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珠兰

    姜老太君称打赏下人、安排晌午的席面,扶着姜明月回了寿安堂,方转身,那笑脸就垮了下来。

    凉国公被王姨娘充满爱意的双眸看得心里满满的,哪里顾及得到老母的心情。

    王姨娘彷如一瞬间回到十八岁,若非有姜宝珠摁着她的手提醒仪态,她几乎激动得想满院子跑,告诉每一个人她儿子当官了,还是一步登天当了正五品的官儿,有实权的官儿!

    姜宝珠等王姨娘平复激动,半路上识趣地告退,把空间留给父母。

    一进凌烟阁,王姨娘便回身扑进凉国公怀里,喜极而泣:“国公爷,谢谢您!咱们儿子终于有出息啦,明宣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回京啦,京城里的那些世家子再也不敢看不起他的出身……嘤嘤嘤……”

    凉国公一手抚摸她的脸,一手揽着她的楚腰,微微笑道:“明宣委屈了这么多年,甚至不得不躲到江南东道,能为他做点事,我很欣慰。”

    王姨娘再次感激道:“国公爷,谢谢您!”

    战事不是每年都有,军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凉国公提着脑袋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来的,凉国公能舍弃自己升职的机会让给儿子,十分难能可贵。这说明,凉国公有心培养姜明宣袭爵,王姨娘当然高兴疯了,宗族里那些质疑姜明宣是“野种”想过继儿子给凉国公袭爵的人,可以老老实实地闭嘴了。

    凉国公不在意地笑道:“我已身居高位,即便封赏到我头上,也不过兼任一个兵部的职务,倒不如让给宣儿。灵儿,我只要你开心。”

    王姨娘睫毛上挂着一颗泪珠儿,将落未落,犹如晨间绿叶上的露珠儿般可爱动人,柔情蜜意地嗔怪道:“这般喜事,国公爷昨儿竟不告诉我。”

    “呵呵,我是想给你个惊喜嘛,说了就没劲了。”凉国公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心中有些唏嘘,也不知道赐婚的圣旨到了府里,王姨娘脸上的笑容还能维持多久,幸亏姜明月识趣,没把这事胡乱捅到王姨娘面前。

    王姨娘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直到晌午到寿安堂用膳时也没能合拢住笑开花的嘴巴。

    姜老太君握住姜明月的手,叹息道:“明月,大喜的日子别伤心了。”

    皇帝的圣旨等于间接承认了姜明宣的庶长子地位,相比束缚在闺阁中的女子,男子能做的事更多,姜明宣为官,王姨娘腰杆更硬,以后姜明月的日子怕是会越发难过。

    姜老太君有些无力,姜明月把凉国公和王姨娘母子三人得罪死了,等她百年之后,还有谁能护着姜明月?隐隐的,姜老太君对皇帝也怨恨上了,封赏谁不好,偏偏封姜明宣为官,还是为武官,倒是辖制了宁芳夏,挑起宁芳夏那没影儿的嫡子和姜明宣争夺国公爵位,却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累她的明月。

    唯一的途径便是为姜明月找一门可以作为靠山的亲事,可放眼整个孟朝,敢跟凉国公作对的门第没几家。姜老太君又想起了韩熙跃。

    姜明月从巨大的打击中回过神后,稍稍一想便明白皇帝的用意,牵强地笑道:“老太君,孙女没事,大哥能做官,是我们姜家的喜事,我高兴傻了,哪里是伤心呢?”

    姜老太君叹着气,怜惜地把孙女搂进怀里轻轻拍抚,苍眉微蹙,眼底浮起一丝泪光。

    沈氏去世前,王姨娘仗着凉国公的宠爱处处为难,她生的两个儿女也被教导得不懂手足之情。

    姜明宣是王姨娘做外室时偷偷生的,称得上是来历不明,凉国公对外宣扬王姨娘是在沈氏面前过了明路的妾室,只因身子不好才被送到庄子上养胎,给了姜明宣一个体面的身份,沈氏有苦难言,只能认下姜明宣,大度地喝了王姨娘的敬茶。

    宗族里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小孩子就当面嘲笑过姜明宣的出身,姜明宣打不过他们,又听王姨娘整天跟凉国公埋怨沈氏的孩子姜明月高她孩子一头,姜明宣便迁怒到姜明月身上,背着人时常欺负姜明月。

