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纯阳大道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纸生云烟

    甚至到以后,真气能自有演化成种种不可思议的法宝,驱使如意,往来纵横,好不厉害。

    景幼南修炼的《大阴阳混洞宝生经》是中古玄门纯阳宫真传典籍,混元阴阳,直指大道,是一等一的法门。他断然没有自废根基,转修另种玄功的打算。

    但百宝真气的诡异变化依然让他大开眼界,完全可以对照所学,博采众长,对自己修炼的水火真气大有裨益。

    领悟到百宝真气的玄妙后,景幼南毫不停留,拿起下本道书《蛰龙诀》。

    就这样,景幼南看完一本,参悟一本,继续下一本,速度快的惊人。

    实际上,在洞真殿中收录的道书法典,大多数是原汁原味,没有手抄注释。也就是说,道书法典是由玄文直接书就。

    玄文是上古大能天人感应,得天地造化之机,而传下的文字,其成功之日,字字浮空,八角垂芒,通传万界,大放光明。

    从此之后,玄文成了仙道中所使用的唯一文字,一字千意,变幻莫测,与凡人使用的文字截然不同。

    正因为如此,殿中的其他太一宗子弟阅览道书宝典,往往是非常缓慢,不停地推敲,要是一个理解错误,南辕北辙,那可是哭都来不及。

    但不知道为什么,景幼南却没有这样的困惑,他阅读其玄文来,好像吃饭喝水般一样简单,简直如同本能样,种种注释自动在脑海中浮现,一字不差。

    当初他得到《大阴阳混洞宝生经》时候,就有如此表现,现在随着他的修为提升,这种与众不同的天赋越发突出

    如此一来,他翻阅道书宝典的速度飞快,其他的宗内弟子一本还没有看完,他就已经翻看完十本,并略有所悟。

    “不是吧?”

    一个眉眼弯弯的红裙少女看完一本道书后,伸了个懒腰,不经意间看到景幼南身前高有三尺的玉简,顿时樱桃小口张得大大的,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人,居然能有这么快地阅读速度?

    洞真殿中严禁喧哗,人们都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静的落针可闻。可是少女实在忍不住心里的惊讶,就用胳膊碰碰身边的好友,然后冲着景幼南方向努努嘴。

    红裙少女的好友身材更为出众,她头梳贵妃髻,宫裙束腰,丰臀长腿,肌肤晶莹如玉,泛起迷人的光晕。

    正在参悟道术被打断,宫裙少女很不高兴,眉头皱起多高,不过,当她看清楚自己好友所指的方向后,立马把不高兴甩到云霄去,美眸睁大,差点凸出来。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有人翻阅地如此之快?

    不由得宫裙少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难道是他只是随意看看,装装样子?

    但是马上她就摇摇头,知道完全不是这一回事。

    宗内弟子在阅读道书法典之时,心神沉浸其中,若有感悟,道书法典会自动发出莹莹光亮,被称之为智慧之光。

    现在宫裙少女正明显看到对方手中的道书中笼罩一层三尺高的智慧光晕,这样看来,对方不仅是在认真阅读,而且还有收获感悟。

    “怎么可能?”

    宫裙女子还是不敢想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睁开眼,看到还是如此,心里不由得大声疾呼不可能。

    难道真的有人生而知之,对玄文的掌握到了这种鬼神难测的地步?

    两名少女对视一眼,都能够看到对方眼中的讶然,惊骇,难以相信。

    这样千年难见极具轰动性的事情一出现,马上一传二,二传三,三传十,到最后,前来洞真殿中阅览道书法典的门中弟子绝大部分都停下来,用看到怪物地眼神,一眨不眨地看着前面的俊美少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不断地翻阅典籍。

