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若是十一师团这些日军老牌师团这么容易打,淞沪会战中那集中了中央军所有受过新式训练的所谓德械师,以及桂军、湘军等几乎国民政府嫡系与杂牌所有精华的几十万大军岂不是输的太冤枉了?
之前刘长顺能在短时间之内突破其第一道防线,与其说是自己的部队战斗力达到了日军的水准,还不如说这个家伙是占了杜开山的便宜。若不是正面的日军大部分注意力被正面率先发起攻击的杜开山吸引过去,他哪有那么取得如此大的进展?
只是当举着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战场态势的杨震,发现日军居然一下子拿出两个中队的兵力,反击自己这边时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从郭邴勋发来的战斗态势来看,无论是正面被突破,还是南线被突破,日军也没有投入如此多的兵力发起反击。只是在二线防御上增加了部分兵力而已。怎么单单就对北面下的力度这么大?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杨震拽过地图仔细的盘算着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会让这个四十四联队如此重视北线?
同样在观察战局马春生看到杨震紧皱着的眉头,微微一琢磨便明白了杨震在苦思什么。搞明白这个年轻的司令员在想什么的马春生不由的微微一笑。这个司令员脑子活,反应快,爱动脑子去琢磨,用兵虽然还略微显得稚嫩,但看问题眼光绝对是一流的。
可有些时候,太爱动脑子琢磨却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因为很容易想多,将事情往复杂了想。有很多事情,往往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去剖析。你一琢磨,也许倒是会弄的复杂。对于日军死保北线的举动,恐怕又让这位年轻的长官觉得有些异常了。
想了想,马春生走到杨震面前,手指在地图上的四十四联队与第三骑兵旅团结合部的位置上点上点了几下道:“日军如此拼命反击,他们只是向重新打通与第三骑兵旅团的联系。很明显,这个四十四联队对第四师团并不信任。”
“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因为这个第四师团的人品,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么做。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四十四联队这么做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线,或是保护自己的退路。很明显他们将在必要时候的希望放在了第三骑兵旅团身上。”
马春生这么一说,杨震马上便明白了。四十四联队与第四师团共同参与对群策山的合围、进攻已经数日,并肩作战几天来,对这个第四师团究竟是一个什么货色自然很清楚。一旦自己遇险,弄不好这个出自第四师团的林芳支队会丢下自己先跑。与第四师团相比较,自然是这个骑兵第三旅团更值得信任一些。
只是保证自己的退路,难道是?思及此处,杨震抬起头有些阴晴不定的看着对面的马春生,沉默了好大一会才道:“难道你的意思是他们此刻已经有了退意?”
对于杨震的反问,马春生摇了摇头道:“这个现在还看不出来。若是轻易的就撤退,这也就不符合日军一贯的主动求战的风格。不过打通与骑兵第三旅团的联系,对四十四联队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马春生的回答让杨震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再问。又打量了一会地图,杨震站起身来,将手中的铅笔扔到地图上道:“我去参谋长那里与他汇合。我在这里,其他两个团的战况还要通过参谋长那里转发,指挥全局有些不方便。这里就交由你和刘长顺指挥。”
说到这里,杨震沉吟了一下又道:“由你负责总责,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接过刘长顺的指挥权。我只要一个结果,就是二团这两个营打光了,也绝对不能让四十四联队与骑兵第三旅团汇合。”
对于杨震让自己总揽全局的想法,马春生也吃了一惊。几天的接触下来,他已经知道这个年轻的长官极有魄力。但却没有想到魄力会如此大,居然让才参军仅仅几天的自己去指挥这么一场事关全局的重担。而且他话里的意思是摆明了要将这个四十四联队一口吃掉。
犹豫了一下,马春生道:“这里还是由刘团长指挥,我全权协助他。我参军的时间短,贸然总揽全局恐不服众。我还是给刘团长当好参谋更重要。另外,司令员我建议不要死打硬拼。按照眼下的形势来看,我们此战的一旦伤亡过大,补充兵员将会极为困难。我建议还是以击溃战为主。”
马春生的建议让杨震摇了摇头道:“我原来的老部队在作战时有句俗话叫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你虽参军不久,但是却也是老兵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的根本在那里,不用我和你说。”
“我们眼下虽然没有实力与整个关东军硬拼,但却是可以点点的给他们放血。逐步削弱他的实力。我们全歼他们一个中队,便是打掉他们一个中队的骨干。消灭他们一个大队,便是让他们必须得从头训练一个大队的新兵。消灭他们那些历练多年的军官与老兵越多,他们的战斗力下降的也就越多。”
对于杨震的这个想法,马春生却是有些不以为意的道:“您的想法我明白,但您也要明白整个抗战已经打了两年,国民政府损失惨重,但对于日本或是日军来说,远未伤筋动骨。我们已经倾尽全力,人家只伸进来半拉身子都不到。”
“日军虽然不住在组建新的师团,但人家老兵却该正常退伍的退伍。日军本身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与动员体系,至少他们补充的兵员要比**那些拉来的壮丁要强的多。您自组建部队以来,与在满洲的那些由所谓的在乡军人为组组成的开拓团交过几回手,您说这些人的战斗力怎么样?在必要的时候,只要一道征集令,这些人穿上军装就又是一批老兵。”
“除非日军全面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全面战争,而大规模的扩编部队。否则,在日军完整的动员体系之下,您这个断其一指的战术不见得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您又何必去承受我们现在很有可能承受不起的代价?”
