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其实,此时别说是皇室了,就是贵族,做这些闺房之乐,也并不避讳下人,譬如刘德的便宜老爹,每每临幸后宫佳丽,郎中令周仁都是跪在塌前欣赏活春宫的……
只是,刘德终究还是保留着一些后世的行为习惯,并不怎么喜欢将自己个人的**与隐秘之事,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
一个时辰后,刘德神清气爽的走下床榻。
他现在的年纪,正是气血旺盛的青春鼎盛之时。对于女人的需求也格外旺盛,因此自从推了义婼后,他几乎无日不欢。
只是,刘德也知道。是时候节制一下自己的**了。否则三十岁之后,就要各种毛病都找上门。
“或许我该抽空去拜访一下北平侯张苍,讨教一下养生之道!”刘德心中寻思着。
当世若论养生之道。北平侯张苍自称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原因很简单,刘德就记得这个老丞相将近一百岁了,居然还能收纳小妾……
就这能耐,就没几个人敢比的了。
更何况,张苍的养生之道,可谓是另辟蹊跷。不禁女色,不止不禁女色,反而日日征伐。
考虑到张苍是黄老学的死忠。这就让刘德不得不怀疑他藏了什么类似中的秘诀一类的东西。
譬如说黄帝御女心经一类的神奇玩意。
只是,必须赶紧了。
刘德记得,张苍三年后就病逝了,享年一百零五岁。是汉室所有贵族皇室成员中享寿最高纪录的保持者。
这时候听到刘彻下床的时候。一直在门口待命的几个侍女连忙走进来,为刘德穿戴衣服、佩饰。
一个宦官跪下来禀报道:“殿下,司马卫商已经将您要找的人找来了,就在偏房,您看是否现在接见?”
刘德这才想起来,自己下午貌似吩咐过卫商去找那个许负的儿子。
于是,刘德张开双手,让侍女们为他穿上常服。系好冠帽,道:“带我去见他吧!”
……………………………………………………
许远此刻却是无比害怕。
看着门口的卫兵。听着院子里巡逻的士卒的脚步声,他只能蜷缩着身子,低着头,站在房子的一个角落里。
为什么害怕?
女婿被朝廷处死,他却没有跟女婿家决裂,反而抚养外孙。
最重要的是,他那个外孙的母亲至今没有改嫁。
这要是换了一般人家,早就被人折腾死了。
好在他家不是一般人,高皇帝亲封的鸣雌亭候,秦始皇在位时,他的母亲就已经闻名天下,朝野之中都有关系,所以一直以来,没人捅破此事。
只是,现在这事情却被皇子刘德殿下知道了!
许远是真怕了。
按照汉律,女子丧偶三年后必须改嫁,除非是四十岁以上没有生育能力的老妇,假如有人不愿意改嫁,那么就要缴纳额外的罚款,这笔罚款通常是五算,一算一百二十钱,五算六百钱,每年都要缴纳。
这本来没什么,反正他家不差钱。
可如今这事情被刘德殿下知道了,那意义就不同了。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上纲上线到怨怼天子,心怀不臣的大逆之罪上,阖家都要连坐!
“但愿我母亲大人还有些薄面在朝廷里……”许远心里想着,这时就听到门口的卫兵喝一了声:“殿下到!”
许远连忙站到门口,躬身迎接:“老朽许远,恭迎殿下!”
刘德走进房间,看了一眼这个浑身都在发抖的老人,轻笑了一声,道:“老丈不用太紧张了,我叫你过来,就是想托老丈帮个忙……”
许远这才将心放回肚子里,恭敬的道:“殿下尽管吩咐!”却是连头都敢抬起来看刘德。
实在是刘氏天子给他家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当年,先帝即位后,立即就召见他的母亲,尊崇有加,厚遇无比,还任命了他的从弟为郎中令,看上去是很美好。
可惜,先帝却只是利用他母亲的名望而已。
等利用完了,打垮了周勃,一脚就踹开了他母亲。
不然,他母亲怎会心灰意冷,隐居商洛之间,不再过问朝政。
不然,他的女婿怎么就会被张释之拖到市场腰斩?
