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如惠回到安阳伯府,并不插手伯府里的事情。等曾晨芙有空的时候就带着孩子陪她说话聊天,还经常陪她在园子里走动。
别看如惠没进学堂念书,但戴嬷嬷教导了不少东西。所以跟曾晨芙,两人也有说不完的话。
虽然如惠也没特意做什么,但自她来了以后曾晨芙放松了不少。就是宁湛,也没再提心吊胆了。
这日午觉过后,如惠又陪着曾晨芙在院子里散步了。
一边走,如惠一边笑着道:“我怀诗茵的时候,你姐夫要准备会试。他多陪我一会,老夫人第二天就要跟我念叨,说我这样耽搁了他温书。我知道祖母她老人家也是紧张你姐夫的前程,可当时就觉得特别委屈。回到自己屋里,眼泪就忍不住落下来。”
曾晨芙感同深受:“自怀孕后,我娘没顺我的意,我都觉得特别委屈。”亲生母亲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夫家的人了。
“是啊!怀孕以后就特别敏感,而且脾气也变得特别大。当时我总发脾气,你姐夫脾气好,不仅没生气还总宽慰我。”虽然孟家其他人不咋地,可丈夫对她真没的说。当然,如惠对孟苒希那也是掏心掏肺。
两人走了一刻多钟,如惠道:“走了这么久,我们到前院的亭子里歇会吧!”怀孕后要多走,但不能走得太久。
到亭子,曾晨芙刚想坐下突然哎哟叫出了声。捂着肚子,曾晨芙道:“二姐,我肚子有些疼。”
不等如惠开口,曾晨芙又不疼了:“估计是刚才这孩子踢了我一脚。”
如惠笑着道:“这么顽皮,想来以后也是个活泼好动的。”诗茵比较文静,可团哥儿却是个闹腾的。经常闹得,她头疼。所以,她是真心不想再生了。
不过,这个只能想想了。只团哥儿一个,太孤单了。最少,还得给他添个弟弟。
吃了两块糕点,曾晨芙又哎哟了一声。
作为过来人,如惠见状忙说道:“弟妹,你这怕是要发作了,我们得赶紧回去。”
曾晨芙犹豫了下说道:“二姐,又不疼了。应该不是要生了,是孩子在动吧!”
如惠走过去扶着他,说道:“可能是孩子顽皮,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先回去吧!”
曾晨芙觉得有理,就听了如惠的话。结果一直走回到院子,肚子都没再疼了。
刚想说虚惊一场,曾晨芙肚子又疼起来了。这次,可比之前两次痛多了。
稳婆早就候着了,看到曾晨芙的样子就说道:“世子夫人,你这样子是要生了。”
不过一简直,发现宫口还没开。稳婆说道:“还得要过会才成。世子夫人,要不你先吃点东西。”
如惠拉着曾晨芙的手说道:“弟妹,你现在还只是阵痛,没有真正发作。弟妹,我扶着你在院子里再走几圈。这样,生产起来就会快很多。”
曾晨芙听到这话,不由看向了稳婆。
稳婆点头道:“世子夫人,你羊水还没破,确实没那么快。若是能多走几圈,对生产是有利的。”请的这位稳婆,可是有三十多年接生经验的。而且她为人仔细又认真负责,接生的孩子存活率很高。
如惠跟稳婆,那都是过来人。曾晨芙虽然心里害怕,不过还是听从两人的建议,在院子里转圈圈。
稳婆见曾晨芙真在院子里走步,心情也稍缓。接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碰到不配合的产妇了。
走了五圈,如惠让她坐下然后叫丫鬟端上做好的面条。
曾晨芙此时一点胃口都没有。
如惠将面条推道曾晨芙面前,说道:“弟妹,没胃口也要吃。生孩子是个力气活,你现在不吃等会饿了没力气,反而更遭罪。”
