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将竹简上的二十个人的名字与履历都看了一遍。

    刘彻发现,这一次调拨给他的二十个舍人,基本上履历上都是完美无缺的。

    想想也是,太子之位空缺两年了。

    加上他的老爹的太子宫在五年前就停止增加舍人。

    这五年时间,积压在少府的舍人,少说也有五六十人,优中选优的情况下,履历不做漂亮一点,怎么被选上?

    只是……

    有些人的履历太漂亮了!

    譬如,一个叫江贞的人,以良家子身份人选为舍人,连续三年,被少府课为最。

    只是再看他的任职机构,居然是少府厨。

    简单的来说,这人是管厨子的……

    刘彻脸颊抽动了一下,虽然太子舍人并不限制规定一定要治事之官,但什么时候,一个吃货也能混进来了?

    毫无疑问,这人背景很扎实,肯定送钱了。

    不然,履历比他漂亮的多了去,为何偏偏是他这个管厨子的,而不是那些做其他事情的呢?

    只是……

    刘彻却并不反感。

    民以食为天!

    这个叫江贞的假如真的在吃货一道上有本事,那么,他所能贡献的可能比汲黯、张汤还要高!

    只要他能把麦子磨成面粉,弄出面条和包子,就是大功一件!(未完待续。。)

    ps:抱歉抱歉,今天有些私事去处理了,11点才回到家汗一个先先上传这章吧,算我欠大家6000字,明天后天一定补上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两百五十三节 八方英才汇聚(2)
    刘彻将所有呈报上来的舍人名单和履历看完。《辣+文+网手#机*阅#读an》

    沉吟片刻,对王道吩咐:“去将岑明府与舍人们都请进来吧……”

    这代表,刘彻这个太子已经认可了这个名单。

    不多时,少府令岑迈就领着二十个年纪不一,身材各异的官员,走进殿中拜道:“臣将作少府迈奉天子诏遣送舍人二十,请家上签收……”

    说着岑迈就呈上一分正式的公文。

    刘彻在其上加盖太子印玺后,将之递还给岑迈。

    “家上,臣先告退……”岑迈接过公文,再拜道。

    “王道,去送一送岑明府……”刘彻站起身来吩咐着。

    “诺!”

    片刻之后,整个大殿之中,就只剩下了二十位穿着打扮各异的官员。

    刘彻瞧了瞧,这一次的舍人素质很不错。

    基本上,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三十岁的样子,小的看上去可能也有二十余岁了

    刘彻拿着手上的名册,走到这二十个低着头,一动不动的躬身站在殿中的官员。他来回踱了两步,然后,忽然道:“孤与诸卿,认识一下,做个自我介绍,卿等简要的跟孤说一下自己……”

    刘彻等了一会,发现没人带头,他不以为意的笑了一声,道:“既然没人带头,那孤就点名了……”

    “商容?”刘彻故意漫不经心的念了一个名字。

    “臣在……”一个体态修长的年轻官员出列拜道。

    “介绍一下你自己……”刘彻好整以暇的走到他跟前,打量了一番商容。

    此时的商容与前世记忆几乎相差无几。大概二十二三岁的样子,留着浅浅的胡须,国字脸。浓眉大眼,是典型的中原男子样貌。

    “臣商容拜见家上……”商容跪下来叩首道:“臣乃是清河郡人,三年前蒙清河郡郡守杨公不吝简拔,授为亭长之职,须臾,以微末之功,考为最。举为少府尚书台尚书郎!”

    刘彻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其实刘彻对商容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吧。

    前世之时,刘彻就听说了此人的功绩和人选原因。

    三年前以亭长之职。带领一村一百七十一户农户,修了一条三里长的渠道。

    于是,立刻被清河郡上下惊为天人。

    马上就被清河郡郡守举荐到了少府。

    再不送走,全郡上下的官员都要去找根绳子上吊了!

