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阿绍却是有些担心地说道:“伯爷,大长公主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吗?”
宁海笑了下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她肯定能胜任的。皇上不会拿江山开玩笑的。”打仗是没问题的,至于其他的,在贵州呆了这么几年也该历练出来了。
听到接任宁海的是枣枣,肖氏的眼睛瞪得溜圆。
这模样成功地取乐了宁海:“你这什么表情?难道也觉得大长公主胜任不了这个位置?”
肖氏摇头道:“我就觉得不可思议。对了,就没人反对这个决定吗?”
“反对肯定是有的。不过大长公主十二岁入伍,在军中也呆了快二十年。这些年,她立下赫赫战功。其他人反对,也没充分的理由。”战功是基础,其他的都是虚的。
肖氏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好了,圣旨都下了。过段时间,大长公主就会过来了。”
肖氏听了这话立即来了精神:“这么说,大长公主来了,我们就能回去?”
宁海摇头道:“不行。大公主刚来很多事都不了解,我得让她熟悉了才能走。”
肖氏有些欢喜,问道:“这么说,我们今年可能回不去了?”
宁海点头道:“明年开春咱们就回去。”有大半年的时间,足以让枣枣制服那些不看好她的人掌控大局了。
肖氏心里不大愿意,不过到底没说出反对的话来。若是其他人接任,肖氏觉得宁海交接完就可以走。不过枣枣不仅身份贵重,也是他们的晚辈。这当长辈的,自然是要尽心尽力教导下自家的晚辈了。
一个月后,枣枣抵达桐城。她一来,就直接去了军营找宁海。
宁海看到她,笑着说道:“比上次见到的更稳重了。”
枣枣笑了下道:“舅公,我刚来什么都不懂,还请你多多指点下。”
宁海也没矫情,说道:“我准备明年开春再回去,你有什么不懂的尽可以来问我。”
枣枣原本接到圣旨,对于接任桐城大将军一职心里还有些忐忑。如今得了宁海的话,顿时心安了。
接任宁海的是大长公主,这事军中的中高层将领都知道。所以宁海召集大家过来,众人见到枣枣也不意外。
封志敖有些失望,但论资历跟军功他确实不如枣枣,所以也没啥不平的。不过其他疆良,有一部分很是不服。只是宁海积威甚重,这些人在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所以,枣枣头次与这些将领碰触还算融洽。
开完会,众位将领就回了各自的军中。宁海与枣枣说道:“这些日子,我白日都会在军中。”这样,枣枣有什么不懂的他可以很快地解答。
枣枣很是感谢宁海这份心意,说道:“舅公,谢谢你。”
宁海笑道:“傻孩子,跟舅公说什么谢。这些,原本也是我应当做的。”
回到家,宁海忍不住跟肖氏道:“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教的孩子,一个一个都这么聪慧能干的。”四位儿子不说了,两位女儿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琴艺大师。六个孩子,都成才了。
肖氏好笑道:“这事你问我,我问谁去?不过说起来,咱是跟着沾了光。”阿湛是在太后身边长大,自小到大从没让他们操一份心。
宁海嗯了一声说道:“送宁湛去西北,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嫡女重生记 第2195章 铁奎番外(125)
宁湛接到肖氏的信,看到上面说他们要明年开春才能回来,顿时郁闷了。不过他知道宁海的性子,既做了决定就不会改变。而且宁海的决定皇上是乐见其成,他就更没立场反对了。
回到家,原本想跟曾晨芙说下这事。结果,就看见妻子一脸愠色。
做到曾晨芙身边,宁湛关切地问道:“谁惹你生气了?”
“我之前跟你说过,曾妙佳夫妻两人在京城开了个饭馆。谁能想到,昨日上门的客人吃完他们法官的饭菜上吐下泻。她男人被官府的人抓了,她回娘家求助。娘没法子,就找了我,让我将她男人捞出来。”曾晨芙没答应,可心情还是受了影响。
宁湛问道:“出人命了没?”
