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登基典礼的仪式,杜乘风正要回自己的住所做准备,二娘徐氏却叫住了他。

    “陛下!”徐氏有些怯缩地开口道。

    在长安城的时候徐氏还能把杜乘风当成自己的孩儿来看待,叫得热切,可是这没多久,杜乘风成了一国之主了,她又不是杜乘风的亲生母亲,潜意识地她再也不敢以杜乘风的长辈自居了。

    杜乘风连忙摆手道:“别,二娘,您是长辈,就不用叫我陛下了,还和父亲一样叫我风儿吧!二弟三弟也一样,还和以前那样叫我大哥吧,您一会和他们说下,叫陛下倒显得我们一家人生疏了。”

    徐氏感动不已,轻声道:“好的风儿,二娘就听你的,咱们是一家人,应该更融洽一些。”

    杜乘风定了定神,认真地询问道:“二娘,看你的样子特意把我叫住是有什么事情吗有事情你跟我直说就行了!”

    徐氏捋了捋鬓角的秀发,注视着杜乘风,语重心长地说道:“风儿,你一声不响地就从长安跑到了这千里之外的地方,还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二娘和你父亲是打心眼儿替你高兴的。”

    “只是,你这样一走,文阳公主你打算怎么办你俩的婚事怎么办你俩现在还没有成婚,现在连正式的订婚仪式都还没办,按照礼俗你是不能把她也接到这里来的。”

    “况且,你现在是炎黄帝国的皇帝,又到了束发的年纪,可以成婚了。你身为皇帝也需要一个端庄贤淑的皇后来母仪天下呀!”

    徐氏言语之间充满了关切和忧虑,她是女流之辈,朝堂上的那些事她不懂。

    她只是关心儿女的婚事以及后代的问题,现在几个儿子都有出息了,可是婚事还没着落。

    风儿也真是的,都和文阳公主确定关系了,可他居然连订婚仪式都放弃了,偷偷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让徐氏怎么能不操心。

    而且文阳公主深得李渊的宠爱,身份尊贵,人也漂亮机灵,和杜乘风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是杜乘风居然把文阳公主一个人冷落在长安,如果李渊因为杜乘风一直失踪不回长安而变卦了,那徐氏做为杜乘风的长辈可就要责怪死自己了。

    一想到这一点,徐氏心里就很不踏实,所以趁着大家都不在,她必需找杜乘风了解清楚,看看风儿到底是怎么想的。

    杜乘风悠然而深情地望着远处,坦然道:“二娘,我答应了李若兰会照顾她一生,就一定会娶她的,绝不会食言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我和她都还小,还未到成婚的年纪,所以这事还得缓一缓。长安那边我用不了多久还会过去的,毕竟我大哥一个人在长安我也不太放心。”

    “二娘,您也不用担心的啦,离开长安之前,我和李若兰说好了的,最多一年半载之后就会回去看她的。”

    徐氏面色焦虑变幻,忧心忡忡地说道:“风儿,按照大唐的礼俗,文阳公主早就到了该成婚嫁人的年纪。你这一年半载如果不能给公主一个准信,万一长安那边有什么变故,到时后悔可都来不及了。”

    “此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呀!二娘是替你担心呀,文阳公主那么好的人,你可不能负了人家呀!”

    杜乘风脸上波澜不惊,自信地说道:“唉呀,二娘你就在这里好好的享福就行了,不用担心那么多的。此事我会放在心上的,我对李渊和李若兰都有救命之恩,李若兰的心思我也明白,非我不嫁的,不可能会有什么变故的。”

    徐氏舒了口气道:“好吧,既然风儿你有信心,安排好了就行,二娘还等着看你俩成婚的呢!”




第464章 简陋的登基典礼会场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转眼一天过去了,今天是10月10号,杜乘风没有看黄历,心中也没有所谓的黄道吉日。当初只是觉得双十这个日子比较顺口就决定了是登基典礼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杜乘风正式宣布炎黄帝国成立的日子。过了这一天,也就象征着他的帝国征程要正式开始了。

    登基典礼要穿的衣服杜乘风早已经让礼部的人做好了。原本吐谷浑的服饰就受汉人的影响,极为接近,做为皇帝,所穿的衣服也是效仿大唐,采用的上好明黄色的丝绸料子,上面绣着腾飞的五爪金龙。

    杜乘风也不想搞得太标新立异的,所以也就入乡随俗了。

    虽然登基典礼杜乘风尽量要求节俭,不过一些基本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

    辰时过半,杜乘风自己穿好龙袍,便在一队克隆士兵的护卫下直接朝王庭外的广场走去。

    许是天公作美,今天微风拂面,隐隐带着一丝暖意。温暖的阳光洒在广场上,闪烁着淡淡的光晕,整个广场看起来庄严肃穆。

    整个登基广场约莫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周围用低矮的石栏给圈了起来。此时,广场外已经站了不少从炎黄城各处赶来观礼的平民百姓。