    尤其清河还是窦太后的老家。年年都有窦氏子弟回乡省亲扫墓。

    一到少府。立即就被少府三巨头分配到了尚书台,做了一个打酱油的尚书郎。

    此时的尚书台,还没有后世那么威风。

    充其量就是一个给皇帝整理奏折,清理文档,同时打扫皇家图书馆,将诏令与法令归档的衙门。

    但能进尚书台的,哪一个又是好相与的?

    别的不说,尚书台直接面对天子和朝臣。一天十二个时辰,必须随时待命。

    这还不止。此时的尚书台,还要负责结算皇室开支和园林的用度。

    基本上,能在尚书台里混一个乙等考绩,尤为难得。

    想着这些往事,刘彻微笑的点点头,道:“商卿过往即在尚书台用职,孤就将卿拨给家令汲黯,望卿好生努力,不负孤望!”

    虽然说,刘彻自己放手让汲黯他们去各自抱团成立派系。

    但是,怎么能不掺沙子进去呢?空降一个商容过去,就是一个预防针,防止有人串通起来,蒙骗与他。

    不止是家令,其他各部门能掺沙子的肯定要掺!

    “诺!”商容重重的点头称是。

    刘彻翻着名单,又道:“江贞!”

    一个略微有些矮胖的男子闻言立即出列,跪下来,将额头死死的贴在地面上,道:“臣贞拜见家上!”一边说,身体似乎还很紧张的打着摆子。

    “臣家族世代居于弋阳,臣的祖父大人,父亲大人,皆为少府厨丞……”江贞说完牙齿还在咯咯的响着。

    刘彻一见,笑了一声,道:“别紧张,孤又不吃人!”

    “诺……”江贞匍匐在地上,更加紧张的颤抖了起来。

    许多人见了这场景,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殿中的紧张气氛顿时消弭不少。

    刘彻却是郑重了起来,能被少府塞到太子宫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即使是塞了钱,少府的人也不是笨蛋,那么多塞钱走后门的为何偏偏选中他?

    没有三两三,就算手眼通天的人物,少府也不敢冒着开罪太子的风险,乱塞人!

    你要知道,少府直接受命天子,听命于皇后、太后。

    舍人号称储君臂膀。

    你塞一个残疾的臂膀给储君,要是被发现,那就等死吧!

    “卿的厨艺怎么样?”刘彻笑着问道。

    “回殿下,臣家自祖父大人开始,就为圣天子掌勺……”江贞额头都冒汗了,叩首道。

    刘彻点点头,他知道怎么回事了。

    按照制度,少府会给太子配齐所有的待遇,包括厨师和车夫还有医生、匠人。

    自然的也会调拨一些这方面的官吏过来。

    “那卿就当孤的厨令吧……”刘彻拍了拍这个可怜的家伙的肩膀,道:“民以食为天,这太子宫的饮食今后就交给卿了!”

    “诺!”

    于是,刘彻继续点名。

    果然不出他所料,少府不禁塞了一个厨师过来,还塞了一个养马的,一个管木工的,还有一位医丞。

    其他人,也各自有各自的长处。

    譬如有的舍人,精通刑名,有人擅长算术,也有人是满腹经纶的文人,更有贵族子弟和官宦世家出身的人物。

    刘彻大略的问了问,基本上,这二十人都是从少府不同的衙门司曹中抽调出来的菁英。

    等于说,有了这二十人,刘彻自己也能在太子宫玩出一个微型的少府衙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将二十位舍人的名字一一问了一遍,粗略的了解了一翻后,刘彻在嘴里轻轻念叨了一声。

    很显然,这一次的官员抽调,并非是少府令自己自行为之。

    有来自皇室更高层的命令。

    显而易见,明摆着的是,天子或者太后,在刘彻被册立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立即培养刘彻的朝政处理能力和掌控能力。

    那么……

    刘彻在心里想着:“舍人如此,三臣会是选择那些人呢?”