    甚至连镇守洞真殿的真人都被惊动了,他们也纷纷把目光投到这里,各有所思。

    景幼南并不知道他成了众人的焦点,此时他正处于一种玄妙的境界中,天地一片寂静,万物消失,唯有一个个玄文在眼前跳动,讲述诸般道理,万种法诀。

    在这种玄妙的境界中,他的心神出奇地灵动,元灵性光大放光明,无数的奥义如流水般从心头流过,一丝丝的感悟生出,化为碎片,不断沉淀起来。

    碎片越积越多,渐渐地化为颗颗星辰,高悬在识海的上空,明灭不定的宝光闪烁,有一种智慧,厚重,雍容,深沉的气息散发出来。

    随着翻阅的道书宝典增多,高高在上的星辰上亮起透明的火焰,隐隐可以看到,无数的字符在火焰中浴火重生,金灿灿成片,有灵性般自主呼吸。

    这是智慧之火,有不可思议的效用。

    比起世家大族的弟子,景幼南在资质,悟性,气运,手段上都毫不逊色,只是在见识底蕴上差一截。

    对于这个短板,景幼南心里有数,只是一直没机会弥补。毕竟,他个人再努力,也比不上一个家族的底蕴。

    如今在洞真殿中,置身浩如烟海般的道书宝典中,景幼南终于可以大肆地吸收各种仙道知识,沉淀为自己的认知,让自己的劣势逐渐地减弱。

    只要将这最后一个短板补上,景幼南相信,自己以后可以面对任何天才的挑战,内心真正的强大。

    在外面的人看来,景幼南眉宇间智慧的光芒闪烁,他的肉身周围升起丝丝的云雾,缠绕其上,白玉似的层层堆砌,如同宝塔一般,晶莹剔透,隐隐有天音传出,悦耳动听。

    靠的近的人鼻子抽动,仿佛闻到一股说不出的香气,整个人心神一阵,好似浑身的浊气一扫而空,精神百倍。

    “这是?”

    镇守洞真殿的董真人豁然起身,双手抓住白玉栏杆,眸子射出三尺神光。

    “氤氲美玉,肉身生香,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场景。”

    另一名真人面相苍老,雪白的寿眉足有三尺,垂下来,如同传说中的寿公似,他伸出颤巍巍的手指,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表情怪异。

    “门中又出英才矣。”

    最后一名真人鹤发童颜,霜姿雪态,他捋了捋长须,目中满是欣慰之色。

    景幼南依然端坐不动,不知何时,他的识海中出现一段残缺的经文,虽然不到五千个字,但个个紫气氤氲,八角垂芒,高悬在其上,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有一种亘古不变,功参造化的深沉。

    经文一出现,立刻光芒冲天,浩瀚千里,原本感悟演化而成的星辰各自冲出一道星光,融入冲天光芒中,宛如撑天神柱,镇压八荒**,宇宙乾坤。

    刹那之间,一股玄而又玄的气息孕育出来,沿着识海往下,过十二重楼,如五脏六腑,散四肢百骸。

    轰隆,

    炸雷轰响,景幼南身子一震,骨骼上浮现出一层密密麻麻的赤金篆文,如龙似蛇,大气磅礴。

    天音再起,金莲盛开,异香馥馥。

    “又生变化了?”

    董真人刚坐下又站起来,双目睁大,平时时候的深沉凝练早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法衣无风自动,显示出激荡的心情。

    寿公似的真人雪白的长眉抖动,一字一顿道,“骨骼生金字,五脏结灵纹,这是参悟道书玄文到了骨子里,显出异象了。”

    最后鹤发童颜的真人眸光转动,刚想说话,突然目光一缩,用手指向前方,凝声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两位真人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就见洞真殿的深处宝光如潮涌,一道横跨千里的金桥瞬息而至,分阴阳,判五行,龙凤相随。

    一位面容俊美的道人立在桥上,他头戴青莲道冠,身披瑞彩仙衣,上绣山河大地,下刻赤金篆文,眸子深深,无数的经文若隐若现,洞察周天。

    他的身后,青铜鼎炉缓慢运转,丝丝缕缕的赤光火芒垂下来,如璎珞珠帘,叮咚有声。

    “这是什么人?”

    “气息好奇怪,”

    “是啊,我怎么有一种面对道书玄文的感觉。”

    “我也是,只是看了一眼,脑海里就是大段大段的玄文,还全不明白,头疼死我了。”

    “头疼,头疼死了。”

    洞真殿中围观的众人还没从景幼南身上的异象震惊中清醒过来,又看到突如其来的神秘道人,各个头晕脑胀,昏昏欲睡。

    “它怎么出来了?”

    坐镇洞真殿的三位真人齐齐坐不住了,无论是董真人,还是寿公似的老真人,或者鹤发童颜的赵真人都没想到,今天会发生如此精彩的一幕。

    ( 纯阳大道  p:///3/3533/  )




第十二章 书灵传真法 六阳御甲丁
    大殿中,瑞气尾生姿,莲花呈妙相。

    俊美道人端坐在虚空中,头顶上的青铜鼎炉放出耀眼光华,赤红色的火光冲霄,仙音大作,络绎不绝。

    火光映照下,景幼南双目似开似闭,骨骼上的赤金篆文开始自行排列,演化各种火焰虚像。

    董真人怔怔看了许久,开口道,“还真是它。”

    寿公似的真人叹口气道,“当初我可是找了千百遍,它硬是不肯现身,现在却自己跑出来了。”

    鹤发童颜的赵真人捋着胡须道,“它可是不下五千年了,在它面前,咱们都是小字辈。”

    “不错,”寿公似的真人点点头,道,“《六阳御火真灵咒》自从五千年前就生出灵性,只是它一直躲在洞真殿小空间中修行,不见生人,殿中摆放的也只是历代的注释版本,导致现在宗内几乎没人修炼出真正的御火真灵咒。”

