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句犁湖单于说了,我等若能反正,杀死违背先单于之命,悍然囚禁左贤王于单的逆贼且渠且雕难,则既往不咎,依旧任命为王,还能在西方,给牧场和牲畜,重建部族!”骨荼扫着这些人,这些都是当年与他一起追随者且渠且雕难发动政变的贵族。
 但现在,他们已经被北匈奴拿出来的筹码给吸引了。
 对于匈奴人来说,叛乱和政变,就像呼吸一样正常。
 尤其是现在,傻子都知道,且渠且雕难主导的西匈奴小政权已经要完蛋了。
 既然如此……
 那反他娘的!
 拿他的脑袋,去卖个好价钱!
 只是,究竟是卖给汉朝?还是北匈奴那帮穷亲戚?
 大家还是得好好合计合计。
 特别是,在大家都是烟枪的情况下。
 且渠且雕难对于西匈奴最大的影响,莫过于逍遥散了。
 这种不住地他从什么渠道拿到的神奇之物,在短短两年之间,风靡整个西匈奴的中上层。
 几乎百分之百的萨满祭司和八成的高级贵族都沾染了此物。
 刚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太好了!这简直是神药。
 但现在……
 每一个人都知道,那是魔鬼吐出的烟雾。
 那比世间任何毒药都还要可怕!
 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一日不吸带来的折磨!
 且渠且雕难也经常拿几个不服从他的贵族当鸡杀给其他人看。
 那些因为没有得到逍遥散,而在穹庐和草地上打滚,流着眼泪和鼻涕,放弃了一切尊严,甚至宁愿去喝且渠且雕难的尿液,也要尝一口逍遥散的可怜人的惨状,人人都记忆犹新,不敢忘却。
 若是不能找到且渠且雕难保存的逍遥散,或者与提供这种药物的人接头,得到供应源。
 那么……
 谁敢对他下手?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节 兵家复兴
 元德八年秋八月辛卯(二十四),长安长平街甲闾,鼓乐齐鸣,宾客齐聚。
 一位位显赫的大人物,乘着奢华的马车,带着仆从和家眷,纷至沓来。
 一块鲜红的牌匾,被悬挂在此地一个宽敞大院的正门口。
 其上勒文曰:离合武学。
 故丞相长平侯周亚夫,故将军曲周候郦寄,故轻骑将军弓高候韩颓当,满面春风的站在门口,对着来宾们微笑不已。
 经过长达半年的准备后,汉室第一家私人的军事院校,同时也是汉室第一家专业化的军事院校,在今日终于挂牌。
 周亚夫自是心潮澎湃,难掩内心的激动!
 他这辈子,当了四年的郡守,干过十年将军,做过两年太尉和八年丞相。
 但,没有一个位置,比起武苑山长的职务,让他更喜欢和钟意。
 他特别享受这种桃李满天下,看着一个个年轻俊才,接过自己等人的旗帜,继续向前,再创辉煌的感觉。而来访受邀宾客之中,除了大量勋贵列侯公卿外,还有着数十位诸子百家的巨头。
 此刻,这些百家巨头,都是神色复杂的看着这个盛大的场面。
 “兵家要复兴了!”胡毋生有些神色复杂的对着自己的得意弟子公孙弘道:“看来,未来武人的声威,将要再壮几分了……”
 不怕武将万人敌,就怕武夫有文化!
 这些年来,儒家、法家甚至是黄老派,都已经吃够了被知识武装起来的武将的苦头。
 那些在武苑受训过的武夫,已经不止是一个武夫了。
 他们识字,能够理解和理会大多数文人嘴里的典故和暗喻。
 更可怕的是由于虎贲卫和羽林卫带的节奏,这些武人,统统都是数学高手!
 有些人的数学水平,甚至几可与诸子百家的精英相媲美。
 想忽悠他们?或者想拿他们当枪使?
 做梦!
 他们文能治国安邦,武可帅师伐国。
 如今,在武苑之后,周亚夫、郦寄、韩颓当这三位先帝时期的老将,曾经的武苑祭酒和教授,赫赫有名的骑兵专家们,联手开办了这所名为‘离合武学’的军事院校。
 这在胡毋生眼中,毋庸置疑,这是在召唤那个已经逝去无数年的兵家魂魄归来!
