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然而,如今墨尔本的码头上却是一片空空荡荡,没有轮船,也没有军舰,甚至连一艘小舢板都没有,只有几艘满是窟窿的焦黑船壳子那是被日本飞机在岸边炸毁的游艇。此外,他还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见,一个老人将一只木质浴缸放进海里,然后拿着木桨跳了上去,准备坐着这玩意儿划过五十公里的海面……

    喂喂,这也太疯狂了吧!菲利普港湾可是比分割英国和法国的多佛尔海峡还要宽得多啊!

    ※※※※※※※※※※※※※※※※※※※

    幸好,虽然因为找不到船只,横渡菲利普港湾的海路已经走不通了,但撤出城市的陆上公路暂时还没断绝。唐尼下士很快就找到了一队满身尘土,精疲力竭的新西兰士兵。他们约有一个营的兵力,都是些满脸胡子肮脏不堪的家伙,肩上斜挎着枪枝,迈着行军的步伐快步行走。后面是辚辚滚动的炮车,被瘦骨嶙峋的骡马拉着,还有盖着破帆布的军用卡车摇摇晃晃地在凌乱的队伍中行驶,掀起一团团令人窒息的尘土。

    经过一番攀谈,唐尼下士得知这些新西兰士兵也是从西线战场撤下来的,正准备通过墨尔本东边的滨海公路,转移到香克角的最后阵地上去……因为他们的撤退,日本人刚刚已经攻下了菲利普湾西岸的吉郎港,这片最后的避风港已经不再安全,如果日军用铁路把鱼雷艇运进港湾内,就像十五世纪的土耳其苏丹把战舰拉过陆地,弄进金角湾进攻君士坦丁堡一样,那么穿梭在港湾内的运输船和难民船将会像猎物一样被屠杀!

    所以,眼下横跨菲利普港湾的海路疏散已经中断,想要逃离墨尔本去香克角,就只能走陆路。

    幸运的是,在一番交涉和祈求之后,为首的新西兰营长很和气地同意了唐尼下士跟着他们一起撤往香克角,而且看到他的胳膊受了伤,还叫来军医给他重新包扎消炎了一下,并且在卡车上给他腾出了个位置。

    就这样,掉队的唐尼下士一脸庆幸和感恩戴德地坐上了新西兰人的卡车,总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没过多久,这个新西兰的摩托化步兵营还没来得及离开市区,他就隐约听到了远方传来的不祥轰鸣……这让他感觉很奇怪,因为头顶的天空中暂时还没有出现日本人的飞机。

    忽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在不远处响起,他感觉整个视野都仿佛被巨大的火焰给撕裂了,而他自己也被气浪掀飞下了卡车,在地上昏头转向地翻滚着。接着一声又一声震耳的爆炸声不断传来,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充满噪音和火焰的地狱,唐尼下士差点被当场震晕,好不容易才艰难地爬了起来。

    然后,他就看到不远处的几座房屋喷出了明亮的火舌,高高地升到半空中,把傍晚的天空都给映照成了一片可怖的殷红色,大团大团的黑烟像云涛似的旋转着挂在火焰上空。刺眼的火星汇成一股股激流蹿入天空,然后缓缓地、懒懒地飘落下来,点燃了更多的房屋,让迎面而来的风中都充斥着炙热和焦臭。

    唐尼下士见状猛地蹦了起来,心脏怦怦地跳个不停,“……上帝啊!这是……日本人打进来了?”

    “……不,是澳大利亚人自己干的,他们在墨尔本的弹药库里安装了定时炸弹!”

    那位新西兰营长忧郁地望着自己被“街边炸弹”给炸得东倒西歪的队伍,脸色发黑地说道,“……但按照计划,应该是要到明天才会起爆的啊!肯定是那帮笨蛋定错了时间……见鬼!不想被烧死就快跑吧!”

    于是,充满焦臭味的热风,火光中坍塌的楼房和狼狈狂奔的人群,就成了唐尼下士对墨尔本的最后记忆。

    在盟军撤离行动启动的第六天深夜,熊熊燃烧的墨尔本终于被一支日军侦察部队占领……

    ※※※※※※※※※※※※※※※※※※※

    ps:富有人情味的台湾资本家找了专家鼓吹应当让员工每月无偿加班七十二小时,说这样有益健康,而台湾目前还是每周单休,相当于全月无休再每天加班一个多小时果然是满满的良心啊!蔡总统对此颇为赞赏!她之前就整天抱怨放假太多福利太高,估计以后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迅速朝着马克思时代的大英帝国看齐吧。要是哪天再有专家跳出来,鼓吹伟大的台湾人民应该不用电不睡觉不吃饭,那么就更好玩了。

