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道仙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水平面
之前说的两年时间,那是因为不管不顾的情况下,空间通道会在两年后崩毁,但如果有真空蚁不断加固的话,会持续很久。
杨世云穿过空间通道,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哇,这灵气实在太是让人惊讶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修炼,修炼一天就当外面一个月吧?”禽羽真人震惊地说道。
“好了,你我的修为都到顶了,想要再突破,谈何容易?”杨世云摇头说道。
就在此时,两道白光降下,两人连周围环境都没有来得及仔细打量,便被传送到一处陌生的石壁前。
一个信息同时传入两人脑海之中:“吾乃东临上仙,受天帝所邀迁往仙界,在吾离开此界之前,特留吾之传承予有缘人。得吾传承者,需发因果大誓,在传承未全之前,不得外传丝毫,否则心魔反噬,走火入魔,立时亡毙。发下誓言,可得吾之传承第一部。如不愿者,自会被传送出东临秘境。”
杨世云听了,倒也没有迟疑,依言发下此誓言。这样的誓言相当正常,就算是杨世云得到气运道海图的传承,也同样发过类似的誓言。
所谓,法不可轻传,便是如此。
誓言刚刚发下,一道光芒射入杨世云和禽羽真人眉心。
又换了一道信息:“吾毕生所学,皆在一个‘火’字!传尔吾最得意的御火**火源录。此法可为根本**,修成者仙道可期。也可为辅修之术,修成者可御万火。”
紧接着是洋洋洒洒的数万字的经文。
杨世云将它们轻松记住,而本尊那边则放下了手头的事物,回到灵鸠峰闭关,参悟起这门火源录了。
“尔有三月时间,若修不成第一层法门,便会被传送出东临秘境,再无后续传承。”
杨世云是本尊加分身一起参悟。
这部火源录,以杨世云的眼光来看,这绝对是天阶以上的法门,绝对是可以修炼成仙的根本**。
何为根本**?就是有根可寻,可凭此上窥大道玄妙,成就仙道的法门。而有的法门,则只是术,而无法以此成仙。比如说百变秘本、水镜三元秘、定身术之类的法门便是修成也无法成仙的法门。
因为它们全是运用法门,能够借以悟道,但却无法作为根本**来修炼。
三个月之内,悟出火源录第一层法门,并且将它修成,看上去极难,其实最难的不是修炼,而是参悟。
火源录的经文,只有区区数万字罢了,其中蕴含了根本**以及诸般秘法,这就极为考究悟性了。
“难道是远古法门?”杨世云嘀咕道,因为现代传承的法门,一般都是极为系统的法门,心法归心法,招式归招式楸秘法归秘法。它们都已经区分开来,不会混成一谈。
只有大道蒙昧,道法初传之前,经远古神人传下的修炼之法才会这般笼统。
不过,这样的法门,往往内蕴道则,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觉,玄妙精深,参悟到深处,却能够悟出大道,羽化登仙。
现代法门,只能按部就班地修炼,一步一个脚印,虽然便于推广,但却失了许多精义。后人习得,反而难有大成就。
或许这也是黑暗历之后,人族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仙人出世。
远古之时,修行之人少而精。而现在修行之士,多而杂。
这方世界远古的景象如何,只有支言片语留下,其他的细节都因为上古破灭,传承断绝而丧失了。
时间眨眼之间,半个月过去了。
“妙哉,妙哉!哈哈哈……”杨世云的本尊和分身皆不禁大笑而赞。
火源录看上去似乎是独火一道,实际上,却是一部精修阴阳五行之气的宏观**。以火为表,五行为骨,阴阳为里,探究天地至理,穷尽宇宙变化之妙。
此法门能够延伸出数十条大道,条条皆可证道!
杨世云若不是修炼有星辰法体这部更加恢弘难测的神功,恐怕得传此法,也会忍耐不住以它为根本**修炼吧?
这火源录再一仔细研究,又发现原来还是以火行之道为主。
阴阳五行皆为薪柴,以旺火行。
总的来说,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修真火之种,此火种需要经历金丹、元婴、化神的锤炼,达至成熟,可御世间一切真火。
而杨世云所得的火源录第一部便是第一层境界。照理推之,火源录应该分成三部。或者说这位东临上仙的传承**,分为三个部分,这第一个部分便是火源录,第二部分会是其他法门,并不一定叫火源录。
光是第一部火源便能够直指仙道了,更别说其他部分了。也难怪李氏家族得到这处传承这么多年,也没有完全占为己有。
恐怕他们传承这么多年,无人能够将火源录修至巅峰吧?
