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征战洪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心如磐石

    “如此多谢前辈了!”杨帆海急忙躬身行礼,有陆压道君如此一句话,比什么人来保证都好。至于什么出来不出来,已经无足重要,只要活着就好。

    完了又是一声叹息:“前辈,我实在不明白了,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子的!”

    陆压道君看着他轻声问道:“你知道因果吗?”

    “因果……我听我师父说过一些……”杨帆海也是看向陆压道君问道:“道兄所言,莫非说巫族这般后果乃是因果所致。”

    “我不敢说完全是因果所致,但绝对脱不开干系!”陆压道君说道:“今日之果,乃是昔日之因,若非昔日九凤屠杀扬州十八城,也埋不下今日此战之因。”

    “十八城……”杨帆海轻声嘀咕,随即又是摇头说道:“虽然我也是人族,但从第三者角度而言,十八城生命,十八城人换,就算再赔上十倍,巫族也不该有这灭族之祸啊!”

    陆压道君摇头:“这只是一个因而已,一万数千年前,巫族势大,横扫洪荒,若非那巫族大祭司心中算计,便是仙族也抵挡不住,这天下早已是巫族的天下。”

    “那个时代的巫族,强大的有些过头,所作所为也是令人发指。你没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不曾见过在巫族欺压之下,妖族之可怜。不仅仅被大肆屠戮,还活的毫无尊严。”

    “堂堂昔日洪荒第一大族,却是被巫族当成了家畜来饲养,生死予夺,甚至连死都自己做不得主。你觉得今日巫族可怜,那昔日妖族又能如何?也得亏是得了盘古遗留之些许气运,不然恐怕还要更凄惨。”

    因果……因果……陆压道君所言,说的杨帆海倒吸一口冷气,忍不住失声说道:“这因果竟是如此可怕,好在我师父说过我此生不沾天道之因果,不然……”

    他这一生杀了不知道多少人,若要算因果,可真是要死上几十上百次了。

    “你的确不沾因果,但未必会是好事!”

    没想陆压道君却是摇头:“无论何事皆有两面,沾因果者,看似行事需小心翼翼,不得逍遥。但另一方面,也可说若无因则无果。”

    “而不沾因果者,的确是做什么都不会被算账,但反过来想,也意味着可能你什么都没做,却也依然要承受一些不可预期的可怕事情。总之,小心行事的好。”

    这话令杨帆海如遭雷击,忙对着陆压道君深深一礼:“多谢前辈指点。”

    转而又是一声叹息:“本想好好运营九州大势,没想才刚起步,就被自己的弟子狠狠的上了一课,实在是让人好生无奈。”

    “身处云深不知处!”陆压道君说道:“你本就不是运筹帷幄谋算之人,何况还在这局中。什么叫博弈者?得在棋盘之外啊!”

    棋盘之外……杨帆海心中重复着这句话,细细咀嚼,心中仿若乌云渐散,有阳光落下,随即又是对着陆压道君深深一礼:“多谢道兄指点。”

    陆压道君拍了拍他的肩膀:“想退隐就退隐吧,回去看看你爹娘,不要等以后后悔。”

    随即祭出一张黑白太极图,随手一挥动,阴阳二气飞腾,如同长龙,直接将整个小岛一卷,飞入其中。十几万巫族连同九凤,也是一同到了里边。

    再一甩手,将太极图一手,与杨帆海拱手一礼,道别一声,陆压道君便转身离去。

    ( 征战洪荒  p:///3/3921/  )




第四百零九章 洪灾
    第二次人巫之战,开始的突然,结束的也迅速,不过半月时间,各方势力甚至都来不及反应,巫族,这个亘古以来的洪荒大族就被颛顼以雷霆手段逐出了九州。