    有一次,姜明宣很过分地把姜明月推到池塘里,若不是年纪尚小的姜宝珠吓哭了,惊动路过的仆人,姜明月很可能当时便夭折了。

    因这件事,姜明月其实一直怕姜明宣,听见他的名字就能吓哭,看见他的人能直接吓晕过去。

    姜老太君气愤难当,当时就把姜明宣送到苍澜学院寄宿,分开两个孩子。

    凭姜明宣的庶子身份,在苍澜学院自然矮大部分人一等,明里暗里受到的欺负更多。因为他家就在京城,他却寄宿,让大家看清他在家中不受宠的地位,根本不会认为他将来可能袭爵,于是姜明宣一度是某些权贵子弟的出气筒。

    闹得最过分的一次是,姜明宣误闯权贵子弟专用的书楼,被暴打一顿……

    ☆、第137章 庶子与狗不得入内

    隔日,不知哪个促狭的在门口贴上“庶子与狗不得入内”的纸条。因为太子孟长信也是庶出的缘故,不到一天,纸条就被学院夫子撕了。

    可从那天之后,姜明宣足足被所有人耻笑了一个月,逼得他逃学在外游荡。凉国公听到儿子同窗的“好心”举报,在城外逮到抽野兔子撒气的姜明宣,狠狠暴揍一顿。之后,凉国公了解到学院的实情,便把姜明宣送到江南东道的王桢那里求学。

    姜明月却因为姜宝珠无意中救了她一命,慢慢亲近姜宝珠,加上姜宝珠刻意误导对她的友好,任姜老太君阻止也不听。

    姜明宣的名字再被提起,祖孙俩不约而同地忆起这段往事,姜明月有些感慨世事无常。她前些日子还在琢磨怎么让跟缩头乌龟似的躲在江南东道的姜明宣回府,姜明宣却阴差阳错地被封了官。

    姜明月也不知道该感激老天爷让她心想事成,还是该痛恨皇帝让她处境越发艰难了。

    “老太君,大哥会回京谢恩么?”姜明月出声问道。

    姜老太君连忙道:“便是回京,他在家里也待不长,要赶着去淮南道上任的。”

    祖母如此紧张,倒是让姜明月笑了:“老太君,我不再是小时候那般听到大哥的名字便能吓哭,小时候的恩怨我何苦记到现在,何况,大哥为那件事也吃了苦头。我想着,父亲的寿辰快到了,大哥回来若是正好赶上祝寿,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孙女懂事,姜老太君心里反倒乱糟糟的:“又不是整寿,他回不回来都没关系。”

    姜明月去厨房看菜单,接到圣旨这么大的喜事,姜家的主子自然是要在一起吃个庆祝宴的,还得请族里有名望的长辈来,这些事自有前院的大管事去办,她只盯好厨房便可。

    姜老太君打发走孙女,和郝嬷嬷道:“明宣那孩子,这么多年都没回来,连我过六十大寿都不敢回来,怕是憋着一口气想扬名立万、锦衣还乡以一雪前耻呢。他当年被整得那么惨,根源却是因着他差点害死明月,他这样的人啊,看不到自己的不是,准是把责任都推到明月头上,一朝翻身,还不可着劲儿地欺负明月?”

    “大姑娘有老天君护着呢,谁敢欺负?”郝嬷嬷绷紧了面皮,她可不敢说一句大少爷的不是。

    “唉,我又能护几年呢?”姜老太君苦恼地一叹,又道,“你们国公爷立了大功,马上又要过寿辰,我的寿辰如桃只送了礼,她大哥的寿辰她总不能错过罢?郝嬷嬷,你去写信给她,就说我前儿做梦梦见她了,要是韩国公能做京官,咱们母女相见就简单了。”

    郝嬷嬷脸上的淡笑难以维持住,这话里责怪姜如桃捧高踩低的意思那么明显,而且还给姜如桃画了个大饼,暗示老太君能给韩国公谋个京官。

    郝嬷嬷只当没听出来这两层含义,恭敬应诺,立刻按照姜老太君的意思给姜如桃写了封充满埋怨不能母女相见的信,写完后交给姜老太君过目。

    姜老太君从头看到尾,点了点头,添了两句话,署上自己的名字。

    郝嬷嬷一刻不敢耽误,当天下午便把信件交给大管家,派人送到山南东道去。

    这一天,王姨娘和姜宝珠扬眉吐气,出尽风头,有那些看人下菜碟的仆妇们连忙到王姨娘面前阿谀奉承。

    其中有个老婆子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咧着一口大黄牙,媚笑道:“……便是国公爷娶了新夫人,咱们大少爷得国公爷和皇上看重,且是长子,新夫人便是有了儿子也小大少爷很多岁,将来这爵位是立嫡,还是立长,还不定呢。”