听到这话,曾晨芙硬着头皮跟这碗面条以及里面放的四个鸡蛋都吃了。
吃完面条,如惠才让稳婆扶着曾晨芙进了产房。而她,自然也跟着进去了。
“啊……”
宁湛得了消息就请假回来了。一进院子,就听到曾晨芙的惨叫声。若不是被门口的婆子拦着,他就冲进产房了。
麦穗过来的时候,就见宁湛在产房外的走廊处走转来转去。
麦穗见状说道:“世子,姑娘跟少爷都哭着要娘。世子,姑娘跟少爷平日最喜欢你,你去哄哄他们吧!”她哄不住,就想过来看看如惠什么时候能好。
宁湛这个时候哪愿意走开:“你把诗茵跟团哥儿抱过来。”
麦穗很无语地看着他,说道:“世子,若是让姑娘跟哥儿听到世子夫人这叫声,晚上还不得做恶梦。”小孩子要是惊了魂,可就麻烦了。
宁湛想着如惠也是在产房陪曾晨芙,才没时间照顾两孩子。
想到这里,宁湛最后还是去看了两孩子。等将两个小祖宗哄好以后,宁湛赶紧又回了自己的院子。
太阳落山没多久,就听到孩子哇哇的哭声。
哪怕听到孩子的哭声,宁湛也没放松,整个人仍然绷得紧紧的。
见到如惠抱着孩子出来,他疾步走上前问道:“芙儿怎么样?可还好?”若不是婆子说产房不吉利,死活拦着不让他,他早冲进去了。
如惠笑着道:“孩子落地比较快,弟妹没遭太多罪。刚喝了一碗参汤,这会已经睡下了。”头胎从发作到生产只两个半时辰,算非常快了。
宁湛松一口气:“那就好。”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这些日子他是提心吊胆就怕出什么意外。好在,平安无事。
如惠白了他一眼,然后将被宁湛忽略的孩子递给他道:“来,抱抱你儿子。”
宁湛一手托着孩子的脑袋一手托着他的屁股,将孩子抱在了怀里。
看着他这熟练的姿势,如惠笑道:“多亏我以前让你多抱诗茵跟团哥儿,现在可不就有经验。”
宁湛朝着孩子说道:“儿子,我是你爹。”
看着宁湛这傻样,如惠抿着嘴直笑。
五日之后,肖氏就接到了宁湛的信,说她得了个大孙子。
肖氏欢喜得不行,不过很快她又发愁了:“我送的东西,这会都还没到呢!”
余梅笑着道:“晚些天到,大少爷一样能穿到夫人做的衣裳。”
因为这么一件大喜事府里中午加餐,每个人还多得一个月月钱。
这么大的动作,哪怕马氏不管事也知道了。当下心里,很不是滋味。
等方辉回来,她就忍不住抱怨道:“都是宁家的子孙,可三弟的儿子是宝,我家壮哥儿就是根草了。”
方辉看了一眼马氏,神色冷了下来:“你这是后悔嫁给我了?”
马氏吓了一大跳,忙说道:“大爷,能嫁给大爷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她只是,为方辉跟儿子鸣不平。
“宁湛是安阳伯府的继承人,他的嫡长子自然金贵。还有,你以后别拿我们的孩子跟他的孩子比。他们是嫡枝,我们只是旁支,两者没有可比性。”出生,就决定了这个差距。想改变,只有靠后天的努力。
可现在看来他想超越宁湛,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马氏不敢再吭声了。
宁海是过了几日才回来,听到自己得了嫡长孙当下高兴得不行:“去年就让你回去,你不听。等天气转暖,你就回去吧!”
肖氏也很想见孙子,可她更放心不下丈夫。想着前些天宁海旧伤又发作,肖氏忍不住说道:“老爷,你致仕吧!我相信,湛儿靠自己也能有好前程的。”
宁海摇头道:“过两年再说吧!”