 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之际,兵家也曾经一度兴盛至极。
 司马镶且在齐,齐国威天下。
 孙子在吴,吴王拳打越王,脚踢楚王,甚至攻破了楚都,让申包胥在秦庭哭了三天三夜,方才借的秦兵归来,保住了楚国社稷。
 吴起在魏,魏武卒天下称雄,拳打韩赵,脚踢秦国,秦国人连河西之地都丢了,函谷关都没保住。
 孙膑之时,兵家更是臻于盛世。
 孙膑以残缺之身,为齐军师,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不仅仅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典故和成语,同时也将魏国霸业彻底埋葬。
 魏文侯、魏武侯数十年的心血,一朝尽丧。
 而在孙膑之世,兵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师承教育体系。
 神秘莫测,仿若外星人的鬼谷子,就是这一体系的创立者。
 可惜,自孙膑之后,兵家开始渐渐封闭。
 名将大都都选择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留给子孙。
 一代杀神白起、秦国名将王翦,蒙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
 以至于楚汉之交,张良捡了一部《太公兵法》,就能修炼出绝世神功,人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而今时今日,经过长达八年的积累和培养,继武苑之后,又一个专业化军事院校问世。
 这意味着兵家的彻底复苏和重新兴盛!
 有了武苑,再有这个离合武学。
 恐怕,未来还会有更多相关学苑建立!
 这对于诸子百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未来,他们不仅仅将面对其他学派的竞争,还得小心翼翼的伺候武将集团。
 因为这些家伙,在得到了知识文化的加持后,已经具备了掀桌子的力量!
 便是现在,三公九卿之中,也有大半都是有着军方背景的。
 没看到,就连丞相晁错想当丞相,也得先去北军挂个名,象征性的入伍做个样子给军方看吗?
 而更可怕的是当这离合武学成立的这日开始,这个背景深厚的学苑,就已经加入到了与诸子百家争抢资源的行列。
 仅仅是胡毋生所知的事情就在今日之前,就已经有数十位大商贾,将大笔的捐献准备好了。
 这些家伙从前为了能将自己的子嗣,送到自己等人门下求学,就舍得岁捐数十万甚至数百万。
 现在,为了将一个儿子拜入长平侯、曲周候、弓高候的门下,他们会花多少钱?
 胡毋生私以为,若是周亚夫张张嘴,这些家伙便是倾家荡产,恐怕也是乐意至极。
 能抱上长平侯的大腿!
 这样的机会,可不是钱能买到的!
 要知道,周亚夫等人,可不仅仅是致仕之臣。
 他们还是特进元老、故武苑祭酒、山长,其门下弟子数以百计,天下郡国各地校尉、都尉甚至将军们,都以师长礼相待!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安北都护府都督、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正是周亚夫的弟子兼女婿。
 换句话说,只要能得到周亚夫承认和认可,那就等于能与如今权势滔天的义氏外戚扛把子称兄道弟,甚至还能成为未来储君皇长子的左膀右臂。
 这样的买卖,已经足够让全天下人,包括诸子百家的巨头们都为之趋之若虞,不惜代价。
 可惜啊……
 这离合武学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高到几乎让人绝望!
 从目前离合武学开出来的条件来看,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都将被淘汰!
 首先是身高要达到八尺,仅此一条就刷掉无数人。
 其次,你得天赋异禀,弓马骑娴熟。
 最后,你还得通过笔试、武试、面试三关,最终得到周亚夫、郦寄和韩颓当三人中的两人点头。
 最可怕的是名额有限,最多只有一百人。
 这些天来,整个长安城,都为了这一百个名额打破了脑袋。
 数不清的功勋名臣,纷纷各展神通,使劲八般武艺,甚至求到了未央宫和长乐宫里去了,只为了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进这所注定将成为大将摇篮的离合武学之中。
 坊间,甚至有大贾直接开出了两千金的悬红,只求自己的儿子能够跻身于离合武学之中。
 因为……
 人人皆知,周亚夫等人已经老了。
 他们还能带几年学生弟子?
