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刘彻这才回转过来,对着自己的老爹叩首:“家臣刘彻叩拜父皇,恭问圣安!”

    自称家臣,这是因为汉室传统。太子称孤道寡,而大臣称呼太子为家,意为国本。根本,是以太子詹事又称为家令。

    “平身!”天子刘启笑了一声,上前拉住刘彻的手,走向文武百官诸侯大臣。

    “臣等恭问陛下圣安,家上躬安!”

    天子刘启拉住刘彻一路前行,走出高庙,庙外的军民。一见到身披龙袍的天子领着一位头戴玄冕,身着绛衣的少年出现,整个城市。瞬间就陷入了狂欢和喜庆之中。

    至此,国家有了继承人,社稷有了新的供奉者,大臣军民有了一个新的效忠对象。

    大汉太子已立。

    这个消息。立刻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荡起无数涟漪,整个已知文明世界,纷纷为此侧目。

    这些暂且不提。

    当天晚上,刘彻就搬进了太子宫。

    太子宫是汉室一座**于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的小型宫殿群。

    总共只有三个殿堂。

    分别是丙殿,甲观,画堂。

    丙殿是太子休息以及啪啪啪之所,一般非亲信不可进出。

    甲观为太子修养与群臣议论之地。

    画堂是太子读书以及太子子嗣居住之所。

    对于太子宫,刘彻太熟悉了!

    前世之时。刘荣住在这里,他时常来此。与刘荣商议种种对策

    当刘彻回到这座宫殿时,种种本来早就磨灭和消失的记忆重又回到心头。

    刘彻缓步于宫殿阁楼之间。

    如今这座太子宫已经两年没有主人了,许多宫殿阁楼虽然被打扫的非常干净,但,缺乏生气。

    “殿下,陛下抽调给您的一百五十位宦官与一百位侍女,明日就会到……”王道小心翼翼的在刘德身边说着话:“另外,宗正那边也说了,殿下还可自募宦臣五十人,侍女一百人,这些费用,皆可由少府报销,殿下要是愿意,可陈书内史衙门,让内史衙门去安排……”

    刘彻摆了摆手道:“孤用不着这么多人伺候!”

    “将调拨来的宦官与侍女各退三十人回内廷!”刘彻看着王道:“你记住六个字,勤俭,仁孝、宽厚!”

    “孤这宫里,那些香炉,也撤掉一半,另外,去把张汤、剧孟、汲黯与其他臣子都找来!”刘彻记得很清楚,前世,刘荣在这里当家做主的时候,整个太子宫日夜都烧着香炉,香气萦绕宫阁之间,每月光是在香料上的花费就几近几百万钱,真是败家子!刘彻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更何况,刘彻一直觉得,烧那么多香炉有毛用,只能显得自己娘娘腔,而且还会被人攻忤!最多夏天蚊子多的时候,在卧室点几个香炉驱蚊就行了,其他时候,能不烧,最好不烧!

    “诺!”王道点头称是,正要去执行刘彻的命令的时候,又听到刘彻道:“另外,去一趟馆陶长公主府邸,就说孤明日将去给长公主问安!”馆陶那边的事情还是要马上决定下来,这是关键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时间拖的越久,馆陶心中恐怕就会有意见了。

    “诺!”

    王道走后,跟在刘彻身边的几个宦官立刻就活跃了起来了,人人都争着想要在刘彻面前表现表现,这一次刘彻没有跟以前一样,对这些宦官的亲热和特意亲近无动于衷,而是领着他们,走到画堂殿前。

    “你们几个跟孤有些日子了吧……”刘彻轻声问着。

    在他身后的宦官,实际上也能说是老奴了。

    甚至有两个还是与原先的刘德一同长大的。

    只是,前世刘彻穿越后,因为获罪,所以这些人也就树倒猢狲散,各自逃掉了,所以,之前刘彻一直不敢用他们,就是怕他们泄露机密。

    但现在不同了,身为太子,刘彻没有什么好让他们泄露的东西。

    所以,可以开始用这些人了。

    但也仅仅只是利用而已,等培养出新的宦官,这些人假如跟不上脚步的话,刘彻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们。

    对于家奴,刘彻很赞同明朝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使用方法。

    那就是,家奴忠诚第一,能力次之,人品第三。

    跟当今之世大部分人对宦官的嫌弃不同,身为穿越者,刘彻知道怎么用好宦官,也知道怎么限制宦官们的权力膨胀,甚至于架空自己。

    “宦官再怎么得势,权柄再怎么大,也永远无法威胁皇权……”刘彻心里想道:“而且,宦官的忠诚毋庸置疑!谁都会背叛我,但宦官不会!谁都会可能欺骗我,但宦官不会!”

