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文圣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子莫语

    此时在武试殿中的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最后的结果,如果欧阳克选择放弃的话,那么他还来得及诵出《锢文锁》,那么他还有活下来的希望。

    在这个时候,恐怕在场的这些人,是整个人族十国中,唯一不关心博才榜上另外三个名字的人。

    就连苏文,也没有心思去猜测那新四大才子还有哪些人,他只想知道,此时的欧阳克,到底会不会犹豫。

    只要有一点可能,只要欧阳克出现片刻的动摇,放弃自爆文心,那么苏文就会即刻出手,绝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

    但他最后等来的,却是欧阳克的一声叹息。

    “看来,你们真的不懂,所谓牺牲的意义何在,苍厉的死,安七夜的死,我身边十数位袍泽的决绝,竟然还是没能让你们明白,这场联考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你们,真是……”

    这番话,很可能便是欧阳克的遗言,但还不等他说完,便被一道声音打断了。

    “如此,本场对战,我认输。”

    欧阳克骇然抬起头来,看着苏文的眼中猛地闪过了一丝狡黠的光芒,然后他手上的业火三灾彻底收敛了光芒,他转过身,再也不看欧阳克一眼,从容地走下了石台。

    一时间,全场哗然。

    欧阳克心头一震,他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转而变成了彻底的惊恐。

    下一刻,欧阳克体内澎湃的才气随着他颤抖的声音急速升空。

    “物有万类,锢人如锁。

    事有万感,灼人如……”

    可惜,太迟了。

    欧阳克没能抓住圣域,或者文圣欧阳修为他争取来的最后一丝机会,他的这首《锢文锁》尚未诵完,一阵剧烈的才气波动便从他的腹部传来,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随之升起。

    轰!

    ================================

    ps:感谢‘情染☆轩尼诗’100打赏。十国联考终于到一个段落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到苏文最后的应对之策呢?这才是真正的兵不血刃……(未完待续)

    ( 文圣天下  p:///1/1688/  )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个陌生的名字
    欧阳克死了。

    就在博才榜尚未发布完整之前,作为新一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欧阳克,他的名字刚刚响彻在整个人族十国的上空,便在下一刻,化作了漫天的尘烟,殒落于世。

    更加令人唏嘘的是,他的死,没有半点价值。

    即便他是天澜国年轻一代最为天才的代名词,即便他是圣者世家的嫡系传承人,即便他在死前最后一刻,拿到了联考武试最后一轮的榜首之名。

    但这一切,随着他的身殒,都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杀他的人不是苏文,因为在他死前,苏文已经选择了认输,走下了石台,所以他的死跟苏文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联考最后一轮的榜首,总不可能给一个死人。

    于是乎,苏文非常“幸运”地,获得了这一轮的头名。

    世事难料,或许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便连那来自督审司的十位主考官,也一时间未能反应过来,方执事站在台下,眼中一片惘然,竟然忘了在第一时间宣布此战的胜负。

    或者说,胜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同一时间,武试殿外的其他人,还来不及知晓场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博才榜上其余三人的名字。

    “唐国,禹墨。常人道:擅棋者多擅兵谋。此子师从半圣斐兆,有天纵之才,于棋道之所悟当世难寻,常人难及,当为我人族兴盛之希望。愿其能以族业为己任,不负圣择!”

    四大才子的第二个名额,给了禹墨,这同样是在所有人预料之内的名字,没有任何人为之惊讶。但唐国子民仍旧为此而振奋不已,每个人脸上都闪烁着骄傲和欣喜的笑容。

    因为四大才子的名号不仅仅是禹墨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唐国的。

    如无意外,剩下的两个名字,应该是孟云和苏文。

    原本沈木也是四大才子的有力候选人之一,不过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叛徒。自然是不可能入选的。

    而纵观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众多少年天才之中,只剩下孟云和苏文担得起四大才子的称号。