 是以,得抢在这几位宿老老迈之前,赶紧拜入门下,随侍左右。
 纵然未来不能成才,但有着师兄弟们的提携,也能混的不错。
 就在此时,远方的街道上,忽然传来阵阵整齐的脚步声。
 一个虎贲卫的将官,骑着一匹神俊无比的战马,来到离合武学的门口,翻身下马,对着周亚夫等人拜道:“末将虎贲卫校尉黄曲敬拜长平侯、曲周候、弓高候及诸公:天子法驾卤薄将至,请诸公做好迎驾准备……”
 “陛下来了……”周亚夫等人闻之,连忙道:“立刻肃清街道,整饬院门,洒水以待,恭迎圣驾!”
 其他人则都是暗暗心惊。
 当今天子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大排场的主,他即位以来,历次出巡,除了去雍县祭拜五帝神主与泰一,郊祭地袛之外,几乎很少动用他的法驾。
 他更喜欢轻车简从,这与他的父祖相比,截然不同。
 而如今,天子特意动用,往常几乎不用的法驾卤薄来此,当然是为了给周亚夫以及他的学苑涨声势的。
 这样的厚待与厚遇,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但偏偏,没有人能说什么。
 周亚夫的功勋,确是无人能及。
 传言,太史令衙门已经在准备为长平侯单列为一卷,列入世家之卷。
 这可是无上光荣啊!
 世家,这是王级的殊荣!
 太史令衙门现在整理编辑的世家史料,仅有《陈涉世家》《瓒候萧何世家》《平阳侯世家》以及《齐悼惠王世家》。
 当然,由于现在周亚夫还活蹦乱跳,所以此事仅仅是传言。
 要待其身死盖棺定论之日,方能证实。
 但无论如何,周亚夫的地位,确实已经达到了人臣的极致!
 …………………………………………………………
 半个时辰后,气势恢宏的汉天子法驾卤薄,驾临长平街。
 周亚夫率群臣,出迎至街口。
 “臣恭问陛下圣安……”周亚夫微微欠身相迎,而他身后,群臣俯首,百官顿首。
 即便致仕,哪怕不再拥有权柄。
 周亚夫依然是周亚夫。
 依然是这个国家的重要宰执大臣。
 依然是群臣避道,礼绝百僚的重臣。
 这从他致仕后的待遇就能看出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帝国第二个大满贯得主。
 未来配享太庙,甚至是陪葬阳陵之侧,立雕塑,入祀凌烟阁,与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同列一席,也不是不可能!
 “朕躬安……”刘彻提着绶带,缓步走下撵车,立刻有尚书郎跟上。
 此番来此,刘彻没有带任何的宦官宫女,全部带的是文官武将和大臣。
 这是为了尊重周亚夫和这座新成立的武学。
 “众卿平身吧……”刘彻挥挥手道,然后看向周亚夫,道:“朕闻长平侯欲兴武学,广教化而养英才,朕甚嘉许之……”
 “所以,特地写了一副题词,以作长平侯武学之贺……”
 说着,就有四位羽林卫将官抬着盖着帛布的牌匾,来到周亚夫面前,刘彻轻轻揭开牌匾,对周亚夫道:“希望武学之子,能够牢记朕与卿对他们的期许……”
 牌匾揭开,露出四个龙飞蛇舞的隶书:薪火相传。
 周亚夫看了,连忙与韩颓当等人拜道:“陛下期许,臣等必牢记于心,夙兴夜寐,以齐陛下之望……”
 刘彻却是笑了笑,凑近周亚夫的耳畔,低声道:“长平侯,朕想跟卿要三个武苑的名额……”
 “嗯……”周亚夫只是略微迟疑了片刻,就点头拜道:“诺,臣谨奉命……”
 刘彻拉住周亚夫的手,笑道:“朕是替病已求的……”
 周亚夫闻言愣住了。
 皇长子刘病已,自降生以来,在群臣视线之中出现的次数不过十余次。
 皆是正旦朝或者大朝议以及庆典之上。
 但,正因为如此,坊间才会对这位神秘的皇长子好奇不已。
 传说皇长子在上林苑学苑就读,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绞尽脑汁,用尽力气,想要将自己的子嗣塞过去,以期能混到未来的储君身边,做一个从龙之臣。
 可惜,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哪怕混进了学苑,你也不知道,皇长子究竟是哪一个。
 采取封闭式的军事管理的学苑,也杜绝了外人的窥伺。
 在世人眼中,大家只知道,皇长子果有人主之像,不过四岁,便可独立穿衣吃饭,还能自己刷碗。
 年六岁,便已颇具果决之色,能断不公!