    广场的尽头通过玉石台队连接着王庭,一条呈南北走向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宽阔甬道,直接连通广场的两头,广场的中间用花岗岩搭好了一座一米多高的圆形高台,这就是杜乘风一会儿要走上去正式登基的地方。

    因为响应杜乘风不得铺张浪费的号召,整个广场内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

    没有旌旗、没有仪仗队、简简单单空空荡荡的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广场而已。

    如果不是广场内侧站满了负责警卫的克隆士兵,几乎没有人相信今天会在这个普通的广场上举行登基典礼。

    片刻之后,来参加登基典礼的官员陆陆续续的从入口处鱼贯而入,站到事先规定好的位置上。

    越靠近高台的位置,代表的官员职位越高,原来的六部官员都划分了专门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礼部官员在入口处引导。

    这些是礼部早就安排好的,所以官员们进场的时候倒是没有显得纷乱。

    官员们只要一进入典礼广场,就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整个过程显得还是秩序井然的。看起来,吴玉昌在这个登基流程上没有少花心思。

    随着官员的陆续入场,场外的百姓也渐渐多了起来,没多久就把广场四周围得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

    因为之前几次事件的发酵,杜乘风的这次登基典礼,炎黄城中只要

    站得近的一些百姓当中,有不少人当日在处决慕容伏允的时候可是见过杜乘风的。当然,杜乘风此时身着龙袍,只要稍微有些眼力的人都知道,杜乘风就是他们当今的皇帝了。

    登基典礼还没有开始,百姓却纷纷议论了起来。

    “李老头,你快看,那个身着龙袍的年轻少年就是我们炎黄帝国的皇帝了。真是英姿勃勃,气宇轩昂呀!”一名当日在广场上亲眼见到杜乘风训斥百官的中年大叔,指着杜乘风兴奋地对一旁的同伴说道。

    “哟,老张,你都会说成语了呀!不过陛下确实看着好有气质。”一旁的同伴说道。

    “唉,这陛下的登基典礼也太简单了吧!听说巳时登基典礼就要正式开始了,怎么起码的仪仗队呀,乐队什么的都没看到呀!”

    广场的另一边,受到杜乘风恩德的鸡峰村村民也都赶了过来,其中一名年轻小伙皱着眉头费解道。

    鸡峰村的里正闻言立马回道:“小伙子,你懂什么!陛下这是节俭呢!陛下仁义,时时刻刻都想着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呢!告诉你们,登基典礼越是节俭的皇帝,执政时往往会十分重视减轻百姓的负担,开创出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

    “你们就拭目以待吧,我们的这位年轻的陛下一定会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

    里正说话时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眼神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杜乘风当日在广场上说的话,让他们这些穷苦的百姓们震憾的同时,也看到了曙光。

    “可是登基典礼不用祭祀的吗这样会不会不吉利呢感觉陛下这登基典礼也太草率了吧!”那名年轻小伙又疑惑道。

    “祭祀劳民伤财,或许陛下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吧!”里正不确定地回道。

    做为一个经历了吐谷浑几次登基典礼的老人,里正心里其实也在怀疑,为什么陛下登基不举行任何的祭祀活动。

    又过了一会,杜如晦也领着李靖一行人缓缓地朝着杜乘风走了过来。

    “陛下!”李靖等人打着招呼道。

    杜乘风点了点头,道:“嗯,你们都来了。”

    “还别说,陛下穿着这一身龙袍显得格外的气度不凡呢!说明咱陛下就是天生的帝王呀!”苏定方一脸虔诚地大声称赞道。

    今天的苏定方为了杜乘风的登基典礼,似乎还特意打扮了一番,一身整齐奢华的锦袍,看起来显得特别的有英气,精神饱满,脸上也充满着自豪。

    回想当初,要不是杜乘风执意把他绑来,他哪来的今日风光呀。

    马周白了苏定方一眼,道:“陛下乃人中之龙,天纵之才,当然气度不凡啦,还用你说!”

    就连平时一向严肃正经的李靖也感怀道:“陛下高瞻远瞩,又如此深得民心,我炎黄帝国的未来必定是一片光明呀!左相可是光耀门楣了!”

