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算准了金敏会谨小慎微,金春和焦海才敢来西府要人,却没想到西府这边早就放好口袋,就等着他们送上门来。

    看到金春和焦海在一起,金赦和金敏恨透了这个连同外人吃里扒外的庶弟,为了讹钱连亲生女儿都给搭进去,还有什么不敢的。

    二话不说,就让几个健奴把焦海拉出去打个半死,焦海被打得奄奄一息,这才知道偷走金嫦的竟是自己的儿子。

    金春听到这个消息也傻了,他在心里把焦氏骂了个狗血喷头,这娘们儿在京城都干了些什么事,竟敢让娘家侄儿拐走自己的亲闺女,这么大的把柄握在小长房和小三房手里,这日子还怎么过?

    那么闹得一塌糊涂,玲珑早就趁机去了甜水巷。

    张长生和芬娘回到山东,就着手给玲珑挑选合用的人手。

    那五户陪房这些年在山东,早就根深蒂固,姻亲就有几十人。要挑几个人并不难,但是要找合适的,也让张长生和芬娘费尽心思。

    他们的人早就从山东出来了,半路上听说京城这边闹流民,只好在沧州住了些日子,得到风声,知道京城已经开了城门,这才来到京城。

    玲珑到了甜水巷,就见到为首的是位年约六旬的老人。老人年纪虽大,但腰板笔挺,红光满面,见到玲珑便跪下磕头。

    玲珑立刻猜到这位是冯鑫,昔日山东这边的大管事,也是张长生的干爹。

    冯鑫子孙绕膝,他早就不管庄子的事,在家里享清福,做老太爷了,想不到这次竟然亲自带人进京。

    “冯老,您怎么来了?”玲珑让李升扶起冯鑫。

    冯鑫道:“五小姐千万别这样称呼,自我爹那辈就卖给爵府,跟了主子姓冯,您叫我冯老,我这老头子怎么敢当。”

    玲珑不和他客气,改口称他鑫伯。

    “鑫伯,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冯鑫是典型的山东汉子,如今年事已高,却还是爽朗的性子。听到玲珑问他,便道:“听长生和他媳妇说起金家这些事,又说起五小姐又是如何懂事,我就寻思着,您身边只有这些小家伙终是不行,便自己过来毛遂自荐。我年纪大了,也不用避嫌,别的不会,可也虚活了几十年,或许能帮着五小姐掌掌眼,出出主意。我既然来了,就不准备回去了,京城里原本也有我的一家小铺子,五小姐不用管我,我吃住都在自家的小铺子里,五小姐用着我的时候,只需派人喊我过来就行了。”

    玲珑早就听芬娘说起过这位冯老爷子,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位豁达的老人,难怪他能慧眼识珠,把张长生推荐给娘亲。

    玲珑没有推辞,当即便问清楚冯老爷子那家小铺子的地址,得知那是冯老爷子的私产,当年听说冯氏出事,便让自己侄儿来京城开了间小小的土产店,只为了能随时打听金家的消息。但是后来宋秀珠把府里的人手全都换了,这些消息也就断了,这家土产店失去了本来的作用。

    一一一一

    还有一更,等我

    第二一三章 凑钱

    冯鑫带来的人,有四男四女。最小的八、九岁,大的十六七岁,让玲珑没想到的,这八个人竟然全都是练过武功的。

    “五小姐,这几个小的是长生媳妇特意给您挑的。她说您在西府势单力孤,带这几个大的进府,恐怕会惹人猜疑,反而是这几个小的,您把他们带进府里,不显山不露水,反而更妥贴。”

    玲珑点头,芬娘果然细心,这些事都替她想到了。

    她指着最小的女孩儿,问道:“你也学过武功?”

    这女孩儿生得圆脸大眼,透着机灵劲,见玲珑似是不相信她会武功,便顺手拿起桌上的青花茶盏,用力一捏,那茶盏应声而碎。

    玲珑咧咧嘴,好吧,小妹妹,你这是真功夫。她自己没有捏过茶盏,不知道能不能捏碎,她是不会尝试的,她舍不得她的手。

    她让小女孩伸出手来,见那双手虽然小,却布满厚茧,山东民风尚武,这些孩子又都是出自冯家的陪房,冯家是将门,陪房中也不乏练武的,他们虽然务农,但武功却没有放下。

    他们练的都是硬扎硬打的功夫,和玲珑不是一路,因此,不论男女,个个都是粗壮硬朗。

    “五小姐,以后有这些孩子跟着您,看看金家那些人谁还敢欺负您。”冯鑫道。

    玲珑见那女孩露了这手捏杯子的功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武功了。她……不是练武的,她只是个小贼……

    两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一个叫红线一个叫红绣,玲珑就让她们去了西岭的庄子,伺候母亲冯氏。冯氏在庄子里。她这个女儿不能随时陪着,有这样两个会武功的丫鬟在她身边,玲珑就更放心了。