杨世云再仔细推敲了之后,又发现了不对劲。
东临上仙立此秘境,应该是想找一个天资卓绝的传人吧?真传不必多,一人足矣。
那么他传下这么多人,修习火源录其目的何在?
李氏一族的根基应该是这火源录了。每五百年秘境开启一次,精英族人进入其中,传承火源录。无他,因为这门**关系着秘境的所有权,还有它是最接近仙道的法门。
可以想像,一旦秘境被他人夺取,李氏一族的火源录,因为只能自修,不能外传,恐怕就要自此而绝了。
那位留下后门的前辈高人,真是够绝的!
要是有人成功地夺取了秘境,李氏一族必受重创。如果李氏一族之中没有其他可堪修炼的根本**,那么秘境一失,李氏一族必然随之而衰落。
火源录的修炼应该只是考核的一个步骤,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否则李氏一族早就成功了。他们研究这部火源录不知道多少年,无数天才前仆后继,真要是考究这部来犯的修炼,哪里还轮得到杨世云和禽羽真人来捡漏?
从传承秘境毫不犹豫地让杨世云和禽羽真人接受传承,可以看出,这个秘境之灵对于外来者是一视同仁的,只要是有缘进入秘境,都会被传送来此,接受传承,通过考核者可以留下,通不过者被传送出境。
东临上仙也不会吝啬区区一部火源录。
功法传承只是次要,真正要看的是传承功法的人。
光凭一部火源录,修炼的人不同,取得成就也不一样。
李氏一族的精英,很可能大半都主修火源录,但成就却因人而异,有的人终生止步于金丹期,有的人终生止步于元婴期,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希望上窥返虚之妙。
而东临上仙却能够凭借火源录成仙,更是成就大到连天帝都要相邀。
这便是人与人的不同了。
功法传承其实有一个契合的问题,这是由人的命格和气运而定的。
因材施教方是正理。
杨世云修炼的星辰法体,便是气运道海图的传承碑,根据杨世云本人的情况,挑选的最契合于他的功法。
实际上,杨世云也隐约猜测到,这宝图的原主人,并不是修炼的星辰法体,而是其他根本**。
杨世云并没有强求修炼宝图原主人的根本法门,其实想一想宝图的神奇,就能够猜测到宝图的原主人,修炼的必然是气运大道的根本法门。
而杨世云修炼的却是星辰大道的根本法门。
两种大道看上去没有联系,实际上,却是一体异面,当然这一点,杨世云是不知道的,杨世云现在的境界还无法参悟这一层联系。
不过,不可否认,气运大道确实厉害非凡,可以辅助任何大道的修炼。天下苍生皆逃不掉气运的影响和纠葛。
( 极道仙圣 p:///2/2414/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承第二步
第一百九十八章传承第二步
半个月的参悟,杨世云已经将火源录前三层心法悟出,若不是时间有限,恐怕杨世云会继续其他后续心法。只是再接下来推演第四层心法,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三月之期也未必够。所以,杨世云才没有继续下去。
杨世云修炼的星辰法体是一部原篇加前人注释的完整功法,那一卷又一卷的秘法全是由宝图主人以及其他大能注释领悟加进去的。
它们全部是由原篇之中领悟而出,万法同源。
那些大能的注释加上原篇的对照修行,一百多年来,杨世云受益菲浅。有了这一层经验,所以杨世云参悟火源录原篇之时,才能够在半个月内,本尊加分身联合,参悟出这门**的前三层心法。
当这三层心法参悟出来之后,杨世云就明悟这部传承的坑人之处了。
因为立下因果大誓,无法外传,也无法交流,所以,每个人参悟出来的心法都有所不同,也难怪同样一部火源录,传承者的成就各不一样了。
这样的传承方法,对于悟性、天资、机缘的要求真的达到了极致。
杨世云开始修炼火源录,此法最精妙之处,便是凝聚一颗火种,采天地之间的火行之气,凝聚火种。
第一层心法,其实就是火种之基。
杨世云修炼的星辰之道,也有火行一项分支,拿来对比之后,以恒星的物质聚变为核心理念,高屋建瓴地铺设出这第一层心法。
当杨世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第一层心法刚刚修成。
一道白光闪过,杨世云被传送到一处宫殿前。
殿门上写着“藏经阁”三个字。
一个机器般的声音响起:“第一步传承通过,评价为极优,故而可入藏经阁选取经书典籍一部,此经可以外传。”
“我想知道,评级是如何划分的。”杨世云开口问道。
“参悟心法的评级,分为:优、良、中、差四级,每级极、上、中、下四等。你为极优,乃是最上等的评价。”
原来这第一层心法,因为个人参悟不同,打下根基也不同。杨世云能够达到极优,也是因为前世的知识积累以及今生的传承秘法精妙绝伦。两者相加,杨世云便参悟出火源录的第一层心法。
这一层心法,穷极物质与能量转换之道,能够将万物化为火焰。这等演变推衍,哪怕是东临上仙本尊也得动容!