    毕竟,想要上得博才榜,成为四大才子,有两个非常苛刻的条件。

    其一。文位必须在侍读之上。

    其二,年纪必须在18岁以下。

    禹墨和孟云,乃至于沈木,无疑都是符合这个条件的,而且他们在获得世人认可的时候,已经有御书之位在身了。

    至于苏文和欧阳克,虽然相比起来要弱一些,但他们两人的年纪却要更小一些。就拿苏文来说,也不过刚刚过完了自己16岁的生日而已。

    再加上今年十国联考提前举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苏文和欧阳克都已经是准御书的身份了。

    所以他们收获这份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果不其然,随后在空中响起的第三个名字,便是苏文。

    “卫国,苏文。此子自开智至今不足一年光景,却已文名满天下。不仅有诗词大才,更于书画诸道皆有不俗造诣。不负圣才之名,此番再登博才榜。望其能不骄不躁,全心向圣,成为我族文人学士之表率!”

    不得不说,圣域对苏文的此番评价非常高,甚至超过了对欧阳克的表彰。

    一个是文人典范,一个是文人表率,听起来是一个意思,但其中的差距却不可以道里计!

    一般说来,圣域所发布的称号表彰中,大抵可分为三个等阶。

    最低的是文人楷模,更高一级是文人典范,而最高的则是文人表率!

    至此,即便抛除世俗界的镇国贡生之名,苏文也已经有了三个声震四海的名号:

    人族圣才!

    四大才子!

    文人表率!

    其中后两个称号所带给苏文的,可不仅仅是文名上的增长,还有一些更实际的好处,不过这个要等苏文正式受封之后才会颁布。

    可以说,此时的苏文不仅仅在卫国境内,即便是在整个人族十国,都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声望。

    而如今的他,年仅十六岁。

    人类圣道百十年间,可还有其他人能在苏文的这个年纪,获得可与他比肩的成就?

    答案是,没有人!

    往前看一百年,往后看一百年,恐怕苏文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他是当今唯一的人族圣才。

    这个时刻原本应该是属于苏文的,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学子,在这一刻,已经将苏文当做了自己一生的榜样,更将其当成了自己此生唯一需要追逐的对象。

    可惜,苏文的名字才传遍这片大陆不到两息的时间,人们眼中的羡艳之色便被一种强烈的疑惑给取代了。

    因为博才榜上的最后一个名字。

    不是孟云。

    “济国,唐婉儿。此女虽才名不显,但文才武德,均得以神书亲承,可谓我族第一才女,其侍奉圣宫十数载,虽无圣女之名,却有圣女之实,实乃天选之人,愿之能为我族昌盛而祈愿,永驻光明!”

    此言一出,整个人族疆域的时间都仿佛停顿了那么一瞬间。

    绝大多数人的心中都生出了同样一个问题:

    这个唐婉儿,是谁?

    甚至就连济国子民、朝晖书院的一众师生,都是一脸的愕然,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济国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人物?

    人族第一才女?

    圣女?

    天选之人?

    济国有这么一个人吗?

    而且从姓氏来看,这个唐婉儿还不是词圣和竹圣之后,反而更像是皇室中人,难道是个公主什么的?

    一时间,不论大街小巷,贩夫走卒,还是廷堂庙阁,学士大夫,都在猜测着,这个唐婉儿到底是何方神圣。

    因为在此之前,知道这个人,或者说听过这个名字的人,屈指可数。

    直到今天,人们才知道,原来在济国,除了孟云之外,还有一个唐婉儿。

    哪怕此刻没有人知道她是谁,长什么模样,文位几何,但她的名字,仍旧成为了这片大路上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毕竟,她是博才榜历届开榜中,唯一的一个,女子。