听到没除人命,宁湛说道:“这事好办,让他们给受害者赔偿损失即可。”若是出人命,这事可就不好办了。
“这次帮了他们,谁知道下次又会招了什么事来?”曾妙佳惯得寸进尺,所以曾晨芙是真心不想帮。
不过,这事她也不可能真的袖手旁观。亲妹夫出这么大事若不伸把手,外人知道该说她没人情味了。
宁湛觉得这压根不是个事,笑道:“这次的事了了,就让他们回老家。”
曾晨芙说道:“我也希望他们回去,可曾妙佳不会愿意的。”
“这事由不得她愿不愿意。”
曾晨芙当下就明白这话里的意思:“最好让他们永远别再来京城了。”
当日下午,曾妙佳的丈夫就从监牢里放出来。赔偿了受害者的损失,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店铺盘了出去。
曾妙佳听到要回老家死活不愿意,结果被她丈夫打了一顿,当下就老实了。
曾晨芙听到两人回老家以后,很是松了一口气。
本想着晚上跟宁湛说此事,结果宁湛中午就回来了。
宁湛一脸喜意地说道:“大长公主带兵出战,杀敌六千,大长公主还将对方的一个将领的头颅给砍了下来。捷报传到京城,皇上大喜。”
听到这个消息,曾晨芙也很高兴:“这么说,爹娘今年应该能回来了?”大长公主一去就打了大胜仗,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敢再对她有异议了。那公爹跟婆婆,也不会在桐城滞留太长时间。
宁湛摇头道:“那边马上要下雪了,爹娘今年是回不来了。不过大长公主在桐城站稳脚跟,明年开春爹娘一定能回来了。到时候,我请假去接他们。”
曾晨芙点了下头。
此时,枣枣正一脸感激地对宁海说道:“舅公,这次我能打这么个打胜仗,全仰仗你老了。”
除了公务上的事,宁海还将他这些年跟东胡交战的心得与经验都跟枣枣说,真的是半点都没藏私。而这,也让枣枣在最快的时间了解了敌人。
宁海笑着道:“是你自己有本事,才能打胜仗。都说后生可畏,老话果然没错。”
两人说了小半天话,枣枣在宁府用过午膳就回了军营。
肖氏笑着说道:“长公主真是厉害,一来就打了个大胜仗。”其实最开始知道枣枣入伍博前程,她是颇有微词的。
就肖氏所受的教育,她觉得女人就该相夫教子的。不过在桐城呆了这么长时间,观念也渐渐改变了。她现在觉得女人强悍一些也挺好的,至少不用受欺负。所以说,环境真的很重要。
宁海嗯了一声道:“经此一战,下面的人也不会再质疑她了,我也没必要再留在这里了。”他没想到枣枣学习能力那么强,教的东西很快学会不说,还能举一反三。
“老爷你的意思?”
宁海心情很好:“我可以功成身退了。”枣枣有这么大的能耐,他也没什么可担心了,也能放心离开了。
肖氏皱着眉头说道:“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要下雪了,你这身体不宜在大雪天赶路。”
宁海摇头道:“不回京,今年我想回铁家村过年。”
人老了,就特别念旧。他不仅回回铁家村看看,还想去山上的石屋瞧瞧。不过石屋在大山里,冬天肯定是去不成了。
肖氏在心里盘算了下,然后点头说道:“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除了一些换洗的衣物,其他的都要打包送回京城去。
方辉知道宁海要去铁家村过年,说道:“爹,我送你回去吧!”当知道是枣枣接任宁海,他悬着的心也落到实处了。
宁海没同意:“如今军中事多你哪能走开!阿辉,我求了长公主,她答应会照佛你的。就算我走了,你也不用有后顾之忧。”如今枣枣上位,正是好好表现的时候,哪能走开呢!
“爹,儿子不孝,让你一把年岁了还要为我操心。”他知道宁海最不愿求人了。可这次为了他,却求了大长公主。
宁海笑了道:“只要你以后好好的,不要再让我操心,我就心满意足了。”
顿了下,宁海说道:“我明年估计四月会回京,到时候你请假回京一趟。”
方辉愣了下,说道:“爹……”
宁海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答应你母亲退下来后就让你跟阿湛分家,既说了就得兑现。阿辉,就算你们分了家,你跟阿湛也是亲兄弟。亲兄弟,就该互相扶持。”
方辉重重点头道:“我知道的。”
鸿博接到宁海的信,见他信里说他要回铁家村过年,当下欢喜得不行。提前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铁虎跟春妮几人。
铁虎问道:“奎子要回铁家村过年?他不用打仗了?”