肖氏红着眼眶问道:“老爷,你就不想看着我们的孙儿长大成人吗?老爷,就算我求求你了,别再当这官了。咱家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你别再拿命去拼了。”说到这里,肖氏的眼泪就来了
宁海帮肖氏擦了眼泪,柔声道:“哭什么?我这身体好得很,打死一头牛都不成问题了。”这话也不算假,只要不引起旧伤,他照样是能上战场杀敌的宁大将军。
肖氏还是哭,一直哭个不停。
“好了,别哭了,这事我会慎重考虑的。”这女人就是水做的,要不然哪那么多的眼泪。
肖氏信不过他,第二日写信跟宁湛说了这事。她希望,宁湛能劝服宁海致仕。
宁湛觉得,靠他说服宁海脱下身上的盔甲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犹豫了许久,宁湛与玉熙说了这件事:“皇后娘娘,我娘说爹前些日子旧伤复发,痛得躺床上起不来。”
玉熙很是意外地说道:“不是说只是感染了风寒,吃了两幅药就好痊愈了。”
宁海痛的时间也不长,就半天时间。只要他有心隐瞒,外人还真不知道。而玉熙虽然派了人在桐城,但却没有监视宁海跟其他的高级将领。只有对自己不自信的人,才会疑神疑鬼。
“不是,是旧伤复发。”说到这里,宁湛苦着脸道:“我前两年就劝我爹致仕,让他好好在家休养,可是他不愿。我知道,他一辈子在军营呆惯了,舍不得离开。”
玉熙笑了下道:“这事你别担心,我来劝你爹。”
他希望宁海能长命百岁,所以哪怕被埋怨,宁湛也认了。
嫡女重生记 第2172章 铁奎番外(102)
玉熙将这事告诉云擎,说完后问道:“和瑞,你觉得让接接任舅舅比较好?”如今朝廷又不是没人可用,相反,如今朝中强将如云。宁海身体不行,于公于私,玉熙都要他退下来的。
云擎想也不想就说了陆斐。陆斐原本就是副将,擢升他正好,也符合一般的流程。
玉熙摇头说道:“我想调枣枣过去。”闺女的心愿是成为大元帅。他们马上就要退下去了,若是错失了这次机会,枣枣的愿望很可能永远实现不了了。
云擎有些犹豫。镇守桐城责任重大,他怕枣枣太年轻承担不起这份重责。
玉熙对枣枣有信心:“当初我任她为贵州总兵的时候,你也担心她担不起。可你你看看,她在贵州不干得也挺好了。历练了这么多年,我相信她担得起这份重任。”
见云擎还在犹豫,玉熙笑着说道:“要不我们问下阿浩,看看他怎么说。”儿子若同意,丈夫就不会再反对了。
云擎已经决定退位,以后这天下的事也是儿子做主。这事让他决定,更好。
启浩知道后就说道:“爹、娘,陆将军年岁太大了,过两年可能也要致仕了。守城大将换来还去,不利于稳定军心。大姐还年轻,至少二十年内桐城不用再换人了。”这些开国大将,若是以后不听从调遣,到时候再换人也是麻烦事。还不若让枣枣上,自小到大他的话枣枣都听。
启浩同意,云擎也就不再犹豫了。
宁湛一到家门口,就听到门房说曾夫人来了。
走进院子,就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宁湛的脸上,不由也浮现出了笑意。
进了屋,就看见曾夫人抱着孩子,正低头与曾晨芙说着话。
因为觉得曾晨芙也没什么地方需要她的,然后小儿子每晚都要回家。所以,曾夫人晚上并没留在安阳府内,而是回去了。
月子期间,曾晨芙让宁湛睡书房了。不过,不到睡觉时间他就不会回去。
给儿子换好尿片以后,宁湛问道:“湖州那边的事都处理好了?”
曾晨芙点了下道:“曾妙佳和离了。”
“你祖父能同意?”和离可不是小事,而且明显庞家并不是过错方。这样和离,对女方家的名声很不好。
曾晨芙苦笑一声道:“祖父他们不同意也没用。庞家大爷知道她要和离就说强扭的瓜不甜,说服了庞大人跟庞夫人。”
其实曾家大老爷也不同意曾妙佳和离的。哪怕他再疼曾妙佳母女,也不可能拿家族的声誉开玩笑。只是庞家不愿再要曾妙佳,曾家大老爷也没奈何了。
宁湛说道:“又不是娶不到媳妇,干嘛非死心眼娶个心不在自己身上的女人。强行留下,以后也没好日子过了。这庞家老大,倒也是个明白人了。”
曾晨芙道:“只希望她以后不要后悔。”和离回家,以后哪还能嫁到庞家大爷这样好条件的夫婿。曾妙佳以后不是低嫁,就是给人当继室了。
不过,这不是她操心的事。
宁湛道:“最好还是让岳母早些将她嫁出去,留在家里迟早成祸害。”对这种不安分的女人,他是很厌恶的。
曾晨芙点了下头,跟宁湛说起孩子的满月宴:“夫君,爹娘都不在,航航的满月宴就不办了吧?等他周岁宴,我们再大办。”主要是没人帮着操持,而她又不想麻烦如惠。所以,就觉得免了最好。
宁湛可不答应:“航航是我们第一个孩子,他的满月宴哪能省了。这事,我已经跟二姐商量好了。到时候,她会帮着张罗。”
曾晨芙有些不好意思:“二姐有自己的家,总麻烦她不好呀!”