对于马春生对自己想要彻底吃掉四十四联队的想法有些不以为然,杨震摇摇头道:“没有见过血,没有打过仗的军官和士兵永远不能称之为战士。演习场和训练场永远代替不了战场。打掉一批有过实战经验的老兵,他们就少一批。没有骨干,小鬼子在想组建同样战斗力的部队,恐怕就要难得多了。一直部队的传统,是依靠老兵传下去的。”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已经接近黄昏的天色,接过小虎子递过来的马缰翻身上马后,对着马春生道:“我还要赶路,就不多说了。这里的情况你要多掌握一下,有什么情况,就先报告到参谋长那里。对你自己要有信心。从这里到群策山快马奔驰,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会尽快赶过去的。”
尽管对骑马还不是很熟悉,但为了尽快与郭邴勋汇合,杨震还是一路上快马加鞭。甚至为了争取时间,从正在激战的战场上的西北角落直接穿了过去。等杨震赶到群策山郭邴勋指挥部的时候,已经接到报告,一直在为他提心吊胆的郭邴勋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仔细打量了一番杨震,没有发现他受伤后,郭邴勋苦笑道:“我说司令员,你就不能安生一点。只带两个警卫员,你就敢从直接从战场上穿过来,你这胆子是不是有些太大了?这要是让总指挥知道了,非骂一顿不可。”
“你可是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整个部队的指挥员。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你至于冒这么大的险吗?你的骑术不精,还就带两个警卫员,这万一路上出了什么差池怎么办?部队谁指挥?”
对于郭邴勋半是埋怨,半是担忧的话,杨震笑道:“我也想带上一个骑兵团护驾,可咱们也得有那么多的骑兵啊。刘长顺那里就十多匹战马,我都带走了,他那里怎么办?再说,我的身后你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几个落单的鬼子兵有什么好怕的。”
对于杨震的辩解,郭邴勋却是严肃的道:“老杨,你是这支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员,你的一举一动关系着部队的生死存亡。不说别的,就是为了部队负责,你也不应该冒这个险。这是战场,哪怕是一发打偏了子弹都会要人命的。意外若是能在预料之中,还能要意外?”