    这话不往深里想便是奉承姜明宣将来有能力和新夫人的儿子争夺爵位,可一深想,大家不禁如醍醐灌顶,姜明宣再能干再风光,到时候这国公爵位最名正言顺的还是新夫人的儿子啊!

    尤其是,外面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凉国公即将娶宁贵妃的庶妹为国公夫人,只是府里有大姑娘和凉国公敲打过,压着消息,才没人敢往凌烟阁和漪澜小筑漏口风。

    满府里,也就是王姨娘和姜宝珠还蒙在鼓里。

    这话给大家敲响警钟,看着王姨娘的火热眼神顿时都凉了凉。

    王姨娘当即沉了脸,和姜宝珠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记起凉国公答应姜老太君再娶亲的事。

    而姜家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候,凉国公尚值壮年,英俊神武,还没有嫡子,不知多少人家惦记着凉国公夫人这块肥肉。

    一瞬间,王姨娘的欢天喜地渐渐变成乌云笼罩,狠狠地盯了眼那老婆子。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分节阅读88
    那老婆子察觉到自己说错话,自打两个嘴巴子,讪讪地笑着,赶忙寻空躲在人堆里不敢冒头。

    王姨娘发完赏钱,人群散去,姜宝珠安慰道:“姨娘,您放心,便是新夫人进府,得不到父亲宠爱,生不出儿子也是枉然。您想想,父亲向来喜欢和老太君对着干,老太君挑的人父亲准看不上眼,当年沈氏不就如此么?”

    王姨娘欲言又止,心中惶惶,现在怎能和当年比呢?凉国公娶的新夫人必定是二八年华的漂亮姑娘,而她却是昨日黄花,再者,她无法宣之于口的是,她便是脱光衣物站在凉国公面前,凉国公也硬不起来啊!

    重重思虑下来,凉国公若有房事上的需要,看见跟初绽的牡丹花似的新夫人,难道还能把持得住?

    不得不说,姜老太君这一招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姜宝珠见王姨娘发怔,扯了扯她的袖子,担忧地问道:“姨娘,你在想什么?我是从你肠子里爬出来的,你有话尽管对我直言。”

    王姨娘回神,张了张嘴,又摇摇头道:“没事,只是想到老太君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心里难受罢了。”

    姜宝珠肩膀耷拉下来,要是当初去万安寺时,她能一箭双雕杀了姜老太君和姜明月就好了,那么这凉国公府便会成为她和姨娘、哥哥的天下!

    ☆、第138章 秀恩爱 死得快

    “姨娘,我们回去再想想,总有办法阻止老太君为父亲娶妻的。当下是先撮合姜明月和霍元琪,不能让姜明月靠上卫世子。”姜宝珠给王姨娘分了轻重。

    王姨娘点头,姜宝珠说过,卫世子救了姜明月,传出去是英雄救美的佳话,到时姜老太君为给姜明月找靠山,赖上卫世子,非要以身相许该怎么办?

    “可是,即便你父亲答应把姜明月许给霍元琪,老太君也有办法搅黄。”王姨娘的话转来转去,又埋怨上姜老太君。

    亲事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相当于第二次投胎,要是触到姜老太君的逆鳞,这老婆子便是豁出命去也会搅黄亲事。王姨娘绝对相信姜老太君会这么干。

    “姨娘,你怎么忘了?”姜宝珠露出一抹奸诈的笑意,“当初咱们不就设想过这种情况么,只要让姜明月失贞于霍元琪,再把事情传扬出去,或者当众‘捉-奸’,姜明月只有嫁给霍元琪和死这两条路!”

    王姨娘扶额,面露喜色,自责地笑道:“一场病让我病糊涂了,竟把这个给忘了。你父亲的寿辰是个好机会,到时会有很多人来府里祝寿,我不信姜明月一张嘴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走罢,咱们去寿安堂,那老不死的一直说我没资格进寿安堂,今儿便叫她瞧瞧,我到底有没有资格!”