“这是最后一次了。过不了多久娘就会回来,以后有事也不用再麻烦她了。”也是没办法,若不然也不会让如惠过来帮忙。
曾晨芙一脸惊愕地看着宁湛:“你说娘会回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怀孕,丈夫都不让婆婆回来要留在桐城照料公爹。如今说这话,她直觉有大事要发生。
宁湛沉默了下道:“爹前不久又旧伤复发了,疼得在床上打滚。我跟娘都让他致仕,他不愿意。没办法,我将这事跟皇后娘娘说了。要不了多久,爹跟娘就会回来的。”
曾晨芙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过了半响,曾晨芙才道:“相公,你这样做,公爹定会埋怨你的。”
宁湛很坦然道:“埋怨就埋怨吧!总比他整日受着伤痛的折磨还强撑的好。”致仕以后,就能安心调理身体了。
曾晨芙笑道:“我想,公爹知道你这份孝心,也舍不得埋怨你了。”至于宁湛的前程,曾晨芙并不愁。哪怕没公爹的相助,得太子看重将来照样有锦绣前程。说不准公爹致仕了,丈夫将来的仕途反而会更顺。
宁远航满月宴的宴客名单,是宁湛亲自拟定的,然后再给曾晨芙看是否有遗漏。
曾晨芙检查了下,删了两户人家:“我祖父跟他们两家交好,但他们与我们大房并没什么过多的往来。”她是大房的姑娘,对方瞧不上他们大房,她也不想与其往来。
满月宴只办了十桌,请的都是亲戚跟至交好友。所以,宁湛很轻松就将事情安排妥当了。如惠也只在酒宴前三天,才过来帮忙。
满月宴办得很热闹,就连玉熙跟启浩都赏了东西下来。宁远航这满月宴体面又风光,另外收获了无数的礼物。
宁湛看到托盘里的东西,笑着道:“若是每年都收这么多礼,靠这些礼也能娶上媳妇了。”
曾晨芙看了宁湛一眼,好笑道:“我们以后可是要回礼的。”等于是说儿子就算有钱娶媳妇,那也是用他们的钱。
夫妻两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宿话,宁湛想留下。可惜曾晨芙的奶娘不愿意,委婉地赶人。不是奶娘不近人情,而是两人都年轻她怕没个轻重。
如惠张罗完宁远航的满月宴,就回家了。一到家里,就听到孟五奶奶陈氏的母亲病逝了。
想着陈氏去年费尽心思为她母亲找大夫,没想到也只是拖了一年。如惠忍不住有些唏嘘。
第二日去上房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如惠见孟三夫人面色阴沉可怖。当下,就有不好的预感。
回到自己的院子,如惠对麦穗说道:“你去打听下,看看三房有什么事?”
孟三夫人是府里出了名的铁公鸡,除了孟广武兄弟要下场时开过小灶,其他人包括孟五姑娘都吃的大厨房。这种情况下,对下人自然也不会有多宽厚。赏钱那是别想了,平日不挨骂就不错,这种情况下,就别指望下人有多忠心了。麦穗转了一圈,就知道了三房出了什么事。
如惠道:“你是说三夫人知道五爷将端砚卖掉的事了?”
麦穗点头道:“三夫人在家里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五奶奶这次怕又要遭罪了。”
说这话的时候,麦穗很是不屑。不过一块砚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传家宝呢!