看着一脸严肃的郭邴勋,知道他是真的生气了杨震连忙道:“老郭,我知道错了。下回一定注意。这事等这场仗打完了,你在好好的批评我。我这不也是着急。战场上的形势瞬间万变,我没有携带电台,一路上几乎就是聋子和瞎子,一旦战局出现什么变化怎么办?正是因为我是军事主官,我才急着赶回来。”
听到杨震认识到了错误,郭邴勋也就没有再纠缠下去,而是立即向杨震介绍起他不在这段时间的情况。回到司令部内后,郭邴勋将最新绘制的战场形势图一铺道:“司令员,这段时间内战局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突破南线日军的防御,正向日军纵深穿插的王光宇一团进展顺利。此时已经将包括四十四联队长河间槌太郎大佐在内的日军一部合围起来。正面突击的杜开山在突破当面日军第二道防线之后,正向北面与刘长顺激战的日军侧后方攻击前进。”
“不过由于之前日军抵抗的极为顽强,而且受地形限制,只能一个营一个营投入的三团的伤亡很大,现在只有一个营建制还算完整。其攻击的力度下降的很快。而刘长顺的二团此时还在与当面三个中队的日军激战之中,进展不大。”
“而在外围的两部分日军之中,骑兵第三旅团在发现我军切断了其与四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小说,-文字,您的最佳选择!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群策山(7)
实际上坚持夜间继续战斗的不单单是杨震一个人,三个团长的意思也是战斗不能因为天色的变化而停下来。文字尤其是三个人之中,此时进展最小的刘长顺反对最为坚决。。
杨震虽然没有对其进展不大表现出任何不满,但其他两个团的调转攻击方向,却是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三个团中无论是按照作战地域划分,还是攻击目标的主次来说,自己都是主攻部队。可其他两个团这么一调转攻击方向,反倒是把自己这个主攻挤到了次要方向。
尤其是对于他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杜开山伸手捞过界,将本来划分到自己作战区域内的日军第四十四联队部打掉一事,让他更受刺激。在他看来,杜开山的这个举动等于上自己碗里抢饭吃。
自认为被抢去了碗中最大一块肥肉的刘长顺饱受刺激,想要在夜战之中一雪前耻。刘长顺坚持打下去,那王光宇与杜开山自然不甘落后。他们三个可都一直暗中叫着劲那。
为了保证夜战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杨震将秘密仓库之中库存的一百多发照明弹都拿了出来。并亲自要通了三个团长的电话,亲自一个个的交待夜战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毕竟出现重大的伤亡,也是现在兵力补充困难,本钱着实不算雄厚杨震不希望见到的。
三个团长虽然都坚持夜间继续打下去。但之前的战斗中,对这个四十四联队真实战斗力有过了解的三个人都知道绝对不能死打硬拼,那样只能会让自己承受自己承受不住的伤亡。一场夜战,三个团长是各有各的打法。而三个人之中,经验最丰富的是王光宇,而下手最狠的却是杜开山。
为了能尽快吃掉当面之敌,最大的限度减小伤亡。在抢占了周围制高点,将日军两个中队压进一个不大的小山谷之中后,杜开山顺着山势,将缴获的几十桶汽油全部倒了下去,直接点上了一把火。
正值春末、夏初之际,山谷之中的草已经长的极高。再加上自开春以来,一直有些干旱,那些草木极易燃烧。他这一把火点下去,瞬时之间山谷之中便被大火吞没。山谷中的大火,火光冲天,夜幕中几十里外都看的清清楚楚。
山谷之中的日军抗不住火势,拼命的向山谷外突围,却被他布置在两侧出口处的十几挺轻重机枪加上迫击炮打的死伤一片。十几挺轻重机枪加上迫击炮组成的火力网,吞噬着每一个试图要离开这个已经变成炼狱山谷的日军生命。
山谷的两个出口,到处都是成片的日军尸体。这几乎已经不能说是战斗,而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单方面屠杀。
看着山下面在大火之中挣扎的日军,杜开山脸色阴沉的笑了笑。今天下午的战斗,他的二团伤亡虽然还没有统计完毕,但只是一个大略的伤亡数字,已经让他心疼的够呛。三个步兵营,两个被打残了。整个团伤亡近半。
尤其是在突破第二道日军封锁线时,面对两个日军中队的阻击,接替一营发起攻击的二营被日军狠狠的咬了一口,伤亡过半。营长、教导员全部牺牲,三个连长牺牲了两个。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营撤下来的时候,只能压缩成为一个步兵连。
为了出这一口气,杜开山以刚刚由刘长顺那里归建的三营为基础,将两个营的残部加上自己的警卫连编成一个营,一开始便全部投入战斗。采取北挤南压的战术,将日军逼入这个不大的山谷中。用他的话来讲,老子砸锅卖铁不过了。
