可废了我一身功夫。”他生性怯弱质朴,所说之话,倒是发于内心。

    李志常从身上掏出一个栩栩如深的木像,他扔给张无忌这根木像,淡淡笑道:“我没事废你武功干什么,昨日在光明顶山脚下,发现一块好木头,我无事便雕了这个木像,可惜意有不尽,你把这东西拿回去给武当山张真人看看,他自然知晓我的意思。”

    张无忌不明白李志常拿这个随手做出的木像,让他带回武当山是什么意思,他视李志常如师长,若非情急刚才都万不敢和李志常动手的,李志常叫他把木像带回武当山,他也不敢违背。

    他说道:“李大哥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放了我殷六叔。”

    李志常没有回答,而是对着殷梨亭道:“殷六侠,你贵为武当七侠之一,又是张真人的传人,怎么在这光明顶上做出这般偷袭之举。”

    殷梨亭闭目不语,他未婚妻被杨逍掳去,**于他,是他奇耻大辱,这种事情他怎么说的出口。

    李志常淡淡叹息道:“你道纪晓芙死于杨左使手上却是冤枉了他,峨眉纪女侠是死在灭绝师太手上的,这一点不单峨嵋派许多人知晓,明教也许多人知晓,不然你以为这些年杨左使为何与峨嵋派攻伐不休。”

    殷梨亭道:“李少侠你再一线峡口对我武当派有留手之恩,我姓殷的,刚才冒犯了你,自是猪狗不如,可是你骗我晓芙妹子死在灭绝师太手上,我是绝不相信的。”他为人有些怯懦,可是行事磊落,之前把李志常错认成杨逍,他也不肯多做解释,他虽无心和李志常做对,但那时候他一心报仇,即便没有错认,知晓李志常挡在前面,那一剑也是刺得下去的。

    张无忌道:“六叔,纪姑姑确实死在灭绝师太她手上,这是我亲眼见到的,而且纪姑姑还有一个女儿。”

    殷梨亭道:“无忌你也跟着他们来蒙蔽我么。”他从刚才谈话中已经知道了,张无忌的身份。

    杨逍道:“殷六侠当年和晓芙之事我确实有负于你,可是她的确是死在灭绝师太手上,但我有错在先,你要杀我无可厚非,今日我明教还有大事,不能跟你了解恩怨。”

    说到这,杨逍朝李志常深深一拜,说道:“李兄你今日救了杨逍一命,我感激不尽,愿意奉你为教主,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他称呼李志常为李兄,倒不是说李志常比他年纪大,而是李志常武功又高,刚才还救了他一命,故而表示尊重。

    李志常叹息道:“你是要放殷六侠下山去了。”

    杨逍点了点头,转身对着殷梨亭道:“殷六侠我今日放你回武当山,若是你查明真相后,还要找我杨逍报仇,你就派人送一封信到明教这里来,时间地点任你挑,咱们不见不散。”(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一些心里话
    因为本书没存稿,一直不敢爆发什么的,不过一直以来每天都是至少两章,在武侠分类里面算是更新很稳定了的。写书是一个辛苦事,本书其实也没赚多少钱,至少不如我正职赚得多,为这本书我付出的时间成本并不少,本书只有在起点和腾讯书城才有正版的,请那些不是看正版的读者,将心比心,你每天免费看两章,还跑来我书评区喷书是否理直气壮。对于正版读者在书评区的挑刺帖子,我都是没有删过贴的(但我可以删帖,因为书评区一个不好的帖子可能会让我流失好几个读者),而且我每看到一个正版读者在书评区对有争议的情节不爽,我心里都是愧疚的,毕竟你们不花钱在其他地方看我书再容易不过。只能说我自身没能给你们更好的阅读感受,这是我的责任,不过正因为是同人,所以大家各执己见也是正常的,我也不会刻意去逢迎谁,若是后面大家弃了书,我也只有遗憾,不能和某些书友一起将这本书走到最后。