    另外两个八、九岁的小丫头,捏碎茶盏的那个,玲珑给她改名叫红绡,另外一个改名红绫,这两个由她带回西府。

    四个少年则暂时都跟着冯老爷子。他们一直住在乡下。刚到京城,由冯老爷子亲自教导他们最是妥当。

    李升虽然也很机灵,但是既不懂生意。又没有冯老爷子经验老道。

    李升见那四个少年都跟着冯老爷子,又见玲珑对冯老爷子尊敬有加,便挠挠头,对玲珑道:“五小姐。要不您也让我跟着冯老爷子学点东西吧。”

    他做过趟子手,性子有些浮躁。让他跟着冯鑫把性子磨练一下,倒也有好处。

    玲珑便笑道:“既然这样,那鑫伯您暂时也别回土产铺子了,就在甜水巷住着吧。他们几个都跟着您,我用起来也方便。”

    冯鑫也就不客气了,带着四个少年在甜水巷安顿下来。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112
    四个少年全都姓冯。分别是冯大庆、冯铁桥、冯长安和冯双喜。

    玲珑看到双喜只有十岁,但人很机灵。就对他特别嘱咐:“城东有个地方叫浚仪街,你每天都到那里转悠看一看,那宅子平日里应是锁着的,若是看到有人,你就告诉我。”

    她一直都想让人盯着浚仪街,现在有了双喜,正中下怀。

    没过两天,双喜就有了消息。那天玲珑正和珊瑚在屋里说话,就见有小丫鬟跑进来,对新来的红绡说:“红绡,你哥来了,在侧门那里呢。”

    红绡一头雾水,心想她哥还在山东庄子里呢,怎么会来京城呢。

    玲珑闻言心里一动,猜到是甜水巷那边有事找她。便对杏雨道:“你带着红绡到侧门看看,她哥既然来了,赏他一吊铜钱。”

    没过一会儿,杏雨便带着红绡回来,玲珑已经送走了珊瑚,让她俩进来,问道:“甜水巷那边有什么事吗?”

    杏雨道:“来的人是双喜。他在浚仪街看到有牙行的带人去看宅子,双喜猜想这地方八成是要卖了,便来告诉您一声。”

    “牙行的人?”玲珑心里沉了下去。前两日她又去过浚仪街,看到那方帕子好端端放在炕桌上,不像是有人动过。

    师父没有再回去过。

    现在他连那处宅子也要卖了。

    “你去金禄家的那里领对牌,就说我让你出去买胭脂,你去甜水巷找鑫伯,让他老人家想办法找到那家牙行,问问那宅子卖多少钱,你就说是我想买下那处宅子。”

    杏雨也去过浚仪街的宅子,那里的一切,就是她帮着布置的。

    虽然不知道小姐和那处宅子的关系,但是她知道小姐很在意那里的事,当下她没有多问,带着红绡领了对牌便去了甜水巷。

    玲珑也没想到这件事进行得这样顺利。两天后冯鑫那里就传来消息,浚仪街的宅子,连同里面一水的崭新黑漆家什,总计是一万六千两。

    玲珑倒吸一口凉气,一万六千两!

    当时石二买下这宅子时是花了五千两,初时玲珑以为很贵,后来问过聂林氏才知道,五千两的价格还是便宜了,是那位郡主急于套现用钱,这才把宅子便宜卖出去。

    宅子里的家什除了第五进是黑漆以外,前面几进都是普通货色,石二给了玲珑三千两,玲珑中饱私囊一千五,所以这些家什实际价格没有那么高。

    玲珑苦笑,师父虽然清高,可赚起钱来也不含糊,这宅子他投资总计八千两,转手就卖一万六千两,足足翻了一倍。

    鑫伯要求见到宅子的原主,想要当面谈,牙行的

    倒也没有拒绝,很快就把原主找来,冯鑫一见,那人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下人,试探了好半天,那人只说主子要到南边做生意,这宅子用不上了,让他给卖出去。

    冯鑫让杏雨给玲珑带话,这宅子既然开价一万六,最终谈下来,也不会低于一万两,问问五小姐是否志在必得。

    玲珑艰难的咽咽口水,她对这宅子有感情,真的不想让它落到别人手里。

    她有她的小心思,总觉得只要这宅子还在,石二总会回来的。

    ”你让鑫伯去谈吧,这宅子我要了。“

    浚仪街的宅子最终是一万二千两买下来的,玲珑不想动用银号里的八万两,那是她娘的钱,也是她的嫁妆,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去动。

    为了凑够这一万二千两,她连着三个晚上在外面干活,又去白家庄找了白员外,这才把买宅子的银子凑齐。

    其实在她的房梁上,还藏了很多好东西,但那都是石二分给她的,玲珑同样舍不得动用。

    她的本事还不高,这三个晚上,她都是险象环生,好在真的找到好东西,也卖了好价钱。

    无论如何,浚仪街的宅子没有落到别人手里。

    将来见到师父,若是他老人家还不肯原谅她,就把这宅子送给师父,看到她孝敬了这么一份厚礼,师父的气也该消了吧。

    办房契时,冯鑫没有看到原主的房契,都是牙行的人全权办理。

    冯鑫觉得奇怪,小心试探,这才知道,这宅子原本的主人姓颜。

    颜是国姓,大武朝的皇帝便姓颜。

    冯鑫把这件事说给玲珑,玲珑皱皱眉,石二还真是托大,这宅子竟然一直没有过户。

    以前这里的主人是汝阳郡主。汝阳郡主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女,她就是姓颜的。

    一一一一

    第二一四章 海棠

    买下浚仪街的宅子,玲珑手头也没有多少银子了。

    以前她的妆盒里常放着几千两银票,现在也只有三百两。

    鑫伯陪她一起来到浚仪街的那处宅子,四处看了看,便问道:“五小姐,这宅子若是租出去,每年至少有一千多两的进帐。”