    姜宝珠见王姨娘开窍,欣慰地微微一笑。

    到了寿安堂,王姨娘才知道她的想法有多天真。

    安排席位的是姜明月,白英领了王姨娘和姜宝珠进去,让姜宝珠和族里的姐妹们坐一块。

    而王姨娘到了女眷的席面上,却发现席位坐得满满的,她心底卷起一股狂怒,沉下脸,想着姜老太君不给她体面,她何必自取其辱,正要拂袖离去,大不了闹一场,大家都没脸,这时,姜老太君笑盈盈地唤道:“王氏,过来见过族长夫人和各家太太们。”

    王姨娘心头一松,赶忙端起笑脸,上前行礼,挨个喊“某太太安”,喊了一圈才顿悟,这么多太太,唯独她是个“姨太太”,顿时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不尴不尬地立着,只等着姜老太君加把椅子她就能坐下。

    姜老太君再次给她解围,拉着她的手拍了拍,慈眉善目地笑道:“沈氏在世时一直身子骨不好,明宣都是王姨娘教养的,后来才送去江南东道游学,你们问我怎么教养的孙子,我却不敢居功,只管问王氏。”

    原来方才一圈“正房太太”们正夸赞姜明宣才华横溢。大家都知道,皇帝可不是昏君,不会随便恩荫封赏,而且,皇帝的小姨子马上就要嫁到姜家了,这般给姜明宣的脸,如果不是故意打小姨子的脸,便是那姜明宣是个有真才实学的,方入了皇帝的眼,由此才向姜老太君讨教教养孙子的妙招。

    王姨娘面上有光,强压兴奋,听了族长夫人客气的问话,便扭着帕子娇羞地回答道:“哪里有妙招儿,是沾了老太君的福气……”

    一句谦虚的话还未说完,想起这么多年好容易扬眉吐气,忍不住眉飞色舞地炫耀上了:“我一个姨娘哪里敢管大少爷的教养,都是国公爷一手打理,大少爷的武学师父是国公爷专程请的边关有多年打仗经验的宋将军。后来年纪稍大,国公爷言道,孩子在父母身边永远长不大,须得经历风霜才能长成翱翔天空的雄鹰,便将大少爷送到文风盛行的江南东道。大少爷自己也争气,考上余杭最有名的钱塘书院,这一去就是七八年……嘤嘤嘤,我以为这辈子盼不到大少爷回京了,没想到皇恩浩荡,圆了我多年的梦……”

    说到后来,王姨娘真的悲从中来,捏起帕子擦拭眼角,因怕失态,便拿出最美的姿态来哭,端的是梨花一枝春带雨。

    众人一时静默,有几位家里姨娘多的夫人眼底已烧起怒火,不说王姨娘那话里话外地炫耀自己儿子了不起,是个文武全才,单说她那副扭捏轻浮的做派只给大家留下一个“张狂小妾”的印象,几十岁的妇人了,偏偏一副少女样的娇羞也不嫌恶心,而且她句句话不离“国公爷如何如何”,这不是在秀恩爱么?

    一个小妾在正室夫人面前炫耀跟丈夫的恩爱,正室夫人们的脸色能好看才怪了。

    王姨娘哭了几声才发现没人接话,移开帕子便看见大家青黑的脸色,心里既委屈又得意,暗想,我不过说了几句实话,你们自己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凭什么给我摆脸色瞧?

    但她擦完眼泪,依旧没人开口,她就又只能尴尬地立在那里,有些后悔不该图一时嘴上痛快。

    姜宝珠直皱眉,暗恼姨娘自从疯病之后,脑子便不好使了,时而糊涂,时而精明。

    坐在姜宝珠身边的姜明月轻掩帕子,嘴角勾起一抹好笑,王姨娘真没眼色,也不瞧瞧她面前的是谁,宗妇们是能随便得罪的么?姜明宣的来历还要不要族老们帮忙遮掩?

    姜老太君轻咳一声,道:“时辰到了,寒梅,摆饭罢。”

    寒梅脆声应诺,丫鬟们如流水一般捧来食盒,一道道精致的美味佳肴摆放在八仙桌上。

    王姨娘没等来座位,难堪得不得了,觉得每个人都在用看怪物似的目光偷偷嘲笑她,全身有如针扎。
1...5960616263...2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