    另外月初了,求一下月票(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第三十六章画像
    (感谢r的万币打赏和静待有缘的1888赏以及为书而狂之人的588赏,同时感谢醉风沐雨0000和姜佑的打赏,大家愚人节愉快)

    殷梨亭似乎不敢置信道:“你肯放我走?”他自忖杨逍乃是明教大魔头,当年奸杀了纪晓芙,如今怎么肯放过他。他背着武当派其余人,遥遥跟着李志常和五行旗等人,上了光明顶,伺机寻找机会刺杀杨逍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从没想过能够生还。

    杨逍长叹一声道:“有什么不肯的,在这件事我却是对你不住,叫你知道杨逍不是卑鄙无耻之辈,那件事我做了从没后悔,她也没有后悔,唯一对不住的便是你。”杨逍为人心高气傲,可是爱上了已和殷梨亭有婚约的纪晓芙,确实和殷梨亭算得上深仇大恨了。他知若是纪晓芙生前也定然不愿意殷梨亭死在他手上的,念及纪晓芙对他一片深情,他决心放过殷梨亭一次。

    张无忌神色一喜,扶起殷梨亭,他怕殷梨亭还欲找杨逍拼命,不敢擅自解开他穴道。低声道:“六叔来日方长,你便应了杨先生吧。”

    殷梨亭心道:“无忌性格淳朴,这件事万不可能骗我,只是晓芙妹子真死在灭绝师太手上么。”他穴道被制,气血也平静下来,武当派内功于养气之道颇为独到的地方,因此他细细思量,纪晓芙的死讯只是灭绝师太一面之词,这件事情只有去找峨嵋派闻清楚了。

    殷梨亭沉吟片刻,缓缓道:“好。我便依你。”他今日落在敌手,若是对方要对他用刑,他是一句求饶的话都不肯说的,但是对方好言相劝,纪晓芙之事又有蹊跷的地方。他若是一味和对方为敌,不仅没有机会找出事情真相,还连累了张无忌也说不定。名声都是身外之物,可是若是找不出纪晓芙的真正死因,他死不瞑目。

    李志常洒然一笑,说道:“如此便好。殷六侠大可以和张兄弟下山而去,替我向张真人问候一声,他日我当上武当山亲自见一见他。”他屈指一弹,吱吱一声,隔空便解开了殷梨亭的穴道。

    他这一手隔空解穴的本事落在众人眼中又是一阵惊叹。殷梨亭穴道被解,深深朝李志常一拜,说道:“自当把李兄的问候带回给家师,无忌我们回武当山去吧。”

    张无忌见得紧张的气氛得以化解,心头一喜,对着身边的白眉鹰王道:“外公我要先送我殷六叔下山,你跟我们一齐走么。”白眉鹰王刚才被李志常一记‘大摔碑手’震撼到,见到事不可为。长叹一声道:“果然英雄出少年,老了,乖孙咱们走吧。”他昔年争夺教主之位没能胜过杨逍范遥两个他眼中的后生。今日在光明顶上又不及李志常,真是心灰意冷。

    说不得有心劝白眉鹰王回明教出力,只是天鹰教自立已久,和五行旗有难以化解的恩怨,这话他也不知如何说出口。而且如今五散人、五行旗、光明左使又能整合在一起,若是因为白眉鹰王的缘故。才看见有安定希望的明教,又因此出现不谐。那又得不偿失了。

    他们数人走出去,殷天正的声音又传了过来道:“天鹰教虽然自立已久。仍然是明教分支,在反元大业上,不会落后于诸位老兄弟的。”

    他这些年来午夜梦回也深感自己当年叛教自立太过冲动,九泉之下恐怕没有面目去面对阳顶天。但要他厚着脸皮重回明教绝无可能,只有在反元大业上给明教各分坛帮助,略略弥补这些年因他叛教,给明教带来的亏欠。

    彭莹玉神色一喜道:“好的,鹰王。”他和白眉鹰王相识多年,深知对方的脾气,说一不二,虽然未曾肯回归明教,但是能得天鹰教的帮助,他们明教在江南行事起义,又多了许多便利。

