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玄武
薛绍叫仆人弄来了醒酒汤。既然酒已经喝到了痛快,那么事情也就该好谈了。
李大酺虽是喝醉了但心里是相当清楚的,薛绍何许人,他私下来访当然不会是只是为了喝一场酒。
于是稍后,两人很有默契的坐在了一起。李大酺不再吵嚷着要喝酒,而是老老实实的喝下了一大碗醒酒汤。
王子殿下,海量啊!薛绍笑道。
薛驸马,请不要称呼我王子殿下了,在下受之不起。李大酺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的谦恭,他站起身来对薛绍抚胸纳头单膝一拜,家父临行时万般叮嘱,若是到了神都见到薛驸马,一定要恭敬谦逊的拜谢驸马大恩。我奚族能够得以保全留存至今,是完全仰仗了薛驸马的恩德啊!
王子言重了,请起。薛绍连忙将他扶起来,微笑道:当年在于都今山,我初出茅庐锋芒毕露,肯定有很多得罪令尊的地方。他不记我的仇,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还哪敢承受王子大礼?
不。我们奚族当时被温傅武力逼迫,不得不跟随他们一同起兵。因此,我们对薛驸马的再造之恩,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李大酺一改之初的放荡轻佻,正色道,同时,我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崇敬薛驸马。因为你是征服草原的勇士,是令狼图腾都黯然失色的战神!
过誉了。薛绍淡然一笑,王子请坐。我想和你谈一些重要的事情。
薛驸马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奚族绝对唯大唐马首是瞻,绝对听从薛驸马号令行事!李大酺说得斩钉截铁。
薛绍心中微微一亮,这个李大酺在小节方面他或许是有些乱七八糟,但是面对大事他心如明镜态度坚定谁还能说他真是个草包呢?
我想知道,你们奚族现在能征惯战的兵马,究竟还有多少?薛绍说道,当然这样的重大秘密,你身为王子有充足的理由不告诉我。我也不会怪你。
不足万骑。李大酺毫不犹豫的就说了,说完还叹息了一声,小声道:薛驸马向来知道奚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我们以马为家,追逐水草放牧射猎为生。几年前我们都还有将近三万名精壮骑手,可以组成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保护我们的部落和子民。但是突厥部族连续发动了三次大的草原叛乱,我们奚族被迫都被卷入。三次战争过后我们的精壮男丁三去其二,马匹牛羊的损失更加惨重。现在,我们不得不依附于契丹,否则随时都会有灭族之危。
薛绍点了点头,据我所知,三次的草原大战契丹都没有直接参与。其他各部族在战争当中都有损耗,唯独契丹保留了自身的实力,在不断的壮大。
是的。李大酺点头,契丹的壮大,让突厥汗国都感到了不安。于是才有了这一次,骨咄禄可汗派军十五万前来征讨。好在有大唐出面干预让骨咄禄可汗撤去了兵马。否则,这一次我们奚族会和契丹一起,面临灭族之危。
十五万?薛绍眉头一皱,朝廷方面接到的信息说是十万也有说二十万的,于是问道:这个数字准确吗?
只多不少。李大酺说得很肯定,上次默啜在云州率领汗国的精锐部队附离狼骑与薛仁贵大战,但是一溃千里元气大伤,后来突厥就与大唐讲了和。但是近一两年来突厥接连吞并了漠北的仆骨部与同罗部,又联合回纥部吞灭了薛延陀部,得到了无数的牛羊和战马。战败部族的男丁,全被收编到了附离狼骑之中。相比于云州之战以前,光是附离狼骑这一支直属于可汗的精锐部队,兵力就已经翻了一番。其他分布在各个不同部族当中的控弦之士与拓羯部队肯定更多,那些我就不大清楚了。
薛绍的眉头深深皱起,至从云州大战后,大唐朝廷的注意力几乎完全放在了内部争斗之上,对草原的关注度实在太低了。今天如果不是听李大酺说了这些情况,我自己这位军国大臣居然都还不知道,突厥的元气已经完全恢复,甚至还要强于云州之战以前了!
我们能够了解到的突厥情况,不是太多。李大酺说道,与我同来的孙万荣是契丹部族的统帅,经常能有机会和突厥的可汗谋主统帅这样的人物直接接触,他肯定比我知道得更多。薛驸马,不妨向他打听打听。
好,我会的。薛绍点了点头,问道,那你知道,契丹现在的兵力情况如何吗?
不是太清楚。李大酺摇头,近年来契丹没有直接参与过什么战争,一直很神秘。连家父都搞不清楚契丹现在到底有多少兵马。三万?五万?八万十万?好像都有可能!
薛绍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的卧榻之侧,已经藏了好几只猛虎。而我们的国家,还在酝酿一场改朝换代的大变革。酷吏在横行,朝野在动荡,兵力在削减,军费在吃紧。
我们在被争斗与内耗所纠缠,敌人却在不断壮大磨刀霍霍。
危机!