看着身边团长低沉的脸色,知道他因为部队伤亡惨重而心中不好受的陶净菲也不知道怎么劝慰好。部队伤亡之重,作为政委他更是心疼。但这就是差距,与日军真实战斗力上的差距。
同样不希望部队在下一步作战之中在承受巨大的伤亡,所以尽管认为杜开山这一战术有些过了,但陶净菲还是选择了支持。只是闻着山下传来的烧烤人肉的味道,让陶净菲费了好大的劲才将胸中的呕吐感压下去。
陶净菲为了维持作为首长的威严,强忍着没有当场吐出来。而在山上其他观战的战士可没有他这个必要了。很多人闻着这股烧烤人肉的味道,当场就吐得稀里哗啦了。对于身边的干部、战士的表现,杜开山摇了摇头,却什么都没有说。
对于战士之中有人小声议论自己的这个战法有伤天和的时候,杜开山心中更是不以为然:“什么有伤天和,都是狗屁。鬼子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也没见有什么报应。老子不过借着一把火烧死了几个两条腿的畜生,老天爷就会天打雷劈?那老天爷才是真的瞎了眼睛。”
将两个中队的日军一把火做成了烧烤的杜开山是三个人之中最早结束战斗。在可谓是干净利落,除了原本要上缴的几十桶汽油之外,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便吃掉了日军两个中队的杜开山,立即转向,跑过去和刘长顺抢饭吃去了。
杜开山放的这把大火,几十里外都看的清清楚楚。被王光宇合围在距离这里直线距离不过千把百米的一座小山包上的河间槌太郎自然也看的清清楚楚。看着冲天的火光,河间槌太郎心中不由得一阵阵抽搐。
恨的咬牙切齿的他知道,那不会是自己部队放的火,只能是对手为了减小伤亡而采取的火攻。那里的地形,当初在接收第四师团阵地时,河间槌太郎曾经去看过。知道那里是一个不大的山间小谷地。
无论那支部队被赶进去,对手只要以火力遏制住山谷的两端的出口,恐怕都会被困死在里面。对于被困在那里部队的结局,现在的他闭上眼睛都能想的出来。尤其是那里冒出来的火光,更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被困在那里的部队,恐怕已经全军覆灭。
看到这场大火的并不单单是被已经分割得七零八落的四十四联队还活着的官兵,就是南线的第四师团林芳支队也看的清清楚楚。与骑兵第三旅团见这场大火之后,加大了攻击力度不同,本就攻势半死不活的林芳支队行动更是迟缓了许多。参加攻击的日军,任凭林芳太郎怎么催促,就是不挪窝。
尽管已经失去与四十四联队的直接联系,但这把火光让林芳太郎清楚的知道四十四联队恐怕已经快要穷途末路了。如果近在咫尺的自己不能救援出第四十四联队,回去不单单自己,就连师团长恐怕都要受到关东军司令部严厉的处罚。
只是无论林芳太郎怎么威胁,甚至扬言要将所有军官都送上军事法庭却仍旧无济于事。他的部下就是拿不出像样的攻势。他刚逼着这个中队发起攻击,那个中队却又退了回来。累了半天却一无所获的林芳太郎无奈之下,只能给泽田茂发电报,将实情做了一个汇报,请求派飞机支援第四十四联队。
接到林芳太郎的报告,已经撤回佳木斯的泽田茂半天没有说话。自渡江之前接到过第四十四联队一封电报之后,再未能与四十四联队取得过联系,对四十四联队的结局尽管早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却依旧被四十四联队的处境弄的惊呆了。
而对于林芳太郎汇报林芳支队的表现,泽田茂心中更是早就有了数,否则当初临撤回之前,他也不会交待黑岩义胜自己多注意南线,不要将希望放在林芳支队身上。只是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他却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还是向着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下去。
只是他多少有些想不透,为什么对手不挑林芳支队这个软柿子捏,而是转向了四十四联队这个硬骨头下手。四十四联队的战斗力,泽田茂很清楚,绝对远在自己的第四师团之上。
若是单论单兵素质、战术素养,出身同样是老牌师团的林芳支队自然不差。但是若论起作战的顽强精神,以及为天皇献身的决死精神,林芳支队与第四十四联队相比,差的就不是里许了。
想到这里,一向对对手放着林芳支队这个软柿子不捏,偏偏去啃四十四联队这块硬骨头不解的泽田茂想通了。如果先打林芳支队,按照日军中一贯的习惯,四十四联队无论之前与第四师团有什么隔阂,但绝对会拼命救援的。
若是先打四十四联队,以林芳支队那些大阪兵的一贯做派来看,绝对不会下死力去救援的。最多也就是做一些表面动作,应付一下差事罢了。让他们去卖命救援友军,那是逼直接杀了他们更难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