“那么,我想知道在我之前,有几人评价极优。”杨世云开口问道。
“……”那个声音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开口道,“从主人离世,东临秘境按照主人命令,每一千八百纪开启传承一次,每次开启一纪,广纳四方有缘人。如今已经是第四次开启秘境,接受传承考验者数之不尽,极优评价者,历来仅有三人,你是其中之一!”
杨世云震惊,无数年来,传承者无数,竟然只有三个人达到极优评价,但即如此,也没有人能够通过最后的传承,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更加重要的是,这处秘境竟然积累如此深厚,可以想像若是得到这个秘境,那么仙运商会以此为根基的话,可以说腾飞之基已经是彻底奠定。
至少在这方世界,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仙运商会的崛起了。
仙运商会的不断壮大也关系着杨世云的成道之机,不可不重视。
杨世云踏入“藏经阁”,发现数十排书架,上面摆放站各种书籍。没有错,不是玉简形式,而是以书籍形式。
显然,这些书籍皆是经过特殊炼制的,能够保存数以亿年而不损,堪称奇迹了。
杨世云一一看来,发现这些书籍,竟然没有一种是修炼功法和秘法。其中佛经有三千八百卷,从这里可以看出,诸天万界之中,有佛门修士存在,但诡异的是这方世界却没有,显然已经失传了。道书有一万六千五百卷,各种注释经文数不胜数。
凡人修,仙人修道。
凡人需要修仙功法,对于这些佛经道书自然是不屑一顾,而到了仙人的层次之后,这些佛经道书的重要性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因为这些经文之中就蕴含着前人对道的描述。
不达到一定的层次,看这些经文,你只能看得懂,觉得相当有道理,相当玄妙,但真正的道与理,却根本无法获知一星半点。
杨世云自然也不例外,这些道书佛经,对于杨世云来说,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丝毫作用,自然不在选择行列之中。
在藏经阁的小角落,杨世云才找到了以玉简形式存储的功法秘典。
各玉简的存放处,都刻有标签,写着玉简的功法名。
太阴炼形真法、九霄剑录、轮回魔功、天魔秘典、纯阳真经之类的神功秘法,有数十种之多,个个皆是天级秘法,全都可以作为成仙了道的根本**来修炼。
但对于杨世云来说,这些法门全是鸡肋!
只有聊聊数种可以用来辅修和借鉴之用。
问题是杨世云已经辅修了火源录,何必再去选择这些法门来辅修?
杨世云精力有限,辅修一部火源录已经牵扯到他许多精力了,要不是此法有助于杨世云掌控火候,有益于杨世云丹道修行,否则他还不如专研星辰法体得了。
因为他修炼的星辰法体本身就是一门神功了,其他法门再多又如何。
其实,也就是杨世云拥有传承,诸般秘法也不缺,因为杨世云连诸天星辰卷上的秘法都没有学全,就是因为害怕贪多嚼不烂。
这种情况下,杨世云更加不会选择这些神功秘法了,看了一圈,也没有杨世云感兴趣的神功。
什么叫杨世云感兴趣的功法?就是前世传说中的**玄功、天罡三十六变这类的奇功了。
杨世云转了转的,就转到了修真百艺上的书架前。
架子上有九个玉简,代表着九种技艺。
杨世云看到了代表丹道的玉简,竟然名为东临药典!
杨世云神色一动,就将此药典给取了下来,开口道:“我选它。”
“可以。”那个声音回答道。
杨世云瞬间被传送出去,回到了他修炼的静室。
藏经阁之中,飘散着一道似惊似喜的叹息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