    另外,台湾电力私有化已经开始,预计很快就要用爱发电,或者自己打自己嘴巴,重新开启核电站了。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第七十六章、墨尔本的陷落(下)
    第七十六章、墨尔本的陷落(下)

    美国,华盛顿,白宫

    已经被一系列噩耗折腾得夜不能寐的杜鲁门总统,此时又不出意外地收到了墨尔本陷落的败报。

    虽然事先就已经对此有所预料,但是当消息真正传来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了难以遏制的愤怒和悲伤。

    属于白种人的澳洲大陆,马上就要消失了!这片土地就要被那些低劣的黄皮猴子彻底夺去了!

    这是自从欧洲人发现美洲以来,第一次发生如此天崩地裂的大逆转过去只有高贵的西方白人满世界地航海殖民,逐一消灭那些愚蠢低劣的有色人种,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土地,将之化为白人的新家园。

    在白人种族主义者看来,这是万能上帝的安排,是属于他们的昭昭天命,也是命运赐予他们的福祉。

    因为他们这些有着高贵白皮肤的家伙,命中注定要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以及人类文明的中心。

    但如今那些大逆不道的日本人,却丧心病狂地妄图抗拒上帝的安排,硬是用一场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将已经被白人占据的澳洲重新“染黄”……真是岂有此理!偏偏合众国暂时对此还无可奈何!!

    幸好,当澳大利亚联邦的南十字星蓝船旗,在墨尔本城头燃烧着坠落之际,属于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着白人荣耀的星条旗,却成功地又一次在马尼拉的马拉卡南宫(菲律宾总统府)门前升起……想到这里,杜鲁门总统不由得从办公桌后面抬起头来,用一种极为复杂的眼神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麦克阿瑟将军,这位出身显贵、背景深厚的西点军校首席毕业生,以及连罗斯福总统都要忌惮万分的“明星统帅”。

    “……亲爱的道格拉斯,对于墨尔本的陷落和澳大利亚人退守香克角的方略,你有什么看法吗?毕竟从地图上看,如今澳大利亚人的处境,似乎跟你当初撤出马尼拉之后指挥的巴丹半岛保卫战非常相似。墨尔本就相当于当年的马尼拉,菲利普湾对应马尼拉湾,香克角半岛就是澳洲的巴丹半岛……”

    杜鲁门总统指着办公桌上的澳大利亚地图,如此说道,“……所以我很想听一听你的见解。”

    “……确实有些像,不过也仅仅是在地图上面看着有些像而已,澳大利亚人如今的处境,可是比我在巴丹半岛的那会儿糟糕多了。别忘了,我之前在澳洲跟日本鬼子打了好几年的仗,对墨尔本和香克角的熟悉程度不比马尼拉差多少,所以我非常不看好澳大利亚人的未来前景他们能够坚持两个月就是奇迹了!”

    菲律宾共和国元帅,“马尼拉的拯救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嘴里叼着他心爱的玉米芯烟斗,喷吐着烟圈说道时隔半年之后,如今的麦克阿瑟大帅早已不复去年冬天被日本人偷袭俘获,被迫装在铁笼里像珍禽异兽一样游街展览的落魄和颓丧,而是再次成功戴上了胜利者的桂冠,跟往日一样意气风发。

    虽然他所谓的胜利,不过是在菲律宾打了几场小规模的城市治安战,击退了几支基本只有轻武器的菲共“胡克”游击队,夺回了首都马尼拉和其它几座海港城市……而与此同时,还有五万以上的“胡克”赤色武装分子,依然继续盘踞在吕宋岛北部的碧瑶山区。还有三万多宗教极端分子割据棉兰老岛,俨然自成一国。

    但不管麦克阿瑟这位“名将”的战绩里含有多少水分,他依然是美国陆军中经验最丰富的将领之一。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菲律宾保卫战打响的很多年之前,驻扎在菲律宾的我军就制订了一个‘橙子三号作战计划(p—3)’。即在制海权丧失、敌人登陆行动阻挡不住时,可撤到在马尼拉视界之内的巴丹半岛。然后继续坚持六个月,以待海军从本土运来援兵。我指挥的巴丹之战,其实就是在按照计划执行而已。

    因为很早就有这样的计划,所以早在战前的时候,我军就已经在巴丹半岛进行了不少建设,营造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尤其是位于巴丹半岛的尖端,扼守马尼拉湾出口的科雷吉多尔岛,更是像直布罗陀一样,整个岛屿都进行了要塞化。沿海滩头的岸防火炮以及迫击炮、高射炮力量雄厚,岛上高地里挖掘了迷宫似的隧道,乃是最好的防空洞,可以容纳医院、司令部和仓库……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是不可能在巴丹坚守半年的。