鸿博很有耐心地说道:“祖父,舅舅前不久告老了。祖父,舅舅以后想去哪就能去哪了。”
宁海告老的事,其实之前他有跟铁虎说过。不过铁虎随着年岁的增长,记性越来越不好。刚跟他说过的话,转头就忘了。
铁虎哦了一声道:“回老家过年也好,我也好几年没回去了。”
春妮与鸿博说道:“博儿,我跟你爹先回铁家村去准备年货吧!”上了年岁就念旧,她现在也经常想起小时候的事了。估计奎子,也跟她一样的想法了。
铁虎听到春妮说要回铁家村,忙说道:“我也要回去。”越是上了年岁,越是故土难离。虽然铁家村离县城不远,只一天的路,但铁虎还是更愿意待在铁家村。可惜,鸿博没同意。
主要是乡下地方,连个大夫都没有。在县城大夫好找,且医术也好。
老家的房子好几年没住人,必须彻底修葺一番才能住进去。
铁虎说要回铁家村,鸿博不同意:“祖父,等舅舅回来了你到时候跟他一起回乡下去。到时候人多,也热闹。”
好说歹说,才说通了铁虎。而春妮跟段冬子当日,就赶回铁家村了。
铁家的族长知道这事,立即带了一帮族人来帮忙。只两天时间,不仅将房子从上到下修葺一番,还帮着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好几遍。屋子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房子修缮好了,春妮又去镇上买了新的碗筷盘碟跟新棉被。
鸿博也将阿旺跟阿财两兄弟叫到家里来,与他们说了这事:“你们舅公今年要回老家过年,你们兄妹几人到时候也回老家过年。”阿旺兄妹三人没爹没娘的,这几年都是到鸿博家过年的。今年他要带着全家回老家过年,阿旺三兄弟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回老家过年了。
阿旺两兄弟面露喜色:“大伯,舅公今年会回老家过年了?”
鸿博心情也很好:“嗯,你舅公自小在铁家村长大,多年没再回老家。这次退下来,就想回老家看看了。”这次回了铁家村,下次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阿旺喜得不行,问道:“大伯,那舅公什么时候回去?他能参加我的婚礼吗?”阿旺已经定亲了,未婚妻是他铺子里掌柜的次女。两人的婚期,就定在来年的五月。
若是宁海能参加他的婚礼,不仅有面子,对他将来好处也很多。
阿旺可不想一辈子做个匠人,他想以后自己开个首饰铺子。当然,那得是出师以后的事了。
鸿博摇头说道:“你舅公肯定不可能呆到明年五月。天气一转暖,他就会回京了。”很可能,过完年就会走。‘
阿旺后悔得不行,早知道就将婚期定在正月了。
兄弟出门以后,阿财说道:“大哥,舅公长什么样呀?”他小时候见过宁海一回,这么多年过去早忘一干二净了。
阿旺摇头道:“我也不记得了。不过印象之中,长得很高大,也很有气势。”
鸿博帮两兄弟每人买了个宅子,都是六间屋的。买在同一条街道上,隔得近以后有事也能互相照应着。不过因为兄弟两人还没成家,一个宅子自己住着,另外一个宅子租出去贴补家用。
彩霞见到两人,忙问道:“大哥、阿弟,大伯找你们做什么?”阿旺跟阿财搬来这里以后,就将彩霞从鸿博家接了过来。有她在,两人回家也有热饭热菜吃。
阿财一脸笑意地说道:“舅公来信说要铁家村过年,大伯让我们到时候跟着一起回老家过年。”
彩霞眼中迸射出一抹亮光,不过转瞬即逝,快得兄弟两人都没看到。
嫡女重生记 第2196章 铁奎番外(126)
天蒙蒙亮,宁海就带着肖氏离开桐城。
出门的时候,肖氏好笑道:“这偷偷摸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犯啥事要跑路呢?”原本说好,是明日离开的。
宁海轻笑道:“你不是一直盼着回去吗?这次,终于如你的愿了。”在铁家村过完年,就要回京了。这辈子,就待在京城了。