    ==========================

    ps:感谢‘也许浅秋’100打赏,感谢‘情染☆轩尼诗’100打赏。

    这一卷即将结束了,今天弄了一下下一卷的细纲,相比起来,我更期待接下来的情节,更喜欢下一卷的卷名,这一卷大概还有三两章的样子就写完了,现在回头看,其实有很多不足,毕竟这一卷叫做人族之乱,而至今,人族也没有真的乱起来。

    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未完待续)

    ( 文圣天下  p:///1/1688/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试发榜!
    博才榜所公布的新四大才子人选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女子,而且是一个让世人无比陌生的神秘女子。

    没有人知道,圣域此举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也没有人会预料到,唐婉儿这个名字的横空出世,将会给人类世界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这一刻开始,将会有数以千计的,来自人族各国的耳目,争先恐后涌入济国,打听关于这名少女的消息。

    一时间,这个叫做唐婉儿的少女,在风头上完全盖过了苏文。

    就连圣城中的人们,也在猜测着,这个神秘的少女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圣域如此看重?

    但这种猜测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又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吸引了圣城中所有人的注意力。

    文试殿的大门,开了。

    刹那间,整个圣城都变得比夜空还要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扇巍峨而沉重的殿门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气氛。

    两道人影自门内缓缓行来,手中抬着一卷厚实的布帛,看起来异常沉重,顿时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因为他们很清楚,那卷布帛代表着什么。

    两位督审司的执事迈步走出了殿门,来到宽广的石墙中间站定,侧身靠着墙面上的浮雕,一人拿着布帛两头的木轴,神色前所未有的郑重。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手里面拿的,是数千名学子的命运。

    下一刻,两位执事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沉了一口气,然后一起将手中的木轴拉起,衣袂一摆,便分别朝着石墙的两边急速退去。

    厚重的布帛随着两位执事的脚步在空中徐徐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个个名字。晃眼看去,就像是一卷藏经密文。

    聚集在文试殿外的人潮在沉默了两息的时间后,开始争先恐后地朝那石墙涌去。

    本届十国联考的文试成绩,公布了!

    如此声势浩大的场面对于圣城来说已经屡见不鲜了,所以督审司早有准备,派出了大量的人手于现场维持秩序。但即便如此,拥挤的人群还是让空气也变得有些滚烫了起来。

    随着两位督审司执事的不断后退,布帛上的名字越来越多,整整五千余名考生的成绩一一记录在册,一个不漏。

    就算是交了白卷的田宇。也最终会出现在这份名单的最末处。

    这份榜单上每名考生的先后顺序不是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号牌来排列的,而是依据他们的成绩。

    成绩越好的考生,排名自然就越靠前,更具体地来说,就是越靠近人们左手边的那位成执事。

    而反之,如田宇这般,在文试部分成绩差强人意的考生,名字当然就距离右手边的李执事越近。

    在每个考生名字的后面。都明确无误地写着他们在文试部分所获得的分数,让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考生在本届联考中的表现究竟如何。

    十国联考在文试部分的打分采用的是天干制,也就将所有考生的成绩分成十个等阶。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每个等阶再细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档次,总共三十个层级。

    比如直接交了白卷的田宇,最后的文试成绩,就是癸下。

    当之无愧的垫底。

    事实上,在这五千名参加联考的侍读学子中,真正在文试部分只考到辛等以下成绩的考生。屈指可数,大部分都集中在丙等到庚等这个区间里面。

    此时聚集在文试殿外的众多人群中。大部分都是这五千多名考生的亲友,当然也有七大书院和人族十国的代表。只有小部分是圣城中凑热闹的居民。

    所以他们最关心的,自然还是“自家人”在此次联考文试的成绩如何。

    虽说联考中文试成绩只占最后总评分的三成,但若是考得太差了,还是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比如前一届联考的田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反之,如果运气好一些,能够在文试部分拿到不错的分数,那么即便武试部分稍微有所掉队,也是可以弥补回来的。

    毕竟只要是晋级了武试最后一轮的争桂之考,那么就有机会拿到最后晋升御书的名额。
1...290291292293294...4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