    杜如晦闻言捋着胡子,骄傲地笑了笑,随后注视着杜乘风,满意地点头道:“风儿你这身着龙袍,确实是神采飞扬,器宇轩昂呀。为父能看到你今天这般风采也是甚为欣慰呀!只可惜你二娘不能来参加典礼,不然她看到这般风采,也一定会高兴万分的。”

    杜乘风微笑道:“父亲,二娘和二弟,三弟虽然不能进入典礼广场,但是我相信一定会在场外看着的。”

    正说着,礼部尚书走了过来,询问道:“陛下,巳时已到,登基典礼要不要现在开始”



第465章 不像登基典礼的登基典礼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杜乘风抬起头,朝广场内环视了一眼,看着站得满满当当的上千名各地官员,问道:“吴玉昌,所有官员都到齐了吗”

    吴玉昌恭敬地回道:“启禀陛下,微臣刚才仔细核实过了,所有到达京都的各地官员都已经进入了典礼广场。”

    杜乘风甩了甩袖袍,正色道:“既然人已经到齐,那就开始吧!”

    “好的,陛下!”吴玉昌欠了欠身子,谦卑地应了声,就转身正对着前面的文武百官。

    随即,杜如晦,李靖等人也迅速地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只不过他们都是站在圆形高台的最内侧。

    因为时间仓促,杜乘风还没来得及向吴玉昌介绍父亲他们。

    此时杜如晦他们直接站在了所有官员的最前面,吴玉昌正想去询问一番,可是一想到自己刚才看到这几名官员和陛下很是熟悉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为官这么多年,别的本事没学精,这察言观色的眼力劲可是长进不少。

    “陛下有令,登基典礼正式开始!”吴玉昌毕恭毕敬地站在杜乘风身侧,对着文武百官高声喊道。

    随着吴玉昌的话音落下,广场内的文武百官全都屏声静气,面色肃然地注视着杜乘风的身姿。

    吴玉昌又身体微倾地朝着杜乘风俯首帖耳道:“请陛下走向登基台!”

    此时从王庭通向圆形登基台的台阶上,吴玉昌已经让人铺上了干净的红地毯。

    杜乘风随手整理下自己的龙袍,这才昂首阔步地缓缓走向圆形高台。

    待到杜乘风踏入登基台之后,吴玉昌又面对着登基台上的杜乘风鞠躬深施一礼后,高声道:“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吴玉昌施礼之后,所有场内的官员也都吴玉昌的样子深施一礼,异口同声地恭敬道。

    这一套登基参拜的礼仪,文武百官都已经很习惯了,所以做起来自然是熟练无比,喊声也是同声同调的。唯一不同的只是换了个称呼换了个人而已。

    上千名官员同一时间高喊参见陛下,声势浩大,杜乘风表现得很淡定,就这样泰然自若,波澜不惊地接受着文武百官的参见。

    他虽然是第一次做皇帝,但是两世为人的他,心理素质自然非一般人能比,面对这种浩大的场面心里十分平静。

    随后吴玉昌开始走上前来宣读即位诏书。诏书宣读完毕再在上面盖上相关印章之后,便是正式宣布炎黄帝国成立了。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礼毕之后吴玉昌便示意杜乘风可以发表讲话了。

    杜乘风在登基台上走了一圈,这才缓缓开口道:“今日,我顺应人心登上这皇帝位,理应普天同庆。在此,我宣布,凡我炎黄帝国官员,自今日之后,俸禄全部提高一倍。”

    “但是我希望尔等可以尽职尽责清正廉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要尔等忠诚爱国,勤政为民,帝国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不约而同道。

    脸上皆是喜形于色,俸禄提高一倍无疑对所有官员来说都是大大的惊喜。杜乘风这一举措也一下子获得了不少官员的认可。

    杜乘风接着严肃地说道:“尔等都是帝国的栋梁,同时也是帝国百姓的父母官。所以尔等务必记住,百姓是帝国的基石,也是尔等的衣食父母。”

    “既然是尔等的衣食父母,尔等就就该善待百姓,尽己所能解决百姓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都听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

    杜乘风继续说道:“自此普天同庆之日,我决定,大赦天下。除了一些杀人等重罪者之外,其余尽皆释放。”

    “陛下英明!”文武百官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喊道。

    围观的百姓也不约而同发自肺腑地齐声喊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历史上古代的很多皇帝都以施恩为名大赦天下,不过据杜乘风所知,原来的吐谷浑尽管建国百余年,但是像这样大赦天下的政策却几乎从未有过。

    因此这样一来,杜乘风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便是更加高涨。

    之后又照着一些流程讲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杜乘风便从登基台上缓缓地走了下来,沿着玉阶重新走到王庭入口处,对着吴玉昌微微示意。

    吴玉昌心领神会,紧接着高声道:“登基典礼结束,文武百官入殿,上朝议事!”

    整个登基的流程从头到尾不到一刻钟,真的可以说是草率之极,节俭之极。杜乘风可谓是开创了有史以来,所有皇帝当中登基典礼最简单最节俭的先河。
1...195196197198199...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