    首先,刘彻能排除掉窦婴和周亚夫被塞过来的可能。

    窦婴现在要执掌荥阳的兵权,不可能来做刘彻的老师,周亚夫亦然。

    那么,就只能从朝臣和地方郡国的两千石大员中选择了。

    然后,还有太子宫的其他必备官僚,如谒者、洗马等。(未完待续。。)

    ps:先更这一节这一章算昨天的,等会还有一个大章来补完今天的

    然后,明天会把昨天欠下的全还掉!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两百五十四节 八方英才汇聚(3)
    长安,戚里,顾名思义,这是专门给外戚准备居住的一个居民区。《辣+文+网手#机*阅#读an》

    自刘邦开始,汉室皇帝的妃嫔的亲属,基本都被安置在此居住。

    当然,封侯的和被罢黩的或者年事已高的,都会搬出这里。

    汉承秦制,对于居民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简单的来说,大概就类似于后世的户口本制度,但更加严格。

    地位高的,绝对不会和地位低的住在一条街上。

    戚里亦然。

    所有的住宅按照地位高低贵贱,一字排开。

    曾经诞下过皇子的妃嫔的家人的邻居绝对不会是一个没有生育过子嗣,只是短暂得宠的人家。

    但有一人例外。

    此人就是高皇帝刘邦的外戚,当今天子的老师,故太子太傅兼太中大夫,上大夫石奋。

    当初,石奋不过是高皇帝刘邦身边的一个侍从,因为勤勉和细心而被重用,提拔为中涓,更纳其姐为美人,这样,石家就一跃成为外戚。

    当然,当时的刘邦,天天忙着打仗,也没时间去宠幸后宫新纳的美人。

    这样,石氏其实只是挂了个外戚的名而已。

    即使如此,按照制度,石氏阖家也被迁到戚里与其他宠妃外戚家族并住。

    像当时的吕禄吕产,戚夫人家族等都曾经是石家的邻居。

    五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往昔的名门豪族,如今已经俱都灰灰。

    只有石家依然坚守在这戚里。

    石奋本人也从十五岁青涩少年。变成了六十八岁垂垂老矣的老人。

    石奋有五子。

    长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五子石穰。

    此刻,五个儿子全部跪在石奋跟前,叩首道:“儿子等拜见父亲大人!”

    石氏家规森严,最讲礼数,以往儿子们回家,石奋都是必穿着朝服在正堂等候儿子们的拜见。

    此时。石奋也是一样,穿着他的上大夫官服,头戴大夫冠。端坐高堂之上。

    “都起来吧……”石奋喝了一口茶,颤颤的道。

    长子石建闻言,这才敢带着兄弟们站起身来。

    实在是他的这个老父亲太厉害了,谁敢不听老父亲的话。老父亲就必然绝食。

    这么一来。整个石家上上下下谁还敢忤逆老父亲?

    要知道,整个石氏的现在和过去的繁荣全系于石奋一人之上。

    没有石奋,石家就要被赶出戚里,从官场上消失。

    而老父在,则石家全族,人人都能当官,个个都能富贵。

    像他们五兄弟,靠着老父亲的面子。一个个都混了个好差事。

    即使是过去最没出息的石穰,现在也混到了储君身边。做了亲近大臣,假以时日,未尝不又是一个郎中令周仁。

    石建自己更是做到了接近两千石的太仆丞。

    “穰啊……”石奋站起来,周围的婢女连忙上前搀扶着他。

    “儿子在,父亲大人有何吩咐?”石穰连忙恭恭敬敬的上前,扶着父亲。

    “过去你学医,为父很不赞同……”石奋轻轻的道:“现在,为父要说,你这个医学的好!”

    “过去是儿子不孝……”石穰连忙道:“忤逆了父亲大人,不知道父亲大人的深意!”

    石穰当然不傻。
1...146147148149150...1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