    如今的九州已经成了人族的九州,这一点再无人怀疑。

    带着一身忠奸难辨的非议,颛顼退位。然而不仅仅是他,就连杨帆海也被波及。无数人在暗中议论这位人族战神对于此事的态度。

    有人说他早已知道全盘计划,毕竟以他的地位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也有人说他完全不知情,因为事情发生后是他奔走四方,为巫族留下了一线血脉。

    各种非议不止,当事人没有出来说任何话。杨帆海将巫族交给陆压道君后,便回到了陈塘关。

    用了三年时间,将北方军务安排交接,把兖州营打散,由十一将带领离开了华夏,去四方游历。安排了谷风留在九州打探情报,而自己则是终于完成了心愿,带着璟露公主归隐。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杨帆海并没有就此彻底的不问世事,每过一段时间,谷风就会将天下之大事,各方之情报着人送来。

    当局者迷,博弈者该在棋盘之外,杨帆海做出了这般选择,从帝王之事中抽身而出,转而在暗中关注。

    颛顼退位,继位的高辛也是为有能之君,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百多年。以颛顼留下的华夏为基础,令整个人族更加繁荣兴盛,以前很多无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开始有大量人族进入。

    高辛在位一百五十年,被世人拥护,尊称为帝喾。一百五十年后,帝喾将王位禅让于其子挚,并颁布圣旨:从今往后,人族君王不得在位超过一百五十年。

    圣旨颁布之时,颛顼极为罕见的在郑城现身,似乎在为帝喾造势,但杨帆海却是知道,这道圣旨估计乃是颛顼的意思。

    当抽身世外,再重新思考曾经的人和曾经的事后,杨帆海才发现自己看错了许多东西。他曾以为若乾荒有个崇拜的偶像的话,那人定然该是公孙轩辕。

    圣皇轩辕,带领人族强势崛起,横扫天下,先令巫族臣服,后又击败天庭,从此人族之事自己做主。莫说他人,就连自己也极为敬佩。

    可如今却是发现,乾荒崇拜的人并非他这个圣皇爷爷,而是他的父亲昌意。颛顼在位之时,除了南营军变,一切治理天下的方针都是遵照了昌意以前定下的国策。

    可以说,两个黄金百年,是真正的子承父业。乾荒所作所为,让昌意的生命和王者的意志得到了延续。

    昌意寿命一百四十九年,颛顼和帝喾在其寿命年数上加了一年,凑足一百五十年,成了其后子孙在位之年数。

    若是曾经,先王的圣旨,之后的继承者完全可以推翻。只因为先王未死,后者不可能上位。而先王已经死了,后来者掌握大权,也可以将其法令更改。

    但这次不同,不说帝喾如何,颛顼却是依然活着,而且活的很好。纵然他还不过太乙金仙境界,但无人敢小看他,因为曾小看过他的巫族就是前车之鉴。只要他没死,这条圣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杨帆海也知道颛顼的想法,就如同昌意所言,一个为王者不能有无限的岁月,只能让他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他才会真正的做事情。

    一百五十年,虽然不长,但也不断,若在位者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若那些方针是对的,还能让继承者继续执行。

    而若继承者没能力,一百五十年也无法对华夏大势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当时间够了之后,便自己退位即可。

    在其位谋其政……杨帆海也是心中暗叹,在帝王之事的思考上,颛顼远比自己想的透彻。当年离开时的诀别之语虽然更多的是气话,但也是事实。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教导乾荒,甚至可以说,是他在教自己才对。

    颛顼、帝喾都是能力了得,不过继位的挚却是要相当平庸了。

    不知道是黄帝的意思,还是颛顼的意思,帝喾之后的王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修炼,只是学了一些强身健体之功法。可以令寿元增长不少,但绝对还说不上是修行者。

    帝喾有四个儿子,挚、后稷、契、放勋,继位的挚是老大。其接任帝王之位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雄才伟略,反而对兄弟颇为忌惮。