    张无忌和殷梨亭还有殷天正回到天鹰教人群中,殷天正即刻下令教众下山而去,他天鹰教有无上权威,言出法随,手下人虽不知殷天正何故要离开光明顶,但也开始收拾行囊。五行旗的人见到天鹰教的人离开,暗自得意,恐怕是殷老儿这次争教主又失利了。天鹰教人群中出来一个明眸皓齿的娇美少女,挽着张无忌手腕道:“公子你可算出来了,你没当明教教主么。”

    张无忌见到少女也有些高兴,说道:“小昭我说了我不会加入明教的,而且现在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当了明教教主。”张无忌一拍头道:“对了,我忘了一件事,李大哥曾对我说过,他身上的无常剑锋利绝伦,加上他武功盖世,定然能够斩开你身上的链条,或者我还可以向杨先生讨要你这条锁链的钥匙。”

    小昭道:“算了我挺怕老爷和小姐的,你说的那李大哥便是你说的那了不起人物吧,我们既然要走了也不麻烦他了。”

    张无忌道:“小昭你可比我聪明多了,一猜就猜到了,李大哥的本事,我便是一生都望不到的。”

    小昭幽幽道:“那不一定,公子你回去武当山跟张真人学得本事,一定能比得上你那位李大哥的。”

    张无忌摇了摇头,李志常的本领在他眼中几乎高不可攀,他终其一生只怕也难望项背,这一点他又如何跟小昭说得清。想到李志常,他突然‘咦’了一声,说道:“你还记得我们在明教密室见到那副画么。”

    小昭道:“那幅画我带在身上。”

    张无忌道:“你把它带出来了?”

    小昭道:“这幅画用意自然,笔法灵动,我一时间爱不释手,便拿了出来。”

    张无忌道:“你拿给我瞧一瞧。”

    小昭从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卷轴,打开图卷,只见图上几笔淡墨勾勒出一个年轻男子的模样,面目并不清晰,但那男子长发披散,大袖飘飘,仿若神仙中人,似乎站在一处峰头之上,眺望山河,腰间悬着一口长剑,仿佛一道似有似无的剑气将欲破纸而出。

    图卷右下角有数行小字,笔迹娟秀,又带有一丝说不出的神气。纸上所留的小字,张无忌没有看,他定定的瞧着这画中的长衫男子,喃喃道:“真的好像。”

    李志常居于明教总坛大厅之中,说道:“如此大家便认可我当教主了。”

    五散人、杨逍、韦一笑等人一时间恍然若梦,为这明教教主之位他们争了不知多少次,曾经他们都是好兄弟,可是为这事,白眉鹰王叛教自立,金毛狮王流浪江湖,青翼蝠王到处游荡,光明右使不知去向,五散人也曾发誓不上光明顶,一晃之间,已经不知多少年过去。今日难道就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为教主么,若是就此低头总是心有不甘,若是因此继续四分五裂下去,亦非他们所愿。

    这时候五行旗掌旗使已经纷纷大礼参拜李志常,个个似有欢喜不尽的意思,大声道:“属下见过教主。”

    杨逍等人一叹,纷纷跟上前道:“参加教主。”

    李志常道:“我既然做了明教教主,就说几句。”他此时神色便带有起几分威严,叫人不敢抗拒。

    杨逍、五散人等见得李志常有话说,李志常如鬼神一般可怖的武功烙印在他们心头,不自觉心下起了一分遵从之意,忙道:“聆听教主教诲。”他们心中虽然还有几分不情愿,可是面对李志常这番威严气象,不自觉放低姿态,纷纷拱手。

    李志常道:“明教和六大派都是江湖门派,大家谁手上没有染过鲜血,谁有没有杀过人,可是为何明教这些年来,名声江河日下,个个喊打,诸位可曾自己细想过?”