    “一千多两?这么多?”京城地,居不易,何况是城东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

    鑫伯笑道:“我私下问过,这家牙行平素里只做王孙贵戚、公卿之家的生意。若是让他们帮忙把宅子赁给那些刚来京城的官家,每年就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玲珑不置可否,道:“我没想把宅子租出去,就先空着吧。倒是您帮我再找个管帐先生,您是做生意的好手,忙过金嫦的婚事,我把您引见给二堂兄,看看在京城有何生意可做,赚点银子贴补。”

    鑫伯虽然奇怪小姐为何买下这处宅子,可也没有多问,当下便托人找管帐先生。

    玲珑对鑫伯很满意,老年人最要紧的,除了经验丰富能给年轻人做参谋,更重要的是并不罗嗦,也从不倚老卖老,难怪母亲对鑫伯如此敬重。

    转眼间便进了腊月,在运城的周家原是想明年五月成亲,也好在开春后粉刷新房。可金家却不想多等,金嫦如今就是烫手山芋,金家恨不能立刻便把她打发掉。

    媒人有的是借口,一番说辞之后,金家在原来的陪嫁五百两上面,又在山西置办了二百亩梯田。

    周家则把亲迎的日子定到了腊月初二,也算是应了娶个媳妇好过年的那句老话。

    可谁都明白。这样一来,金嫦还没过门,便在婆家眼里低了一等。

    高嫁低娶,她不但是低嫁,而且还是急嫁,周家婆婆能一手养大三个儿子,怎会没有几分精明。看到金家这样急着嫁女儿。心里也就有数了。

    焦海挨了顿打,又被逼着立下字据,从今以后。苏州织造上的事,把金家那份的抽成免了……

    苏州织造由李公公主理,至于李公公那份怎么办,焦海自是能想办法从别家那时抹平了,这就不关金家的事了。

    做为条件,金家把焦振兴私拐良家妇女的事压下来。暂时放过他这一条命。

    焦海哑巴吃黄连,不但儿子不知去向。还要吐出两成的抽成。

    金春更是有苦说不出,金老太太和金赦怪他不会管束妻儿,硬生生把原本让他管着的七八间铺子全都收了回去。

    以前在金家,谁也没把他这个四老爷当回事。自从焦海跟上李公公,他这才抖起来,不但焦氏能帮着金老太太掌家。他手里也把持着金家在吴县和姑苏城里七八间旺铺,可现在到头来。在这件事上,他不但赔了老婆和女儿,还把几间铺子也赔出去,还从此失去焦海这个依仗。

    他虽然没有智谋,可也明白,他是让金赦和金敏给耍了。

    都是金老太爷的骨肉,可嫡庶有别,兄长们何时把他当成过亲兄弟,看到他的女儿出事,他们没有去维护,反而借着这个机会,抓了焦海的小辫子,又收回他手里的铺子,重又把他踩到脚底下。

    他怎么就这么笨呢!

    这种计策单凭金赦那个没本事的病秧子和金敏那个书呆子是想不出来的,不用问了,这一定是聂氏那个臭婆娘的主意。

    想到这里,金春便恨起焦氏来了。当年若不是焦家兄妹仙人跳,他也不会娶了焦氏。

    论能干,焦氏比不上金赦的老婆聂氏;论贤淑,比不上小二房金政的老婆;论美貌,又比不上金敏的冯氏和宋氏。也不知道自己当年是犯了什么浑,竟然招了这对兄妹的道儿,不但坑了自己,连带着女儿也跟着受罪。

    金春越想越气,就想着到春晖堂的后罩房把焦氏臭揍一通,刚刚绕过春晖堂里那几株白梅树,就看到一个俏生生的人儿提着花篮正在摘梅花。

    她穿着水红的丝棉比甲,比甲上镶着雪白的风毛,衬得一张脸儿像剥壳的鸡蛋一般水嫩。

    他一眼认出这是老太太身边的二等丫鬟海棠。在老宅时,那阵子他春风得意,便看上了海棠。便想着找老太太把海棠讨过来。可他还没有来得及和老太太去说,就让焦氏知道了。

    焦氏又吵又闹,硬说他和海棠有染。这件事很快传到海棠耳中,这丫头也是个烈性的,跑到金老太太面前,拿着剪子便绞下一大截子头发,她对老太太说。她宁可绞了头发当姑子,也不去侍候四老爷。
1...8788899091...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