    “我要开始建立一个西汉的司礼监的雏形……”

    “等将来登基……”刘彻嘴角露出一个笑容来。

    汉室建太子,别宫分官,让太子自己去捣鼓,根本用意就是让太子在储君位上自己去试验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处政方针,这样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磨砺后,太子登基,马上就能有相当强的手腕和政治能力。

    所以,从今天起,在这太子宫三殿十阁的一亩三分地上,刘彻随便怎么玩,只要不是脑残到玩出人神共愤的烂事或者残暴绝伦的行为,基本上,不会有人干涉,朝臣、皇帝、太后都不会干涉太子宫中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刘彻敢于在这宫中尝试司礼监模式的理由。

    当然了,考虑到当今的风气,这种事情只能悄悄做不能大肆宣扬。

    这些个宦官却是大喜了起来,以为自己的忠诚和多年来的勤勉终于被太子看进眼里了,一个个都激动的跪下来,道:“回禀殿下,奴婢侍奉殿下年了!”

    刘彻笑了笑,摆摆手:“别急一个个来……”

    “奴婢王瑞……”

    “奴婢成军……”

    “奴婢张显……”

    “奴婢徐充……”

    “拜见殿下……”

    刘彻看了看跪在自己脚下的这些宦官,托着下巴想了想道:“等一会,王道回来了,你们就去王道那里听差,孤会吩咐王道,教你们做事……明天开始,这宫里会来不少新人,你们就跟着王道,给孤管好约束好那些新来的,懂了吗?”

    凡事要一步步来,先让王道去筛选一下,把识字的,有能力的挑出来先。

    而这一次太子宫的整合,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先把废物和渣滓淘汰掉,然后,再看情况,培养几个有眼力和能力的奴仆,所以,实际上,这些宦官的名字,刘彻根本就没有去记。

    “诺……”虽然有些失望,但宦官们还是很高兴的叩首着,毕竟,比之之前的不闻不问,太子殿下,能愿意与他们说话,这就是进步啊!

    过了半个时辰后,王道就带着急匆匆赶来的张汤、汲黯、剧孟以及他们各自的手下还有义纵跟宁成赶到了太子宫。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张汤众人,一见到刘彻,立刻就毕恭毕敬的伏拜于地上,叩首大礼参拜。

    对他们来说,过去的皇次子刘彻变成如今的皇太子刘彻,这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说明,他们押注押对了,只要撑到刘彻登基,那么,潜邸大臣的福利就够他们吃一辈子了!(未完待续……)

    ps:等下还有一更,嗯,今天大概只能6000左右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两百五十一节 论功行赏【求均订,马上3000】
    刘彻于是在画堂的正殿,设下宴席,招待这些他的臣子。《辣+文+网手#机*阅#读an》

    除了刘彻自己外,其他人,人人面前都摆满了美酒佳肴。

    但,此时,即使是最贪吃的吃货的心思也完全不在酒菜之上。一个个全部伸长了脖子,看着刘彻,等着刘彻说话。

    每一个人都知道,此刻,太子找他们来是要做什么。

    简而易之,论功行赏!

    每一个人都屏息凝神,在心中思索着,自己能分到一个什么样的蛋糕。

    即使是素来以淡泊自居的颜异,此刻,手心里竟已全部是汗。

    主父偃则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砰的剧烈的跳动着。

    张汤更是大口大口的吞着口水。

    实在是,今天晚上的这次分封太重要了!

    毫不夸张的说,今天晚上的赏功,决定了日后各人的前途与命运。

    当今天子潜邸之时的大臣,地位最高的晁错,如今已是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其次的周仁,如今官居郎中令,也是秩比两千石的九卿,但再之后的赵绾、王臧也能混个千石的官职,还有崛起的机会,剩下却大都被投置闲散,只能混个清贵的职位,混吃等死。

    在坐的都是野心勃勃,有心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人。

    谁愿意将来看着今日同级的同僚,化作凤凰飞上枝头,而自己却只能在沼泽中仰望呢?