    可是,澳大利亚人却从来没有在香克角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土木作业,至少在我离开澳洲战场的时候还是这样。盟军设置在香克角的军事设施,满打满算也只有几座海防炮台、雷达站和一个高射炮阵地。虽然香克角那些大口径岸炮的威力确实不错,炮垒也很坚固,但就跟英国人在新加坡建造的炮台一样,无法调转炮口用于对付从陆地那一面过来的敌人。而且那里的地下并没有现成的掩体洞库,甚至连地面上的房屋都不多。

    如果卡廷总理组织几万部队撤过去的话,那么他们在香克角恐怕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搭帐篷露营。而从墨尔本抢运过去的物资也没有地方存放,只能露天堆放,最多就是藏在树林里……而如今澳洲的天空是属于日本人的,只要几次地毯式轰炸,就能把澳大利亚人的物资、兵员和香克角的森林一起烧光。

    更糟糕的是,在巴丹半岛,我不仅有现成的工事可以依托,对面的日本陆军也只有大约两个师团;而在香克角,澳大利亚人却必须在荒野之中面对至少二十万日军的强攻……所以,他们如果能够在香克角坚持两个月,那就是上帝赐予的奇迹了。事实上,我估计他们想要在香克角坚持两星期都很勉强……”

    麦克阿瑟大帅对杜鲁门总统如此侃侃而谈,“……除非合众国能够尽快给澳大利亚联邦提供足够的支援,否则的话,我们就必须做好永远失去澳洲和新西兰,甚至被赶出萨摩亚群岛的最坏打算……”

    ※※※※※※※※※※※※※※※※※※※

    对于麦克阿瑟大帅预言的西南太平洋战线的悲观前景,杜鲁门总统从理智上也是表示认可的。

    可是,合众国目前真的没办法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提供任何支援了……杜鲁门总统搓着手苦笑起来自从进入一九四六年的夏天以来,各种使人心灰意冷的坏消息一直象潮水般疯狂地涌往白宫。

    巴顿将军的陆军在日本战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一口气损失了三十多万兵力,整条战线后退了近千公里,眼下还每天都在挨轰炸,只有上帝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像魔术般变出了那么多的战舰、坦克和飞机。

    哈尔西将军的舰队被一场大台风摧毁了四分之一的舰艇,本人黯然离职。而为了抽调舰队回防夏威夷,五角大楼不得不从西南太平洋大踏步地后撤,放弃了之前辛苦打下的斐济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本土跟新西兰之间的航线重新变得危机四伏。而新西兰已经在残酷的战争之中损失了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并且被毁灭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工业设施,如果没有美军的大力援助,新西兰人已经再也无力抵抗日军入侵。

    此外,更东边的美属萨摩亚群岛也眼看就要不保……所以,前不久奉命前往珍珠港接替哈尔西上将的奥布里菲奇中将,刚刚发来电报哀叹说,如今太平洋舰队不仅实力剧减,而且充满了悲观情绪,士气“低到无可再低”,很多高级将领的头发都变白了,好多人还在遵医嘱吃镇静剂。虽然菲奇中将还在努力给部下打气,说什么“尽管我们又挨了一次猛揍,但是我对于最后的胜利毫不怀疑。”但已经无人肯听。

    在近期的太平洋战场上,合众国唯一可供宣传的胜利,就只有麦克阿瑟收复菲律宾的捷报……但这并不能扭转合众国在战略全局上的颓势,也不足以再次提起合众国民众低落到无以复加的士气。

    另一方面,美利坚合众国自己的海陆军固然是把仗打得一团糟,白宫的各个盟友也普遍是烂泥扶不上墙。

    在欧洲,英国人和他们拼凑的反苏同盟,跟苏维埃巨熊和欧洲各国的赤色分子鏖战良久,几乎是什么招数都用尽了,但依然无法阻止苏联红军的铁甲洪流,充其量只是稍微阻滞了对方的脚步在越过比利牛斯山脉之后,苏联红军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在西班牙赤色分子的遍地起义策应之中,轻松碾碎了佛朗哥将军的微弱抵抗,成功开入了首都马德里,如今正在逼近葡萄牙的东部国境。眼下的里斯本已是一片风声鹤唳,萨拉查总统已经宣布将政府迁往大西洋中央的亚速尔群岛。而丢失了首都的佛朗哥将军,则率领残余的政府军,跟英国远征军一起退守西班牙最南端的安达卢西亚,准备背靠直布罗陀要塞进行最后的抵抗……