刘德呵呵的看了看他,对于那些过去的事情,刘德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许负十三年前辞官隐居,但看许远的模样,刘德就知道其中有隐情了。
他那位皇祖父啊,出了名的翻脸无情,做过的没节操的事情,加起来估计可绕地球一圈。
但这些跟刘德关系不大,他也懒得去仔细追究和查探。
刘德笑着将许远请到坐位上坐下来,这才道:“我闻老丈之母鸣雌亭老大人颇通相面之术,有神人之能,可恨缘悭一面,不能相见,今日偶遇老丈,就想请老丈代为向鸣雌亭候老大人问好,请她至安邑一会!不知老丈是否愿意?”
“殿下有命,老朽敢不从命?”许远纳头拜道。
刘德点点头,这才对嘛!
许氏可就是靠着统治者才兴起的。
从秦始皇至今,百数年,不管台面上的天子是秦始皇还是秦二世,是汉高还是孝惠,甚至少帝兄弟,但凡天子有命,许家马上就要屁颠屁颠的出来遵命。
“对了……”刘德忽然笑道:“老丈的贤外孙叫郭解?先帝时关中游侠首领郭氏遗腹子?”
许远闻言立刻汗流浃背,跪下来叩首道:“不敢欺瞒殿下,确实是……还望殿下赎罪赎罪!”
“别紧张嘛……”刘德笑着扶起他宽慰道:“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郭氏即以伏法,朝廷又怎么会继续追究其子?只有暴秦才搞一人犯罪全家连坐的那一套嘛……我汉室素来以孝治天下,以德驭四海,不搞暴秦的那一套连坐法,我只是希望老丈能好好教育,抚养那孩子,让他知道道理,知道律法,将来长大以后,读书做官或者从军报效天子或者耕种以养家小,千万不要再走他父亲的老路了,老丈身为长者,要将其父的问题跟他讲清楚,讲明白……”
刘德侃侃而谈,说的好像刘家自己没有搞连坐和株连一样,不过话又说回来,比起秦代动不动就粗暴的罪及全家,汉代的律法,最起码在民法上基本不玩株连那一套了。
许远听了,却是大为感动,叩首道:“殿下字字珠玑,老朽铭感五内,一定好好抚养那孩子,让他将来走正路,不走邪路!”
刘德听了笑着点点头。
其实郭解还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嘛!
最起码,刘德觉得他的组织能力非常不错,不管是用在官场还是放在军队里,郭解都能出人头地,可惜,他偏偏一头栽进了游侠这个大坑。
蛊惑仔可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转的!
特别是随着汉家中央政府加紧收权,中央集权时代渐渐来临的如今,再玩蛊惑仔,那就是对抗政府了,自古以来,只要不是王朝末期,就没有蛊惑仔或者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可以跟政府对抗的。(未完待续。。)
ps:抱歉,今天白天有事情要处理,晚上回来又跟家人聚餐,所以拖到8点才写-0-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两百节 奇人异士(1)
翌日,刘德启程离开汾脽。《辣+文+网手#机*阅#读an》
跟他来时,他离开汾脽时,整个汾阴县几乎是倾县出动,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民众。
许多人家甚至是全家总动员,扶老携幼的出现在道路旁边
他们自然不是来看刘德的。
而是来看宝鼎的!
此时,民间迷信思想非常严重,上至贵族,下至庶民,就没有不信神的。
汾阴更是重灾区,此地奉祀地主后土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迷信可谓深深的扎根于百姓的基因和血脉之中。
此次宝鼎出汾脽,别的地方的人或许还会怀疑宝鼎真假。
但汾阴人民却是深信不疑的。
特别是刘德故意散播了‘王偃奔魏’的风声后,顿时就冒出了许多历史学家,自动的给刘德补上了那一段历史的空白。
现在,在汾阴民间,百姓之中,关于宋鼎怎么到的汾脽都已经出现了详细到时间地点人物和场景的版本。
“周赫王二十九年,齐緍王得秦国默许,联合魏赵两国,发动第三次伐宋之战,大破宋国,宋王戴偃出奔魏国,奉宝鼎以求庇护,因宋王公子胜耻于亡国之祸,献宗庙传承重宝求生之辱,于是阴使大臣毁宝鼎铭文……魏王得鼎大喜,因无铭文,兼之不久乐毅破齐,不敢明示天下,于是供奉于魏脽后土,以求神明庇护……”刘德看着主父偃收集的许多民间对于宝鼎的脑补和揣测的流言,心里也是笑了一声,很多时候,历史不就是这样将野史变成正史的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可能性。
刘德继续看下去,接下来的版本和故事就充满了荒诞和神话色彩了。
什么刘德在吴山夜梦有神明朝南方行去。到介山,全山柳树枝条径直西指,过大河。有灵龟出水,锦鲤做桥什么的。
反正老百姓们起来。谁也挡不住。
这些事情,刘德看了,笑笑就算了。
等他坐了皇帝,这些神话与传说或许会成为正史,作为他君权神授的象征。
但如今,用处不大,还有弊端,民间流传也就罢了。但,却决不能让它在宫廷之中出现,否则,便宜老爹要是疑神疑鬼起来,刘德至少也要挨一顿骂,甚至可能危及他的地位。
因此,刘德已经下令禁止随行侍从与宦官侍女谈及任何有关神怪的话题。
陈阿娇却是很兴奋的在刘德的怀里蹭来蹭去,不时掀开车帘,看着外面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前来围观的人群,问道:“表兄。怎么这么多人啊?”