    明教乃是江湖上第一大教,高手无数,曾经在江湖上风头一时无两,至于这些年为何会变成这般摸样,即便是五散人等也摸不着头脑,只能怪教中有人为非作歹,龙蛇混杂,一至于斯。但若要是这样,那些名门正派之人照样不乏作恶之人,可为何他们也能受人尊敬,倚天剑杀的人未必就比韦一笑吸血的人少,这一点他们也曾想到,总之难以想透彻。

    说不得合十道:“教主定有高见,我等愿闻其详。”

    李志常淡淡笑道:“诸位中不少人好打抱不平,有时千里杀人,有时‘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恐怕虽不曾说,但也认为自己是侠义中人吧。”五散人中冷谦好接济穷困朋友,自己却家徒四壁,彭和尚为人仗义,好扶危济困,说不得悲苦世人,在红尘中奔波来回,别人有什么苦,他嘴上不说,手上定要管一管,即使以周颠为人疯疯癫癫,也好打抱不平,生平不肯欠人半点恩惠。他们心中自己所作所为又比那些名门正派光明磊落得多,李志常虽然话里有话,他们也觉得立志常说的实在。(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章节被审核了
也不知道要多久才审核完,今天对不住大家了(未完待续……)r12 )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第三十七章虽千万人亦往矣
    李志常目光悠远仿佛看到云深不知处,他站起身来,负手而立,悠悠道:“诸位既然都是任侠之辈,可为何还不能为世人所不容,却是因为诸位失了偏颇。史记曾言‘布衣之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诸位当然是做到了这一点。”

    说到这李志常话锋一转,叹息道:“但太史公也曾在这一句之前说过‘其行不轨于正义’,依我所看,诸位便是心中无正义,所行之事太过随心,比如说杨左使当年和峨眉派纪晓芙这一事,蝠王因为寒毒伤人性命,在诸位眼中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吧。”

    五散人等尽皆默然,青翼蝠王所作所为、杨逍强掳去纪晓芙之事,在他们看来除了引起正派仇视外,其实本身倒无大错,他们讲究做事随|优|优|小|说|更|新|最|快||心,心中虽有民族大义,却不在乎这些小结小节。

    李志常深深看了他们一眼,淡淡道:“我辈武人拥有不凡的神通,比如我虽谈不上飞天遁地,可是在江湖上风云来去,跟帝王将相平起平坐,那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诸位虽不及我,但在普通人面前,也无异于神仙中人,生出一股超人一等的心思,也不足为奇。可是我们终究在人世挣扎,如何不能不遵守人世共有的准则。普通人固然如蝼蚁,可在这* 天地间我们又何尝不是蝼蚁,所以在我心中只有一种人才称得上‘侠’这个字。”

    说不得心中一动,上前一步问道:“那依教主所言什么才是‘侠’?”他们之前对于自己的事情心中偶有惭愧,但又想到身为江湖中人自当快意恩仇。义重如山。因此青翼蝠王吸了不少人鲜血。说不得却仍然视他为手足兄弟。若让他因为韦一笑的恶行而和他绝交,这是万万不能得。在他心中固然有救苍生于水火的念头,但那不过是佛家为成正果,发下的宏愿而已。他还远远体会不到‘观众生如我生,观世人如一人’的道理。

    李志常缓缓道:“真正的侠便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亦往矣’。”他这句话说出来,既不慨然,也不澎湃。颇有几分云淡风轻的味道,但字字落在诸人心头,仿若一道道重锤。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觉得有道理,虽然对方有千人万人,我也应该去做,另一个没说出来的意思是如果没有道理,对方哪怕是手无寸铁的黎明百姓也不该去做。这不是说他们就该被家国大义束缚,而是应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件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听到李志常这一句便是五散人也心潮澎湃。激起热血,方才明白李志常这位新任教主实在有大胸襟、大气魄。他看似超于世外。又何尝不在红尘,若是一味去求逍遥、洒脱、不拒、快意恩仇,便就落了下乘。思之以往,他们抱着反抗蒙元的念头,是因为可怜百姓苦难,身处地位便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可百姓何曾需要他们去拯救,他们要做的便是该这么做,便去做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1...122123124125126...4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