如惠也是满脸同情,说道:“得给五奶奶透个信,让五奶奶有个心理准备。”
当日孟三夫人就称病,连之后陈母送丧仪式都没去参加。
如惠对此很鄙视,忍不住跟孟苒希吐槽:“真不知道祖父祖母当日是怎么选中的她的?”抠门小气,心胸狭隘,从上到下她就没看到三夫人一个优点。
孟苒希苦笑了一声道:“三婶年轻的时候样貌特别出众,三叔一见就相中了她。因为三叔身有残疾不能入仕,祖父见祖母同意也就没多管。主语祖母,也是在过门后才知道她嗜财如命。”
如惠笑了下道:“也幸好你三叔没当官,要不然就你三婶这德性,绝对要将他送去监牢。”哪怕孟三老爷不贪,孟三夫人那绝对是来者不拒的。
想到这里,如惠道:“对了,你三叔管着府里的田产,我就听了很多次说他从中捞好处。”
孟家的产业七成是大房的,剩下三成才是二房跟三房的。盘算下来,他们以后也分不到多少。所以哪怕听说了这事,她也没往心里去。
“这事,十多年前我就听说了。三叔不能入仕,不可能让他游手好闲,所以祖母就做主让他管着家里的田产。”说完,孟苒希无奈摇头:“为这事,大伯母跟三伯母两人很不对付。”孟三老爷这么干损的可是大房的利益,孟大夫人当然不乐意。
说起大房,如惠问道:“我听说大老爷要调回京城了?这事是不是真的?”别看如惠不管事,可孟家的事她基本都知道。
孟苒希摇头道:“这个还没确定。不过祖父三年前就想让大伯回来,只是不知道大伯跟祖父说了什么,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你在吏部马上也干满了三年,祖父有没有说外放的事?”要外放,现在就得开始筹谋了,这样才能谋到好的位置。
孟苒希摇头。
孟家的事,如惠不想管。可这事关系他们一家的未来,如惠非常的上心:“你这两日问下祖父,看看他老人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孟苒希点了下头。
嫡女重生记 第2173章 铁奎番外(103)
事关自己的前程,孟苒希也不敢马虎。等孟尚书回府后,他就去询问了此事。
祖孙两人在书房谈了半响。
回到自己的院子,如惠都已经将两个孩子哄睡下了。
孟苒希就与如惠说道:“祖父说还不到时候,让我安心在吏部当差。”
孟尚书没说不外放,而是说没到时候。如惠就知道,老太爷是另有打算。
想了下,如惠问道:“我听阿湛说,皇上这两年可能要退位。祖父现在不让外放,是不是与此有关?”
不过孟苒希还是很意外:“阿湛竟然跟你说这事?”
“阿湛没跟我说,是弟妹与我聊天时说起的。不过太子如今监国,皇上跟皇后已经开始放权,退位是迟早的事。”帝后并不念权,如今大部分朝政多是太子在处理。明眼人都知道,皇上估计是要退位了。
孟苒希点了下头说道:“祖父确实是这么说的。皇上,可能明年就会退位了。”作为六部尚书之一,对帝后的动向比旁人要了解得多了。
如惠有些疑惑地问道:“可是皇上退位,与你外放有什么关系?”
孟苒希说道:“一朝天子一招臣。太子年轻,自然也喜欢用年轻的臣子。若是太子继位,朝堂必定会有变动。”
如惠并不是只盯着内宅一亩三分地的人,外面的事她也时刻关注着:“祖父是不是想太多了?你如今只是个七品的官员,朝堂变动能跟你有什么关系?”
孟苒希说道:“朝堂,与地方上也是息息相关的。祖父的意思,再等个三五年能谋到更好的差事。”
如惠哦了一声,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可第二日她却让人送了口信给宁湛,说有事找他。
当日宁湛让双寿买了一些玩具,傍晚的时候亲自送去孟府。
如惠让人将两个孩子抱走,然后与宁湛说起了孟苒希外放的事。
如惠说道:“你姐夫只是个七品的小官,就算太子继位朝堂有变动也与他无关。可是你姐夫说的,又不无道理。阿湛,我就想听听你的建议。”
宁湛如今是御前侍卫,在宫里走动消息肯定比他们灵通。加上宁湛得太子器重,又与佑哥儿交好,如惠更相信他的判断。
“二姐,这事主要还是看姐夫如何想。”当事人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如惠苦着脸道:“你姐夫是听老太爷的。”这也没错,毕竟孟尚书再仕途这么多年。听他的,能走很多的弯路。
宁湛摇头道:“留在京城有留在京城的好处,外放也有外放的好处。二姐,这事我没法给建议。”若是孟苒希要外放想谋个好地方的缺,他帮得上忙肯定不会推辞。可到底是外放还是留京,这事他怎么能做决定。若是仕途顺利,那皆大欢喜;可若孟苒希仕途不顺,还不得被怨一辈子。
如惠有些挫败。
宁湛看她这样,想了下还是说道:“二姐,皇上跟皇后着力培养佑王,是希望他以后能成为太子的臂膀。”
如惠知道宁湛不会说无用的话:“阿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姐,如今佑王在刑部当差,而且他干得很好。”帝后对佑王殿下要求太高,以致对他总不满意。可宁湛却觉得,启佑做得已经非常好了。至少,他是望尘莫及的。
如惠还是没明白这话的意思。丈夫的外放,怎么样也跟佑王扯不上关系。
宁湛不欲多说,说得太透反而不美了:“你将这话跟姐夫说就是了。对了,怎么这么晚姐夫还没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