第817章 权臣之心
次日没有早朝,但薛绍仍是很早就来到了兵部官署。,姚元崇也来得很早,两人在官署门口刚好相遇。
元之,有突厥来使的消息没有?薛绍当头就问。
没有。姚元崇摇头,最近下官也是每天都在等待和打听,但是一直没有半点突厥谴使前来的消息。
进宫,问太后。薛绍二话不说,拉上姚元崇就一起进了皇宫。
武则天一向勤政,几十年如一日的黎明早起很少睡懒觉。但是今天薛绍到了贞观殿御书房却没见到武则天,只有后宫御正华阳夫人库狄氏,她正在代替武则天一些奏折。
薛绍便问她,太后人在哪里?
库狄氏面露难色,示意薛绍还是不要问了。
薛绍心里哪能还不清楚,现在柳怀义以监工明堂为由时常在宫中留宿罢了,等等吧!
薛驸马,有何要事?不知可有我能效劳一二的地方?库狄氏问道。
薛绍一想,武则天现在都放心让库狄氏帮她读奏章了,想必她应该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于是便问她,可有突厥谴使南下的消息?
没有。库狄氏回答得很肯定,近日太后也很关注这件事情,每天都在打听,但是一直没有突厥谴使入关的消息。
有麻烦了薛绍双眉紧皱的喃喃自语。
库狄氏微微一惊,要不我去通报一声?
方便吗?
我见机行事。说罢库狄氏就走了。
姚元崇的表情变得很尴尬了,小声道:要不下官先行回避?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不行。一会儿你得给我帮腔!
呃,好吧姚元崇直挠头,虽然柳怀义的事情朝野上下无人不知,但是当面撞破好像还是挺尴尬的!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薛绍都等得快要七窍生烟,武则天总算是来了。
承誉这么早进宫,有何要事?武则天倒是笑容可掬,没有半点尴尬可言。
薛绍便直言道:太后,我觉得突厥行事诡异,近期内很有可能发动南侵的战争。
武则天微微一怔,消息的来源,可靠吗?
薛绍摇头,只是臣的推测。
武则天若有所思的眨了眨眼睛,你是根据什么来推测的?
姚元崇在一旁不禁愕然,心说这么大的事情仅凭推测就敢上报,也亏得是薛绍本人,换作是其他人肯定先要挨上一顿臭骂,严重的甚至要被问罪了!
薛绍便将昨天与李大酺密谈的事情向武则天简单做了汇报,然后道:太后,如果李大酺所言属实,那么突厥早已注备了武力击败奚族与契丹的实力。但是他们仅仅是看到大唐出面调停就撒去了十五万大军,那么这一举动的背后,必有其他图谋。
武则天沉思了良久,说道:十五万大军说来就来说退就退,空费钱粮无数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的确是有些诡异。但是仅凭李大酺的一面之辞就做出判断,是否也太过草率了一些?
太后,防患胜于补救。战争和劫掠对突厥人来说相当的重要,他们已经有一两年没有和我们打过仗了,草原上现在对茶叶丝绢瓷器铁器这些物品的需求已经相当巨大。薛绍说道,虽然我们开放了一些边境榷场与草原通商,但是这对数以百万计的草原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从李大酺那里了解到,现在我们的一块茶砖在黑沙牙帐的黑市当中,已经能够换到一匹牝马外加一担羊毛,比以往的价值长了三倍有余。面对这样巨大的利润差价,所有的突厥人脑海里都会升出同样的一个念想我们为什么不去南方多抢一点来呢?
出身商人之家的武则天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她非常能够理解薛绍这番话的意思。追逐利润与财富不是商人的特权,国家和政权更加需要财富来做为支撑。如果大唐的茶砖真的能在黑沙城卖到那样的天价,那么一两个突厥人就会想要搭伙了去偷茶砖,七八个突厥人凑在一起就会想要抢劫贩茶的汉商。当成百上千数以万计的突厥人包括突厥贵族也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以侵略和掠夺为主要目的战争,就再也无可避免了!
但是偏偏,武则天现在最不希望的就是和突厥重新开战。战争就像是一个巨大而无底的漩涡,无数的财富和资源都将被它吞噬殆尽。由此引发的兵权外放,在改朝换代的节骨眼上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隐患谁能保证领兵出征的将军不是李唐死忠,不会居心叵测的在关键的时候对她反戈一击呢?
于是武则天沉默了很久,只是说道:本宫不是已经多次重赏骨咄禄与元珍,以示安抚了么?
太后,突厥本是狼种,并非豢养的家犬。我们喂给的肉食再好,也不如他们自己捕杀的带血活物更加爽口。薛绍说道,再者说了,整个草原都对中原的富饶物产有了极大的渴求。就算可汗与贵族们自己不缺这些东西,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子民的需求意愿。当然最重要的是,突厥已经从云州之败当中恢复了元气,他们每天都在变得更加强大,他们已经注备了发动战争报仇血恨的实力。仇恨,同样也是驱使突厥人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武则天再度陷入了沉默。有动机,有实力,那么突厥人就只缺一个发动战争的契机和借口了。而契机和借口,从来都无法阻止战争的爆发。
再又想起自己此前对突厥的多次封赏,武则天不觉有些忧愤难当,恨道:本宫从来不曾亏待了突厥,但狼就是狼,永远兽性难驯!