 这太了不起了!
 有汉以来,从未出现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但却能够独立生活的皇子!
 这简直是妖怪!
 据说,宫中所有曾经接触过这位皇子的宦官,都说:皇长子神武天成,有人主之姿。
 若非是顾忌着东宫太皇太后与馆陶太长公主。
 周亚夫毫不怀疑,恐怕现在,朝野上下必是一片废后之声。
 但,这位皇长子的地位,却已经是毋庸置疑。
 除非他未来搞砸了,不然,十之**,他必为储君!
 至少周亚夫自己是四肢都会举起来支持这位皇长子的!
 国立长子,本就是正确的。
 当初,他周亚夫就是刘荣的最大支持者,错非后来刘彻出世,周亚夫恐怕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意。
 对他来说,立长子以定社稷,这是天理人伦。
 所以听到皇长子要来自己身边学习,周亚夫就激动都有些颤抖了。
 他只能低头恭身拜道:“陛下厚爱至斯,臣无以为报,愿走马以供驱使,贱躯以填沟壑……”
 刘彻却是摆了摆手,道:“长平侯不必如此,朕将病已送到卿身边,就是希望他能与卿等学习,另外,朕希望卿与弓高候、曲周候都不要对其特殊对待,该怎么训练,就怎么训练,千万别给朕留情!”
 刘彻正色道:“卿当须知,百炼成钢的道理!”
 “至于另外两个名额,朕是留给病已的两个伴读童子的……”
 “卿就看着练吧……”
 其中有一人,名为卫青,今年刚好十二岁。
 b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节 当家做主的人
 在周亚夫等人的陪同下,刘彻视察了这个新成立的‘离合武学’的校舍。
 因为在一开始,周亚夫等人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精英。
 准确的说,是培养他们的接班人。
 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
 所以,这离合武学是一所精英化军事院校。
 它要培养的,也是至少校尉以上的高级将官。
 自然,校舍也没有多大,拢共不过百五十个房间,但却都布置相当精致。
 不仅仅给每个学生的宿舍都放了书柜,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兵书。
 有古代的《六韬》也有近代的《淮阴兵法》更有当代的《材官纪要》《强弩纪要》,若是换了一般人,恐怕仅仅是这些兵书,就足以一个让家訾小康的家庭彻底破产。
 因为这些兵书最便宜的一册,在少府也是标价五百钱的。
 至于那些《材官纪要》之类的当代大部头,动辄就是二三十万字,其价格一般都是三十金一套起售。
 不过,既然是周亚夫要购买这些书籍,少府自然不敢多要,只是收了点成本价。
 而在离合武学的校场中央,立着一块正方形的巨石。
 巨石之上,工匠们用刀削斧凿,描绘出整个已知世界的轮廓。
 汉在东方,宛如巨人,南起交趾,北至盐池,西及合黎山,东至北海,纵横数万里,疆土面积已经比秦代扩大了一倍还要多!