    “何止是《六阳御火真灵咒》一本道书,”赵真人苦笑着,道,“像《洞妙金光经》,《三景古上录》,《五帝上元书》等等自从成为书灵后,就躲起来不见人,一门心思修炼,我已经坐镇洞真殿五百载,可是从没见过这些老不死的们露面。”

    寿公似的真人抖动卧蚕白眉,缓缓开口道,“道书生出灵性,成为能在天一水阁来去自如的书灵,也是我们太一宗气运深厚,仙道垂青的彰显。反正它们与历代掌门签有法契,不会让道法失传,至于谁有机缘得到,就不是我们该管的了。”

    赵真人笑笑道,“正是此理,谁能得到这些老怪物们传法,是他们自己的机缘,反正都是我们太一宗弟子,不会便宜他人。”

    “不错,”

    董真人和寿公似的老真人附和,眼神澄清如碧水。

    就在三位真人讨论之时,俊美道人猛的站起身来,口中发出悠长的吟唱,他的周围火红的莲花盛开,丝丝缕缕的火光垂下,化为火焰金灯,落在莲花上,熠熠生辉。

    一步踏出,虚空响应。

    俊美道人身子一动,消失在原地,不见踪影。

    下一刻,一本长有百丈宽有五十丈的赤红道书缓缓升起,金光万道,瑞彩千条,一种难以捉摸的书香气弥漫开来,沁人心腑。

    远远望去,就见道书封面上有七个斗大的玄文,如龙似蛇,火焰冲天,赫然是《六阳御火真灵咒》。

    “好磅礴的气息,几乎不逊色于元婴三重的大修士,”

    董真人眯着眼睛,做出判断。

    “确实如此,”寿公似的真人接口道,“不过元婴三重的大修士能够法身出游,上极天,下深海,须臾千里,这点是书灵万万比不上的。”

    鹤发童颜的赵真人用手抚摸掌中的蟠龙拐杖,道,“元婴三重大修士已经触摸到洞天的规则,阴阳,五行,时空等等,书灵却空有力量,两者不可比。”

    董真人手扶白玉栏杆,笑道,“是没法比,不过书灵的悠长寿命,可是真的让人羡慕。”

    “是啊,”

    寿公似的真人和赵真人对视一眼,都点点头。

    书灵虽然受天一水阁所限制,终身不能迈出天一水阁一步,也几乎绝了晋升洞天真人的机缘,但它们悠长的寿命却是远超洞天真人,一个沉睡就是上千年过去,号称天一不灭,寿命永存的存在。

    居三位真人所知,天一水阁中有几个老怪物书灵,是从开宗就存世的家伙,到现在已经数万年,寿命之长,实在让人汗颜。

    这个时候,悬在虚空中的《六阳御火真灵咒》轻轻一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伸出,翻开道书的第一页。

    轰隆,

    宛如积蓄万年的火山喷发,赤光把整个洞真殿映成通红,紧接着,一个个斗大的篆文从道书的书页中飞出,朝景幼南飞去。

    从上空看,漫天都是火焰真文飞舞,地面上赤光氤氲,如同要化为一个火海。

    “嗯?”

    半睡半醒中的景幼南只觉得身子一热,识海中神秘的半卷经文如星河般垂下,当空一卷,一个个肉眼难见的火芒附在其上,发出闪闪烁烁的赤光。

    如同传说中的福至心灵,他下意识运转玄功,静心宁神,浑浑默默,杳杳冥冥,天地万物隐去,只余下一丝灵台清明。

    自然而然之间,一段精妙的经文从心底流过,字字清晰,讲述火焰之道,还有种种炼器之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一刹那,景幼南拨云见日,只是几个呼吸间就对火焰的认识研究上了一个大层次,体内的赤火真气自发运转,袅袅而上,比以往多了一丝丝的灵性。

    景幼南心里大欢喜,不存不想,物我如一,沉下心来,参悟火焰真意。

    不知过了多久,漫天的赤光一收,悬在半空中的《六阳御火真灵咒》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倏地一下,道书立起,重新化为俊美道人。

    他看了眼下面处于空空灵灵境界的少年,大袖一挥,三点赤芒飞出,化为玄妙的火焰花纹,绣在法衣上。

    做完这些后,俊美道人扬手间金桥再现,沟通洞真殿深处。

    下一刻,他踏上金桥,长袖飘飘,消失不见。

    “来的于脆,走的利索,不愧是《六阳御火真灵咒》,真是风风火火。”

    寿公似的真人压着寿眉,笑呵呵地。

    董真人则看了眼在洞真殿中陷入沉睡的弟子,眉头一皱,运转法力,云袖挥出,一股莽莽大力凭空出现,把他们统统扫出大殿,斥声道,“一群废物,”
1...176177178179180...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