    就连本来不怎么想当官的周远,此刻的呼吸都有些凝重了。

    官场之上。虽然有后发制人的例子,但更多的胜利者,却是先发制人!

    既然有机会能先人一步。为何要落于人后?

    此刻,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在盘算着,自己能被任命到那个位置上。

    更有人虎视眈眈,盯上了一些关键位置!

    汲黯此刻,也不能避免的在心里盘算着:“按制,太子宫闱制如朝廷,太子太傅、少傅、太子詹事等职皆由天子、太后任免。非我所可染指……”

    按照传统,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以及太子詹事,皆位及两千石。或者说享受两千石的待遇。

    这种级别的官员,仅仅是待遇和地位,就不是太子自己能决定的,所以。一般都是空降。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在太子宫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丞相的三公。

    剩下的如太子门大夫,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中盾等大概就相当于朝廷的九卿,基本上太子可以推荐人选,再由天子任命,因为这些职位,按照制度和法令。享受一千石的待遇。

    余者什么洗马啊谒者啊庶子啊,就是一些打酱油的底层官僚。基本上都是服务于上面的太子三卿九臣的臣僚。

    因此,汲黯从来没把心思放在那些职位上。

    现在,汲黯最想要的官职,毫无疑问就是太子家令!

    太子九卿中分量最重的一个!

    因为,按照制度,太子建宫之后享受与诸侯王一样的待遇。

    只不过诸侯王是裂土封国,而太子纯领食邑。

    即使只是比照今上潜邸之时的待遇,即将要划拨给太子的食邑也是关中十个县的食邑。

    而太子家令恰恰就是掌管这十个县的食邑收入和太子宫各项开支的臣子。

    一般来说,能为太子家令者,一旦太子登基,立刻就是九卿!

    这让汲黯如何不心动?如何不紧张?

    他抬头四顾,往昔的同僚们,亦是同样紧张的侧目注视着坐于上首的太子。

    ………………………………………………

    刘彻此刻,心中却是也有着计较。

    随着他成功入主太子宫,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可避免的臣子大扩军。

    此次扩军,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而是一次急速膨胀。

    在一个月之内,从各地与各衙门以及宫廷之中,就会抽调过一两百号官吏。

    太子三卿,太傅、少傅、詹事,肯定会从郡国抽调,一般来说,会任命老成持重的敦厚大臣。

    剩下的九位佐官,秩比从六百石到一千石不等。

    这些佐官还各有副手辅佐,都是重要的位置。

    对刘彻而言,安排好这些位置,就是他现在的重点!也是他这个太子初建之时的一个考验!

    不然,若是连整理太子宫内务,梳理太子各属官职权都要花了一年半载,那岂非是要给人看笑话了?

    而且,论功行赏,也是其中应有之意,不然,下面的人谁还肯卖命?

    因此,权衡了一下,刘彻站起身来,朝着在坐诸臣一拜,道:“孤与列卿,相识于微末,特别是张汤、剧孟、汲黯三卿,长久以来,悉心辅佐,指正孤之得失,请受孤一拜!”

    “不敢!”张汤、剧孟、汲黯,三人连忙出列顿首拜道:“为家上效死,乃臣等的本份……”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一般而言,在闲暇的场合,汉室的太子可以被称呼为‘殿下’什么的,但是,在这样正式的场合或者朝仪之上,就必须按照古制,称为家上。

    刘彻从自己怀中摸出老爹给他盖了印的两张任命文书。

    他站起来,走到张汤面前,道:“赏功罚过,古之圣王遗德也,孤亦效之!”

    张汤连忙将额头贴在地面上,激动的等待着刘彻的赏赐。

    刘彻顿了顿,道:“卿数月以来夙兴夜寐,督造白纸、雕版,辅佐考举,筛选贤能,实孤之肱骨大臣也!孤特意为卿请了天子旨,升卿为廷尉刑曹令吏!刑曹令吏,掌天下刑狱,号为獬豸。望卿上任后,以中正平和之心,明辨是非忠奸。赏善罚恶。德主刑辅,此古圣贤之所望,卿其戒之!”

    说着,刘彻就将那封任命文书交给张汤。

    张汤接过,拿在手中,叩首道:“臣汤谨记家上教诲,不敢或忘!”

    他的身子却是忍不住的此刻颤抖了起来。眼睛更在这刹那湿润了。
1...143144145146147...1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