 几乎占据了先前千年,国人视线所及的任何已知区域。
 而在这个区域之外,是一个人们完全陌生,只在传说之中才有所耳闻的世界。
 那个穆王西巡,曾经路过的世界。
 传说中有西王母的世界。
 但在如今,汉室对这些地区也已经有所了解了。
 在这个巨石地图上西域诸国的名字,已经若隐若现。
 北匈奴占据的广袤地域,也被划分了出来。
 甚至还有远方的大夏、身毒之属,也被点了出来。
 望着这个巨大石制地图,刘彻也是心潮澎湃,他对周亚夫道:“卿有心了……”
 他知道,这是周亚夫特意准备的,而周亚夫是出了名的不会拍马,也不懂拍马。
 是以,这个石制浮雕地图,恐怕是他真的想这么做才准备的。
 这可比其他人一万句马屁,还让刘彻舒服。
 更何况……
 抚摸着这浮雕地图,刘彻知道,从今以后,所有来此上学的学生,每日早操和晚练,都会看到这个地图。
 整个世界在他们面前敞开,再没有比这个方式更能培养年轻人的侵略性和攻击性了。
 “能为陛下宏愿而努力,这是臣等的荣幸……”周亚夫微微笑着回答。
 刘彻回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个老臣,对他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朕今日来此,除了给卿等的这个武学祝贺之外,还有件事情,想与卿等商量商量……”刘彻笑眯眯的对周亚夫、郦寄和韩颓当三人说道。
 周亚夫一听刘彻的口气,心里面就知道有麻烦了。
 因为,他给刘彻当了八年丞相,对于这个年轻天子的举动和习惯,再熟悉不过了。
 商量,不就是要自己等人给他背书,或者去说服某些顽固分子。
 总之没有好事情!
 但……没办法。
 谁叫他是皇帝呢?
 “陛下旦请吩咐,臣等纵赴汤蹈火,也必定不辱君命……”周亚夫硬着头皮说道。
 “是这样的……”刘彻笑着道:“朕前些时日接到了合黎山一带的诸校尉联名上书,皆请迁屯垦团于合黎山一带,许日后河西为屯垦团之地……”
 周亚夫等人静静听着,而其他群臣更是纷纷竖起耳朵,不敢遗漏掉半个字。
 屯垦团在安东的发展,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自第一个屯垦团建立至今,屯垦团模式一共向安东移民几近八十万。
 他们开垦出了数百万亩土地,形成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镇。
 并使得安东地区成为了一个鱼米之乡。
 根据少府报告,仅仅是在去年,仅仅是安东的屯垦团,其结余粮食便多达数百万石!
 在其他地方的百姓,还在为温饱发愁时,屯垦团的子弟们,已经能天天吃着面条、馒头、烧饼、粟米饭,时不时还能加餐。
 更可怕的是屯垦团同时还是一个畜牧大户。
 根据安东都护府统计,在各大屯垦团之中,平均每五个人就拥有一头牛或者挽马。
 这个比例冠绝全国,连关中都不能比!
 如今,军方在鼓噪要将屯垦团的制度复制到西方,去河西、西域开拓他们的新的基地。
 近日以来坊间为此争论不休。
 文官们对于这个屯垦团制度的扩大化可能忧心忡忡。
 虽然在安东,从去年开始就已经陆续有屯垦团开始从军转民,都护府也在这些解散后的屯垦团驻地新设地方县道官吏。
 但,这个并不能打消文官士大夫们的恐惧。
 因为,明眼人都发现了,虽然安东都护府解散了那些到期的屯垦团,还任命了县乡官吏,建立起了基层组织。
 但是……
 换汤不换药,当地的县令、蔷夫、县尉、典吏之属,依然是过去的屯垦团官吏。
 而且这一地区的百姓,虽然都转入民籍,各自分得土地、钱粮、耕具、牲畜、房屋。
 然而,他们与他们所属的那支军队之间的联系,却并未切断。
 在未来可见的数十年之内,那支军队与此地百姓的联系和感情都不会疏离。
 譬如羽林卫屯垦团在去年解散后,撤离当地的羽林卫现役教官们与百姓们抱头痛哭,依依惜别,送别人群甚至一将这些教官送到新化城。
 而在屯垦团的地区,军人说话,比文人说话有用多了。
 士大夫们对此恐惧不安。
 再让武人这么玩下去,将来,吾等斯文君子,何以自处?
 自开发考举后,这个世界的士大夫君子们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最开始,还只是一群泥腿子跟自己抢食吃。
 无所谓!
 左右寒门士子与他们也还算是一类人。
 至少有共同话题。
 但,随着武将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年那一条‘亭长、里正之选,退役、伤残士卒、将官其先’的诏命,让武人的势力,迅速的扩充到了地方基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