    他没有如父祖辈一般,给自己所有兄弟封地,而是将后稷和契安置在了郑城。虽然钱粮之物供给甚足,但没有他的命令,两个兄弟甚至都不得出郑城一步。

    这有同室操戈之意,只是对天下大事并没有影响。颛顼和帝喾都没有插手,杨帆海自然更不会,只是在暗中看着,看天下之走势。

    挚忌惮两个弟弟,却唯独对最小的弟弟放勋很是不错,将其封在了兖州和青州一带,赐封为唐王。

    在位一百五十年后,挚暮暮老矣,传位于弟弟放勋。放勋因为天赋不错,修炼了一些功法颇有成效。虽然说不上是何等厉害的修行者,但继位之时的他依然是年轻力壮之模样。

    放勋是个极有能力之人,得各方百姓信服,颇有魄力。不仅仅是令天下百姓安宁,还与人测定日月之位置,制定了太阴历法,准确的计算出一年之差数,以闰月填补。

    得百姓爱戴,尊放勋为尧帝。当尧帝正准备领导九州走向更为繁荣昌盛的时候,一场罕见的大洪水却是到来了。

    九州不是没有发生过洪水,但所谓的洪水皆是有限,最多泛滥一处,导致洪灾。无需多久,洪水便会自行退去,朝廷再做安顿即可。

    可这一次洪水却是来的极为可怕,一场大雨,连续下了十年都没有停下,各地洪波四起,平原被尽数淹没,唯有高山高原所在的人还能有栖身之所。

    十年之间,颗粒无收,也亏得颛顼、帝喾时代国库充实,余粮富足,方能勉强应付。但如此灾难之下,死伤惨重,九州人族被洪水吞没了一半生命。

    盘山。

    杨帆海在洞府前看着倾盆大雨,皱眉不止。手中捏着一份竹片所写的书信,乃是谷风送来。

    情报上所书:尧帝祭天,请求祖先相助,然不得回复。有修行者开始加入这场对抗洪水的战斗,那些修行者以阐教和截教弟子的身份行走在九州,虽然无力更改天下之大势,但也是活人无数,得百姓尊敬。

    天下大体情况,杨帆海基本知道,只是就连他也不明白,这场大雨究竟是如何来的。

    “可有办法了?”璟露公主站在他身后问道。

    两人退隐之后,回到了盘山,没有回杨帆海家,也没有去迷雾谷,而是找了一处山洞住下,离那两处不是很远,可以随时看到家中情况,但也不会让杨母和杨父发现。

    杨帆海摇头:“没有头绪,我要离家一趟,你在家中不要外出。”

    嘱咐一番,便振翅飞走,去了迷雾谷。

    不明白公孙轩辕和颛顼他们为何没有动静,但杨帆海自己却是知道,若不清楚这场大雨之来历,就算自己出手也解决不了根本。九州结界压制之下,他的能力已经是更进一步的变弱了,此时的他,连昔日的玄仙境界战斗力都没有了。

    这种程度的他在这样的天灾勉强,除了自保,能救的人实在是有限。

    迷雾谷中,见的风师傅在,杨帆海心中微微松口气。也不多废话,行礼之后,便直接询问:“风师傅,九州大雨洪灾,来的莫名其妙,能告诉弟子这是为何吗?”

    他曾想过是不是因为颛顼所做之事的因果,让人族得天道惩罚。但仔细一想,这种可能性极小。毕竟若有罪,也只是颛顼和自己,与人族无关。

    风师傅微微叹了口气:“此事说是天谴,却是人为啊。东海有一地,名曰归墟,天下之水尽数涌入其中,为水之去处。”

    “归墟之外有五座神山为鳌鱼背负镇守,本可相安无事。只是昔日东皇太一与人谋划归墟之中一棵灵物,诱使龙伯族人与神山仙族开战。最后龙伯族人钓走鳌鱼,令五座神山崩塌了三座。归墟因而受到影响,变得混乱。”