出城的时候,宁海回转头看着城墙上‘桐城’两字,眼中有无尽的不舍与留恋。
阿绍说道:“伯爷,咱们走了。”
宁海轻声说道:“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回来这里。”
“伯爷,等你身体养好了,到时候我陪你回来这里转转。”
宁海笑了下,将马扭转头道:“走吧!”再不舍,也要离开了。不过能功成身退,也是福气。多少同袍,都折在战场上了。
枣枣听到宁海夫妻出城,立即骑马追上了去。一个时辰后,终于追上了他们。
宁海虽然骑着马,但肖氏是坐着马车的。若不然,枣枣也追不上了。
枣枣看见宁海,说道:“舅公,不是说明天走吗?怎么今儿个就离开了?”她还准备明日带着军中的众位将领一起来送宁海。
宁海笑着说道:“年岁大了,最受不得离别。怕你们来送我,我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还是悄悄的走好。”
为避免耽搁了宁海的行程,枣枣也没说太多的话:“舅公,保重好身体。有什么事,你写信给我。”
宁海点头道:“放心,我会的。你也一样要保重好自己,这样才能保护好辽东数百万的百姓。”
“舅公放心,只要有我在,东胡人决不能踏入桐城半步。”她还想将东胡的老巢端了,哪还会让他们打进来。
鸿博看着天上飘落而下的雪花,很是担心地说道:“这雪下得太不及时了。这么大雪,舅舅他很可能会被困在路上。”再晚上一些时日下,该多好。
傅氏也很担心:“老天要下雪,我们也没办法,只希望舅舅能早些到了。”主要是出发的太晚了,若是能早些来能赶在下雪前到了。
这日用过晚饭,铁虎问道:“不是说你舅舅要回老家过年,怎么还没到?”
鸿博笑着道:“祖父别着急,再过一些时日舅舅就能到了。”铁虎的记性偶尔特别好,连他小时候尿床的事都记得。有时候,刚跟他说的事一转身又给忘了。所以,夫妻两人都已经习惯了。
这日半夜,大门被拍得震天响。
鸿博跟傅氏听到下人说宁海跟肖氏到了,两人赶紧起身穿衣裳。
走到堂屋,就看见宁海与肖氏两人一脸疲惫地坐在椅子上。
傅氏给两人行过礼以后,就让人搬了炭火过来:“舅舅、舅母,你们先烤烤火,我去厨娘看看。”督促厨房做些热饭热菜吃。
宁海说道:“不用那么麻烦,给我们下碗面就行。”
肖氏说道:“烧点水,我要泡个澡。”这些天太冷了,都没敢洗澡。半个月没下,肖氏都觉得身上快发馊了。
傅氏忙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奎子、奎子回来了呀!”话刚落,就见铁虎被扶了出来。
宁海一见到铁虎,忙走上前搀着他道:“爹,是我回来了。爹,这么大冷的天,你老怎么也起来了。”
铁虎老泪纵横:“奎子,爹日日担心再见不着你了。奎子,这次回来以后就不要再去,桐城太危险了。”
肖氏有些愕然地看着铁虎。
鸿博小声说道:“舅舅、舅母,祖父他现在记性不大好,时常将以前跟当下的事弄混了。”铁虎都快八十岁的人了,整个县城过八十的没超一个巴掌。
肖氏恍然。
宁海有些心酸,也有些内疚:“爹你放心,我以后再不用回去了。爹,这么冷的天你快回屋休息。”
铁虎可不敢放开他的手,怕趁着他睡着又走了:“你陪着爹睡吧!”
宁海没有异议:“好。”
夫妻两人泡晚热水澡,又吃了一碗面,双双歇下了。不过宁海是陪着铁虎去睡,肖氏一个人睡个屋。
出门十多天就下雪,后面十多天都是顶着雪赶路。那路特别不好走,折腾得不行。肖氏这些天受了不少罪,躺床上就睡下了。
鸿博夫妻两人,也回了屋。
傅氏犹豫了下问道:“老爷,舅舅现在退下来以后会留在京城。你说他会不会将祖父接去京城?”
鸿博摇头道:“祖父连县城都不想呆一直想回铁家村,又怎么可能会去京城?”
傅氏想想也是。
第二天天没亮,宁海就起床练剑了。
鸿博站在一旁等他收了剑,说道:“舅舅,怎么不多睡会?”