太后,我们有必要提前准备,做出防患。薛绍说道。
他们会打哪里?边境线这么长,我们该要如何防患?武则天双手一摊,既苦恼又气愤。
薛绍双眉微皱,抱拳道:臣建议,以突厥没有谴使来唐藐视宗主国为由,我们联合契丹与奚族主动出击。臣以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唯有如此,才能打乱突厥的军事部署,从而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此言一出,武则天当场震惊,姚元崇也很是愕然。
此情此景,恐怕除了薛绍,没人再会想到大唐还能主动出击!
不行。武则天果断的就否决了,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尽量的避免战争。又岂能主动挑起战事?
薛绍深吸了一口气,太后,已经避无可避了。
仅凭李大酺的一番话就做出这样的推测和决断武则天满腹犹豫的皱眉,说道,是否,真的太过武断了?
这时,姚元崇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薛绍与太后的直接对话,别说是他一个兵部侍郎,恐怕宰相也不会随意的出口插话。
元之,你有何话说?武则天主动问起。
太后,臣以为薛尚书的谏言,值得采纳。姚元崇便说道:臣以为,或许我们是没有必要主动发动战争,因为战争的胜利对我们来说意义并非很大。但是我们很有必要占据战争的主动权,因为防守对我们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千里国境线,但凡被突厥打破任何一个点,其损失都是无可估量的。现在契丹与奚族的首领都在神都,正是我们联合两大部族一同对抗突厥的大好时机。而突厥没有谴使南下接受调停,也给了我们师出有名的最好借口。若不趁此良机主动对突厥施压,等到他们主动发动战争,我们就只能疲于应对。到那时就算我们能够赢得战争,但战争的地点是在我们的疆土之上,我们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薛尚书有一句话正切要害防患胜于补救。臣更加赞同以攻代守出动出击的战略。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才是上上之策啊!
武则天沉思了良久,看似仍旧相当的犹豫,问道:具体,该要做出怎样的军事部署?
薛绍说道:臣建议,让臣亲率洛水大营的右卫大军赴往北疆,联合薛讷所部的定襄军还有奚族契丹之联军,对突厥兴师问罪。
不可。武则天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右卫大军拱卫京师,岂能擅离?你是总揽军务镇国定邦的夏官尚书,本宫朝夕之间都要向你问策,更加不能让你率军远征。
太后,时局艰危战机稍闪即逝,不容犹豫啊!薛绍大声力谏。
武则天沉思犹豫,犹豫沉思,你们先行退下,容本宫三思。
请太后,速下决断!薛绍与姚元崇一同连连苦谏。
二位爱卿,先请退下吧!
走出贞观殿时,薛绍快步疾行一言不发。
姚元崇忧心忡忡的跟在他背后,都不敢说话。
过了下马桥翻身上马之时,薛绍慨然长叹一声,看着姚元崇想要说话,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姚元崇见他脸色铁青,只好小声劝道:尚书不必忧愤,事情或许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呢?
心怀侥幸!薛绍正一肚子气没处撒,张口就骂,专吃败仗的,就是你这种人!
你再如何骂我,那也无济于事啊!姚元崇摊着手苦笑,再说了,心怀侥幸的,那也不是下官本人哪!
骂的就是你!薛绍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心说她倒不是心怀侥幸,她就是不想打仗,就是不想让我领兵外出!
奶奶个腿的,真想现在就一把将她拽到皇帝龙椅之上,再死死将她按住别再乱动其他的问题,全都交给我来解决!
薛绍突然能够理解,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那么多的权臣了。
他们固然是有野心,但野心绝对不是他们唯一的动机。
第818章 突厥入关
两日后,邙山大猎场。
烈日当空,薛绍从羽林卫调来的一千飞骑和洛水大营的两千越骑,一同在猎场上排开了阵势。清一色的明光甲战甲和高头大马,旌旗鲜艳刀戈雪亮。
如此阵势,与其说是打猎,还不如说是阅兵。
无论是李大酺还是孙万荣,见到如此阵势无不大开眼界。契丹和奚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来都不缺好的骑手。但是他们绝对没有这么多的明光战甲,军旗也远不如大唐的鲜艳和耀眼。那么多的战马几乎全是齐头一样高齐尾一样长,连鬃毛都减到一样的齐整,这更让李大酺与孙万荣叹为观止。 小说/>
薛驸马,果然治军有方啊!孙万荣感叹道,隆隆军威令敌胆寒,未战而先胜了一场。壮哉!
孙帅谬赞了。薛绍说道,羽林卫是皇家卫率,不是我带的兵。另外的两千骑兵隶属于洛水大营右卫麾下,而我只是检校右卫大将军。他们真正的领兵将领是党金毗与郭大封。
孙万荣也是淡然一笑,在孙某看来,凡大唐天下之兵马,皆是薛驸马的麾下。
为何?
薛子镇国,谁敢来犯?孙万荣微笑道,此一语早已在草原上流传开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猜你喜欢