    “虽然之后无量天尊借用东皇太一手中混沌钟将归墟混乱压制,但在此之前有九滴水珠从中飞溅而出。那九滴水珠在天空飘渺飞行,受归墟之残余力量压制不曾有动静,时至如今方才爆发。”

    “归墟之水,一滴便是千流万海,足以淹没九州,何况九滴。这场大雨还只是刚开始而已,怕是下个数百年都不会结束的。”

    “啊!”杨帆海大惊,不仅仅是因为风师傅所说之事,更是因为那个“数百年”三字。如今不过十年就已经令九州水深火热,若还持续百年,除非离开九州,不然怕是有灭族之祸。

    可以自己如今的能力,对这毫无办法,当下只能跪拜在地:“求风师傅指点如何治水。”

    “我帮不得你,但有人会帮你!”风师傅将其托起再解释道:“昔日与东皇太一策划此事之人就是孙九阳。如今这死伤生灵之因果,至少有两成要算在他身上。”

    “你现在还只是慌乱,他那里恐怕早已是惊恐了。”

    ( 征战洪荒  p:///3/3921/  )



第四百一十章 青海惊变
    听的风师傅所说,杨帆海一阵发愣,这种事情可谓是秘密中的秘密了,普天之下知道的爬是不多。若非风师傅说起,自己从何处去得知。

    不曾想,孙九阳那人居然与东皇太一还做过这种事情,无法想象。细细一想,又是大喜,忙不迭问道:“风师傅,那孙九阳在何处,我去寻他。”

    九州结界之下,所有修士都被压制,首当其冲是功法,其次是真气,而法宝与阵法被压制的程度却是相当有限。

    有人说如今天下已经成了一个法宝与阵法,旁门与左道横行的世界。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就像杨帆海自己,尽管已经是仙王境界,可若无吞噬之力这等左道之术,还有弑神枪等至宝在手,怕是还打不过一个拿着至宝的亚圣。

    仙王之不可逾越的天堑之感早已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法宝与奇术当道的世界。而若问天下左道奇术谁最强,首推孙九阳,无人敢说不是。

    这个昔日与鸿钧称兄道弟的奇人,一直都充满了各种传说,尤其是到了现在。鸿钧被人称作道祖,乃是玄门正宗之祖,而他则是被人称作旁门左道之祖。

    这天下洪灾虽大,可若能得到这旁门左道之祖的相助,自然是极为有利了。

    风师傅摇了摇头:“他如今该是在想治水之法,在那办法出来之前,你去了也是无用。等等吧,等他想好了法子,自然会来找你的。”

    杨帆海皱眉,极为担心的问道:“那弟子能做点什么?”

    风师傅摆了摆手:“做不得什么,等吧,这场洪灾,你奈何不得。公孙轩辕也奈何不得,所以任他子孙祈求,也不出面。你也是,不要出面,若是让人知道这洪灾连圣皇和战神都没办法,恐怕会让情况变得更为糟糕。”

    杨帆海捏紧拳头,只能无奈低头:“弟子明白!”

    看着族人受难,绝不是他的性格,但此时此刻却是如风师傅所言,不出面反而比出面更好。

    道别了风师傅,回到了住所,看着外边的大雨滂沱,只能等待。谷风还是定期将情报送来,可没有一处是好消息。

    如风师傅所言,这是一场真正的天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大雨滂沱不停。如此雨水之下,不仅仅是九州难盛,甚至连大海都开始上涨,令整个九州小了近一半。

    尧帝空有一腔抱负,却也是禁不住这般灾难,内忧外急之下,一病不起。一百五十年之数尚有十年未到,竟是一命归天,满腔抱负付诸流水。

    尧帝驾崩,传位于一个重华的晚辈。重华非是一般人物,亦是黄帝血脉,乃是乾荒的后人。虽然比尧帝低了四个辈分,但亦是有能力之人,这些年为救灾费力不少,极得百姓爱戴。
1...253254255256257...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