“他们啊,听说阿娇要走,舍不得。就都来送行了……”刘德笑着摸着她的小脑袋调戏着道。
“真的吗?”陈阿娇天真的问道。
“呵呵……”刘德笑了笑。
因为一路上围观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刘德渡河时花费了太多功夫,结果,一直到下午,刘德一行才算全部渡河完毕,抵达河对岸的临猗县。
在临猗县,刘德等人受到的关注依然没减弱。
但在临猗县时,刘德遇到了他派往荥阳的王道征辟过来的一个人才——褚强。
其实,褚强在此时的知识分子眼中可能完全不算什么人才。甚至儒家的人根本就不承认他是读书人。
褚强没做过官,经过商。更没拜过什么大人物做老师。
甚至褚强的文化也有限的很,只能识读简单的文字。略通一些简单的算术。
但是,即使刘德这个生于深宫的皇子,但在河东这段时间也多次听说过他的名字。
他有名的原因是因为,此人跟古代的伯乐一样,有着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伯乐相马,他相牛。
根据民间的说法,荥阳褚强相牛无有不中,他甚至只需要看一眼牛的样子,就能推断这头牛是否健康,能拉多重的车,能耕多少地,甚至有人的牛病了,被他买下后,一个冬天的调养,第二年就又活蹦乱跳,成为上等的耕牛。
因此,刘德在听说了此人的名声后,让王道去荥阳之时,顺便征辟了过来。
在此时,因为没有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及其分支农家并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民间有着一技之长,并且受到乡邻尊重的奇人异士数之不尽。
譬如,这一趟河东之行,在民间,刘德就听说了荥阳褚强相牛养牛独步天下,留县的一个叫长孺的男子养猪天下无双,且其养的母猪每胎能产猪仔十几头,成活率甚至能过七八成,当真是让闻者惊叹,观者惊奇。
至于后来代北的桥姚,养马上千,牛倍之,羊一万头,是当世最大的畜牧业主,富贵无比。
右北平的兽医张里,靠着给武帝刘彻的牧场中的病马治病,也一度富贵直逼公侯。
刘彻朝后来的御史大夫卜式,最初靠养羊发家,拥有数以千万的财富!
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这样的盛况和民间的奇人异士开始渐渐凋零,消失,再不复如今的盛况。
这是因为思想的改变。
在现在,这个没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学一个技能,学一项技术在身,从天子一直都庶民都是认可的,并不会认为是什么奇淫巧计,君子不能学。
恰恰相反,此时的社会风气认为:福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伎能立其身。
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只奇淫巧计这个名头就足够吓退大多数有志青年学习和研究农业、畜牧技术的热情。
“所以说,小猪啊,真不是哥哥为了私利抢你的皇位,实在是哥哥做皇帝,比你合适太多了!”刘德在心中想着,就命人传召褚强来见。
不多时。一个黑壮的大汉就被人领着来到了刘德的帐中,低头跪下来叩首道:“荥阳小民褚强拜见殿下!”
他行礼的姿势一丝不苟,完全没有任何的慌乱。就这一个细节就让刘德知道,此人从小应该是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家境应该不错,一般的庶民,那里懂这些礼数呢?
想想这才正常嘛!
一般的百姓,穷人,*丝,在这个时候别说养牛了,就是租牛都是奢望。
刘德前世在河间国,就见过一些村子的农民还是用着原始的石器甚至木制农具耕作。想用耕牛?做梦吧!
至于后来的卜式,正史上说的他好像很可怜的样子,但他能当上御史大夫,就这一点就能证明,他最起码也懂一些文化,能背许多经典,否则,凭什么坐上三公的位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