    在南亚,丘吉尔首相利用大英帝国最拿手的搅屎棍手段,赢得了一场不值得称道的外交胜利,从地图上和法理上收复了大半个印度,算是大英帝国这些年屡战屡败的无尽阴霾之中,一抹难得的珍贵亮色……但其价值也仅止于此了,在共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下,印度的王公和土著势力实际把持了一切权力,对英国只剩下了礼貌上的臣服。权威尽丧的大英帝国,今后恐怕再也难以从印度次大陆压榨出多少财富来填满国库。除非伦敦白厅能够重新投入数十万大军绕过半个地球进行远征,再打一场印度征服战争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未来的印度还会在战火中动荡,但无论最终胜利者是谁,都已经跟大英帝国的荣光毫无关系了。

    在东南亚,丘吉尔首相依然兴致勃勃地尝试着各种军事冒险和外交游戏,试图以一支极为迷你的远征军和大英帝国的百年威望,重演在印度次大陆赢得的纸面胜利,然而结果却是连印度这样纸面上的胜利都无法获得在一番缺乏武力后盾的恫吓与讹诈之后,越南、缅甸、马来亚、印尼的民族主义领导者都明确认为英国佬这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严词拒绝向大英帝国臣服。而丘吉尔能做出的唯一反应,就是展开炮舰外交,让他那支部署在东方的小舰队到处炮击港口,或者偶尔来个登陆偷袭。但却没有兵力扩大登陆场,也无法长期稳固地占据某个港口,更不用说深入潮湿蛮荒的热带雨林内陆,清剿那些多到数不清的土著人起义军了。

    现在毕竟早已不是大航海时代初期,皮萨罗和科尔斯特只带着一支几百人的白人探险队,就能够轻易征服一个有色人种大帝国的年头了……而东南亚的各个土著民族,也不是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的野蛮人。

    搞到最后,英国佬如今在东南亚的炮舰外交,已经完全变成了泰国人扩张领土的免费打手。各路泰军在美援军火的支持和英国舰队的协助之下,对马来半岛、老挝和柬埔寨发动了全面进攻,目前已经夺取了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就算是按照最自欺欺人的观点,也很难说这样的战绩对美英方面有何意义。

    在东北亚,美国自己扶植的盟友也是一样的令人绝望在朝鲜半岛,那个勉强拼凑起来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首都汉城挣扎了几个月之后,终于还是被得到海量苏联援助物资的赤色分子给淹没了。

    而在更加关键的中国战场,虽然白宫和唐宁街十号已经竭尽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不仅冒着被日本潜艇伏击的危险,一次次地组织护航船队横渡太平洋,给蒋委员长送去尽可能多的军火物资,甚至还不惜亲自上阵,让史迪威带着一支盟军进驻长江三角洲,让香港的英军协防广州,又组织了一支远征舰队深入中国内河,帮助蒋委员长守住长江防线……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国民政府的继续兵败如山倒,再次丢失了首都南京……

    早在美军来到中国大陆之前,中国工农红军就已经从上游的武汉和重庆等地渡过长江,在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战场上势如破竹,把蒋委员长的势力逼到了沿海一线,所谓的长江防线早已失去意义。

    而蒋委员长最可靠的嫡系部队,则在日本帝国崩溃之前就已经基本打光,当第一批美援物资抵达宁波港的时候,他的手里已经只剩下了一些刚刚从伪军换皮成国民革命军的部队,忠诚心、服从性和战斗力都极其可疑不说,蒋委员长甚至连他们的兵力数量都无法确切掌握,而且还普遍已经被赤色分子严重渗透。

    因此,尽管进行了各种堪称死不要脸的顽强挣扎,蒋委员长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被红军踩在地上摩擦的命运,于两个月之前被灰溜溜地赶出了南京城,如今已经把政府搬迁到了舟山岛,甚至还打算进一步搬家到台湾,丢下了一堆不打算带走的杂牌部队和史迪威的盟军,在上海继续跟红军打巷战……与此同时,由英军负责协防的广州,也在一个月之前被中国红军攻破,丘吉尔不得不开始考虑是否要进行第二次香港保卫战。

    ※※※※※※※※※※※※※※※※※※※

    总而言之,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以苏联为领袖的红色阵营,都是呈现出一片高歌猛进的态势,让美利坚合众国这个自由阵营的总后台彻底陷入了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绝望窘境,也让美国和英国情报机关的分析人员陷入了几乎要被送进疯人院的抓狂状态按照他们的计算推演,苏联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军火和物资,来维持如此长时期的高强度远征作战,哪怕勒断裤腰带也做不到。
1...570571572573574...7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