宁海笑着道:“我每天都是这个点起来,想睡也睡不着。对了,等用过造反,我就陪着你祖父回铁家村去。”倒是铁虎,睡到现在还没醒。不过老人家能吃能睡精神好,这对是好事。
“舅舅,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去吧!”
宁海摇头道:“不用了,等会我们就回去。你也不用请假了,公事要紧,我等会带你祖父一起走就是。”
话是这么说,鸿博还是请了两天假陪着他们一起回了铁家村。
天快黑,一行人回到铁家村。因为早派人通知,他们到村口的时候就见黑压压的一群人。
宁海见状赶紧让大家回去:“天寒地冻的,别冻坏了,赶紧回去。”
族长见宁海不喜欢这一套,连让族人都回家去了,然后自己上前见礼。
宁海受了族长的礼,笑着道:“这儿太冷,咱们先进屋。”
进村也没坐马车,而是走了进去。一边走,一边与族长说道:“记得上次回来路还没这么宽,什么时候拓宽的?”这路很宽,足够过两辆马车了。
族长笑着道:“五年前扩宽的,这事还是鸿博牵的头。”当然,也是鸿博出钱最多。
进了村里,宁海笑着说道:“村里的青砖瓦房比我上次来多了不少。”由此可见,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
族长听了这话忙说道:“这都是托了伯爷你的福。”
宁海摇头道:“这哪是托我的福,是托了朝廷的福。”朝廷若是不减免赋税,老百姓的日子也没现在这般好了。
其实朝廷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只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铁家村比其他村要富裕,其中鸿博出力很多。
深觉马屁拍再马蹄上了,族长忙说道:“是、是托了朝廷的福。”
春妮看到宁海跟肖氏,笑容满面地说道:“奎子、弟妹,外面冷,快进屋烤火。”屋里,两大盆的炭火烧得旺旺的。
族长见状,识趣地带着里长跟村里的几个长老回去了。
宁海看了一眼屋舍,说道:“房子大了很多。”当日他们的房子,只有四间屋。如今,有二十来间了。
鸿博道:“舅舅放心,左邻右舍都是主动搬走的,并没有强迫他们。我也给了他们每家六十两银子的补偿。”地是由村里划拨的,木料可以去山上砍。有六十两银子补偿,足够这些人家盖一栋青砖大瓦房了。
宁海这才点头。
听到族长说想摆流水席,宁海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结果铁虎这会脑子不糊涂了,扬声说道:“摆,我儿荣归故里哪能不摆宴庆贺。摆,一定要摆。”
这些年让铁虎一直为他担惊受怕,宁海很是愧疚。见他执意要摆流水席,也就同意了。左右也花不了几个钱,就当是哄下老人家开心了。
流水席摆了三天,附近的村民都过来吃酒席,很是热闹。
三天的流水席过后,就是各路人马来拜访。这日镇长来拜访,宁海不愿见。若是谁都见,他这个年也别过了。
肖氏看着他不耐烦的样子,笑着说道:“乡下地方,这种事寻常。”宁海不仅是安阳伯,更是当今皇帝的舅公。宁海不见他们没关系,这些官员哪敢不来拜会。
宁海说道:“原本是想回来好好过个年,却没想到不得安宁。”可想而知,过年时这些人也会跑来拜年了。
“左右就这段时间,你忍一忍,等出完元宵我们就回京去。”
宁海说道:“出完元宵还是冷得很,得开春后了。”
说完,宁海又道:“我打算等开春后,带你去石屋看呢!”他在山上,可是足足呆了五年。当时觉得很苦,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幸运。躲在山上,远离了一切的纷争,让他能安安心心地跟着铁虎学功夫。
肖氏对那石屋一点兴趣都没有:“入春你的旧伤又要复发了,还是早些回京的好。”京城名医那么多,就算除不了根也能控制,而不会让其继续恶化下去。
宁海嗯了一声道:“三月初我们就走。”
肖氏点头,然后问道:“老爷,你看这次我们要不到带爹一起回京?”丈夫孝顺,接了老头子进京也能好好尽孝。
宁海摇头道:“爹年岁大了,不宜长途奔波。而且爹也说了,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他以后就在这里养老,直到老去。”人老了就不喜挪窝,对他们来说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窝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